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PDF版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PDF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3
/9
4
/9
5
/9
6
/9
7
/9
8
/9
9
/9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思想对我国历史上的官僚政治产生的重要影响是A.天下一家理念被普遍认可B.原始的推举方式受到推崇C.官员的德与才被特别关注D.地域间文化差异逐渐消弭2.从公元前105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A.根本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C.为丝绸之路开通铺平道路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3.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该《家训》的出现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C.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D.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4.公元九世纪初,日本高僧空海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佛法,期间经常研习王羲之、颜真卿书法(见图1)的笔法。回到日本后,空海积极发展日本的书法(见图2)并开创日本书法理论的先河。第1页(历史试卷共7页)\n图1颜真卿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局部)图2空海书法手札《风信帖》分析材料可知,空海的重要贡献是A.促进中华文化在日本传播B.使佛教文化从此传入日本C.开启了中日政治交往历程D.将日本先进文化带到中国5.书肆(古代书店兼刻书作坊)晚唐以前多集中于洛阳、长安,固定于市,销售对象多为士大夫阶层。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街市中书肆日盛,所刻的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是A.雕版印刷术推广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C.文化重心的南移D.科举考试范围扩大6.19世纪60年代以后,以蒙古、新疆、西藏为屏藩保障腹地安全和以琉球、越南等藩属国为“藩篱”屏卫中国的传统疆土观念逐渐向“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治疆理念转变,清政府先后于1884年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这表明A.清朝的边疆危机得以消除B.新疆和台湾正式属于中国领土C.晚清国防逐渐向近代转型D.中国传统的宗藩关系完全解体7.表1是近代上海、天津两座城市的发展缩影。表1城市人口市政建设与管理城市功能上海1880年仅城区19世纪中后期,公共场所、设施(如由传统商业市镇发展为大规已达百万公园、图书馆、路灯、排水工程、模工业制造和金融贸易综合电报电话局等)和道路管理日益完型城市。备。天津1925年,城市街道宽平,电线连成蛛网,路灯列由拱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发展人口突破100若繁星。此外,现代邮政、电车和为华北地区经济中心,连接万电灯公司以及近代中国最早的城市华北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公共交通系统建立。枢纽。由此可见,近代这两座城市的发展A.标志我国自然经济彻底瓦解B.表明近代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很高C.促进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D.深受近代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影响第2页(历史试卷共7页)\n8.全面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工业在炮火中艰难向西南大规模迁移,包括机械、化学、电器、钢铁、纺织工业等。内迁工厂在1938至1940年间的生产总值达14586万元,平均每厂内迁后产值累计为473568元。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A.使得国民党政府不再消极抗战B.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和物质保障C.迫使日本取消了以华治华策略D.保证近代工业体系的独立与完整9.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以城镇公费、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基本医保制度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我国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A.满足经济体制改革需要B.与世界各国医保体系接轨C.让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D.提高我国的医疗保障水平10.阿克顿在《自由的历史》中提到,雅典人所知道的防止政治骚乱的唯一方法,就是权力的集中。而梭伦则将在他看来普通民众有能力运用的影响力都交给了他们,并说,除了法律以外不服从任何主人。梭伦的主要意图是A.推行民主政治B.追求法律至上C.实行寡头政治D.建立城邦制度11.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指出:“阿拉伯人之获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这件事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最初乃是通过这条道路,西方才知悉了亚里士多德。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注和对亚里士多德章句的汇编,对西方各国,成了哲学的源泉。”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明A.保存了古希腊哲学B.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C.是欧洲文明的源头D.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12.1862年4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在哥伦比亚特区(首都地区)禁止黑人奴隶制的法案,它规定由政府以每人300美元的价格赎买所有奴隶,然后一律给以自由;但是该法案又提出:被解放的奴隶由政府提供旅费移居利比里亚或海地。据此可知,该法案的颁布A.仍然具有种族歧视色彩B.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C.缓解了美国南北方矛盾D.极大推动了美国殖民扩张的步伐13.19世纪西方国家竭尽全力支持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者反对各自的敌人,这些敌人往往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主义者或立宪主义者,或二者兼而有之。西方国家倒成了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西化派的敌人,这实在是件怪事。从中可以看出A.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B.被殖民地区的反抗力量弱小C.列强间的殖民冲突加剧D.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险恶用心14.20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19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列宁把这次革命风暴称为“亚洲觉醒”。之所以被称为“亚洲觉醒”,主要是因为A.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D.革命后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第3页(历史试卷共7页)\n15.法西斯势力猖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出现的时代现象,其理论基础是“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等;其目的在于打着“灭绝低级人种”旗号与人类为敌和打着“夺取生存空间”旗号称霸世界。该现象①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②始终是爱好自由与和平人民的敌人③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发展迅速④体现了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6.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关于人类交往曾有一句名言:“理念与感情的自由交往,同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互换一样,扩大着人类的财富和满足人们普遍的富裕需求。”先哲的这一观念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渐得到印证。其表现在A.经贸往来促进了世界和平B.文化交流促进全球化发展C.生产的国际分工愈发细密D.经济一体化日益受到重视第4页(历史试卷共7页)\n第II卷(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个题考生必须作答。其中,第17题15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3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是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西欧和日本商人用白银购买中国的生丝与丝织品、瓷器、茶叶、蔗糖,西欧商人把东南亚香料等产品输往中国,这成为当时东亚乃至世界主要国际贸易模式。由于中国“银荒”,福建海商携中国商品蜂拥至马尼拉,交换墨西哥白银。基督教以澳门等地为据点,形成网状基督教文化圈,引入西方商贸习惯、通用语言、技术知识等。对于明朝来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强权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开始动摇中华朝贡体系为基础的东亚国际秩序。晚明(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中国所遇到的危机并非偶然,而是世界史“17世纪总危机”的一部分。——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材料二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许可后,澳门的转口贸易把中国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使中国经济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帷幕慢慢揭开。西班牙人的东来,大大拓展了历史大变局的深度与广度。稍后来到远东的荷兰人,建立了统一的“联合东印度公司”。西欧列强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西方学者将其概括为“丝—银”对流。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刺激了太湖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机制日益完备。——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导致“晚明历史大变局”出现的重要原因并概括这一变局的突出表现。(9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晚明历史大变局”这一历史现象简单谈谈你的认识。(6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扫肓教育始于清末。为应对列强入侵与民主革命浪潮,清政府1908年公布简易识字学塾计划,1909年颁布《简易识字学塾章程》,遂由京师逐渐推行各省,招收年长失学和贫家子弟无力就学者,学习国文、国民道德、算术、习字、体操五门课程,免收学费,书籍用具由学校提供。我国第二次由政府规定的扫盲教育是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民众学校办法大纲》,设有识字、三民主义、常识、珠算或笔算、乐歌。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颁布《修正民众学校规程》,赋予民众学校新使命,同时在《国民教育实施纲领》中将教育与实业、生活切实相连,并颁布《国民学校和中心学校办理社会教育要点》,进一步推动扫盲教育。此外,民间扫盲教育也有所发展,如陶行知的乡村工学团。另外,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扫盲教育。第5页(历史试卷共7页)\n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文盲占总人口的80%以上。为使广大工农群众摆脱愚昧、当家作主,扫盲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拉开新中国扫盲事业的序幕。过渡时期,国家大力开展工农识字运动,普遍推广“速成识字法”,并不断在农村、机关干部、工厂、矿山、企业职工中加强扫盲教育。约十年的扫盲教育,使我国青壮年文盲降低了37%,依靠群众、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举办各种形式的、以识字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技术扫盲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扫盲教育由以扫盲为主,到初步建立起由扫盲、初等、中等到大专的工农教育体系。——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立德等著《新中国扫盲教育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近代扫盲教育发展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中国深入开展扫盲教育的历史意义。(7分)1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前期,政府逐步接纳妇女进入文官行列。但在很长时期内,广大妇女不能进入重要岗位,只能担任抄写、打字和收发之类的工作,多数是临时雇员,而且受到年龄和婚姻限制,同工不得同酬。面对种种不合理现象,英国文官界妇女在社会进步势力的声援下,长期坚持斗争。1919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应因性别或已婚而被剥夺担任文官的资格。两年后财政部又首先制定接纳妇女担任文官的实施细则,允准妇女参加文官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但同时又规定女文官候选人必须是单身女子,一旦结婚必须辞职。正因为如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只有少数妇女能获此幸。部分妇女进人高级文官阶层,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表21870年英国枢密院《文官制度改革令》颁布后人数变化情况年文官人数年文官人数188150,8391914280,900189179,2411922317,7211901116,4131939387,4001911172,3521943710,400——资料来源:G.德鲁雷和T.布切尔:《现代文官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在入职文官职位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导致文官人数不断增多的主要因素并对“文官人数不断增多”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价。(5分)第6页(历史试卷共7页)\n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圆满发射成功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同一天”并配上下面三幅图片(见图3、图4、图5),由此引发网友的热议。从中可以看到,跨越时空的同一天,记录着一代代中国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前进历程。图3(1964年10月16日)图4(2003年10月16日)图5(2021年10月16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在研究新中国科技发展方面的史料价值。(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图片中任意提取信息并自拟论题加以论述。(9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达清晰)第7页(历史试卷共7页)\n2022年大连市高三历史二模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C2.B3.D4.A5.B6.C7.D8.B9.C10.A11.D12.A13.D14.A15.C16.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5分)(1)重要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欧列强殖民扩张。(2分)突出表现:与西欧主要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贸易顺差以及白银资本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比较高;太湖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机制日益完备;以中华朝贡体系为基础的东亚国际秩序开始动摇;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出现危机,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开始影响中国。(7分)(2)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对当时的中国还是当时的世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能否积极面对决定当时以及未来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总分不超过6分)18.(12分)(1)近代扫肓教育注重识字;主要面向社会普通民众;政府主导,其他力量补充;组织形式、学习科目、主导思想不断近代化;与国内形势、实践生活紧密结合。(5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2)有利于人民摆脱愚昧、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政权巩固;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走向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扫盲教育经验。(7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总分不超过7分)19.(13分)(1)变化:从禁止到逐步接纳;从普通、临时性的雇员到成为高级文官成员;从受到年龄、婚姻限制到法律上取消限制;从不允许通过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到法律上可以通过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主要原因: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英国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妇女的不断斗争;英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2)主要因素:英国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扩军备战及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政府管理职能急剧扩展(只回答“政府管理职能急剧扩展”亦可);教育程度的提高,人民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强烈;通过考试择优录用机制的运行使许多有才能的人进入文官范畴。(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评价:英国文官人数增多为当时的国家治理提供有力保障;但是文官人数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政府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第1页\n20.(12分)(1)《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具有权威性;(1分)报纸上的内容是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属于一手史料;(1分)在研究国防科技建设、航空航天科技、媒介的传播方式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1分,只回答“史料价值高”不给分)。(2)示例1:论题:中国必须大力加强国防科技建设(1分)新中国成立后,正处于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并多次对新中国进行核威胁,因此,我国大力加强国防科技建设。新中国的五年计划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国家的整体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我国研制原子弹提供了物资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以及抗美援朝等一系列巩固政权措施为我国科技研究提供了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及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在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大大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利益,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同时对世界和平事业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今世界形势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为了国家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加强国防科技建设仍然十分重要。(8分)示例2: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呈现时代特征(1分)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由于美国敌视新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再加上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和美苏争霸,我国的科技发展体现出以国防科技为主。这期间,我国成功发射了两弹一星,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利益,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同时对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我国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科技发展方面以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主,充分利用世界科技革命的成果,借助科技力量大力改进民生。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的高科技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大力发展高精尖端科技,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2003以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呈现出了时代性特征。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8分)评分标准:等级(分值)论题持据表述一等(7~9分)紧扣论述对象,论题明合理引用史实,持据逻辑严密,表述清确。充分。晰。二等(4~6分)能够结合论述对象,论能引用一些史实,持逻辑性不强,表述比题明确。据不充分。较清晰。三等(0~3分)偏离论述对象,论题不未引用史实,论述空缺乏逻辑;表述不清明确。洞。晰。第2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PDF版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PDF版含解析)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PDF版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英语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PDF版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PDF版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历史高考联合模拟试题(PDF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30 16:31:16
页数:9
价格:¥3
大小:825.0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