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试卷(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历史一、选择题1.孔子倡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者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1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孔子和老子都重视人的道德,分别强调修己安人、养浩然之气,这说明两人强调社会个体应当努力完善个人品德,A项正确;孔子强调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未主张坚持独特性格,排除B项;C项与孔子的主张不符,排除C项;D项与材料言论无关,而且当时尚未形成暴政,排除D项。故选A项。2.如图为《便桥会盟图》(局部),描写了唐太宗与突厥可汗在渭水上的便桥定盟的历史故事。画面有狂奔的马队、惊险的马上杂技、激烈的马球表演。该作品A.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靡B.显示了宫廷画的神韵意趣C.展现了体育外交的魅力D.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交融【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便桥会盟图》中出现了与游牧民族密切相关的马队、马上杂技以及马球等内容,说\n明当时中原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有民俗的交融,D项正确;马上杂技等活动无法反映出宫廷生活的奢靡,排除A项;神韵意趣与材料中的场景不符,排除B项;材料展示的是境内民族关系,而非外交,排除C项。故选D项。3.如表为宋代文举状元家世统计表,这反映出宋代类别家庭背景人数比例官宦士子祖辈或父辈曾经担任过官职者5042.4%寒素士子祖辈及父辈都不曾担任过官职者1714.4%家世不详根据史料难以判明家庭背景者5143.2%A.社会阶层流动加强B.科举制度功能弱化C.世家大族把持选才D.平民入仕欲望强烈【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宋代文举状元中,寒素士子和家世不详两者占比之和超过了祖辈任官群体,这说明宋代科举制下,社会阶层流动加强,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功能的强化而非弱化,排除B项;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的世家大族已经不能把持选才,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平民入仕的欲望,排除D项。故选A项。4.继明代官修《元史》增加《列女传》后,清官修《明史·列女传》增至3卷,妇女形象大多集中在贞烈一类,以“某某烈妇”“某某节妇”开始叙述,几成程式。这体现出明清时期A.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B.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官修正史的导向性加强【4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妇女形象大多集中在贞烈一类,以‘某某烈妇’‘某某节妇’开始叙述,几成程式。”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官修史书引导社会风气的走向,D项正确;材料“‘某某烈\n妇’‘某某节妇’”这是对女性的人性束缚和摧残,反映不出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商业发展,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排除C项。故选D项。5.如表为晚清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创办的机器厂矿和公司状况表。它反映了我国类型数量经费或投资额(单位:两)工人(单位:人)洋务派军事企业19个5000万10000洋务派民用企业27个2964万25500—29500私人资本企业170个879万60000A.传统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改变B.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民主革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D.“实业救国”思潮高涨【5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随着创办机器厂矿和公司数量的增加,资产阶级和工人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这为民主革命提供了一定的阶级基础,C项正确;近代企业的创办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排除A项;通过材料的静态数据无法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达到迅速的程度,而且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排除B项;D项是在甲午战后兴起的,排除D项。故选C项。6.慈禧身边的女官所著纪实文学《瀛台泣血记》,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瀛台,直至去世。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A.历史研究须要大胆的想象B.历史信息可以多种方式存在C.历史学研究不必追求细节D.历史研究须有口述史料相佐【6题答案】【答案】B【解析】\n【详解】关于戊戌政变之后光绪帝的活动,个人记载和官方记述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历史信息可以以多种方式存在,B项正确;历史研究要立足于史实,排除A项;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历史的细节,排除C项;口述历史不是历史研究的必要条件,排除D项。故选B项。7.1918年1月,孙中山先生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这表明孙中山A.确立了“三大政策”B.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C.决定开展国共合作D.关注十月革命决定走俄国人的道路【7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孙中山之所以重视西北地区,是因为注意到俄国的革命形势,认为如果俄国苏维埃政权能够稳定,则对我国有利,这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B项正确;三大政策是在1923年提出的,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两党关系,排除C项;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走的时候西方代议制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8.如表为中国1952—195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表(单位:亿元)。它反映了当时我国年份国别195219531954195519561957总额64.6180.9284.72109.80108.65104.50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其中:苏联52.5040.4462.4447.8269.3949.0790.1668.0281.6057.9177.0051.86亚非及西方国家其中:西方国家12.111.5918.487.0815.335.0119.647.4227.059.6927.5011.37A.贸易总额持续稳步增长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D.实现了与西方关系的突破【8题答案】【答案】C\n【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建国初期,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亚非及西方国家的贸易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结合当时的中国的外部环境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突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体现了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贸易总额持续稳步增长,排除A项;这一时期没有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当时同西方国家处于对抗的状态,排除D项。故选C项。9.如表为中国八十年代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中数据说明当时中国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B.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C国民经济结构日渐趋于合理D.城乡一体化已经实现【9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乡镇企业分布在不同行业,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这说明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发展,改革卓有成效,A项正确;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B系那个;材料体现不了整个国民经济结构问题,排除C项;材料只描述了乡村,无法看出城市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10.至德里苏丹后期,穆斯林人数在农民人口中有所增加。农耕者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他们生活模式在本质上几乎完全相同……随伊斯兰同来的新礼仪被视为是吉祥的而悄然进入了印度教的仪式。这反映了德里苏丹国的统治特点是A.穆斯林在人数上占优势B.印度教徒在社会上占主导C.伊斯兰教与印度教融合D.采取宗教压迫与歧视政策【10题答案】【答案】C【解析】\n【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德里苏丹统治后期,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在生活以及宗教仪式方面逐渐趋同,这说明德里苏丹国的统治特点是伊斯兰教和印度教融合,C项正确;材料和两大教派人数上的优势无关,排除A、B项;宗教融合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宗教政策相对开明,排除D项。故选C项。11.如图为教皇子午线示意图。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一年后,西、葡两国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270里格。“教皇子午线”A.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B.解决了西葡殖民地的争夺C.加速了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化D.巩固了教皇至高无上地位【11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493年,这一时期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西、葡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为了调解西、葡为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形成了教子午线,可见教子午线是西、葡瓜分世界的表现,C项正确;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排除A项;解决了西葡殖民地的争夺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巩固了教皇至高无上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2.《奶酪与蛆虫》的主人公是16世纪意大利小城镇上的一位磨坊主。他否认上帝创世说,否定教会权威,鼓动反对教会压迫,最终受到宗教审判并处以火刑。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12题答案】\n【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否认上帝创世说,否定教会权威,鼓动反对教会压迫,最终受到宗教审判并处以火刑。”说明16世纪教会权威大;“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说明教会的权威减小,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宗教改革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教会失去原有权威,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教会实行宽容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13.图1、图2所示分别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美两国征兵海报宣传语“加入你祖国(英国)的军队”“我要你为国家入伍”。两国征兵参战的共同目的是A转嫁国内经济危机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C.参与争夺世界霸权D.维护世界和平民主【1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因此,两国征兵参战\n的共同目的是参与争夺世界霸权,C项正确;战前的欧洲并没有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排除A项;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不是美国参战的目的,排除B项;两国征兵参战的共同不是维护世界和平民主,排除D项。故选C项。14.如图为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图。其中①是A.美国B.苏联C.中国D.日本【14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美苏,美国经济实力位居第一,苏联位居第二,从起点看,①居于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钢产量上升较快,①是苏联,B项正确;美国是②,排除A项;中国在1950年时期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钢产量最低,④是中国,排除C项;日本经过二战的打击,其工业遭受重创,但是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快速发展,③是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1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用结构图做的历史学习笔记。在“③”处应该填入的是\nA.世界银行的成立B.美国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C.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D.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发展【15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技术的进步,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原因除了跨国公司、世贸组织外,还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发展,D项正确;世界银行的成立是在1945年,排除A项;B项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B项;贸易保护不利于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漕运是古代通过水路向都城或其它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n材料二宋代漕运发运司平常时间在丰收的地区籴米储备,当某地因灾歉不能完成漕额或逾期未交,发运司便以所储之粮代为上供。尔后,将代发漕粮折算为钱,由被代地区上交。清代,朝廷不断上调漕船附载土宜的额度,对于回空南下的漕船也规定了具体附载物及其数量,过关免税。漕运体系构成了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有供都城消费的“京师之运”,供战争之需的“兵营之运”,供赈灾济荒的“赈济之运”。当南漕北运的格局形成之后,各王朝首先都没有考虑通过海运的形式来完成赋税的运输。漕运基本上始终是实物赋税的形式,由于漕运而流通的物质数量十分庞大,尤其是粮食,由于漕粮的持续供应,围绕都城巨额的粮食消费并未促成巨大粮食市场的形成。——摘编自吴琦《南漕北运:中国古代漕运转向及其意义》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汉、唐朝、明朝三个时期的漕运线路方向作出合理解释。(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古代漕运的影响。【16题答案】【答案】(1)解释从线路方向角度:西汉为东西方向。唐朝为东南西北方向。明朝为南北方向。从原因的角度:西汉定都西北(长安),主要依赖东西向河流运输,经济重心在北方。唐朝定都西北(长安),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大运河的开通。明朝定都北京,京杭大运河得以贯通,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立南北。(2)简评:维系了中央政府的正常运转,满足了封建王朝军事活动的需要,推动了赈灾救济的实施。调控了市场和物价,促进了商品流通,促成了沿线城市的繁荣。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自由市场的发展,限制了海洋意识和海洋资源的开\n发。【解析】【详解】(1)解释:从线路方向角度:根据图片可以看出,西汉为东西方向。唐朝为东南西北方向。明朝为南北方向。从原因的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定都西北(长安),主要依赖东西向河流运输,经济重心在北方。唐朝定都西北(长安),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大运河的开通。明朝定都北京,京杭大运河得以贯通,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立南北。(2)简评:根据材料“漕运体系构成了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有供都城消费的;京师之运,供战争之需的‘兵营之运’,供赈灾济荒的‘赈济之运’”可知,维系了中央政府的正常运转,满足了封建王朝军事活动的需要,推动了赈灾救济的实施。根据材料“漕运基本上始终是实物赋税的形式,由于漕运而流通的物质数量十分庞大,尤其是粮食,由于漕粮的持续供应,围绕都城巨额的粮食消费并未促成巨大粮食市场的形成”可知,漕运调控了市场和物价,促进了商品流通,促成了沿线城市的繁荣。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根从局限性看,漕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自由市场的发展,限制了海洋意识和海洋资源的开发。18.《开明国语课本》是1932年由叶圣陶先生用白话文编写,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该教材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编写,关注儿童生活,备受欢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开明国语课本》部分选文内容内容主题课文民主观念《“为了正义和暴力决斗”》《国庆会的准备》《黄花岗》等时政战局《初次的尝试战》《兵士和老百姓》《卖菜的老人》等科技文化《缩地的法术》《望远镜和显微镜》《轻气球》等传统道德《先生早》:“先生早!小朋友早!”。《坐下来》:“先生说,小朋友,坐下来”。《我讲话》:“先生说,我讲话,小朋友听”等\n人物传记《项羽》《岳飞》《林则徐》等西方名著《格列夫游记》《人山》《小人国》等——摘编自竺欢《<开明国语课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开明国语课本》编写特点加以阐释。【18题答案】【答案】阐释内容(1)历史背景角度:二十世纪初期,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理念;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白话文。民国政府新教育政策;日本侵华。(2)内容特点角度:以人为本,关注生活;内容丰富,现代与传统兼备,本土与国际共存,人文与科学兼顾;语言活泼,图文并茂。(3)历史评价角度:具有时代特色,备受欢迎;提高国人文化修养,启迪民智,激发爱国情怀;对后世教材编写和语文教育具有借鉴价值。层次要求层次1:没有对历史信息进行解释说明;层次2: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层次3: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恰当联系,并加以阐释说明;层次4: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阐释说明。【解析】【详解】根据题目要求对《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特点加以阐释。材料《开明国语课本》选文内容主要包括民主观念、时政战局、科技文化、传统道德、人物传记、西方名著,可概括出内容丰富,现代与传统兼备,本土与国际共存,人文与科学兼顾;语言活泼,图文并茂;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去概括体现了二十世纪初期,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理念;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白话文。民国政府新教育政策;日本侵华;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来说具有时代特色,备受欢迎;提高国人文化修养,启迪民智,激发爱国情怀;对后世教材编写和语文教育具有借鉴价值。19.如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相关土地政策或文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n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以“土地政策演进”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9题答案】【答案】(一)史事:能对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任两个时期史事作简要叙述。以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为例:从时代背景角度: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对峙,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阶级矛盾是国内主要矛盾;抗战时期,国内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日本侵华加剧,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从政策演进角度:由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抗战时期实行“双减双交”政策。从作用评价角度:土地革命时期,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军参战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拥护中国共产党,支持革命;抗战时期,农民生活得到改善,抗战和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政策保障。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时局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二)表述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层次2:能表述成文,逻辑不够清晰,叙述不够完整;层次3:能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叙述完整、连贯、条理,语言流畅。【解析】【详解】历史短文:根据题干要求,从选择时期、史事的背景、政策演变、政策评价等内容进行书写。以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为例:从时代背景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对峙,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阶级矛盾是国内主要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国内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日本侵华加剧,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从政策演进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变封建、半封\n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抗战时期实行“双减双交”政策。从作用评价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时期,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军参战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拥护中国共产党,支持革命;抗战时期,农民生活得到改善,抗战和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政策保障。最后进行总结,得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时局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在1948年4月实施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第一个大型的官方对外援助计划,也是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核心内容。1950年,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20世纪6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了1961年和1967年的对外援助法案,受援区已经从西欧发达国家向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转移,援助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军事援助为主转向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美国提出对非洲的“新非洲”政策,对拉丁美洲的“争取进步联盟”,对西欧的“宏伟计划”等。许多人说“它将再现马歇尔计划的辉煌,不出十年,拉丁美洲就会朝着不可阻挡的繁荣和民主迈进”,事实上这一局面根本就没有出现。——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材料二美国对外援助总是附带很多条件,例如,民主、人权、自由以及进行必要体制改革等政治条件;不是根据贫困程度进行分配,而是根据该国对美国的战略地位进行分配。美国以经济援助作为争取盟友和对抗的手段,把地区冲突发展成为东西方斗争的局面。——摘编自吕英杰《浅析冷战期间美国对外经济援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的实质和影响。【20题答案】【答案】(1)变化:从援助西欧发达国家转向援助发展中国家;从军事援助为主向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通过立法手段推进对外援助。原因:美国进行冷战和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亚非拉民族独立并成为重要国际力量;美国抢占市场、资源和发展经济的需要。(2)实质: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实现美国国家战略和寻求本国利益的手段。影响:对受援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便于美国进行冷战、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美国赢得市场和原料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造成地区矛盾斗争升级,加剧了世界局\n势紧张。【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了1961年和1967年的对外援助法案,受援区已经从西欧发达国家向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转移”可知,从援助西欧发达国家转向援助发展中国家;根据材料“由原来的军事援助为主转向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可知,从军事援助为主向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了1961年和1967年的对外援助法案”可知,通过立法手段推进对外援助。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进行冷战和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非拉民族独立并成为重要国际力量;从经济角度分析,美国抢占市场、资源和发展经济的需要。(2)实质:根据材料“不是根据贫困程度进行分配,而是根据该国对美国的战略地位进行分配。美国以经济援助作为争取盟友和对抗的手段,把地区冲突发展成为东西方斗争的局面”可知,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实现美国国家战略和寻求本国利益的手段。影响:根据材料“1950年,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可知,对受援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美国以经济援助作为争取盟友和对抗的手段,把地区冲突发展成为东西方斗争的局面”可知,美国的对外援助便于美国进行冷战、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美国赢得市场和原料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造成地区矛盾斗争升级,加剧了世界局势紧张。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25 10:51:19 页数:15
价格:¥3 大小:2.8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