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西昌市2020—2021学年度下期期中检测高二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6页,答题卡2页。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良渚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的远古文明,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刘斌在《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城考古的意义》中说:“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国都邑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良渚文化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②良渚文化有力证明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历史③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④良渚文化在中国都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题答案】【答案】A2.《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原始社会的解体B.私有制的产生C.王位世袭制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形成【2题答案】【答案】B3.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反映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实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3题答案】【答案】A4.“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后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A.民主思想的出现B.天命观念的成熟C.人文精神的跃动D.儒家思想的影响【4题答案】【答案】C5.《诗经•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珍(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井田制已经瓦解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5题答案】【答案】C6.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习式语言风格”。“习式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善于引用经典,其中引用的古文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些古文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道家、墨家B.道家、法家、儒家、墨家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儒家、法家、墨家、道家【6题答案】【答案】A7.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B.公元前226年,宰相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和军事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7题答案】【答案】B8.某学者指出,秦朝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朝A.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B.地方行政官员由贵族世袭担任C.皇权的至高无上D.三公九卿各司其职【8题答案】【答案】A9.“铁券”(下图),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①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②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③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④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9题答案】【答案】B10.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加剧了土地兼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10题答案】【答案】C11.汉初文献将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统治区城的人称为“汉民”。其他诸侯国人则称“吴人”“楚人”“齐人”等。这一不同称谓A.有利于探察汉初的国家结构B.表明王国力量严重威胁中央C.说明国家统一观念尚未出现D.反映了疆域规模扩大【11题答案】【答案】A12.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了西汉初年纸质地图(见如图)。它的出现,对研究我国的造纸起源、造纸用料、造纸技术等具有重大价值。此实物能够说明A.中国古代最早的纸质地图B.中国造纸术始于西汉C.西汉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纸D.中国造纸起源于甘肃【12题答案】【答案】C13.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上述材料说明A.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女性地位的日益提高【13题答案】【答案】C14.《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倶废,民人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A.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D.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14题答案】【答案】D15.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5题答案】【答案】B16.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疆域的扩大B.绘画技术进步C.经济的发展D.儒家思想影响【16题答案】【答案】D17.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讲:“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议会制共和制【17题答案】【答案】A18.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B.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D.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18题答案】【答案】D1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在此恩格斯A.鼓舞工人阶级武装起义B.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悲观情绪C.反对德意志的统一D.肯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积极性【19题答案】【答案】D20.法国历史学家雅克·鲁热里说,巴黎公社成为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因为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材料表明A.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怖B.公社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进程C.公社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价值D.公社革命后共和派势力大增【20题答案】【答案】B21.若用毛泽东的诗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来评价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此处的“日月换新天”最贴切的理解是A.推翻了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B.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折磨C.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了社会主义D.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21题答案】【答案】D2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西欧看到了苏联的“虚弱”,对苏联的恐惧大大减弱。西欧主动和东欧缓和,与东欧之间的经贸快速发展。据此推知,古巴导弹危机A.恶化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B.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C.加强了欧共体国家的政治联合D.导致美欧同盟关系破裂【22题答案】【答案】A,23.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A.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客观规律B.源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C.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D.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23题答案】【答案】D24.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表的各项叙述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史实结论A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请来了威廉三世英国从此废除君主制B在“公社万岁”的欢呼声中,巴黎公社诞生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C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提出美苏冷战正式开始D1945年,联合国成立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A.AB.BC.CD.D【24题答案】【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分析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5.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惟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基层治理管理制度的不同,并说明近代西方基层治理制度发展的原因。【25~26题答案】【答案】(1)特点: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地方行政主体与地方乡绅并重(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有机结合);重视发挥乡村精英群体的作用历史意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生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2)不同: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是为专制统治服务,治理模式是皇权专制下的产物。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命。宗法关系在基层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有代表官方的社会组织参与管理。近代西方基层治理模式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强调民众的参与,属于资产阶级民主范畴,保障了民主政治。基层官员主要是选举产生,并接受选民监督。原因: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各国地方自治传统的影响;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或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民主自由思想的不断传播;制度保障,政策法规的引领等.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上图片反映了古今中外的“墙”,谈谈你对“墙文化”的认识。(可以选择一幅或多幅图片加以分析,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26题答案】【答案】示例观点:“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论述:长城是中国古代汉族政权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而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耕生产,但也妨碍了民族间的交流。柏林墙是二战后民主德国为阻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渗透而修建的隔离墙,是冷战的产物。美墨边境墙是美国为打击非法移民和犯罪而修建的隔离墙,旨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体现了美国优先的原则,但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总之,“墙”在特定时期发挥保护作用的同时,也限制了彼此间的交流。27.材料商鞅在其变法之初,就厉行户籍制度改革。他指出,要想富国强兵,必须准确地掌握人口的数目,而要掌握人口数目,户籍制度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商鞅进行了两次户籍制度改革。关于户籍的类别划分,商鞅特别强调的是打破户籍的宗法世袭制,国王的亲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登记为贵族户籍;还规定,对努力进行农业生产,并且生产出的粮食、绸布多的奴隶,可以将他变为自由民;对从事商业盘剥活动或虽从事农业生产,但游手好闲导致贫穷的人,可以将他及妻子儿女收为官府的奴隶。关于立户制度,商鞅用经济手段强迫老百姓建立起一家一户的小家庭;改革秦地父子兄弟同室而居的风俗,不允许父子兄弟同室而居;不允许商人和上门女婿单独立户。关于户口迁移,商鞅极力主张限制户口迁移,对外来移民,则主张加以奖励。——摘编自万川《商鞅的户籍制度改革及其历史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户籍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鞅户籍改革的其意义。【27~28题答案】【答案】(1)特点: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渐进性或循序渐进:分两次进行改革;重点是打破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农业发展;为推行耕战政策为目的(或是农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农抑商。(任答3点即可),(2)意义:打击了贵族的世袭制,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新兴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促进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推动了秦国社会进步,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的户籍制度改革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户籍制度的基础。(任答3点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19 09:33:39 页数:10
价格:¥3 大小:901.3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