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选考科目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高考浙江省3月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下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岛上书店》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哄动。主人公接连经历了亲人离世、生意濒(pín)临破产等变故,但他并未因此萎靡(mǐ)不振。B.“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jué)不振。”真正的强者,不惧人性的苍凉,不惧命运的无常,用脚步丈量广袤(mào)的土地,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光亮。C.无论是面对变换无常的官场,还是柴米油盐的粗淡,他都坚韧(rèn)不拔,饱含热情,在黑暗中寻找灯火,用几句云淡风轻的玩笑话,击破生活中纷至沓(tà)来的重击。D.圣地亚哥已经84天颗粒无收,只能靠小男孩马诺林的补给(jǐ)维持生计。面对捕鱼时意外的灾难,他不自怨自艾(yì),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度过难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哄动”中的“哄”应改为“轰”,“濒临”中的“濒”应读为“bīn”;C.“变换无常”中的“换”应改为“幻”;D.“度过难关”中的“度”应改为“渡”。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可避免地充溢着浮躁喧哗,真实的心境是否已被淹没?【甲】然而不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真实”总会向我们发出最原始的呼唤,因为身心的自由宁静才是最幸福、最理想的人生状态。向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与恬淡,陶渊明摒弃了官场的黑暗争斗,选择了真实,独守一方田园只求心灵的恬淡,他给予后人的劝说是“心远地自偏”。【乙】张爱玲晚年独居美国,灯红酒绿的生活没有扰乱她宁静的内心。她偏于一隅,剪花养草,呷茗读书,伏案写作……身处闹市犹如蛰居深山。马寅初教授的人口学理论与那时的大背景格格不入,纵然形势不佳,面对权威,他仍能坚守内心,坚持真理。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秉持“说真话,做真人”的原则,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丙】“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每一个人都能用真实安顿身心,让所作所为如高山流水,叮当如玉!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充溢B.清净C.格格不入D.纵然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2.A3.C【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充溢:充满,流露,洋溢。与“浮躁喧哗”搭配,感情色彩不当,应该用“充斥”。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B.清净:没有事物打扰。语境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给人的感觉,用“清净”正确。C.格格不入:意思是形容彼此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语境讲“马寅初教授的人口学理论”和“大背景”不一致,不协调,“格格不入”使用正确。D.纵然:连词,即使。语境讲即使形式不佳,表示让步关系,使用正确。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C.把第二个逗号放在双引号外面。“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只是作为句子的部分内容,后面的逗号应该放在双引号外面。故选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电影《星际穿越》《流浪地球》和小说《三体》等多类型科幻作品的流行,科幻热潮开始在阅读市场上兴起,这也影响到了少年儿童阅读市场。B.面对历史赋予的重任,不仅我们要认识到《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更要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有的放矢的态度”的迫切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今年以来,我市住建部门围绕改善民生为目标,高质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努力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D.由于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了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时最优秀的作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不仅我们”语序不当。当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主语要放在关联词语之前,所以要改为“我们不仅”。C.“围绕改善民生为目标”句式杂糅,可把“围绕”改为“以”,或删除“为目标”。D.介词“由于”出现,导致主语缺失,应删除“由于”。故选A。5.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疾控部门提醒市民,防范聚集性疫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集不扎堆,保持社交距离。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提醒市民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要求;语言得体,语气亲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答案】拒绝扎堆,不图热闹;保持社交距离,安全他人自己。【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宣传语的能力。宣传语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好办法就是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集不扎堆,保持社交距离。所以要向市民宣传不聚集不扎堆,保持社交距离,鼓动大家做好个人防护。“拒绝扎堆,不图热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向市民宣传了不聚集不扎堆,保持社交距离。“保持社交距离,安全他人自己”号召大家做好个人防护。6.近日,“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它们是:“觉醒年代”“YYDS”“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请评价这十大网络用语的特点。【答案】(1)大多幽默风趣、风格鲜明,是互联网语言生活方式的代表性特征之一。(2)贴近现实生活,有关国计民生,生动描绘了网民2021年的关注关切和喜怒哀乐。(3)涉及面广,上有国家大事,下及平民百姓,科学、艺术、体育、文娱等无所不包。(4)热爱祖国,团结向上,富有激情,充满正能量,具有时代特色,反映了青年的心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写评价文字的能力。首先要了解这些用语的含义,然后加以宏观概括,然后从内涵(表意)、语言风格等方面概括特点。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源自导演李安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2013)里评价一部影视作品的话。现多用于表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不解、震惊。“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一段网络视频中,两名男子相互夹菜,而同桌的另一名女子则显得很孤单。于是有网友调侃“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后被网友用来调侃某事虽然没有实质性危害,但是却令人很难堪。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了中国共产党的孕育和创立过程,讲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探寻真理、引领中华民族觉醒的奋斗历程。当代青年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强国有我”的誓言体现着青年人的担当和信念。源自建党百年天安门广场庆典上青年学子的庄严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是青年一代对党和人民许下的庄重誓言,彰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躺平”只当是奋斗征途中的小憩,是为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再出发,并不是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状态。该词指人在面对压力时,内心再无波澜,主动放弃,不做任何反抗。“躺平”更像是年轻人的一种解压和调整方式,是改变不了环境便改变心态的自我解脱。短暂“躺平”是为了积聚能量,更好地重新出发。相信生活中那些让人“破防”的拼搏瞬间,将继续感动和激励着大家,致敬每一位奋斗者!原指在游戏中突破了对方的防御,使对方失去防御能力。现指因遇到一些事或看到一些信息后情感上受到很大冲击,内心深处被触动,心理防线被突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双减”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奋勇拼搏,在射击、跳水、举重、乒乓球等多个项目的突出表现,赢得全网“YYDS”的刷屏喝彩。也被称作歪歪滴艾斯,网络流行语,即“永远的神”的缩写,后常被粉丝用来赞赏自己的爱豆。在出圈以后,yyds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不仅可以用来赞美人物,也可以用来赞美国家、机构、组织,进而扩展到事件、事理、事物等,一切皆可成神。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新的科技概念不断出现,“元宇宙”描绘的虚实结合的社会生活形态令人向往,不少网友表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源于小说《雪崩》的科幻概念,现指在XR(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形成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生活形态。现阶段,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概念。Facebook(脸书)对外公布更名为“Meta”,该词即来源于“Metaverse”(元宇宙)幽默是网民日常交流的重要元素,诸如“加油,你差点就追上我了”“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的语句深受网友喜爱。对于综艺节目中自己喜欢的选手,粉丝们直呼“绝绝子”为其加油。绝绝子,网络流行语。有两个意思:太绝了,表示好极了;太绝了,表示差极了,用于嘲讽引申含义总之意思其实是:绝了。常做后缀形容词,根据不同语气可以判断是嘲讽还是赞美。透过十大流行网络用语,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网络语言生活画面跃然纸上。可见这些网络用语具有贴近现实生活,应用性高,反映一段时间内民众的心声,具有正能量,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等特点。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饭圈”,即粉丝圈子,是由粉丝组成的群体。“饭”“粉丝”的第一要义是情感,是对特定的人或事物投入强烈的赞赏、爱慕或崇拜之情,也就是说情感是粉丝联结成“圈”的最初纽带。然而伴随着“饭圈”的野蛮生长,其赖以生存的情感被异化为狂热的非理性行为,随之而来的是以应援打榜、刷量控评、互撕互黑等现象为代表的流量争夺战,甚至为非法集资,诱导借贷等违法行为提供土壤,“饭圈”成为乱象丛生的“怪圈”。“饭圈”的失序,究其根源,是资本的无节制渗透。资本的天性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在数据成为一般等价物的网络时代,“饭圈”为资本的无限增值提供了丰腴的土壤。经纪公司,网络平台、内容生产商批量制造偶像,从“养成”到“出道”,再到“打榜”“后援”,及其催生的“引战”“互撕”,狂热的追星族不仅真金白银地直接贡献利润,更是在每一个环节都投入真情实感和时间精力,成为免费的数字劳工,源源不断地生产流量。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利润,这原本无可厚非,不过一旦利润足够大,资本就敢于铤而走险甚至置法理伦常于不顾,这是“饭圈”产业链日趋畸形和“饭圈”劣迹屡见不鲜的根源所在。更需警惕的是,具有非理性和组织性特征的“饭圈”建构起和外部世界“有壁”的“黑话”体系,以“黑话”为媒介的信息分享和情感交流逐步强化群体和外部之间的区隔,巩固群体内部价值认同。如此,“饭圈”不仅形成了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条,还生成了为诸多乱象背书的话语生产场,源源不断地生产极富蒙蔽性、煽动性的话语样态和价值观念,将唯利是图合理化,将违法失德合法化。“饭圈”不再是单纯的粉丝圈,而是与资本圈,话语圈犬牙交错,进而形成各种利益圈。在这样的语境当中,所谓“圈地自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与其说是自娱自乐,不如说试图为“法外之地”寻找一种美化的辩辞。“饭圈”渐成“怪圈”,是资本贪得无厌的表征,不仅扰乱文艺和经济秩序,还挑战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更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饭圈”通过消费性、非理性、组织性,专业性等属性,以及以“黑话”为核心的话语和意识形态体系建构起坚固的利益圈和价值圈,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难以撼动其根本。监管部门针对“饭圈”的一系列整治行动,正是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通过发布相关规定,惩处违法主体,封禁违规账号、清理有害信息等形式,重拳打破“怪圈”的坚固壁垒,引导“饭圈”经济和文化向着健康向上、和谐有序、风清气正的方向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有偶像,那本应是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而“饭圈”所关联的文化产业,网络经济,社群经济,粉丝经济则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活跃经济局面、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在贡献国民经济产值、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相关产业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巨大潜能,明星偶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借助的文化政治手段。由此观之,治理“饭圈”不是一竿子打死,而是堵与疏相结合,趋利避害,因势利导。重拳出击是堵,涵育良好的文艺生态则是疏。“饭圈”的存在原本依赖的是审美情感,其生发的基础是文艺,只是随着产业的畸形发展,文艺让位给资本,本应抵抗工具理性的审美情感无力抵挡资本催生的功利主义思潮。因此对抗“饭圈”的异化,应当在对资本加以约束的同时,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美育功能,增强文艺理论和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引导作用,树立健康的偶像形象和审美风尚,重新建构心灵秩序和精神意义,进而牢牢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审美话语权。(选自《“饭圈”渐成“怪圈”,“破圈”势在必行》,《北京青年报》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饭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饭圈”是指粉丝圈子的简称,对特定的人或事物投入强烈的赞赏、爱慕或崇拜之情,是粉丝联结成“圈”的最初纽带。B.资本的渗透造成了“饭圈”产业链日趋畸形,各种劣迹屡见不鲜,野蛮生长,“饭圈”成为乱象丛生的“怪圈”。C.“饭圈”具有组织性和非理性的特征,粉丝在虚拟空间建构起和外部世界相对封闭的新场域,将自身与外界隔离开来。D.“饭圈”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现象,会破坏清朗网络生态,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数量众多的学生“粉丝”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和独立思考能力,容易盲从,陷入“饭圈”怪象,可见饭圈具有非理性和专业性、消费性的特点。B.针对目前存在的“饭圈”的怪象,监管部门必须重拳出击,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措施都是无意义的。C.每个时代的偶像都具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D.当今“饭圈”乱象迭出,从而“饭圈”的整治并非将其完全取缔,其规范对象也不是粉丝,而是无节制的资本导致的各种恶劣现象。9.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概括治理“饭圈”怪象的合理措施。【答案】7.C8.D9.①以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为主,通过发布相关规定,惩处违法主体,封禁违规账号、清理有害信息等形式来治理“饭圈”怪象。②同时,辅以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从思想上对“饭圈”怪象进行打击。③树立正面典型,通过偶像的力量对广大粉丝进行引导。【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新场域,将自身与外界隔离开来”说法错误。根据文章第四段内容“具有非理性和组织性特征的‘饭圈’建构起和外部世界‘有壁’的‘黑话’体系,以‘黑话’为媒介的信息分享和情感交流逐步强化群体和外部之间的区隔,巩固群体内部价值认同”可知,只是逐步强化群体和外部之间的区隔。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学生“粉丝”容易盲从,陷入“饭圈”怪象,是“饭圈”非理性的表现,并不能体现其专业性、消费性的特点。B.“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措施都是无意义的”说法错误。原文第五段原文为“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难以撼动其根本”,并非无意义,而是难以撼动其根本。C.“每个时代的偶像都具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说法错误。原文第六段“每一个时代都有偶像,那本应是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原文含有“本应”一词,表明这是作者的期望而非现实。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概括治理“饭圈”怪象的合理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根据原文第五段“监管部门针对‘饭圈’的一系列整治行动,正是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通过发布相关规定,惩处违法主体,封禁违规账号、清理有害信息等形式,重拳打破‘饭圈’的坚固壁垒,引导‘饭圈’经济和文化向着健康向上、和谐有序、风清气正的方向发展”可知,在治理“饭圈”乱象这一问题上,应以法律和行政等方面的治理为主,通过发布相关规定,惩处违法主体,封禁违规账号、清理有害信息等形式,严厉打击违法“饭圈”活动。(2)根据原文第五段“‘饭圈’通过消费性、非理性、组织性,专业性等属性,以及以‘黑话’为核心的话语和意识形态体系建构起坚固的利益圈和价值圈,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难以撼动其根本”可以总结出,虽然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难以撼动“饭圈”文化的根本,但可以作为辅助方法从思想上对“饭圈”怪象进行打击。(3)最后,根据原文第六段“每一个时代都有偶像,那本应是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可以总结出,通过树立正面典型,这样可以形成对广大粉丝的正面引导,利用偶像的力量纠正“饭圈”文化的弊端。(二)(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黄昏时分肖复兴旧时京城,黄昏时分,即使普通平民院落,屋顶上的鱼鳞瓦铺展连成一片,如同海浪翻涌,平铺天边,是只有北京见得到的风景。各家开始做晚饭了,即便都是简陋的煤球或蜂窝煤炉子,炊烟袅袅中,有千篇一律的葱花炝锅的香味缭绕,也是分外让人怀想的。那个时候,我和我的一位女同学,从我家小屋出来,便是在这样的炊烟袅袅和炝锅的葱花香味中,以及街坊们好奇的眼光中,穿过深深的大院,走到老街深巷里,一直往西走;走到前门大街,过御河桥,往东一拐,来到22路公交车总站的站台前。它的一边是北京老火车站,一边是前门的箭楼。黄昏时分夕阳的光芒,正从西边的天空中泼洒过来,洒在前门的箭楼上,余光流泻。雨燕归巢,一群群墨点一样在金光中飞舞,点染成一幅点彩画面。我们是同住在一条老街上的发小儿,读高中,为了能够住校,她考上了北航附中。几乎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她都来我家找我复习功课和聊天,黄昏时分,我送她到前门,乘坐22路公交车回学校。每个星期天如此,从高一一直到高三毕业。前门箭楼前的黄昏,涂抹着我们15岁到18岁青春灿烂的背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高中毕业后,我去了北大荒,在七星河南岸荒原靠西头的二队,生活了整整六年。一望无际的荒原,荒草萋萋,无遮无拦,一直连到遥远的地平线。我们开垦出来的地号,都在东边,按理说,每天收工都要往西走,回队上吃晚饭。正是黄昏,一天晚霞如锦;夕阳横在眼前,在荒原上应该格外醒目。奇怪的是,我竟然一次都没有注意到黄昏的情景。也是,干了一天的活,如果赶上豆收,一人一条垄,八里地长,弯着腰一直往东割,割到头,已经累得跟孙子一样,再好看的黄昏风景,也没心思看了。六年后的早春二月,我离开北大荒,回北京当老师。中学同学秋子,赶着一辆老牛车,从二队送我到场部,准备明天一早乘车到福利屯火车站回北京。老牛破车,走得很慢,走到半路,天已黄昏,忽然回过头往西张望,想再看看生活了六年的二队。二队家家户户炊烟四起,淡淡的白烟,活了似的,精灵一般,袅袅地游弋着。西边,晚霞如火,夕阳如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悬挂在我头顶,然后像大幕一样在缓缓地垂落。我从来没有见过夕阳居然可以这样巨大,大得像神话中出现的一样,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我真的有些惊讶,一句话说不出来。秋子见多不怪,头都没有回,只是默默地赶着牛车。黄昏,这样的壮观;忙碌了一天夕阳谢幕时,这样的从容,让半个天空伴随它一起辉煌无比和即将到来的夜晚交接班。岁月如流,人生如流。无数个日出日落,构成了逝者如斯的岁月与人生。前年到美国看孩子,一眨眼似的,我的孩子都有了孩子,少年和青春,轮回在儿子和孙子的身上。每天接送小孙子上学放学,将孩子送到家门前不远的路口,等候校车。黄昏的时候,眺望远方,盼望着黄色的校车,从树木掩映的小路上,一朵橙黄色的云朵一样蜿蜒飘来。校车出现的前方在西边,茂密的树木遮挡住天空;看不见夕阳垂落。正是晚秋时节,有几株加拿大红枫,高大参天,看不见夕阳,却看得见夕阳的光芒打在树上,让本来就红彤彤的枫叶,更加鲜红,如同燃烧起一树树腾腾向上直蹿的火焰,映彻得天空一派辉煌。如果没有蔓延全球的疫情,今年这时候,我可能还会在那个路口守候孩子放学,看到夕阳燃烧加拿大红枫的情景。因为不是送别,不是分手,而是守候,有了期待,有了盼望,灿烂的黄昏,显得更加灿烂,而且,多了一份温情。前两天,偶然又听到美国老牌民谣歌手安拉唱的一曲英文老歌《黄昏》,不由自主联想起这几个难忘的黄昏。安拉的《黄昏》,唱的是失恋,伤怀悼时,感叹余音袅袅在耳,却昨是而今非。只是这首老民谣唱的黄昏,和我记忆中的黄昏不同,它不过让我望文生义想起了我的黄昏而已。我的黄昏,无论是告别,分手,守候,都是美好的。黄昏时分,走在寂静几近无人的街上,想起这首老民谣,也想起郁达夫写黄昏的诗:遥街灯火黄昏市,深巷帘拢玉女笙。记忆中存在的,眼前浮现的,是美好的值得期待的黄昏。(选自《新民晚报》2021年11月23日第20版)10.请分析本文第一段的作用。11.请赏析标题“黄昏时分”的作用。12.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13.请探究本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答案】10.①照应标题;②吸引读者;③营造气氛;④引出下文;⑤为下文情节做铺垫。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1.①交代了写作对象;②是文章的行文线索;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12.①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回城时所看到的二队的黄昏情景,突出了作者对那段生活的怀念之情。②句中多用短句,长短句相结合,使句子富有节奏感,突出了文章的音乐美。13.所谓“形散”,是指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地点、不同时期的黄昏时的情景,取材广泛,看似拉拉杂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神不散”则是指本文虽然材料众多,但其却有一个统一的主旨:对作者过去人生的追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第一段是作者对旧时北京黄昏情景的回想,这一内容照应了文章的标题“黄昏时分”。其中“屋顶上的鱼鳞瓦铺展连成一片,如同海浪翻涌,平铺天边”“即便都是简陋的煤球或蜂窝煤炉子,炊烟袅袅中,有千篇一律的葱花炝锅的香味缭绕,也是分外让人怀想的”等内容非常感性,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也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这一段描写也为引出了下文对自己高中生活的回忆,还为下文中作者在下乡时在北大荒所看到的黄昏情景作了铺垫。【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文章以“黄昏时分”为题,首先是交代了写作对象。作者先写旧日北京的黄昏景象,接着引出了对自己高中生活的回忆。再写自己上山下乡时在北大荒所看到的黄昏景象,再写自己在美国的经历,看到的美国的黄昏时分的情景,最后写安拉的歌曲《黄昏》和郁达夫写黄昏的诗作,黄昏是作者的写作对象,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黄昏时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文章看似散漫,但“黄昏时分”是文章的主要描写内容,作者写了不同地点的不同黄昏景象,标题如一根丝线将文章的材料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最后,本文的标题还为读者设置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是什么地方的“黄昏时分”?“黄昏时分”发生了什么?……这些问题让读者拥有了阅读的兴趣,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动力,让读者向下阅读文章。【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在句子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夕阳”比作“橙红色大灯笼”,将夜晚比作“大幕”。同时,句中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炊烟拟人化,“活了似的,精灵一般,袅袅地游弋着”,通过这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让文章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其次,在句式上,作者多用短句,“淡淡的白烟,活了似的,精灵一般,袅袅地游弋着”“大得像神话中出现的一样,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这样,让文句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之美。【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征。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在本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人生中不同地点、不同时期的黄昏时的情景。如作者高中时北京的黄昏,上山下乡时北大荒的黄昏,尤其是作者回城时所看到的二队的黄昏,再到作者在美国陪伴孙子时所看到的黄昏,又从这些延展到安拉的歌曲《黄昏》和郁达夫关于黄昏的诗句。这些内容看似拉拉杂杂,体现出散文“形散”的一面。虽然本文看似材料众多,内容庞杂,但这些内容都被一个主题所贯穿,将这些庞杂的材料和内容连缀成一个整体,那就是这些内容都是围绕着文章的主题——对作者过去人生的追忆所展开。这就体现了散文的另一面——形不散。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开窗莫妙于借景,而借景之法,予能得其三昧,向犹私之,乃今嗜痴者众,将来必多依样葫芦,不若公之海内,使物物尽效其灵,人人均有其乐。向居西子湖滨,欲购湖舫一只,事事犹人,不求稍异,止以窗格异之。人询其法,予曰:四面皆实,独虚其中,而为“便面”之形。实者用板,蒙以灰布,勿露一隙之光;虚者用木作框,上下皆曲而直其两旁,所谓便面是也。纯露空明,勿使有纤毫障翳。坐于其中,则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且又时时变幻,不为一定之形。是一日之内,现出百千万幅佳山佳水,总以便面收之。而便面之制,又绝无多费,不过曲木两条、直木两条而已。世有掷尽金钱,求为新异者,其能新异若此乎?此窗不但娱己,兼可娱人。不特以舟外无穷无景色摄入舟中,兼可以舟中所有之人物,并一切几席杯盘射出窗外,以备来往游人之玩赏。世人取像乎物,而为门为窗者,不知凡几,独留此眼前共见之物,弃而弗取,以待笠翁,讵非咄咄怪事乎?所恨有心无力,不能办此一舟,竟成欠事。予又尝作观山虚牖,名“尺幅窗”,又名“无心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姑妄言之。浮白轩中,后有小山一座,高不逾丈,宽止及寻,而其中则有丹崖碧水,茂林修竹,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凡山居所有之物,无一不备。后见其物小而蕴大,不忍阖牖。遂命童子裁纸数幅,以为画之头尾,乃左右镶边。头尾贴于窗之上下,镶边贴于两旁,俨然堂画一幅,而但虚其中。非虚其中,欲以屋后之山代之也。坐而观之,则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不觉狂笑失声,妻孥群至,又复笑予所笑,而“无心画”、“尺幅窗”之制,从此始矣。予又尝取枯木数茎,置作天然之牖,名曰“梅窗”。生平制作之佳,当以此为第一。己酉之夏,骤涨滔天,久而不涸,斋头俺死榴、橙各一株,伐而为薪,因其坚也,刀斧难入,卧于阶除者累日。予见其枝柯盘曲,有似古梅,而老干又具盘错之势,似可取而为器者,因筹所以用之。是时栖云谷中幽而不明,正思辟牖,乃幡然曰:“道在是矣!”遂语工师,取老干之近直者,顺其本来,不加斧凿,为窗之上下两旁,是窗之外廓具矣。再取枝柯之一面盘曲、一面稍站者,分作梅树两株,一从上生而倒垂,一从下生而仰接,其稍平之一面则略施斧斤去其皮节而向外以便糊纸其盘曲之一面则匪特尽全其天不稍戕斫并疏枝细梗而留之。既成之后,剪彩作花,分红梅、绿萼二种,缀于疏枝细梗之上,俨然活梅之初着花者。同人见之,无不叫绝。予之心思,讫于此矣。后有所作,当亦不过是矣。(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居西子湖滨滨:水边B.勿使有纤毫障翳翳:遮蔽C.所恨有心无力恨:痛恨D.讫于此矣讫:终了,完毕15.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蒙以灰布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以备来往游人之玩赏不知东方之既白C.伐而为薪弃甲曳兵而走D.因筹所以用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渔居西子湖滨时,通过便面窗,使船上空间得以无限地扩展,使有限成无限,船内外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相互映衬的艺术整体。B.李渔的尺幅画力求把窗从整体上变成一幅画,从而足不出户也可以置身于丹崖碧水,茂林修竹之中,随意欣赏四季花卉与珍禽异兽。C.李渔在文中介绍了有关窗子的几种巧妙的设计,可以看出他乐山乐水,热爱生活,与大自然相融,有智慧有创意,生活充满了闲情逸致。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李渔利用枝干和弯曲的枝条,制成了一扇天然的“梅窗”,令人叫绝,他自认此窗是平生制作最佳,用尽了心思,从此便不再制作窗子。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其稍平之一面则略施斧斤去其皮节而向外以便糊纸其盘曲之一面则匪特尽全其天不稍戕斫并疏枝细梗而留之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向犹私之,乃今嗜痂者众,将来必多依样葫芦,不若公之海内,使物物尽效其灵,人人均有其乐。(2)世人取像乎物,而为门为窗者,不知凡几,独留此眼前共见之物,弃而弗取,以待笠翁,讵非咄咄怪事乎?【答案】14.C15.B16.D17.其稍平之一面/则略施斧斤/去其皮节而向外/以便糊纸/其盘曲之一面/则匪特尽全其天/不稍戕斫/并疏枝细梗而留之18.(1)从前我秘而不宣,现在酷爱此道的人众多,将来必然会有许多人依样画葫芦,不如公之于海内,使物物都尽其灵效,人人都得到乐趣。(2)世人取像于外物而作门作窗的,不知总共有多少,唯独留下这个眼前共见之物,弃之不用,来等待我笠翁,岂不是咄咄怪事?【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所恨有心无力”:“恨”,“遗憾”,这句话的意思是“遗憾的是我有心无力”。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前者为介词,用;后者为连词,表目的,来。B.两者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前者为连词,表顺承;后者为连词,表修饰。D.前者意思是“如何”;后者为“用来……的”。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从此便不再制作窗子”错,原文表述是“后有所作,当亦不过是矣”,是说后来所做的窗子都不能超过这个,并不是不再制作窗子。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它们稍平的一面,则略施斧斤,去掉树皮树节而面朝外,以便糊纸;它们盘曲的一面,则不但完全保留原来的形状,不作一点儿砍斫,而且连疏枝细梗都保留。“其稍平之一面”和“其盘曲之一面”,为对称结构,这句话讲了“稍平”和“盘曲”两个方面,故首应在两个“一面”后断开;“略施斧斤”是完整的主谓结构,故应在“斧斤”后断开;“以便”表目的,其目的是“糊纸”,故应在“纸”后断开;“全”为形容词作动词,意思为“保全”,其宾语为“其天”,即其天性,故“天”后应断开;“不稍戕斫”,承接前面保全其天性,作进一步解说,故“戕斫”后应断开故正确断句为:其稍平之一面/则略施斧斤/去其皮节而向外/以便糊纸/其盘曲之一面/则匪特尽全其天/不稍戕斫/并疏枝细梗而留之【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1)句前省略主语“我”;“向”,从前;“私”,保密;“乃今”,现在;“公”,公布;“乐”,乐趣。(2)“乎”,相当于“于”,引出对象;“为”,动词,做;“凡几”,总共多少;“弗”,不;“以”,连词,表目的,来;“讵非”,岂不是。参考译文:开窗莫妙于借景,而借景的方法,我深知其奥秘。从前我秘而不宣,现在酷爱此道的人众多,将来必然会有许多人依样画葫芦,不如公之于海内,使物物都尽其灵效,人人都得到乐趣。过去住在西子湖滨,想购买一只湖舫,事事都如同别人,不求稍有差异,只在窗子格式上不同。有人询问制作方法,我说:四面皆实,独在中间空出窗孔,而作成“便面”的形状。实的部分用木板,蒙上灰布,不要露出一点儿光亮;虚的部分用木作框,上下两边都弯曲而两旁都是直条,就是所谓“便面”窗。“便面”窗要完全空明,不许有纤毫遮蔽。坐在船中,则两岸的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的樵人牧童、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全部进入“便面”之中,成为我的天然图画。而且又时时变幻,不是固定的情景。这样,一天之内,呈现出百千万幅佳山佳水,总以便面收摄进来。而便面窗的制作,又绝不多费钱财,不过是曲木两条、直木两条而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世上有那种掷尽金钱、追求新异的人,他能新异得这样吗?这种扇面窗不但娱乐自己,而且可以同时娱乐别人。不但将舟外无穷的景色摄入舟中,而且可以把舟中所有的人物,以及一切几席杯盘映出窗外,以备来往的游人玩赏。世人取像于外物而作门作窗的,不知总共有多少,唯独留下这个眼前共见之物,弃之不用,来等待我笠翁,岂不是咄咄怪事?遗憾的是我有心无力,不能置办这样一只船,竟成未了之愿。我又曾作观赏山景的虚牖,名叫“尺幅窗”,又名“无心画”,姑妄言之。我的浮白轩中,后面有一座小山,高不过一丈,宽仅八尺,而其中则有丹崖碧水,茂林修竹,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凡是山居所有之物,无不一一具备。后来见其物虽小而蕴意大,不忍关窗,于是叫童子裁纸数幅,作为画的头尾,以及左右的镶边。头尾贴在窗子的上下,镶边贴在两旁,俨然是一幅堂画,而只是空出中间。这不是真要空出中间,而是想用屋后之山代替堂画的画面。坐在那里观赏,则窗不是窗,而是画;山不是屋后之山,就是画上的山。不禁狂笑失声,妻子儿女一起来了,又再次笑我之所笑,而“无心画”、“尺幅窗”之形制,从此产生了。我又曾取几根枯木,用来制作天然之窗,名曰“梅窗”。我生平制作得最好的,应当以它为第一。己酉年夏天,骤雨滔天,积水久久不干涸,书斋前面淹死了石榴、橙子树各一株,砍伐当柴,因为它们太结实,刀斧难入,放在台阶上好几天。我见其枝柯盘曲,好似古梅,而其老干又具有盘错之势,似乎可以拿来作为器具,因而考虑怎么使用它们。这时栖云谷中幽而不明,正想辟出一扇窗子,于是忽然悟道:“办法有了!”于是吩咐工匠,取较直的老干,顺着它本来的样子,不用特为砍凿,即可作为窗子的上下两旁,这样窗子的外廓形成了。再取一面盘曲、一面稍平的枝柯,劈开分作两株梅树,一株从上面倒垂下来,一株从下面往上而仰接,它们稍平的一面,则略施斧斤,去掉树皮树节而面朝外,以便糊纸;它们盘曲的一面,则不但完全保留原来的形状,不作一点儿砍斫,而且连疏枝细梗都保留。制作完成之后,剪彩作花,分为红梅、绿萼两种,缀于疏枝细梗之上,俨然活梅刚刚开花。朋友们见了,无不叫绝。我的心思,到此实现了。后来有所制作,应当也不过如此。(二)(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冲雪至余庆雪连日不止【宋】陆游策蹇①清吟涉若耶②,灞桥犹恨近京华。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林雀无声溪彴③断,炊烟不动竹篱斜。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④。【注】①策蹇;同策蹇驴,乘跛足驴。喻工具不利,行动迟慢,②若耶:山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又溪名,出若耶山,北流入运河。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一名浣纱溪。③彴(zhu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独木桥或山间溪流中用以渡人的踏脚石。④槎(chá);木筏。客楼指升天所乘之槎。19.这首诗从体裁上划分属于______,本诗—改陆游平日雄浑豪放的诗风,而显得______。20.有人评价此诗“诗句未及一雪字;而大雪之景宛若前”。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在雪景描写上的妙处。【答案】19.①.七言律诗②.清丽婉约20.①诗的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落下的雪比作“玉”,将飘散的雪比作“天散花”,而其中“千顷”“六时”表现了雪下的大和时间之长。②颈联是侧面描写,通过林雀无声、溪流断流、(大雪堵塞了烟囱)而造成炊烟断绝,大雪压斜了竹篱笆来表现雪之大。【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体裁和风格的分析能力。本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从这些特点可以判断该诗是七言律诗。陆游的绝大部分诗歌都表现出雄浑豪放的诗风,但本诗却有所不同,如“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一联中,诗人选取了“林雀”“炊烟”“竹篱”等意象,写出自己在去往若耶山的路途中看到的景象,且恰与首句中的“清吟”意境相合,没有那种“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雄浑之气,表现出的则是清丽婉约的特点。【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本诗是写大雪,从题目“冲雪至余庆雪连日不止”可知,此雪大且下雪时间长。在诗的颔联“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是说大雪将山前千顷面积全面覆盖,就像是谁种下的玉一样,而漫天的大雪就像天上神仙所散下的花瓣,连绵不绝。此联第一句中“千顷”表现出雪覆盖面积之大,而“天散花”表现出雪花之大和密集,“六时”则是突出了雪下的时间之长。而句中将落下的雪比作“玉”,将飘散的雪比作“天散花”,这些都突出了雪的大。其次,诗的颈联“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是说大雪覆盖了大地,此时鸟雀鸦雀无声,而由于雪下的太大,堆积的雪将溪流都截断了。大雪覆盖住烟囱,炊烟也无法冒出,大雪还把竹篱笆都压斜了。此处作者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对鸟雀、溪流、炊烟、竹篱的描写来表现雪之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诗中并没有直接写雪,而是通过比喻和侧面描写的方式来突出雪之大,正如题干中所说“诗句未及一雪字;而大雪之景宛若前”。(三)(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如何?”孔子对曰:“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曾而沽诸?”子曰。“洁之战!沽之战!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21.前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孔子______的政治思想,第三则材料中的“韫”是______的意思。22.请分析三则材料共同运用的论述手法。【答案】21.①.德治(为政以德)②.藏22.比喻论证。(1)材料一中孔子把施行“德”政的人比喻成天上的北极星,指出以德服人的道德力量。(2)材料二中“风”是指君子的德行,“草”是指小人的德行;说明施政者要发扬君子之风,实行善政,要做好的表率。(3)材料三中子贡将孔子比作美玉,然后询问他对于出仕的态度,面对学生的试探,孔子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积极入世。【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材料一中“为政以德”指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可见孔子提倡德治。材料二中“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指您要是好好治国,百姓也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品如风,小人的品如草。草上刮起风,草一定会倒。这里“风”是指君子的德行,“草”是指小人的德行;说明施政者要发扬君子之风,实行善政,要做好的表率。可见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孔子德治的政治思想。“韫椟而藏诸”意思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韫”,藏。【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三则材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材料一中“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孔子打的一个比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施行“德”政的人,就像天上的北极星一般,受到满天星辰的拱卫。在古人的眼中,北极星就是宇宙的中心,除了能够用它辨认方向以外,所有的星辰都以它为中心。“居其所”则是指代领导者不能不胡乱指挥,待在自己该待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职责范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二中“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指君子的品如风,小人的品如草。草上刮起风,草一定会倒。“风”是指君子的德行,“草”是指小人的德行;说明的道理:施政者要发扬君子之风,实行善政,要做好的表率。材料三中“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曾而沽诸?”意思是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这里子贡将孔子比作美玉,然后询问他对于出仕的态度。子贡认为孔子有学问、有境界,可是不愿意出来做官,不愿意为天下所用,所以就打了这个比喻。古代君子佩玉,因此用美玉来形容君子,君子的品格像玉一样温润。参考译文:(1)孔子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2)季康子向孔子问政事,说:“假如杀掉坏人,以此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说:“您要是好好治国,百姓也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品如风,小人的品如草。草上刮起风,草一定会倒。”(3)子贡说:“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2)齐人未尝赂秦,____________,何哉?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4)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5)____________,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①.不愤不启②.不悱不发③.终继五国迁灭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⑤.信誓旦旦⑥.不思其反⑦.无边落木萧萧下⑧.万里悲秋常作客⑨.鸿雁长飞光不度⑩.可怜春半不还家【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愤、启、悱、迁、与嬴、誓、旦、萧、作、鸿雁、度。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面对人生的困境,屈原自投汨罗江,选择以死明志;司马迁忍辱负重,选择以生践志。面对生死,古人有自己的理解;面对着“志”,今人亦有自己的坚持。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以屈原和司马迁面对“生死”和面对“志”的不同选择,引导学生思考关于“生死”和如何坚持“志向”的问题。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对于屈原的死,我们应当从中国文化、中国知识分子的坚守的角度理解。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屈原即是著名范例。他是不会要等到敌国军队进入,将他抓获再受辱而死去的。在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自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悲吟着,高歌着地赴死。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巍然屹立。因此,屈原之死并非消极的妥协,恰恰是宁折不弯的坚守,是对理想和志向的誓死捍卫。再看司马迁的生,司马迁只因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而受到奇耻大辱。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完成千古史记,中国的第一部非官方记载的历史文学。司马迁受辱之后的忍受负重恰恰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象禁锢的叛逆之举!正是这毅然之举,使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站立出来,站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丰碑。他超越了所谓君主,将他的事业和人生寄托从当朝君主的体系中分离了出去。司马迁的“生”同样是对理想和志向的坚守,甚至比死更让人敬畏,为了实现理想,不顾自己生活的痛苦,这种“生”多么令人敬佩和感奋。考生在写作时要对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但有一点一定要清楚,那就是二人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他们都为了理想而不畏惧死亡或忍辱苟活。同时考生要从二人的选择中得出对于自己的人生启发,特别是对于“志”的坚守的感悟,不能仅仅止于论述二人的做法。立意:1.坚守理想可以有不同的方式。2.“择生”与“择死”都是对“志”的坚守。3.不同的选择,同样的英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19 09:08:31 页数:19
价格:¥5 大小:123.52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