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济宁市2022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据载,夏后氏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之罚”,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周武王讨伐商纣时宣称“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A.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B.常以神的意志为借口发动战争C.推崇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D.注重以礼乐征伐维持社会稳定【1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由“天之罚”“天命殛之”“天命诛之”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假托天命来维护政治统治,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常以神的意志为借口发动战争,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以民为本,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假托天命来维护政治统治,而非以礼乐征伐,排除D项。故选A项。2.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以法为本”,强调“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该变革的重大影响在于A.开启了以儒入法的历史进程B.奠定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理论基础C.助推了重视教育传统的形成D.迎来了新一轮的思想活跃局面【2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以教为本”这一变革有利于加强儒学的正统地位,助推了重视教育传统的形成,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以儒入法,排除A项;该变革没有奠定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理论基础,排除B项;没有迎来了新一轮的思想活跃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3.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记录所奏内容。高宗以后,李义府等“奏请多畏人之知”,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A.提高决策效率B.实现政事公开C.抑制政治腐败D.避免决策,失误【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记录所奏内容。”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政治腐败,C项正确;史官随同记录制度对决策效率没有影响,排除A项;实现政事公开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避免决策失误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4.明朝初年,政府曾多次实行“徙富民”的措施。洪武十三年(1380年)起,取苏、浙等处上户4.5万余家至京师,将其中壮丁发充官府工匠,又命户部统计浙江等九布政司、应天等十八府州有田七顷以上富民,皆徒京师。明统治者这样做旨在A.加强南北交流B.促进区域平衡C.活跃京师经济D.强化社会控制【4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多次实行“徙富民”的措施,将富民迁徙至京师,这有利于强化社会控制,巩固统治,D项正确;“加强南北交流”“促进区域平衡”“活跃京师经济”并不属于材料措施的主要目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5.清代乾隆年间,在广东的制糖业中,商人往往预先向庶农发放糖本,冬天则收取糖利;在江西赣州苎麻产区,福建商人于春天发放苎钱,到夏季收获时将苎麻运走;在盛产棉布的无锡,一些商人开设棉花庄,专门以棉花向小生产者换取棉布。由此可见当时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5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江西赣州苎麻产区,福建商人于春天发放苎钱,到夏季收获时将苎麻运走......”可知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B项正确;材料没有出现私营手工业与其它手工业的比较,体现不出主导地位,排除A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6.如图为《天朝田亩制度》的部分规定。它反映出太平天国政权▶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几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A.主张土地国有B.倡行西方民主C.力主男女平权D.注重基层治理【6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物物归上主”、“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主张耕者有其田,实行土地国有,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国有,BCD项中的说法由材料内容都无法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7.如表为20世纪初中国各界人士部分言论。这些言论表明人物发表时间言论麦孟华(康有为的学生)1900年故今日欲存中国则惟有组织新中国而已,新国不立,则不和固亡,和成亦亡,瓜分固亡,保全亦亡梁启超1902年成立“大中华民主国”,第一任总统罗在田(暗指清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浩),第二任总統为黄充强(寓意炎黃子孙能白强)柳亚子1904年“打倒旧政府,建设新中国",实现自由、独立.”徐锡麟1905年毅然以光复为职志,知断中国非大破坏不为功A.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B.时代变迁影响国家观念C.资产阶级各派别思想趋于统一D.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指日可待,【7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20世纪初中国各界人士的部分言论反映了知识分子在这一历史时期提出了的“新中国”构想,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排除A项;资产阶级各派别思想趋于统一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指日可待,排除D项。故选B项。8.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和杂志集中刊载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文章。同时,中共对农民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估计被逐渐提高,1922年底称“至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至1925年初,此数字提高为“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共A.建立工农联盟愿望日趋强烈B.开始萌发“工农武装制据”思想C.初步意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D.清醒地认识到农民运动的价值【8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和杂志集中刊载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文章......中共对农民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估计被逐渐提高,”说明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工人阶级,排除A项;“工农武装制据”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提出的,排除B项;清醒地认识到农民运动的价值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9.如表为近代某城市连续十年零售物价指数表,该城市应是年序12345678910指数104127203586169548241153139099168388293588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北京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南京C.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D.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9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由表格可知,该城市连续十年零售物价指增长较快,说明这一城市的经济遭到了破,坏,以及重工业的发展,导致物价的上涨,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城市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C项正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北京与材料信息不匹配,排除A项;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南京没有出现图表中的情况,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物价没有持续十年的上升,排除D项。故选C项。10.罗马法学家们把生活中可能的冲突单独提出来,利用罗马人的理性方法总结为“如果一那么”逻辑结构的法律规范,以此来确认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这体现出罗马法A.重视法律的实际操作性B.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C.推崇法学家的法律解释D.旨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10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此来确认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可知罗马法重视法律的实际操作性,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排除B项;材料没有出现法律解释,排除C项;材料没有出现弱势群体,排除D项。故选A项。11.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使欧洲新涌现的大国如瑞典和荷兰共和国,得到了诸如法国和奥地利等老牌大国享受的礼遇。条约规定,凡是国王,一律称为“陛下”,凡是大使,一律称为“阁下”。这彰显了A.自由民主的启蒙观念B.主权国家平等的理念C.欧洲国家至上的原则D.否定等级制度的思想【1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凡是国王,一律称为‘陛下’,凡是大使,一律称为‘阁下’。”可分析出主权国家平等的理念,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自由民主的启蒙观念,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欧洲国家至上,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等级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2.同是表现法国革命的影片,1982年波兰安杰伊·瓦伊达导演的《丹东》从大恐怖阶段而不是从革命早期阶段开始,以悲观主义的手法表现革命者为争夺权力而牺牲理想;而1989年出因罗伯特·安利可等人导演的《法国革命》则用光辉的画面歌颂法国革命。两者的区别表明A.电影艺术的魅力在于手法多样,B.国家利益的不同导致对历史思考的不同C.电影易给观影者带来错误感觉D.历史影片实质上是拍摄者对历史的解释【1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两位导演对法国革命的不同表现形式,反映的是两位导演对法国革命的理解不同,即历史影片实质上是拍摄者对历史的解释,D项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电影艺术的魅力,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家利益的不同导致对历史思考的不同,排除B项;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与观影者以正确的认知,排除C项。故选D项。13.据统计,1917-1918年度苏联政府征收粮食7340万普特,1918-1919年度征收10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征收21250万普特。这些粮食的征收表明A.余粮收集制是战时环境下可行的制度B.新政权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C.苏联政府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工业发展D.苏俄政府暂停解决了经济困难【1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严峻的战争形势,为了保障军队的粮食供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全国各地推行余粮收集制,它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A项正确;材料强调余粮收集制的作用,而不是新政权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排除B项;余粮收集制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不是换取工业发展,排除C项;余粮收集制是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为了在国内革命战争以及抵抗帝国主义干涉中保卫革命成果而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是战时环境下可行的制度,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4.1940年9月16日,美国《兵役登记法》正式生效,规定对年龄从21至35岁的男性公民进行登记,以便必要时招募新兵人入伍,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做法表明美国A.彻底放弃孤立主义B.开始调整中立政策C.全国卷入世界大战D.着手应对战争威胁,【14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40年可知,这一时期世界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招募新兵入伍是为了着手应对战争威胁,D项正确;彻底放弃孤立主义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开始调整中立政策,排除B项;这一时期美国全国没有卷入世界大战,排除C项。故选D项。15.1947年初,法国政府制定“莫内计划”,对煤、电、钢铁、水泥、农机及运输六种主要工业部门规定了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并计划大量进口原料和机械。法国此举旨在A.应对来自两极格局的挑战B.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C.加大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D.促进经济复苏与发展【15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1947年正值战后初期,法国的莫内计划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旨在促进经济复苏与发展,D项正确;法国的经济举措和两极格局无关,而且当时两极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法国借鉴的是美国的做法,排除B项;C项是现象而非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如表为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颁行时间举措出处964年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马端临《文献通考》964年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莞榷(政府对盐、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官乏车牛者,僦(租赁)于民以充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965诏诸道当辇送上供钱帛等舟车,并从官给,勿以扰民李焘《续资治,年通鉴长编》973年令诸州旧属公使钱物尽数系省(中央管理财物的机构),毋得妄有支费马端临《文献通考》概括指出宋太祖上述举措的本质特征.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其举措作出合理的解释。【16题答案】【答案】(1)本质特征:从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削弱地方财权的角度作答。(2)解释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从实行必要性的角度作答,如从北宋建立背景及建立方式的角度阐明北宋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从实行可能性的角度作答,如北宋建立后削弱节度使的军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的角度阐明北宋具备了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可能;从历史影响的角度作答,如从削弱地方经济割据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强集权,利于巩固统一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古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可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制度,体现的本质特征是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削弱地方财权。(2)解释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从实行必要性的角度作答,如从北宋建立背景及建立方式的角度阐明北宋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从实行可能性的角度作答,如北宋建立后削弱节度使的军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的角度阐明北宋具备了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可能;从历史影响的角度作答,如从削弱地方经济割据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强集权,利于巩固统一的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古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7.清代前期的典籍中,“外洋”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纳入清朝行政管辖的一条带状海洋区域;二是指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晚清“外洋”词义嬗变原因探究晚清时期“外洋”词义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如何使用下面几则材料,它们又会给我们的探究带来哪些启示呢?材料一《清实录》中清朝管辖之“外洋”(意一)与外国之“外洋”(意二)使用频率统计,嘉庆朝(1796一1820)道光朝(1821—1850)咸丰同治朝(1851—1874)光绪宣统朝(1875一1911)意一意二意一意二意一意二意一意二7441411927258148材料二史料出处凡通商口岸,必有英国官船一只在彼湾泊,以便严行拘束各货船上水手,约束英商及属国商人。其官船之水手人等悉听驻船英官约束,所有议定不许进内地远游之章程,官船水手及货船水手一体奉行。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1843年10月8日)若合众国商船在中国所辖内洋被盗抢劫者,中国地方文武官员一经闻报,即须严拿强盗,照例治罪,起获原赃,无论多少,均交近地领事等官,全付本人收回。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1844年3月7日)凡佛兰西兵船往来游爽(游弋),保护商船,所过中国各口,均以友谊接待。中法《五口貿易章程:海关税则》(1844年10月24日)材料三从60年代开始,清廷对于沿海各省水师进行整顿,配备了新式艇船、轮船和火炮。……尽管在抵御外侮、对付外国军队的入侵方面用处不大,但在镇压动乱、维持治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轮船开始配备水师,沿海组建了以轮船为核心的四支小型舰队,广东“艇匪”因此失去优势。尤其是通过雇佣英国和法国海军兵船的手段,浙江、福建和广东水师迅速消灭了在海上活动多年的大股“艇匪”。从1870到1911年的40年间,沿海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海上抢劫案件时有发生,但都是零星海匪所为。——摘编自王宏斌《晚清“外洋”词义之历史学解析(1862~1911)》(1)根据材料一,说明以《清实录》为依据总结“外洋”不同词义的使用频率对问题探究有何重要价值。,(2)以材料二中史料作为证据,探究表4中相关时段“外洋”不同词义使用频率的变化及其原因。(3)以材料三的论断来论证表4中相关时段不同“外洋”词义变化的原因是否充分,为什么?【17题答案】【答案】(1)从《清实录》为官修史料汇编具有较高权威性的角度作答;从《清实录》时间跨度较长,能够从长时段观察,便于进行时代比较的角度作答;从《清实稿》内容涉及对外交往等事务,能够较完整地体现词义变化的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作答应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①变化:从嘉庆到道光年间两种含义的“外洋”使用频率都大幅度增多的角度作答。②变化原因:从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沿海地区骚扰的角度作答;从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打破中国闭关锁国,中外交往增多的角度作答。(3)不充分。理由:从材料三的论断仅涉及海防近代化发展构成对海匪绝对优势,沿海各省关于“外洋”管理的奏报和批示必然减少,对“外洋”指代外国为何增多的原因没有论及。若回答“充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1)从《清实录》为官修史料汇编具有较高权威性的角度作答;根据材料“嘉庆朝(1796一1820)道光朝(1821—1850)咸丰同治朝(1851—1874)光绪宣统朝(1875一1911)”可分析出从《清实录》时间跨度较长,能够从长时段观察,便于进行时代比较的角度作答;从《清实稿》内容涉及对外交往等事务,能够较完整地体现词义变化的角度作答。(2)作答应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结合材料“外洋”变化:从嘉庆到道光年间两种含义的“外洋”使用频率都大幅度增多。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分析变化原因:1840年以后,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沿海地区骚扰;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打破中国闭关锁国,中外交往增多。(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可以回答不充分或充分,说明理由即可。例:不充分,理由:从材料三的论断仅涉及海防近代化发展构成对海匪绝对优势,沿海各省关于“外洋”管理的奏报和批示必然减少,对“外洋”指代外国为何增多的原因没有论及。若回答“充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统包统配”,1952年,政务院提出逐步实施统一调配劳动力。1953年8月,中央批准下发劳动就业委员会、内务部和劳动部《关于劳动就业的报告》,规定各单位招聘的工人、职员数量较大时,应向劳动部门申请,由劳动部门负责介绍、选择和录用;招工数量较少时,可自行在当地失业人员中选用或另行招聘。同年,全国已有93个城市设立了建筑工人调配专管机构。1954年,劳动部召开各大行政区和省市劳动局长会议,要求各大行政区和省市劳动部门的工作重点由救济失业工人转向建筑工人的调配。1955年,劳动部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局长会议,明确规定了劳动力统一招收和调配的基本原则、办法和劳动部门的管理权限。自此,劳动力统一招收和调配制度从建筑行业扩大到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与此同时,政府还颁布了禁止辞退职工的规定,职工拥有了未规定工作期限的“固定工”身份,俗称“铁饭碗”。1957年,由于上年新增职工大大超过国家计划,国务院发出通知,规定使用临时工的指标也需经中央主管部门或省、市和自治区批准。政府负责安排的人员范围不断扩大,从大中专毕业生和部分复员转业军人开始,渐渐发展到城镇中需要就业的全部人员,最终形成了以政府统包统配和固定工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就业制度。——摘编自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统包统配”制度。(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9题答案】【答案】评分说明(1)评述内容评述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统包统配”制度实行的背景。如:国家计划经济建设增加了对劳动力需求等。②“统包统配”制度的实施路径。如:涉及的领域逐步推进和拓展等。③对“统包统配”制度的认识及评价。如“统包统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建设起过积极作用;但其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弊端在日后日益显露等。(2)表述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层次2:能表述成文,逻辑不够清晰,叙述不够完整;层次3:能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叙述完整、连贯、条理、语言流畅。【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从统包统配的背景、实施路径以及认识评价三个角度展开评述。背景方面,如国家计划经济建设增加了对劳动力需求等;“统包统配”制度的实施路径方面,涉及的领域逐步推进和拓展等;对“统包统配”制度的认识及评价方面:“统包统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建设起过积极作用;但其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弊端在日后日益显露等。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显示了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美】科林·弗林特【英】皮特·泰勒《世界政治地理学:世界—经济民族—国家与地方》材料二帝国主义代表着中心国家对边缘地区的政治和领土控制。中心国家对部分边缘地区的正式政治控制自16世纪起一直是新世界体系扩张的一个主要特征。但中心地区对处于边缘的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并非仅仅只是表现为正式统治。过去400年间的三大霸权一联省共和国(荷兰)英国和美国——所造成的间接影响通常更为深远。20世纪的美国并没有通过一个正式的殖民帝国去支撑其全球权力,它的帝国主义是非正式的。——【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1)指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是指哪两个周期,分别说明其成因。(2)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事,为材料二作者“美国……帝国主义是非正式的”的观点寻求依据。【20题答案】【答案】(1)第一周期:约1500-1800年(或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成因: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美洲等大片地区沦为西欧殖民地的角度说明殖民地数量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不断增长的原因;从西葡殖民帝国衰落和关洲独立等角度说明18世纪中期后殖民地数量减少的原因。第二周期:1800-1950年(或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成因:从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扩张的角度说明殖民地数量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不断增长的原因;从两次世界大战削弱帝国主义力量和殖民地人民日益觉醒及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角度说明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殖民地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2)能结合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史事,说明美国不是通过正式的政治(殖民)统治控制世界其他地区,史事正确,叙述清晰即可。如:在政治上,美国通过扶植韩国保持其在朝鲜地区的影响力;在军事上,美国通过建立众多的海外军事基地增强其对全球的影响力;在经济上,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扩大其经济霸权等。【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殖民扩张指的是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即第一周期:约1500-1800年(或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原因有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美洲等大片地区沦为西欧殖民地的角度说明殖民地数量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不断增长的原因;从西葡殖民帝国衰落和关洲独立等角度说明18世纪中期后殖民地数量减少的原因。第二周期主要指两次工业革命,即1800-1950年(或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成因有从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扩张的角度说明殖民地数量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不断增长的原因;从两次世界大战削弱帝国主义力量和殖民地人民日益觉醒及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角度说明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殖民地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2)根据题意,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事,从结合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史事,说明美国不是通过正式的政治(殖民)统治控制世界其他地区,史事正确,叙述清晰即可。如:在政治上,美国通过扶植韩国保持其在朝鲜地区的影响力;在军事上,美国通过建立众多的海外军事基地增强其对全球的影响力;在经济上,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扩大其经济霸权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10 17:35:24 页数:13
价格:¥3 大小:572.9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