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根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编写)(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蟹腿(xiè)琐屑(xiè)踌躇(zhú)八卦(ɡuà)B.蹒跚(mán)拭泪(shì)举箸(zhù)青头菌(jūn)C.栅栏(lán)游逛(ɡuànɡ)晶莹(yínɡ)彩釉(yòu)D.俯瞰(kàn)狼藉(jí)濒临(pín)凋谢(diāo)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曦月落晖水皆缥碧急湍甚箭B.征蓬燕然互相轩邈泠泠作响C.东皋徙倚嘤嘤成韵鸢飞戾天D.萋萋侯骑经纶世务沉鳞竞跃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走)长歌怀采薇(大声喊)C.从流飘荡(跟、随)浅草才能没马蹄(刚刚可以)D.窥谷忘反(同“返”,返回)单车欲问边(慰问)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暑期研讨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5.下列句子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B.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D.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6.下列作家、作品、朝代连线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鹤楼》——崔颢——唐代B.《与朱元思书》——吴均——唐代C.《水经注》——郦道元——北魏D.《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7.默写填空。(8分)(1)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渡荆门送别》中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4)《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5)《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动的句子是:,。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是:,。(6)《记承天寺夜游》中对月色加以描写的语句是:。8.观察下面黎雄才的画作《驾云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二、阅读与欣赏。(共41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3分)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其源殆可熟物(2)循山而东(3)折处辄为潭(4)顾影颓然(5)不复甚寐(6)书以付过10.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11.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3分) (1)出游时间:(2)地点:(3)到家时间:12.找出文中描写潭中水的语句。(2分)13.请分析作者“不复甚寐,书以付过”的原因。(3分)(二)(2016·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5分)老去的舌尖①有一部很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子拍得虽然好,但是逻辑却弄反了:并不是那些美味的食物消逝了,而是我们的舌尖不行了。②品酒大师的舌头,可以品尝出几千种酒的细微差别,说明舌头的品味本领可以潜力无限。然而我们的舌头却伴随着平日的粗糙、咸辣、重口味饮食,一天天地迟钝了,正所谓什么样的食客能造就什么样的厨师,什么样的饭菜也造就了什么样的舌尖。③在野夫的《看不见的江湖》中描述了一个细节:野夫和黎爷比做拍黄瓜,两盘菜不分名姓,大家盲吃,结果都说其中一盘好吃,翻开盘底一看,果然写的是黎爷的名号。细探究竟,黎爷显然比野夫更用心,野夫用的是铁刀,黄瓜上有铁腥味,黎爷是用木片,黄瓜的清爽皆还留着。④在台湾中部的大山里,我吃到过一种烧制的阿东翁仔鸡,皮焦脆,肉不干柴,有一股淡淡的焦香,这些鸡在经过几道工序烤制时,用的是一种叫龙眼木的木材生的火,猛火时要猛,文火时要文,而且要把木材的香通过火的熏烤,一点点传到鸡肉里去。热炉膛,红火光,燃烧着对美味的热情,这样烤出来的鸡肉皮脆肉多汁,且有异香。⑤其实我不大喜欢厨师做的菜,并不是说厨师做的不好吃,相反,厨师做出来的菜精工细雕,花样绵密而繁复,太有“手艺”了。跟厨师菜相比,我更爱吃的,是外婆和奶奶做的菜,她们因为不是厨师,不会觉得是在“做”给别人吃,所以不会去讲究“手艺”,而是融入亲情,做出家常却入味入心的饭菜,那样的菜印着她们手掌的粗糙和温情。⑥这些老去的味道,慢慢消散在山野之中,炊烟带着她们的精魂越飘越高,越飘越淡,终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也只能借着回忆和怀念过一把空瘾,唏 嘘感慨一下而已。事实上,长年累月的现代饮食吃下来,我们的舌头已经迟钝而麻木了,今天,我们舌尖的退化,似乎是一种必然。⑦舌尖退化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吃什么都觉得淡,都觉得没有味道,所以会去嗜辣、嗜咸,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重口味已经成了我们舌尖上的普遍口味,湖南的辣、四川的辣已经北伐南下、东征西突,麻辣火锅成了时下的最流行。⑧随着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变化,我们的舌尖也建立起了一种节奏,追求快和饱,一桌人吃饭,基本上都是在舌头在赛跑,没见到谁还能细细品味。生物学上有一个现象,叫“用进废退”,是说一个人要是不常活动五官四肢或其他部位,这个部位的功能就会渐渐减弱。在我们,舌头不是不用,而是没有细致地用,你可以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吃东西咀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吃到嘴里还会不会深入品尝食物?恐怕你会大吃一惊,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⑨令人担忧的,不只是舌尖的退化,更是舌头背后心头的退化。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圆山大饭店的大厨师老朱,每天给三个女儿做尽好吃的,然而三个女儿却感受不到他的心思和举止,面对一桌丰盛的美味,她们的舌头忙着数落自己的生活困境和矛盾,何尝有闲暇品味他做的美食?人家邀他再出山,老朱说:“人心粗了,吃又能吃出什么滋味来呢?”的确,当心头被纷繁的欲念占据了,舌头又能品出什么滋味呢?⑩这就是舌头和心头的通感,人心粗粝了,心头最初的单纯和从容便不复存在,即使吃得再精致,听得再高雅,住得再舒适,五官再发达,失去了心头的敏锐,又有什么用呢?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文/蓝染,有删改)14.本文的标题为“老去的舌尖”,第⑥段又写到“老去的味道”,说说这两处“老去”在文中的含义。(4分)15.本文③~⑤段中,作者认为能做出美食的秘密是什么?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一秘密。(3分)16.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下面语句在文中的意思。(4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17.我们“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请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简要回答。(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美哉陶公①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就居于斯。②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性乐酒德”,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就仿佛置身先于他100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常于醉眼蒙眬中,恍惚看刘伶出门带一壶酒,叫随从带一铁锹,说:“死便埋我。”陶公竟拍案叫绝,引为知己。③一次,陶公的好友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过浔阳,临别前留了两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有时陶渊明做东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④陶渊明慧性别具。一张无弦琴,伴他终生。和朋友饮酒之后,或独对明月的静夜,常常抚弄这张无弦之琴。他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⑤把一顶小小的乌纱,换成了一件宽大的布衣。陶公隐居的日子,一个个朝廷在变更。在他的一生,三个朝代,十个皇帝,都如镜花水月一瞬即逝。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⑥做个无忧无虑、心地善良的田园诗人,做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陶公的诗文里,无处不流露着这种酷爱人生的情感。⑦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⑧在古代高人韵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的人生。⑨陶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称他为“幽居者”,稍后的沈约把他请进《宋书·隐逸传》,跟着钟嵘又封给他“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于是陶先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 ⑩可陶渊明并不是真正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的“隐士”,他的隐逸,不是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他要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曾这样歌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⑪陶公心界空灵、幽美。他像一个纯真的孩童,唱着无邪的歌。他以精进的人生态度获得了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也是这种生之和谐,丰富了汉文学伟大的诗歌和散文。⑫在栗里那栋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一个黎明,他心里的菩提树繁花绽放啦,于是,诞生了《桃花源记》。18.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9.请结合语境写出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义及作用。(3分)20.阅读第②段,说说陶渊明为什么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引为知己?(3分)21.“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这座“最辉煌的宫殿”指的是什么?这一设计表达了陶渊明怎样的理想与情怀?(3分)22.有人说“隐逸”是消极遁世,是对人生的逃避。联系本文,说说你的看法。(2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23.以“这也是一种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要有自己的体察和感悟。参考答案:1.C2.D3.B4.D5.A6.B7.(1)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8.示例一:画面由一棵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画的主体是一棵高大的松树,树枝向一侧伸展,枝繁叶茂,四周云雾缭绕,远处是数座钻出云雾的山峰。这松树仿佛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而松树紧挨一方巨大的岩石,树干的下部隐入山石中,原来它能高驾于峰顶云端,源自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自强不息、进取向上的精神。这幅画融主观与客观、静与动、自然与理趣于一体,构思不落窠臼,手法以形传神,具有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示例二:画面由一棵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这幅画主体是一棵松树,树枝向右边伸展,仿佛是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松树傍依一块巨石,将根扎到山石深处,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势。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把松树烘托得更加坚韧和挺拔。整幅画气韵生动,浑然一体,匠心独运,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发人深思。9.(1)差不多,大概(2)沿着(3)是(4)看,看到 (5)睡(6)写10.山崖上有几十个像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11.(1)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2)白水佛迹院(3)二鼓12.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13.作者对白天的景色印象深刻,陶醉于那优美的景色,因而不能入睡,故写下此文给幼子苏过。14.(1)老去的舌尖:老去——退化(迟钝、麻木)。(2)老去的味道:老去——消逝。15.用心用情,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16.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不会细致地品尝食物的味道了。17.放慢生活节奏,清除心中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18.酷爱人生,心界空灵、幽美、纯真。19.生动形象地写出朝廷的纷争在他心中是转瞬即逝、不留痕迹的。20.刘伶“以酒为务”,酒龄长,酒龄大,世所公认,性格爽直,不求闻达。陶公也“性嗜酒”,自认为性气相投,故陶渊明将他引为知己。21.它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乐的社会图景。与东晋末年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一种社会理想,又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22.言之有理即可。23.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10 15:00:09 页数:9
价格:¥6 大小:423.24 KB
文章作者:135****15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