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阎、高、蓝、周、临五区县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西安市阎、高、蓝、周、临五区县高三年级联考(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象是广大青少年群体,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术界对立德树人之“德”的含义,大都是从道德品质层面进行界定,认为主要是指道德。厘清“立德树人”基本内涵,不仅是值得探索的理论与学术问题,更是关系到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问题。理解立德树人的“德”,要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要实现树人目标、完成树人任务,首先必须“立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德”,应该是“大德、公德、私德”之总称,与德智体美劳中“德”的含义相同,包括政治、道德、法律,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三个方面。立德就是要在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塑造青少年道德品质、涵养青少年法治素养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政治灵魂。要培育青少年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教育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建功立业,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品德修养的切入点。要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集体意识、品德修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引导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编自王树荫《厘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德”的含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学术界认为,立德树人之“德”亦即道德品质,也就是“德智体美劳”中的“德”。B.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青少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C.教育工作者需要对科学理论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准确把握。D.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要从学会感恩、助人、谦让、宽容、自省、自律等小事起步。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提出论题后,从对象、目标、内涵、做法等方面对立德树人进行补充和说明。B.文章两次引用我国最高领导人的经典论述阐明分论点,使论证更有时代感和权威性。C.文章多次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说明道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更易被人接受。D.文章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围绕“树人”这一根本展开论述,论证思路十分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立德树人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任务,必须立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去认识。B.立德树人的“德”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三个方面,属于上层建筑。C.个人的理想追求如果不能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就没有什么价值。D.在新时代,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成才,只要时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雕琢自己。【1~3题答案】【答案】1.B2.D3.D【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学术界认为,立德树人之‘德’亦即道德品质”错误。范围失当。原文第一段说,“学术界对立德树人之‘德’的含义,大都是从道德品质层面进行界定,认为主要是指道德”,该项删去了“大都是”“主要是”,扩大了范围。C.“教育工作者需要对……”错误。张冠李戴,“对科学理论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是引导学生实施的教育目标,而不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D.“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要从学会感恩、助人、谦让、宽容、自省、自律等小事起步”错误。混淆概念,原文第四段引用最高领导人的话,“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做好小事”“管好小节”是措施之一,“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目标,不能混为一谈。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D.“围绕‘树人’这一根本展开论述”分析不当,应为围绕“立德”这一根本展开论述。原文第一段末说“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D.“在新时代,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成才”推断不合文意。本项是一个变式句,改为常式句即为“在新时代,只要时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雕琢自己,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成才”。我国最高领导人把每个青少年比作“一块玉”,意在阐明每个人都有成为“器”的机会,并不是只要时常“雕琢”就一定成“器”。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支撑着人类的工作、生活、健康。然而,一系列数字警示着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有研究显示,按目前的速度,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上升1.5摄氏度;自然界780万个物种中,约有100万个正面临灭绝;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约有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全球自然灾害频发、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更警示我们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表明,必须彻底据弃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做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从河北塞罕坝到山西右玉,从内蒙古库布其到新疆柯柯牙,一片片绿色延伸扩展,一座座村庄面貌一新,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标注着中国荒漠化防治的坚实步伐。彻底整改干线1361座非法码头,腾退岸线158公里,拆除各类建筑物约234万平方米,对整治后的1213万平方米岸线进行复绿……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让一个个“生产锈带”向“生态绣带”美丽蝶变。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保护环境、修复生态,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既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团结协作,也需要每个人不弃微末的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杜绝餐饮浪费、参与垃圾分类、选用节能产品,把环保行动融入日常,才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每一份努力都将汇聚成珍爱地球、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摘编自《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离不开每一个人》,《人民日报》2021年4月22日)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膜科学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徐南平,带领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研究所的40多位研发人员,开始攻克造纸制浆废水“零排放”的世界性难题。作为一种新兴高效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利用特殊材料的膜,外加动力,可以分离水中的小分子、固体颗粒等物质。这种技术兼有分离、浓缩、纯化等功能,而且高效、节能、环保,能实现分子级过滤,过滤过程简单、易操作、能耗低、效率高。超滤膜的孔径一般在0.1微米以下,可以过滤水中的细菌、病毒、胶体、大分子,可以用在食品加工业中,例如,过滤、拦截豆制品加工后液体中的大豆蛋白。微滤膜的孔径大多在0.1微米以上,多用来处理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水体的浊度,还可以过滤水中的细菌,一般在河道的净化中多有使用。纳滤膜顾名思义,膜内的过滤孔径可以达到0.002微米,除了可以过滤水中的腐殖酸、农药化肥残留等大分子物质,还能过滤钙镁离子,软化水体,但又可以保留一部分矿物质。目前,在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市政污水再生处理、市政自来水提质改造、家用净水器市场等领域,膜技术大显身手。(摘编自《打破“膜”咒,释放更多中国“膜”力》,环球网2021年4月21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球支撑着人类的工作、生活、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对于地球要讲投入、讲保护、讲修复,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人类对于地球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要着力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山林水等综合修复,使一个个“生产锈带”向“生态锈带”美丽蝶变。C.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已迈出坚实步伐,成就显著,同时,出现了大量先进单位,如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内蒙古库布其、新疆柯柯牙等。D.就孔径而言,微滤膜大多在0.1微米以上,可用于食品加工业;超滤膜一般在0.1微米以下,可用于河道净化;纳滤膜可达到0.002微米。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球正面临着平均气温上升、物种灭绝、河流污染、自然灾害频发、新疫情蔓延等严峻挑战,呵护好地球家园已成了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B.我国人民在沙漠治理系统工程中,已经取得了“绿进沙退”“人沙和谐”的决定性胜利,长江保护修复成效卓著,长江正在发生着美丽蝶变。C.徐南平院士带领南京工业大学40多位研发人员开始攻克世界性难题,可以利用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分离水中的小分子、固体颗粒等物质。D.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利用方面可以大显身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前景广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有能力呵护好地球。6.怎样“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请结合材料简要探究。【4~6题答案】【答案】4.D5.B6.①提高认识。加强舆论宣传,让世人都认识到地球环境恶化的进程,增强呵护地球家园的紧迫感。②科学规划。科学规划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落实措施,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③人人动手。地球是全人类的,呵护地球家园每个人都有责任,都要行动起来。④科研攻关。加强科研攻关,靠科学的力量呵护地球家园。【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微滤膜……可用于食品加工业;超滤膜……可用于河道净化”错误,张冠李戴,应为微滤膜可用于河道净化,超滤膜可用于食品加工业。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决定性胜利”夸大其词,原文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应为“历史性转变”。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一系列数字警示着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有研究显示,按目前的速度,全球平均气温将在……全球自然灾害频发、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更警示我们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可知,加强舆论宣传,让世人都认识到地球环境恶化的进程,增强呵护地球家园的紧迫感。根据“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可知,科学规划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落实措施,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根据“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每一份努力都将汇聚成珍爱地球、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可知,呵护地球家园每个人都有责任,人人都要行动起来。根据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膜科学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徐南平,带领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研究所的40多位研发人员,开始攻克造纸制浆废水‘零排放’的世界性难题”“在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市政污水再生处理、市政自来水提质改造、家用净水器市场等领域,膜技术大显身手”可知,加强科研攻关,靠科学的力量呵护地球家园。(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岩(节选)罗广斌、杨益言乱哄哄的茶园里,坐满了人。穿西服的、穿军服的、穿长袍马褂的顾客,不断地进进出出。这家设备舒适的高级茶园,向来是座无虚设的。每当星期天,更是拥挤不堪。到这里喝茶的,不仅有嗜爱品茗的名流、社会闻人和衣着华丽的男女,还有那些习惯在茶馆里了解行情、进行交易的掮客与富商、政界人物与银行家。喜欢在浑浊的人潮中消磨时光的人,也在这里约会、聚谈、互相传播琐事轶闻,纵谈天下大事。那些高谈阔论、嬉笑怒骂的声音,加上茶碗茶碟叮叮当当的响声,应接不暇的茶房的喊声,叫卖香烟、瓜子、画报、杂志的嘈杂声,有时还混进一些吆喝乞丐的骂声,融汇成一片人声鼎沸、五光十色的闹市气氛,与那墙头上冷落地贴着叫人缄默的“休谈国事”的招贴,形成一种奇怪的对比和讽刺。此刻,在纷杂的茶座之间,有两位顾客,正靠着一张精巧的茶桌,对面坐着。一个是戴墨框眼镜、穿咖啡色西服的李敬原,另一个穿蓝长袍的是许云峰。他们混迹在人海般的茶园里,一点也不引人注目。这种环境,正是地下工作者常常用来碰头和商谈某些工作的好地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昨天晚上和甫志高分手以后,许云峰到沙磁区委书记家里过了一夜,和他交换了意见,部署了有关人员的转移计划。今天一早,沙磁区委书记便赶往沙坪坝去了。九点正,许云峰来到新生市场内的这座茶馆,准时会到了几天前约定在这里碰面的川东特委的李敬原,马上向他汇报了昨天晚上到沙坪书店时发现的危险,以及和甫志高谈话等情况。李敬原听了也感到意外,并且认为情况的确严重。桌上摆的五香瓜子,已经嗑了不少。老许的手指轻敲着茶碗,外貌颇为悠闲地喊茶房来冲开水。等茶房冲过开水以后,李敬原习惯地摸了一下眼镜,耳语告诉老许:“今早上到区里去,发觉他们在转移!原来是你连夜关照的,这很及时。”许云峰点点头,也低声问道:“区里发现了新的情况吗?”“陈松林大概脱离危险了。”李敬原沉着地说,“区上发现,深夜里沙坪书店附近出现过形迹可疑的人……”李敬原说这话时毫无表情,然而目光却犀利地在镜框里闪动。“照你刚才谈的情况看来,敌人昨天晚上果然动手了,这一次真是危险!”听到李敬原谈的情况,许云峰对目前的形势感到更加严重了。对敌情的正确判断和及时防止了破坏,并不能使他高兴,相反地,他感到内疚。把备用联络站交给甫志高管,这是一种不应有的疏忽。过去虽然发现甫志高的许多毛病,但今天看来,对他的问题还是认识不足,这种人,即使一时有再好的表现,也是不能相信的。许云峰瞧了一下李敬原,他正吐着浓烟,仍然是那样的从容镇定,使许云峰明显地感到,不管风浪再大,他永远也不会张皇失措的。茶馆里人来人往,经常打断他们的谈话。他们并不觉得厌烦,反而感到安全。许云峰的思想飞快地发展着,他立刻联想到昨天晚上小陈谈的重要线索:黎纪纲这个危险人物,突然冒雨在书店出现,并且叫走了郑克昌,这就是敌人动手的征兆!老李说的深夜里在沙坪书店附近发现可疑的人,便是斗争的明朗化!老许放开了思路,答道:“这是一次教训,我们考虑一下,还有什么漏洞?万一老甫昨晚上回家去?”李敬原忽然问道:“你和他约在什么地方见面?”“心心咖啡店。”李敬原深思了一下,不安地说:“离这儿太近了……”许云峰付过茶资,看看表,还不到十点钟。他随手捡起茶桌上的报纸,正要起身。可是这时,李敬原突然回到桌边,低声喊道:“老许!”许云峰抬头,正遇到李敬原不安的眼色。“外边有便衣特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许云峰扭头向外察看,只见茶园门口,人丛里夹杂着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再往门外一望,一眼看出:便衣特务封锁了商场的所有通路。许云峰猛然见到甫志高守在门外,领着两个陌生人正要挤进茶园。他知道情况不好,便两手按住桌沿,低声地神色不变地说:“老李,马上通知转移,甫志高叛变了!”李敬原侧目斜视,也清楚地看见敌特的搜索圈正向商场内紧缩过来。情势十分紧迫、危险。李敬原毫不迟疑地说道:“我们走!”这时,特务已经阻住了进进出出的人,开始清查叛徒供出的许云峰。(摘编自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有改动)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中的“休谈国事”“川东特委”“便衣特务”“甫志高叛变”等词语,将文本所表现的社会生活背景指向了峥嵘的革命战争时期。B.李敬原是文本的主人公,他沉着机智,政治敏感性高,一听到许云峰向他汇报的沙坪书店发现的情况,立即认为情况的确十分严重。C.文本运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主要从正面描写敌人对共产党人全面剿杀的行为,不但增强了情节的真实性,而且收到扣人心弦的效果。D.文本以李敬原与许云峰的一次秘密会见为主要事件,展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在白色恐怖下的生活片断,情节虽然简单,但惊心动魄。8.小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9.我们青少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文本描写的社会生活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7~9题答案】【答案】7.C8.①渲染气氛。小说写乱哄哄的茶馆,为人物出场营造了典型环境。②以乱写静。茶馆的乱,为李敬原与许云峰秘密交谈提供了掩盖,突出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智慧。③墙头上“休谈国事”的招贴与下文李敬原与许云峰秘密交谈形成对比,讽刺了敌人的白色恐怖。9.示例:①认识到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忠诚与表现出来的睿智。我地下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中秘密斗争,靠对党的无比忠诚和睿智,躲避敌人的剿杀,最终战胜了敌人。②认识到叛徒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造成巨大危害。甫志高叛变,使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更加艰难,这篇选文更加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的热情。③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主要从正面描写敌人对共产党人的全面剿杀”分析不当,应为主要通过李敬原与许云峰的视线和言谈,从侧面描写敌人对共产党人全面剿杀的罪恶行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乱哄哄的茶园里……”,第一段环境描写的特点是“乱”,人多、身份乱、声音嘈杂,渲染了气氛,为人物出场营造了典型环境。结合第二段“此刻,在纷杂的茶座之间,有两位顾客,正靠着一张精巧的茶桌,对面坐着……他们混迹在人海般的茶园里,一点也不引人注目。这种环境,正是地下工作者常常用来碰头和商谈某些工作的好地方”可知,第一段以乱写静。李敬原与许云峰巧以茶馆的乱,为秘密交谈提供了掩盖,突出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智慧。结合“……与那墙头上冷落地贴着叫人缄默的‘休谈国事’的招贴,形成一种奇怪的对比和讽刺”可知,“休谈国事”的招贴富有时代特色,同时与下文李敬原与许云峰秘密交谈形成对比,讽刺了敌人的白色恐怖。【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小说主题,并多角度探究小说意蕴的能力。“……与那墙头上冷落地贴着叫人缄默的‘休谈国事’的招贴,形成一种奇怪的对比和讽刺”“此刻,在纷杂的茶座之间,有两位顾客,正靠着一张精巧的茶桌,对面坐着……他们混迹在人海般的茶园里,一点也不引人注目。这种环境,正是地下工作者常常用来碰头和商谈某些工作的好地方”,可见,在白色恐怖下,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秘密斗争,他们对党无比忠诚,对国家和人民无比热爱,他们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外边有便衣特务!”“许云峰扭头向外察看,只见茶园门口,人丛里夹杂着几个形迹可疑的人”“这时,特务已经阻住了进进出出的人,开始清查叛徒供出的许云峰”,叛徒的卑劣行径对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两种人、两种精神、两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比鲜明地展现在当代青年的面前,更加能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的热情。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初,淮阴人韩信,家贫,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有人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摘编自《资治通鉴·汉纪》,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B.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C.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D.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年纪的人。B.麾下,原意为将帅部下,后来用于对将帅的尊称,文中表示对将帅的尊称。C.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的人物,或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文中指前者。D.斋戒,古代祭祀时,由主祭人先数日沐浴、穿洁净衣服、独居素食戒酒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初,韩信家中贫穷,寄居在熟人家中在城下河沟里钓鱼,一位洗衣妇人感到可怜,就拿饭给他吃,韩信表示将来一定要重报此恩。B.韩信投靠项梁,默默无闻地在项梁部下作战。项梁失败后,他又投靠项羽,多次向项羽进献计策,均未被采用,于是选择离楚归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萧何在与韩信的交谈中了解到韩信是奇才,多次向汉王举荐,韩信仍未被重用,于是择机逃走。萧何听说此事,来不及向汉王报告就去追赶。D.在萧何竭力推荐下,汉王选择了好日子,沐浴斋戒,在广场上设坛,准备好拜将的礼仪,拜韩信为大将军,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2)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10~13题答案】【答案】10.C11.B12.A13.(1)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是个公子而给你饭吃,难道希望你报答吗!(2)大王既然打定主意要向东争夺天下,那么只要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韩信,韩信最终还是会逃跑。【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汉王非常恼怒,好像失去了左右手一样。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既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你逃走,为什么?”萧何说:“臣不敢逃走,我是追那逃走的人回来罢了。”汉王说:“你追的是什么人?”“失”的宾语是“左右手”,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B。“骂”的宾语是“何”,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曰”是表对话的词语,“若所追者谁”是“曰”的内容,“曰”后断开,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文中表示对将帅的尊称”错误,文段中的“麾下”指项梁的部下,不是对将帅的尊称。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寄居在熟人家中在城下河沟里钓鱼”曲解文意。原文“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意思是“韩信家里贫穷,经常在熟人家中吃闲饭,很多人厌恶他。有一次韩信在城下河沟里钓鱼……”,“从人寄食饮”和“钓鱼”是两件事,“钓鱼”不是“从人寄食饮”时所做的事情。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自食”,养活自己;“哀”,可怜;“岂……乎”,难道……吗。(2)“东”,名词做动词,向东争夺天下,向东进军;“即”,就;“亡”,逃跑。参考译文:当初,淮阴人韩信,家里贫穷,经常寄居在熟人家中吃闲饭,很多人厌恶他。有一次韩信在城下河沟里钓鱼,有一个漂洗衣物的妇人看到韩信忍饥挨饿感到可怜,就拿饭给他吃。韩信很高兴,就对漂洗衣物的妇人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妇人恼怒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是个公子而给你饭吃,难道希望你报答吗!”淮阴的屠户里有个欺侮韩信的恶少说:“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实际上你内心胆小得很。”于是当众侮辱他说:“韩信,你不怕死就用刀剑刺死我;怕死的话,就从我裤裆下爬过去!”于是韩信盯了恶少很久,低头从恶少裤裆下爬过去。满街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很胆怯。项梁带兵渡过淮水,韩信带着刀剑投靠他;在项梁的部下作战,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之后,他又投靠项羽,项羽任用他作郎中;韩信多次向项羽进献计策,项羽都不采用。汉王到蜀地时,韩信离楚归汉,仍然默默无名。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对于韩信的与众不同感到惊奇。汉王到达南郑时,许多将领和士兵们都唱着感伤的歌,想要东归回乡,很多人在途中逃跑。韩信揣度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举荐过自己,汉王仍然不用自己,于是就逃走离去。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汉王报告,就去追赶韩信。有人向汉王报告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非常恼怒,好像失去了左右手一样。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既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你逃走,为什么?”萧何说:“臣不敢逃走,我是追那逃走的人回来罢了。”汉王说:“你追的是什么人?”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将军们逃走的有几十个,你都不追,却去追韩信,你在骗我吧!”萧何说:“那些将军们很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国家唯一的奇士。大王如果要永远做汉中王,那就不必任用韩信;大王如果要夺取天下,除了韩信,没有人可以一起谋划大事。只看大王的主意如何决定了!”汉王说:“我也想向东发展,怎么能够郁闷地长久留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既然打定主意要向东争夺天下,那么只要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韩信,韩信最终还是会逃跑的。”汉王说:“我就看在你的情面上任命他为将军。”萧何说:“即使任命他为将军,他还是不会留下来。”汉王说:“那就任命他为大将。”萧何说:“非常荣幸!”于是汉王要召见韩信,拜他为大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对人轻慢不讲礼貌,现在任命韩信为大将,如同使唤小孩一样,这是韩信还可能离去的原因。大王一定要拜他为大将,就要选择个好日子,沐浴斋戒,在广场上设个土坛,准备好拜将的礼仪,才可以。”汉王答应了他。将领们都很高兴,每个人都自认为要被任命为大将。但到了任命大将的时候,却是韩信,大家都很惊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江南春暮寄家①[唐]李绅洛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②拂水回。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注】①李绅家居江南无锡,唐敬宗宝历年间(825—827),被朝廷委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今洛阳市)”之官。这首诗当是在洛阳时寄家之作。②差池,上上下下。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前四句写客中归家的途程,以洛阳为起点,经过鱼口桥、剑水寺、镜湖亭。B.“芳草合”“野花开”通过描写野草青葱茂密、野花遍地开放反衬出离家的凄苦。C.后四句写家人预计诗人归期,由大雁北上到海燕归来,到寒食已近,到喜鹊望归。D.全诗描写了雪、梅、草、花等景物,写出了由北渐南的行程和由冬而春的季节。15.这首诗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写到想象中的归程,它们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14~15题答案】【答案】14.B15.①杜诗是听到中原大片国土被唐军收复的消息后所作,激越的感情、充沛的气势,在设想的回乡日程、路线中表现出来,给人以一种一气奔驰、急切如飞的感觉。②本诗以平静的心境叙述归家路程,语气平缓,从容不迫,将叙述归程与景色的描写结合在一起。【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反衬出离家的凄苦”错误,主观臆断,应为流露出归家的喜悦心情。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作者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这首诗,是杜甫在听到中原大片国土被朝廷军队光复的消息后所作。其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诗中那种激越的感情、充沛的气势,在设想的回乡日程、路线中也表现出来,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急于返乡的心情。李绅的这首诗的题目是“江南春暮寄家”,意思是告知家中,在江南春暮时抵达。诗的前两联按地点逐次展开描写:“洛阳城见梅迎雪”,是说从洛阳动身启程时,那里正是雪花飘飘,寒风阵阵,梅花刚刚吐蕊开放;“鱼口桥逢雪送梅”,是说经过这里时,冬天还未过去,但梅花已经凋谢;“剑水寺前芳草合”,是说抵达这一地点时,大地上野草已长得青葱茂密;“镜湖亭上野花开”,是说到达这里时,野花已遍地开放了。后两联拟写家中预计归期的情景:一、二两句先写正、二月候鸟大雁北上,小燕归来;三句写三月寒食节离归期已近,末句写待听到喜鹊高叫时,归客已抵达了家门。落笔至此,已与诗题“春暮”扣合。两相比较,可见李绅的这首诗有两个特色:一是以平静的心境叙述归家路程,语气平缓,从容不迫;二是将叙述归程与景色的描写结合起来。(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在行动上受磨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夜晚泛舟长江,听任小船漂流而去,出没在旷远迷茫的江面的情景。(3)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____________”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想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16题答案】【答案】①.必先苦其心志②.行拂乱其所为③.纵一苇之所如④.凌万顷之茫然⑤.艰难苦恨繁霜鬓⑥.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志、拂、纵、苇、凌、顷、繁、鬓、潦。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国与俄罗斯已不再是二战结束后的关系。美国和日本是盟友,和俄罗斯成了竞争力敌。美国公然视北方四岛上的两万俄罗斯人如无物,声称北方四岛上只有日本人,这让俄罗斯_______。实际上,俄罗斯并非没有提出条件让日本_______地拿回北方四岛,曾经多次态度强硬地宣称,日本如果想拿回北方四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俄罗斯北方四岛问题不断被日本挑动,是倚仗着驻扎在日本的美军。毕竟在二战之后,作为对侵略者的惩罚,日本失去了组建军队的资格,这些年一直躲在美国背后______。日本政府一直对北方四岛耿耿于怀,也正是因为美国不停地鼓动日本夺岛,监控俄罗斯的一举一动。随着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摩擦愈演愈烈,美国是绝对不会同意失去对俄罗斯的控制和监视的。无论如何,日本不会将美军从本土赶出,所以俄罗斯也有合情合理的理由不归还北方四岛,毕竟如果真的打起来,_____还不一定。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驻扎在日本的美军就得被驱逐出去B.则须将驻日美军一一驱而逐之C.就得将驻扎在日本的美军驱逐出去D.就得把美国的军队从日本弄出去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深恶痛绝名正言顺蠕蠕而动鹿死谁手B.深恶痛绝理直气壮蠢蠢欲动递胜递负C.忍无可忍名正言顺蠢蠢欲动鹿死谁手D.忍无可忍理直气壮蠕蠕而动递胜递负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日本不断向俄罗斯挑衅北方四岛问题,是倚仗着驻扎在日本的美军。B.俄罗斯北方四岛问题不断被日本挑衅,是倚仗着驻扎在日本的美军。C.日本不断向俄罗斯挑衅北方四岛问题,驻扎在日本的美军是其倚仗。D.日本不断挑动俄罗斯的北方四岛问题,是倚仗着驻扎在日本的美军。【17~19题答案】【答案】17.C18.C19.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根据前句“日本如果想拿回北方四岛”可知,整个句子的主语是“日本”。A.主语换成了“美军”,前后主语不一致B.“则须将驻日美军一一驱而逐之”是文言语体,原文是现代汉语书面语,B项与原文文体不合,且“美军”是一个集体概念不能搭配“一一”。D.“就得把美国的军队从日本弄出去”具有口语语体,与原文文体不合。故选C。【18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忍无可忍:形容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根据“美国公然视北方四岛上的两万俄罗斯人如无物,声称北方四岛上只有日本人”分析,此处是说俄罗斯对美国这样做法实在忍不下去了,故应选“忍无可忍”。第二处,名正言顺: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理直气壮:形容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此处表示日本认为自己拿回北方四岛名分正当,故应选“名正言顺”。第三处,蠕蠕而动:指像虫子似的前后蠕动身体,形容准备慢慢移动的样子。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此处表示日本躲在美军背后伺机东山再起,故应选“蠢蠢欲动”。第四处,鹿死谁手: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递胜递负:指胜负交替。此处表示如果俄罗斯与日美打起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尚不确定,故应选“鹿死谁手”。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俄罗斯北方四岛问题不断被日本挑动,是倚仗着驻扎在日本的美军原句错误有:一是“问题……是倚仗着驻扎在日本的美军”结构混乱主谓宾不搭配;二是“问题不断被日本挑动”搭配不当,应把“挑动”改为“挑衅”。C项“日本……美军是……”,主语变化,导致陈述重点不突出,D项“日本不断挑动俄罗斯的北方四岛问题”表达有歧义,只有A项修改正确。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为了消灭癌细胞,现代医学的策略是向患者体内输送大量化疗药物,就像用杀虫剂消灭庄稼地里的害虫一样,第一批杀虫剂打下去,害虫基本就被消灭了,但长期使用,害虫就会产生抗药性,如果再用这些药物,效果就大逊其色。用化疗法治疗肿瘤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旦让耐药细胞出现,①。现在,一种抗癌新策略正在兴起,它的核心思想来自于达尔文的演化论。为了②,医生采用低剂量给药的方法,留下一些对药物敏感的癌细胞,让癌细胞互相竞争、互相压制,从而将肿瘤维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③,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20~21题答案】【答案】20.①肿瘤就会变得无药可治②不让耐药癌细胞不可控制③进而将其全面剿杀21.(1)构成:本体,向患者体内输送大量化疗药物;喻体,用杀虫剂消灭庄稼地里的害虫;比喻词,像。(2)效果:将使用化疗法治疗肿瘤的复杂原理浅显、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根据“长期使用,害虫就会产生抗药性,如果再用这些药物,效果就大逊其色”可知,长期化疗,一旦出现耐药细胞,治疗肿瘤效果也会很差,故可以填:肿瘤就会变得无药可治。第二处,新的抗癌策略是要改变传统化疗法的弊端,根据后文“医生采用低剂量给药的方法,留下一些对药物敏感的癌细胞,让癌细胞互相竞争、互相压制,从而将肿瘤维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可知,应是“让耐药癌细胞可控制”一类的意思。第三处,“将肿瘤维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只是初步目的,最终还得完全消灭癌细胞,患者的生命才能延长,此处有递进一层的意思,故可表述为:进而将其全面剿杀。【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构成:划线句第一句把“向患者体内输送大量化疗药物”比喻为“用杀虫剂消灭庄稼地里的害虫”。效果:“向患者体内输送大量化疗药物”这一治疗肿瘤的医学原理较为抽象、深奥,而喻体“用杀虫剂消灭庄稼地里的害虫”较为形象,“第一批杀虫剂打下去,害虫基本就被消灭了,但长期使用,害虫就会产生抗药性,如果再用这些药物,效果就大逊其色”更是用形象化的说法具体介绍了治疗肿瘤的复杂原理,所以划线句使用比喻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更加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仰视比自己优秀的人,但是很少正视自己,久而久之,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毅力,于是,行动的脚步也就缓慢起来。我们仰望别人,是因为在自己眼中,别人的样子让我们羡慕,但我们却很少知道,那个人背后所承受的一切。别人站得再高,那是人家努力拼搏的结果,我们要想站到那个高度,或者高于那个高度,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提升自己。上面材料的内容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2题答案】【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为引语式材料。材料一共三句话。第一句的关键词是“正视自己”“能力和毅力”,盲目仰视别人,只会看低自己。正视自己,建立自信,付诸行动才有可能像自己仰视的人一样优秀。可以据此立意为“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并付诸行动”等。第二、三句的关键词是“拼搏的结果”“努力提升自己”。关注优秀的人,要关注其背后承受的一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不能只是羡慕别人“一分钟”的光鲜亮丽,更要关注他们长时间拼搏的过程。据此可以立意为“努力拼搏才能成功”“努力提升自己才能站得更高”等。本题引导学生不要因仰慕别人而畏葸不前,而要正视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也能取得骄人的成就。行文时不要忘记照应材料中“优秀的人”这个参照物,只是简单谈“奋斗”“毅力”等重要性,而要体现努力奋斗的目的是要成为像别人一样或超越别人的优秀的人。立意:1.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并付诸行动。2.努力拼搏才能成功。3.努力提升自己才能站得更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10 10:27:07 页数:18
价格:¥5 大小:58.18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