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语文
>
2022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预测卷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预测卷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重庆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预测卷一(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李清照将赵明诚研究金石的遗稿一一校正誉录,又作了些增补,全文用细宣工楷誊(téng)写,全部竣工。B.不是他不愿意向她打开珍藏这个秘密匣子,而是直到那个时刻他才察觉,打开匣(jiá)子的钥匙被丢掉了。C.缀满花枝的花蕾先是吻尽春风,接着吮(shǔn)吸夏雨,最后吐蕊绽放、香溢四野。D.搞阴谋诡计的人,经常采用偷天换日的卑劣伎俩来混淆(xiáo)黑白,蒙蔽群众。【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B.匣子(jiá)——(xiá);故选B。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狰狞高梁慷概淋漓抑扬顿挫B.狂斓轮廓抽丝剥茧根深蒂固C.佛晓笑涡相得益彰震聋发聩D.棱角聪颖仙露琼浆摧枯拉朽【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高梁——高粱,慷概淋漓——慷慨淋漓;B.狂斓——狂澜;C.佛晓——拂晓,震聋发聩——振聋发聩;故选D。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奶奶不厌其烦地教我唱《节气歌》,而睡眼惺忪的我则无意识地在一旁附和着。B.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坦言,参赛选手是经过自己再三斟酌后才选出的。C.现在“反诈”宣传随处可见,很多人却不以为然,当它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追悔莫及。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未名湖北岸,并列着雕梁画栋的德、才、均、备四座“斋”,是教工宿舍的一部分。【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不厌其烦,意思是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句中形容奶奶耐心教我唱歌,使用正确;B.再三斟酌,指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仔细掂量、考虑的意思。使用正确;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符合句意,这里可用“不以为意”;D.雕梁画栋,原意指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后来也指房屋华丽的彩绘装饰。使用正确;故选C。4.下面画线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环节令观众们感叹:太浪漫了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悠扬的《送别》的音乐中,舞蹈演员化身柳枝,其他演员手捧柳枝上场。B.之所以选择柳枝,是因为柳树被赋予离别,思乡,悼古,清高,柔美等诸多意象,其中最经典的文学意象便是送别。C.也是由于柳字发音同“留”,柳树就成为古人寄托相思之树,折柳也成为送别的重要仪式。因此,D.折柳送别用中国式浪漫表达了对所有运动员的情感,希望和平友谊的心声随着柳枝传递出去。【4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B.“离别”“思乡”“悼古”“清高”“柔美”是句中并列的词语,应把“逗号”改为“顿号”。故选B。5.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从蜡烛、小草、树根中任选一事物,运用象征手法写一句话,突出事物的特点。示例:春雨啊,你投入了大地的怀抱,滋润了大地,却牺牲了自己。【5题答案】【答案】示例:蜡烛啊,你燃烧了自己,却将光和热留给了别人。(符合要求即可)【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注意题干要求,首先,从蜡烛、小草、树根中任选其一仿写;其次,运用象征手法;最后,突出事物的特点,并且是一句话,所以语言要简洁。示例:小草啊,你蓬勃了自己,却将柔软和青翠留给了大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示例:树根啊,你俯首投入了大地的怀抱,养活了枝叶,却牺牲了自己的光明。6.名著阅读(1)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作者态度怀念敬佩反感厌恶书中人物长妈妈①______________情节概括②___________________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播谣言性格特征善良热心虚伪自私(2)鲁迅在书中提及了自己对儿童教育的看法。请从以下篇目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二十四孝图》《五猖会》【6~7题答案】【答案】(1)①.衍太太②.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并为“我”买来思慕已久的《山海经》(2)示例一:《二十四孝图》中最使鲁迅反感的故事之一“郭巨埋儿”,讲述了郭巨为节省粮食供养父母,不惜要埋掉自己的儿子;这是愚昧的封建孝道的骗人把戏,表现了鲁迅对摧残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极大厌恶和控诉。示例二:《五猖会》中写到自己刚要兴高采烈地去看迎神赛会,父亲突然命令背完书才能去,也写到了背书时的痛苦与无奈;表现了鲁迅对束缚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教育的否定。【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衍太太是《琐记》《父亲的病》中的一个人物,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令人反感厌恶。长妈妈,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乐于助人,善良热心。为“我”买渴望已久的《山海经》。她教导“我”,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她让“我”道恭喜,吃福橘。她还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据此填空即可。【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要求从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谈谈鲁迅对对儿童教育的思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四孝图》:鲁迅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写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写出自己在阅读这两个故事时所表现出的强烈反感,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表现了鲁迅对摧残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极大厌恶和控诉。从《五猖会》中的“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能看出,鲁迅小时候要去看五猖会,十分兴奋。正要出发,父亲突然命令他背书,这就如一盆冰水泼在了他的心里。待他读熟了,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父亲才准他去看会。大家高高兴兴地陪他出了门,但他并不高兴,至今还诧异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叫他背书。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的束缚、压制和摧残。7.综合性学习山城中学2022届1班拟开展“岁月如歌”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以下任务。【班史拟名】(1)为了见证同学们的成长,纪念这段美好的初中生活,班级将制作一本班史。请你为班史拟写一个有意义的名字。示例:《花样年华——我们的初中生活》【栏目解说】(2)班史计划分“班级留影”“班级大事记”“师生风采”三个板块来编写,你作为栏目负责人,请参考示例,向参与编辑的同学们说明“师生风采”的栏目内容。示例:班级留影——该栏目拟选取若干张初中生活的照片,含荣誉照片、生活照片等,配上文字解说,记录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班级大事记——该栏目按时间顺序,记录三年来班级发生的重大事件。提纲挈领,不展开叙述。师生风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邀请拟写】(3)班级决定于2022年6月14日19点在本班教室组织一场以“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文艺晚会。请你代表全班同学邀请各科任课教师参加这次文艺晚会。邀请函尊敬的老师:您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城中学2022届1班全体同学2022年6月12日【7~9题答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1)示例:《亲切的怀念——我们的初中岁月》(2)示例:该栏目收录老师和同学们的自我介绍,以个人小传的形式,请每位老师和同学写出自我简介,主要包括个人特点和三年来印象深刻的事迹,每人一个页面,并配个人生活照一张。(3)示例:为了记录我们的成长足迹,感恩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我班将于6月14日19点在本班教室组织一场以“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参加,望您百忙之中拨冗莅临!【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拟名的能力。班史名称围绕初中生活、离别在即拟写,简短,能表达怀念、热爱、赞美等情感即可。示例:《如花的青春——我们的初中岁月》。【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栏目内容说明。“师生风采”栏目,显然是介绍全班老师和同学们的特点及事迹的栏目,仿照“班级留影”“班级大事记”的示例,向参与编辑的同学说明主要内容即可。示例:师生风采——该栏目收录师生风采展示图片、优秀事迹展板、校内校外活动剪影等,并在其后编辑优美文字,突出师生的个人风采和优秀事迹。【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邀请函的拟写。本题只要求拟写邀请函的正文部分,根据所给的情境组织文字进行表述。本题设置的情境:邀请各科任老师参加主题为“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文艺晚会。重点要说明邀请的事由(请老师参加班里组织的毕业文艺晚会)、具体的时间(6月10日19点)、地点(本班教室),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最后表达热切期望老师参加的意思。示例:我们2022届(1)班将在6月14日19点在本班教室组织一场以“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我们全班同学诚邀您参加,您能来参加吗?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8.根据积累,填写句子。(1)请将下表中的诗句补充完整。情感思想古诗文句子出处壮志凌云①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②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③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离愁别绪④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⑤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⑥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2)杜牧在《泊秦淮》中,借商女讽刺醉生梦死的官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于初三的学习压力繁重,你的同桌近来萎靡不振,你鼓励他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题答案】【答案】①.会挽雕弓如满月②.赢得生前身后名③.俗子胸襟谁识我④.归雁洛阳边⑤.随君直到夜郎西⑥.吟鞭东指即天涯⑦.商女不知亡国恨⑧.隔江犹唱后庭花⑨.会当凌绝顶⑩.—览众山小【解析】【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雕、赢、襟、雁、夜郎、鞭、凌”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義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独往湖心亭看雪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湖中人鸟声俱绝四时俱备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日更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本文先从听觉上描写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景象,接着从视觉的角度描写夜晚乘船独往湖心亭所看到的湖中雪景,描绘出一幅水墨湖山夜雪图。B.“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埋下伏笔。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D.作者写景之后,笔锋一转,继续写湖心亭的奇遇,“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写对方的惊讶实际就是写自己的惊讶。12.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展现了文人的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分别概括。【链接材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夜雪》)[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岀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黄庭坚。【9~12题答案】【答案】9.C10.(1)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11.C12.选文的雅趣体现在:大雪之夜,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链接材料雅趣体现在:①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②雪夜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③大雪之夜悠闲自得地读书。(答出两点即可)【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A.白:白色/古人罚酒用的酒杯;B.独:独自/只;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俱:全、都/全、都;D.更:还/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俱:全、都;绝:消失。(2)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一:全,都。【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本项中“正面描写”的表述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甲文,“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意思是:这天更定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选择特定的时间(寂静的雪夜)前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作者特立独行,与世独立的性格,体现了作者的“雅趣”;“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意思是:(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张岱赏雪时巧遇知音,即使萍水相逢,也如故人般尽情把酒言欢,展现了作者的“雅趣”;乙文,“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意思是: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袁中道爱好独特,喜欢在聆听大雪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可见其趣之雅;“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意思是: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任意看数卷书,也是很有趣的。可见袁中道在雪夜“暗窗红火”“大雪敲竹”的环境中,安然读书,可见其悠闲自在的心态,足见其趣之雅。【点睛】参考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链接材料 晚上下起了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任意看数卷书,也是很有趣的。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能实现,是行是止,任小船飘荡吧。这就是鲁直所说“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吧。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母亲的刺绣时光宫佳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②刺绣又称女红①,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得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⑧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选自《中山日报》,有删改)[注]①女红(gō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13.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第②~⑦段的内容概括。人生阶段主要事件①_____“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稍微大一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了婚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去谋生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按照要求,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赏析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15.请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16.恰当的文字表述与适宜的朗读技巧相结合会使文章的情思表达得更清楚。小渝同学对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设计了四条朗读建议,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①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②母亲说,你不懂。③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④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A.第①处,语调应该在两个问句处上扬,从而流露出“我”不理解母亲为何成天做针线活儿。B.第②处,语气应该在“你不懂”处加重,从而表达母亲的生气和对“我”的反驳。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③处,语调应该在两个问号处上扬,且语速要加快,以表达“我”对母亲做针线活儿的不屑和气愤。D.第④处,朗读时语调要放缓,语气要减弱,以便更好地表达出母亲在当时的无奈。17.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13~17题答案】【答案】13.①.小时候②.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③.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④.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14.(1)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饱含母亲祝福的绣品人格化,如母亲一般陪伴“我”左右,突出母亲对儿女的关爱、牵挂,表达了“我”对母爱的感动。(2)“生了根”是“扎根”的意思,表明母亲的绣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母亲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为下文写“我”以文字“刺绣”时光做铺垫。15.示例:①心灵手巧:用银针在家人的毛衣和鞋面上刺绣出美丽的图案;②勤劳:母亲忙完了家务就捏起银针刺绣;③包容、疼爱孩子:面对“我”的责备,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并在“我”外出谋生时,递给“我”一摞鞋垫;④热爱生活:母亲遇到闹心的事就刺绣,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答出两点即可)16.B17.示例:①“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②“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活色生香的生活;③“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第一空:结合主要事件提示,找到第②段“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提取“小时候”作答;第二空:第③段“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和第④段“母亲也不勉强我”,记叙的是“我”稍微大一点后,母亲让我学习女红,教给我刺绣,但“我”却很笨拙,“母亲也不勉强我”。第三空:第⑤段“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记叙是“我”结婚以后,母亲已老,每次回家,总会看到母亲刺绣,“我”非常不解,现在谁还会穿自己的衣服呢。可概括为: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空:第⑥段和第⑦段记叙的是“我”去外地谋生,母亲给“我”一摞鞋垫,“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母亲有爱好,是她对生活的理解。可概括为: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14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1)本题要求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伴我走过万水千山”,赋予刺绣以人的情感、动作,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饱含母亲祝福的绣品人格化,母亲祝福的绣品如同母亲一样时常陪伴“我”身边,表达了母亲对“我”的关心,表达了“我”对母爱的感激之情。(2)本题要求从词语角度赏析。解题思路:本义+语境意+情感(作用)。“生了根”意思是扎根。这里指母亲的绣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记忆中难以忘怀。体现了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对“我”产生很深的影响。“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白天,看人,体味世事变迁;晚上,看书,浸润油墨书香”为下文“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刺绣时光”作铺垫。【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阅读全文,找到与人物相关的描写或事件进行分析。第①段“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案”,第②段“小时候,只记得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和小花朵,点缀着我们枯燥的生活”,在毛衣上、鞋面上刺绣,体现了母亲的心灵手巧,对孩子的疼爱;第①段“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刺绣工艺里诠释着勤劳”,第⑤段“每次回母亲家,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由此可以体现母亲热爱生活,非常勤劳;第⑤段“母亲说,你不懂”“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面对孩子的唠叨,母亲不抬头继续刺绣,体现了母亲性格和蔼,包容孩子;第⑥段“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体现了母亲疼爱孩子:第⑥段“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体现了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热爱生活。【16题详解】本题考查朗读和内容分析。B.第②处,“你不懂”朗读时语调要放缓、要温柔。“表达母亲的生气和对我的反驳”错误。母亲一直坚持做女红做刺绣是为了打发时间,既能方便生活,又能带来乐趣,摆脱烦恼。所以“母亲说,你不懂”,面对“我”的责备,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包容与疼爱。故选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7题详解】本题考查题目含义。(1)结合第⑦段“我忽然理解了母亲,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这是母亲的一个爱好,母亲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她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通过千变万化的刺绣表达出来,一针一线里,母亲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可知,母亲在刺绣时内心平静而快乐,通过刺绣传递出了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对生活的理解,故“刺锈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2)结合第⑧段“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白天,看人,体味世事变迁;晚上,看书,浸润油墨书香。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在勤劳里沉淀成沉稳”“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可知,“我”拿起笔墨,在读书、写字中静下心来,并传递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故“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活色生香的生活。(3)结合第⑨段“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的精神的相融,勤劳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这足以磨炼我的意志,即便是身处困境中,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可知,“我”和母亲虽然爱好不同,但是都在自己的爱好里获得精神的愉快和平静,用这份平静去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都获得了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体悟。故“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你“感到”自己在读书吗?【材料一】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人群分布特征【材料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人均接触量与平均阅读时长【材料三】毫无疑问,在网络智能时代,依托于新媒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既扩充了阅读的内容,也让阅读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化。它以碎片化的特性在拓展读者视野的同时,也以其交互性的特性深化了读者的认知。但与此同时,这种由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的结构性转变也深刻地改变了阅读的逻辑路径,“文本泛滥,信息过载和无用积累的话语,这是数字化时代读者面对的情境。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把阅读学习简单化,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平和及宝贵的冥想”,于是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节选自杨嫌均《网络智能时代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模式跃迁的裂陷与弥合》)【材料四】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没有阅读,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甚至还不如更早以前的历史阶段。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节选自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2021年的调查图表显示,中国数字阅读的人群中,30-39周岁的人群占比最大。B.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把阅读学习简单化,从而使人们容易产生焦虑。C.朱永新认为,通过阅读可以跨越时间的限制,与历代先贤进行思想交流。D.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内容,所以很难从中获得洞察力。19.通过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图表分析,你发现在当前国民中存在怎样的阅读现象?20.在2022年4月23日这个世界读书日里,学校在校宣传栏上张贴了“纸质书香”海报,请你结合上述资料说说学校此举的原因。21.“你‘感到’自己在读书吗?”题目中藏着奧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18~21题答案】【答案】18.B19.示例:①目前,数字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智能时代大部分国民的阅读形态(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阅读活动);②其中五十周岁以下的人群是主力军。20.示例:①因为现在青年学生阅读的重心从纸质阅读偏移到数字阅读;②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③但人的精神成长源自纸质阅读,所以学校在阅读日张贴纸质阅读的海报。21.示例:①用问句形式,询问读者有没有阅读,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引起读者对自己阅读情况的关注;②“感到”一词说明事实未必就是这样,引发读者思考数字阅读是否符合阅读的真正意义,从而突出了纸质阅读的重要性。【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B.材料三第一段中原文为“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既扩充了阅读的内容,也让阅读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化”,第二段中原文为“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人们容易产生焦虑”,可见数字阅读的便捷化与人们的焦虑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因此本项说法错误;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根据材料一图中各类年龄段数字阅读人群的所占比例,可以看出5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仅为23%,而50周岁以下人群占到了77%,可见数字阅读人群中以50周岁以下为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材料二中的柱状图,可知三种阅读方式中,电子阅读的人均阅读量和平均单次阅读时长最高。有声阅读也属于数字阅读,二都相加,人均阅读量和平均单次阅读时长远大于纸质阅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数字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智能时代大部分国民的阅读形态,或: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阅读活动。【20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的阅读运用。学校在校宣传栏上张贴“纸质书香”海报,是为了向人们宣传阅读纸质书的好处,其原因可根据材料进行概括。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现在青年学生阅读的重心从纸质阅读偏移到数字阅读;材料三第二段中“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是重要原因之一;材料四第三段“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可概括原因为:人的精神成长源自纸质阅读。综合以上几点,即可作为学校在阅读日张贴纸质阅读的海报的目的和原因。【2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题目的赏析。“你‘感到’自己在读书吗?”是一个问句,让读者看到题目就能引发思考,自己是不在在阅读?因此,题目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到”是自我感受,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的意思。因为本文对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进行了分析比较,读者可能更多的是数字阅读,到底算不算真正的“阅读”呢?能“感到”和纸质阅读的不同吗?因此能引起读者对于数字阅读的思考,从而突出了传统的纸质阅读的重要意义。四、写作(55分)以下两题,任选一题。22.作文。鲁迅从故乡出走,去寻找新的生活;于勒被送上前往美洲的商船,尝遍人间冷暖;杜小康辍学和父亲去芦苇荡放鸭,完成了生命的蝶变。范仲淹、滕子京、欧阳修仕途失意被贬后,仍然坚守“先忧后乐”“与民同乐”的济世情怀;范进一生醉心科举之路,中了举人却疯了;诸葛亮感刘玄德三顾之恩,一生坚守在复兴汉室、强大蜀国的道路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以上事例引发了你对“出走与坚守”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走出·坚守”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22题答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范文走出·坚守走出,是一种选择;坚守,是一种态度。坚守亦或是走出,两者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坚持不懈值得肯定,但合理地走出有时又不失为—种明智之举。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由此可见坚守的巨大力量。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的世界更需要一种坚持与坚守。我们国家所大力提倡与发扬的工匠精神,不也是如此吗?正是那些工匠的执着与坚持,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铸就了我们中国的伟大成就,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坚持,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技艺,还能促成国家的兴旺发达。坚持的确是值得赞赏与肯定的。但是,有时候走出却显得更为明智。当我们的工作没有了方向,没有了进展,我们仍要一味地坚持吗?直到撞了南墙才肯回头吗?合理的走出,能使我们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我们喜欢的、有意义的事上。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来抨击封建势力,解放人们的思想,成了一代名家。合理的走出使鲁迅的价值提升,使他的人生更有意义。走出不是为了结束,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始。走出是—种变通,也是—种智慧。走出与坚守,不分错对,不分好坏。坚守还是走出,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纵观中国历史,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果断放弃原先计划,开始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经过十几年的坚持,红军的革命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正是因为毛泽东合理的放弃,才为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条件;也正是毛泽东正确的坚持,才使得革命取得巨大的成就。正确认识坚守与走出的利害关系,依据实际情况作决定,往往能影响整件事情的成败。坚守需要毅力,走出也需要勇气。走出并不比坚守容易多少,坚守也并不比走出困难多少。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既有毅力,又有勇气;既能坚守,也会走出的人人生途中,我们这些学子也会面对无数的选择。有了前进的目标与方向,就执着地坚持下去吧!坚持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当你觉得前进无望,没有意义的时候,就果敢地走出吧,因为走出是为了更好地开始。不必在乎对错是非,因为走出与坚守都值得肯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审题立意。本题要求就“出走与坚守”这个话题进行思考,写一篇作文。材料中列举的鲁迅、于勒、杜小康等人的“出走”,范仲淹、滕子京、欧阳修、范进、诸葛亮等人的“坚守”,形成对比。“走出”可以理解为转变、放弃。“紧守”可以理解为坚持、传承;“走出·坚守”由两个词组成,在写作时要有所侧重,最好不要平均用力。当我们做某事时遇到困难了,不改初心,坚持下去,这是勇敢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走向成功。但不能盲目的坚持,如果真得事不可为,那么不妨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角度,放弃选好的道路,重新选择一条道路,最后也可以走向成功。此时的放弃不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立意,写作成文。二、选材构思。有两个写作思路。(1)写作记事,创作一篇记叙文。以自己某一次选择坚持或选择放弃的事件为主要写作内容,表达自己对于坚持或放弃的独特感悟。坚持走下去,顽强的战胜困难,最终收获成功。条条大路通罗马,理智的选择放弃,也可以引领我们走向成功。(2)议论说理,创作一篇议论文。以“选择坚守(坚持)”或“选择走出(放弃)”为中心论点,列举名人事例,引用名人名言,采用逐层深入或总分总的结构成文,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23.作文。小馨和小可本次考试都得了80分,以下是他们的父母在得知成绩后分别对他们说的话——小馨妈妈:“不错哦,但是妈妈希望你下次能考到90分。”小可妈妈:“很好,我相信这是你这段时间努力的结果。”这个现象引发了你的思考,请你据此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课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①符合发言稿的特点;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3题答案】【答案】范文:别人家的孩子各位同学:大家好。考试成绩出来了,小馨和小可本次考试都得了80分。小馨妈妈对成绩表示认可,但是不满足,希望她下次能考到90分。小可妈妈对她的成绩表示认可,也认可了她的努力。听到这里,每位同学可能都会从她俩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比较尊重、认可、理解,知道孩子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有的家长总也不满足,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并以此来激励孩子向别人家的孩子看齐。别人家孩子永远是最好的吗?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有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考试、中国式集市,当然也不乏中国式教育这一奇葩。有这样一则漫画,一位戴着眼镜,头上冒着汗的小男孩小文,正在接受他父亲的“教育”:“你看看人家小虎的身体!”然而小文的书桌上放着一张“100分”的试卷;一位脚底踩着足球、脸上贴着一个红红的巴掌印的小男孩小虎也在接受他母亲的说教:“你看看人家小文的成绩!”那母亲手中捏着一张50分的试卷。在这看似一则笑话的背后却暗藏着中国教育的弊端: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那么,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的家长看到的只是自己孩子的缺点,而去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那别人的孩子能不永远是最好的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摧残心灵的比较,是中国教育式的最大悲哀。有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所国外的大学里,有一天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在进行一场篮球比赛,所有家长都来观看这场比赛。中国孩子十个球进了九个,中国家长却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没用?最后一个球都守不好,你明明可以做到更好,为什么最后却让人进了一个球呢?”美国孩子十个球进了一个,而美国家长对他们的孩子说:“爸爸很高兴你在球场上全力以赴,这次比赛,你发挥得比上次好,恭喜你能踢进一个球,真棒!我相信你下次能踢得更好。”比赛结束中国孩子赢了,美国孩子输了。然而真正感受到胜利喜悦的却是只进了一个球的美国孩子,这难道不可笑可叹吗?中国式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日不骂,一日不得整改;一生不骂,一生不得整改。”这种以暴力、言语攻击来达到目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中国式教育乃是“不骂不成才,不打不成才”的思想,这种落后守旧甚至略带血腥和暴力的教育,不仅不会让孩子改正,反而让家庭关系紧张,孩子叛逆。父母以为这种方法让孩子无话可说,能最快达成教育效果,实际上是欲速则不达,结果适得其反,让孩子自暴自弃,失去信心和动力。这就是中国式教育!一直以“别人家的孩子是最好的”为宗旨的可笑、愚蠢的教育。教育是教导、培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在教育中不应以打骂为主,而应以鼓励作为“利器”,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要求写成一篇发言稿,难度较大。审题可知,写作要紧扣两位妈妈的话来谈论,写出自己关于家庭教育的看法与主张。小馨和小可考了同样的分数,小馨妈妈和小可妈妈都对孩子的成绩表示认可,但是小馨妈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可妈妈看到了孩子的努力。文章适合写一篇议论文,开头先说出你对两位妈妈的话各自有什么看法,接着表达你对现在教育的看法,中间可以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来论证你的观点,结尾写出你对未来教育的建议、期望。这则材料发人深思,启发我们应该进行正确、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应该以引导鼓励为主,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不要盲目地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更不能用自己孩子的弱点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当然,也可以联系自身实际,真情实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重庆市2020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A卷)
2022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 2021 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2018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重庆市2022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A卷 )附解析
重庆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语文考试预测二
重庆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六)
2022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模拟语文试题(五)(解析版)
2022年重庆市B卷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10 10:14:30
页数:19
价格:¥5
大小:198.65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