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绝密★启用前高三语文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面对文物,我们尽管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但终究难以窥见先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而先民们的内心世界恰恰存在于人类早期书写(包括文字和图像符号)里,根据它们进行人类精神考古,其意义不亚于实物考古。要进行人类精神考古,就必须以物质考古为前提。有幸的是,当下丰富的物质考古成果,正在为中华民族精神考古提供有力支持。近百年来,考古学界对于从旧、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三代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基本上弄清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这一条考古学所构建起来的中华文明史的链条,与中国早期书写中所勾勒的从五帝到夏商时代的历史进程是基本一致的。如二里头文化大体对应夏文化和早商文化,陶寺遗址与传说中的“尧都”有关,无论从考古遗址、出土文物还是从年代测定角度来看,都可以得到基本的证明。因此,参照当代考古学的丰富成果,必将把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实现从物质考古到精神考古的深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中华文明早期书写的研究。我们知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悠久的书写传统。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设立了史官,有意识地把中华早期的精神文明记录下来。从考古发掘来看,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一百多个陶器刻画符号,时间距今7000~5000年前。虽然我们至今尚未发现殷商以前成体系的文字书写遗物,但是先秦典籍中并不乏相关的记载。《左传·召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郑玄注《左传》也认为《三 坟》《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书”。人类何以发明书写(包括文字和早期图像符号)?就是要通过一种以物质文明为载体的有效手段,将人类的历史、经验、智慧记载下来,用以回顾过去,指导未来。作为中国早期书写最重要的成果,有幸传承下来的就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早期书写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记史。在“六经”当中,单纯记史的只有《春秋》,而且它的产生最晚。其实,即便是《春秋》,所记史事也极其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史事记载孔子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其余“五经”所记载的分别是先民们的诗、乐、舞,治国理政的经验,日常生活规范和国家制度,以及对于宇宙人生的思考与智慧,等等。要而言之,中华民族的早期书写,虽然建立在物质文明史的基础之上,但它不是对这一历史过程的简单记录,而是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人类早期的文化记忆,是对生活的理解,对宇宙的观察,是人的精神成长过程,是中华文化知识谱系的建构。“书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概念,其本义指的就是写字的行为,其后则引申为书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怀、寄托的思想。而我们今天则将“书写”当作一种以精神生产为目的的人类主体活动,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最终则落实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建构。由此我们能充分利用当代考古学和出土文献的丰富成果,弄清中华民族早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何以形成等重大问题。(摘编自赵敏俐《从早期书写探求中华精神文明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物考古虽然不能让我们直接窥视先民们的内心世界,但它为我们进行人类的精神考古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支持。B.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没有间断的文明之一,是因为中国人发明文字的时间很早,有着悠久的书写传统。C.中华民族早期书写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既有先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国家大事,也有他们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等。D.我们今天对“书写”的研究,不仅针对写字行为,而且针对书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怀、寄托的思想等人类主体活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阐明了先民们的内心世界与人类早期书写的关系,指出人类的早期书写在精神考古中的重要作用。B.陶寺遗址对应了传说中的“尧都”之例,证明了考古学所构建的中华文明史的链条与早期 书写所体现的历史进程基本一致。C.文章从历史视角出发,仅通过对中国早期书写与考古发掘文物间关系的阐述,论证当下研究人类早期书写的重要意义。D.文末总结指出当下我们该如何研究“书写”,并延伸到要利用考古学及考古成果弄清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形成等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A.在对中国早期文明进行研究并将其推向新高度的过程中,对中华文明早期书写的研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B.历史证明,殷商以前没有成体系的文字书写,但先秦典籍对殷商以前的历史有相关记载,如《左传·召公十二年》所述。C.我国很早就设立了史官,他们记载了中华早期的精神文明;了解其记载的内容是我们明确当时物质文明建设情况的唯一途径。D.“六经”中《诗》《书》《礼》《易》《乐》一开始并没有记史的传统,后出现的《春秋》打破了这一传统,但只有简单的记载。【1~3题答案】【答案】1.B2.C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没有间断的文明之一”错,原文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不是“之一”。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仅通过对中国早期书写与考古发掘文物间关系的阐述”分析错误,根据第四段内容可知,文章不只阐述了“中国早期书写与考古发掘文物之间的关系”,还有对“人类何以发明书写”的阐述。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历史证明,殷商以前没有成体系的文字书写”分析不当,根据文中“虽然我们至今尚未发现殷商以前成体系的文字书写遗物,但是先秦典籍中并不乏相关的记载”的信息可知,历史证明的只是现在没有看到“殷商以前成体系的文字书写”,但不能证明没有。C.“了解其记载的内容是我们明确当时物质文明建设情况的唯一途径”表述绝对,根据文中考古发现的内容可知,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掘了解古代物质文明的建设情况。D.“‘六经’中《诗》《书》《礼》《易》《乐》一开始并没有记史的传统,后出现的《春秋》打破了这一传统”曲解文意,从原文“中国早期书写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记史。在‘六经’当中,单纯记史的只有《春秋》”可看出,中国早期书写并非没有记史的传统,只是不以记史为主要目的。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颠覆性技术是指能够带来突发的或意料不到的效果的创新技术。颠覆性技术具有两面性,既可能产生正面结果,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它可能对已有的技术和市场带来革命性影响,甚至改变世界力量平衡。通常,这类技术的出现没有规律,更难以预测。颠覆性技术和新兴技术既有共性,也有区别。一般来说,颠覆性技术可以是科学技术突破的结果,如电子的发现。而新兴技术也有可能是颠覆性的,其刚刚出现时颠覆性可能没有马上显现。但当它被创新性地应用时,其颠覆性就会得以充分体现,如脸谱(脸书)等社交网站。鉴别新兴技术会不会成为颠覆性技术,我们可能要问三个问题:第一,哪些技术有潜在的颠覆可能?第二,对于哪些区域、领域,它是颠覆性的?第三,实施时间表是怎样的?同时,判断一项技术是否具有颠覆性,可以考察它的传播性。高传播性的技术易复制,基础建设投资少。低传播性的技术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如半导体技术、太阳能电池技术。这些边界条件对有些具有商机的技术并不适用,如柔性太阳能电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尽管传播受限,但影响很大。回顾科学技术发展史,有两种颠覆性技术经常看到:一种是渐进式取代已有的技术的技术,如从马车到汽车;还有一种是创造了新的市场或生产力的技术,如电脑。以史为鉴,颠覆性技术可能具有以下属性:第一,某个因素(成本、使用率、性能等)取得突破或出现新的应用;第二,对其他技术产生影响;第三,涉及多个学科;第四,由有远见的企业家主导,如苹果的乔布斯。实际评估中,我们还要考虑技术是否达到了之前达不到的生产力水平;是 否结合其他技术,在生产力、社会、经济方面有所突破;是否改变了通常的产品和技术范式,带来竞争性优势等因素。大量事实表明,颠覆性技术可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诸多影响,发展颠覆性技术对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摘编自《光明日报》)材料二:2016年,“颠覆性技术”被写入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突出颠覆性技术创新”,让颠覆性技术更引人注目。“这个时候我们提出这个概念很合时宜。”张富春说,在科技发展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已经比较小,从跟跑进入并跑阶段,然而要从并跑到领跑还要全新的东西,现在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自然而然”。邬贺铨说,直到今天中国拥有的原始创新仍比较少,中国在高速度发展的阶段,可以利用别人的技术和自己的市场把应用做大,但从高速度发展转到高质量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关键原始创新作支撑,原始创新中有可能出现颠覆性技术。向涛持类似观点:“中国要成为世界科技的领跑者,还需做原创性强、有颠覆性的工作,开辟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引领科技发展。”他认为,基础创新与技术创新是因与果的关系,颠覆性技术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前沿基础研究作支撑。从全世界看,哪些国家有望率先在颠覆性技术上取得突破?毕马威公司最近对800多位全球科技领域领袖的调查显示,26%受访者认为美国最有希望,中国以25%的得票率紧随其后,表明中国突飞猛进的科研实力获得认可与关注。(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三:在杨卫看来,颠覆性技术创新要求极高,实现起来非常不易,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突破。首先要有思想理念的突破。以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为荣,不能“言必称希腊,贤必举欧美”,同时在研究选题上不能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夹缝中选择题目。其次要有科学手段的突破。大科学仪器、大科学工程将成为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基础。如何支持这些投入巨大、有回报也有风险的科学手段建设,将成为考验各个研究资助机构的试金石。 最后要有评价体系的突破。现有的评价是基于对已有学术价值观的共识和已有学术数据的延续。但若要避选出真正的“领跑者”,需要采用非共识评价、颠覆性评价、创新度评价、交叉式评价等非常规评价体系。杨卫介绍说,科学基金正在这方面进行探索。除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外,罗晖认为,我们还需要关注小企业。“很多事例说明,颠覆性技术往往产生于小企业。大公司被小公司赶着创新,甚至不惜资本收购小公司,以避免自身被超越。我们应为小微企业培育成长环境,让小微企业引发的‘鲶鱼效应’激活市场的创新活力。”(摘编自《科技日报》)4.下列对“颠覆性技术”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颠覆性技术的诞生是没有规律可循的,这就决定了其两方面的特征,以及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B.颠覆性技术都是由新兴技术发展而来的,当新兴技术能够被社会创新性地应用时,就具备了颠覆性特征。C.颠覆性技术有些具有高传播性,但也有一些传播受限的技术,因为具有某些商机,同样具有颠覆性效果。D.颠覆性技术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属性,它一般表现为渐进式取代已有技术或创造新的市场或生产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6~2017年,颠覆性技术多次被写入国家级的文件之中,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发展颠覆性技术的高度重视。B.专家都认为,我国只要在原始创新方面做出努力,并取得颠覆性技术上的突破,就可以在国际竞争中获胜。C.中国目前在全球科技领域领袖的调查中以微弱差距位列美国之后,表明中国科技水平获得了长足发展。D.颠覆性技术创新要从思想理念、科学手段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突破,并关注小企业的发展。6.三则材料都谈了“颠覆性技术”,但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6题答案】【答案】4.C5.B6.①材料一侧重于阐释颠覆性技术的含义、特征和意义。 ②材料二侧重于报道中国在颠覆性技术方面的进展情况。③材料三侧重于阐颠覆性技术要从三个方面作出突破。【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这就决定了其两方面的特征”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颠覆性技术具有两面性,既可能产生正面结果,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和“通常,这类技术的出现没有规律,更难以预测”可知,其两方面的特征不是“颠覆性技术的诞生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决定的。B.“颠覆性技术都是由新兴技术发展而来的”错误,根据材料一“颠覆性技术和新兴技术既有共性,也有区别。一般来说,颠覆性技术可以是科学技术突破的结果……而新兴技术也有可能是颠覆性的”可知,颠覆性技术不都是由新兴技术发展而来的。D.“它一般表现为渐进式取代已有技术或创造新的市场或生产力”错误,根据材料一“回顾科学技术发展史,有两种颠覆性技术经常看到:一种是渐进式取代已有的技术的技术……还有一种是创造了新的市场或生产力的技术”可知,“渐进式取代已有技术或创造新的市场或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表现,其实它有四个方面的突出属性。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就可以在国际竞争中获胜”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国要成为世界科技的领跑者,还需做原创性强、有颠覆性的工作,开辟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引领科技发展”可知,进行“原创性强、有颠覆性的工作”只是让中国为世界科技的领跑者的必要条件,但不能保证一定就可以在国际竞争中获胜,选项说法太绝对。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本题考查三则材料的主旨。材料一:根据第一段“颠覆性技术是指能够带来突发的或意料不到的效果的创新技术”可知,这一段主要介绍颠覆性技术的含义;根据第二、三、四段“颠覆性技术和新兴技术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同时,判断一项技术是否具有颠覆性,可以考察它的传播性”“颠覆性技术可 能具有以下属性”可知,这三段主要介绍颠覆性技术的特征;根据最后一段“颠覆性技术可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诸多影响,发展颠覆性技术对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可知,这一段介绍了颠覆性技术的意义。材料二:根据“‘颠覆性技术’被写入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张富春等中国的领导介绍中国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情况可知,材料二侧重于报道中国在颠覆性技术方面的进展情况材料三:材料主体段落分别从“首先要有思想理念的突破”“其次要有科学手段的突破”“最后要有评价体系的突破”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中国颠覆性技术应作出的突破。(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黄昏时分肖复兴旧时京城,黄昏时分,即使普通平民院落,屋顶上的鱼鳞瓦铺展连成一片,如同海浪翻涌,平铺天边,是只有北京见得到的风景。各家开始做晚饭了,即便都是简陋的煤球或蜂窝煤炉子,炊烟袅袅中,有千篇一律的葱花炝锅的香味缭绕,也是分外让人怀想的。那个时候,我和我的一位女同学,从我家小屋出来,便是在这样的炊烟袅袅和炝锅的葱花香味中,以及街坊们好奇的眼光中,穿过深深的大院,走到老街深巷里,一直往西走,走到前门大街,过御河桥,往东一拐,来到22路公交车总站的站台前。它的一边是北京老火车站,一边是前门的箭楼。黄昏时分夕阳的光芒,正从西边的天空中泼洒过来,洒在前门的箭楼上,金光流泻。雨燕归巢,一群群墨点一样在金光中飞舞,点染成一幅点彩画面。我们是同住在一条老街上的发小儿,读高中,为了能够住校,她考上了北航附中。几乎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她都来我家找我复习功课和聊天,黄昏时分,我送她到前门,乘坐22路公交车回学校。每个星期天如此,从高一一直到高三毕业。前门箭楼前的黄昏,涂抹着我们15岁到18岁青春灿烂的背景。高中毕业后,我去了北大荒,在七星河南岸荒原靠西头的二队,生活了整整六年。一望无际的荒原,荒草萋萋,无遮无拦,一直连到遥远的地平线。我们开垦出来的地号,都在东边,按理说,每天收工都要往西走,回队上吃晚饭。正是黄昏,一天晚霞如锦,夕阳横在眼前,在荒原上应该格外醒目。奇怪的是,我竟然一次都没有注意到黄昏的情景。也是,干了一天的活,如果赶上豆收,一人一条垄,八里地长,弯着腰一直往东割,割到头,已经累得跟孙子一样,再好看的黄昏风景,也没心思看了。 六年后的早春二月,我离开北大荒,回北京当老师。中学同学秋子,赶着一辆老牛车,从二队送我到场部,准备明天一早乘车到福利屯火车站回北京。老牛破车,走得很慢,走到半路,天已黄昏,忽然回过头往西张望,想再看看生活了六年的二队。二队家家户户炊烟四起,淡淡的白烟,活了似的,精灵一般,袅袅地游弋着。西边,晚霞如火,夕阳如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悬挂在我头顶,然后像大幕一样缓缓地垂落。我从来没有见过夕阳居然可以这样巨大,大得像神话中出现的一样,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我真的有些惊讶,一句话说不出来。秋子见多不怪,头都没有回,只是默默地赶着马车。黄昏,这样的壮观;忙碌了一天,夕阳谢幕时,这样的从容,让半个天空伴随它一起辉煌无比,和即将到来的夜晚交接班。岁月如流,人生如流。无数个日出日落,构成了逝者如斯的岁月与人生。前年到美国看孩子,一眨眼似的,我的孩子都有了孩子,少年和青春,轮回在儿子和孙子的身上。每天接送小孙子上学放学,将孩子送到家门前不远的路口,等候校车。黄昏的时候,眺望远方,盼望着黄色的校车,从树木掩映的小路上,像一朵橙黄色的云朵一样蜿蜒飘来。校车出现的前方在西边,茂密的树木遮挡住天空,看不见夕阳垂落。正是晚秋时节,有几株加拿大红枫,高大参天,看不见夕阳,却看得见夕阳的光芒打在树上,让本来就红彤彤的枫叶,更加鲜红,如同燃烧起一树树腾腾向上直蹿的火焰,映彻得天空一派辉煌。如果没有蔓延全球的疫情,今年这时候,我可能还会在那个路口守候孩子放学,看到夕阳燃烧加拿大红枫的情景。因为不是送别,不是分手,而是守候,有了期待,有了盼望,灿烂的黄昏,显得更加灿烂,而且,多了一份温情。前两天,偶然又听到美国老牌民谣歌手安拉唱的一曲英文老歌《黄昏》,不由自主联想起这几个难忘的黄昏。安拉的《黄昏》,唱的是失恋,伤怀悼时,感叹余音袅袅在耳,却昨是而今非。这只是这首老民谣唱的黄昏,和我记忆中的黄昏不同,它不过让我望文生义想起了我的黄昏而已。我的黄昏,无论是告别,分手,守候,都是美好的。黄昏时分,走在寂静几近无人的街上,想起这首老民谣,也想起郁达夫写黄昏的诗:遥街灯火黄昏市,深巷帘栊玉女笙。记忆中存在的,眼前浮现的,是美好的值得期待的黄昏。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回忆青春时光的黄昏,将归巢的雨燕喻为在夕阳金色光芒下飞舞的一群群墨点,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雨燕数量之多和景色之美。B.面对离开北大荒时黄昏的壮观景象,“我”和秋子的态度形成了对比,既表明了各自的日常生活状态,也突出了秋子不能回城的失落感。 C.作者由日出日落,联想到岁月、人生,运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技法,由过往时光巧妙过渡到前年在美国接孙子放学时欣赏黄昏风景的事。D.本文以“黄昏时分”为题,既让读者了解了文本的主要写作对象,又引发读者遐想——黄昏时分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8.结尾写安拉的《黄昏》和引用郁达夫写黄昏的诗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9.作者曾说散文写作在语言风格、文气(行文)和心地(内容)等方面都要讲求“清”的境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作者这一创作观的理解。【7~9题答案】【答案】7.B8.①写安拉的《黄昏》,是为了交代自己想到几个难忘的黄昏的原因,并通过对比,突出自己拥有的黄昏的美好。②引用郁达夫写黄昏的诗,以营造黄昏美好的诗意氛围,突出黄昏的美好和值得期待,强化情感。9.示例:①本文描写日常生活图景,如青春的美好、北大荒的奋斗、异国看孩子,语言力求通俗,朴实无华,给人清淡之感。②本文于叙事中自然融入了不同年代日常生活中的黄昏景象,体现出对生活及人生的思考感悟,行文清晰流畅,浑然一体。③旧时京城前门箭楼前的黄昏,让作者忆起了青春的灿烂;离开北大荒时的黄昏让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壮观和生活的从容、辉煌;等候校车时的黄昏,让自己感受到了人生的期待、盼望和温情,余韵悠长,有清隽之感。【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B.“表明了各自的日常生活状态”分析有误,文中有“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我真的有些惊讶,一句话说不出来。秋子见多不怪,头都没有回”,可见不是因为“各自的日常生活状态”不同;同时文中也无证据表明秋子有“不能回城的失落感”。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相关文段作用的能力。分析文中“安拉的《黄昏》,唱的是失恋……它不过让我望文生义想起了我的黄昏而已。我的黄昏,无论是告别,分手,守候,都是美好的”可知,写安拉的《黄昏》,是为了交代自己想到几个难忘的黄昏的原因,并通过对比,突出自己拥有的黄昏的美好。 分析文中“黄昏时分,走在寂静几近无人的街上,想起这首老民谣,也想起郁达夫写黄昏的诗:遥街灯火黄昏市,深巷帘栊玉女笙。记忆中存在的,眼前浮现的,是美好的值得期待的黄昏”可知,引用郁达夫写黄昏的诗,有景象,有乐声,营造了黄昏美好的诗意氛围,突出黄昏的美好和值得期待,强化情感。【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点及理解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从语言上看,本文描写日常生活图景,“我们是同住在一条老街上的发小儿,读高中,为了能够住校,她考上了北航附中。几乎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她都来我家找我复习功课和聊天,黄昏时分,我送她到前门,乘坐22路公交车回学校。每个星期天如此,从高一一直到高三毕业。前门箭楼前的黄昏,涂抹着我们15岁到18岁青春灿烂的背景”等语言写青春的美好;“高中毕业后,我去了北大荒,在七星河南岸荒原靠西头的二队,生活了整整六年。一望无际的荒原,荒草萎萎,无遮无拦,一直连到遥远的地平线。……干了一天的活,如果赶上豆收,一人一条垄,八里地长,弯着腰一直往东割,割到头,已经累得跟孙子一样,再好看的黄昏风景,也没心思看了”等语言写北大荒的奋斗;“每天接送小孙子上学放学,将孩子送到家门前不远的路口,等候校车。黄昏的时候,眺望远方,盼望着黄色的校车,从树木掩映的小路上,像一朵橙黄色的云朵一样蜿蜒飘来”等语言写异国看孩子,语言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给人清淡之感。从行文思路看,送同学时看到旧时京城前门箭楼前的黄昏,离开北大荒时看到绚烂的黄昏,接孩子时看到异国的黄昏,于叙事中自然融入了不同年代日常生活中的黄昏景象,同时体现出对生活及人生的思考感悟,行文清晰流畅、自然,浑然一体。从具体内容看,旧时京城前门箭楼前的黄昏,“黄昏时分夕阳的光芒,正从西边的天空中泼洒过来,洒在前门的箭楼上,金光流泻。雨燕归巢,一群群墨点一样在金光中飞舞,点染成一幅点彩画面”,青春眼中的黄昏,生动而绚烂;“每个星期天如此,从高一一直到高三毕业。前门箭楼前的黄昏,涂抹着我们15岁到18岁青春灿烂的背景”,让作者忆起了青春的灿烂;离开北大荒时的黄昏,“晚霞如火,夕阳如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悬挂在我头顶,然后像大幕一样缓缓地垂落。我从来没有见过夕阳居然可以这样巨大”,北大荒的黄昏深沉、壮美,一如成长的青春,“黄昏,这样的壮观;忙碌了一天,夕阳谢幕时,这样的从容,让半个天空件随它一起辉煌无比,和即将到来的夜晚交接班”,让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壮观和生活的从容、辉煌; 等候校车时的黄昏,“看不见夕阳,却看得见夕阳的光芒打在树上,让本来就红彤彤的枫叶,更加鲜红,如同燃烧起一树树腾腾向上直蹿的火焰,映彻得天空一派辉煌”,“看到夕阳燃烧加拿大红枫的情景。因为不是送别,不是分手,而是守候,有了期待,有了盼望,灿烂的黄昏,显得更加灿烂,而且,多了一份温情”让自己感受到了人生的期待、盼望和温情,余韵悠长,有清隽之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太初元年,汉使入西域者言:“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天子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之。宛王与其群臣谋,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王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可尽虏矣。”天子尝使浞野侯以七百骑虏楼兰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乃拜李夫人兄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二年,贰师将军之西也,既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引兵而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天子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天子乃赦囚徒,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兵弩甚设。于是贰师后复行,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贰师乃先至宛,决其水原,移之,则宛国已忧困。宛贵人谋曰:“王毋寡匿善马,杀汉使。今杀王而出善马,汉兵宜解;即不解,乃力战而死,未晚也。”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王。持王毋寡头遣人使贰师,约曰:“汉无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贰师乃许宛之约。宛乃出其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而立宛贵人之故时遇汉善者名昧蔡为宛王,与盟而罢兵。(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B. 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C.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D.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域,自汉代以来,狭义的西域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B.天子,古时称统治天下的帝王。古人认为君权神授,君主秉承天意治理百姓。C.千金,汉代以一斤金为一金,值万钱。也可用来指自己的女儿,有尊贵之意。D.郡国,汉代行政区域名和诸侯王封域名。郡直属朝廷,国是诸侯王的封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宛国不肯将其出产的良马交给汉使者,汉武帝只好派使者携重金等前去请求换取;大宛国王与群臣商议,还是不肯把良马交给汉使者。B.李广利被汉武帝任命为贰师将军,率兵讨伐大宛国,却因故带兵返回;汉武帝闻讯大怒,派人在玉门关拦截,说有敢回乡的一律处斩。C.鉴于第一次派出的兵力太少而败归,汉武帝又大量征调兵力攻打大宛国;贰师将军首先切断大宛城内的水源,使城内军民苦不堪言。D.在汉军的围困之下,大宛国内发生分化,其贵族们杀了国王,并以愿献出宝马等为条件与汉朝议和;汉军在选良马、订盟约后,撤兵而归。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2)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10~13题答案】【答案】10.B11.C12.B13.(1)汉使恼怒,便破口大骂,用椎砸(破)金马,然后离去。大宛的贵族生气地说:“汉使居然如此轻视我们!”(2)攻下的可以得到粮食,攻不下的几天也就离去。等(李广利)到达郁成国时,他的军队只剩下不过数千人了,都很饥饿疲惫。【解析】【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由于兵多,途经西域小国没有不迎接的,他们向汉军提供粮食。从此地又向西进发,一路顺利到达大宛国的都城,到达的士兵共计三万人。大宛出兵迎击汉军,汉军以箭射击,使其大败,大宛国士兵退入城中防守。句中“小国”作“至”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AD。“到者”作“兵”的定语,二者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千金……也可用来指自己的女儿”解说有误,应为“可用来指别人的女儿”。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说有敢回乡的一律处斩”概述有误。原文“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可见“入”后省略了宾语“关(玉门关)”,而不是“家乡”。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妄言”,谩骂,诅咒;“椎”,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椎子敲打;“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看不起。(2)“去”,离开;“比”,等到,及;“罢”,通“疲”,疲惫。参考译文:汉武帝太初元年,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上奏说:“大宛有良马,藏在贰师城内,不肯给我们。”于是汉武帝派壮士车令等人带着千斤黄金和用金铸的马前往大宛请求换取良马。大宛国王与其群臣商议,于是不肯把良马交给汉使。汉使恼怒,便破口大骂,用椎砸(破)金马,然后离去。大宛的贵族生气地说:“汉使居然如此轻视我们!”便驱逐汉使离去,并命令大宛国东面的郁成王去拦截攻杀汉使,抢取汉使的财物。汉武帝因而大怒。曾出使过大宛国的姚定汉等人说:“大宛兵力薄弱,如果派三千人的汉兵,以强弩射击,就能把他们全部俘虏。”汉武帝曾派浞野侯赵破奴率七百名骑兵俘虏了楼兰王,所以认为姚定汉等人说得有 道理,而且汉武帝正想封宠姬李氏的兄弟为侯,便任命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征发属国的六千名骑兵与郡国品行恶劣的青年几万人,前去讨伐大宛国。汉武帝太初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西征,过了盐泽之后,沿途的小国都各守城堡,不肯供给汉军粮食,攻也攻不下。攻下的可以得到粮食,攻不下的几天也就离去。等(李广利)到达郁成国时,他的军队只剩下不过数千人了,都很饥饿疲惫。(于是他)带兵返回。回到敦煌郡,士兵剩下的不过十分之一二。汉武帝听说后大怒,派使臣到玉门关拦截,同时传下命令:“军队有敢退入玉门关者一律斩首!”贰师将军李广利非常恐慌,只能留在敦煌。汉武帝于是下令赦免了正在服刑的囚徒,征发品行恶劣的青年与边塞的骑兵,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便派出六万人去敦煌增援贰师将军李广利,一些自带装备跟随出征的还不包括在内。另外,还征调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和骆驼数以万计。粮食、兵器、弓弩都十分充足。这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再次率军出征攻打大宛,由于兵多,途经西域小国没有不迎接的,他们向汉军提供粮食。从此地又向西进发,一路顺利到达大宛国的都城,到达的士兵共计三万人。大宛出兵迎击汉军,汉军以箭射击,使其大败,大宛国士兵退入城中防守。贰师将军于是先到大宛城,掘开水源,改变流向,大宛城内的军民早已深受忧苦。大宛城的贵族们便商议说:“以前国王毋寡藏匿宝马,杀害汉使。今天我们杀了国王献出宝马,汉兵就会解围离去;如果依然不能解围退兵,再力战而死,也不晚。”大宛城的贵族们都同意这样做,于是一起杀了大宛王。派人拿着大宛王毋寡的头颅去见贰师将军,与贰师将军相约说:“汉军如果不攻打我们,我们献出最好的马任你们挑选,并向汉军提供粮食。”贰师将军于是答应了大宛的求和条件。大宛献出所有的马,供汉军挑选,又向汉军提供大批的粮食。汉军选出数十匹良马,中等及以下的雌、雄马三千余匹。又立过去对汉使友好的大宛贵族昧蔡为大宛国王,和他订立盟约,然后撤兵而归。(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庚子荐饥(其三)戴复古[注]饿走抛家舍,纵横死路岐。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注]戴复古,南宋诗人。字式之,自号石屏,一生仕途失意,长期浪游江湖。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庚子年间连续发生饥荒,流民充斥,殍死盈路,诗人有感于灾情写下这首诗。B.诗歌的前半部分侧重写饥民抛家离舍、饿死郊野的凄惨景象,历历在目,触动人心。C.诗歌的后半部分揭露了官府虚伪应付的罪行,笔锋犀利。其中五、六两句有反诘意味。D.全诗综合运用白描、用典、对比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深化主题,语言有感染力。15.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杜甫诗歌风神,请谈谈这一特点在本诗中体现。【14~15题答案】【答案】14.D15.①内容上,重在描写民生疾苦,同时指斥朝政,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②手法上,白描与简叙结合,语言朴实自然,毫不雕饰,场景真实,有“诗史”之风。③效果上,诗歌意境雄浑,感情沉重而悲痛,音调有起伏变化,有“沉郁顿挫”之感。【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全诗综合运用白描、用典、对比等表现手法”说法错误,没有运用典故。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的能力。内容上,“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劫数”,本指灾祸厄运,这里指灾情。如此严酷的灾难,希望朝廷官府赈济,可是他们只颁布一纸赈济灾民的空头公文,根本没有实际行动。面对灾患,还毫无心肝地搞这种官样文章来骗人!诗歌揭出了灾难的酿成,除了天灾,其实还有人祸,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手法上,“饿走抛家舍,纵横死路岐”,饥饿已经把灾民逼上了绝路,他们抛下家舍出去逃荒,不少人竟倒毙在半路。“纵横”谓饿殍之多,白描与简叙结合,语言朴实自然,毫不雕饰,场景真实,有“诗史”之风。效果上,“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看到这触目惊心的现实,诗人不禁仰天长叹:老天怎不下点粮食给饿急了的百姓!死人太多,已经无地可埋了!要老天“雨粟”,是不可能的,其实是对政府的谴责,语气中跳跃着愤怒的火花,诗歌意境雄浑,感情沉重而悲痛。大自然的“天”和封建社会的“官司”,都是毫不怜悯百姓的杀人凶手!特别是后者,作者以犀利无比的笔锋戳穿了封建官府和统治者虚伪的画皮,把他们那套鬼把戏暴露在光天化日下。这首诗的针线十分细密,如第三句紧顶第一句,第四句承接第二句,前面四句写完惨象后,在 第五、六句作一收束,最后两句又使主题深化,把自然界的早魃与官司人为的破坏联系起来,展示了灾民处于靠天天不灵,求官官不应这种走投无路的境地。全诗相当完整紧凑,极大地增强了它的艺术批判力量,同时音调有起伏变化,有“沉郁顿挫”之感。可见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有杜甫诗歌风神。(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鹤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朱自清《松堂游记》中写道:“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如果换用诗句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3)“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后来指戈壁、沙漠等。“瀚海”一词在古典诗词中颇受诗人青睐,如“_________,_______”。【16题答案】【答案】①.吾尝跂而望矣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千呼万唤始出来④.犹抱琵琶半遮面⑤.瀚海阑干百丈冰⑥.愁云惨淡万里凝【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跂”“博”“始”“阑干”。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描写江南的诗句。(),注重细部的装饰,它的门窗,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充满了灵秀,形成了精巧细腻、活泼淡雅、肃穆华丽的风格。在花心、格子等几何纹、套环纹细节的点缀下,使整个窗户线条流畅,匠心独具,增添了人居环境轻松灵动。当下,长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乡村空间改造,让粉墙上的一扇扇花窗成为。用瓦片、薄砖、木竹制作的圆形、矩形、回纹、万字、冰纹、花鸟、山水等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的江南符号,呈现出的、诗情画意,让人们在虚虚实实,中,寻觅探幽。一扇扇诱人的花窗,似一团花影,如一缕花香,让江南春色关不住。 处处门窗皆有意,花饰窗棂景醉人。江南的花窗,,演绎着一段段浪漫的传奇,它是江南文化的符号,透露出诗性和雅性的文化基因。它朴实、美观,传承着江南的历史文化,传达着新时代最美的江南意蕴。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追求房屋格局的变化,江南的民居,顺应天人合一B.江南的民居,顺应天人合一,追求房屋格局的变化C.顺应天人合一,江南的民居,追求房屋格局的变化D.江南的民居,追求房屋格局的变化,顺应天人合一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花心、格子等几何纹、套环纹细节的点缀下,整个窗户线条流畅,匠心独具,增添了人居环境轻松灵动。B.在花心、格子等几何纹、套环纹细节的点缀下,使整个窗户线条流畅,匠心独具,增添了人居环境轻松灵动的感觉。C.整个窗户在花心、格子等几何纹、套环纹细节的点缀下,线条流畅,匠心独具,增加了人居环境轻松灵动的感觉。D.在花心、格子等几何纹、套环纹细节的点缀下,整个窗户线条流畅,匠心独具,增添了人居环境轻松灵动的感觉。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点睛之笔千姿百态朦朦胧胧历经沧桑B.点睛之笔千娇百态模模糊糊饱经风霜C生花妙笔千姿百态模模糊糊历经沧桑D.生花妙笔千娇百态朦朦胧胧饱经风霜【17~19题答案】【答案】17.B18.D19.A【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本句的主语应该是“江南的民居”,再根据后一句“注重细部的装饰”,由整体到局部的一般规律,可排除A、D。再根据“顺应天人合一”应紧挨着“追求房屋格局的变化”,可排除C项。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句有两个问题。首先是缺少主语。“在花心、格子等几何纹、套环纹细节的点缀下”,“使整个窗户线条流畅,匠心独具”,句子没有主语,删掉“在……下”或“使”。排除B。二是搭配不当。“增添”和“轻松灵动”动宾搭配不当。可在“轻松灵动”后加上“的感觉”排除A。C项中“增加……感觉”动宾搭配不当,排除C。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点睛之笔:文章或艺术作品传神绝妙之处。生花妙笔:比喻文笔美妙,写作能力极佳。根据语境,本句强调窗户的作用,故选“点睛之笔”。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千娇百态:极言女子容态之美丽动人。语境强调姿态多,第二空应填“千姿百态”。朦朦胧胧: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模模糊糊:思想上模糊不清的样子。语境强调人的感觉,第三空应填“朦朦胧胧”。历经沧桑: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语境强调江南的花窗经历了很多变故,第四空应填“历经沧桑”。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为了让土壤保持生产力,①。秸秆覆盖作为一种易于管理、高效的作物残留物管理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但人们并不清楚秸秆覆盖频率、数量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土壤及其中的微生物。研究团队依托该所的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研究了高频每年连续覆盖、低频每三年间隔 覆盖两种秸秆覆盖频率,少量、大量两种秸秆覆盖量对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秸秆覆盖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影响。高频率的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中碳源的可利用性,土壤细菌群落②,共生网络复杂而紧密,且潜在代谢功能多样化,增加了土壤全磷和全钾的储量并提高了玉米产量;③,土壤细菌群落以寡营养菌为主,共生网络简单而松散,且潜在功能以细胞过程为主。因此,少量、高频的秸秆覆盖可以让土壤更健康、更肥沃。该研究将指导秸秆的优化利用。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与……相比,……更……”句式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20~21题答案】【答案】20.①人们将植物残留物还田②以富营养菌为主③而低频率的秸秆覆盖下21.与大量、低频的秸秆覆盖相比,少量、高频的秸秆覆盖可以让土壤更健康、更肥沃。【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此处是说“为了让土壤保持生产力”人们采取了什么做法,根据后文“秸秆覆盖作为一种易于管理、高效的作物残留物管理方式,已被广泛应用”可知,此处可填:人们将植物残留物还田。第二处,此处要注意分号的使用,分号前后两句句式结构应一致,内容相近或相反,根据“土壤细菌群落以寡营养菌为主”可知,此处为:以富营养菌为主。第三处,此处仍然根据分号判断,分号前面一句是“高频率的秸秆覆盖增加了……”,所以此处应为:而低频率的秸秆覆盖下。【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首先概括本段内容,本段内容主要讲高频、低频两种秸秆覆盖频率和少量、大量两种秸秆覆盖量对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健康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少量、高频的秸秆覆盖可以让土壤更健康、更肥沃”。然后用“与……相比,……更……”的句式表述。根据得出的结论可知,“少量、高频的秸秆覆盖”比“大量、低频的秸秆覆盖”效果更好,据此可以表述为:与大量、低频的秸秆覆盖相比,少量、高频的秸秆覆盖可以让土壤更健康、更肥沃。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歌德发现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按古典规则衡量,是不规则、不对称乃至古怪的,但认真审视,就不能不承认它是美的,其独特气质有一种自发之美。他强调:如果它的影响力源于深刻、和谐、独立的感觉,源自自我独特、不顾任何外界事物的感觉,那么它都是完整而新鲜。②英国女作家丽贝卡·韦斯特发现巴尔干当地人“从大学毕业回来,对农民的服装、舞蹈、礼仪之美完全视而不见,觉得它们都带着野蛮气息”。她强调,这会让人丧失自身根底,无法看到自身之美。③当下,很多人想变美,并竭力向大众审美中的美人标准靠拢,有人还整出明星脸,“想通过变成别人来变美”。这引起热议:到底是应坚持本色还是颠覆自己?今天的中国让世界看到它的美,也让我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这不仅是回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根源,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上述材料能给我们启示,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以“美的认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2题答案】【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这是一道材料主题式作文题。作文题由材料、引导语、写作任务、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材料有三则。一是歌德对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之美原因的论述;二是丽贝卡·韦斯特对巴尔干当地人无法看到自身之美的评论;三是当下人们对美的错误认识及引起的热议。引导语是对如何看待美的态度的阐释。写作任务有二,一是要求表达出材料对我们的启示,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二是以“美的认知”为主题。必须明确对“美的认知”,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要有明确的观点。对于材料中如何看待美的态度等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具体的阐释或分析。 从歌德对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之美原因的论述的角度分析,抓住“独特气质”“自发之美”“深刻、和谐、独立”“自我独特”等可知,美应当是独特的,美来源于深刻、和谐、独立;从丽贝卡·韦斯特对巴尔干当地人无法看到自身之美的评论的角度分析,这些大学毕业的人有了知识的提升,反而无法看到当地独有的美,无法看到“自身之美”等可知,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身就很美,要正确地认识自身之美,让美回归本真。从当下人们对于美的错误认识及提出的思考的角度分析,抓住“变成别人”“坚持本色”等可知,自然的、本真的才是真正的美,要有自己的正确审美观,不能被大众庸俗的标准同化,要坚持自己的本色。从引导语的角度分析,抓住“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文化根源”“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等可知,我们应有文化自信,有对祖国历史文化之美的清醒认知,要重新回到对美的正确认知上来。当然也可以综合立意,只要谈对美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即可。立意:1.美来源于深刻、和谐、独立。2.世俗之美岂为真美。3.审美,让我们重新出发。4.审视美丽,亮出精彩。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04 19:31:03 页数:22
价格:¥3 大小:44.6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