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Word版带解析)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河南省开封市2021—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春秋列国争箱,军队规模小,战斗持续时间短,交战双方都很注意礼仪,战争几乎成了艺术化的操练,显示出强烈的骑士风度。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新旧体制变革的时代特征B.春秋争霸主要是政治较量C.礼乐制有效维护统治秩序D.爱惜民力成为诸侯国共识【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交战双方都很注意礼仪,战争几乎成了艺术化的操练,显示出强烈的骑士风度”及所学知识可得,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争霸战争,主要是政治较量,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新时代和旧时代的时代特征的区别,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是战争的表现而不是统治秩序稳定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诸侯对民力的爱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两汉时期,政府将被公认为孔子整理和编订的儒家经典作为官方学说,谓之经学;但是到了魏晋时期,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崇尚老庄,倡清谈的玄学思潮,并在一段时期内取代作为正统的经学成为主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佛道盛行冲击儒家思想B.封建小农经济持续发展C社会动荡引起思想活跃D.士人入仕无望消极避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魏晋时期,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崇尚老庄,倡清谈的玄学思潮,并在一段时期内取代作为正统的经学成为主流”可知,两汉时期的正统儒学在魏晋动荡时期受到严重挑战,甚至被暂时取代,表明社会动荡引起思想活跃,C项正确;佛道盛行冲击儒家思想是现象,不是原因,排除A项;材料主旨取代社会动荡引起思想活跃,无法得出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士人入仕无望消极避世与材料主旨不符合,并且材料信息无法体 现,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宋代南方人在全国统-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按各省分配名额,分别录取的方法。政府的一做法A.体现了选官程序的公平公正B.造成文官队伍人数增多C.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D.有利于笼络北方的士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地位日益上升,科举取士人数南方明显多于北方,因此实行南北分卷制度,有利于笼络北方的士人,D项正确;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宋代是被迫实行南北分卷制度,没有体现选官程序的公平公正,也无法保证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排除A项、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科举录取人数的变化,不能得出文官队伍人数的增多,排除B项。故选D项。【点睛】4.银票是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明清中后期山西的“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私营票号,坐落于平遥古城,以“汇通天下”而著名。“日升昌”的崛起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形成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干扰了中国金融市场秩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它的崛起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自然经济的解体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日升昌票号的推动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日升昌票号干扰中国金融市场秩序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5.有史学家认为“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 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该观点认为“中体西用”A.使封建文化形成新质文化肌体B.促进近代文化转型的作用有限C.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模式D.阻碍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强调“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等,反映出该史学家认为“中体西用”促进近代文化转型的作用有限,B项正确;使封建文化形成新质文化肌体与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中体西用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模式,排除C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促进而非阻碍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排除D项。故选B项。6.1923年,孙中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由此可见当时A.三民主义思想发生变化B.苏俄式的革命道路成为必然选择C.革命统-战线已经形成D.国民党内部矛盾丛生和分歧严重【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可得,这体现出为联俄联共提供了依据,三民主义思想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中国必然会选择苏俄的革命道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实现了国共的合作,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国民党内部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7.蒋百里在1934年坚定的指出:“中日战争一旦开战,必是一场持久战;中国抗战重心肯定不在城市里,而在农村”,并详尽地阐述了“三阳线”(洛阳、襄阳、衡阳)决战论的思想,利用空间换取时间,消耗和疲惫敌人。这段话反映了 A.持久战战略指导理论的科学性B.政府持久作战战略意图的形成C.抗日战争将是艰苦持久的过程D.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1934年,即全面抗战爆发三年前,蒋百里认定,中国要进行的抗战将是持久战,须以农村为重心,利用空间换时间,消耗、疲惫敌人等,反映了抗日战争将是艰苦持久的过程,C项正确;材料并未揭示出持久战战略的科学性,排除A项;1934年国民政府还在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并未形成持久作战战略意图,排除B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的标志是1935年的华北事变,排除D项。故选C项。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大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置”土地产权结构模式。“三权分置"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开并行。这-模式A.开辟了农业现代化新路径B.促进了城镇布局的合理化C.改变了农村基本经济制度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三权分置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开并行”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些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开辟了农业现代化新路径,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农村而不是城镇布局相关信息,排除B项;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未发生变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讲的是农村的“三权分置”而并没有体现对城市改革的影响,排除D 项。故选A项。【点睛】9.恩格斯曾评论梭伦改革;“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有产阶级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从史论结合角度看,以下选项中可作为恩格斯评价依据的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肯定了公民权B.财产等级制对贵族特权的削弱C.新兴工商富有阶层的主导地位D.雅典民主制度确立的法治基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有产阶级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可得,在一定程度上对贵族特选的打击,尤其是财产等级制对贵族特权的削弱,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废除债务奴隶以及对公民权的肯定,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对新兴工商富有阶层地位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这是个法律并未对民主政治起到基础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0.英国早期启蒙学者洛克将统治看作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人民有权反扰和改变建约政府:法国启蒙学者卢梭把它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提出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把统治权看做只是种“代办权”,这两人的思想共同反映了A.洛克和卢梭启蒙思想的一致性B.确保人民权利行使的有效性C.卢梭政治理论层而探索的深入性D.人民革命理论的正当合理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洛克的政治契约主张“人民有权反扰和改变建约政府”,卢梭的社会契约认为“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把统治权看做只是种‘代办权’”,两者都反映了人民革命理论的正当合理性,D项正确;洛克和卢梭启蒙思想是有区别的,排除A项;两人的思想共同反映了人民革命理论的正当合理性,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反映两者的共同性,C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C项。故选D项。11.1936年美国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和《士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提出“受 到侵蚀的土地停止耕种转租给国家,由政府拨专款支付租金”,“政府向由“消耗地力”作物改种为“增强地力”作物(如豆科作物和牧草)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说明新政中,美国政府A.根本上解决了引发农业危机的过剩问题B.意识到缓解危机的前提是保护农业环境C.对农业经济干预范围进一步扩大D.限制农业生产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受到侵蚀的土地停止耕种转租给国家,由政府拨专款支付租金”、“政府向由“消耗地力”作物改种为“增强地力”作物(如豆科作物和牧草)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及所学知识可得,政府对农业经济的干预进一步加强,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政府的措施产生的深远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对环境的保护,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这些措施对农产品的价格影响不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2.二战后的欧美普遍出现民众要求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呼声,其中对经济领域改革呼声的回应表现为交通运输、电力等关键部门的国有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扩大;政府对维持经济良好运行负起更大的责任。这反映了战后西欧政府A.在经济生活中地位日益重要B.经济职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C.普遍直接参与对经济的管理D.建立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交通运输、电力等关键部门的国有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扩大”、“政府对维持经济良好运行负起更大的责任”及所学知识可得出,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在经济生活中地位日益重要,A项正确;“本质性变化”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直接对经济的管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公共服务体系,更谈不上完善这个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 二、非选择题13.边疆治理是主权国家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是继承中国历代王朝传统而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对边疆地区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适宜边疆各民族习俗特点的管理边疆事务机构,并适时地颁布了相应的法制。清廷中央管理边疆事务的机构理藩院,与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各个施政部门分工明确。乾嘉之际,《理藩院则例》修订告成,在边疆地区正式立法,用国家颂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活动,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清廷从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出发,实行“众建而分其势”的基本政策思路。一方面分化和削弱边疆民族各部上层权势,同时又刻意加以笼络和抚绥,如朝觐制度、满蒙联姻。乾隆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但在强调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和制定特殊政策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各民族交流、影响边疆民族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南疆实行的回汉隔离政策、在东三省和蒙古地区实行的封禁政策,迟滞了边彊地区的经济开发。——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二美国的边疆治理主要指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始于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面对广袤肥沃的土地,美国实行了以销售为主的土地政策。1862年美国颁布《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交付10美元登记费,即可在西部领取160英亩土地”。同时特别注重发展铁路运输,1802年颁布《俄亥俄授权法》,规定公有土地的收入所得,按一定比例投入公共交通建设。……美国西部的边疆治理,还面临着如何使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移植到西部并成长起来的挑战。这既是美国边疆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边疆治理成功推进的保证。美国政府还推行了“熔炉”政策,核心是是强调盍格鲁一撒克逊文化与新的移民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但是“熔炉”理论并不像其描述的那样美好,甚至很多时候是极端野蛮的。以印第安人为例,建国之初的100多万印第安人到19世纪末仅剩下2万人。——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代边疆治理的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美国和清代在边疆治理措施方面的不同点.并指出对我国当代边疆治理的启示。【答案】(1)特点:继承前代的管理体制并有所变化;中央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与地方管理机构分工配合;对边疆地区进行依法治理;分而治之和因俗而治的多种形式的管理政策(管理方式灵活多样);管理政策制度化。评价: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边疆地区的稳 定和开发;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和认同。但其政策也带有封建专制的色彩,产生消极的影响。(2)清侧重以政治行政管理为主,美国侧重以经济开发和依法管理为主;清的管理与集权制度结合,美国的管理与民主政治结合;清代尊重边疆各民族的风俗文化,美国重视促进民族间文化的融合(美国采取“熔炉”政策解决民族关系)。启示:政策上注重边疆开发和建设;经济发展是边疆治理的重要保障;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和各民族共同发展;重视依据法律法规提高治理的有效性。【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继承中国历代王朝传统,建立了适宜边疆各民族习俗特点的管理边疆事务机构”可知,继承前代的管理体制并有所变化;根据“清廷中央管理边疆事务的机构理藩院,与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各个施政部门分工明确”可知,中央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与地方管理机构分工配合;根据“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活动,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可知,对边疆地区进行依法治理;根据“分化和削弱边疆民族各部上层权势”“从俗从宜”“各安其习”可知,分而治之和因俗而治的多种形式的管理政策(管理方式灵活多样);根据“朝觐制度”“强调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和制定特殊政策”可知,管理政策制度化。评价:综合材料一中的各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国家、边疆、民族等方面分析可知,清代对边疆的治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开发,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认同,但是,其政策也带有封建专制的色彩,产生了消极的影响。(2)不同点:根据材料二中“美国实行了以销售为主的土地政策”“颁布《宅地法》”“特别注重发展铁路运输”等信息,对比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侧重以政治行政管理为主,美国侧重以经济开发和依法管理为主;根据材料二中“美国西部的边疆治理,还面临着如何使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清的管理与集权制度结合,美国的管理与民主政治结合;根据材料一中“乾隆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从俗从宜’”,对比材料二中“美国政府还推行了‘熔炉’政策,核心是是强调盍格鲁一撒克逊文化与新的移民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可知,清代尊重边疆各民族的风俗文化,美国重视促进民族间文化的融合(美国采取“熔炉”政策解决民族关系)。启示:综合材料一、二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边疆治理中的经验教训,联系当前国家的发展,从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可知,其对我国当代边疆治理的启示主要有,政策上须注重边疆开发和建设,经济发展是边疆治理的重要保障,须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和各民族共同发展,要重视依据法律法规提高治理的有效性等。 14.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为现化社会的政治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演变英国代议民主制的演变美国代议民主制的演变柁伦改革:第四等级不担任官职:四百人会议的设立:抽签选举和任期制;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克里斯提尼改革:各等级公民参政;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陶.片放逐法。伯利克里改革: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男性公民不受财产限制;津贴制;权力机构的权威和职权明确加强。1689年《权利法案》1721年开创多数党领袖纽阁先例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18年实现成年男子的普选权;1928年选民总数占在成年人中的.比例达97%.194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1776年独立宣言、《邦联条例》1787年《联邦宪法》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1861年废除南方黑人奴隶制1870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不得因种族、肤色而拒绝或剥夺公民之投票权1971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否定或剥夺提取上述材料中雅典城邦民主制演变的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运用英美两国民主制演变的史实,对其意义进行解读。(要求:明确提取的信息,解读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信息一: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松弛,民主享受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可从雅典三次改革的发展演变:贵族政治到富人政治到平民政治的角度理解)史实一:英国对选民资格的降低,从出身限制到财产限制再到取消限制;民主范围逐步扩大,从贵族到中等阶级到平民,普选权逐渐实现的过程。美国对黑人、印第安人、妇女公民权的逐渐保障。 信息二:国家权力机构的变革和逐渐完善实现民主。(可从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权力机构的设置和演变角度理解)史实二:英国国家权力机构改革中重心的不断下移,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国民;传统议会到现代议会、内阁的形成、国王的统而不治;议会改革使资产阶级控制议会立法,保障资产阶级控制政权等。美国的总统、国会、法院的建立、三权之间的分权交叉制衡的权力运作机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关系演变等。信息三:建立民主制度,监督保障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权利。(可从比例代表制、差额选举制、任期制、陶片放逐法、津贴制等措施理解)史实三:英国民主制度如君主立宪制度的逐步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美国民主制度如联邦制的建立、总统制共和制的确立、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选举等。信息四:依照法律规定和一定程序行使民主权力,保障民主体制的有序运行。(可从改革的立法形式、公民大会的议事程序角度理解)史实四:英国《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议会改革法案》等,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美国法制的完善,从《独立宣言》到《邦联条例》到《1787年宪法》及之后一系列的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和实施,等。(提示:学生如能从政治文明演变的规律角度进行总结,可酌情加分,但最多不超过)【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根据表格内容提炼出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即可。如:根据表格内容可见,雅典三次改革的发展演变逐步打打破来了贵族政治制度走向平民政治;1918年实现成年男子的普选权;1928年选民总数占在成年人中的.比例达97%.。对此历史信息的解读可从英国对选民资格的降低,美国对黑人、印第安人、妇女公民权的逐渐保障等方面展开分析,持论有据、言之有理即可。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春秋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新型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之称,古已有之,官者管也,是指国家职事人员;“同官为察",寮、僚相通,是指同署办事的官吏。在不同历史时期,官僚的形态是不相同的。在春秋以前,官僚位在贵族之下,类似于后世的管家和管事,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一般不参与国家政务。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以否定宗族 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运动,先后完成由宗族国家向封建专制国家的转变。官僚制度形成,它是和传统贵族世官制相对而言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能力、学识、才干提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宗族血缘关系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官僚成为独立的阶层。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通过官僚进行。封建官僚制度最终确立。——摘编自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新型官僚制度与之前相比有何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再举出一个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发生变化的例子,并对其内容进行简要的说明。【答案】(1)变化:从依据宗族血缘进行选拔到依据个人的才学和能力进行任免;从贵族的家臣到国家的官吏;从不参与国家事务到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原因:生产力的进步,旧体制如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诸侯的兼并战争促使宗族政治的瓦解;卿大夫的崛起,成为新的官僚政治的代表;各国的变法运动促进了官僚队伍的壮大和制度的确立。(2)郡县制的实施。按地域划分、中央依据才能进行任免,不世袭。(如学生答出君主专制加强也可给分,但要表述清晰事实准确。)【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关于变化:根据材料“在春秋以前,官僚位在贵族之下,类似于后世的管家和管事,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一般不参与国家政务。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以否定宗族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运动,先后完成由宗族国家向封建专制国家的转变。”“根据个人的能力、学识、才干提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宗族血缘关系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通过官僚进行。”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选官条件、官员地位、官员管理职责方面回答变化即可。关于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生产力进步、旧制度瓦解、卿大夫的崛起、各国变法运动等方面思考作答。【小问2详解】关于例子,结合问题要求和所学知识可从郡县制的实施方面回答。关于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按地域划分、中央依据才能进行任免,不世袭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7年4月,威尔逊在召集的参众两院召开特別会议上发表言论:“德国新的政策将所有限制都抛到一边,对所有船只,不分国精、属性、运载的物贵、目的地、任务。在事先不予警告和不考虑船上人员安危的情况下加击……目前,德国对商船发动的潜艇战就是对整个人类的宣战”,并建议国会“宣布德国政府的行径实际上就是对美国政府和人民的挑衅和战争;……我们要为世界最终和平以及德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的解放而战;……世界必须为民主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随即美国正式作为交战国加入对德作战。美国参战是对协约国所进行的正义战争的肯定,也是最终胜利的保证。得到这样的消息,英国在议会大厦上空将美国星条旗与英国国旗同时悬挂,据说“这是第一次有外国国旗在如此显眼的位置与英国国旗同时飘扬。”——摘编自美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世界通史》(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议会大厦上空悬挂美国星条旗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美国参加是对协约国所进行的正义战争的肯定,也是最终胜利的保证”的观点进行简评。【答案】(1)原因: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影响;英德之间的矛盾;一战对协约国实力的削弱,快速结束战争的渴望;美国加入一战对协约国有利。(2)对材料中观点要客观、辩证的认识。其中“正义战争”的结论不符合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和争霸世界霸权。美国参战主要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实质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主导权的体现,也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机会。但美国的参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保证了协约国的胜利,也对维护世界和平有一定的作用。【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中“德国新的政策将所有限制都抛到一边,对所有船只,不分国精、属性、运载的物贵、目的地、任务”可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影响;根据材料中“1917年4月”,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世界形势、战争态势和国家利益等方面分析可知,英国在议会大厦上空悬挂美国星条旗的原因主要还包括,英德之间的矛盾,一战对协约国实力的削弱,快速结束战争的渴望和美国加入一战对协约国有利等。(2)简评:根据材料中“1917年4月,威尔逊在召集的参众两院召开特別会议上发表言论”, 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战争性质、美国参战原因、实质、战争进程和战争结束后国际秩序重建等方面展开评价,首先,明确“正义战争”的结论不符合史实,接着说明其理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和争霸世界霸权,美国参战主要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实质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主导权的体现,也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机会;最后,在揭露其本质的基础上,肯定其积极影响,指出美国的参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保证了协约国的胜利,也对维护世界和平有一定的作用;解答时注意,观点客观,辩证评价,表述科学。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惊,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光绪年进士,晚清著名法律专家,学通中西。1902年任法律大臣,主持修订法律。相继编订的法律有:1904一1908年修订《大清现行刑律》、1911年正式颁布了《大清新刑律》、1907年-1911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1906年颁布<大理院审判编制法》.1910年颁布《法院编制法》、1911年编成《刑事诉讼律草案》和《民事诉讼律草案》。这些法律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但它们都仿照近代西方司法体系、体例、内容制定,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律体系,采取分类编撰的部门法体系。刑法独立出来,且废除了非人的酷刑。取消了一些民族歧视、等级歧视、性别歧视的罪名,修改了一些罪名和法律用语,尽量采用各国通用的法律词汇。《民律》的制定反映了商品生产和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第一次有了《诉讼法》,其中规定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这些表明新法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但也保留了许多封建主义的形式和内容。——摘编自房德邻《清王朝的覆灭》(1)结合材料,概括沈家本对近代中国司法体系发展做出的贡献。(2)材料中“维护清朝统治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和“新法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表述是否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1)贡献:主持修订法律;引进西方先进的法律体系,分门别类建立新的司法体系;废除旧的法律体系不合理之处;有利于近代中国司法体系的近代化;推动近代司法与国际法的接轨;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2)表述:不矛盾;说明: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沈家本的阶级属性和制定法律的目的角度,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从法律的内容和变化的角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解析】 分析】【小问1详解】贡献:由材料“沈家本……1902年任法律大臣,主持修订法律”得出,沈家本对近代中国司法体系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主持修订法律;由材料“这些法律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但它们都仿照近代西方司法体系、体例、内容制定,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律体系,采取分类编撰的部门法体系。刑法独立出来,且废除了非人的酷刑。取消了一些民族歧视、等级歧视、性别歧视的罪名,修改了一些罪名和法律用语,尽量采用各国通用的法律词汇”得出,沈家本对近代中国司法体系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引进西方先进的法律体系,分门别类建立新的司法体系,废除旧的法律体系不合理之处;由材料“取消了一些民族歧视、等级歧视、性别歧视的罪名,修改了一些罪名和法律用语,尽量采用各国通用的法律词汇”得出,有利于近代中国司法体系的近代化,推动近代司法与国际法的接轨;由材料“第一次有了《诉讼法》,其中规定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这些表明新法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得出,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小问2详解】表述:不矛盾;说明:由材料“沈家本……1902年任法律大臣,主持修订法律。……这些法律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但它们都仿照近代西方司法体系、体例、内容制定,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律体系,采取分类编撰的部门法体系”“取消了一些民族歧视、等级歧视、性别歧视的罪名,修改了一些罪名和法律用语,尽量采用各国通用的法律词汇。《民律》的制定反映了商品生产和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第一次有了《诉讼法》,其中规定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这些表明新法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及所学知识可知,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沈家本的阶级属性和制定法律的目的看,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从法律的内容和变化的角度看,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点睛】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Word版带答案)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带答案)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Word版带答案)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带答案)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Word版带解析)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文)(Word版带解析)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Word版带答案)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Word版带答案)
安徽省安庆市2022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试题(Word版带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3-28 14:27:05
页数:14
价格:¥3
大小:1.3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