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考(一模)生物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高三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分泌的唾液淀粉酶通过胞吐进入内环境B.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色,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完整C.细胞核内的DNA和RNA被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产物D.细胞核内核酸的合成过程需要蛋白质参与,不消耗ATP【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详解】A、唾液腺细胞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进入口腔中,没有进入内环境中,A错误;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细胞膜结构完整时,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液染色,B正确;C、DNA和R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8种,分别是两种五碳糖、一种磷酸和5种碱基,C错误;C、核内核酸的合成过程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因此核内核酸的合成需要蛋白质参与且消耗ATP,D错误。故选B。2.如图为水绵细胞(具有带状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架结构,B.该细胞内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只有叶绿素和藻蓝素C.该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时需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催化D.通过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该细胞中颗粒状的核糖体【答案】D【解析】【分析】恩格尔曼在探究叶绿体的功能时使用了实验材料水绵,它是真核生物,含有带状的叶绿体便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详解】A、水绵为低等植物,该细胞的骨架是由蛋白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A错误;B、该细胞内能吸收光能的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B错误;C、水绵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需要线粒体基质中酶的催化,C错误;D、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颗粒状核糖体属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D正确;故选D。3.将取自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且生理状态相同的细胞分别置于A、B、C三种溶液中,测得不同时间细胞直径与原生质体直径之比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细胞与原生质体直径之比的是()A.实验前,三组溶液的渗透压大小为A>B>CB.0~10min,A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B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在第10min时颜色最深D.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不能进入C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答案】D【解析】【分析】1、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只要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即可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2、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详解】A、三组实验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渗透压相同,细胞与原生质体直径之比越大,说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速率越大,实验开始阶段,三组实验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速率为A>B>C,因此三组溶液的渗透压大小为A>B>C,A正确;B、0~10min,A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量增多,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C、B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第10min时达到质壁分离平衡,原生质体直径达到最小值,此时细胞液的颜色最深,C正确;D、C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渗透压约等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错误。故选D。4.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室可用成熟的豌豆花粉母细胞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B.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C.在苹果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水浴加热,无色混合液出现砖红色沉淀D.分别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可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1、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2、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了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了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生物学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测试。【详解】A、豌豆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较多,可用成熟的豌豆花粉母细胞为材,料,A正确;B、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不能得到实验结果或实验结果不明显,B正确;C、苹果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且进行水浴加热后,蓝色混合液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D、32P标记噬菌体的DNA,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所以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再通过离心法分离,可以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5.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增殖过程,KIF18A驱动蛋白是纺锤体微管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依赖ATP发挥作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的KIF18A驱动蛋白来自中心体B.KIF18A驱动蛋白基因在细胞分裂前期大量表达C.染色体的位置变化可能与KIF18A驱动蛋白和线粒体有关D.纺锤体微管蛋白的牵引使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KIF18A驱动蛋白属于纺锤体微管蛋白,该蛋白来自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车间,A错误;B、分裂间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有利于KIF18A驱动蛋白基因的大量表达,B错误;C、染色体的位置变化与纺锤丝牵引着丝点移动有关,纺锤丝牵引着丝点需要KIF18A驱动蛋白和线粒体(供能)参与,C正确;D、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体微管蛋白的牵引无关,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与微管蛋白的牵引有关,D错误。故选C。,6.如图是二倍体水稻(2n=24)雄配子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小孢子母细胞形成小孢子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B.小孢子形成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过程中会出现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C.生殖细胞形成两个精细胞的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D.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形成两个精细胞过程中,中心体复制了4次【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小孢子母细胞形成小孢子过程应该经过了两次分裂,但只有一次染色体复制。小孢子形成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是复制一次分裂一次;生殖细胞形成精细胞是复制一次分裂一次。【详解】A、小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该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间期),细胞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一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B、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为两个细胞,是动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植物细胞应该是形成细胞板,细胞板延伸形成细胞壁,B错误;C、小孢子母细胞产生小孢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后续细胞(小孢子、营养细胞、生殖细胞、精细胞等)中已经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水稻是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D错误。故选A。7.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的果实颜色由等位基因H/h和R/r控制,已知基因R能控制白色物质生成黄色色素,基因H控制黄色色素生成红色色素,基因r,h无相应功能。将红果雌株与红果雄株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红果♀:黄果♀:红果♂:白果♂=6:2:3:1:4。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植物与果实颜色有关的基因型有9种,B.F1白果雄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C.若F1红果雌雄株随机受粉,F2中基因r频率为1/6D.若F1黄果雌雄株随机受粉,F2不可能出现白果植株【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详解】A、依题意得,H_R_表现为红果,hhR_表现为黄果、H_rr,hrr表现为白果。F1的分离比为6:2:3:1:4,是9:3:3:1的特殊分离比,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时,F1的雌雄株表现型及比例不同,说明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考虑到只有基因r没有基因R存在时才能表现为白果,且F1只有雄株有白果,可推测F1白果雄株的部分基因型为XrY,故双亲的基因型为HhXRXr和HhXRY,基因H/h位于常染色体上,有3种基因型,R/r位于X染色体上,有5种基因型,因此与该植物果实颜色有关的基因型有15种,A错误;B、F1的基因型为(1HH、2Hh,1hh)×(XRXR,XRXr,XRY,XrY),白果雄株的基因型为1HHXrY,2HhXrY,1hhXrY,其中纯合子占1/2,B错误;C、若F1红果雌雄株随机受粉,红果雌雄株基因型(1HH,2Hh)×(XRXR,XRXr,XRY),F2中基因r的频率为1/6,C正确;D、F1黄果雌株的基因型为(hhXRXR,hhXRXr),与黄果雄株(hhXRY)随机交配,F2中可出现白果植株(hhXrY),D错误。故选C。8.某真核细胞的一个环状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为400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场所都在细胞核B.该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有2400个C.该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该DNA第2次复制需要120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分布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之间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A和T之间通过两个氢键连接),G与C配对(C和G之间通过三个氢键连接)。【详解】A、依题意,该DNA是真核细胞内的环状DNA分子,推测其可能分布于叶绿体或线粒体中,其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不在细胞核,A错误;B、该DNA的碱基共2000个,其中A1+T1=400,则T2+A2=400,A+T=800,G+C=1200,该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400×2+600×3=2600个,B错误;C、该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与其他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D、该DNA第2次复制得到4个DNA分子,在第1次复制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DNA分子,故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00×2=1200个,D正确。故选D。9.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正在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RNA与DNA在组成上存在碱基和五碳糖的差异B.图中RNA聚合酶有解旋和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作用C.RNA聚合酶与DNA形成的复合物可存在于细胞质中D.图示过程可表示人成熟红细胞正在转录血红蛋白mRNA【答案】D【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转录有关的知识。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两者的区别在于碱基和五碳糖。2、分析题图,图示正在进行DNA的转录,RNA聚合酶有解旋和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作用。凡是存在DNA的场所,都可能发生转录过程。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会发生转录的过程。【详解】A、RNA与DNA在组成上存在碱基和五碳糖的差异,RNA含碱基U和核糖,DNA含碱基T和脱氧核糖,A正确;B、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不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有解旋和连接磷酸二酯键的作用,B正确;C、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也能发生转录,RNA聚合酶与DNA形成复合物也可发生在细胞质中,C正确;D、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不能发生DNA的转录,D错误。故选D。10.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人工栽培的草莓为四倍体,品系繁多,是由二倍体经多倍体育种而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和着丝点分裂,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四倍体草莓与二倍体草莓杂交,不能产生含三个染色体组的种子C.四倍体草莓与二倍体草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理论上属于不同的物种D.人工栽培的四倍体草莓品系繁多,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能抑制着丝点分裂,A错误;B、四倍体草莓与二倍体草莓杂交,四倍体草莓的配子中含两个染色体组,二倍体草莓的配子中含一个染色体组,雌雄配子结合后能够产生含三个染色体组的种子,B错误;C、四倍体草莓与二倍体草莓的杂交后代是三倍体,三倍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种子,不可育,所以四倍体草莓与二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C正确;D、人工栽培的草莓品系均为四倍体,是同一物种,体现了遗传多样性,不能体现物种多样性,D错误。故选C。11.研究人员发现非酒精脂肪肝能引发胰岛素抵抗,有氧运动可以缓解脂肪肝症状。肝脏积,累sn-1,2甘油二酯可激活PKC蛋白,该蛋白被激活后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受体磷酸化,从而导致该受体活性被抑制,最终诱发胰岛素抵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非酒精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可能会上升B.患者血糖升高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使尿量减少C.胰岛既可作为效应器又可以作为信息分子葡萄糖的靶细胞D.适量运动可抑制sn-1,2甘油二酯的释放来减缓胰岛素抵抗【答案】B【解析】【分析】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详解】A、由题意可知,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原因是胰岛素受体活性被抑制,所以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胰岛素含量上升,A正确;B、胰岛素抵抗会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B错误;C、血糖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作为神经调节时,胰岛为效应器,体液调节时,胰岛作为相应信息分子的靶细胞,C正确;D、由题意“肝脏积累sn-1,2甘油二酯可激活PKC蛋白,该蛋白被激活后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受体磷酸化,从而导致该受体活性被抑制,最终诱发胰岛素抵抗”可知,适量的运动可以抑制sn-1,2甘油二酯的释放来减缓胰岛素抵抗,D正确。故选B。12.芸苔素内酯(BR)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对植物茎的生长和细胞分裂具有强烈促进作用的植物活性物质,已被国际上誉为第六类植物激素。科学家为了探究BR的作用机理,以黄豆芽上胚轴为材料,测定了在一定浓度BR处理下,细胞中DNA和RNA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BR能显著提高细胞中RNA聚合酶的活性,B.BR可通过促进细胞中DNA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BR基因的表达产物为生长素D.BR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高,作用效果明显【答案】B【解析】【分析】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已知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详解】AB、RNA聚合酶是转录所需要的酶,分析图可知,BR通过主要促进细胞中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细胞中RNA的含量增加不能说明RNA聚合酶的活性升高,A错误,B正确;C、生长素的本质并非蛋白质,BR基因的表达产物为蛋白质,C错误;D、由题意可知,BR被国际上誉为第六类植物激素,可见其具有植物激素的特点:植物本身产生、调节生命活动和微量高效等,D错误。故选B。13.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海底发现了多个热泉生态系统,热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十分简单,主要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输入热泉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热泉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没有竞争关系D.一旦深海热泉停止喷发,该热泉生态系统可能会逐渐消失【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常见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利共生关系、寄生关系等,食物网中的生物种间关系有捕食也有竞争。【详解】A、生物群落包括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示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A错误;B、深海海底没有太阳光,输入热泉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硫细菌经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B错误;C、热泉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C错误;D、一旦深海热泉停止喷发,缺少HS或硫酸盐,硫细菌无法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没有能量的输入该热泉生态系统可能会逐渐消失,D正确。故选D。二、选择题14.将水稻种子在去离子水中催芽后形成的水稻幼苗采用水培营养液进行培养,将水稻幼苗均分为五组(CK为对照组),从水稻幼苗期开始分别在水培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邻苯二酚进行培养,直到水稻分孽初期结束时停止,完成其对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调节,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种子浸水发芽后细胞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大B.邻苯二酚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调节表现出两重性C.邻苯二酚的浓度为0.2μmol/L时,叶肉细胞中色素含量较低D.用含18O的水培液培养水稻一段时间后,植株周围会出现C18O2【答案】ABD【解析】【分析】分析数据可知:低浓度邻苯二酚促进叶绿素含量增加,高浓度使邻苯二酚含量降低,邻苯二酚的浓度为0.2μmol/L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含量较高。【详解】A、种子发芽后对能量的需求增加,有氧呼吸增强,A正确;B、根据图可知,低浓度邻苯二酚促进叶绿素含量增加,高浓度邻苯二酚使叶绿素含量降低,,B正确;C、邻苯二酚的浓度为0.2μmol/L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含量较高,C错误;D、用含H218O的水培液培养水稻适宜时间后,水分子会通过细胞呼吸进入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ABD。15.人类β型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研究发现,当正常血红蛋白β链第六位氨基酸由谷氨酸替换成缬氨酸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症状;但当患者同时发生第73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替换成天冬酰胺时,症状会明显减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破坏了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对个体有害B.基因突变可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位置,具有随机性C.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讲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D.3型地中海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3链中氨基酸数目与正常人不同【答案】AD【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3)低频性:突变频率很低;(4)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5)多害少利性: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详解】A、患者同时发生第73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替换成天冬酰胺时,症状会明显减轻,说明基因突变对个体不一定有危害,A错误;B、β-珠蛋白基因控制相应蛋白质第6位和第73位氨基酸都可能发生替换,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正确;C、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C正确;D、β型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突变类型是替换,相关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和正常人相同,D错误。故选AD。16.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闪偶然因素(如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或人工砍伐,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时间足够长,林窗处的群落能涌过初生演替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B.林窗处生物的地上部分分层现象消失,但地下部分分层现象不消失C.林窗产生前后,植物和动物类群中部分生物种群占据的空间会改变D.合理控制人工砍伐时造成的林窗大小,有利于森林群落结构的恢复【答案】AB【解析】【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水平方向上都有分层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因为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且其生存空间等也都离不开植物体,故动物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详解】A、林窗处的土壤条件未被破坏,也保留了植物部分繁殖体,因此其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A错误;B、林窗处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层现象都会发生改变,但不会消失,B错误;C、林窗产生前后,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部分种群占据的空间也会发生改变,C正确;D、合理控制人工砍伐时造成的林窗大小,有利于森林群落结构的恢复,D正确;故选AB。17.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示意图(a~c表示同化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段时间内,a的数值大于b、c.d的数值之和B.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自身同化量的一部分C.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来自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若第三营养级生物增加n(kg),则需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生物n·c/a(kg)【答案】BD【解析】【分析】1、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一部分,要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出来。2、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包括粪便量和次级消费者同化量,同化量又包括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量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量又分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量和被分解者利用的量。【详解】A、依题图信息可知,a是输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其数值大于b,c,d数值之和,A正确;B、第二营养级的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而是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量a的一部分,B错误;C、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有:流向下一营养级同化量(c)和分解者利用(d),C正确;D、依图分析,第一到第二,第二到三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b/a,c/b,若第三营养级生物增加n(kg),则需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生物=n÷c/b÷b/a=n×a÷c(kg),D错误。故选BD。18.调查发现,某家族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Ⅲ9、Ⅲ1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C.Ⅲ13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于Ⅰ1D.Ⅱ3、Ⅱ4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3【答案】A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Ⅱ3、Ⅱ4患有甲病,其女儿Ⅲ9表现正常,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A/a),因此Ⅱ3、Ⅱ4基因型都为Aa;I1、I2乙病正常,其儿子Ⅱ7患有乙病,且“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由基因B/b控制)。,【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男性等于女性,A错误;B、先分析甲病,Ⅲ9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aa,Ⅲ12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aa,再分析乙病,Ⅱ7患有乙病,其基因型为XbY,故I1、I2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Ⅱ4不患乙病,其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Ⅱ3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XBY,故Ⅲ9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3/4XBXB、1/4XBXb,Ⅲ13患有乙病,其基因型为XbY,Ⅱ7和Ⅱ8的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Ⅲ12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XBXb,结合以上两种病分析可知,Ⅲ9的基因型为3/4aaXBXB、1/4aaXBXb,Ⅲ12基因型为aaXBXb,因此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B正确;C、Ⅲ13只患乙病,其基因型为aaXbY,其致病基因b来自于Ⅱ8,不可能都来自于Ⅰ1,C正确;D、Ⅱ3、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1/2AaXBXB或1/2AaXBXb,再生一个正常孩子(aaXB-)的概率为1/4×(1-1/2×1/4)=7/32,D错误。故选AD。三、非选择题19.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为研究玉米-花生间作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玉米、花生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60cm×40cm和30cm×20cm,间作时玉米与花生的行比为2:8,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处理叶绿素含量(mg/cm2)气孔导度(mmol/m2·s)胞间CO2浓度(μmol/mol)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间作玉米3.720.28201.5422.89花生4.380.37254.3414.52单作玉米3.630.32182.4728.31花3.560.49228.2619.36,生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张开的程度。(1)间作种植的花生比单作种植的花生叶绿素含量明显偏____________,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气孔导度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间作玉米和花生光合速率的限制因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理论上分析,玉米-花生间作种植比单作种植能提高产量,原因是间作种植可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答两点)。【答案】(1)①.高②.间作种植的花生光照强度较弱,增加叶绿素含量可增大光能的吸收率,提高光合作用(2)①.不是②.间作玉米和花生的气孔导度比单作的小,但胞间CO2浓度比单作的高(3)光能、空间和土壤矿质元素等【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有机物。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小问1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间作种植的花生比单作种植的花生叶绿素含量明显偏高,这是因为间作种植的花生光照强度较弱,而增加叶绿素含量可增大光能的吸收率,进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使产量不至于过低,这是植物植物适应性调节的结果。,【小问2详解】实验数据显示,间作玉米和花生的气孔导度比单作的小,但胞间CO2浓度比单作的高,显然气孔导度不是间作玉米和花生光合速率的限制因子。【小问3详解】从理论上分析,玉米-花生间作种植比单作种植能提高产量,原因是间作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土壤矿质元素等,实现了群落的合理配比,从而能够提高产量。【点睛】熟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20.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蟹类、鱼类、水鸟的栖息繁衍地,红树林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净化海水,固碳储碳方面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拟穴青蟹是红树林中最常见的蟹类,以水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也可取食水生植物的茎叶。在食物网中,拟穴青蟹属于____________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为了解该湖泊生态系统淤泥中的底栖动物能否满足拟穴青蟹的需要,科研人员采用____________法来调查某底栖动物的种群密度﹐并预测拟穴青蟹____________的变化趋势。(2)若由于上游一次排污,导致该区域水体富营养化,使草鱼数量增多,这是否增大了草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初级、次级②.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③.样方④.种群密度(种群数量)(2)不是,环境容纳量是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容纳的某个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水体富营养化使食物增多而导致的种群数量增多可能是暂时的(3)①.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②.负反馈调节【解析】【分析】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拟穴青蟹以水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也可取食水生植物的茎叶”可知,在食物网中,拟穴青蟹属于初级、次级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底栖动物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并能预测拟穴青蟹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小问2详解】环境容纳量是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容纳的某个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水体富营养化使食物增多而导致的种群数量增多可能是暂时的,故若由于上游一次排污,导致该区域水体富营养化,使草鱼数量增多,不会增大草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小问3详解】结合分析可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掌握影响稳定性的因素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1.近日,据南非媒体报道,南非出现了一种名为C.1.2的多重突变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该变异毒株的发病率比较低,而导致南非大多数感染病例的主要来源仍为德尔塔变异毒株。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一个或多个新突变的病毒被称为原始病毒的“变异株”,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并导致更多人感染后,变异的可能性会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德尔塔变异毒株在侵染人体时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为____________,在免疫过程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德尔塔变异毒株灭活后可制成疫苗,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可产生免疫预防,其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灭活疫苗一般采用多次注射,两次注射间隔的时间过短,预防免疫效果变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增大②.病毒遗传物质复制的机会越多,发生突变的概率越高(2)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②.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3)①.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②.两次注射间隔时间过短,本次注射的疫苗会与上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结合而失去作用【解析】,【分析】体液免疫主要依靠B淋巴细胞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主要依靠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小问1详解】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并导致更多人感染后,变异的可能性会增大,此时病毒遗传物质复制的机会增多,发生突变的概率越高;【小问2详解】德尔塔变异毒株在侵染人体时,在寄生在宿主细胞之前主要是体液免疫起作用,寄生于宿主细胞中去了之后必须依靠细胞免疫,其中淋巴因子的作用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小问3详解】疫苗的注射是为了使机体产生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快速应答。灭活疫苗一般采用多次注射,两次注射间隔的时间过短,会造成本次注射的疫苗会与上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结合而失去作用。【点睛】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相关知识点,考生需熟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完整过程。22.研究发现,家蚕蚕卵颜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蚕卵黑色对白色为显性(B/b)。雄蚕比雌蚕吐丝多且蚕丝质量好。为实现大规模养殖雄蚕并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科研人员用X射线处理雌蚕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主要育种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变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答两点)。(2)过程②发生的变异会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若经X射线处理后,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易位到Z染色体上,则得到的突变体是否符合需要?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3)请说明如何利用丁蚕作种蚕进行杂交育种,达到后代只养殖雄蚕的育种目标?___【答案】(1)①.基因突变②.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2)①.数量②.不符合③.雌雄蚕均含有Z染色体,则无法根据蚕卵颜色区分雌蚕和雄蚕,(3)让丁蚕与基因型为bbZZ(正常白色)的雄蚕杂交,去除黑色蚕卵,保留白色蚕卵【解析】【分析】分析图形:X射线处理雌蚕甲,其B基因突变成b基因,再用X射线处理乙,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转移到W染色体上获得了丙,再经过杂交鉴定和筛选得到丁。【小问1详解】过程①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该变异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自发性等特点。【小问2详解】过程②发生的变异会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数量发生改变,其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减少,W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增多;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易位到Z染色体上,则得到的突变体还不符合需要,因为雌雄蚕均含有Z染色体,则无法根据蚕卵颜色区分雌蚕和雄蚕,所以需要通过杂交,获得卵色为黑色的雌蚕丁,若卵色为白色,则不含W,为雄蚕。【小问3详解】让丁蚕与基因型为bbZZ(正常白色)的雄蚕杂交,去除黑色蚕卵(含W为雌蚕),保留白色蚕卵(不含W,为雄蚕)。【点睛】本题结合变异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正确分析图形,明确各步骤图中发生的变异类型,同时获取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进行分析。[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23.制曲是酱油发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实质就是使曲霉在原料上生长繁殖,以分泌大量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以备后期发酵所用,尤以蛋白酶最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原料的蛋白利用率和最终产品的风味。米曲霉和黑曲霉混合制曲,可显著改善酱油的风味。研究人员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以淀粉为底物测定曲霉产生的淀粉酶活性时,既可应用____________(试剂)检测淀粉的减少,也可采用斐林试剂检测____________的增加。(2)以豆粕、麸皮、小麦为原料按6:2:2的比例配比,加水后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该原料可为曲霉生长繁殖提供水、____________(答出3点)。(3)由图示结果可知,对曲霉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____________。从结果分析,制曲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工业生产上常采用____________法对曲霉细胞进行固定化来批量生产酱油,该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在制备固定化酶时,一般不采用此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碘液②.还原糖(2)①.高压蒸汽灭菌法②.无机盐、碳源和氮源(3)①.制曲温度、曲霉配比和制曲时间②.制曲温度为30,制曲时间为35h,米曲霉和黑曲霉配比为3:1时(4)①.包埋②.连续反应、菌种反复利用、有利于自动化控制、缩短反应时间③.酶分子体积小,容易从包材料中漏出【解析】【分析】1.培养基的概念及营养构成(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合适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小问1详解】在以淀粉为底物测定曲霉产生的淀粉酶活性时,既可应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减少,也可采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增加,因为颜色的变化可表示物质含量得多少。【小问2详解】以豆粕、麸皮、小麦为原料按6:2:2的比例配比,加水后制成培养基,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根据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可推测,该原料中包含曲霉生长繁所需要的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小问3详解】结合图示结果可知,对曲霉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制曲温度、曲霉配比和制曲时间。从结果分析,根据图示结果可知,制曲温度为30℃,制曲时间为35h,米曲霉和黑曲霉配比为3∶1时,酶活性最高,因此在该条件下制曲可获得最佳效果。【小问4详解】对细胞进行固定经常采用包埋法,该方法对细胞活性影响小,因此,在工业生产上常采用包埋法对曲霉细胞进行固定化来批量生产酱油,包埋法固定细胞后,可实现连续反应、菌种反复利用、有利于自动化控制,同时也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在制备固定化酶时,由于酶分子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固定化酶技术常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进行。【点睛】熟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缺点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4.α1-抗胰蛋白酶是肝脏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人体缺乏α1-抗胰蛋白酶会导致肺气肿。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转基因羊,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这种转基因羊进入泌乳期后,其乳汁中含有人类的α1-抗胰蛋白酶,分离、提取羊乳中的α1-抗胰蛋白酶可用于治疗肺气肿。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mRNA后,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法获取α1-抗胰蛋白酶基因,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该方法获取的目的基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2)利用PCR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若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碱基序列(部分片段)如下所示,则需要构建的引物序列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品种优良,健康的母羊,对母羊用____________处理,使其排出更多卵子,再用电刺激等方法取出公羊的精子,采用____________等方法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最后在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4)与其他体细胞相比,受精卵是导人基因表达载体的最佳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对培养的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后,可在桑椹胚或囊胚期进行胚胎移植,胚胎移植的本质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反转录(RT—PCR)②.没有内含子、启动子和终止子等序列(2)①.5'GACCTGTGGAAGC3'②.5'CAATCCCGTATG3'(3)①促性腺激素②.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4)①.受精卵大,易操作;全能性最高(最容易发育成胚胎和个体)②.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解析】【分析】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2.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上的联系。为正常发育提供了可能。【小问1详解】获取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mRNA后,需要通过逆转录获取相应的DNA,而后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较多的目的基因,即需要采用反转录(RT—PCR)获取α1-抗胰蛋白酶基因,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该方法由于是由RNA通过逆转录获得的,由于RNA在加工成熟的过程中内含子转录的部分被切除,因此该方法获取的目的基因在结构上不包含内含子、启动子和终止子等序列。【小问2详解】利用PCR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若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碱基序列(部分片段)如下所示,DNA复制的方向是沿着模板链从3’端xiang5'端延伸,且需要扩增出目的基因,则需要构建的引物序列应该为5'GACCTGTGGAAGC3'、5'CAATCCCGTATG3',这两个引物保证了DNA复制的方向是向着目的基因合成的方向进行。【小问3详解】选择品种优良,健康的母羊,为了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对母羊进行处理,使其排出更多卵子,再用电刺激等方法取出公羊的精子,采用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等方法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然后在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这是体外受精的方法。【小问4详解】与其他体细胞相比,受精卵大,易操作,全能性最高,因此在动物基因工程中,受精卵是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最佳受体细胞。对培养的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后,可在桑椹胚或囊胚期进行胚胎移植,因为此时的胚胎还处于游离状态,胚胎移植的本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进而可以充分利用优良雌性动物的繁殖潜力。【点睛】熟知胚胎移植的实质、原理和操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正确辨析图示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