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夏银川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度(上)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题)1.由王室派出官员监察诸侯国的国监制度,是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湖北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的一只青铜簋铭文为“濮监作尊簋”,作器者的身份为周王朝派到濮国的国监。据此可知,这一制度A.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强化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C.体现了西周集权思想的萌发D.实现了西周统治长治久安2.郑庄公(郑国第三位国君)去世后,郑国政权频繁易主。下表所示为郑庄公诸子在位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谥号姓名在位年数在位时间郑厉公姬突在位4年前700—前697年郑昭公姬忽在位2年前696—前695年(复位)郑子亶姬亶(一作子亶)在位7月前694年郑子婴姬婴在位14年前693—前680年郑厉公姬突在位7年前679—前673年(复位)A.宗法体系难以维持B.西周统治面临危机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争霸战争频繁发生3.有学者指出,有商一代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迎来了中国青铜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中国特别是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大多为礼器、乐器和兵器,很少有农具,也很少见人物或动植物的青铜形象。这反映了A.“甲兵不起而王”B.“国之大事,在祀与戎”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4.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人仕通道趋于多元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5.如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皇帝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汉昭帝、宣帝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A.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诸侯王国问题基本解决6.在唐代,考生在考试前会将自己所作优秀诗文送至朝中达官名儒手中供其传阅和评判,考生若得到推荐,即可任用。科考成绩公布后,凡被录取者都要去拜见主考官,并将其尊奉为“座主”,自称为其“门生”。这些做法A.重新构建了师生关系B.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C.简化了科举考试程序D.为朋党政治提供了土壤7.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其官俸收入购得十余顷田地首创“义庄”,将收获的租米用来赡养宗族,规定凡是范家的族人,只要住在本乡,就有权利向义庄领取口粮等生活物资,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奴婢及其儿女亦可按规定领取。义庄族产受到朝廷的保护。此类现象A.导致土地兼并激化矛盾B.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C.实现家族内部身份平等D.扩大了理学影响范围8.《元史·地理志一》中记载,“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关于元朝的行政管理表述正确的是①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②在漠北设置岭北行省③行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④“腹里”由行省管辖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9.明朝中后期逐渐形成了一般奏疏的处理流程:“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之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这一运作流程A.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内阁权力B.有效防止了中央决策的失误C.标志着中央政治体制的完善D.无形中削弱了司礼监的地位10.据考古发现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如陶觚、铜爵、罍等,且成套用于随葬。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A.礼乐制度已经确立B.阶级分化国家产生C.农业生产有所发展D.私营手工业的发达11.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12.古代中国对吸收外来思想文化十分谨慎,但却引进了大量农作物,如汉魏时期的葡萄、 胡萝卜、香菜,唐朝的菠菜,明朝的番茄、玉米、马铃薯等。从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出A.中国传统社会的实用主义B.中外频繁交往提升经济水平C.长期存在的巨大人口压力D.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丰富多彩13.下表是据司马迁《货殖列传》的记载编制的西汉初期10大富豪及从事行业简表。据此可知,西汉初期位次属地及人物从事行业位次属地及人物从事行业1四川卓氏冶铁6河南洛阳师史大型船舶业2四川程郑冶铁7河南任氏农业,畜养业3可南南阳孔氏冶铁,长途贩卖业8边陲桥姚养殖业4山东曹邴氏冶铁,高利贷9蜀郡邓通(官商)铸钱业5山东刀闲盐业10江苏吴王刘濞(官商)铸钱,冶铁,盐业A.川豫鲁等地经济最为发达B.冶铸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C.铁器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D.盐铁专卖扩大了利润空间14.中国古代经济经历了早期的作物栽培,以及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与发展。在此过程中,生产工具不断创新。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生产工具的表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是战国牛尊,该时期牛耕普及全国B.②是耧车,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C.③是水排,元代王祯创造的水力鼓风装置D.④是唐代曲辕犁,便于牛耕普及和山地开垦15.西晋时期“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北方人常常谑称南方人为“鱼鳖之徒”。至北魏时期,京城洛阳食鱼之人渐多,甚至出现了“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A.南北饮食习惯趋同B.北方民族交融加强C.北方农业得到恢复D.南方经济地位上升16.元朝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裁弯取直,贯通南北。与此同时,还开通了海运。下面是元朝的航运路线图。据此可知,元朝的航运 A.促进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B.加速了我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C.实现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D.缓解了政治经济重心分离的矛盾17.清朝时期,江西赣州农民多以种植苎麻为业,福建商人在二月间放钱给种苎者作工本,到夏、秋时再来收买苎麻用作织布的原料。这种情形说明A.经济作物种植超过了粮食种植B.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C.新型生产关系渗透到农业领域D.商人通过高利贷获得高额利润18.下图为清代直隶(今京津地区、河北大部)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情况。据此可知,清代A.高产作物广泛种植B.土地利用效率提升C.经济发展陷于停滞D.社会危机逐渐凸显19.清代前期的农学著作《知本提纲》中提出,除种植主种作物外,可套种相互间有亲和力的经济作物和蔬菜等,达到“一岁数收”效果。这一做法A.属于精耕细作农业模式B.加剧人地矛盾冲突C.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D.导致自然经济瓦解20.《老子》、六经、《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战国中期以后的《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这种变化反映A.百家争鸣趋向吸收融合B.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C.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21.孔子盛赞舜“恭己正南面”实现了“无为而治”。老子建议统治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商鞅则提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思想A.核心在于无为B.重视规则和秩序C.热衷于复古路径D.强调要顺应自然 22.下图是江西省出土的东晋“惠太子延四皓图”漆盘画像。该画像中四位老者和惠太子刘盈均一改汉代庄重、严谨、束发戴冠的形象,而是率真自然、长发披肩、宽衣博带的形象,还饰有动物、祥云、香炉等图案。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东晋“惠太子延四皓图”漆盘画像A.社会风尚影响B.封建经济发展C.政治权力干预D.绘画技术进步23.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励人们奋发励志;又强调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荀子B.朱熹C.王阳明D.李贽24.顾炎武遍游天下,他发现“天下州之为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进而感慨道“治化之进退,诚为可忧”。由此可知,顾炎武A.心系天下,倡导经世致用B.揭示出明清国力衰退的危机C.反对大兴土木、奢靡浪费D.反思了过度集权的历史教训2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虽战火连绵,形势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对该时期文化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活跃时期B.《兰亭序》的作者尤擅于行草,被后代尊为“书圣”C.《玄秘塔碑》书者创立了楷书中的柳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D.魏晋时期受新思潮冲击,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26.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晋祠圣母殿中的宋代彩塑侍女像曾深深地吸引了京剧大师梅兰芳。他赞叹说:“一笑一颦,似诉平生”,并根据侍女像创作京剧手势动作。晋祠中的彩塑侍女像体现出宋代A.人文精神开始孕育萌发B.社会等级制度严格和僵化C.戏剧形态已经成熟完善D.雕塑创作具有世俗性特点27.《新全球史》写道:“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梭伦为平民提供在雅典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该城邦议事会是指A.公民大会B.四百人会议C.五百人会议D.陪审法庭28.罗马法中有一案例:“一个人在自己的地里焚烧庄稼收割后的余茬,火势加大而蔓延开来,烧毁了别人的谷物或葡萄树,如果他是在刮风的日子里引火,他就要像一个放任损害发生的人一样地,被认为犯有过失而承担责任。”此案例说明,在古代罗马 A.严禁人们破坏农业生产B.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C.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保护环境已经走向法制化29.有学者指出,古代雅典喜剧清晰地反映出公民气质上的变异:旧的喜剧彻底地属于政治性,它在舞台上批评并讽刺城邦国家的生活;但新的喜剧则在私人和家庭生活里寻找资料,它表现在烹调、鱼价格、悍妻和庸医这些材料上。该学者旨在说明A.雅典喜剧具有讽刺批判的精神B.新喜剧更加具有人文精神C.雅典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D.雅典城邦的衰落并非偶然30.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据下表,最适合描述中国与罗马共性的词汇是A.秩序与统一B.人治与法治C.扩张与稳定D.平乱与治世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7世纪初的唐朝,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当帝国对外威信蒸蒸日上之际,其内部组织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也近于至善,是以其自信心也日积月深,这也是一段创造系统的时期。唐朝这种近于至善的内部组织,表现在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而这种体系与后世西洋所谓“互相制衡”截然不同。不论唐太宗如何的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帝国: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材料二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开国君主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的态度从事各项改革,这种改革发展趋向从政府的组织上看,在保持门面上前后一致的基础上,创立了许多新机构,这些新机构功能上更具有弹性,在业务上超越旧机构。可是这些机构只获得局部成功,最终却没能改变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宋:大胆的试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内部组织“近于至善”的表现并分析其局限性。(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以务实态度在政府组织方面做了哪些创新, 并据此分析“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的原因。(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沉暮与新生上表是由著名史学家李学勤、郭志坤主编的《细讲中国历史》(全套12册)标题(节选),对应中国古代史上十二个时期。请选择其中一个标题,运用具体史实对标题予以阐述并指出其对应时期。(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33.明清时期常被认为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材料二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控制城市商业发展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新型市镇“新”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不利因素。(10分) 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度高二期末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题)题目12345678910答案CABDCDBDAC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CBBDCDAD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CDCDBBD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4分)(1)表现:完善三省部门制,从程序上对决策权进行分解,既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又防止某一部门权力过于集中;门下省作为监察机构,有权对皇帝的决策提出意见;完善科举制度,既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又为国家选拔了高素质人才。(6分)局限性:相权被分割削弱,其本质是强化君主专制制度;政令决策执行程序化,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互相掣肘推诿。(2分)(2)创新:开创“二府三司制”,由中书门下省掌握行政权、枢密院掌发兵权、三衙掌统兵权,三司掌握财政权;任命文臣作地方行政长官,通判掌地方监察权。(4分)原因:分化事权,造成国家机构重叠,官僚队伍膨胀,政府开支庞大,形成“冗官”“冗费”和“积贫”局面;对军权的分解造成军队指挥失灵,战斗力下降,造成“积弱”局面。(2分)32.(12分)【示例一】标题: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2分)阐述:在中国古代,列国纷争、诸侯争霸的时代是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崩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演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争霸称雄的战争接连不断,各国争相招揽人才,原来处于贵族底层的士阶层逐渐崛起,社会流动增强,成为活跃在春秋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8分)因此,春秋时期是大国争霸与士阶层崛起的时代。(2分)【示例二】标题: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2分)阐述: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制度逐渐确立,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新兴的地主阶级崛起,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儒家提倡以德治国、仁政、以民为本;道家希望无为而治,崇尚逍遥自由;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代表平民利益;法家代表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各国统治者出于兼并战争的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荀子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各学派各自提出了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但各家学说的中心和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及理想的人生道路。(8分)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是大变革时代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2分)【示例三】标题:大一统王朝的确立(2分)阐述:中国古代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确立是从秦汉时期开始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秦始皇创设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巩固了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汉承秦制,在秦朝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统治,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加强了思想统一。这些都为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基础。(8分)因此,秦汉时期是大一统王朝的确立时期。(2分)33.(14分)(1)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商人社会地位;实行盐铁官营,抑制私营工商业。(每点2分,共4分)(2)表现:以经营工商业为主;规模大;分布密集,形成较完善的城市网络;城乡联系密切。(每点2分,共4分)不利因素: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严格推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传统观念的阻碍;传统科技的滞后性。(每点2分,共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3-10 09:13:16 页数:9
价格:¥3 大小:671.7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