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1年下学期期终调研考试试卷高二语文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由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习近平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二是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四是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五是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习近平最后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号召: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摘编自《新华网》2021年12月14日)材料二:中国文艺高峰传统的品格,是指生成子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文艺高峰群在世界文艺高峰之林中呈现出的独特而又普遍的气质。这就是说,中国文艺高峰传统诚然有其独特性,但在当今世界性文艺高峰语境中也可能展示出一种既无可替代而又可予理解的共通性意义来,给予其他民族文艺高峰群以一种独特的參照作用。正像一个人需要照镜子才能看到自身形象一样,要把握本民族文艺高峰的价值,就需要借助世界上其他民族文艺高峰群的照鉴作用,从而同时呈现出一种世界性价值。由此看,认识中国文艺高峰群的独特品格,有助于在与世界上其他文艺高峰的相互比较中进一步发掘其特殊的民族性价值和普遍的世界性价值。构成文艺高峰传统的必要条件或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些方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首先,确实出现了创造文艺高峰的艺术家,可称为高峰艺术家。这里的高峰艺术家,可以是无名艺术家群体(如《诗经》的作者们),也可以是有名有姓的艺术家个体(如先秦诸子散文的作者),还可以是现代艺术产业中由若干个体组成的协作体(如电影艺术家)。每一个或一群高峰艺术家都会在其作品中刻画不同的人生情境,传达不同的人生体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个性。而艺术个性恰是高峰艺术家的鲜明标记。其次,高峰艺术家总是生长于特定的时代语境,并由此出发去反映时代语境。这种语境可称为高峰语境。这包括时代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思维环境、艺术制度环境等。人们常说的先秦诗文、两汉乐府民歌、魏晋风度、盛唐气象、宋型文化等,就诞生于它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语境中,这些时代语境因素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渗透于艺术品的独创性艺术世界中,构成了与其他时代语境所孕育的艺术品之间的差异的社会根源。再有就是,高峰艺术家总是运用特定的物质传播媒介去创造,这种媒介可称为高峰媒介。例如,在不同时代分别占据过主导地位的口头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互联网媒介等。而其中每一种高峰媒介都可能创造出与众不同而又不可重复的高峰艺水品。还应当看到,高峰艺术家基于特定时代语境、运用特定物质传播媒介去创造,结果产生了可以感知其高峰品质的艺术品,可称为高峰艺水品。这些艺术品是来自不同时代语境、不同媒介的创造,彼此都是不可重复的天才之作,如《离骚》《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杜丹亭》《红楼梦》等。最后,高峰艺术品不能只在当世被认可,到后世就湮没无闻,而必须依赖于后世的承认,否则就谈不上文艺高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正的文艺高峰都是需要延后一段时长,由后世去回头追认其效果的,这可称为高峰后效。(摘编自王一川《中国文艺高峰传统的品格》)材料三:物质充盈之后,文化的不可或缺会更加凸显。除了作为物质的必要补充,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彰显民族身份的标识,是维系家国认同的纽带。当下,中国正处于快速现代化进程之中,随着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一个民族可以在工具理性、科学技术上效仿别人,但在精神内核、心理结构上却永远不能丢弃传统。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快速而程式化的生活节奏,容易助长内心的迷茫焦虑,但只要泡一壶清茶,品两阙诗词,就能神奇地安静下来。国家也好,个人也罢,走得再快,都不能忘掉根本之所系。做好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班。再有远见的古人恐怕也无法想象,今天的文艺作品会如此丰富。数据显示,2015年上映国产电影278部,出版图书20多万种,艺术团体演出200多万场……中国文艺的成绩,正不断获得世界的认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2015年“雨果奖”《三体》折桂,国产电视剧也开始走向海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创造无愧时代的文艺经典,是繁荣文艺创作的紧要任务。而原创能力的获得,必然需要扎根现实,从鲜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艺术来源于生活,远古时期石壁上的图像见证着人类记录的冲动,许多伟大作品产生的契机正在于现实激发的灵感。都市剧《欢乐颂》触动了奋斗的年轻人,其中职场的辛苦、租房的烦恼让人感同身受:家庭剧《小别离》直面教育焦虑,讲述父母的苦心、孩子的压力,让观众从中看到自己、心生共鸣;电影《长津湖》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卓绝,志愿军指战员恪守不渝的严明纪律、不畏艰难的钢铁意志、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荡着观众的心灵,焕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发奋图强的责任担当。扎根现实、记录时代的作品才会有旺盛生命力,否则就只能是无根的浮萍。当下的中华大地上,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实践,有太多的故事值得书写,太多的人物值得讴歌,太多的群体值得关注,这样巨变的时代,这样全新的土壤,应当伴随着文化活力的迸发,催生出更多好作品。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定要以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经典,记录当代的精彩纷呈,为后世留下浓墨重彩。(摘编自胡宇齐《扎根现实,创造中国文艺的时代高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开创文艺新气象,铸就文艺新高峰。B.高峰艺术家不是指代某一具体的艺术家个体,而是代指此类特殊存在的艺术家群体。C.在某种意义上,真正的文艺高峰其作品创作问世和其地位被确认之间存在着时间差。D.文化的价值不仅是物质的必要补充,更重要的意义是彰显民族身份和维系家国认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比较中发掘中国文艺普遍的世界性价值有助于认识中国文艺高峰群的独特品格。B.媒介是高峰艺术家创作出精妙作品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水平高低。C.一个民族,如果在精神内核和心理结构上丢掉了传统,这个民族也就将不复存在。D.如今的文学作品丰富程度远超古代,并且文学水平也是古代无法达到以及超越的。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唐代书法家张旭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其书法艺术达到了盛唐时期的高峰,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重大影响。B.明末清初画家朱耷,前承古人,后启来者,受到齐白石先生极力称赞,今天欣赏和理解朱耷艺术的人越来越多。C.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文化领域享有盛誉。D.20世纪20年代现代作家张恨水凭借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成为当时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4.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5.新时期要铸就中国文艺的新高峰,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B2.C3.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先阐述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并指出文艺创作的重要性;接着说明当今文艺作品的丰富和成绩;然后阐述要扎根现实才能创作出文艺经典;最后指出,当今时代应当创作出文艺经典。5.①培养一大批心系民族复兴伟业、坚守人民立场、守正创新、文化自信、德艺双馨的艺术家;②大力优化文艺创作的时代语境和传播媒介;③倡导广大艺术家深入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开拓文艺新境界,创作出一大批展现时代风貌、反映社会变革、歌颂人民力量、展现中国形象,并能广泛传播、流传后世的精品力作。【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高峰艺术家不是指代某一具体的艺术家个体,而是代指此类特殊存在的艺术家群体”错误,原文的相关表述是“这里的高峰艺术家,可以是无名艺术家群体,也可以是有名有姓的艺术家个体,还可以是现代艺术产业中由若干个体组成的协作体”。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比较中发掘中国文艺普遍的世界性价值有助于认识中国文艺高峰群的独特品格”错误,逻辑关系颠倒。原文为“由此看,认识中国文艺高峰群的独特品格,有助于在与世界上其他文艺高峰的相互比较中进一步发掘其特殊的民族性价值和普遍的世界性价值”。B.“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水平高低”错误,表述绝对化。原文为“高峰艺术家总是运用特定的物质传播媒介去创造,这种媒介可称为高峰媒介。……而其中每一种高峰媒介都可能创造出与众不同而又不可重复的高峰艺术品”,并没有说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水平高低。D.“文学水平也是古代无法达到以及超越的”错误,原文只说“再有远见的古人恐怕也无法想象,今天的文艺作品会如此丰富”,并未提及“水平”,仅仅强调数量。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是“高峰艺术品不能只在当世被认可,到后世就湮没无闻,而必须依赖于后世的承认,否则就谈不上文艺高峰”。D.未涉及后世对张恨水作品的评价,不符合要求。故选D。【4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物质充盈之后,文化的不可或缺会更加凸显”“它是彰显民族身份的标识,是维系家国认同的纽带”,首先指出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进而在本段结尾提出“做好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班”。第二段根据“再有远见的古人恐怕也无法想象,今天的文艺作品会如此丰富”“中国文艺的成绩,正不断获得世界的认可”可知,说明当今文艺作品的丰富和成绩。第三段根据“而原创能力的获得,必然需要扎根现实,从鲜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扎根现实、记录时代的作品才会有旺盛生命力”可知,阐述要扎根现实才能创作出文艺经典。第四段“当下的中华大地上……应当伴随着文化活力的迸发,催生出更多好作品”,指出当今时代应当创作出文艺经典。【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习近平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心系民族复兴伟业”“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追求德艺双馨”可知,要培养一大批这样的艺术家。根据材料二“高峰艺术家基于特定时代语境、运用特定物质传播媒介去创造,结果产生了可以感知其高峰品质的艺术品,可称为高峰艺水品”可知,大力优化文艺创作的时代语境和传播媒介。根据材料三“扎根现实、记录时代的作品才会有旺盛生命力,否则就只能是无根的浮萍”,以及所举作品《欢乐颂》《小别离》《长津湖》特征,可知,倡导广大艺术家深入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开拓文艺新境界,创作出一大批展现时代风貌、反映社会变革、歌颂人民力量、展现中国形象,并能广泛传播、流传后世的精品力作。(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赵家大少爷赵长春赵家米铺赵老板最后悔的一件事是让少爷去南阳读书。那时候,“米铺”的牌子已经换成“米行”。檀木板,寸厚,油黑:宇洒金,黄澄澄,灿亮。看着这些,赵老板觉得家里得有个正经的读书人了,就下了狠心,让大少爷去南阳读书。当年,袁店镇还没有谁家敢送孩子去南阳读书,去县上读书的就很少。码头上,赵老板再三叮咛,大少爷频频点头。船远去了,赵老板还一直盯着水流去的方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两年后的秋天,大少爷忽然归来。长衫,眼镜,一把油布雨伞,脸上少了读书前的学生味儿,眉宇间多了分英气。与往常站在柜台前算账相比,大少爷回来后多是昼伏夜出,换家串户,所讲述的不再是米的成色、米的区别,而是男女平等、土地平均、抗日救国、财富归劳苦大众……不厌其烦。大少爷有些变化,但袁店镇上下的人还认得他,知道他是从南阳念书回来的赵家米行大少爷。不过,对他的言行举止,大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陌生。接着,大少爷又做了一件事,在袁店镇上下引起了一场轰动;他瞒着赵老板偷偷卖掉了河边的几亩好地,请人打了几十张书桌,又买回来《开明国语课本》《算学》,就在赵氏祠堂办夜校,免费教男生女生识字,学地理、历史。男女生同校,很新鲜。人们说:“大少爷读书多了,喝洋墨水多了,犯晕了。”袁镇长也这样说时,他的女儿极力为大少爷辩护:“这是开民智。”如此热闹了一阵子后,来看热闹的人少了,大教室换成了小教室,汽灯换成了煤油灯。灯下,几个人,年轻男女,和大少爷一起看书,低声地讨论什么。有人来,大少爷就救黑板上的生字,领读课文:“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看花。”就像突然从南阳回来一样,半年后,大少爷又突然从小镇上消失了。走前,他解除了与袁镇长女儿的婚约,断绝了与赵老板的父子关系。赵大少爷如此做派的明显后果有两个:赵老板头发一片花白:袁镇长的女儿脸色苍白。袁店镇上的人们最后一次见到赵家大少爷,是在三四年以后的又一个秋天的傍晚。那个傍晓月亮升得很早,月色朦胧,裕隆茂布行的老板正要关门,看见一个背油纸伞、穿长衫的青年从店外走过,走向通往袁店河畔的竹林。虽然看见的只是一个背影,但裕隆茂老板断定是赵家大少爷。第二天一早,袁店镇的大街小巷,出现了不少标语。人们一处一处地瞧,目光互相交流。袁镇长带着镇公所的团丁来了,驱赶着众人,揭下红红绿绿的标语。国民党县党部也来了人,拥向赵家米行。赵老板拿出了父子断绝关系的书约,一脸的老泪。人群的后面,袁镇长女儿倚着一棵大槐树,托着微鼓的肚子,口唇喃响有词。袁镇长骑在马上,侧眼看着女儿,阴着脸。几天过后的一个晚上,镇上人刚要入睡,几声枪响传来。一群投靠了日伪的“红枪队”的人,手执红枪,紧追着一位戴眼镜穿长衫的青年,往山上跑……约后半夜,忽然从竹林里传出了一阵恐怖的打骂声、凄厉的叫喊,杂着大少爷“你们还是不是中国人”的质问。慢慢地,这些声音就低下去了,好像有人被捂了口鼻……夜静了下来,只听见,风呼呼,水哗哗。早上,有人到竹林里去看。几株粗大的竹子下,一副碎裂的眼镜,一件长衫血迹斑斑,被撕裂成几条;地上淤着几摊血,半干;草丛里、竹竿上迸溅着星星点点的血迹、肉块。——这是“红枪队”的杀人手法:将几株竹子压弯后,顶梢绑在一起:再将人绑在竹梢中心,然后,砍断绳子——呼!赵家大少爷就这样走了。赵家大少爷走的那个晚上,赵老板被袁镇长早早地请到县城喝酒去了,还有镇上另外几家大商行的老板。那个晚上,袁镇长的女儿心里忽然地疼。她脚步满珊地挪动身子,想找丈夫问询一下竹林里的喧嚣。可是,早早出去的丈夫一直没有回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直到第二天早上,回来的他,眼睛布满血丝,瞅着地,嘿嘿地笑,目光停留在她惨白的脸上。几十年过去了。1985年,袁家老宅翻修。在袁镇长密藏的一个铁箱子里,袁镇长的女儿发现了一本书中夹的一页纸——赵家大少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证。地一下子哭了,泪流满西!(选自《百花园》2021年第5期)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老板送儿子去南阳读书,是希望他能够多学知识,增加阅历,学有所成,将来可以光耀门楣。B.赵大少爷回来后,挨家串户讲述新思想、在祠堂办夜校,说明他意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C.袁店镇人对赵大少爷的言行举止感到陌生,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嘲讽,为他最后的牺牲做了铺垫。D.赵大少爷主动解除婚约、断绝父子关系,是不想因自己投身革命而让亲人和未婚妻一家受到牵连。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家庭变故为线索,串联起赵家大少爷自南阳读书回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小说结构清晰,故事主题集中。B.小说通篇采用正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运用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C.小说用“风呼呼”“水啡哗”等叠词突出了赵大少爷遇害之后竹林的寂静环境,给人一种惶恐惊惧之后的平复之感。D.小说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表现了赵大少爷牺牲的惨烈情状,突显了赵大少爷的英勇不屈和汉奸刽子手的凶残恶毒。8.从文中画横线句中可以读出什么?请结合句子简要分析。9.小说结尾袁镇长的女儿发现了赵家大少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证,一下子哭了,泪流满面,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6.C7.D8.①“直到第二天早上,回来的他,眼睛布满血丝”,这一时间交代和外貌描写可读出袁镇长女儿的丈夫参与了昨天晚上对赵家大少爷的追捕和杀害。②“瞅着地,嘿嘿地笑”,通过神态描写可读出他在杀害大少爷后的得意,可看出他人性的残暴,表明他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反革命刽子手。③“她惨白的脸”,通过外貌描写可以读出袁镇长女儿的不祥预感,以及她由此而生的沉重的忧虑。9.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这一情节合理。①赵大少爷当年的行为暗示他是共产党员。他讲男女平等、土地平均、抗日救国等新思想;他举办夜校、组织青年秘密讨论;他回到镇上后,大街小巷出现了不少标语。②袁镇长的女儿理解赵大少爷。袁镇长讥讽赵大少爷办学时,她极力为赵大少爷辩护,说那是开民智。在他遇难的当晚,袁镇长的女儿“心里忽然地疼”。③小说的主题是讴歌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奉献和牺牲,表达人民群众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这些情节和主题一致,因此自然合理。【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理解能力。C.“为他最后的牺牲做了铺垫”错误。文中对袁店镇人的描写,突出了当时国民的愚昧无知、思想僵化禁锢,没有为他的牺牲做铺垫。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小说以家庭变故为线索”错误。小说是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赵家大少爷自南阳读书回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B.“小说通过正面描写来刻画赵家大少爷的形象”错误。小说不仅运用了正面描写,也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如“不过,对他的言行举止,大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陌生”,是通过大家的反应来写赵家大少爷进步的思想举止不为人理解。C.“给人一种惶恐惊惧之后的平复之感”错误。小说用“风呼呼”“水啡哗”等叠词突出了赵大少爷遇害之后竹林的寂静环境,给人一种压抑、沉重、悲凉之感。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直到第二天早上,回来的他,眼睛布满血丝”中“直到第二天早上”交代了时间,前文说到“早早出去的丈夫一直没有回来”,说明袁镇长女儿的丈夫一晚上没有回来,而“眼睛布满血丝”为外貌描写,说明袁镇长女儿的丈夫一晚上耗费了很大的经历。结合前文的情节,可以看出这一时间交代和外貌描写可读出袁镇长女儿的丈夫参与了昨天晚上对赵家大少爷的追捕和杀害。“瞅着她,嘿嘿地笑”是对袁镇长女儿丈夫的神态描写,“嘿嘿地笑”表现出他的得意,从而也知道他是上文提到的投靠日伪“红枪队”中的一员,所以通过这一神态描写可读出他在杀害赵大少爷后的得意,可看出他人性的残暴,表明他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反革命刽子手。“她惨白的脸上”是对袁镇长女儿的外貌描写,袁镇长的女儿本想向丈夫询问一下昨晚竹林中的喧嚣,但是当看到丈夫的神态和外貌时,她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所以从中可以读出袁镇长女儿的不祥预感,以及她由此而生的沉重的忧虑。【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首先要表明观点,这一情节是自然合理的。前文说到赵家大少爷在南阳读了两年书之后回到家乡,回来之后多是昼伏夜出,挨家串户,宣传男女平等、土地平均、抗日救国、财富归劳苦大众等新思想,并且不厌其烦;卖掉河边的几亩好地,请人打了几十张书桌,又买回来《开明国语课本》《算学》,就在赵氏祠堂办夜校,免费教男生女生识字,学地理、历史,组织青年秘密讨论;他再次回到镇上时,袁店镇的大街小巷,出现了不少标语。所以赵大少爷当年的行为暗示他是共产党员。当赵大少爷回到镇上办夜校时,镇上人们说“大少爷读书多了,喝洋墨水多了,犯晕了”,袁镇长也这样说时,袁镇长的女儿极力为大少爷辩护,说他是开民智。赵家大少爷遇难的那天晚上,袁镇长的女儿心里忽然地疼。所以袁镇长的女儿理解赵大少爷。小说的主题是通过赵大少爷的行为讴歌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奉献和牺牲,而这一情节和主题是一致的,所以是自然合理的。(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游士失职之祸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干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并皆天下豪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夫智、勇、辨、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贵富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因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侍法而治,调吏不必才取。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乎?抑将缀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选自苏轼《东坡林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B.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C.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D.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即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申春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B.三代:是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战国时指夏、商、西周,秦以后才包括东周。C.九品中正:是魏晋至明清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D.布褐,意思是粗布短衣,这里借指平民。“布衣”“黔首”等亦可借指平民百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那些不见传记的士人估计有官员的一倍,农夫的一半,他们都是干扰百姓危害国家的人,所以应尽数铲除掉。B.作者认为六国之君对老百姓的暴虐程度不比秦始皇、二世轻,然而当时百姓无一人造反,是因为百姓中的俊杰多数成为宾客,各有职分。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在提醒统治者要依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制定选拔制度,使百姓中那些优秀杰出的人参与到对社会的治理中来。D.本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善用对比分析,加上反问句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语言整散结合铿锵有力,具有很强的可读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2)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14.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任用人才的理念?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答案】10.A11.C12.A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那些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即便想要反叛,也没有人带领他们。这就是六国有稍许安定而没有立即灭亡的原因。(2)等到他统一了天下以后,就认为客卿已无用处,认为百姓可以依靠法律来统治,认为官吏不一定要按才能来选拔。14.①尊重人才,尊重差异;②依标选拔;③合理安置,人尽其才;④各有职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莫不宾礼”句意完整,意思是没有人不被宾客的礼节款待,“莫”作主语,“不宾礼”作谓语,“宾礼”后断开,排除CD;“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做整个句子的主语,“者”的意思是“……的人”,主语成分较长,根据断句习惯,“者”后停顿,排除B。句子翻译为:从那些谋士说客、谈天说地修饰文辞、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人,下至那些长于技击力大无穷、(乃至)鸡鸣狗盗(技能卑下)的人,没有人不被宾客的礼节款待。(那些)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精美的食物而被安置在上等馆舍中的士人,多到数也数不完。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魏晋至明清时期”错误,应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他们都是干扰百姓危害国家的人,所以应尽数铲除掉”错。原文说“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意思是如果这些都是干扰百姓危害国家的人,老百姓如何能够供给而国家又如何能够承受呢?本句是一个假设句,不是事实。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椎鲁”,愚钝;“虽”,即使;“莫”,没有人;“所以”,……的原因;“少”,稍稍,稍许。(2)“既”,……之后;“以”,认为;“谓”,认为;“恃”,依靠。【14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能力。原文说“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干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由此可知,要尊重人才,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原文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由此可知,要依标选拔。原文说“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速也”,意思是假使秦始皇知道敬畏这四种人,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各有各的职守,秦国灭亡不至于像这样迅速。由此可知,要合理安置,人尽其才。由“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速也”,也可以看出,要让人才各有各的职守,即各有职分。参考译文:春秋末期,直到战国,诸侯卿相都争相供养士人。从那些谋士说客、谈天说地修饰文辞、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人,下至那些长于技击力大无穷、(乃至)鸡鸣狗盗(技能卑下)的人,没有不被宾客的礼节款待的。(那些)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精美的食物而被安置在上等馆舍中的士人,多到数也数不完。越王勾践有亲近的禁卫军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都有门客三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都招揽了无数门客。下至秦、汉年间,张耳、陈余号称有许多门客,而田横也有五百死士。这些约略在传记中有记载的人就像这么多,料想其他的(不见于史传的士人),应该有官吏的一倍和农夫的一半那么多。如果这些都是干扰百姓危害国家的人,老百姓如何能够供给而国家又如何能够承受呢?苏子说: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使他们各自安于本位,是能有作用的;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这种道理的。我考察世事的变迁,发现六国能够长久存在,而秦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大概就在于这里,不能够不加以省察。有智谋、有勇气、有辩才、有能力,这四类人都是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所以从前的君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各有各的职守,那么百姓就安定了。这四种人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从前的君王却依据当时的习俗来制定选拔制度,使他们通过同一种方式选拔出来:夏商周以前从学校中选拔出来,战国直到秦代从客卿中选拔出来,汉代以后从郡县吏的察举中选拔出来,魏、晋时从九品中正的铨授中选拔出来,隋、唐直到现在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出来,虽然不是完全这样,(我只是)选择其中比较多的现象来论述。六国君主虐待他们百姓(的程度),不亚于秦始皇、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因为当时凡是优秀杰出的民众大多被作为客卿奉养起来了,各有各的职守。那些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即便想要反叛,也没有人带领他们。这就是六国稍稍安定而没有立即灭亡的原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秦始皇起初想要驱逐客卿,因为李斯的言论而作罢。等到他统一了天下,就认为客卿已无用处,认为百姓可以依靠法律治理好,官吏不一定要有才能。所以毁坏名城,杀戮豪杰,百姓中的优秀而有特殊才干的人都被遣散回家。从前就食于四公子和吕不韦之流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是甘愿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地老死在普通百姓之间呢,还是会停止耕作长声叹息来等待时机呢?秦朝的动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时期,然而假使秦始皇知道敬畏这四种人,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各有各的职守,秦国灭亡不至于像这样迅速。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要吃人,世上认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信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再和明妃曲【注】欧阳修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注]当时朝廷向辽、西夏采取以岁币换和平的政策,诗人有志于改革弊政。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古体诗(乐府),前八句略叙王昭君入塞和亲史实,并融入议论,谴责汉元帝枉杀画工,从而引出后文。B.诗人用反语语气讽刺汉元帝的和亲政策:对近在身边的王昭君之美丑都不能了解,又怎能制服万里之外的匈奴呢?C.诗人在直斥和亲政策之拙劣后,以对“泪”形象化的描绘,着意渲染悲剧气氛,曲显王昭君辞别汉宫时的痛苦内心。D.结尾二句表面上指责王昭君出塞和亲完全是咎由自取,实则借昭君之酒杯来浇胸中块垒,流露出对自己际遇的感慨。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欧阳修曾于酒后对其子夸赞这首诗说:“太白不能为,惟杜子美能之。”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从风格、题材、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诗歌风格上:李白古体诗多为浪漫主义,杜甫诗歌基本是现实主义,此诗是一首乐府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平实晓畅,属现实主义诗歌。②诗歌题材上:此诗为咏史之作,借古讽今,借汉以和亲乞求和平,来暗指北宋以输送财物于辽来乞求和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更符合杜甫诗“诗史”特点。③诗歌手法上:此诗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讽喻之意,但妙在轻笔一点,含而不露,不似李白诗歌洋洋洒洒、一泻千里。【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结尾二句表面上指责王昭君出塞和亲完全是咎由自取”错误。结尾二句表面上是以慰藉的口吻要昭君不必怨天尤人,只好自叹红颜薄命。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风格、题材、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①诗歌风格上:李白是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他的诗大多为浪漫主义,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表,他的诗大多为现实主义。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在形式上句子有长有短,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而且通俗易懂,风格上属于现实主义诗歌。②诗歌题材上:本诗前八句略叙王昭君入塞和亲史实,接着反语语气讽刺汉元帝和亲政策,然后直斥元帝和亲政策之拙劣,致陷昭君于不幸的境地,以“明妃去时泪”四句的形象描绘来渲染悲剧气氛,暗示昭君辞别汉宫时的内心苦痛,最后以“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结束全诗,表面上以慰藉的口吻要昭君不必怨天尤人,只好自叹红颜薄命,实则感慨万端,表现了对昭君不幸遭遇的无限同情,也流露出对自己际遇的感慨。所以此诗为咏史之作,借古讽今,借汉以和亲乞求和平,来暗指北宋以输送财物于辽来乞求和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更符合杜甫诗“诗史”特点。③诗歌手法上:本诗前八句略叙王昭君入塞和亲史实,并融入议论,谴责汉元帝枉杀画工,从而引出后文,接着用反语语气讽刺汉元帝的和亲政策,然后直斥元帝和亲政策之拙劣,致陷昭君于不幸的境地,然后又描写了昭君辞别汉宫时内心的苦痛,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讽喻之意,但妙在轻笔一点,含而不露,不似李白诗歌洋洋洒洒、一泻千里。(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儒道学说看似矛盾对立,但思想不乏相通之处。儒家经典《尚书》中有“为山九彻,功亏一篑”,而我们学的《<老子>四章》里就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观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过秦论》中,描写东方诸国起义攻秦及其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开遍花儿的树林闪烁着雪珠般的光芒;而《燕歌行》则用“_________”写出了边塞秋天衰败凄清的景象。【答案】①.民之从事②.常于几成而败之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⑤.月照花林皆似霰⑥.大漠穷秋塞草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常、几、豪、俊、遂、施、霰、腓。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雅典,希腊的首都,像一位受人尊重的长者,历经风霜,阅尽兴衰,拥有一份难得的丛容与淡定。今天,在雅典阿果拉广场上,孔子与苏格拉底两尊沉甸甸的青钢雕像分立东西,面向彼此,向世人讲述作为东西方文明发祥地的两个古老国家——中国和希腊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伟大友谊的故事。两位圣哲以的默契,超越时空,对话互鉴。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的都是社会之际。孔子身处的春秋时代,礼乐崩坏,天下纷争群起;苏格拉底身处的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城邦由盛转衰,战争频仍。历史的巨轮在轰然转向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心怀高尚的使命意识,播扬真谛,传道解惑。他们,知行合一,终生恪守自己的原则,践行自己的思想,在不同的环境下开出了自己的济世良方。孔子用“仁”的原则,使共同体成员看到了秩序生活的理想和希望;苏格拉底以“德性”的观念,鼓舞共同体成员为不断获得完好的生活而净化心灵。“仁”和“德性”的提出突破了狭隘的等级观念和相对主义,了人类命运一体性之应然与必然,不仅影响了当世,更影响了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同气相求巨变口传心授洞悉B.同声相应巨变言传身教洞察C.同气相求剧变口传心授洞察D.同声相应剧变言传身教洞悉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B.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D.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带工就亲自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去。20.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历史巨轮轰然转向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心怀崇高的使命意识,传道解惑,播扬真谛。B.历史的巨轮在轰然转向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心怀崇高的使命意识,传道解惑,播扬真谛。C.在历史巨轮的轰然转向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心怀高尚的使命意识,传道解惑,播扬真谛。D.在历史巨轮的轰然转向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心怀高尚的使命意识,播扬真谛,传道解惑。【答案】18.D19.C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同气相求: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同声相应: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这里形容两位圣哲的默契,应选“同声相应”。巨变:巨大的或剧烈的变化,侧重在变化的程度大,时间一般也很长。剧变:猛烈的变化,侧重在时间的突然。修饰“之际”应是强调时间的突然,所以应选“剧变”。言传身教:意思是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语境并非是“师徒关系”,应选“言传身教”。洞悉:清楚地知道。洞察:意思是看穿,观察得很透彻;发现内在的内容或意义。这里应是清楚地知道了人类命运一体性之应然与必然的道理,应选“洞悉”。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文中破折号表解释说明。A.表示补充说明。B.表示语意的停顿。C.表示解释说明。D.表示递进。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原句有三处错误,一是“历史的巨轮在……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前句缺谓语,中途易辙;二是“高尚”与“使命意识”搭配不当;三是“播扬真谛”与“传道解惑”语序不当。综合分析,只有A项修改正确。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市面上,有太多的励志故事意图揭示这样一个命题:①。不信你看,音乐传奇贝多芬是孤独的,被评为“最伟大的英国人”的丘吉尔是孤独的,“苹果”天才乔布斯是孤独的……仓促中,有人得出结论——凡人离非凡就差了一个“孤独”。于是,有些人开始向往孤独。而实则那些非凡之人的“孤独”,可能来自于“走在前面”而不被认可,思考深邃而不被理解,背负沉重而不被接受。孤独,②,不如说是结果。因此,为了成为非凡者而踏上孤独的道路,也许只是徒劳。肤浅地追求孤独,并不能在本质上改变什么。不被理解的梦想,可能会成为起点;但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梦想的,③,而是内心的渴望与不竭的奋斗。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上文揭穿了某些人对“非凡者”存在的三个错误认知,请找出并指明其逻辑错误类型。【答案】21.①非凡者是孤独的;②与其说是原因;③绝不是孤独。22.①“非凡者是孤独的”,把特殊现象说成普遍现象,以偏概全。②“凡人离非凡就差了一个‘孤独’”强置充分必要条件。③“非凡者因为孤独所以非凡”,强加因果。【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文“不信你看……”可知,所填写的内容是对后面内容的概括;结合“有人得出结论——凡人离非凡就差了一个‘孤独’”分析可知,本空应填:非凡者是孤独的。第二空,由后文“不如说是结果”可知,本空应以“与其”开头,构成关联关系。而“与其……不如……”是选择关系的关联词,阐述的内容刚好相反,“结果”相反的是“原因”。因此,本空可填:与其说是原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空,由前文“为了成为非凡者而踏上孤独的道路”“肤浅地追求孤独,并不能在本质上改变什么”等句子可知,很多人认为孤独能实现梦想,但由后文的“而是内心的渴望与不竭的奋斗”可知,孤独是不能实现梦想的。因此,本空可填:绝不是孤独。【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的能力。第一处:原文通过“音乐传奇贝多芬”“丘吉尔”“‘苹果’天才乔布斯”等名人的特殊例子,得出“凡人离非凡就差了一个‘孤独’”的结论,并将“非凡者是孤独的”作为一个命题揭示。但这些例子也只是名人当中的个例,还有很多并不“孤独”的名人。因此,“非凡者是孤独的”这个命题只是孤独者当中的特殊存在,以偏概全。第二处:“凡人离非凡就差了一个‘孤独’”强置充分必要条件,由“可能来自于‘走在前面’而不被认可,思考深邃而不被理解,背负沉重而不被接受”可知,凡人差的不仅是“孤独”,还有“思考深邃”“背负沉重”等其它因素。第三处:人们“为了成为非凡者而踏上孤独的道路”,是认为非凡者因为孤独所以非凡,这属于强加因果,作者在语段中用“肤浅地追求孤独,并不能在本质上改变什么”进行了反驳。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敬仰英雄,中华民族也历来英雄辈出、群英云集。全民族抗战的同仇敌忾,渡江战役的横扫千军,抗美援朝的英勇无畏,抗洪抢险的勇往直前,抗疫斗争的逆行出征……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处处都有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处处都有着凯歌以行的英风浩气。今天是少年英雄刘胡兰英勇就义74周年纪念日。74年前的今天,在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的包围下,为了让大部分同志安全转移,主动留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配合武工队坚持斗争的中共预备党员、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不满15岁的妇教会主任刘胡兰,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胁,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温烈士的英雄事迹,你有何感触和思考?请在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①为山西省文水县举行的纪念刘胡兰烈士就义74周年活动给刘胡兰烈士写一篇祭文。②为纪念刘胡兰烈士就义74周年,向《中国青年报》“青春之歌”栏目写一篇纪念稿。要求: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在标题前用“①”“②”注明所选题目;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引出“英雄”这一话题,先指出中华民族对待“英雄”的态度,“崇尚英雄”“敬仰英雄”,接着指出“中华民族英雄辈出、群英云集”,结合中华民族的历史列举众多英雄事迹。第二段讲述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的事迹,同时指出具体的情境“今天是少年英雄刘胡兰英勇就义74周年纪念日”。由此可知,材料第一段的“英雄”是为了引出第二段刘胡兰烈士。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温烈士的英雄事迹,我们有何感触和思考?可以思考“英雄”之于一个民族的意义,可以思考当下应该如何对待英雄。没有英雄烈士,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因为拥有无数如刘胡兰一样的英雄烈士,才有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所以我们需要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继承英雄的理想。题干设置两个任务,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进行写作。任务①:为山西省文水县举行的纪念刘胡兰烈士就义74周年活动给刘胡兰烈士写一篇祭文。作为“祭文”,考生要明确祭文的格式,明确祭文所写的内容。祭文的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就本题来说,考生可以在行文中先从当下入手,表示后人对刘胡兰的敬仰和追思之情,然后概述刘胡兰事迹,彰显刘胡兰的精神,如“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接着联系当下,指出刘胡兰精神在当下的影响,可以使用排比的形式列举众多山西省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英雄,最后表明向刘胡兰学习的决心。任务②:为纪念刘胡兰烈士就义74周年,向《中国青年报》“青春之歌”栏目写一篇纪念稿。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刘胡兰的精神来思考当下青年该如何绽放青春光彩,如何将个人追求、发展与国家、民族结合起来,在时代洪流中唱响“青春之歌”。立意:1.用奋斗向英烈致敬。2.传承,就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3.赓续先烈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南省邵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
湖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7 16:11:20
页数:19
价格:¥5
大小:59.15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