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丝绸之路开辟之初,西汉、东汉的中央政府便频繁派出使者西行。他们带去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和平的愿景和合作的期望。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丝路精神,更是将“和平、合作、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中国的茶文化应该如何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呢?实际上,中国茶和茶文化需要一次面向世界的“再传播”!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茶叶年产量已逾200万吨,占全球茶叶总产量40%以上,但出口量却不及肯尼亚和斯里兰卡,中国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能与一百多年前相比。中国茶和茶文化影响力的再传播可参考如下路径。重建中国茶在世界市场地位。茶是茶文化的载体,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直接决定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就种质、品种、栽培条件和栽培技术来讲,中国茶在世界上有着领先的水平。但就商品茶来说,品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制约着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因此,国家应参考国际标准尽快制定出更加严格的种植标准作为中国茶的出口标准,树立中国茶最安全的世界形象,进而在世界茶市场重新崛起。发扬茶文化传播的引领性。前面提到,茶文化是由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成的,要站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摒弃门户之见、学科之别,以茶文化传播为牵引,通过不断研究创新茶叶种植、制作技艺,弘扬茶的自然之美;运用吉祥图腾、装饰纹样、民族图案甚至民间剪纸作为包装设计元素,弘扬中华传统艺术朴素之美;带动茶文化周边产业发展,如茶具、茶盘涉及的瓷器、陶器、木雕、根雕等艺术形式,弘扬中华文化小中见大、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发挥茶文化传播的渗透性。茶自古以来就是和平友好的使者,深入、细致、全面地研究沿“一带一路”诸国与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商业与文化交流历史,了解“一带一路”诸国自身的茶文化的发展与内涵,找准文化交流的切入点,以兼容并蓄的姿态与“一带一路”诸国进行深入的民间文化交流,将“茶为国饮”确立为茶文化国际传播的目标:即茶为“中国之饮”“国人之饮”和“国际之饮”。区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文化发展的不同层面,做好布局规划,立足国内,扎根东亚,放眼世界。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借力儒家文化推广,加紧编修茶文化教材,加强茶文化作品外译,开发茶文化旅游,搭建茶文化交流国际平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携序渐进、潜移默化。逐步建立以中国茶叶种植、制作技艺为基础的世界茶叶生产标准,同时构建以中国茶文化为基础的世界茶文化体系。融入大文化传播体系。茶文化传播只是中国特色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国际传播的一个有机构成。因此,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符合大文化观,将茶文化自身特点与其他文化形态有机结合,共融共进。一方面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要成为其他文化形态国际传播的裁体,为其他文化的传播穿针引线,架桥修路;另一方面,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还要借助其他文化渠道,甚至成为其他文化形态表达的内容。只有实现了茶文化国际传播的“系统思考”才能有其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茶文化才能更加多元化和多层次,从而在国际传播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蔡圆圆(“一带一路”上的茶文化传播))材料二:中国茶文化,首先是一个艺术宝库,中国人“喝茶”与“品茶”是大有区别的。喝茶者,消食解渴,重视茶的物质功能,保健作用,品茶者,则不仅含品评,鉴赏功夫。还包括精细的操作艺术手段和品茗的美好意境。且不说唐代的茶圣、茶仙和宋代贡茶使君,以及明清艺茶专家与“茶痴”,即便近现代的真正茶人,品茶亦不同凡响。以老北京人来说,喝茶先要择器,讲究壶与杯的古朴或是雅致。壶形特异,还要有美韵。杯要小巧,不只为解渴,主要为品味。品茶还要讲与人品、环境协调,尝茶的滋味,同时还要领略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连家居小酌,也要包含仪礼、情趣。其次要讲水,什么惠山泉水、扬子江心水、初次雪水,梅上积雪、三状雨水……还有如何汲取、储蓄,或藏之经年,或埋之地下,用何种水泡何种茶,用时如何摇动均匀,或是静取不动,皆有一定讲究,一定之理。至于茶,则论雀舌、棋枪,又讲“明前”(清明前)、“雨前”(谷雨前)等。今之红绿花茶,西湖龙井,真正茶道家并不一定视为上品。煮茶的功夫则更大,柴炭,锅、火候、色、香、味,需处处留神丝毫不爽。对现代人来说,吃杯茶还要有那么多繁复的讲究,大多数人无论时间、精力皆不大可能。于是,有人怀疑,有无重新发掘、介绍中国古老茶道的必要。我以为,中国茶文化的精华是它的茶道精神。但古人宣传这些精神是通过一定茶艺形式,否则只讲茶道精神而空洞无物,人们便很难理解。况且,旧的茶艺形式也可以变化改造,文化精神可融于新的茶艺形式之中,这有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但要创新则先需知旧,所谓“温故知新”便是这个道理。况且,中国古老的茶艺,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也不一定完全失去意义,完全向大众推广大可不必,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则可再次展现。(摘编自(中国茶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茶文化发展层面不同,它们都是世界茶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B.中国茶在种质、品种、栽培条件和栽培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但商品茶的市场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C.喝茶与品茶大有区别,喝茶重保健,品茶重品鉴、茶道和意境,老北京人品茶讲究择器、讲水、论茶和煮茶功夫。D.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道内容丰富,完备。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上一直有很强的影响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茶文化是由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所以茶为国饮一定会成为“中国之饮”“国人之饮”和“国际之饮”。B.“一带一路”倡议继承了传统的丝路精神,将“和平、合作、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为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面向世界“再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C.茶文化的国际传播既要将茶文化自身特点与其它文化形态相结合,也要借助其他文化渠道,甚至成为其他文化形态表达的内容。D.现代人喝茶大可不必繁复的讲究,因为时间、精力皆不允许,中国茶艺向大众推广完全不必。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品茶”之道的一项是()A.“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何须花”(醉月仙人)B.“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白居易)C.“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苏轼)D.“寒窗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郑板桥)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用哪些措施可以让更多的中外年轻人接受中国茶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D2.B3.C4.①首先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中国茶和茶文化需要一次面向世界的“再传播”。②然后指出中国茶在世界的影响力现状。③最后从“重建中国茶在世界市场地位”“发扬茶文化传播的引领性”“发挥茶文化传播的渗透性”“融入大文化传播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中国茶和茶文化影响力的再传播可参考的四个路径。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用“美”吸引中外年轻人接受中国茶文化。设计制作出能呈现中国茶文化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和谐之美的产品。②用“新”吸引中外年轻人接受中国茶文化。将中国茶文化自身特点与其他文化形态有机结合,制作充满时尚元素的影视作品展现中国茶文化,编修生动的茶文化教材,加强茶文化作品外译,开发符合中外年轻人特点的茶文化旅游。③用“简”助力中外年轻人接受中国茶文化。总结、整理中国茶文化中丰富、完备的茶道并进行简化,将中国茶文化精神融于简便易行的新的茶艺形式之中。【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上一直有很强的影响力”错,材料一原文“中国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能与一百多年前相比”,可见不是“一直有很强的影响力”。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所以茶为国饮一定会成为‘中国之饮’‘国人之饮’和‘国际之饮’”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是“……将‘茶为国饮’确立为茶文化国际传播的目标:即茶为‘中国之饮’‘国人之饮’和‘国际之饮’”。C.“既要……也要……”逻辑关系错误,原文“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符合大文化观,将茶文化自身特点与其他文化形态有机结合,共融共进。一方面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要成为其他文化形态国际传播的裁体,为其他文化的传播穿针引线,架桥修路;另一方面,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还要借助其他文化渠道,甚至成为其他文化形态表达的内容”,可见是总分关系。D.“中国茶艺向大众推广完全不必”错误,原文为“中国古老的茶艺,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也不一定完全失去意义,完全向大众推广大可不必,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则可再次展现”,注意是“完全向大众推广大可不必”,而不是“向大众推广完全不必”。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自己提着水桶,带着水瓢,到江边钓鱼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最能体现“品茶”之道。A.诗人喜欢品茶读书胜过饮酒赏花。B.茶助文思,茶助诗兴。D.看淡名利,清苦生活,自得其乐。故选C。【4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先说背景,从“丝绸之路”“带去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和平的愿景和合作的期望”到今天“一带一路”“更是将‘和平、合作、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中国茶和茶文化需要一次面向世界的‘再传播’”;第二段分析“中国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能与一百多年前相比”,指出中国茶在世界的影响力现状;然后提出“中国茶和茶文化影响力的再传播可参考如下路径”:第三段的“重建中国茶在世界市场地位”,第四段的“发扬茶文化传播的引领性”,第五段的“发挥茶文化传播的渗透性”和第七段的“融入大文化传播体系”,从四个方面阐述中国茶和茶文化影响力的再传播可参考的四个路径。【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说“运用吉祥图腾、装饰纹样、民族图案甚至民间剪纸作为包装设计元素,弘扬中华传统艺术朴素之美;带动茶文化周边产业发展,如茶具、茶盘涉及的瓷器、陶器、木雕、根雕等艺术形式,弘扬中华文化小中见大、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可见应当用“美”吸引中外年轻人接受中国茶文化。设计制作出能呈现中国茶文化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和谐之美的产品。材料一中说“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符合大文化观,将茶文化自身特点与其他文化形态有机结合,共融共进”“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借力儒家文化推广,加紧编修茶文化教材,加强茶文化作品外译,开发茶文化旅游,搭建茶文化交流国际平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携序渐进、潜移默化”,可见应用“新”吸引中外年轻人接受中国茶文化。将中国茶文化自身特点与其他文化形态有机结合,制作充满时尚元素的影视作品展现中国茶文化,编修生动的茶文化教材,加强茶文化作品外译,开发符合中外年轻人特点的茶文化旅游。材料二中说中国的茶文化重在“品茶”,“不仅含品评,鉴赏功夫。还包括精细的操作艺术手段和品茗的美好意境”“喝茶先要择器,讲究壶与杯的古朴或是雅致”“品茶还要讲与人品、环境协调,尝茶的滋味,同时还要领略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其次要讲水”“煮茶的功夫则更大,柴炭,锅、火候、色、香、味,需处处留神丝毫不爽”;然而“对现代人来说,吃杯茶还要有那么多繁复的讲究,大多数人无论时间、精力皆不大可能”。为了既吸引年轻人,又不至于让繁琐的步骤“吓退”年轻人,我们可以用“简”助力中外年轻人接受中国茶文化。“旧的茶艺形式也可以变化改造,文化精神可融于新的茶艺形式之中”总结、整理中国茶文化中丰富、完备的茶道并进行简化,将中国茶文化精神融于简便易行的新的茶艺形式之中。(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义士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耿立乡间的墓地上兀立着一个石碑。石碑上镌着魏碑“义士哑孩”。哑孩没有名字,王士臣喊他哑孩,别人也喊他哑孩。日本人来之前,王师傅风雪天赶会,在一个雪窝里捡到一个两三岁的小人,到了家里,王师傅把孩子的衣服脱掉,放在被窝,三天三夜,那孩子才醒。王师傅唤他,一字不应,孩子的眼睛告诉了王师傅,这是一个哑巴。王师傅带了哑孩来到了日本人的营房和炮楼,为那些人做饭。为首的日本人,来自日本列岛的山口县,文文静静的,戴一副眼镜,人们叫他桥本,是学生出身,但随身的一把军刀和一条纯种的如牛犊大的狼狗,使人感到了一股戾气和不祥。桥本对汉学颇精通,他从什集的老中医秀才石远来那里借明版的《金瓶梅》看,到了中秋,他让王师傅备好菜,烙上石远来爱吃的葱花千层饼,让哑孩送到,然后,桥本就和石远来聊起《黄帝内经》,说起阴阳辨证。老中医就慢慢地应付。桥本有时也和王师傅喝酒,是纯正的日本清酒,王师傅嫌淡,就让哑孩到什集隅首的酒店打烧酒,小小的一茶碗,王师傅仰脖就灌掉。桥本有时就唱日本的歌曲《君之代》(日本国歌),唱着唱着就流泪。这个时候,王师傅就起来走开,哑孩见师傅走开也像尾巴跟着师傅走了。师傅就去伺候桥本的那条狼狗,哑孩看狼狗温顺地在师傅的手下吃着特意烧炙的牛肉,那是一条俊秀的狗,也是令人生畏的狗,直矗一对尖尖棱棱的耳朵,扫帚似的尾巴和一双惨绿而放射凛凛寒光的眼睛。谁知,一天黄昏,师傅在喂狗时,一根骨头卡在了狗的喉咙,其时桥本正在饮酒,师傅直觉着麻烦要来了,就唤哑孩拿醋往狗嘴里灌。狼狗挣扎着,后爪子抓地前爪立起,两眼由绿到红,痛楚满布的脸上闪烁的是凶光,当师傅灌醋的时候,那狼狗就急急地一下子生吞了师傅的手。这时不知哑孩从哪里拿起一根劈柴,顺势就往狼狗的臀部狠狠敲去,狼狗“嗷”地叫了一声放开了师傅,骨头也随即吐了出来,满嘴的血滴在什集的土地上,狗趁势准备向哑孩扑去,像要撕掉人的筋骨和灵魂。黄昏在那时凝滞了,桥本橐橐地出来了。他看到了师傅血淋淋的手、地上的劈柴和狗吐出的牛骨。桥本两眼狐疑,他走到狼狗的跟前,用手抚慰着狗。师傅和哑孩的眼睛里布满恐惧。桥本吹起了哨子,然后就回到屋里,扎上武装带,穿上马靴,挂上了军刀,狼狗呜咽呜咽地叫着,像是控诉。大家刚吃完晚饭,听到集合的哨子,都急匆匆地跑出集合,日本人和汉奸惊恐地看着两眼发红的桥本。然后,桥本说了一句日语,就从队列里出来了两个日本兵,把王师傅架起,刹间,王师傅被吊在了出操的单杠上,哑孩用手比划着哇哇向师傅扑去,想解下师傅臂膀上绑的绳子,日本兵一脚踢得哑孩跌在几步外的沙土里,跌得很响。桥本走到离师傅几十米的地方,脸朝着师傅,微笑着举起了匣枪。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看,支那人,左脑壳!”“啪!”枪响了,桥本的匣枪很脆很响,震得炮楼上的蝙蝠扑扑地旋飞,人们想,王师傅完了,那时,杀掉一个中国人,像屠掉一只狗。可是枪响了,王师傅还是那样被吊着,眼睛惊恐地看着哑孩,光光的脑袋,只左耳有花生大的凹痕在滴血。桥本是像猫对待耗子般拿人作弄?还是真的把活人做靶子?这时桥本的手又举起了,他瞄向王师傅的右脑壳,扣动了扳机。还是很脆很响的一声枪响。但是王师傅只右耳有花生大的凹痕在滴血。像是到了高潮或结尾,队列中的日本人高举双臂过头高呼“崽!”(日语:万岁)桥本满意地一挥手,然后马靴一并,转身回到炮楼,王士臣被卸下了。王师傅的命被保住了,但经那一吓,就卧在了床上,再没能起来。——父亲说,王士臣虽然是厨子,整日与刀和火打交道,但胆子奇小,过年时连炮仗都不敢放。师傅死掉了,炮楼的厨房里只剩下了哑孩,孤单单做好饭,就站在厨房的门口,向吊过师傅的单杠望去,一连几天,哑孩都是这样的神情。后来,整个炮楼的日本人都全身发乌、口吐白沫痛苦地死去,桥本和他的狗也死了。哑孩自己把自己吊在了那个单杠上,像是一个大大的感叹号,也是一个问号。这是1945年春天的事,离日本人投降还有半年的时间,那时麦子开始扬花。80岁的老中医石远来把哑孩埋掉了,用一只木匣子,他称哑孩为小义士,在石碑的背面,石远来先生用遒劲苍老的魏碑写了一段话:呜呼!故国神州,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如此毒杀倭寇者,有几人欤?每次到父亲的墓地,我总是用手抚去这墓碑的杂草与牛羊的粪迹,父亲去世有年,墓草苍黄,父亲是亲见过哑孩的,父亲曾亲手为哑孩成殓,父亲说老中医石远来对流泪的成殓的人说,不要把泪珠滴在哑孩的身上,那样,哑孩归去的路上,就走得不安稳。(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师傅救下哑孩并抚育他长大,体现了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温情。B.桥本没有开枪打死王师傅,因为王师傅给日本人做饭,也和自己喝过酒。C.桥本的狼狗俊秀但令人生畏,其实就是桥本本人形象的写照。D.描写哑孩吊在单杠上的尸体像是感叹号,也像是问号,含义丰富深刻。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多但很有表现力,“黄昏在那时凝滞了”“那时麦子开始扬花”等几处简洁的环境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画面感与悲剧氛围。B.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并没有“脸谱化”。比如桥本,叙述他精通汉学,借明版的《金瓶梅》,喜欢和老中医聊天等,就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多元。C.小说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展示了人物内心。比如描写桥本枪击王师傅时“微笑着举起了枪匣”,“微笑”这一细节就意味他只想吓唬王师傅。D.小说语言平实,重叙事,少抒情。比如描写桥本枪击王师傅,只有平静近乎冷酷的叙述,但字里行间让人凝神屏气,压抑得喘不过气来。8.请简要分析小说塑造哑孩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9.小说写完石远来先生写在石碑背面的一段话后即可结束,为什么作者还要写最后一段,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答案】6B7.C8.①动作描写。“这时不知哑孩从哪里拿起一根劈柴,顺势就往狼狗的臀部狠狠敲去”,体现出哑孩的机智。“哑孩用手比划着哇哇向师傅扑去,想解下师傅臂膀上绑的绳子”,在师傅面前跪下等,体现出哑孩对师傅的深情和他的知恩图报。②神态描写。“师傅和哑孩的眼睛里布满恐惧”,哑孩“就站在厨房的门口,向吊过师傅的单杠望去,一连几天,哑孩都是这样的神情”,这些描写都体现出哑孩子对敌人的恐惧和愤恨。9.①在情节上,与开头交代的墓地环境以及文中插叙的父亲对王士臣的介绍相呼应。②在达效果上,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增加故事的真实性。③在主旨上,老中医石远来的话以及当时人们掉下的眼泪,体现出人们对哑孩大无畏精神的赞颂,“我”在墓地所抒发的情感,也体现出后来的人们对哑孩的纪念,深化了文章主题。【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因为王师傅给日本人做饭,也和自己喝过酒”错,由“桥本是像猫对待耗子般拿人作弄?还是真的把活人做靶子?”可知桥本想用一种更可怕的方式对待王师傅。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意味着他只是想吓唬王帅傅”错误。“微笑”这一细节展示了桥本阴险歹毒,让人不寒而栗。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小说中对人物塑造的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本文中对哑孩的描写首先是正面描写。“这时不知哑孩从哪里拿起一根劈柴,顺势就往狼狗的臀部狠狠敲去”中“拿”“敲”这一系列动作描写体现出哑孩面对师傅被狼狗吞下了师傅的手时想要解救师傅的机智。“王师傅被吊在了出操的单杠上,哑孩用手比划着哇哇向师傅扑去,想解下师傅臂膀上绑的绳子”中“扑”这一动词的运用可以看出哑孩想要解救师傅的心情,体现出对师傅的深情和他的知恩图报。所以对哑孩的塑造首先是通过动作描写。“师傅和哑孩的眼睛里布满恐惧”这一神态描写体现出哑孩对敌人的恐惧。“师傅死掉了,炮楼的厨房里只剩下了哑孩,孤单单做好饭,就站在厨房的门口,向吊过师傅的单杠望去,一连几天,哑孩都是这样的神情”这一神态描写体现出哑孩对敌人的愤恨。所以通过神态描写来塑造哑孩这一形象。侧面描写(衬托),文中除了有对哑孩的直接描写外,还通过石远来和父亲对哑孩的态度来刻画哑孩。文中写到“80岁的老中医石远来把哑孩埋掉了,用一只木匣子,他称哑孩为小义士,在石碑的背面,石远来先生用遒劲苍老的魏碑写了一段话:呜呼!故国神州,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如此毒杀倭寇者,有几人欤?”“父亲是亲见过哑孩的,父亲曾亲手为哑孩成殓,父亲说老中医石远来对流泪的成殓的人说,不要把泪珠滴在哑孩的身上,那样,哑孩归去的路上,就走得不安稳”,所以以老中医称其小义士或我父亲的叙述表现哑孩的英勇无畏,属于侧面描写(衬托)。【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从情节上来看,文章开篇首先交代墓地的环境“乡间的墓地上兀立着一个石碑”。文章中间插叙了父亲对经过那一吓,就卧病在床再没能起来的王士臣的介绍,所以文章的结尾再次写到墓地的环境以及父亲亲手为哑孩成殓的情节,和文章的开篇和中间相呼应,使情节发展更合理。文章前半部分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叙述的,是全知全能性视角,告诉读者事情发生的始终,而最后一段,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述,从表达效果上来看,这样的结尾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最后一段写到父亲亲手为哑孩入殓,当时的人们为哑孩掉下了眼泪,老中医石来远的话都体现出人们对哑孩大无畏精神的赞颂,“我”总是用手抚去这墓碑的杂草和牛羊的粪迹,“我”在墓地所抒发的情感,也体现出后来人们对哑孩的纪念,深化了文章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褒,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夫天下称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大王、王季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鐼之书。于是论次其文,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①,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几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迷其书,遂宣布焉。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赞曰: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注】①累绁:本意是捆绑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B.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C.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D.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郎中,本是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沿置,帝王侍从官的统称,地位比较高。作为医生的尊称始自宋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诗》《书》,即《诗经》《尚书》,相传是孔子整理而成,与《论语》《孟子》《春秋》并称为儒家经典“五经”。C.《太史公书》,后来被称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D.赞曰,相当于《史记》中的“太史公曰”,是《汉书》中用来表示作者对所记载的人和事的评价、议论的标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年轻时代周游天下,注重实地考查与学习,比如他曾在邹地学习乡射的礼节,为他以后著述史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司马迁子承父业,答应父亲全力编撰先人留下史料,在父亲死后,服丧期满,司马迁就继任太史令,开始著述史书。C.司马迁因为李陵一事,入狱受刑,一度觉得自己不能写史,后来受“诗”“书”的影响,发愤图强,成就史书巨著。D.司马迁的史书记载的历史截止到汉武帝“获麟”一事,距离武帝“获麟”到司马迁开始写作史书中间有四百多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2)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14.选文“赞曰”评价司马迁写作史书“不虚美,不隐恶”,请你从《史记》中列举一个历史人物对此简要分析。【答案】10.A11.B12.D13.(1)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2)司马迁死后,他的书渐渐流传出来。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最先陈述司马迁的著作,(他的书)于是公布开来。14.项羽,书中描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功业,也揭示了他的目光短浅和气量狭小的不足。【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况且孝,是从侍奉双亲开始的,中间经过事奉君主,最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孝中最主要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是对于“孝”的一种诠释,三个排比句揭示了“孝”的内涵,因此,“且夫孝”应该单独列出,在“孝”后断开,排除BD。“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结构一致,应各自断开,排除C。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与《论语》《孟子》《春秋》并称为儒家经典‘五经’”错误。“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距离武帝‘获麟’到司马迁开始写作史书中间有四百多年”错误。选文中“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说的是孔子著《春秋》截止到“西狩获麟”,此处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省略了“于”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句,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典”,主管。(2)“稍”,渐渐;“祖”,最先;“宣布”,流传开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思想观点并针对问题做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抓住“不虚美,不隐恶”,从《史记》中选择一个历史人物,说明《史记》记录了他的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例如,《高祖本纪》塑造刘邦这一形象,司马迁如实刻画了其身上高瞻远瞩,有谋有略,虚心纳谏,善于用人驭人,能屈能伸,随机应变,头脑清醒,坚决果断等政治才干与优点。同时,司马迁又非盲目歌功颂德,没有把汉代的开国之主描绘成“圣君”的形象,而是如实暴露了他本性中好逸恶劳、好酒好色、奸滑无赖、粗俗鄙陋、睚眦必报等毛病与弱点,还之以凡夫俗子的“人”的本相,做到了不隐讳其恶。再如项羽,书中描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功业,也揭示了他的目光短浅和气量狭小的不足。由此可见,作者如实叙事,如实写人,既表其美,又现其恶,还人物以历史的本来面目,本真地呈现历史人物的真实,不为尊者讳。参考译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司马迁生在龙门,在龙门山南麓过着农耕放牧生活。十岁时已能识读古文著作。二十岁南游江、淮,他登上会稽山,探访禹穴,到九疑山,泛舟沅、湘水间。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之都研讨学业,观察孔子教化的遗风,还在邹峄学习乡射礼节;在游历蕃、薛、彭城等地的时候,一度遭受危困,经过梁、楚之地后回到长安。于是司马迁做了郎中,奉朝廷之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的地区,巡视邛、莋、昆明之后,回到长安向朝廷复命。这一年,天子开始举行汉朝的封禅典礼,而太史公被留在周南,不能参与其事,因此心中愤懑得病将要死去。他的儿子司马迁恰巧在这时出使返回,在河、洛之间见到了父亲。太史公抓着司马迁的手流着泪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里吗?你继为太史,就可以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如今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到泰山封禅,而我不得从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是命中注定的!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你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论著啊。况且孝,是从侍奉双亲开始的,中间经过侍奉君主,最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孝中最主要的。天下称颂周公,是说他能够歌颂周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召的遗风,使人懂得周大王、王季的思想以及公刘的功业,以使始祖后稷受到尊崇。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落,礼乐损坏,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文献典籍,振兴被废弃了的王道和礼乐,整理《诗》《书》,著作《春秋》,直到今天,学者们仍以此为法则。从鲁哀公获麟到现在四百多年了,其间由于诸侯兼并混战,史书丢散、记载中断。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贤明的君主,忠义的臣子的事迹,我作为太史而不予评论记载,中断了国家的历史文献,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啊!”司马迁低下头流着泪说:“小子虽然不聪明,一定把父亲编篡历史的计划全部完成,不敢有丝毫的缺漏。”太史公死后三年,司马迁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摘抄了石室金鐼收藏的图书档案。于是按次序论述和编写其书。写作的第十年,遭受李陵之祸,被关进了监狱。在狱中长叹道:“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残废没有用了。”事后仔细思量道:“《诗》《书》的文义之所以含蓄隐约,是作者藉以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深沉思想。”他终于着手记述从黄帝开始,直到武帝获麟为止的历史。于是搜集天下散失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对帝王兴起的业绩,追本潮源,探究始终,观察朝代盛衰的原因,依据事实进行论述考订。略述三代,详录秦汉,从黄帝写起,直到当朝皇帝,着十二篇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全书总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这就是《太史公书》。司马迁死后,他的书渐渐流传开来。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最先开始陈述司马迁的著作,于是得以公布开来。到了王莽的时候,有人请求封司马迁的后人,于是封其后人为史通子。评论曰:从刘向到扬雄,这些人博览群书,他们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序说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他所记述的史事真实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录。(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书愤二首(其一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②。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①写作此诗时,陆游73岁,闲居镜湖边已多年。②张巡,安史之乱中,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的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孤居山野,无所作为的状态,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B.诗歌颔联写苏武的“厄穷”,张巡的“忧愤”。这是运用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诗人自己的困境与忧愤。C.诗歌颈联对仗精工,细腻地描画出“上林苑”“洛阳宫”这些皇家园林宫殿在春雨夜月中美好的景象。D.诗歌尾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英雄本色。16.陆游曾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渭南文集》,试结合全诗,分析诗中积累了陆游怎样的“悲愤”。【答案】15.C16.首联以“白发萧萧”的外貌描写,一个“卧”字的动作描写,表达出诗人因年迈力衰,远离朝廷而生的悲愤;颔联运用典故,以苏武忠心不改,却遭遇长久的困厄,张巡的矢志不渝也只能徒然地死去而感伤自己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悲愤;颈联虚写沦陷区的皇家园林与宫殿已经如此荒凉与颓败,朝廷却没有收复的行动与打算,让诗人悲愤不已。总之,这首诗歌抒发的是自己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悲愤。【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细腻地描画出‘上林苑’‘洛阳宫’这些皇家园林宫殿在春雨夜月中美好的景象”错误。这里是虚写想象中的沦陷区皇家园林宫殿荒凉颓败的景象。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首联写到作者这白发稀疏的老头幽住在镜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报国无门的忠肝义肠,其中“白发萧萧”为外貌描写,写出作者白发稀疏的情景,表现诗人的年迈力衰。“卧”字为动作描写,作者幽住在镜湖旁,远离朝廷生活,而作者对朝廷的忠肝义胆只有天地能洞察,却报国无门,所以首联表达出诗人因年迈力衰,远离朝廷而生的悲愤。颔联写到遭难的苏武熬住了十数年吞毡咽雪的风霜,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这里面运用苏武和张巡的典故,以苏武忠心不改,却遭遇长久的困厄,张巡的矢志不渝也只能徒然地死去来感伤自己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悲愤。颈联写到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因作者现在居住在镜湖旁,所以这里对皇家园林和宫殿的描写为虚写,想象沦陷区的皇家园林与宫殿已经如此荒凉与颓败,朝廷却没有收复的行动与打算,让诗人悲愤不已。尾联写到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直接抒发了作者的壮志和忠心,但自己的壮志和忠心却不被理解的悲愤。(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风”“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实行愚民政策,相关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知人者智②.自知者明③.《国风》好色而不淫④.《小雅》怨诽而不乱⑤.于是废先王之道⑥.焚百家之言【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淫、诽、焚。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于是我索性抛书,躺在墙角的藤椅里,用了这种混成的实感而环视室中,①。有的东西变好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几乎想拆去墙壁才好,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将要用屏帏把它隔小来了。又如案上这把热水壶,以前曾被茶缸驱逐到碗橱的角里,现在又像纪念碑似地()在眼前了。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且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了。沙发椅子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反之,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像风,从前人遇到了它都称“快哉!”欢迎它进朱。现在渐渐拒绝它,不久要像防贼一样严防它入室了。又如竹榻,以前曾为众人所宝,极一时之荣。现在已(),形容枯槁,毫无生气了,壁上一张汽水广告画。角上画着一大瓶汽水,和一只泛溢着白泡沫的玻璃杯,下面画着海水浴图。以前望见汽水图(),看了海水浴图恨不得自己做了画中人,现在这幅画几乎使人打寒噤了,希腊古代名雕的石膏模型维纳斯立像,把裙子褪在大腿边,高高地独立在凌空的花盆架上。我在夏天看见她的时候,③这几天望去忽觉其容有蹙,好像在悲叹她自己失去了两只手臂,无法拉起裙子来御寒。(节选自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打开矗立无人问津口齿生香B.打开直立置之不理口齿生香C.洞开矗立无人问津口角生津D.洞开直立置之不理口角生津19.与文中画破浪线句子里的冒号作用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B.“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开会。”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D.座右铭: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8.C19.C20.①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②有的东西变坏了③她的脸孔是带笑的【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洞开”有门窗等大开之意,“打开”是一般性动词,这里是夏天的时候想要让门窗打开,所以选用“洞开”。“矗立”“直立”都有笔直树立之意,但常用对象不相同,“矗立”有直而高的意思,一般用于物,“直立”一般用于人,这里面的主语为热水壶,所以选用“矗立”。“无人问津”“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无人理睬之意,但“置之不理”隐藏的主语是人,本处的主语为竹榻,所以选用“无人问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口角生津”,是指口腔中分泌出很多唾液。“口齿生香”,满口都是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这里面的语境是望见汽水图的感觉,所以选用“口角生津”。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原文画线句子中冒号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A.冒号作用是提示下文。B.冒号作用是提起下文。C.冒号作用是引起下文的分说。D.冒号作用是用在解释性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后文所举的例子、如房间、案上的热水壶、棉被等等,夏天觉得不好的东西现在变好了,所以说觉得很多东西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可填“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第二处,前面是说有的东西变好了,而这里面,“反之”,即有些东西变坏了,可填“有的东西变坏了”。第三处,这里是说自己在西天看到维纳斯的石膏像时的感觉,现在望去觉得其容有蹙,好像在悲叹她自己失去了两只手臂,那么夏天看到的维纳斯的石膏应是它面带笑容,可填“她的脸孔是带笑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语文课堂不能只是单纯地学习语文知识,②更要发扬它的育人功能。③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筛选的。③富有深刻的内涵,教师应该往深里挖掘。⑤实现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指向的教学目标。⑥尤其是近两年国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⑦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要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思政教育,⑧目标就是不仅让学生有很好的知识和技能,⑨更应该懂得爱国,学会做人。【答案】序号②,将“发扬”改成“发挥”;序号⑤,将“以……为指向”去掉;序号⑧,将“不仅”放到“让学生”的后面;序号⑨,将“懂得爱国,学会做人”改为“学会做人,懂得爱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处搭配不当,“发扬”与“育人功能”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发扬”改为“发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⑤处成分赘余,“教学目标”和“指向”语意重复,应将“以”和“为指向”删去;⑧处语序不当,“有很好的知识和技能”“懂得爱国,学会做人”两个分句的主语均为“学生”,主语一致,应放在关联词的前面,故将⑧处“学生”放在“不仅”的前面;⑨处语序不当,“学会做人”“懂得爱国”在程度上属于递进关系,故应将“学会做人”放在“懂得爱国前”。22.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对文段进行压缩,保留关键信息,形成一个新闻的导语部分,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作为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个冬奥会,北京冬奥会举办之际,世界正面临诸多挑战;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各国之间的信任危机、分歧和冲突不断出现,政治杂音甚至波及到这场体育盛会本身,在此背景下,北京冬奥会排除一切干扰成功举办,必将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提振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让“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大放光芒。如今,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临近,国际社会呼吁团结合作、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近日在《奥林匹克评论》杂志上撰文指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重要时刻,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他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显而易见,“只有所有人都尊重奥运会必须超越政治分歧的观念,我们才能完成团结全世界的使命”。【答案】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临近,国际社会正在期待一场纯粹的体育盛会,“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必将大放光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明确导语之于新闻的意义。新闻导语部分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这则新闻有两段文字,核心话题是“北京冬奥会”以及“‘更团结’的奥运精神”。第一段由“北京冬奥会举办”的背景引出背景冬奥会的举办以及“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北京冬奥会排除一切干扰成功举办,必将……让‘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大放光芒”。第二段是说北京冬奥会临近之时“国际社会”的呼吁,“国际社会呼吁团结合作、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即“期待纯粹的体育盛会”。然后要使用一种修辞连缀这些信息。可以使用拟人,如用“脚步”形容“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无数人和事,总会触动你的心灵,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看蜘蛛爬墙体绘人生百态看到蜘蛛艰难地爬墙,第一个人感叹:我的一生正如这只蜘蛛,忙忙碌碌而无所得。等二个人则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面对人生,面对苦难,我们何尝不像面对蜘蛛一般,你会日渐消沉,还是汲取精神力量坚强起来,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你对待事物的心态决定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马斯洛曾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与挫折:悲观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又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再战胜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限,前途也无量。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越。从卓越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人世间的事情,有成定有败,心态固然很重要,就成败而言,人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面对成败,也需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当你成功时,不要太过欣喜,因为没有谁会是常胜将军;当你失败时也不必太过气馁,因为常言,“失败是成功之母”。不是每一个人都如李白那样才华横溢,不是每一人都能像王羲之写出流芳千古的《兰亭集序》,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功,达到成功的彼岸。因为成功是一种心态,只要自己曾用汗水浇灌了时间,用血水滋润了心田,用泪水湿润了生命,这就已经是成功。每一天都完善自己,每一天都挑战自己,每一天都能超越自我,每一天只要努力,就是成功。就如泰戈尔所说:天空没有翅膀的影子,但我已飞过。很多时候,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面对逆境失去了平和的心态。有句话说的好:“阻碍骆驼的不是漫漫黄沙,而是心中没有了绿洲”。同样使雄鹰绝望的并非电闪雷鸣,而是看不到可以休憩的树枝。成功是一种心态,心理崩溃,再健康的身体也难以抵挡命运的打击,再坚强的意志也耐不住苦难的磨砺,因为自我否定,即便最后收获累累,自己也会轻视所得到的一切,心态不好,自己的世界又怎么能够五彩缤纷,充满欢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谁拥有良好的心态,谁就拥有成功的人生;谁在成功的人生中拥有良好的心态,就会使生活充满阳光。良好的心态是最好的指南针,它以亘古不变的指针指引我们走向成功的通途,并时刻提醒我们,有良好的心态,便能成功。面对蜘蛛,让我们以积极心态去看待,谱写人生华美的篇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寓言类材料作文题。面对蜘蛛爬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人,通过“忙忙碌碌”“无所得”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忙碌却没有收获;或者他不能坚持自己的理想,遇到困难只会埋怨退缩。第二种人,要把握“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这句话,这是一种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审读材料,不难归纳材料隐含的以下观点:面对蜘蛛爬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态度;我们应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敢于面对困难,用屡败屡战的精神战胜困难等等。材料提示语说“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无数的人和事,总会触动你的心灵,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这句话提示我们,我们可以写对蜘蛛爬墙的认识和思考,既可以写材料中的人的看法,也可以另辟蹊径写自己的独特观点,如认为蜘蛛不够灵活变通,这样就拓宽了写作范围,也让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有话可说。那么如何把握好材料,写出新意呢?(1)以小见大是写好此类文章的关键。可以选取学习上、日常生活上的挫折、困难等种种经历,也可以选取生理上、心理、思想上的种种历练。由此带给你的感悟、体验认识。从平凡的小事中挖出大的主题,写出你的深刻独特的情感体验。(2)“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无数的人和事,总会触动你的心灵”,由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现象引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启迪,景、物、人、事、情、理结合。当然,我们所写的内容必须紧扣材料的观点。(3)文体上可记叙经历见闻,写记叙文;可旁征博引谈你的人生态度,写议论文;还可编故事写小说、童话、寓言……无论哪种文体都要紧扣观点或启示,都要写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写自己的感悟认识,否则就偏题或离题了。立意:1.成功之花,绽放在失败的土壤上。2.不埋怨,不退缩,不放弃。3.用心拉车不如抬头看路。4.坚强,就是屡败屡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7 16:11:12 页数:20
价格:¥5 大小:62.2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