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1946年温泉屯(小说中叫“暖水屯”)第一次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革。这部小说不仅是丁玲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也是第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革命文学作品。更重要的,它还是一本镌刻在普通人的心里、写在历史和大地上的作品。丁玲在投身革命、投身文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身心融入的热情。这种热情也是丁玲作为一个革命者和文学家的魅力所在。丁玲在参加土改工作队时,主要的工作方式是与人“聊天”。她练就了一套“与什么人都能聊到一块儿去”的本事。据与其共同参与土改工作队的丈夫陈明回忆,在丁玲领导和参与宋村土改时,她“工作做得很深入,走张家,进李家,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对那些被认为落后的群众,总是她去做工作……分浮财时,她比那些当地的干部还要熟悉当地的情况,谁家有几口人,有多少地,谁家有多少房子,质量怎么样,她都一清二楚,能做到公平合理,所以她在宋村的人缘非常好”。在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前,丁玲与冯雪峰通信,讨论了“平静”和“热情”的问题。丁玲是在一种平静下蕴含着热情的状态中,“沉着、坚毅而又深广明快地”投入土改工作和文学创作中去的。“热情”是驱动丁玲穿透不同年龄、经历和背景,和众人达成共情的基本动力。正是以她和不同人物的对话、理解和共情为基础,一个个鲜活人物贯穿起来的人物画廊和作家对每个人物命运的关注,构成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重要特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结束在中秋节。书中,工作队离开暖水屯,渡过桑干河,进入县城,“一轮明月在他们后边升起,他们回首望着那月亮,望着那月亮下边的村庄,那是他们住过二十多天的暖水屯,他们这时在做什么呢?在欢庆着中秋,欢庆着翻身的佳节吧!”这一幕也是丁玲现实中的经历。丁玲曾回忆起土改后的一天:当她傍晚时分走在温泉屯的街上,听到各家各户为欢庆佳节,在砧板上剁饺子馅的声音发出美妙合奏时,幸福感油然而生。这份感动,丁玲以文学的方式将其记录在作品中。几年前,我实地走访了温泉屯。成片的葡萄园看起来安静祥和,著名的“槐抱榆”树下,人们下棋,聊天,玩耍,充满生机。在丁玲纪念馆中,有一个展室专门陈列了小说中人物原型的照片及介绍。小说中的人物一一浮现,坚定的张裕民(现实原型曹永明)、年轻而又有冲劲的程仁(现实原型韩义)、沉稳的赵德禄(现实原型赵全禄)、略显文弱的李子俊(现实原型李仲祥)……在村中行走,与不同年龄的村民交谈,在丁玲纪念馆中浏览,手捧一卷小说阅读,你会惊叹一部小说与一个村庄竟有如此亲密的关系,你会感慨:一部小说,除了可以写在纸上,还可以如此生动地刻在大地上,印在普通人的心中。(摘编自何吉贤《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循着生活脉络写活巨大变革》)材料二: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暖水屯里的“斗地主”故事。小说虽然只涉及河北桑干河边的一个小村庄,却立意宏阔,尝试以小见大,反映轰轰烈烈的解放区土改运动,它言说乡土中国的主潮与正义,强调土改运动的复杂性和合理性,是作家以实践和经验炼成的革命史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深入生活的产物。1946年,丁玲在前往东北的途中临时落脚张家口,决定就地参加土改,先后在辛庄、东八里村、温泉屯体验生活和实地考察。由于国民党军队逼近,她只好转移到阜平,后来又前往离晋察冀中央局更近的抬头湾村,当环境稍微安定才得以写作初稿。小说里的暖水屯是以丁玲住过一段时间的温泉屯为原型的。也正是在创作期间,她听说村子已经被敌军占领,非常担心记挂那里的乡亲,也有意识地收集桑干河一带沦陷后护地队展开斗争的材料。按照丁玲的计划,小说将写斗争、分地、参军三个阶段,初稿只写到第一阶段。由于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她暂停写作参加土地平分,在此后的差不多半年时间担任获鹿县工作组长,负责五个村的土改工作。以这些生活、工作为基础,丁玲又进一步修改、补充。因为多方面原因,丁玲最终未能完成原计划的“三部曲”。但从创作过程来看,她一方面领会政策,一方面非常重视个人体验。不仅暖水屯脱胎于熟悉的温泉屯,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如钱文贵、顾涌、李子俊、刘满、黑妮、文采也有现实原型。这些乡村各色人等,地主、乡绅、勤劳致富的中农、有冤难诉的农民、地富子女、土改干部……无不凝聚作家观察、揣摩的精心和苦心。(摘编自熊权《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经验和实践炼成的革命史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一部革命史诗,也是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革命文学作品。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用“聊天”的方式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变革。C.土地改革胜利以后,丁玲为百姓生活得以改善而感到幸福,情感的投入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成功的原因之一。D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循着生活的脉络,写活了巨大的变革,使小说与村庄有了十分吻合、非常紧密的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言说乡土中国的主潮与正义,表现出土改运动的复杂性和合理性。B.只要用心写一本书,就能够既写在纸上,还可以生动地刻在大地上,印在普通人心中。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人物形象都来自现实原型,凝结着作家观察、揣摩的精心和苦心。D.小说计划写斗争、分地、参军三个阶段,但最终只写到第一阶段,这是作品的不足之处。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立意宏阔且尝试以小见大”的一项是(3分)A.身入心入情入,把小说生动地刻在大地上。B.小说是丁玲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C.小说只涉及一个小村庄,却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革。D.小说镌刻在普通人的心里、写在历史上。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写作思路。(4分)5.“丁玲是在一种平静下蕴含着热情的状态中”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丁玲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平静”与“热情”。(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追寻上甘岭神枪手肖勤刚过去的四月和以往不同,从山西打工回乡的邹军发现,祖父邹习祥的墓前插满了白色的菊花。远道而来的一个个陌生人满怀敬意地看着邹军说,原来,你的爷爷,就是当年著名的志愿军狙击手!发现邹习祥的英雄事迹,对我来说是个偶然。在采访贵州省抗美援朝二等功臣杨作云的过程中,对军史一无所知的我查阅了大量抗美援朝相关史料。在《解密上甘岭》和聂济峰口述《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等书籍资料中,我不止一次看到同一张照片、同一位志愿军战士——他潜伏在灌木丛中,冷眉斜竖、目如利箭。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窗外吹来微凉的风,翻动了桌上的书稿,这位志愿军战士锐利的眼神又出现在我面前。我盯着照片下那行字;“45师135团1连狙击手邹习祥,一直活动到敌人前沿的灌木丛里,用七十八发子弹歼敌三十九人,战后,荣立一等功。”邹习祥、狙击手……我突然想起,曾听说务川县有一位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归来的老兵,也姓邹,枪法很准……我立即打电话到务川县请求查询。很快,县里回话说,是有一个神枪手,仡佬族,名叫邹习祥。但是因为患胃癌,已经去世好多年了。惊讶、意外和遗憾一起向我袭来,我黯然看向书稿上的照片,沉思良久。山河无恙、人民幸福,一切都那么美好,如他所愿;可我们竟然不知道身边有这么一位大英雄。 务川那边也很震惊,上甘岭的狙击英雄?我们县里有一位上甘岭的战斗英雄?放下电话,我们迅速启程去往邹习祥的老家。秋天的高原草场已经进入冻雨季节,一路上雾雨纷飞。远远的,我看到一个小小的山坳,山坳旁有几栋整洁的老屋,邹习祥的儿孙们就居住在这里。坐在火炉旁,邹习祥的家人看着我们带过去的一本本资料,当看到邹习祥的照片时,他的小儿子邹书敬忍不住热泪长流。因为身体不好,六十四岁的他已经无法开口说话,只是紧盯着那张照片,双手不断颤抖。孙子邹军和邹银强则瞪大眼睛,喃喃道,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爷爷穿着志愿军军装的照片……我们只有这张。说着,邹银强递过来一张陈旧泛黄的照片。照片里,年老的邹习祥身穿蓝布中山装,脚上是一双沾满泥巴的解放鞋。整个装束和普通的农村老人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笔挺的坐姿、炯炯有神的双眼和两道不怒自威的竖眉。只听说过他枪法很准。围拢过来的乡邻和老人们啧啧赞叹,哪晓得他恁厉害,他也是,恁甲(务川方言,意为“这么厉害”)的事,怎么就不说呢?说什么?我耳畔回响起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说什么?说自己英勇?还有那么多英勇的都埋在战场了,自己说什么?!青山不语、英雄无言,沉默的岂止一个邹习祥。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空降兵战车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一面密布三百八十一个弹孔的战旗迎风飘扬,那是邹习祥所在第15军浴血上甘岭后保存下来的一面战旗,它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属于上甘岭特功8连、更属于顽强英勇的中华民族,同样,也属于贵州大山里的农民邹习祥。我爷爷在上甘岭到底做了些什么?邹军和他的家人迫切地看着我们。时间回到1952年的4月,朝鲜上甘岭的白雪正在融化,邹习祥所在1连守卫的537.7高地北山,是第15军三十公里防御正面上最突出的阵地,与敌所在的高地南山相峙,两阵地相距仅有一百来米。由于1连缺乏强大的炮火支撑,敌军气焰一度十分嚣张。邹习祥和战友们每天都要忍受对面阵地上敌人的肆意挑衅,眼睁睁看着他们在阵前三五成群地晒太阳,志愿军们却只能困在简陋的工事里。后来,随着一线坑道阵地初步完成,志愿军有了坚实的地下长城,15军决定按照“零敲牛皮糖”战术,开展冷枪冷炮运动,好好打一场。邹习祥所在1连迅速响应,从4月17日到10月13日,只用了短短五个多月时间就歼敌八百余名。被喻为“神枪手”的邹习祥更是创下了七十八发子弹毙伤敌三十九名的优异战绩,荣立一等功。敌军被打得惶惶不可终日,在换防时惊恐地将537.7高地北山称为“狙击兵岭”。在志愿军15军资料中,有关邹习祥的记录基本终止在1952年10月。10月14日凌晨,惨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邹习祥和战友们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坚持作战,一次又一次收复阵地。在无数次生死之际的残酷战斗中、在打得“人死枪毁阵地烂”的上甘岭,我们已经无法分辨出哪一响射击声来自邹习祥的枪,我们只知道,在他沉寂多年的档案里,留下了歼敌二百零三人的记录。1952年12月1日,那一天,漫天大雪,志愿军15军召开了上甘岭战役胜利祝捷大会。 我想,队伍里的邹习祥,在那场大雪中,就已决定把自已的所有功绩和记忆都留在这片土地上,让它们和洁白的雪花一起、和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战友一起。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今天的务川,广袤的栗园草场,牛羊成群,宁静安详。崇尚英雄、敬畏历史,有些过往,远去了,仍值得一提再提;有些人,故去了,仍值得永远铭记。(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习祥原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后来回到家乡,成了平凡普通的农民。B.许多志愿军都不提自己的英雄事迹,是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在战争中不够英勇。C.文章写邹习祥的资料记录未能记清他哪一枪歼灭了敌人,突出了作者的遗憾。D.在上甘岭祝捷大会上邹习祥决定将自己的战斗历史和牺牲的战友一起埋葬在此。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得知邹习祥是上甘岭的战斗英雄后,务川县的相关人员语气中充满了疑问,这从侧面反映了邹习祥退伍后的低调。B.文章抓取了一个细节“密布三百八十一个弹孔的战旗迎风飘扬”,表现了志愿军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的精神。C.“今天的务川,广袤的栗园草场,牛羊成群,宁静安详”描绘了务川幸福的生活,象征着英雄的崇高精神,深化了主题。D.文章以邹习祥这个志愿军战斗英雄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展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整体风貌,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缅怀之情。8.文章中两次写到了邹习祥的照片,分别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9.文章为什么不完全按时间顺序来叙述?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韦城翟让为东都法曹,坐事当斩。狱吏黄君汉奇其骁勇,夜中潜谓让曰:“翟法司,天时人事,抑亦可知,岂能守死狱中乎!”让惊喜叩头曰:“让,圈牢之豕,死生唯黄曹主所命!”君汉即破械出之。让再拜曰:“让蒙再生之恩则幸矣,奈黄曹主何!”因泣下。君汉怒曰:“本以公为大丈夫,可救生民之命,故不顾其死以奉脱,奈何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 君但努力自免,勿忧吾也!”让遂亡命于瓦岗为群盗,同郡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聚少年往从之。时又有外黄王当仁、济阳王伯当、韦城周文举、雍丘李公逸等皆拥众为盗。李密自雍州亡命,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弟,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密。密察诸帅唯翟让最强,乃因王伯当以见让,为让画策,往说诸小盗,皆下之。让悦,稍亲近密,与之计事。密因说让曰:“刘、项皆起布衣为帝王。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方乃巡游扬、越,委弃东都,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也。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庚戌,须施引兵击让,让向数为须陁所败,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让不得已,勒兵将战,密分兵千余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陁素轻让,方阵而前,让与战,不利,须陁乘之,逐北十余里;密发伏掩之,须陁兵败。密与让及徐世勤、王伯当合军围之,须陁溃围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陁跃马复入救之,来往数四,遂战死。所部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河南郡县为之丧气。(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沲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B.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险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C.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施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D.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险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法曹,汉代指掌管邮递驿传的官署,也可指司法官署或掌司法的官吏。B.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C.和亲,文中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D.庚戌,“庚”是十二地支之一,“戍”是十天干之一,我国古代常用天干地支纪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翟让因犯死罪而被关进监狱,狱吏黄君汉认为翟让骁勇不同寻常,给翟让打开枷锁,把翟让放了出来,于是翟让逃亡到了瓦岗。B.李密往来于义军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计谋,这些首领起初并不相信,后来逐渐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开始敬重李密。C.李密通过王伯当的关系拜见翟让,给翟让出谋划策,武力收编其他的小股盗匪;翟让逐渐亲近李密,李密趁机劝说他起兵灭隋。D.翟让领兵迎战须陁,李密派一千多人埋伏在大海寺后面的树林中;翟让兵败,李密命令伏兵袭击须陁,并联兵合围,最终杀死须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让蒙再生之恩则幸矣,奈黄曹主何!”因泣下。(4分)(2)故不顾其死以奉脱,奈何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4分)14.李密认为灭亡隋朝并不难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荒村于谦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遭受旱灾与蝗灾,年复一年,没有收成,农村凋敝,村落十分荒凉冷落。B.为了还债,老翁去做雇工,让小孩去卖掉家中口粮,老翁家生活极其贫困。C.农家墙壁坍坏,屋里到处都刮着大风;屋梁倒塌,月光直接照射到了床上。D.诗歌语言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事雕琢,描绘典型事例而获得良好效果。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望岳》中,“▲,▲”两句表达了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3)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谈到“思”与“学”的关系,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 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音频已成为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沿的媒体。声音凭借着单纯的信息维度,流水般汹涌地涌入听者的身体,更能直击人心。情感放大是中国特色节目中▲的元素,《追寻》将百封家书用震撼人心的讲述和▲的吟诵传递出人间至美之情。一封封浸染着父母之恩、夫妻之爱、兄弟之情的家书,透过声音,连着时空,栩栩如生。《追寻》以一种▲的方式对经典人物、故事进行了生动演绎,更多革命烈士将被我们了解、认知、传诵。通过《追寻》,我们认识了裘古怀,“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他的临终遗言▲,令人动容。《追寻》展现了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将红色文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了出去。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弥足珍贵声情并茂别出机杼醍醐灌顶B.弥足珍贵绘声绘色别出心裁醍醐灌顶C.不可或缺绘声绘色别出机杼振聋发聩D.不可或缺声情并茂别出心裁振聋发聩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要求。B.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C.节目以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要求。D.节目以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许多得了高血压的患者不愿意吃降压药,因为有传言,(▲),真的是这样吗?确实,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降压药物①,是因为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尚不能根治,只能以药物进行控制。长效降压药物也仅能平稳控制24小时的血压。因此,降压药需要每日服用,一旦停用,②,而血压升高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只有通过长期治疗,使血压平稳控制,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能找到病因的高血压例如嗜铬细胞瘤、药源性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另外,在生活方式改变后,③,经过医生判断,也是可以减药、停药的。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降压药并没有多大效果B.降压药一旦吃了就再也停不掉了C.降压药不能随便减药D.降压药是不能随便吃的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力行”出自《书·泰誓中》,意思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等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周易》中蕴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广业”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上述材料能给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语文考试参考答案1.B(“用‘聊天’的方式反映了……”错误,原文是“丁玲在参加土改工作队时,主要的工作方式是与人‘聊天’”,是说作者身心的融入,并非作品的叙述方式)2.A(B项,“只要用心写一本书,就能够……”,用心织是其中一个条件,并非用心就可以;另外,并非所有书都要像《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反映中国农村的小说一样“生动地刻在大地上,印在普通人心中”。C项,“人物形象都来自现实原型”,说法绝对,原文“如钱文贵、顾涌、李子俊、刘满、黑妮、文采也有现实原型”,但并非全部。D项,“只写到第一阶段,这是作品的不足之处”理解错误,原文是“初稿只写到第一阶段”,也不能说作品没完全按开始设计的写就是作品的“不足之处”)3.C(A.B、D项都是说明小说的意义、影响)4.材料一先总体概括介绍小说的内容、成就等,再详细论述成书过程中作家丁玲的身心、情感的投入,最后写“我”实地走访温泉电的感悟。(2分) 材料二先总体介绍小说的内容,对小说进行评价,进而指出小说是“丁玲深入生活的产物”,并举例论述丁玲深入生活的状况及其成书的过程。(2分)5.“平静”是指小说只涉及河北桑干河边的一个小村庄,反映解放区土改运动,在写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个人体验,平静地观察生活,揣摩小说中的人物原型;沉着、坚毅地投入土改工作和文学创作中。(3分)“热情”是指丁玲能穿透不同年龄、经历和背景,和不同人物对话、达成理解和共情,将人物写得生动鲜活,并对每个人物的命运进行关注,对村庄投入自己真切的感情。在投身文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身心融入的热情,用热情书写这部巨作。(3分)6.A(B项,“是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在战争中不够英勇”理解错误,这些志愿军之所以不愿意提自己的战斗事迹,是因为他们觉得在那些为祖国付出了生命的战士面前,自己的这种英勇根本不值一提。C项,“突出了作者的遗憾”理解错误,是表现了当时战争的激烈以及邹习祥消灭的敌人很多。D项,理解错误,从原文“这只是我的想象”可知)7.C(“象征着英雄的崇高精神”错误,此处的景物描写不具有象征意义)8.第一张照片突显了邹习祥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冷静、敏锐的一面,展现了一位狙击手的形象特征。(2分)第二张照片表现了他不同于普通农民的形象特征,军人的烙印伴随了他一生,突出了他的军人本色,使他的军人形象更加鲜明。(2分)9.文章先交代邹习祥的志愿军狙击手的战斗英雄身份,接着叙述他的战后的普通人生活,再叙述他的战斗事迹。从人物塑造上来看,这样叙述突出了邹习祥为国奉献却默默无闻、不事张扬的高尚精神;(3分)从结构安排上来看,设置了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10.B(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险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11.D“庚”是十天干之一,“戌”是十二地支之一)12.C(“武力收编”错误,原文是“往说诸小盗”,即劝说诸小盗)13.(1)“我蒙受您的再生之恩得以幸免,但黄曹主您怎么办呢!”于是眼泪流了下来。(“幸”“奈……何”“泣”各1分,句意通畅1分)(2)所以才不考虑生死来让您脱身,你怎么却学儿女子弟以涕泪来表示感谢呢!(“顾”“效”“谢”各1分,句意通畅1分)14.①主昏民怨,穷兵黩武,断绝外援;②隋炀帝四处巡游,不理朝政;③翟让雄才大略,义军兵强马壮。(每点1分)[参考译文] 韦城人翟让是东都的法曹,因为犯罪应当被处死。狱吏黄君汉认为翟让骁勇不寻常,在夜里悄悄对翟让说:“翟法司,天时人事,也许是可以预料的,哪能在监狱里等死呢!”翟让又惊又喜,叩头感谢说:“我翟让,是关在圈里的猪,生死只能听从黄曹主的吩咐了!”黄君汉当即给翟让打开枷锁把他放出。翟让再次拜谢说:“我蒙受您的再生之恩得以幸免,但黄曹主您怎么办呢!”于是眼泪流了下来。黄君汉发怒道:“我本把你当成大丈夫,可以拯救黎民百姓,所以才不考虑生死来让您脱身,你怎么却学儿女子弟以涕泪来表示感谢呢!你就努力设法逃脱吧,不要管我了!”于是翟让逃亡到瓦岗为盗,与他同郡的单雄信,骁勇矫健,擅长骑马使矛,他召集年轻人去投奔翟让。当时还有外黄人王当仁、济阳人王伯当、韦城人周文举、雍丘人李公逸等人都率领众人做盗匪。李密从雍州逃出后,往来于各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计谋。开始他们都不信任他,时间久了,逐渐觉得他的话很对,相互告诉说:“这个人是朝廷公卿的子孙,才有像这样的志气。现在人人都说杨氏将要灭亡,李氏即将兴起。我听说称王的人命大不会死。这个人能再三得以解脱逃命,难道不就是这种要为王的人吗?”从此逐渐对李密尊敬起来。李密观察各首领,只有翟让的实力最强大,于是靠王伯当的关系拜见翟让,给翟让出谋划策,并去游说其他的小股盗匪,使他们都归顺了翟让。翟让很高兴,逐渐亲近李密,和他谋划军事。李密便劝翟让说:“刘邦、项羽都从平民起家做了帝王。现在上有昏庸的君主,下有怨愤的百姓,精锐官兵都战死在辽东,与突厥的和亲关系也已断绝,在这个时候,皇帝还到扬州、越州一带巡游,抛弃东都不顾,这也正与刘邦、项羽当年奋起的大好时机相似。以您的雄才大略,兵士和战马又如此精锐,横扫长安、洛阳二京,消灭暴虐的国君,灭亡隋朝是不困难的。”庚戌日,须陁领兵攻打翟让,翟让过去有好几次都败在须陁的手下,听到他来了,非常害怕,准备逃避。李密说:“须陁有勇无谋,军队刚打了几次胜仗,既骄傲又凶狠,可以一战就把他捉住。您只需要摆好阵势等待,我保证替您打败他。”翟让不得已,领兵准备作战,李密分派一千多人埋伏在大海寺背面的树林中。须陁一向看不起翟让,排成方阵前进,翟让与他交战,没有取胜,须陁乘机追击了十余里;李密派出伏兵袭击须胞,须陁的部队被打得大败。李密和翟让以及徐世鼓、王伯当联兵合围,须陁突围而出;见左右的人没有全出来,又跃马冲进阵去救援,往返了四五次,于是战死。他的士兵们昼夜号哭,好几天都没有停止,河南各郡县因此大伤元气。15.B(“让小孩去卖掉家中口粮”理解错误,“输”是缴纳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卖掉小孩来缴纳租粮”)16.①关心民生疾苦,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关怀。②对“报喜不报忧”,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吏进行了揭露和抨击。(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17.(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示例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示例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电之所学也(每空1分,加、减字或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18.D[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句中用于修饰“元素”,表达情感放大是中国特色节目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强调它的重要性,应选“不可或缺”。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此处修饰“吟诵”,应选“声情并茂”。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也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此处强调这种演绎方式构思新颖,应选“别出心裁”。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彻底醒悟,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此处强调他的临终遗言有号召力,应选“振聋发聩”] 19.C(A项,“将……为切入点”搭配不当,应为“以……为切入点”;,“可以堪称”赘余,“堪称”就是“可以称为”之意,去掉“可以”。B项,“将……为切入点”搭配不当,应为“以……为切入点”;“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后面缺少宾语,应在最后加上“要求”。D项,“可以堪称”赘余,“堪称”就是“可以称为”之意,去掉“可以”;“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后面缺少宾语,应在最后加上“要求”)20.将声音这一听觉形象与“流水般汹涌地涌入”这一视觉和触觉形象沟通起来,(2分)“流水般汹涌地涌入听者的身体”构思新颖,又生动形象地表现大量的声音信息如水一样汹涌而来,使听众能大量获取声音信息的感受,增加了语言的文采。(3分)21.B(根据原文语境,括号处是“传言”的具体内容,应该解释“许多得了高血压的患者不愿意吃降压药”的原因。根据下文的“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等信息,可知B项最恰当)22.①之所以需要长期服用②血压还会升高③血压下降并保持稳定的(每处2分)23.[写作提示](一)材料解读和立意参考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包含两段话。第一段着重解释“力行”的出处及含意;第二段强调“力行”的作用、力行与德行的关系,以及“力行品格”的主要内容。写作任务是紧扣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的身份,联系自身发展深入思考、认真规划,写一篇文章。(二)写作任务分解任务一:写作主题为“力行”材料已明确了“力行”的内涵,即努力实践,竭力而行;“力行”的意义与价值,即“仁”“君子之大德”;“力行”的表现,即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任务二:阐述“力行”的当代意义材料中的两段话都侧重闸述“力行”的传统价值,如“力行”的出处、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等等,写作任务要求联系民族复兴重任,即侧重阐述“力行”的当代意义。任务三:写作者身份“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是这篇作文写作者的角色定位,写作时应“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2022届高三数学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2022届高三英语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2022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2022届高三化学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2022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2022届高三政治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2022届高三生物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2022届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含答案)
2022届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
2022届湖北省京山市、安陆市等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政治(word版含有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27 21:07:12
页数:12
价格:¥5
大小:35.59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