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余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余姚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任斓审题:黄维珍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歌当(dāng)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犹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B.爱情怂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它替我出主意,我借给它眼睛。我不会操舟驾舵(duò),可是倘使你在辽远辽远的海滨(bīn),我也会冒着风波寻访你这颗珍宝。C.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项目的预算资金不能在当年全部支出,沉淀在帐户上呼呼大睡,造成无效闲置;与此同时,当年一些亟(jí)需资金的项目却在那里嗷嗷待哺(bǔ)。D.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网络平台的流量数据、社群舆情,了解粉丝为偶像“打榜”“控评”等行为动向;并加强对文娱行业的监管,防止粉丝被资本逻辑(jì)和商业模式裹挟(ji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近年来,书法创作中以表现主义为核心的视觉呈现与笔墨游戏,被更多的人接受,一些书家开始崇尚书写无意义文本,以抒发个体生命感受,并认为这样的书法作品更现代,而且也能写出书卷气。【甲】“无意义文本”真的可以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素材吗?以其为内容能够写出有感染力的书法吗?文本是书法的灵魂所在。【乙】书法的书卷气,及艺术风格等,皆与文本背后的人文精神休戚相关。文本缺位的书法,是不完整的书法。对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尽管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但其文化根本并没有动摇。书法艺术一直承担着“载道”的功能。【丙】优秀书法“对于内身而说,足以陶冶人心,有‘修身’之力;对于社会而言,则有移风易俗、感化人心之效”。以《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等为代表的书法经典均是笔墨与文辞交相辉映的产物,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民族风骨、人文精神,体现着书家的文化修养与艺术素养,至今熠熠生辉。2、文段中的加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休戚相关B.尽管C.交相辉映D.蕴含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С.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古人利用物体投影随太阳移动而旋转的原理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发明了日晷,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B.由于社会治理转型一度缺乏整体性的制度设计,没有像经济转型那样有相对明确的目标、路径和体制,往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下被动前行甚至徘徊不前。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D.代表委员们认为,家长的焦虑心态客观上助推了课外辅导热,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知识、技术的强烈需求则是校外培训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1 5、下列关于课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著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B.《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收集了战国时楚国人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C.《逍遥游》选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庄子》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均由庄子所著。D.《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他名德信,是元代戏曲作家,著有杂剧14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厢记》,在《西厢记》中王实甫提出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未有知其修.者修:长B、可以濯.吾缨濯:洗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然:没有出乎人的意料D、列坐其次.次:地方7、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而莫之夭阏者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之二虫又何知D.室西连于中闺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鼓.枻而去②请略陈固.陋.③见狱吏则头.枪地④我腾跃而上.⑤一觞一咏⑥群贤毕至⑦雄州雾列,俊采星驰⑧襟三江而带五湖....A、①⑧/②⑥/③④⑦/⑤B、①⑤⑧/②⑥/③⑦/④C、①④⑤/②⑥/③⑦/⑧D、①⑤/②④⑥/③⑦/⑧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二维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1)。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另一个更大的风险是,很多二维码链接是木马链接,只要扫了,(2),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3)。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0分)材料一:“网络成瘾综合征”,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C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的发病率稍高,已接近10%。网瘾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据某高校对237名退2 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导致成绩下降。同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的欲望,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极易引发冲突,导致违规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摘编自《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材料二:我国网瘾在不同年龄上的分布不同职业的网瘾分布(摘自《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材料三:网瘾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问题。美国哈里斯调查公司200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85%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网瘾问题。在我国,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已成为网瘾泛滥的重灾区。究其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位是导致网瘾泛滥的因素之一,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这些实际监护人因对孙辈的溺爱及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等原因,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温饱需求。此外,农村文娱活动相对匮乏,城市青少年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博物馆、儿童剧院、手工作坊等文化空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这在农村是很难想象的。最后,互联网企业挺进中小城市与农村市场,瞄准了农村青少年这一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自控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中招也就在所难免了。(摘编自《抵御网瘾,重塑农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材料四: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但就目前来看,面对屡见不鲜的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产品形态,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当然,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难题,需要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3 会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摘编自《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危害的一项是()(3分)A.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直接表现就是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学习成绩下降。B.青少年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易导致角色混乱,道德感弱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C.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同时,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D.“网络成瘾综合征”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网瘾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得更机智活泼自信。11.下列对材料中“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相关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成瘾综合征”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成了世界性的难题,患者无法彻底根治。B.调查显示,从年龄阶段来看,我国13~17岁的青少年患网瘾的比例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患网瘾人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职业分布来看,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生患网瘾的比例最高;从成因分析来看,满足感缺失、自控能力弱、过于清闲是主因。C.“网络成瘾综合征”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颈椎病、失眠、自闭症等都是由“网络成瘾综合征”引起的。D.要解决我国农村网瘾泛滥的问题,需要政府、互联网企业、学校、家庭等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当前尤其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防沉迷措施,切实提高老年实际监护人的素质。12.现在部分互联网企业只顾赚钱,缺乏社会责任感,请你联系实际对其提两条合理的建议。(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0分)一棵老榆树王菲庄子上的树也就那么几种,不外乎杨树、柳树,还有榆树。榆树相对来讲显得比杨树和柳树贵气些,因为它的头上可以长出榆树钱来,但凡和钱字挂了钩,人们多少都会显示出自己的热情,来回在路上走的时候便会多看上它几眼。而且,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它曾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为了念及这份恩情,人们也是应该多看它几眼的。但也仅此而已,人们的目光瞟了它几眼之后就过去了。倒是我们这些小孩子非常喜欢它,看着那满树的榆钱,我们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那时,榆树便很有些沾沾自喜,觉得从前那些幸福的时光又回来了,它又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了,便觉得自己又高出别的树一个等级了。人也这样,总喜欢体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更希望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来笼络大家的目光。榆树很少,我们小村子里只有两棵榆树,一棵在村子最东头,另一棵在村子中间,离我4 家也最近。那棵榆树很粗,我们几个小孩子合起来也搂不住,树冠很大,夏天到来,榆树钱被我们撸尽了,鲜嫩的叶子长满了枝丫,枝丫和枝丫手拉着手把一片天空撑起来,就成了一把很大的伞,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喜欢在伞下过家家,用小棍画出正方形,正方形里再画一些小正方形,一个家就算完成了。爷爷说这棵树比他岁数都大,爷爷今年八十四,那棵老榆树大约有一百多岁了。一百多岁的老榆树就和村子中间原来生产队院子里的那个老磨盘一样,见多了村子里的人事变迁,心思沉得很深,不管村子里出了多大的事,眼皮都不会撩一下,凡事已经宠辱不惊了。老榆树前面的那户人家姓王,生有两个儿子,小的和我相仿,大的长我两三岁,都是黑黑高高的,略胖,大人们喜欢用虎头虎脑来形容他俩,我也觉得他们像两只老虎,内心便多少对他们有了惧意。但又很羡慕他们,总觉得他们因为屋子后面有这棵老榆树,是比别的孩子幸福的。就像村子南面那个叫南围子的屯子,因为地势高,庄家长得比我们庄上的好,大人们便总用羡慕的眼光抚摸人家地里的庄稼,抽烟的时候,烟雾缭绕着都往地南头飘。这烟和人一样,真有个随风倒的劲儿。他们的母亲也黑黑胖胖的,长相端正厚实,一笑有两个大酒窝,我去榆树下玩,很多时候都可以看到她,浅灰的裤子,膝盖上补着一块补丁,上衣是件花罩衣,具体什么颜色忘记了,就站在她家土房子后面的墙根旁,我不和她打招呼,我不知道应该叫她什么,只是自顾自地在榆树下玩自己的。她就站在那里看我,很长时间地看,我也不知道看什么,后来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说因为她特别喜欢生女儿,结果生了两个男娃,她看我的时候,那心里是在遗憾她没有闺女呢!老榆树也有遗憾,它因为身边没有同伴而遗憾着,这个时候,它就彻底放下了姿态,它不再摆着高高在上的表情,它羡慕隔着一条路对面那些杨树,一排排,有十几米宽,呈长条形铺满小村子的后身。那些杨树都是有伙伴的,群居着,有以往的,也有新栽下的,和村子里的人一样,一辈撵着一辈往高里长,往时间深处长,往生命的尽头长。但杨树也羡慕老榆树,觉得老榆树可以活那么大岁数,可以和这个村庄一起比肩往前走,这些杨树和老榆树比,都是年轻的,只有几年,或者十几二十几年的树龄,庄子上的那些老故事,那些老下去的人,或者干脆那些已经埋入土地下面的人,它们都不知道。不要说它们不知道,这庄上又有几个人知道呢?老榆树是这个庄子上的一座丰碑,有了它,还有那个石磨盘,这个小村子才有了自己的历史可以言传,也才会有一种风雨沧桑的味道。一个村庄如果没有历史,就和一个人没有过去一样,是没有存在感的,也不会获得村子里人的尊重。而这些,老榆树都可以给予,老榆树是这个村子的功臣,是这个村子的救赎者。那些年,我们只喜欢和吃的打交道,榆树钱是这些孩子最美的食物,我们总是在冬天还很深的时候就盼春天快些到来,其实我们哪里是盼春天,我们是盼春天到了,那棵老榆树就可以为我们捧出香甜的榆钱了。榆钱满枝的时候,男孩子会上去把枝子折下来,女孩子负责在下面捡,边捡便就把嘴里塞得鼓鼓的,上面的也是,边折边吃,往往从树上滑下来就吃饱了。折枝子的时候,我们看不到老榆树疼痛的表情,老榆树把自己的表情藏得很深,它不龇牙咧嘴,但它一定痛惜它又少了几只胳膊,少了几条腿,它一定又会孤单地想,这要是多几个兄弟姐妹,像杨树那么多,不,像柳树那么多也行,自己就不会年年都被折去这么多胳膊和腿了,自己的痛苦也会有别的榆树分担了。树和人一样,喜欢和同类在一起的,但老榆树没有,老榆树就那么孤单地站着,偶尔一两只鸟落在它头顶,啾啾地叫着,转身又飞到杨树林中去了。鸟喜欢树多的地方,那样会有安全感。而老榆树在我家搬走没几年就被砍掉了,砍掉它的是那两个长大的王姓兄弟,他们5 把老榆树的根刨出来,和老榆树的身体放在一起,在太阳底下晾干,然后锯掉,一截一截的,再用斧头劈成柈子,整齐地码在自家院子里,当作冬天的烧柴。村子里那棵最老的树在一缕炊烟里消失不见了,尽管老磨盘还在,但村子还是在一夜之间没了根,迅速老下去,和村子一起老下去的还有从前那些年的光景。(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13、文中画横线部分有关“我”对王家两个儿子的情感态度的描述有什么作用?(4分)14、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6分)15、请简析文中老榆树的形象。(4分)16、根据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深层意蕴。(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1题(20分)诗历题辞[明末清初]黄宗羲余少学南中,一时诗人如粤韩孟郁上柱、闽林茂之古度、黄明立居中、吴林若抚云凤皆授以.作诗之法。如何汉魏,如何盛唐,抑扬声调之间,规模不似,无以御其学力,裁其议论,便流入为中、晚,为宋、元矣。余时颇领崖.略.,妄相唱和。稍长,经历变故,每视其前作,修辞琢句,非无与古人一二相合者,然嚼蜡了无余味。明知久久学之,必无进益,故于.风雅,意绪阔略。其间驴背篷底,茅店客位,酒醒梦余,不容读书之处,间.括韵语,以销永漏,以破寂寥,则.时有会心。然后知诗非学之而致,盖多读书,则诗不期工而自工。若学诗以求其工,则必不可得。读经史百家,则虽不见一诗而诗在其中。若只从大家之诗,章参句炼,而不通经史百家,终于僻固而狭陋耳。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古今志士学人之心思愿力,千变万化,各有至处,不必出于一途。今于上下数千年之中而必欲一之以唐,于唐数百年之中而必欲一之以盛唐。盛唐之诗岂其.不佳,然盛唐之平奇浓淡,亦未尝归一,将又何所适从耶?是故论诗者但当辨其真伪,不当拘.以家数。若无王、孟、李、杜之学,徒借咀嚼之力以求其6 似,盖未有不伪者也。一友以所作示余,余曰:“杜诗也。”友逊谢不敢当。余曰:“有杜诗,不知子之为诗者安在?”友茫然自失。此正伪之谓也!余不学诗然积数十年之久亦近千篇乃尽行汰去存其十之一二师友既尽孰定吾文但按年而读之,横.身苦趣,淋漓纸上,不可谓不逼真耳。(选自《黄宗羲诗文选译》,有删减)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时颇领崖.略.崖略:大概B.间.括韵语间:间或C.不当拘.以家数拘:拘泥D.横.身苦趣横:横竖,反正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皆授以.作诗之法但以.刘日薄西山B.故于.风雅不能喻之于.怀C.则.时有会心则.耻师焉D.盛唐之诗岂其.不佳其.制稍异于前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的诗集所作的题辞,文章简述了自己写诗的经历,并对诗歌创作提出了一些主张。B.作者批评了“诗必盛唐”的主张,认为写诗要有真情实感,不应该矫揉造作,评诗不应该以“家数”去衡量优劣。C.作者认为应该多读书,拥有王、孟、李、杜那样的学识,这样作诗自然会更加精进,所以他赞赏自己的一位朋友所写的诗歌像杜诗。D.文章叙议结合,叙述自己的作诗经历,内容朴实,情感真挚;谈论为诗之道,见解独到,说理透辟,发人深思。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余不学诗然积数十年之久亦近千篇乃尽行汰去存其十之一二师友既尽孰定吾文但按年而读之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然后知诗非学之而致,盖多读书,则诗不期工而自工。(4分)7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蝶恋花·留别吴白楼①(明)边贡亭外潮生人欲去。为怕秋声,不近芭蕉树。芳草碧云凝望处,何时重话巴山雨?三板轻船频唤渡。秋水疏杨,欲折丝千缕。白雁横天江馆暮,醉中愁见吴山路。注:①是作者的友人吴一鹏,字南夫,号白楼。22、古诗词中有些意象因长期反复使用而获得了固定的文化含义,譬如本词上阕中的“”和“”两个意象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2分)23、本词下阕是如何表达离愁别绪的?请加以赏析。(4分)(三)24、古诗文默写(10分)1、四围山色中,。,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2、世人皆浊,?众人皆醉,?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4、,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5、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四、作文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的发展,甚至以“自我”为中心;但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作为当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25 22:40:40 页数:8
价格:¥4 大小:387.7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