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时长:150分钟总分:150分课内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2分)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滟滟(yàn)   剡溪(shàn)渌水(lù)    殷岩泉(yīn)B.荞麦(jì)      皓腕(wǎn)铜钲(zhēng) 东南坼(chì)C.初霁(jì)      怆然(chuàng)絮帽(xù)     扁舟子(biǎn)D.纤尘(xiān)     悸动(jì)姜夔(kuí)      谢公屐(jī)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   ②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B.①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②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指书信C.①惟有幽人自来去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指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D.①游人只合江南老 只合:只应  ②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3.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放白鹿青崖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B.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食或尽粟一石C.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D.春水碧于天青,取之于蓝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④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千里逢迎,高朋满座⑦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来源:学*科*网]A.①③⑤B.②④⑦C.④⑤⑦D.①⑤⑥ 二、现代文阅读(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0分)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材料二: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5.下列对唐宋诗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宋诗词成为我们首选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唐宋诗词体现的普通人价值观,多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宋诗词中的典范,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传递给读者。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是能写出第一等真诗的诗人,他必然有第一等襟抱,也必然有第一等学识。B.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C.古典诗歌的典范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能提升读者的人格境界。D.当代人阅读优秀古典诗歌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两则材料对此均有所论及。7.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鱼的故事张炜父亲被叫到海上拉鱼了。我觉得有趣,沿着父亲的足迹,去海上看那些拉大网的人。海上没有浪,几个人把小船摇进去。随着小船往海里驶,船上的人就抛下一张大网,水面上留下一串白色网漂。小船兜一个圈子靠岸,剩下的事儿就是拽住大网往上拖,费劲地拖。这就是“拉大网”。网一动,海上老大就呼喊起来,嗓门吓死人。所有的拉网人随号子嗨呀嗨呀叫,一边后退一边用力。大网慢慢上来了,岸边的人全都狂呼起来。我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活蹦乱跳的鱼一齐离水。各种鱼都有,最大的有三尺多长,头颅简直像一头小猪。有一条鱼的眼睛睁得老大,转动着,一会儿盯盯这个,一会儿盯盯那个。我相信它懂事。所有鱼都在海上老大的吆喝声中被网包抬起,倒在了不远的一片苇席上。席子旁早排好了长队,都是赶来买鱼的人。他们有的推车,有的担筐。鱼不值钱,买鱼的扔下一块钱就可以随便背鱼。拉网人真辛苦,每天要拉好多网。早晨要拉“黎明网”,这网最重要。这时也是海上老大最精神的时候。拴网绳了,喊号子了,领头喊的人两手伸得像大猩猩一样长,一举一举大喊。海上老大就高兴这样。父亲也跟上喊,额头冒着汗珠。 父亲在海上学会了做一种毒鱼。这种鱼肉最鲜,可偏偏有毒,毒死的人数不完。母亲一见它就吓得叫起来,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冒这个险。父亲把衣袖绾起,用一把小刀剖开鱼肚,然后分离出什么,把鱼头扔掉。用清水反复冲洗,又将鱼脊背上那两根白线抽掉,说:“没事了。”母亲喘着把鱼做好。一种奇特的鲜味飘出,真好吃。这才叫好吃。父亲从酒葫芦里倒出一点酒,让我和母亲都尝了一小口。这天晚上很愉快,父亲还唱起了一首拉网的歌,母亲为他缝补衣衫。我胆子大了,伏到父亲背上,脊背热得像炕。父亲常把海上的欢乐带回,又差点全部抵销。另一次父亲又捎回几条毒鱼,扔在地上就睡去了。母亲仿照父亲上次那样把鱼剖开,从头全做一遍。还是鲜气逼人,又美吃一顿。一个多钟头过去,我有点晕,真的晕了。接着我看见父亲全身抖动,手指像按在一根琴弦上,又颤又挪,嘴里吐出了白沫。母亲比我们好一点,脸也黄了。母亲摇晃过来,我们扶在一起。母亲说:“到外面采一点木槿叶,采一点解毒草。”我往外连爬带跑。草地上全是一样的草稞,根本分辨不出有什么不同。这些草稞像是向我伸来,抚摸我。我低下头,它们就摸我的眼睛、头发,一会儿又像火焰一样烧我的脸。母亲已经采到了一株解毒草,她先嚼碎一些,吐在我嘴里。原野在眼前变成一片紫色,又变幻出更奇怪的颜色。整个原野都有一层紫幔,下面像有一万条蛇在拱动。它不停地抖、舞,升上来,眼看就要把我覆盖了。我不能挣脱。我想起了妈妈,睁大眼找,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我喊,不知喊了多久,才听到一阵脚步声。我躺在小茅屋里,旁边是父亲。母亲坐在那儿,旁边的碗里是捣成稀汁的解毒草。她说:“孩子,你说胡话……”吃毒鱼后一个多月的晚上,外面起了大风。风很大,搅弄得整个荒滩不得安宁,各种大声使我害怕。我睡着了,接着就梦见一条小鱼,好俊的小鱼。它打扮得像一个小姑娘一样走进了茅屋。母亲把她抱到怀里,给她梳理透明的头发。真漂亮,除了有两个鱼鳍,到处和人一样。我扯着她的手在院里玩,一起逮蝉。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想让她做我的媳妇。我不好意思。不过,幸福啊。不过她说她要走了,她还会常来小屋的。走前她告诉我:她的爷爷、奶奶、哥哥、弟弟,所有的亲戚都给海上老大逮来了,他们死得惨。她让我求求岸上人,求求他们住手吧。如果他们做得到,她就可以嫁到岸上来。我哀求母亲答应她的话,哀求母亲去找海上老大,和父亲一起。母亲答应了。小鱼姑娘又来了。她哭着,告诉我,他们还在捕鱼,海里那么多姐妹再也看不到了。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刚才路过鱼铺的时候,给好多睡觉的拉网人腿上胳膊上都扎了红头绳:“我把他们扎住了,他们就不能下海了。” 梦做到这儿就醒了。我觉得像失掉了一个真正的朋友,竟然哭了。母亲赶紧把我抱到怀里,问怎么了?我就告诉了这个梦。天亮后父亲要到海上去,母亲让他小心一点。她把我的梦告诉了他,说:“孩子梦见好多拉网人都给扎上了红头绳。”父亲瞥了母亲一眼,走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天父亲把我的梦告诉了海上老大,老大只是一笑。那天傍晚风息涛平,老大就让小船出海。想不到一场风暴突来,出海的五个人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跌进了狂浪。他们无一生还。父亲跑回来嘴唇都紫了,双手抖着跟母亲讲了风暴。母亲一句话也没说,只直眼盯着我。这就是鱼的故事。我再也忘不掉,一直没忘。尽管许多人说那只是一次巧合……(有删改)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叙述了渔村中的捕鱼人因不听从鱼姑娘的劝告,捕鱼过多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最终全都坠海而死的故事,警醒人们要敬畏自然。B.小说中以父亲为代表的打鱼人勤劳纯朴,坚忍乐观,他们靠捕鱼维生,工作非常艰辛,但他们没有怨言,反而从中享受到收获的快乐。C.“我”一家因吃毒鱼而濒临死亡,却又在草地上找到解毒草而获救;这个情节启示我们,大自然可能带来灾难,也能帮助我们渡过危难。D.在“我”的梦里,鱼姑娘说给拉网人扎上了红头绳,让他们不能下海;父亲也提醒了海老大,但海老大却不以为然,结果发生了意外。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语言特色鲜明,抒情意味较浓;在作者的笔下,捕鱼生活虽然艰辛却充满了乐趣,而鱼也带有灵性,甚至还托梦来向人类报信。B.作者在文中强调网上来的鱼很多,为后文鱼姑娘在梦中说要嫁到岸上来作铺垫,也为后文风暴突来,捕鱼人坠海而死的结局埋下伏笔。C.“我”吃毒鱼中毒,妈妈为“我”解毒,其间“我”出现了各种幻觉,这些亦幻亦真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魔幻色彩,吸引读者的兴趣。D.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叙述故事,如网来的鱼头颅像小猪,“懂事”般盯着人看,梦中鱼姑娘单纯而惹人怜爱,充满童心童趣。10.小说围绕鱼写了捕鱼、吃鱼、梦鱼三件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11.小说为什么要详写“我”做的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即大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节选自《明史·海瑞传》)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B.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C.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D.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生来自全国各地。B.宦官也称太监,是古代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C.晏驾是帝王死去的委婉说法,“晏”义为晚,晏驾指帝王车驾未能按时发出。 D.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又指执掌国家大权的重臣,还可作为高级官员的通称。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瑞生活俭朴,时时关心国事。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布衣粗食,老仆种菜;任职户部时,见皇上深居西苑,不亲理朝政,又独自上奏劝谏。B.海瑞劝谏皇上,不惧以死报国。皇上得疏大怒,命令火速捉拿,不要让他逃遁,但得知海瑞待罪于朝不会逃跑后,又细读疏文,并感动叹息。C.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D.海瑞为人刚直,身后穷困窘迫。他生平以刚为主,虽然一心为民,但行事却有偏颇;他一生清廉自律,家境贫寒,死后竟至靠人凑钱殓葬。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2)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16.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游襄阳①怀孟浩然白居易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②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注]①襄阳:孟浩然的故乡,后孟浩然隐居于鹿门山。②讽:背诵。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写景,“岩岩”“汤汤”摹写山的高峻、水的浩荡,为表达怀人之情作铺垫。B.作者游历襄阳,思念孟浩然,不禁感叹当地山水的灵秀之气,涵养了孟诗的独特气韵。C.最后四句作者展开想象,鹿门山云树苍茫,孟浩然归隐之处无从寻觅,不由感慨万千。D.这首五言古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语言清新自然,于平白之中见古朴。18.“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两句如何表达怀人之情?请简要分析。(6分)19.(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2)《夜归鹿门歌》中,写世人回村,诗人却离家归鹿门,在两种归途中,表露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的句子是,。(3)杜甫《登岳阳楼》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       ,       。(4)荀子在《劝学》中用“登高”正面阐述“学”与“思”的关系,说明学习的效果的语句是:,。(5)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的:,。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读着董华先生《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这本书,我就会_____________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_____________地走着,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五光十色的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河流。童年的生活虽然_____________,但是充满了乐趣。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让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_____________。(),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忘却漫无目的贫苦触手可及B.遗忘漫无目的清贫垂手而得C.忘却漫不经心清贫触手可及D.遗忘漫不经心贫苦垂手而得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童年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因为故乡是不可复制的B.故乡是不可复制的,因为童年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C.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但是童年是不可复制的 D.童年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22.下面一则文稿中表达上有四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4分)招聘启事本校因发展需要,特面向全国各地招聘小学思维训练、阅读写作、英语、美术、书法全职教师五名。要求: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及相关学科教师资格证书,有2年以上学校或培训机构教学经验者优先。年薪15~20万左右(特别优秀者可网开一面),另加保险及其他福利。有兴趣的可将个人材料发送至163@163.com,并保证材料真实有效;否则取消应聘资格,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欢迎来电垂询。联系电话:3456789。智慧教育培训学校2018年4月28日五、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 某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向本市餐饮企业发出倡议,希望大家通过在店内张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标语,或在店内播放节约粮食的相关视频等活动来营造氛围,共同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二 某单位食堂用餐制度规定:食堂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员工用餐,发现员工有丢弃米饭、馒头等浪费行为,一次罚款100元,办公室当天通知财务从工资里扣除。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文明中学引起热议,有的为餐饮行业注重道德引领叫好,有的则认为某单位的规则约束更有价值。为此,文明中学将举办一次辩论赛,正方是“节约粮食,道德引领更重要”,反方是“节约粮食,规则约束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生活,自选立场,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答案一、课内选择题1.答案:D解析:A.“殷”读yǐn;B.“腕”读wàn,“坼”读chè;C.“扁”读piān。2.答案:C解析:因:依据3.答案:B解析:或:副词,有时。A.且:副词,暂且,姑且/连词,并且。C。因:介词依据/介词,因为。D于: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自,从。4.【答案】C【解析】本题检测对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需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情况: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词义感情色彩变化;⑤名称说法改变;⑥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二、现代文阅读5.【内容理解】(3分)C(A项,原文中没说“唐诗宋词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属于无中生有;B项,“多是”不当,原文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是举例证明“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价值观”,不存在范围、数量的判断;D项,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而写作,而是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颠倒了二者关系。)6.【理解分析】(3分)B(这既不是作者的观点,也不是陆机的观点,陆机的“诗缘情”并非否定“诗言志”;文中是说“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7.【论证分析】(4分)①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8.【内容理解】(3分)A(原文中鱼姑娘只是向我托梦,并没有劝告捕鱼人;另外坠海而死的只是当天出海的5个捕鱼人,并非全部。因此“捕鱼人因拒听鱼姑娘的劝告”及“全都坠海而死”的表述,均与原文内容不符。) 9.【分析鉴赏】(3分)B(“文中强调网上来的鱼很多”,既不是做“铺垫”,也不属于埋下“伏笔”。)10.【理解分析】(4分)①线索清晰,层层推进。小说以鱼为线索,把事情串连起来,清晰明了,三个故事层层推进,引人深思。②内容丰富,深化主题。通过捕鱼的故事,写出了自然给予人们丰厚的馈赠;通过吃鲜美的毒鱼差点丧命和梦见小鱼姑娘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法,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1.【鉴赏探究】(6分)①借梦突出主题。梦中鱼化身为美丽的小姑娘跟我玩并答应嫁给我,这寓意捕鱼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自然可以给予人类幸福的生活;但也告诫人们如对自然的索取不加节制,就会带来灾难;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②为下文埋下伏笔。梦中鱼姑娘的请求暗示人类捕鱼已经过度了,给拉网人扎上红头绳的交代为后文所述的捕鱼人的意外死亡埋下伏笔。③为文章增添浪漫主义色彩。梦中的鱼儿化身为美丽的小姑娘,会说话,有感情,用红头绳扎住拉网人的预言竟然在现实中实现了,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每点3分。任意答出2点可得6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12.A13.A14.C15.(1)众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动加以纠正。有御史偶尔演戏奏乐,海瑞将要遵照太祖法规对他杖责。(2)市民停业悼念。灵柩经过江面,民众穿戴白衣帽两岸送行,洒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绝。16.①自知触怒皇帝将死;②抱定必死的决心。【翻译】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后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在任上穿布衣,吃粗米,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都御史鄢懋卿巡行所管辖的地区,路过淳安,县里用来招待的东西很少,(海瑞)直言本县太小,容纳不下都御史的车马。鄢懋卿非常恼恨,但因为向来听闻海瑞的名声,只得为此收敛威怒,离开淳安。过了很久,陆光祖担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提任海瑞为户部主事。 当时世宗在位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藏身于皇宫的西花园,专心一意斋戒祀神。总督巡抚之类的大官争着呈献或报告各种祥瑞,主管礼仪的官就上表庆贺。唯独海瑞一人上疏批评世宗斋醮误国。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下,回头对身边的宦官说:“赶紧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一旁说:“此人一向有痴呆的名声。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等待朝廷给他定罪,家中僮仆也各自走散,并无挽留,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世宗皇帝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拿出奏章来看,(就这样)一天之中看了两三次,终于被奏本的内容感动而叹息。(就这样)奏章被搁置在宫中好几个月。就下令逮捕海瑞,把他投入关押钦犯的监狱,并追查鼓动海瑞上疏的人。不久,案子移交到刑部,(刑部)定海瑞死罪。案件审定后呈送皇上,(皇上)仍然将它搁置在宫中,(并未批办)。户部司务何以尚揣测皇帝没有处死海瑞的意思,就上疏请求释放海瑞。皇帝又发怒,命令锦衣卫用杖打了他一百下,也把他禁锢在关押钦犯的牢狱里,日夜刑讯拷问。过了两个月,世宗皇帝死了,穆宗继位,海瑞和何以尚一起获释。隆庆元年,徐阶被御史齐康弹劾。海瑞说:“徐阶事奉先帝,不能挽救先帝犯斋醮祀神、大兴土木的错误,畏惧权势,明哲保身,的确也是有的,然而自从执政以来勤勉公事,忧国忧民,宽宏大量,有所包容,有值得称赞的地方。齐康却甘心作(奸臣的)鹰犬,打击陷害好人,他的罪过超过高拱。”人们都认为他说得对。 (后来,海瑞)历任两京左、右通政的官职。于隆庆三年夏天,以右佥都御使的身份,作应天十府的巡抚。属下官吏害怕他的威势,那些有贪污劣迹的官吏自动请求免职离任。一户权势之家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赶紧把门涂黑。监管织造的宦官,因为海瑞的到来而减少了车马随从等排场。海瑞积极推行新政,革除弊政。请求疏浚吴淞江、白茆浦,使之流入大海,当地百姓由此得利。(海瑞)一向痛恨大户兼并农民土地,(他)奋力打击豪强,安抚贫弱。贫民的田地有被富家侵吞的,一概夺而还之。徐阶罢相后住在乡里,(海瑞对他)查究审问,一点也不宽容。下达政令雷厉风行,属下官吏都小心翼翼地遵循。那些有势力的豪强甚至逃到别处去躲避,于是刁民乘机告发,世家大族常有被诬陷而蒙受冤屈的。又裁减驿站等处过多的费用,读书做官的人出境不得接受招待,怨恨因此兴盛。都给事中舒化给海瑞定下迂阔固执,不懂为政要领的罪名,建议朝廷改授名义高而没有多少事可做的官职,(然而)皇帝还是以宽厚的诏令嘉奖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欺凌仕宦,沽名钓誉,惑乱朝政,于是海瑞调任南京粮储。海瑞治理吴地才半年,百姓听说他将要离任,都挤在路上号哭。百姓家里还画了海瑞的图像祭祀他。将要赴新地上任时,恰好高拱执掌吏部,他向来对海瑞怀恨在心,(于是)把海瑞的官职归并到南京户部,海瑞于是称病回家。明神宗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持国政,也不喜欢海瑞,派巡按御史去查访他。御史到山中探视,海瑞安排鸡和黍米饭(招待他),两人相对而食。海瑞的居舍凄清冷落,御史叹息离去。张居正忌惮海瑞严峻刚直,(尽管)朝里朝外都有人推荐海瑞,但张居正终于没有召见他。万历十二年冬,张居正死了以后,吏部打算任用海瑞为左通政。皇帝向来器重海瑞的名声,就授予他先前的官职。第二年正月,召引他,任命他为南京右佥都御史,在上任的路上又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这年)海瑞已经七十二岁了。皇帝屡次想要召用海瑞,(都遭到)当政大臣的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当地的官僚一向因循苟且,海瑞(到任后)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加以纠正。有一个御史偶尔在家中演戏,(海瑞)打算遵循太祖皇帝立下的法规,给予杖责。百官震恐不安,都憎恨海瑞。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自己被弹劾,想要先发制人,给事中钟宇淳又在一旁怂恿,房寰两次上疏用丑话诋毁海瑞。海瑞屡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都)以好言挽留,不准辞职。万历十五年,海瑞死在任上。海瑞没有儿子,死的时候佥都御使王用汲上门处理后事,(见海瑞家里只有)葛布做的帷帐和破旧的竹箱,(其家境之凄苦)有贫穷的读书人所难以忍受的,(王用汲)因此而流泪。(大家)凑钱为他殡殓。商人因悲痛而罢市。灵柩经过江面时,民众穿戴白衣冠夹岸相送,洒酒祭奠挥泪送别的队伍绵延百里一眼望不到头。朝廷赐予太子太保的官爵,追谥“忠介”。海瑞平时做学问,以刚为主,因此自号“刚峰”,天下人称他为“刚峰先生”17.【理解赏析】(3分)C(“鹿门山云树苍茫,而孟浩然归隐之处已无从寻觅”并非想象。)18.【分析鉴赏】(6分)①前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无人继承孟浩然情操、诗风的感伤;②用“清风”喻孟浩然之风韵,表达了对孟浩然的钦慕景仰之情;③后句借景抒情,表现了前贤不再的落寞。[每点3分,答对2点即可。意思对即可。]19.(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0.【词语辨析】(3分)A(第一组:忘却:不记得,忘记;遗忘:忽略忘记。根据上文读书的背景,应选“忘却”。第二组:漫无目的:形容无所事事,没有任何目标;漫不经心:疏忽大意,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根据上下文,此句应指男孩悠闲地走着,应选“漫无目的”。第三组:贫苦:贫穷困苦;清贫:指非常穷苦,又形容穷苦而不失节。根据下文“但是充满了乐趣”,可知上下文形成对比关系,应选“贫苦”。第四组:触手可及:形容距离极近;垂手而得:形容毫不费力。根据上文“奇迹般再生长”的语境,应选“触手可及”。)21.【语句衔接】(3分)D(“童年是不可复制的”与前文衔接自然;“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与后文衔接,更为恰当。)22.【答案】①将“五名”改为“各(共)五名”②将“15~20万左右”改为“15~20万”③将“网开一面”改为“面议”④将“有兴趣的”改为“有意者”23.作文命题背景“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基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又鉴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思辨性表达,以及实用类文本写作的重视,命制了这一次的作文题。审题概说第一部分是材料内容。第一则情境材料是某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对本市餐饮企业发出倡议,这一倡议旨在引导用餐者从认识上意识到应节约粮食,从而能实现自我约束。第二则情境材料是某单位食堂用餐制度的相关规定,这一规定明确了浪费粮食的相应处罚措施,强调用外在力量约束浪费粮食者。 第二部分是任务指令。由“为此,文明中学将举办一次辩论赛”可知,辩论的起点是上述两个材料,“节约粮食”是写作的核心话题,“更”意味着不否定另一个,而是在二者比较中选取。文章不能脱离此内容指令。其次,考生必须针对“节约粮食,道德引领和规则约束谁更重要”这一辩题进行写作,且必须选择其中一方(不可写两者皆重要),辩词中既要为本方观点进行辩护,又要有驳斥对方观点。说理能自圆其说,且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法规。审题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体式指令。写一篇辩论稿,文章语言符合辩论稿的特点,如:我方观点,对方辩友等。特别说明,辩论的重点不在于最后的结论、最后的输赢,而在于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思辨性。阅卷反馈本次写作,值得肯定的是:学生基本能把握辩论词这种文体的写作格式,大体遵循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知道先立观点,然后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证;且有思辨意识,一方面肯定对方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能抓住命题中的“更”字,旗帜鲜明地让自己的观点站在最高处。但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其一,当下的高考作文更看重具体情境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除开头结尾提到“节约粮食”这个情境外,主体部分全然丢弃了,仅就“道德引领”和“规矩约束”展开辩论。这就有穿靴戴帽,生搬硬套的嫌疑。写作本篇,一定要紧扣浪费粮食这一社会现象,由现象到本质,追根溯源,层层深入,条分缕析。其二,虽然是写辩论词,但终究与口头表达有区别,过渡衔接得体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主体部分层次间的关系用“第一第二”或者“首先其次”替代,使文章形同政治答题,完全没有了语文为文的结构美和灵动美。所以,不提倡学生用序数词代替衔接过渡和主体布局。另外,还有少数同学出现的不足也须注意:1.只有理论分析,缺乏典型事例,思路不够开阔,内容稍显单薄,甚至像回答政治问题;2.言辞偏激,赞成一方,完全否定另一方;3.习惯性在开头写上“开宗明义”“辨析概念”“定义先行”等词句,但对“粮食”“规则”等简单概念作解析,实为不必要;4.对“为什么要节约粮食”论述过多。拟题示例德者,本也守住星空,护住道德律 以德化民胜过以法治民道德引领激发粮食节约道德风向标引领粮食节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德所不至,法必正之规则约束更胜道德引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25 22:38:42 页数:17
价格:¥4 大小:47.96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