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18级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美食是文化中最容易理解和沟通的方面,知味赏味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往往有人以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是非常有效与切实的传播手段,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借鉴起到积极作用。文化的传播、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往往要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着手,从人们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跨文化”传播要重视其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由于语境有别、生活方式有异、期待视野不同,传播的内容往往面临着打折问题。有很多内容优质的文化产品,由于这种折扣的损耗,往往形成理解上的障碍和认知方面的困难,需要经过很复杂的前因后果阐释和解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因此,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造都要充分关注到不同语境、不同人群的差异,有些可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有些可能要跨越不同人群,寻求更为广泛的传播,力求让文化传播有效果、能落地。比如日本一些全球流行的卡通人物,如“口袋妖怪”,就由于易被接受而在传播中广受欢迎,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产品,近期还产生了像《大侦探皮卡丘》这样相当有影响力的影片。这可以说是个相当典型的跨文化传播例子。像皮卡丘这种人物,创作者并不特别强调其日本特征,而是从很多共通的兴趣出发,通过人们易于接受的有趣形象,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化产品,反而获得了相当大的全球影响。这种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对我们应有所启发。(摘编自《跨文化传播不要忽视“文化折扣”问题》,有改动)材料二:网络红人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Youlube上走红。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加之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呼之欲出。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收获两千多万的点击率。第16页共16页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都过于狭隘。首先,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这种大众文化传播对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其次,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丰富、具有现场感的介绍,让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跨越文化障碍,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所具有的正面效果。另外,文化传播还要了解受众需求。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理解。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效果。(摘编自《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有改动)材料三: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文明。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才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人类在不同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文明形态。人们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还要在个体生命活动基础上构建起种族、氏族、民族文化。历史上,受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一个长时段的缓慢过程,但这种交流客观存在。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随着时间推移,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其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文明的开放程度和借鉴能力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就会走向衰落。只有保持开放,通过交流对话,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才能更好获得外部参照,在互鉴中清楚认知彼此优长、探寻互补空间、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保持旺盛生命活力。第16页共16页 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不同文明承载着不同的价值,文明共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不同文明既有各自特殊的价值也有共同的追求。比如,在当今世界,虽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我们应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加深对自身发展道路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差异性的认知,以团结、智慧、勇气促进交流互鉴,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走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而不应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是单一的、单向的。强调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多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其他国家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摘编自《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有改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子柒的美食视频鲜活生动,降低了文化折扣,可为更多样式的文化传播打开空间。B.美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虽然低端,但容易理解和沟通,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C.文化传播既需要有高雅内容、有深度的价值理念,也需要有具体可感的传播方式。D.李子柒的视频让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本质所在,只要抓住它,就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B.文明要保持活力,不仅要做好自身传承,更重要的是善于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C.具有各自特殊价值的不同文明,如果不能做到交流互鉴,就无法走出合作共赢之路。D.若要让世界文明百花齐放,我们就要以平等的姿态,优先为其他文明发展创造条件。3.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必要性的一项是(3分)A.一批中国网络影视作品被国际主流视频网站购买,并向全球观众推荐,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掀起一阵“翻译热”。B.山东各地以乡村儒学讲堂社区儒学讲堂等为载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强大生命力。C.敦煌研究院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通过“互联网+”传播敦煌文化、讲好“敦煌故事”,获得来自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D.中医药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近年来借助各类项目或平台走出了国门,使其国际传播超越自发性阶段。第16页共16页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抱孙老舍难怪王老太太盼孙子呀;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也不能怪儿媳妇成天着急;本来嘛,不是不努力生养呀,可是生下来不活,或是不活着生下来,有什么法儿呢!就拿头一胎说吧:自从一有孕,王老太太就禁止儿媳妇有任何操作,夜里睡觉都不许翻身。哪里知道,到了五个多月,儿媳妇大概是因为多眨巴了两次眼睛,小产了!难道这还算不小心?哼,他竟自死了。命该如此!现在,王少奶奶又有了喜,肚子大得惊人,看着颇象轧马路的石碾。看着这个肚子,王老太太心里仿佛长出两只小手,成天抓弄得自己怪要发笑的。王老太太可不只是祷告烧香呀,儿媳要吃活人脑子,老太太也不驳回。半夜三更还给儿媳妇送肘子汤,鸡丝挂面……儿媳妇呢,点心就能吃二斤翻毛月饼:吃得顺着枕头往下流油,被窝的深处能扫出一大碗什锦来。孕妇不多吃怎么生胖小子呢?婆婆、儿媳、娘家妈对于此点都完全同意。 收生婆已经守了七天七夜,压根儿生不下来。偏方儿,丸药,子孙娘娘的香灰,吃多了;全不灵验。 到第八天头上,少奶奶疼得满地打滚。王老太太急得给子孙娘娘跪了一股香,娘家妈把天仙庵的尼姑接来念催生咒;还是不中用。收生婆施展了绝技,却一无成绩。 有人说,少奶奶得上医院。王老太不同意。洋鬼子,二毛子,懂什么;王家要“养”下来的孙子,不要“掏“出来的。娘家妈也发了言,催生咒还没念完,忙什么?不敬尼姑就是看不起神仙!又耗了一点钟,少奶奶直翻白眼。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人。媳妇死了,再一个;孩子更要紧。她翻白眼呀,正好一狠心把孩子拉出来。告诉了收生婆,拉!娘家妈可不干了呢,孙子算老几,女儿是女儿。上医院吧。 一到医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还得挂号?生孩子又不是买官米,给钱就结了,挂哪门子号,你当我的孙子是封信呢!咳,为孙子,忍了。 医生来了。一见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男大夫!男医生当收生婆?我的儿媳妇不能叫男子汉给接生。这一阵还没炸完,又出来两个大汉,抬起儿媳妇就往床上放。 老太太连耳朵都哆嗦开了!这是要造反呀,人家一个年青青的孕妇,怎么一群大汉来动手脚的?“放下,你们这儿有懂人事的没有?要是有的话,叫几个女的来不然,我们走!恰巧遇上个顶和气的医生,他发了话:“放下,叫她们走吧!”第16页共16页 王老太太咽了口凉气,咽下去砸得心中怪热的,要不是为孙子,至少得打大夫几个最响的嘴巴。县官不如现管,谁叫孙子故意闹脾气呢。抬吧,不用说废话。果不出王老太太所料,得用手术。手要是竖起来,还不是开刀问斩?大夫说:孩子太大,用手术,大人小孩或者都能保全。不然,全有生命的危险。王老太太一个字没听见。掏是行不开的。“那么你不要孙子了?”果然有效。等了不晓得多大的时候,眼看就天亮了,才掏了出来,好大的孙子,足分量十三磅!王老太太不晓得怎么笑好了,拉住亲家母的手一边笑一边刷刷的落泪。亲家母已不是仇人了,变成了老姐姐。大夫也不是二毛子了,是王家的恩人,恨不得马上赏给他一百块钱。 好容易看见大夫出来了。王老太就要求媳妇和孙子出院,理由是头胎孙子要办三日宴,医生不同意,再三相劝无效后,怒道“莫非三日宴比人命重要”?王老太确是以为办三天比人命要紧,可不便于说出来,因为娘家妈在旁边听着呢。“叫她躺着招待客人,不必起来就是了。大夫还是不答应,“你自己看看去,她能走不能?”儿媳妇在床上放着的一张卧椅上躺着呢,脸就象一张白纸。娘家妈哭得放了声,王老太太到底心硬,只落了一半个泪,紧跟着炸了烟: “怎么不叫她平平正正的躺下呢?直着呀,肚子上缝的线就绷了。”大夫说。“那么不会用胶粘上点吗?”王老太太总觉得大夫没有什么高明主意。好吧。先把孙子抱走。“头大的孙子,洗三不请客办事,还有什么脸活着?到底把孙子抱出来了。王老太太抱着孙子上了汽车,一上车就打喷,一直打到家,每个喷都是照准了孙子的脸射去的。到了家,赶紧派人去找奶妈子,孙子还在怀中抱着,以便接收嚏喷。不错,王老太太知道自己是着了凉;可是至死也不能放下孙子。到了晌午,孙子接了至少有二百多个嚏喷,身上慢慢的热起来。王老太太更不肯撒手了。到了下午三点来钟,孙子烧得象块火炭了。到了夜里,奶妈子已雇妥了两个。可是孙子死了,一口奶也没有吃。王老太太只哭了一大阵;哭完了,她的老眼瞪圆了:“掏出来的!掏出来的能活吗?跟医院打官司!那么沉重的孙子会只活了一天,哪有的事?全是医院的坏,二毛子们!”(摘编自老舍《抱孙》写于1938年,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16页共16页 A、第一段中,王老太太将抱孙愿望的屡次落空归结于“命该如此”,这既表现了她想抱孙而不得的无奈,也为她在产子风波中的行为、态度做出铺垫。B、在本次孕产事件中,医生的处置科学合理、充满智慧,但最终孩子死了,医生自己也可能惹来官司,如此安排,寄寓了作者深切的悲哀和愤慨。C、小说用喜剧的笔法写悲剧,营造出一种“笑中带泪”的艺术效果,这可以淡化悲剧意义,使作品不至于“赶尽杀绝”,体现出老舍的宽厚和同情。D、老舍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组织成悲喜更迭的曲折情节,本文既有对当时社会观念的讽刺,也能引起读者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思。5.下列对“王老太太”的形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文章第一句话就点出了以王老太太为代表的旧社会对女人的看法。B.为了能够抱上孙子,王老太太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送肘子汤、鸡丝挂面,而且不允许儿媳妇睡觉时翻身、多眨巴眼睛。C.“孙子接了至少有二百多个嚏喷……可是孙子死了”,此部分文本表现了爱孙如命的王老太太因为自己的“不讲卫生、育儿观念落后”导致了“孙子”的死亡。D.“掏出来的!掏出来的能活吗?……那么沉重的孙子会只活了一天,哪有的事?”此处说明了以王老太太为代表的国人到了20世纪依旧盲目排斥科学的可悲情状。6.有人认为,小说中“娘家妈妈”这个角色是多余的应该删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分)7.老舍的作品以充满喜剧性著称,请以本文为例,分析其喜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本题共4小题,14分)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第16页共16页 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名我固当固:本来B.根拳而土易拳:拳曲,伸展不开C.字而幼孩字:养育D.故病且怠病:生病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名我固当 ②旦视而暮抚 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⑨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10、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介绍了主人公“郭橐驼”名字的由来。既体现其坦荡明达的性格特征,又隐约可见“顺天致性”之意。B.第二段作者从买树者、树、他植者三个角度,极写郭橐驼种树之业绩非凡。他种的树不仅成活率高而且长得硕茂。C.第三段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比,提到了橐驼栽种树苗时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照顾,成活后更是要早晚察看,使得树可以顺应其天性。D.作者在本文中借种树进行类比,说明为官治理百姓也和种树一样,要顺应天性,而不要政令重重,使百姓不得安宁。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5分)(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本题共4小题,17分)第16页共16页 (一)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选自《左传》)(二)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囤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日:“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回:“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高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日:“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选自《淮南子·人间训》)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B.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第16页共16页 C.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D.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战国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B.《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C.侯,西周春秋时期爵位名称,当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D.执事,掌管事务的人。此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对对方尊敬的称呼。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段一烛之武说秦伯而退晋师,可谓一箭双雕,文章最后一段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机智与出色的辞令。B.文段二趁着智伯军队混乱之机,韩军和魏军从两翼攻打过来,赵襄子又率领军队从正面出击,杀死智伯,又将晋国分成了韩、魏、赵三国。C.两文中主要人物烛之武、张孟谈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缨,挺身而出,一个夜缒而出,一个涉水出城,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D.烛之武、张孟谈两人都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有胆识,有智慧,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令人尊敬。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分)(2)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4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送李端卢纶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淡、直白。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第16页共16页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承接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17.简要分析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洵在《六国论》中以“,”两句回忆了六国先辈开辟事业的艰辛。(2)《诗经·氓》中“,”两句,用桑叶之润泽,喻指女子年轻貌美。(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皇的奢靡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连一丝一毫都要掠夺,却从来不加珍惜的两句是:,?三.语言运用部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五芳斋肉粽、金华火腿、德州扒鸡、北京烤鸭……这些的中华美食,都是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宝贝,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舌尖上的“非遗”。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各类国际性重大活动中,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非遗”体现中国价值、承载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传播、广泛欣赏。2019年9月,我国已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19.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脍炙人口脱颖而出截至穷兵黩武B.耳熟能详崭露头角截至穷兵黩武C.耳熟能详崭露头角截止兴师动众D.脍炙人口脱颖而出截止兴师动众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非遗”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第16页共16页 B.不仅“非遗”承载中国价值、体现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C.“非遗”不仅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D.“非遗”不仅承载中国价值、体现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可以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B.应该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变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C.可以说,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已经变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D.因此说,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22.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①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寻求精神共鸣,②用自己独特又有创意的方式守护着历经时光沉淀的人类精神财富,③是当下很多青年人热衷的事。④然而,当下市场提供的传统电视剧或网播剧精品内容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⑤同时经典电视剧故事、人物有重新激励大家共鸣的特质,⑥网友有发言欲望。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剧,⑧具备故事性和文学性,⑨观众看后能留下思考和启发,⑩能提升自己的生活与文学审美。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中国青年的“强国一代”,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他们将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青年一起肩并肩、手牵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打造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A.作为“强国一代”的中国青年,更能够从放眼世界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B.作为中国青年的“强国一代”,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C.作为“强国一代”的中国青年,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D.作为中国青年的“强国一代”,更能够从放眼世界中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2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西湖被苏轼整治好了,就可以听夕阳箫鼓,也可以赏曲院风荷。难怪宋孝宗赵眘坐在杭州的宫城里阅读苏东坡,尤其是他的那些奏议表状时,竟钦佩得掉下眼泪。A.难怪宋孝宗赵眘坐在杭州的宫城里阅读苏东坡那些第16页共16页 奏议表状,尤其是他的作品时,竟钦佩得掉下眼泪。B.难怪宋孝宗赵眘阅读苏东坡,尤其是他的那些奏议表状时,竟钦佩得坐在杭州的宫城里掉下眼泪。C.难怪宋孝宗赵眘阅读苏东坡那些奏议表状,尤其是他的作品时,竟钦佩得坐在杭州的宫城里掉下眼泪。D.难怪宋孝宗赵眘坐在杭州的宫城里阅读苏东坡的作品,尤其是他的那些奏议表状时,竟钦佩得掉下眼泪。四、写作(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在抗疫英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奉献和牺牲,读懂了“国有难、召必战、战必胜”的爱国情怀。——荔枝网评《清明时节,用实际行动向战“疫”英雄致敬》我们缅怀先人、哀悼亡者,也致敬烈士、感恩英雄。——人民网评《清明,不忘却过往更希冀未来》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读完以上四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18级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美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虽然低端”表述不当,原文是“有人以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2.C【解析】A项,“只要……就”条件关系不当,说法绝对;B项,“更重要的”不当。原文第三段是“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可见是并列关系,并非递进关系;D项,“优先为其他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表述错误。原文最后一段“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其他国家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既要……又要”并非递进关系,不存在优先为其他文明发展创造条件。第16页共16页 3.B答非所问,选项表述的角度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4.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的内容要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可以淡化悲剧意义”错,用喜剧的笔法写悲剧,可以使悲剧更显其悲。5.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的能力。不允许“多眨巴眼睛”不属于王老太太“浑身解数”中的内容,属于作家幽默、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表达。 6.不能。①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合理。没有娘家妈,媳妇送不到医院,后面的情节也无法展开。②衬托主要人物。用妈妈对 女儿的真心疼爱衬托了主要人物王老太太的冷漠自私。③反 映了普遍的社会环境。两位母亲都固执己见,思想保守,不信任医院,构成人物群像,共同构建了一个愚昧无知的社会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文学形象,领悟小说的艺术 魅力的能力。由文中“王老太太急得给子孙娘娘跪了一股香, 娘家妈把天仙庵的尼姑接来念催生咒”“有人说,少奶奶得上 医院。王老太不同意…娘家妈也发了言,催生咒还没念完,忙什么?不敬尼姑就是看不起神仙”可见,王老太太和娘家妈一样思想迷信,不信任医院,多一个“娘家妈”这样的角色便能 和王老太太构成人物群像,反映当时愚味无知的社会环境。 “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 人……娘家妈可不干了呢,孙子算老几,女儿是女儿。上医院吧”“娘家妈哭得放了声,王老太太到底心硬,只落了一半个泪”,两人对待产妇的态度截然不同,设置“娘家妈”的角色能反衬王老太太的冷漠自私;且如果没有娘家妈决定送女儿去医院,后面的情节就难以发展,因此,“娘家妈”的角色还起到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合理的作用。7.①体现在矛盾冲突的情节上。如作者巧妙地安排了医院挂号排队、男大夫接生等情节,使其与王老太太产生冲突,引人发笑;以及爱之反害之的矛盾,构成喜剧性。②体现在人物的行为、语言、观念上。王老太太、娘家妈,包括媳妇在内的荒诞言行、愚昧思想,观念与事实的悖逆,都充满喜剧性。③体现在文章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作者用夸张、比拟、比喻、双关、联想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反讽的写作技巧,诙谐的俗语,构成了幽默的语言风格,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每点2分)第16页共16页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中从在家接生,到去医院接生,再到抱着孙子回家把孙子害死等情节,多处充满喜剧色彩,如“生孩子又不是买官米,给钱就结了,挂哪门子号,你当我的孙子是封信呢”,把医院的“挂号”谐音联想到“挂号信”上,反问孙子难道是信吗。“手要是竖起来,还不是开刀问斩”,把“手术”一词理解为“把手竖起来”,造成荒诞的幽默效果。在医院忌讳男医生接生,百般不从却不得不依,接生后还把医生当成恩人,最终孩子死了又骂医生,前后矛盾对比中增强了喜剧性。又如“儿媳妇大概是因为多眨巴了两次眼睛,小产了”“儿媳妇要吃活人脑子,老太太也不驳回”“那么不会用胶粘上点吗”“每个嚏喷都是照准了孙子的脸射去的”等,荒诞的言行,昧的思想,令人忍俊不禁。还有如“吃得顺着枕头往下流油,被窝的深处能扫出一大碗什锦来”“县官不如现管”“孙子烧得像块火炭”“哭完了,她的老眼瞪圆了”等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细节描写、俗语等,在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也使小说更具有喜剧性。【超级链接·拓展】《抱孙》原文的语言节奏与风格:老舍在写《抱孙》这篇讽刺小说时,对语言节奏的把握很见功力。《抱孙》通篇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各种句式结合得密不透风,朗诵 起来令人如沐春风,几乎不需过多修改就可以拿来当作戏剧 演出。《抱孙》围绕一个家庭中第三代从出生到死去的过程, 讽刺了以王老太太为代表的一批老古董陈旧的思想为家庭带 来的伤害,老舍语言的讽刺特性在此达到了一个几乎无法赶 超的巅峰。文章句句精彩,反讽力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各种语 气的交互使用,词语的费心斟酌,俗语、关语的杂糅及修辞 手法的穿插,使这部作品的语言可说是一气呵成,精妙无双。8、答案:D病:穷困。9、答案:A解析:是名词用作动词,是名词作状语,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0、答案:C成活后,“其置若弃”。11、我没有能让树活得长久而且繁茂(的本事),能顺应树的天性来使得它的天性发展的完全罢了。(寿、孳、使动、句意2分)12.B13.A(春秋末年)14.B.(烛之武不是主动请缨)15.(1)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因”“敝”“与”“易”各一分)(2)况且相同倩况的人应该互相成全,有相同利益的人应同生共死。请两位君王还是仔细考虑吧!“且”“同情”“图”“其”各1分)附:参考译文第16页共16页 智伯率领韩、魏两家攻打赵氏,包围了晋阳城,并挖开晋水灌淹它。(晋阳)城中的军民爬上树居住,悬挂着锅来烧饭。这时起襄子对张孟谈说:“(晋阳)城里人力已经耗尽,粮食也十分缺乏,将领们也都疲惫不堪,怎么办呢?”张孟谈说:“国家面临灭亡而不能使它保全,有了危难却不能使它安定,那也就不用尊重我们这批有智谋的人了。请让我试着偷偷出城,去会会魏、韩二家君王,和他们商定这件事。”于是张盂谈见到魏、韩两君,劝说道:“我听说,唇亡齿寒。今天智伯率领你们两家来攻伐我们赵家,赵家就要灭亡了。赵家如果灭亡,你们两家就是下一个(要灭亡的)了,如果不趁现在越办法,灾难也就很快要落到你们两家头上了。”韩、魏两家家主说“智伯这个人,内心骄横而少恩军情。我们的计谋如果泄露,事情就坏了,这如何是好?”张孟说:“话从二君口中出,进入到我的耳中,谁还会知道?再说,情况相同的人应该互相成全,利益一致的人应该生死与共。二位还是仔细想想吧!”于是韩、魏二君与张孟谈暗中谋划,和他商定举事日期。张孟谈就回盗报告赵農子。到了约定日期的夜晚,赵襄子(派人)杀了看守堤防的官史,挖开大堤(使水倒)灌进智伯的军营,帮伯军队连忙堵水,一片慌乱。韩军和魏军从两宾攻打过来,赵襄子又率军队从正面出击,将智伯的军队打得大败,杀死智伯,又将他的封地一分为三。赵襄子奖赏有功人员时,最先受奖赏的是高赫。大臣们提出问题:“晋阳能够保住,是张孟谈的功劳。可现在却是高赫获首赏,这是什么鲸故?”赵袅子回答:“当晋阳被围困的时候,我的国家危难的时候,众多大臣没有不对我流露出轻供骄傲的神情的,唯有高赫仍然不失君臣礼节,所以我首先奖赏他。”由此看来,“义”才是做人的根本。即使战胜敌人,挽救国家,也比不上施行忠义来得高贵。所以《老子》说:“美好的言辞可以博得尊重,美好的德行可以超越众人。”16.C(应为感叹自己)17.①故园衰败之悲,故乡遍地都是袤败的枯草,一片衰败之景;②依依不舍之情,首联、尾联直言“自堪悲”。“掩泪空相向”,额联借景抒情,借寒云、纷飞的暮雪,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相见恨晚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难,晚逢知己;④相见无期之痛,“多难”“风尘”写出了社会动荡,“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意思对即可)18.(1)暴霜露斩荆棘(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共6分。每空1分)19.B【解析】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现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此处使用对象不当。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崭露头角: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合语境。“截至”意为“截止到(某个时候)”,后常接具体时间。“截止”意为“到一定期限停止”,为不及物动词,一般放在时间名词之后。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兴师动众: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第16页共16页 20.C【解析】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非遗”是两个分句的主语,应位于“不仅”之前;成分残缺,“还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一句中“世界”前缺少了介词“与”。B项关联词位置不当,“非遗”是两个分句的主语,应位于“不仅”之前;语序不当,“承载中国价值、体现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应为“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D项语序不当,“承载中国价值、体现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应为“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成分残缺,“还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一句中“世界”前缺少介词“与”。21.A【解析】B项补写的句子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应该”用于建议,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应该说”一词不恰当:“变为”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此处不恰当,C项根据上文,主语应该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D项为推断句,与上文意思不吻合。22.④“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句式杂糅,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激励”与“共鸣”搭配不当,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偷换主语,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成分残缺,在“文学审美”后加宾语“能力”。23.答案C【解析】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三种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全句主语不能是“强国一代”,应是“中国青年”;二是“‘从……中’认识”存在状语和中心词不搭配的问题,应修改为“‘在……中’认识”;三是“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中“肩负起”与“时代担当”既不搭配,也造成语义重复。24.答案D【解析】文中的“阅读苏东坡”搭配不当,应该是“阅读苏东坡的作品”。逻辑顺序应该是“阅读苏东坡的作品,尤其是他的那些奏议表状时”。第16页共1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25 22:32:09 页数:16
价格:¥5 大小:51.0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