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省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秘密★启用前云南省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中国新诗究竟应该怎样发展?从根本上说,这个问题与新诗所从属的文化有关。我们认为,新诗所从属的文化,或者说它的文化根源,既不是中国古代诗所从属的古代文化即传统文化,也不是西方诗所从属的西方文化;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也不是这两种文化的结合。新诗所从属的文化,是由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关的异质因素发展、壮大而来的一种新文化,这就是中国现代文化。这种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异质,却与西方文化同质,因而受到后者的鼓励和诱导,并必然表现为对后者更多的借鉴和学习。当然,由于新诗所根源的文化与西方文化同质,它必然具有类似于西方诗的规律和特性。②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是体现伦理道德性质的德性文化,其主要以群体人本精神、中和精神、辩证精神以及更为根本的“天人合一”观念,决定和制约古代诗的各个方面。而中国古代诗各方面的规律和特性基本上不为中国新诗所具有,因为中国新诗已经不具有古代诗那样的文化根源。西方文化主要是体现科学理智性质的智性文化,它源于古希腊而延续至今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观念即“天人合一”观念的话,那么智性文化的核心观念则是主客二分观念,在主体方面,它发展出人本精神。智性文化的人本精神的特点在于它是个体本位的,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群体本位很不相同。这种个体人本精神决定了西方诗的情感主要是自我情感,其题材主要是内在心灵性题材,如爱情题材、哲理题材等。西方诗的另一大题材是宗教题材。由于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也富于个人心灵性,宗教题材与西方诗的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有吻合的一面。这大约是西方诗中宗教题材长盛不衰的一个原因。 ③西方诗意象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明显地以真为基础(中国古代诗意象则以善为基础)。我们看到,西方坤的个体人本精神及相应的自我情感归根到底是基于智性文化的,是智性文化的求真精神在诗中的表现。就西方诗意象中的“意”与“原”的关系看,两者之间一般存在着“张力”。张力的意思指“意”显得并不为“象”本身所具有,而是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是诗人主观地加在“象”上的。这样的意象就往往是二重性的乃至多重性的,不像中国古代诗的意境那样是浑然融合、物我同一的。西方诗的两个突出手法是细致描写和赋形变形。描写可分为内在心理描写和外在物象描写,这种细致描写体现着西方智性文化根源上主客二分的两极性,这与中国古代诗对意象融合的整体性简约描写形成很大的反差。④我们看到,上述西方诗歌诸方面的规律和特性基本上也为中国新诗所具有,那是因为中国新诗具有与西方诗歌类似的文化根源。⑤中国新诗,从题材上看,重要的是最富于智性文化的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性质的题材,也就是爱情题材和哲理题材,并且从发展趋势看,这两种题材是日渐深广地展示着。此外,中国新诗在运用直觉、梦幻、无意识等来发掘和表现诗人心理乃至生理上的独特感受方面,也类似西方诗,却与中国古代诗大不相同。这种情况在新诗中的现代主义诗中就有,在朦胧诗尤其“第三代”诗中更多。有的第三代诗还具有后现代主又特征,如描述日常琐事,进行奇特玄思,组合、拼贴词语,主张取消自我主体,削平理性深度等,显得相当客和冷漠。但这种创造其实相当主观随意,仍然是诗人自我意识的一种隐在的或者变相的表现。⑥鉴赏新诗意象,我们能明显感到诗人是在着意用“象”来表达某种“意”,这就使“意”与“象”之间不是浑然融合,而是存在着张力。如闻一多《死水》一诗中的“死水”意象。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的“意”与“象”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但其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等意象以及诗中不断出现的“我”,使读者脑海在出现康桥意象的画面和意思的同时,还出现其他意象的画面及相关的意思,因而使整首诗的“意”与“象”不能完全做到浑然融合,即不能真正做到物我同一。在新诗中,像《再别康桥》那样带有意境性的诗是很少的,一般的诗追求意象的新奇、精警,而不是追求意境的优美、和谐。所以从总体上看,新诗不富于意境美,而富于意象美,这一点与西方诗类似。意境是以“天人合一”观念为根基的中国古代德性文化的特定产物,在以主客二分观念为基础的现代智性文化中,它已经不是诗人追求的目标。⑦总之,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是从中国古代文化生长出来或者说转型而来的中国现代文化。这种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异质,却与西方文化同质。所以,它使从属于它的中国新诗在性质和特点上表现出与古代诗较大的差异性、较小的相似性;与西方诗较大的相似性、较小的差异性。既然这是由新诗的文化根源决定的,我们对新诗就不可能另有所求了。(选自陈本益《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与西方文化同质的中国现代文化,所以它具有类似西方诗的规律和特性。B.从属于中国现代文化的中国新诗在性质和特点上表现出与古代诗较小的差异性、较大的相似性。C.西方诗里宗教题材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也富于个人心灵性,宗教题材与西方诗的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有吻合的一面。 D.中国新诗中有的第三代诗还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如描述日常琐事,进行奇特玄思等,显得很客观、冷漠,而诗歌的这种创造也是如此。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以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为论题,引入对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问题的阐述,从而确立论点:中国新诗根源的文化与西方文化同质。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在②③两段中,又以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中国古代和西方的文化性质、诗歌意象特点、诗歌手法方面论证了论点。C.第⑥段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为论据,是为了论证新诗不富于意境美而是富于意象美的观点。D.第⑦段的结论照应开头,尾句的补充交代使得论证更加严谨周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中国新诗中很少的带有意境性的诗歌,与中国古诗中典型的意境如王维的《鸟鸣涧》、柳宗元的《江雪》、陶潜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中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B.中国新诗意象中的“意”与“象”之间是存在张力的。从总体上看,新诗不富于意境美,这与以主客二分观念为核心的西方诗相同,因为在智性文化中,诗人追求的目标并不在于意境。C.新诗中关于爱情题材的诗篇是在日渐深广地发展展示着的,但和古代文人爱情诗仍有相通之处,带者伦理教化的色彩,同时又体现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性质。D.说中国新诗从属于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异质文化,则意味着中国新诗基本上不具有古代诗的规律和特性。(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要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疫情影响,多国出台了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农产品出口限制政策,全球粮食供应受到明显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出现了价格波动。多个国际组织担心,这会引起“示范效应”,进而演变为全球粮食危机。我国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粮食需求量大,但是稻谷、小麦、玉米这三大粮食作物的产量在常规年份还是能够达到供需平衡的,都能保持在98%以上的自给率。2020年,大米和小麦全年进口量仅占当年产量的1.8%和2.3%。所以即便是危机年份,主粮安全方面也是有所保障的,主要影响还是体现在价格波动上。在粮食供应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豆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外进口,以及小品种粮食国内供应的丰富性不足。大豆每年达九千多万吨的进口量,占总供应量的70%;大麦目前进口占比也达到60%以上,高粱进口占比也接近60%。 衡量粮食安全的关键指标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提出的“库存消费比”,反映紧急时刻库存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份。粮食作物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大,生长期最短的早稻也需要约90天,所以这个指标非常重要。“粮农组织”认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所必要的起码水平是库存占消费量的17%—18%。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持续高位运行,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安全警戒线水平,谷物、小麦库存均能满足一年以上需求。(摘编自《经济参考报》2021-5-12)材料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以来,全球主要粮食人均消费量从313.76千克每年增长至2020年的352.83千克每年,约967克每人每天,远高于正常人类所需的400—500克每人每天的水平,表明全球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结合2020年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预计2021年全球库存粮食仅够全球人口吃124天左右。近年来尽管全球粮食产量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粮食生产全球分布不均,当前世界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非洲发展较为落后,许多所处非洲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深受贫困威胁,因此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疫情之前,非洲的粮食不安状况就在恶化;而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又让非洲雪上加霜。贫困人口通常是最容易遭受因突然的冲击而失去粮食供应的威胁的。FAO、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纷纷警示各国政府要格外关注贫困或脆弱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的粮食获取能力。就这个意义上讲,疫情之下,中国粮食安全的底气正来自于脱贫攻坚的显著成就。我国要特别加强对非洲等粮食极端短缺国家的农业发展支援,帮助其加快农业发展。一方面尽国际义务,与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帮助其逐步缓解饥饿困境,实现其温饱,从而促进粮食的国际供给稳定。另一方面,与其建立良好的农业开发关系,改变目前我国粮食进口主要依靠南北美洲两个支点的局面,建立新的战略支撑点。(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非洲是粮食危机重灾区》2021-9-24)材料三: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查调研。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想提高农民生产积性,就要富裕农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黑龙江生木斯节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回忆40年来依靠种地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历程时感万千:“初田不成田,路不像路,设配套不足,种地非常苦……传统方式种地,辛劳一年赚不了多少钱。”2013年,刘春带领当地人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土地10858亩,实行集约化生产,取消一家一户的散户经营模式,打造了佳木斯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 北大荒集团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农场——七星农场,发挥黑土带的生态优势,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多年来,农场围绕“良种、良法、良田”开展实验示范,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当地种植的寒地水稻栽培模式。2019年,七星农场全体职工克服了洪涝灾害的严重影响,粮食总产量达15亿斤,够14亿中国人一天的口粮。七星农场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名副其实的一块“压舱石”。(摘编自《求是》杂志2020·13)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年我国粮食供应情况是,主粮基本能够自给,但是大豆和部分小品种粮食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国外进口。B.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粮农组织”划定的17%-18%警戒线,这说明我国暂不易出现粮食安全问题。C.导致非洲出现粮食危机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贫困。D.七星农场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创新栽培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疫情、恢复粮食进出口秩序,那么国际粮食价格还会因为供应链得不到保障而持续波动。B.虽然近年来全球粮食产量不断提升,但是综合当下的不利因素看,目前全球粮食安全整体上是没有保障的。C.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是东北地区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必然趋势。D.为了切实全面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国今后还将面临着优化国产粮食结构、拓展进口战略支撑的紧迫任务。6.根据材料分析概括目前我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优势。(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地球上的王家庄毕飞宇我还是更喜欢鸭子,它们一共有八十六只。队长把这些鸭子统统交给了我。队长强调说:“八十六,你数好了,只许多,不许少。”但是我数不清这群鸭子。我数过一次,八十六只鸭子被我数到了一百零二。每天天一亮我就要来放鸭子。我把八十六只也可能是一百零二只鸭子赶到河里,再沿河赶到乌金荡。乌金荡是一个好地方,它就在我们村子的最东边,那是一片特别阔大的水面,可是水很浅,水底下长满了水韭菜。 我已经八周岁了。按理说我不应当在这个时候放鸭子。我应当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们讲刘胡兰的故事、雷锋的故事。可是我不能。我要等到十周岁才能走进学校。我们公社有规定,孩子们十岁上学,十五岁毕业,一毕业就是一个壮劳力。父亲对黑夜的兴趣越来越浓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喜欢黑咕隆咚地和那些远方的星星们呆在一起。父亲站在田埂上,一手拿着手电,一手拿着书,那本《宇宙里有些什么》是他前些日子从县城里带回来的。整个晚上父亲都要仰着他的脖子,独自面对那些星空。看到要紧的地方,父亲便低下脑袋,打开手电,翻几页书,父亲的举动充满了神秘性,他的行动使我相信,宇宙只存在于夜间。天一亮,东方红、太阳升,这时候宇宙其实就没了。只剩下满世界的猪与猪,狗与狗,人与人。父亲从县城还带回了一张《世界地图》。谁也没有料到,这张《世界地图》在王家庄闹起了相当大的动静。大约在吃过晚饭之后,我的家里挤满了人,主要是年轻人,一起看世界来了。人们不说话,我也不说话。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世界是沿着“中国”这个中心辐射开去的,宛如一个面疙瘩,有人用擀面杖把它压扁了,它只能花花绿绿地向四周延伸,由此派生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世界地图》同时修正了我们关于世界的一个错误看法。关于世界,王家庄的人们一直认为,世界是一个正方形的平面,以王家庄作为中心,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纵情延伸。现在看起来不对。世界的开阔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知,也不呈正方,而是椭圆形的。看完了地图我们就一起来到了大队部的门口,开始讨论。概括起来说有这样的几点:第一,世界究竟有几个王家庄大?地图上什么都有,为什么反而没有我们王家庄?王家庄所有的人都知道王家庄在哪儿,地图它凭什么忽视了我们这个问题?第二,世界一定有一个基础,这个是肯定的。可它在哪里呢?是什么支撑了我们?如果支撑我们的那个东西没有了,我们会掉到什么地方去?第三,如果我们出门,一直往前走,一定会走到世界的尽头,万一一脚下去,我们肯定会掉进无底的深渊……年轻人聚拢在官方还能,显然,开始担忧了。当然,答案是没有的。因为没有答案,我们的脸庞才格外地凝重。我没有回家,直接找到了我的父亲。我要在父亲那里找到安全,找到答案。父亲站在田埂上,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手电,仰着头,一心没有二用。满天的星光,交相辉映,全世界只剩下我和我的父亲。我说:“爸爸。”父亲没有理我。过了好半天,父亲说:“我们来看看大熊座。这是摇光,这是开阳……”。我没有耐心关心这个问题,我说:“王家庄到底在哪儿?”父亲说:“我们在地球上。地球也是宇宙里的一颗星。”我仰起头,看着夜空。我一定要从宇宙中找到地球,看地球在哪里闪烁。我从父亲的手上接过手电,到处照,到处找。星光灿烂,但没有一处是手电的反光。我急了,说:“地球在哪里?”父亲笑了。父亲说:“地球是不能用眼睛去找的,要用你的脚。”我把手电塞到父亲的手上,掉头就走。走到很远的地方,对着父亲的方向我气愤地吼了一声:“难怪人人都说你是神经病!”我坐在小舢板上,我拿起竹篙,一把拍在了水面上。水面上“啪”的一声,鸭子们伸长了脖子,拼命地向前逃。我要带上我的鸭子,一起到世界的边缘走一走,看一看。 我把鸭子赶出乌金荡,来到了大纵湖。大纵湖一望无际,我坚信,穿过大纵湖,只要再越过太平洋,我就可以抵达大西洋了。我没有能够穿越大纵湖。事实上,进入大纵湖不久我就彻底迷失了方向。我满怀斗志,满怀激情,就是找不到方向;望着茫茫的湖水,我喘着粗气,斗志与激情一落千丈;我是第二天上午被两位社员用另外一条小舢板拖回来的。鸭子没有了。这一次不成功的探险损失惨重,它使我们第二生产队永远失去了八十六只也可能是一百零二只鸭子。队长伸出一只手,提起我的耳朵,把我拽到了大队部。大队书记在那儿,父亲也在那儿。父亲无比谦卑,正在给所有的人敬烟,给所有的人点烟。父亲一看见我立即走了上来,厉声问:“鸭子呢?”我用力睁开眼,说:“掉下去了。”父亲看了看队长,又看了看大队支书,大声说:“掉到哪里去了?”我说:“掉下去了,还在往下掉。”父亲仔细望着我,摸了摸我的脑门。父亲掴了我一个大嘴巴。我在倒地的同时就睡着了。听村子里的人说,倒地之后我的父亲还在我的身上踢了一脚,告诉大队支书说我有神经病。后来王家庄的人一直喊我神经病。“神经病”从此成了我的名字。我非常高兴。它至少说明了一点,我八岁的那一年就和我的父亲平起平坐了。(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创造了不同层面上的“王家庄”世界:“我”的乌金荡世界、父亲的黑夜世界和村民们的“太阳”下的世界。B.由《世界地图)引发的讨论能看出王家庄的年轻人包括“我”对世界的求知渴望和对未知世界怀有恐惧的自然天性。C.小说中“公社”“生产队”等说法暗示了小说的叙事背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D.小说结尾处,父亲“搁了我一个大嘴巴”,“还在我的身上踢了一脚”,反映出父亲对“我”冒险行为的不满和批评。8.文中多次出现“神经病”一词,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同一说法背后的不同意味。(6分)9.本文以儿童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以抚之。琦上其功。又议复郑白渠,得召对,旋以微罪罢。官至殿中丞,卒于家,年七十二。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暝。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敛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索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选自《宋史·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B.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C.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D.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计,古代的计吏,既可指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也可指考察官吏的官员。B.赆,指临行时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礼物。古人多以缯帛、马匹、金钱等赆行。C.同举,一同应举或一同举事(多指军事行动),文本中指后者。D.关中,因西有大散关,东有潼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四关之中取名为“关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侯可崇尚气节,自律不贪。少时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入京应诏,回乡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不为自己谋求私利。同乡的人生病痊愈了,侯可把马让给他骑,自己却徒步回家。B.侯可心系百姓,嫉恶如仇。在华原时,有富人不占有田地的簿册却以别人的田券作抵押霸占土地到一万亩,每年索取地租。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它的主人。C.侯可处理边务,灵活变通。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D.侯可仗义疏财,终获贤名。朋友田颜去世,他把别人送他的“白金”都拿出来为田颜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自己家里生活困窘,友人郭行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5分)(2)又议复郑白渠,得召对,旋以微罪罢。(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临终作袁陟①青霭千峰暝,悲风万古呼。其谁挂宝剑?②应有奠生刍。③皎月东方陨,长松半壑枯。山泉吾所爱,声到夜台④无。【注】①袁陟:生卒年不详,字世弼,号遁翁,洪州南昌人,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当涂县令、太常博士,官终殿中丞,卒年三十四岁。②春秋时吴季札奉命出使,路过徐国,徐君爱其剑,但不好意思开口。待季札完底使命,再经徐国,徐君已亡。季札认为所佩之剑旱已心许徐君,于是将剑挂于坟树而去,以示不负友人。③“生刍”语出《诗经·小雅·白驹》:“生刍一来,其人如玉。”《后汉书·徐穉传》:“及林宗(郭泰)有母忧,穉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④夜台:墓穴。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自挽诗,通过自己墓穴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来展示墓穴主人的人品与情操,是诗人死前的自我鉴定。B.首联以对句形式勾写想象中的墓穴的自然环境。千峰被浓雾所笼罩,墓地四周只见一片茫茫夜色;耳边呼号着“万古”不歇的悲风。C.颔联通过两个典故,突出墓穴主人即诗人自己的人品学问。诗人相信死后一定会有心意相投的神交、不求闻达的高士前来祭奠。D.末联着重表现了诗人对年命将逝的恐惧。生前所爱听的山泉声,死后将再也不能听到,留恋现世和悲叹自身的情感显而易见。15.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这首诗的颈联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6分)(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观刈麦》中贫苦妇人携子劳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诗人不事农桑,却不仅有充足的口粮,还有“_______________”,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让人唏嘘慨叹。(2)韩愈在《师说》中以“_______________”一句高度赞扬李蟠的儒学素养。李蟠“_______________”,向韩愈求学,韩愈赞许他“能行古道”,特此作《师说》赠予他。(3)好战必亡,然而忘战亦必危矣。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在(《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有类似的担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概括中国人民始终_________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新中国的创立、巩固、发展过程中体现得_________。();建设岁月,中国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跨越,用心血和汗水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团结奋进、_________,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共和国始终无愧于“人民”的称号,是人民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共和国的荣光,是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共和国的历史。中华儿女始终无愧于祖先的冀望,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定的信念信仰,让_________的精神火炬越燃越旺。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继承酣畅淋漓同心同德奋发图强B.秉承淋漓尽致戮力同心自强不息C.秉承酣畅淋漓戮力同心奋发图强D.继承淋漓尽致同心同德自强不息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在革命年代筑起捍卫民族尊严、拯救民族危亡的钢铁长城B.革命年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民族尊严、拯救民族危亡的钢铁长城C.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在革命年代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D.革命年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民共和国始终无愧于“人民”,是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共和国的历史,是人民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共和国的荣光。B.人民共和国始终无愧于“人民”,是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共和国的荣光,是人民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共和国的历史。C.人民共和国始终无愧于“人民”的称号,是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共和国的历史,是人民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共和国的荣光。D.人民共和国始终无愧于“人民”的称号,是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共和国的荣光,是人民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共和国的历史。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20.右面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会徽,请说明构图要素和寓意。(6分)(1)构图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2021年3月22日,《四川日报》全媒体重磅推出16个版面的三星堆珍藏卷特别报道《三星堆——再醒惊天下》。该报道聚焦“宝”“人”“魂”“谜”四大主题。“宝”卷以在古蜀文明中具有代表性的金色为主题色,主要讲述此次新发掘出土的宝藏。“人”卷以青铜色为主题色,主要讲述寻宝的“王者”们。“魂”卷以蓝色为主题色,主要讲述古蜀文明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构成,以及与世界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谜”卷以绿色为主题色,表达30多年来对于三星堆考古发掘生生不息地探寻。该报道推出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考古界众多专业人士纷纷点赞,重庆、河南、北京等地的媒体同行纷纷转载。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911”事件虽已过去了20年,但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海明威曾经说过:“所有人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一棵树,当一片叶子开始落下,其他叶子也都会感受到寒意。所以,我们要珍爱自己,也要关爱他人;悲天悯人,不漠视别人的苦难,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请结合材料,以“珍爱与关爱”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2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二) 语文参考答案1.(3分)A【解析】B项答题区域在第⑦段“所以,它使从属于它的中国新诗在性质和特点上表现出与古代诗较大的差异性、较小的相似性;与西方诗较大的相似性、较小的差异性。”所以B项错,应该是“表现出与古代诗较大的差异性、较小的相似性”。C项“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也富于个人心灵性,宗教题材与西方诗的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有吻合的一面”是推测的西方诗里宗教题材长盛不衰的其中一个原因,并非唯一原因。对应原文第②段“由于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也富于个人心灵性,宗教题材与西方诗的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有吻合的一面。这大约是西方诗中宗教题材长盛不衰的一个原因”。D项中“而诗歌的这种创造也是如此”错,“如此”就意味着“这种创造”也是客观和冷漠的,而原文第③段末表述的是“但这种创造其实相当主观随意”。2.(3分)C【解析】第⑥段中用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论据是要证明新诗“意”与“象”之间不是浑然融合,而是存在着张力的,不能真正做到物我同一的观点。3.(3分)D【解析】A项的错误在于虽然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确是带有意境性的诗,但诗中的“意”与“象”只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不能完全做到浑然融合,即不能真正做到物我同一,而王维、柳宗元和陶潜的这三首诗是真正体现了以“天人合一”观念为根基的中国古代德性文化的特定产物-意境的特点的,所以《再别康桥》的意境和三首古诗的意境仍有很大的差别而非异曲同工。B项“新诗不富于意境美,这与以主客二分观念为核心的西方诗相同”错,不是“相同”,是“类似”。对应第⑥段结尾“所以从总体上看,新诗不富于意境美,而富于意象美,这一点与西方诗类似”。C项“新诗中关于爱情题材的诗篇和古代文人爱情诗仍有相通之处,带着伦理教化的色彩”是错的,新诗本身就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德性文化,而且第⑤段“中国新诗,从题材上看,重要的是最富于智性文化的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性质的题材”,所以不可能爱情题材的新诗会和古代文人爱情诗有相通之处,也不会带着伦理教化的色彩,现代爱情诗所表现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变化。4.(3分)D【解析】“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错,原文是“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夸大其词。5.(3分)B【解析】“目前全球粮食安全整体上是没有保障的”错,应该说目前全球粮食安全整体上是有保障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只是造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并未造成危机,所说危机也只是担心而已;非洲粮食危机只是局部,并不代表整体;“预计2021年全球库存粮食仅够全球人口吃124天左右”即粮食库存消费比为30%(124/365)左右,超过17%-18%的安全警戒线水平,正面说明了全球粮食安全整体上是有保障的。 6.(6分)①粮食生产能力强。我国东北等粮食主产区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做到从容应对自然灾害,保证了粮食稳产高产。②整体上对进口依赖程度低。我国主粮基本能够自给,谷物、小麦库存均能满足一年以上需求,疫情下的全球粮市波动对我国影响小。③不受贫困的威胁。我国脱贫攻坚成就显著,大大提升了原贫困人口对粮食的获取能力,中国保障粮食安全是有底气的。(每点2分,答“主粮储备充足”也得分,如答“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等酌情给分。)7.(3分)D【解析】父亲的行为表面上看是粗暴的惩罚,实则是对儿子的理解和保护。8.(6分)答案:(1)“我”骂父亲“神经病”,表明“我”不理解父亲探索科学和知识的热情。(2)父亲骂“我”“神经病”,是在“我”丢失鸭子面临惩罚时,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护“我”,使“我”免于更大的责罚。(3)王家庄人叫“我”“神经病”,是认同了父亲对“我”丢鸭子行为的评价。在王家庄人眼里,“我”和父亲都是异类,“神经病”是他们对父子俩异常行为给出的“合理”解释,是王家庄人思想封闭、愚昧无知的体现,具有强烈的反认意味。9.(6分)答案:(1)使得小说风格独特,既轻快戏谱、荒诞不经,又充满诗意浪漫。(2)深刻表现主旨,以儿童独特的眼光观照王家庄的日常生活以及父亲的格格不入的表现,寄寓了作者对政治、历史和人性深沉的思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10.(3分)B【解析】句意:将要入殓时候可到了,用手抚他的眼睛才闭上。田颜没有儿子,不能送葬,侯可不辞辛苦想尽各种办法,卖掉自己的衣物为他雇人入葬,终于把他埋葬了。11.(3分)C【解析】“同举”文中指一同去应举。12.(3分)A【解析】不是“回乡后”,而是在京时,参加完科举考试准备回乡:没有把钱都分给同举者,是把剩余的钱分给同举者。13.(10分)(1)(5分)郡吏赵至诚贪婪、狡猾、凶残、蛮横,掌握太守以下很多人的把柄,前前后后没有谁能除去他。(“贪狡凶横”组词,1分;“持”,掌握,1分;“守”,太守,1分;“去”,除去,1分;句意1分) (2)(5分)又议论收复郑白渠,得到皇帝召见问话,随即因为微小的罪过被罢免。(“议复”,议论收复,1分:“召对”,召见问话,1分;“旋”,不久,1分;“微罪”,微小的罪过,1分;“罢”,被罢免,1分)14.(3分)D【解析】末联着重表现了诗人的愿望:生前所爱听的山泉声,不知死后能否在夜台(墓穴)中听到?诗人生动具体地抒写了自己热爱生活的情怀。人虽然埋进了墓穴,人间的美好事物,却使他永远难忘。他想到的不是饮食男女,而是那沁人心脾的山泉声。这种生活喜爱,更进一步表明他是一位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诗人。15.(6分)答案:①“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思是说,诗歌中的一切景物描写都是为抒情服务的。(1分)②《临终作》的颈联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皎月”在东方陨落,“长松”于半壑枯槁,这是借自然物的消逝来寓言自己生命即将逝去。月虽陨,但它曾皎洁无比:松虽枯,但它却坚挺不弯。诗人借此来表现自己卓尔不群的高洁品格和坚挺节操。(3分)③这两句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健康的格调和高度的人格自信,生动地诠释了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论断。(1分)16.(6分)(1)拾此充饥肠吏禄三百石(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17.(3分)B【解析】秉承是秉持接受,多用于奉行上级的意旨、指示,也用于承受先辈的优良品格,或是坚守先辈的道德情操、精神等:继承,多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遗嘱接受死者的财产、职务、头衔、地位等。此处是民族精神,故选“秉承”。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形容暴露得彻底,前者侧重在感情的宣泄上,后者侧重在意思的表达上。语境强调的是这种民族精神体现的程度,应选“淋漓尽致”。综上便可排除A、C、D。戮力同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强调合力奋斗。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强调思想、信念等一致。语境中是强调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应选“勤力同心”。自强不息: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谋求强盛。语境中与“精神”搭配,应选“自强不息”。18.(3)D【解析】“捍卫民族尊严、拯救民族危亡”语序不当,应先“拯救民族危亡”,再“捍卫民族尊严",排除A、B;根据括号处下文语句的形式“建设岁月,中国人民……”,“革命年代”应在句首作独立状语,故排除C。19.(3分)C 【解析】“人民共和国始终无愧于‘人民’”不符合文意,排除A、B两项;“双手创造荣光”和“臂膀托举历史”搭配不当,应为“双手创造历史”和“臂膀托举荣光",排除D项。20.(6分)答案:(1)构图要素:会徽由金牌、奥运圣火(或者火炬)、女性剪影(或女性脸部,或女郎头部等。意对即可)、巴黎的英语(或法语)“Paris”、阿拉伯数字“2024”和五环标志组成。(3分)(2)寓意:对金牌的争夺是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体现;(1分)奥运火炬是奥运精神代代相传的载体,寓意奥运精神永不熄灭;(1分)女性形象的融入,代表着此次奥运会更时尚(或是团结女性,男女平等;或者也是对1900年巴黎奥运会首次允许女性运动员参加的尊重女性的精神的接续。意对即可)(1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意逻辑等来分析推理。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点睛】徽标:即微章、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是具有指代意义、具有标识性质的图形,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徵标类图文转換题解题方法:①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外形、色彩、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涉及的时间、事物等。②解说画面依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③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联想(行业特点)→图标的创意(含义)→象征义、寓意(要有关联性)。④语言表述准确规范得体:准确、简明、平实、清晰(说明性语言),如有标题,一定要写出来,内容要囊括所有画面,不要丢三落四。21.(5分)答案:2021年3月22日,《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特别报道《三星堆——再醒惊天下》,(2分)聚焦“宝”“人”“魂”“谜”四大主题,用不同的主题色讲述不同故事,(2分)引发考古界、媒体同行关注。(1分)(超字数扣分标准:字数超出10字以内扣1分,超出10-20字以内扣2分。超出20字不得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题思路】通读语段可知,这是一段《四川日报》全媒体关于“三星堆”的专题报道及其影响的新闻报道。该专题报道发表的时间是2021年3月22日,语段主要介绍了该专题报道的标题、主题及主要内容,最后说明了该专题报道的影响。将以上信息整合成一句话即可,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22.(60分)立意参考: 作文的写作指向明确,凡是扣住“珍爱自己,关爱他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立意的均为切合题意,重点是要阐明二者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是此次作文的难点和意义所在,符合以上要求的,可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综合评定为一二类卷(48分及其以上);若只是单纯写“爱”“个人与集体”等,可视为没有脱离材料及其含意,评定档次不能超过三类卷(不超过45分);另起炉灶者,定为四类卷(不超过25分):其他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侯可字无可,是华州华阴人。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拿讲义气自评。成年之后,全都改变以前的爱好,专心致志地学习。他随计吏来到京城,怀里捐着筹来的用于赠别的银子就出发了。等到参加完考试准备回去的时候,把剩下的钱都分给了别的一同考科举的人,说:“这些钱,是乡里用来资助应诏的人的,不能用来谋取别的利益。”将要动身了,听说一个同乡的人病了,心里想:“我要是回去的话,那么他就死定了!”于是留下来没有离开。得病的人痊愈了,侯可舍弃自己的马給他骑,他徒步回家了。孙沔征讨侬徭(北宋是壮族首领),请侯可参与军事,建立功绩后得到官,作了巴州化城县知县。巴地的风俗迷信鬼神而不信医道,只听信巫师的话。娶媳妇必要女人家的财物,以至于穷人家的女孩子到老不能出嫁。侯可制定规章,订立法度,违反的人有罪,这样差不多改变了当地的风气。后来又调任华原主簿。有富人不占有田地的薄册却以别人的田券作抵押霸占土地到一万亩,每年索取地租。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它的主人。郡吏赵至诚贪婪、狡猾、凶残、蛮横,掌握太守以下很多人的把柄,前前后后没有谁能除去他。使可揭露他的罪行,让他戴上重枷,投入大狱,报告給上一級官府杀了他,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很高兴。他又签任书仪州判官。西夏人入犯边境,使者派侯可巡视,他就带领数十骑兵来到西夏边境,突然与西夏人遭遇,立刻把它的人马分为三四伙,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西夏人来回走动隔一段时间就看到他们,很怀疑地把他们当作诱敌的骑兵不敢攻击他们。韩绮镇守长安,推荐侯可作了泾阳知县。说服渭源羌地酋长献纳土地八千顷,用熟羊城来抚慰他。韩琦上报他的功劳。又议论收复郑白渠,得到皇帝召见问话,随即因为微小的罪过被罢免。做官至殿中丞,在家中去世,时年七十二岁。侯可轻视财物,讲义气,急人之所急,忧人之所忧。他与田颜结为好友。田颜病重,侯可千里去求医,他还没回来而田颜就死了,田颜死后眼睛都不闭上。人都说:“难道不是在等侯可吗?”将要入殓时候可到了,用手抚他的眼睛才闭上。田颜没有儿子,不能送葬,侯可不辞辛苦想尽各种办法,卖掉自己的衣物为他雇人入葬,终于把他埋葬了。天正冷,他穿单衣生活,有赠送他白金的人(但是他没有留给自己),因为他看到田颜的妹妹房里什么都没有,就全都拿出来帮地置办了嫁妆。有一天从远处回来,家里人把相当穷困的情况告诉了他,正赶上友人郭行来扣他家的门说:“我的父亲病了,医生要了很多钱,卖我家的房子却卖不出去。”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关中的人都称赞他的贤德。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24 22:52:11 页数:16
价格:¥5 大小:58.41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