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陕西省商洛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三联考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史记》记载,西周中后期鲁武公与其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想要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周朝大夫樊仲甫劝阻周宣王说:“废长子立少子,不合于礼!”周宣王不听,最终还是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这一做法A.破坏了西周宗法制度B.表明礼乐制度已濒临崩溃C.强化了周王专制权力D.导致了贵族统治秩序瓦解2.唐代公议、公论使用频率大大超过前代。唐代各类文献中,公议一词共有约106处、114例,该词大量的用例常常出现于授官、贬黜的文书中,显示出朝廷对某位官员公共意见的重视。这一现象反映出唐代A专制皇权受到制约B.实现决策民主化C.监察体制日益成熟D.政府行政理性化3.古代雅典没有税收制度,但富人要为城邦的公共事务捐献自己的财产。这些捐献包括战争税、歌队捐助和战舰捐助。在公元前5世纪,公益捐助是自愿的,之后公益捐助逐渐变成强制性的。几乎所有的政治领袖都承担过其中的至少一项捐助。这表明古代雅典A.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激化B.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均的矛盾C.贯彻了“绝对平等”的理念D.贵族政治地位得到了较大提升4.1996年,克林顿成功地说服国会通过了《单项否决法》。该法使总统能够在签署法案成为法律之前,从国会通过的法案中删除开支或其他条款。根据该法案,总统可以在三种情况下否决国会通过的预算案的条款。这反映出美国A.三权分立体制被打破B.国会沦为总统集权的工具C.总统行政权得到扩张D.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5.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站在英国、法国一方反对俄国,而普鲁士支持俄国镇压波兰起义。同时,9 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又以承认法国获得比利时为诱饵笼络法国。此外,俾斯麦还同意大利部分诸侯签订同盟条约,意大利希望从奥地利手中收复威尼西亚。普鲁士的这些做法A.丧失了主权邦国应有的民族尊严B.给奥地利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军事打击C.为德国统一构建了良好的外部条件D.为其他国家的外交树立了成功的榜样6.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除非发动农民群众的人力和物力,否则中国就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只有迅速地实行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才能得到农民的合作。”毛泽东的这一论述A.为消灭封建剥削提供了理论依据B.阐明了推翻国民党统治的必要性C.分析了民族战争获胜的客观条件D.强调了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7.巴黎公社曾做出决定:“公社各部门职员的最高薪俸为每年6000法郎。”紧接着公社对此又做出了相应的解释,领薪俸的公职人员工作的公社各部门,是指“所有的公共服务机关,无论民政机关或军政机关,均包括在内”。这表明巴黎公社A.注重保障公民民主权利B.践行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C.践行了社会公仆的原则D.建立了新型社会主义政权8.1949年的《共同纲领》指出,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各民主阶级的联合专政。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作政治报告时称:“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C.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D.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正式形成9.1952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中国与西方民间企业签订了大批贸易合同。其中,与联邦德国企业签订了1.5亿卢布的贸易协议,用中国的农产品交换联邦德国的工业产品。这表明当时我国A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B.采取了务实的外贸政策C.与美国关系由对抗走向了缓和D.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0.据统计,1956年有5400名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出访了49个国家,这些访问者或者以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身份,或者作为各种各样的半官方组织的代表,单个或结伴出访。这些出国访问活动A.打破了美国对华经济的封锁B.拓展了中国对外交流的空间C.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缓和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11.1965年,美国副国务卿托马斯·曼提出:“文化和科学交流项目是与苏联发展贸易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9 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进人封闭的苏联社会,扩大紧张局势升级时可能有用的关系,这符合我们的长期利益,且贸易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这一言论意在A.与苏联共同主宰世界B.削弱苏联的经济实力C.阻断美苏间的文化交流D.希望美国调整对苏战略12.据《国际组织年鉴》的统计,20世纪末,世界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已有48350个,其中非政府间组织达到46000个左右。这些组织的建立A.反映了世界联系不断加强B.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日益崛起C.促成了世界多极化的形成D.瓦解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13.宋朝商税中的正税,分为过税、住税两种。商人每经过一个场、务,就要交纳一次过税,按照货物价格,每千钱征收20%;住税是对城镇店铺买卖货物所课的税,即交易税,税率是3%。正税之外,还有各种杂税。这表明宋朝A.税收征管较为细密B.商业发展环境恶劣C.政府收入依赖商税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14.下图是清代陕西三区专业化生产与地区经济交流图。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商品经济的发展15.下表所示为1620~1621年西班牙大帆船从马尼拉购买中国商品再卖到秘鲁的价格。据表可推知,当时西班牙大帆船贸易A.密切了欧美间商品往来B.提升了亚洲商品竞争力C.挤兑了欧洲工业品市场D.推动了远洋贸易的发展9 16.1875年,英国政府颁布《企业主和工人法》以取代《主仆法》。《主仆法》曾规定:工人随便离开工作(岗位)要被判坐牢,而企业主在雇佣合同期满之前解雇工人只需交纳一些罚款,而且只有雇主才能在法庭上当证人。而《企业主和工人法》则允许工人可以离开工厂和企业主。这一立法的变化A.彻底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B.消除了社会阶级矛盾C.缩小了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D.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17.下表所示为1920年与1936年中国农业产值中商品经济总量及其所占比重。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自然经济解体缓慢B.国民经济结构得以优化C.近代工业发展迅速D.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18.广东省高要县农民陈志雄1979年承包8亩鱼塘,第二年扩大到105亩,并开始雇工,有长工一人,还雇用了总计工时几百天的短工。《人民日报》就雇工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有以下三种看法,这反映了A.雇工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理论B.改革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步伐C.承包制度成为改革的主要形式D.计划经济体制已被突破19.1980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最终确定在15个省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即划分中央和省、市、自治区的收支范围,多收多支,少收少支,自求收支平衡。这一办法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扩大了地方经济的自主性C.推动对外开放的深入D.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新格局20.1905年,上海商民团体发起“抵制美货”运动。《外交报》的一篇社评中指出:“乐用何国之品,乐定何国之货.此权操之商民,外人不能强,即政府亦不必助也。……不再用美国之货,原为个人之自由,不能成为国际交涉。”由此可知,“抵制美货”运动A.使中国摆脱了对列强的经济依赖B.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意识C.推动了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D.使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9 21.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兴起,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信息社会中,诸如修理、修缮、缝补、护理等传统服务行业,将会由于电脑的应用和机器人的普遍使用而难以寻觅到“知音”。这说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A.反映出知识累积引领时代潮流B.强化了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C.推动社会生活领域的更新换代D.促进了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22.1933年3月6日,罗斯福政府宣布美国银行一律休假4天,临时关闭全国17032家银行;到3月12日,12817家银行被审定获准重新开业。该举措体现了罗斯福新政A刺激消费需求争取快速恢复经济B.防止了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C.阻止市场恐慌遏制经济状况恶化D.制定长期方案避免再度发生危机23.1948年,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率先实施“包产到组”,集体农庄把耕地、农具和牲畜固定承包给生产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承包地上的整套农活,单独向国家交售农产品,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这一做法A强化了斯大林经济模式B.随后得到大规模推广C.制约了苏联农业的发展D.挑战了固有经济理论24.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钢铁业雇佣工人从50.9万人减少到19.6万人,其中六大钢铁公司雇佣工人从17.9万人减少到9.2万人。日本钢铁公司的职工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10%。1976~1989年,欧共体钢铁工业职工人数减少到40万人。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A发达国家钢铁工业生产力严重下降B.经济全球化推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C.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现象严重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紧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汉代的法律形式是律、令、科、比。与后代相比,汉律还存在着律令不分、礼律杂糅的问题,这说明汉律是原始粗糙的。而魏晋法制实现了一个重大进步,魏明帝制成魏律18篇,尽量把刑法的条文纳入其中;晋武帝时又制订了《泰始律)》20篇,由此使“律”的内容集中于刑律,行政制度的内容另行置于“令”中,即置于《晋令》40卷中。汉代律、令不分的问题,至此大为改观。晋朝还制定了《晋故事》三十卷,是各个官署的日常行政规程;还制定了“晋礼”,是王朝各种礼制的汇编、帝国所依赖的各种典章,其部类划分大为合理化。唐朝的法律分律、令、格、式四类,“9 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正邪,式以轨物程事”。从汉代“律、令、科、比体制”到隋唐律令格式体制,魏、晋、南朝的进步构成了中间环节之一。此外,晋代法学家张斐、杜预为律作注,使法律概念大为规范化。——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材料二明太祖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口号,推翻了元代的统治,建立了明朝。明代建立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即在于宣称要恢复以唐宋为代表的正统文明,除了在正统王朝谱系的建构、传统礼制的重塑等方面加以着力之外,在法律制度上,明代也强调以唐宋为榜样,力图重建唐宋时期的律令体系。应该说不仅明代的《大明律》是“准唐之旧而增损之”,其令也是沿袭了唐宋一脉的令典和单行令的。《大明令》为令典,在篇目上采取六部分类,在内容上不仅有唐宋令中已有的吏治、礼仪等规定,在刑令部分则规定了诸多刑事处罚的原则,如“十恶”“八议”“刑具”“留存养亲”等。除此之外,明太祖还颁行了不少单行令,用于补充律典和令典规定制度的细节。——摘编自李贵连《从令到例:论明代律例法律体系的生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法律同明代法律的相同之处,并分析魏晋时期法律体系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明太祖法律体系改革的因素。(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源于此。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初政府实行里甲制,后来改为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基层秩序重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晚清民国时期主政者自上而下推行“地方自治”的努力,因传统势力的阻挠而归于失败,复兴“保甲制”的努力亦终究无法整合基层社会。于是中共在革命实践过程中,走上了一条自下而上的基层再造道路;“政党下乡”9 所运用的组织化动员治理技术,在满足农民土地诉求的同时,也使其获得主体价值感,进而萌发对中共组织的认同感。——摘编自郭为桂《“组织起来”: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变迁》材料三当前,农村基层治理的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因此,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的科学发展和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建设,需要扩大有序民主,健全三级联动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多元参与的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推进城乡一体,构建融合统一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加快多元投入的农村社区建设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建构同心多圆的农村民主管理生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科学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战略。——摘编自陈荣卓等《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农村民主管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管理的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基层失序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现代中国共产党在基层治理的实践。(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关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美)伊曼纽尔《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个时代:18世纪3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莫尔顿等《英国工人运动史》、张跃发《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的两次转换》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就英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9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西方各国陷入经济危机时,大规模地引进技术及设备。为此,苏联专门成立了全苏专利贸易公司,与西方各国在科技产品方面的许可证贸易活动明显增加。1976~1977年,苏联向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口的先进技术设备价值高达115亿美元,集中于精密仪器、电子设备等行业;1978年苏联从日本购买8万吨的大型活动船坞,既可修理大型客轮和货轮,也可修理4万吨级航母。通过与西方国家签订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以及在西方国家开办合股公司,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合作项目遍及航空、电子学、环境保护、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这些合作协定稳定了它与西方国家的长期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彼此在经贸和工农业方面的合作的迅速发展。——摘编自杨家荣《苏联引进西方技术的第二次高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基础异常薄弱,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寻求外来技术。我国从苏联引进一系列成套设备用以重大基础项目建设,价值37亿美元。苏联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留学生,并派遣专家学者赴华指导我国科技研究。通过从苏联等国的技术引进,我国有关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避免了一些弯路。——摘编自吴奇志、聂文星《让历史告诉未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苏联技术引进的特点及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苏联相比,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技术引进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9 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1-24 22:14:51 页数:9
价格:¥5 大小:1.15 M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