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潍坊(安丘市、诸城市、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21.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年来,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但是,在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关系上存在一些不同看法,甚至有学者将红色文化完全等同于革命文化,这既不利于把握革命文化在铺就红色文化的“红色底色”中的奠基作用,也不利于拓展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因此,需要正确认识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有着共同的“根”,二者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厚植于近现代中华民族的现实土壤,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给养,为革命事业的生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原生动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二者根源一致、同向同行,共同印证了宏伟瑰丽的党史和国史。回望历史长河,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兴起于五四运动,以五四精神为最早的精神文化形态,并以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为创造主体,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各个时期都有着具体的创造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间有多少疾风骤雨、惊涛骇浪,又经历了怎样的蜿蜒曲折,这段红色历史宛如一幅雄壮画卷,映入眼帘。“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一个时代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主旋律;而红色不仅象征着革命、信仰,还有着浓厚鲜明的红色政治色彩,与中国共产党紧密相连。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在本质规定性上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各有侧重。在“三大改造”完成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曲折发展时期,二者的文化历史也有所不同。革命文化可以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而红色文化则没有先进落后之分,此阶段的革命文化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走向极左,而这正是对红色文化科学导向的偏离。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即在改革开放前期,外来文化侵袭和冲击我国主流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不足,使得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地位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二者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并且各自依托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功能。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分析,对于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二者的关系,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前者为后者的历史根基,后者又为前者的当代呈现。在共同的历史大背景下,伴随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自觉进程,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同频共振,呈现同向同行、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 会主义革命等显著的社会变革时期,还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二者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各方面形成的协同效应之上。(节选自钟帅《对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内在联系的审视》)材料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包含民族性格与情结,为“红色”作为象征符号并被广泛认可奠定了文化基因。在自然崇拜基因中,古人对太阳、火和血液的崇拜最突出;在国家意识基因里,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权力、喜悦、激烈、鲜血等。从上古时代起,红色几乎一直是权力的象征,如“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又被称为“赤帝”;在民俗文化基因中,有红白喜事、贴年画、红腰带、红娘等习俗说法,还有五色说、五行说等,民俗文化是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有着突出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红色是一种政治派别的象征符号,是一种政治理念的象征符号。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的大旗,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大旗。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赤化”革命,许多革命根据地纷纷提出“赤化全国”的革命目标,处处红旗招展。徐向前在回忆录时说,真是“赤化了的天下”。这些红色符号的建构反映出当时的革命特色和目标。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历程,“红色”作为政治符号被广泛运用,譬如,组建的第一支军队被命名为红军,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被称之为红都,还有南湖的红船、井冈山的红旗、抗日的烽火、闪闪的红星以及与红色文化一脉相承的“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人们以穿红、唱红、演红而感到无上荣光。象征符号作为一种人为符号,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并且是可以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政治传播的起点是政治现实的符号化,将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用符号来概括,再将符号化了的事物纳入,从而使受众形成统一的认知与意识。在视觉艺术里,色彩是情感元素,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红色”就不再是单纯的物理性元素,而是一种具有革命、战火、流血、牺牲、信仰等象征意蕴在内的政治情感,被纳入到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之中。“红色”渐渐在重大场合使用,并被冠以了“中国红”的称号。新时代,新征程,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就必须对“红色”这一象征符号有正确的认知,深刻把握“红色”象征符号的意蕴与内涵。(节选自张改《兵团党校学报》)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不是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二者在内涵上各有侧重,文化历史也有所不同。B.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都是革命事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力量源泉。C.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同源、同向同行,这一特点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D.“红色”作为政治符号被广泛运用,既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相关,也与我们党的革命目标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四精神”是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最早的精神文化形态,所以也是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根源。B.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关联交织,革命文化是红色文化的历史根基,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当代呈现。C.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具有一致性,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时要发挥其协同效应。D.只要正确认知并深刻把握“红色”这一象征符号的意蕴与内涵,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取得伟大胜利。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坚持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做法的一项是()(3分)A.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力度。B.从自身做起,尽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做一个爱党、爱国家、爱脚下这片土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C.媒体应持续做好舆论导向,学校、机关单位定期组织学生和国家工作人员参观革命斗争遗址,了解红色传统的经历。D.全国各地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看革命题材电影、书籍,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爱祖国,敬仰先烈,敬重英雄的社会风气。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5.“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国人对中国红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中国红”这一民族认同心理的形成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狄更斯故事背景提要:大卫离家后,十岁时进了谋得斯通—格林比公司,给他们当童工,住宿环境阴暗潮湿。大卫在当铺的工作中认识里米考伯夫妇,知道了米考伯太太也是个孤儿,但是米考伯夫妇随时要去外地。所以大卫不想留在陌生人中,决计逃走,去姨奶奶家。米考伯太太带着孩子坐在车后面,我站在路上无言看他们时,她眼前一层薄雾消失了,她看出我实在只是多么小的一个人。我这么想,是因为她面带一种从未有过的母亲样的表情向我招手,要我爬上车;她搂住我脖子,像吻自己儿子那样吻了我一下。我刚下车,车就开了。他们挥舞着手帕,以至我看不见他们一家人。我又要去谋得斯通—格林比公司开始那令人厌倦的一天。可我已不想再在那里过多少令人厌倦的日子了。不,我已经决心要跑开,要用一切办法去乡下,去见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属,要把我的遭遇告诉我的姨奶奶——贝特西小姐。自从那晚产生了念头并失眠后,我就一次又一次、一百次地重温我那可怜的母亲讲的我出生的故事,昔日听她讲这故事于我是件快活事,我已把它熟记在心了。在那故事里,我的姨奶奶以令人生畏的威风登场;但她的举止中有处小地方令我常常回味,正是这一小小特征给了我些鼓励。我忘不了,母亲认为姨奶奶摸她那头漂亮的头发时手并不粗暴。虽然那也许只是完全出自我母亲的臆想,或许根本就没那回事,但我用它构成一小幅图画,画出我记得 那么清楚也爱得那么深切的女子,她的美打动得那可怕的姨奶奶也发了仁慈,这幅画使整个故事变得温柔了。很可能由于这幅图画已久久在我心中,才使我的决心逐渐形成。我连贝特西小姐住哪儿也不知道,所以就给佩格蒂写了封长信。不久就收到了佩格蒂的回信,和往常一样充满了忠诚和爱心。她随信附上半几尼(恐怕她花了不少气力才克服重重困难,从巴吉斯的箱子里弄出这笔钱呢),并告诉我贝特西小姐住在多佛附近,不过她也不能肯定是就住在多佛当地,还是在海斯,沙门,或弗克斯通。我们工友中的一个人在我向他打听这些地方时,竟说这些地方都在一起,我认为这于我的目的已够了,决定那个周末就动身。我是个诚实的小人儿,不愿离开谋得斯通—格林比公司而留下一个有污迹的印象,所以我认为我必须等到星期六晚上才能走;而且我刚来时预支了一星期薪水,所以我决定不在往日领工钱的时候去帐房。为了后一个特殊理由,我借了半几尼,这样我就不乏旅行所需费用了。于是,星期六天黑时,我们都在批发店里等着领工钱,我握住米克·沃克尔的手,请他在轮到他领钱时告诉奎宁先生我去把箱子搬往提普家了;然后我对粉白·土豆道了最后一次再见,便跑走了。我的箱子放在河对面的住处。在一张我们钉在桶上的地址卡上我写上了:“大卫少爷,留在多佛马车票房,待领。”我把这卡边放在口袋里,准备把箱子拿下来后拴到上面去。我一面朝住处走,一面四下张望,想找到一个帮我把箱子送到票房去的人。一个腿很长的年轻人带着一辆很小的空驴车,他站在黑弗莱尔路的尖塔附近。我走过时,眼光和他的相遇,他把我叫做“小痞子”,还希望我“认清他以后好作证”,无疑,这是说我瞪他了。我停下来向他解释,说我并没这么做,我不过是不能肯定他会不会愿意干一件活。“哈(啥)活?”那长腿青年说。“运一只箱子,”我答道。“哈箱子?”那长腿青年说。我告诉他是我的箱子,就在那边街上,我要他把它运到多佛马车票房,运费是六便士。“六便士就帮你干呢!”那长腿青年说罢就上了车——不过是架在车轮上的一个大木托盘——驴子拖着那车咕隆隆跑了起来,那速度我要使劲跑才可以跟上。这年轻人的态度带着挑衅的意味,尤其他对我说话时嚼草的样子让我不喜欢;可价钱已讲好,我就把他带到我马上要离开的房间,我们一起把箱子搬了下来。现在,我不愿意把那卡片拴上去,因为我怕那房东家的什么人会对我的举止起疑心而把我扣留下来;于是我对那青年说,请他到了最高法院监狱的高墙外时就停一分钟。我话音刚落,他就赶车咕隆隆跑将起来,那架势像是他、我的箱子、那车还有那驴都发了疯一样。我跟在他后面跑着,喊着,等到预定地方赶到他身边时,我气都透不过来了。因为太兴奋又太紧张,我在掏卡片时,把那半几尼也从口袋里翻出来了。为了不弄丢它,我就把它含到嘴里;虽说我的手抖得好厉害,但还是把那卡片如我心意地拴好了。就在这时,我觉得那长腿青年朝我下巴上重重拍了一记,就见那半几尼从我嘴里飞到了他手上。“什么!”那青年抓住我衣领,凶狠狠地龇牙裂嘴道。“是犯了事吧,是不是?想跑掉,是不是?去派出所去,你这个小坏蛋,去派出所去!”“把钱还给我,行不行?”我万分恐慌地说,“别管我的事。” “去派出所去!”那青年人道,“你一定要去派出所证明这事!”“把我的箱子和钱还给我,”我哭着叫道。那青年仍然说:“去派出所去!”他还很粗暴地把我往那头驴那儿逼,仿佛那畜生和警官有什么相似之处;后来他改变了主意,跳上车,坐到我的箱子上,嘟嘟念叨说要一直赶到派出所去,就比先前更加起劲地咕隆隆飞快地走远了。我尽一切力跟在后面追,可我没力气叫了,即使有那会儿我也没胆量喊。我追了半英里路,其间至少有二十次,我几乎被车碾到轮子下。我时而看不见他,时而看见他,时而看不见他,时而遭到鞭子抽打,时而被叫骂,时而陷到泥里,时而爬起来,时而撞到什么人怀里,时而撞到一根柱子上。后来,由于生怕这时或许半个伦敦城都在出动捉拿我,我只得又惊又气地眼睁睁看着那青年带着我的箱子和钱去他要去的地方去了;我就一面喘着气,一面呜咽着,但我并没停下脚步,我朝格林威治走去,我知道那地方就在去多佛的大路上;我所带着的从这世界上所得的并不比我出生时带到这世界上的多什么(就在我出生那天晚上,我的出生给我姨奶奶带来了那么多不快),走向我姨奶奶贝特西小姐的隐居之地。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写大卫对童工生活厌倦,是因为他处在一种悲惨的环境中,渴望得到关爱和呵护。B.虽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大卫还是要动身去姨奶奶家,突出了大卫与姨奶奶关系密切。C.文中写大卫之所以喊着,追赶着发了疯一样的驴车,是因为他很害怕自己的箱子丢失。D.选文部分在淡淡的童真童趣中通过年仅十岁的孩子大卫的眼睛,完成一系列人物刻画。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米考伯太太“像吻自己儿子那样吻了我一下”,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大卫所感受到的久违的母亲般的呵护,这也为大卫后文的离开做了铺垫。B.选文部分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大卫童年的故事,直接、准确、生动地展现了大卫的童年生活,也融进了作者狄更斯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C.选文部分是对大卫早年生活的描写,以孩子的心理视角真切地展示了一个遭遇坎坷的童年世界,大卫挣扎和逃离的过程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D.选文结尾部分连续运用多个“时而”,以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此时年仅十岁的大卫追赶驴车的过程的急迫和艰难,表现了此时大卫的无助和无奈。8.选文部分第三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选文部分是如何表现大卫心理的?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①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 或告右丞魏徵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徵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②,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比干③,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注]①上,指唐太宗。②稷、契、皋陶,舜帝时名臣。③龙逄,夏桀的臣子;比干,商纣的臣子。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宿中书内省更宿:变换住宿地点B.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无状:没有事实,没有根据C.必假以辞色辞色:指温和的言语、态度D.苟其君愎谏自贤愎谏:坚持己见,不听规劝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B.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C.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D.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从工匠对良弓的解释中认识到了自己对良弓认识的不足,并由此推想到对国家事务认识的不足,从而加大了问政于臣的力度。B.唐太宗对魏徵做事不留痕迹、远避嫌疑的做法有些不满,认为魏徵隐瞒了袒护亲戚的事实,并派人责令他以后做事要保留证据。C.魏徵关于忠臣与良臣之辨的那一番话,实质上是对唐太宗的讽谏,意在劝谏太宗要与大臣同心,共享尊荣,避免重蹈桀纣覆辙。D.唐太宗认为君主要知其过错,就必须依靠忠臣;他以虞世基等逢迎侍奉炀帝的下场,告诫大臣对待政事应无所保留,畅所欲言。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4分)(2)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第十一章)(4分)14.太宗对枉法受财的长孙顺德,不但不治罪,反而还庭赐绢帛?请简要说明其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紧扣诗题中的“凉州”与“夜”,运用动静结合法,写出了月亮逐渐升高,银光谱泻全城的凉州夜色。B.“七里十万家”,写出了凉州成规模之大;“半解弹琵琶”写出了胡人虽对琵琶一知半解,却喜爱弹奏的风情。C.“肠堪断”,写出了琵琶声之动人;“风萧萧兮夜漫漫”,写出了空旷而又多风的西北地区夜晚给人的感受。D.前六句主要写环境背景,运用顶针句法,句句用韵;后六句正面描写宴会,句法和用韵有变,意蕴丰富深长。16.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习近平曾借用《论语·泰伯》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期望和要求,认为青年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2)《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强调任何人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3)在《〈老子〉四章》中,与俗语“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反映了中华文明___________的生命力。用汉字记载的历代典籍,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汉字铭刻着中外交流的历史记忆。中国的汉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不断吸收不同民族和域外文化的精华,经历了自我扬弃、___________、创新和发展,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___________。汉字从远古走来,向世界走去。汉字具有与其他现代文字不同的性质、功能与历史,可概括为“三个唯一”:唯一的表意文字、唯一的自源文字、唯一的沿用几千年至今不废的古老文字。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还通过东传、南传、西传等途径,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构建了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众所周知,汉字的本质属性是表意性,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尤其是印欧语系文字的重要特点。汉字记录了中国的历史、社会、民俗等,是记录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同时,汉字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认知和价值取向,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生生不息独一无二无所不包相伴而行B.生机勃勃独一无二兼收并蓄并肩而行C.生生不息无可替代兼收并蓄相伴而行D.生机勃勃无可替代无所不包并肩而行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通过东传、南传、西传等途径,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还构建了汉字文化圈,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B.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还通过东传、南传、西传等途径,构建了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C.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通过东传、南传、西传等途径,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还构建了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D.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还通过东传、南传、西传等途径,构建了汉字文化圈,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20.简要分析文段中词语“活化石”及其引号的作用。(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民间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小寒的到来,意味着一年最冷的开始。既然小寒更冷,①,而不是倒过来排列呢?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物极必反”,认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后迅速回暖,②,从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后“回暖”的感觉了,所以把大寒放后面,()。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③,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让大寒后迅速回归立春,这更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B.只有大寒后是立春,这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C.只有大寒后是立春,更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D.让大寒后迅速回归立春,这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庄子曾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林语堂曾说:“在人的一生中,有些细微无用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又极其重要。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会发现影响之大,殊可惊人。”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有用”与“无用”的认识和思考。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C(“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错)2.C(A项,“是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根源”错;B项,“革命文化是红色文化的历史根基,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当代呈现”错;D项,“只要……就……”,关系表述错误)3.B(强调个人做法,没有体现“弘扬红色文化”)4.①总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文章开头部分先破后立,提出“需要正确认识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观点;然后分别从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联系与不同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总结将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置于共同的历史大背景下呈现出来的特点。②局部采用并列结构,在分论部分,分别从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联系与不同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属于局部并列。(4分。每点2分)5.①红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②受红色文化的激励,中国人民经历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对红色产生了深刻认同;③红色被纳入到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并被广泛宣传与弘扬,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红色的认同感。(6分。每点3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A(B项“突出了大卫与姨奶奶关系密切”错,突出的是环境的冷漠和大卫渴望得到关爱和呵护;C项“是因为他很害怕自己的箱子丢失”错,文中写大卫“喊着,追赶着”不仅因为害怕自己的箱子丢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刚要离开工厂这一厌倦环境时的“兴奋与紧张”,D项“童趣”错)7.A(“比喻”错)8.①表现了他的孤单无助,渴望得到关爱的心理;(2分)②反复出现的故事中温馨图景与现实的厌倦地环境形成对比;(1分)③坚定了大卫投奔姨奶奶地信念,为下文做了铺垫。(1分)9.①内心独白。文中第三段写了大卫的内心独白,直接表现了大卫对公司生活的厌倦和离开此地的决心。②动作、神情描写。文中写大卫的“追赶着驴车”时,用“跑着”“喊着”“透不过气来”等动作、神情描写表现了刚离开伦敦时兴奋,以及担心箱子丢失的紧张心理;③言语描写。文中大卫对青年哭叫着说“把我的箱子和钱还给我”,这一言语描写表现了大卫的紧张恐惧的心理。④夸张手法。文中写大卫一次又一次、一百次地重温母亲讲的他出生的故事,用词夸张,突出表现了大卫对得到亲人关爱的渴望。(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A(更宿:轮流值班住宿)11.C(原文标点为: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12.B(“认为魏徵隐瞒了袒护亲戚的事实”错)13.(1)我靠弓箭平定天下,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更何况天下的事务,哪能完全知晓。(4分。“定”“尽”“其”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正是房屋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了房屋的功用。(4分。每句1分,句意通顺1分)14.①太宗念顺德是有功之臣,不舍得杀他;②以庭赐来羞辱他;③希望他能够悔改,成为有益于国家的人。(3分。每点1分)15.B(“对琵琶一知半解”错。“半解”是多半懂得的意思) 16.①故人相聚的喜悦之情。“别来三五春”写出作者与朋友分别已久,暗含古人重逢的喜悦;宴会上听着动人的琵琶曲,“大笑”“斗酒”等渲染了宴会的场面,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②故人相聚的珍惜之情。“能几回”写出古人相聚的不易,“须醉倒”写出了作者对故人相聚不醉不休的豪情。③自勉之情和对故人的劝勉之情。“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句,抒发了岁月催人、时不我待,当赶快建功立业的壮志,表达了作者的自勉和对朋友的劝勉。(6分。每点2分,其中感情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1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6分。每空1分)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8.C19.D(A项语序不当;B项杂糅;C项杂糅、语序不当)20.①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2分)②将汉字称为“活化石”,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汉字历史久远和富有生命力的特点,(2分)③突出了它对中华文明的作用(1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21.D22.①古人为什么要在小寒后加一个大寒;②如果先大寒后小寒;③虽然没有北方那样寒冷(6分。每句2分)四、写作(60分)23.参照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评分标准,建议以44分为基准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别人赠送的绢帛,事情暴露以后,唐太宗说:“长孙顺德做的如果能有益于国家,我愿意与他共享府库的财物,何至贪污腐败到此地步呢?”太宗念他是有功之臣,没有处罚他,反倒在朝廷上赐给他几十匹绢。大理少卿胡演说:“长孙顺德贪赃枉法,罪不可赦,不加罪于他,为什么还赐他绢帛呢!”太宗说:“他如果有人性,得到赐绢所受的羞辱,就会比受到刑罚厉害得多。他如果不知道羞耻,那么就是一个禽兽罢了,杀他又有什么用。”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的时候喜爱弓箭,得到了十几张优良的弓,自认为没有比这些弓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拿给做弓的工匠看,工匠竟然说‘都不是好弓’。我追问他原因,工匠说:‘木头中心不直,那么木的纹理就是斜的,造出来的弓虽然有劲,但射出去的箭却不精准。’我才明白以前对弓的辨别也不够精通。我以前靠弓箭平定天下,对它的认识还不能全面,更何况天下的事务,哪能完全通晓。”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并且屡次召见他们,询问民间百姓的疾苦和国家政事的得失。有人报告说右丞相魏徵袒护他的亲戚,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但查无所获。温彦博对太宗说:“魏徵做事没有留下痕迹,远远避开嫌疑之事,内心即使没有私心,也有可以责备之处。”太宗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徵,并且指出:“以后做事要保存痕迹。”有一天,魏徵入朝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是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臣不敢奉诏。”太宗惊讶地说:“我已经后悔了。”魏徵再次跪拜说:“臣有幸能侍奉陛下,愿陛下能使臣成为良臣,不要成为忠臣。”太宗说:“忠臣和 良臣有差别吗?”魏徵回答说:“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共享尊荣,这就是所谓的良臣。龙逢、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太宗很高兴,赐给魏徵五百匹绢。唐太宗神采奕奕,英伟刚毅,大臣们觐见时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这种情况,每次有人奏事,总是尽量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借助明镜。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刚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屈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谄媚奉事隋炀帝以保持自己的富贵,炀帝被杀,虞世基等人也被诛杀了。你们应以此为戒,政事如有过失,一定要无所保留畅所欲言。”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安丘、诸城、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2-13 10:34:04
页数:11
价格:¥3
大小:34.7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