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3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使首都的空气更加清新。B.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C.江城初中近3000名左右的学生参加了“书香润泽校园,经典点亮青春”的读书节专题活动。D.在归国的包机上,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朋友圈发表了一篇感言—《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表现了莎莉文老师的高超教育艺术以及对学生的一片爱心。C.小说《散步》叙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事情,体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纪念自求恩》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人们学习这种精神。4.江城初中拟开展以“读好书,交益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5分)【读书交友展示会】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标语(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读书成果报告会】江城初中七(4)班拟举行“读书成果报告会”。小雨平时热爱读书但性格内向,不善交友。如果你是班长,希望小雨也能报名参加,该如何劝说呢?(3分)你:5.阅读名著片段,按要求答题。(6分)“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节选自《父亲的病》(1)语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如果你去医院,会找陈莲河这样的医生看病吗?请结合《父亲的病》一文说说理由。(3分)(2)语段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父亲的病对作者的人生之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6.用课文原句填空。(12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2)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3),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5)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发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二、阅读与理解(4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节选《<论语>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节选《诫子书》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夫学须静也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吾日三省吾身() (2)饭疏食饮水()(3)淫慢则不能励精()(4)非学无以广才()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讨论。(5分)同桌:我觉得乙文中画线句改成“学以广才,志以成学”,一点都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哦。你:不可以这样改。因为(1)。(3分)同桌:甲、乙两文中孔子和诸葛亮在修身方面有着相同的看法,你能概括出来吗?你:(2)。(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7分)怀念一棵稻子张淑清①我理解一棵稻子是从父辈开始的。那时候,一株秧苗,通体绿油油的,像婴儿的身体,娇嫩且柔软,被盛在一只容器内,坐上土篮,经过一根扁担的平衡,一路顺风抵达田地。田喝足水,水面迎着蓝天白云,偶尔有大雁掠过,燕子盘旋。秧苗一朵一朵,从一双结着泥土的手掌,兴奋地跳进水里。水被溅起一片一片浪花,最后,一朵朵苗儿,排列整齐,站在田里。②那时候,父亲种植的杂交水稻,产量很高。他骑自行车去乡农业站购买稻种,卖货员向他介绍,杂交水稻是一个叫袁隆平的人研究出来的。父亲望着籽粒饱满、金灿灿的种子,心里说不出的温暖。父亲小心翼翼地捧回稻种,并让它在地里萌芽,破土,抽出嫩叶,直至在水田中尘埃落定。父亲像伺弄他的孩子,细致入微。刮风暴雨的天气,父亲扛一把铁锨,守在稻田上。水涨了,将堤坝挖一道口子,引水出去;禾苗倒了,父亲弯下腰,扶起;累了,父亲跪在田里,一步一步朝前挪移。在父亲的眼中,庄稼就是他的世界。③稻棵萎靡,父亲清楚,它患病了,该用什么药治愈。父亲一边和稻子窃窃私语,一边念着一个人。他不会说漂亮的语言,唯有用行动和一个大爱之人进行交流。父亲很有仪式感,斟一杯米酒,洒到地上,敬拜苍天与大地。我们在父亲庄重严肃的神情中,懂得一粒米来之不易,它和一个人息息相关一一袁隆平,没有他,大家的饭碗是干瘪的、枯瘦的,一粒米里渗透着他一生的挚爱、几世的深情。④后来,我读书离开村子,离开稻田。在别人的城市,我想家,想念一粒米,想一汪碧水盈盈的稻田,微雨缠绵,想此刻的父亲,一定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守护他的田地。 ⑤即便是回去,我已不像过去,赤脚下田,浑身泥水,干得热火朝天,而是变得谨小慎微,我与稻田拉开了一道距离。父亲,叹口气,凝眸着他的稻田、沉默的村庄,自喉咙挤出一句话:“什么都可以忘,但养大你的米是从哪来的,不能忘!”父亲蹲在院子里,仿佛一棵弯着腰的稻穗。⑥当我像一棵稻子,历经风雨,慢慢长大成熟,我才吃惊地发现,我吃的每一粒米都是父辈的杰作,全和父亲的田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长在中国的大地上,朝气蓬勃,繁荣丰腴。以前我总是记不住袁隆平的名字,终日只知为生计奔波。在他乡的炊烟中,我吃着同样的一碗米饭——它们有着和父亲一样的气息,和我熟悉的田地如出一辙的气质,规规矩矩,不张扬不媚俗,就那么执着地活在民间。而现在,我却只能缅怀那些村庄和稻田。村子里的稻田消失了很多年,它们成了风干的记忆。父亲越来越老,皱纹满脸,像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父亲指着碗里的米说,要记着,米和一个人有关,没有他,城市和村庄吃米都困难,呷一口米酒,抹一下泪。父亲愈来愈沉默寡言,他像一棵低着头的稻子,又深邃得似一口井。我吃掉的每一粒米,几千斤的分量,和着父亲的话语,沉甸甸地横在我的心间。⑦两个月前,我回老家探望父母,父亲伫立在门口。一下车,父亲就急着对我说:“袁隆平走了。”刚说完,父亲眼圈就红了。不知为何,我也不由自主地潸然泪下,是的,这个让我们吃饱米饭的人走了,从此,世上再无袁隆平。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对我的孩子说,记着我们吃的米饭是袁隆平给的,以后做人做事也要像他那样,永葆一粒米的温度,摸着良心行走人世。(《安庆日报》2021年9月,有删改)11.作者回忆了父亲与稻子之间的一些事情,请根据内容填空。(2分)父亲种植稻子→(1)→(2)→父亲教育孩子牢记水稻1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4分)1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第⑥段画浪线句的理解。(5分)14.甲、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人物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说说它们在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6分)[甲]一下车,父亲就急着对我说:“袁隆平走了。”刚说完,父亲眼圈就红了。——《怀念一棵种子》[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秋天的怀念》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5~19题。(15分)走进塞罕坝航宇①猛然间,你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绿色世界。你悠闲地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头顶上常常会有一群又一群喜鹊,在墨绿的树梢间嬉戏鸣叫;在小道旁的翠绿草丛中,一只又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正扑扇着翅膀翩翩起舞。此时,一股细风夹杂着青草扑鼻的清香,柔软地拂过你的脸颊。抬眼望去,大团大团的云朵仿佛挂在了翠绿的树枝上,正随着微风轻轻晃动。②这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塞罕坝。③塞罕坝的天蓝得晃眼,塞罕坝的树绿得迷人。行走在塞罕坝的花草绿树之间,心情是美好的、无忧无虑的。④塞罕坝被人们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这并不是天然造就的,而是几代中国林业人成年累月、不畏艰辛、战天斗地所换来的。⑤那是1962年2月,来自19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的热血青年和242名优秀林业工作者,怀着“给北京阻沙源、给天津涵水源、给国家增资源、给地方增财源”的宏伟目标,浩浩荡荡开进塞罕坝海拔1500米以上荒无人烟的荒沙地。他们住窝棚、喝雪水、啃干馍,迎风斗霜,挖坑栽树。这些英雄的创业者们,经受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沉痛打击,却仍然夜以继日,不舍不弃,胼手胝足,持之以恒,硬是在遮天盖地的荒沙地上营造出一块让世人瞩目的绿洲。⑥经过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的艰苦努力和顽强奋战,如今,美丽的塞罕坝人工林和草原面积达到1658平方公里。可以豪迈地说,我们的林业人创造了世界林业史上的一个奇迹。⑦我随着人流走进塞罕坝展览馆,缓缓地走过那一块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展板,仔细地阅读着记载塞罕坝艰苦创业历史的每一个文字。那一刻,我被塞罕坝的人和事感动得泪满面。⑧是啊,那一块块展板,就是人们心中矗立着的一座座丰碑。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当代林业荚雄群体: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把自己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塞罕坝,在病情危重的时候,这位塞罕坝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躺在病床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硬是从喉咙里挤出细弱的声音,一再叮嘱家人:我死了以后,骨灰全撒在塞罕坝的林海里。⑨ 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日日夜夜战斗在塞罕坝黄沙窝窝里的劳动者:像陈锐军、初紧梅夫妇,在塞罕坝高高的防火瞭望塔上,一呆就是十几年。夏夭,瞭望塔上最要命的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蚊子,在瞭望塔周围张牙舞爪地盘旋着。到了冬天,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气温一般是零下40多摄氏度,坝上生硬的风刮在人脸上,像刀割肉一样。⑩还有第一任场长刘文仕和副场长、高级工程师张启思的感人故事;还有六女上坝绿化荒原那催人泪下的动人场景;还有那许许多多的人们叫不上名的建设者和奉献者……这些当年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毫无怨言地把最美好的青春播撒在塞罕坝的山山峁峁间,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写进了这片热土里。可以豪迈地说,他们是当代中国林业人的骄傲。离开塞罕坝展览馆,沿着绿树遮掩的林间小道继续往前走,眼前突然出现一汪波光粼粼的湖水。走近一看,那一汪清澈的湖水被厚厚的草甸子围护着,草甸子中到处是蒿子梅、金莲花、野百合、风信子.....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湖面游来荡去,一只只水鸟从水面掠过,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辽阔的远方。眼前的场景美得就像一幅塞上高原的油画。这时,坝上吹来了微风,挂在树梢上的洁白的云朵,不断变幻着身姿,随风飘向那蔚蓝的天空。(《人民日报》2021年9月,有删改)15.文章第②段中说“这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塞罕坝”,请联系全文说说原因。(4分)16.品读第⑧段画线句,根据你的理解找出其中应该读重音的两个词,并说说理由。(6分)是啊,那一块块展板,就是人们心中矗立着的一座座丰碑。17.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请结合文章内容向塞罕坝人写一段50字左右的感谢词。(5分)三、写作(70分,其中含写字10分)18.请以“有你在身边,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要求:(1)要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悟;(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19.本试卷设书写项10分,由阅卷组安排专人根据全卷书写质量和卷面整洁程度酌情给分。 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3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答】答案:惊讶 和蔼  沐浴  恭敬【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使首都的空气更加清新。B.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C.江城初中近3000名左右的学生参加了“书香润泽校园,经典点亮青春”的读书节专题活动。D.在归国的包机上,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朋友圈发表了一篇感言—《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类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础上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有误,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C.有误,“近”“左右”表意重复,删去一个;D.正确。故选:D。【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读一遍句子,通过语感感受一下是否通畅,如果不,那就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是病句。②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③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④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⑤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表现了莎莉文老师的高超教育艺术以及对学生的一片爱心。C.小说《散步》叙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事情,体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纪念自求恩》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人们学习这种精神。【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解答】ABD.正确。C.有误,《散步》是散文。故选:C。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4.江城初中拟开展以“读好书,交益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5分)【读书交友展示会】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标语(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读书成果报告会】江城初中七(4)班拟举行“读书成果报告会”。小雨平时热爱读书但性格内向,不善交友。如果你是班长,希望小雨也能报名参加,该如何劝说呢?(3分)你:【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标语。围绕“读好书,交益友”主题来写,言简意赅,突出主题,要使用一种修辞。(2)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劝说小雨参加“读书成果报告会”,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称呼适当,围绕“读书、交友”来谈,适当给对方以鼓励。【解答】答案:(1)读书净化灵魂,交友丰富情感(好书如明灯,益友似清风)(2)示例:小雨,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读好书,交益友”,你平时那么热爱读书,肯定交了很多益友,能不能在读书成果报告会上为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你的益友呢?【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5.阅读名著片段,按要求答题。(6分)“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节选自《父亲的病》(1)语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如果你去医院,会找陈莲河这样的医生看病吗?请结合《父亲的病》一文说说理由。(3分)(2)语段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父亲的病对作者的人生之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分析】《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和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选段选自《朝花夕拾》。结合《父亲的病》内容可知,陈莲河是医巫不分、故弄玄虚、敲诈勒索、草菅人命的庸医。他曾经给父亲开出“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和“败鼓皮丸”等荒唐药引或药方。所以不能找这样的医生看病。(2)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和名著内容的能力。结合选段内容,从“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中可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愧疚、自责。结合名著内容可知,鲁迅决心救治像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选择了学医之路,立下了学医救国之志。答案;(1)《朝花夕拾》不会;因为陈莲河是医巫不分、故弄玄虚、敲诈勒索、草菅人命的庸医。他曾经给父亲开出“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和“败鼓皮丸”等荒唐药引或药方。(2)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愧疚、自责。他决心救治像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选择了学医之路,立下了学医救国之志。【点评】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6.用课文原句填空。(12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2)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3),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5)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发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羌”的写法)(3)海日生残夜(4)一年之计在于春(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意“罔”“殆”的写法)【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二、阅读与理解(4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节选《<论语>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节选《诫子书》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夫学须静也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吾日三省吾身()(2)饭疏食饮水()(3)淫慢则不能励精()(4)非学无以广才()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讨论。(5分)同桌:我觉得乙文中画线句改成“学以广才,志以成学”,一点都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哦。你:不可以这样改。因为(1)。(3分)同桌:甲、乙两文中孔子和诸葛亮在修身方面有着相同的看法,你能概括出来吗?你:(2)【分析】参考译文:【甲】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替人谋划事情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吗?与朋友交往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温习了吗?”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乙】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①这句话的意思为:与朋友交往做到诚信了吗?根据意思可断句为: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②这句话的意思为: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夫”为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应在此处停顿。故断句为:夫/学须静也。(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①句意: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日,每天。②句意: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饭,吃。③句意: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励,振奋。④句意: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致远,达到远大目标。句意:不能恬淡寡欲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4)本题考查语言赏析与文章主旨理解。第一问:原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据此分析即可。第二问:甲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与乙文中“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做人要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答案:(1)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②夫/学须静也。(2)①每天;②吃;③振奋;④增长。(3)不能恬淡寡欲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4)原句是双重否定句,语气更强烈,更能体现学习和志向的重要作用。他们都认为做人要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7分)怀念一棵稻子张淑清①我理解一棵稻子是从父辈开始的。那时候,一株秧苗,通体绿油油的,像婴儿的身体,娇嫩且柔软,被盛在一只容器内,坐上土篮,经过一根扁担的平衡,一路顺风抵达田地。田喝足水,水面迎着蓝天白云,偶尔有大雁掠过,燕子盘旋。秧苗一朵一朵,从一双结着泥土的手掌,兴奋地跳进水里。水被溅起一片一片浪花,最后,一朵朵苗儿,排列整齐,站在田里。②那时候,父亲种植的杂交水稻, 产量很高。他骑自行车去乡农业站购买稻种,卖货员向他介绍,杂交水稻是一个叫袁隆平的人研究出来的。父亲望着籽粒饱满、金灿灿的种子,心里说不出的温暖。父亲小心翼翼地捧回稻种,并让它在地里萌芽,破土,抽出嫩叶,直至在水田中尘埃落定。父亲像伺弄他的孩子,细致入微。刮风暴雨的天气,父亲扛一把铁锨,守在稻田上。水涨了,将堤坝挖一道口子,引水出去;禾苗倒了,父亲弯下腰,扶起;累了,父亲跪在田里,一步一步朝前挪移。在父亲的眼中,庄稼就是他的世界。③稻棵萎靡,父亲清楚,它患病了,该用什么药治愈。父亲一边和稻子窃窃私语,一边念着一个人。他不会说漂亮的语言,唯有用行动和一个大爱之人进行交流。父亲很有仪式感,斟一杯米酒,洒到地上,敬拜苍天与大地。我们在父亲庄重严肃的神情中,懂得一粒米来之不易,它和一个人息息相关一一袁隆平,没有他,大家的饭碗是干瘪的、枯瘦的,一粒米里渗透着他一生的挚爱、几世的深情。④后来,我读书离开村子,离开稻田。在别人的城市,我想家,想念一粒米,想一汪碧水盈盈的稻田,微雨缠绵,想此刻的父亲,一定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守护他的田地。⑤即便是回去,我已不像过去,赤脚下田,浑身泥水,干得热火朝天,而是变得谨小慎微,我与稻田拉开了一道距离。父亲,叹口气,凝眸着他的稻田、沉默的村庄,自喉咙挤出一句话:“什么都可以忘,但养大你的米是从哪来的,不能忘!”父亲蹲在院子里,仿佛一棵弯着腰的稻穗。⑥当我像一棵稻子,历经风雨,慢慢长大成熟,我才吃惊地发现,我吃的每一粒米都是父辈的杰作,全和父亲的田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长在中国的大地上,朝气蓬勃,繁荣丰腴。以前我总是记不住袁隆平的名字,终日只知为生计奔波。在他乡的炊烟中,我吃着同样的一碗米饭——它们有着和父亲一样的气息,和我熟悉的田地如出一辙的气质,规规矩矩,不张扬不媚俗,就那么执着地活在民间。而现在,我却只能缅怀那些村庄和稻田。村子里的稻田消失了很多年,它们成了风干的记忆。父亲越来越老,皱纹满脸,像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父亲指着碗里的米说,要记着,米和一个人有关,没有他,城市和村庄吃米都困难,呷一口米酒,抹一下泪。父亲愈来愈沉默寡言,他像一棵低着头的稻子,又深邃得似一口井。我吃掉的每一粒米,几千斤的分量,和着父亲的话语,沉甸甸地横在我的心间。⑦两个月前,我回老家探望父母,父亲伫立在门口。一下车,父亲就急着对我说:“袁隆平走了。”刚说完,父亲眼圈就红了。不知为何,我也不由自主地潸然泪下,是的,这个让我们吃饱米饭的人走了,从此,世上再无袁隆平。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对我的孩子说,记着我们吃的米饭是袁隆平给的,以后做人做事也要像他那样,永葆一粒米的温度,摸着良心行走人世。(《安庆日报》2021年9月,有删改)11.作者回忆了父亲与稻子之间的一些事情,请根据内容填空。(2分)父亲种植稻子→(1)→(2)→父亲教育孩子牢记水稻1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4分)1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第⑥段画浪线句的理解。(5分) 14.甲、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人物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说说它们在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6分)[甲]一下车,父亲就急着对我说:“袁隆平走了。”刚说完,父亲眼圈就红了。——《怀念一棵种子》[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秋天的怀念》【分析】本文作者回忆了父亲与稻子之间的一些事情:父亲种植稻子、父亲伺弄水稻、父亲为水稻除病虫害、父亲教育孩子牢记水稻。文章表达了父亲对袁隆平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父亲像伺弄他的孩子,细致入微”,①概括为:父亲伺弄水稻;结合“稻棵萎靡,父亲清楚,它患病了,该用什么药治愈”,②概括为:父亲为水稻除病虫害。(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秧苗一朵一朵,从一双结着泥土的手掌,兴奋地跳进水里”运用拟人手法,将秧苗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秧苗的生机、繁密和排列整齐,赞美了父辈的勤劳和灵巧,表达了作者对稻子的喜爱之情。(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我吃掉的每一粒米,几千斤的分量”意思是稻子滋养了一代代人的生命;“和着父亲的话语,沉甸甸地横在我的心间”写出父亲及普通中国农民勤劳质朴,执着坚守的品质让“我”敬佩。表达了作者对稻子、父亲和袁隆平的赞美、感激之情。(4)本题考查句子分析。【甲】“父亲就急着对我说”“父亲眼圈就红了”是神态描写,“袁隆平走了”是语言描写,写父亲得知袁隆平去世十分悲伤,表达了父亲对他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乙】“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是心理描写,“我”和妹妹读懂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和深切期望,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会珍爱生命,坚强勇敢地生活,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答案:(1)①父亲伺弄水稻;②父亲为水稻除病虫害(2)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秧苗繁密和排列整齐,赞美了父辈的勤劳和灵巧,表达了作者对稻子的喜爱。(3)稻子滋养了一代代人的生命。表达了作者对稻子、父亲和袁隆平的赞美、感激之情。(4)【甲】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写父亲因袁隆平去世而悲痛,表达了父亲对他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乙】心理描写,“我”和妹妹读懂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和深切期望,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点评】解答梳理情节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5~19题。(15分)走进塞罕坝航宇①猛然间,你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绿色世界。你悠闲地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头顶上常常会有一群又一群喜鹊,在墨绿的树梢间嬉戏鸣叫;在小道旁的翠绿草丛中,一只又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正扑扇着翅膀翩翩起舞。此时,一股细风夹杂着青草扑鼻的清香,柔软地拂过你的脸颊。抬眼望去,大团大团的云朵仿佛挂在了翠绿的树枝上,正随着微风轻轻晃动。②这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塞罕坝。 ③塞罕坝的天蓝得晃眼,塞罕坝的树绿得迷人。行走在塞罕坝的花草绿树之间,心情是美好的、无忧无虑的。④塞罕坝被人们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这并不是天然造就的,而是几代中国林业人成年累月、不畏艰辛、战天斗地所换来的。⑤那是1962年2月,来自19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的热血青年和242名优秀林业工作者,怀着“给北京阻沙源、给天津涵水源、给国家增资源、给地方增财源”的宏伟目标,浩浩荡荡开进塞罕坝海拔1500米以上荒无人烟的荒沙地。他们住窝棚、喝雪水、啃干馍,迎风斗霜,挖坑栽树。这些英雄的创业者们,经受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沉痛打击,却仍然夜以继日,不舍不弃,胼手胝足,持之以恒,硬是在遮天盖地的荒沙地上营造出一块让世人瞩目的绿洲。⑥经过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的艰苦努力和顽强奋战,如今,美丽的塞罕坝人工林和草原面积达到1658平方公里。可以豪迈地说,我们的林业人创造了世界林业史上的一个奇迹。⑦我随着人流走进塞罕坝展览馆,缓缓地走过那一块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展板,仔细地阅读着记载塞罕坝艰苦创业历史的每一个文字。那一刻,我被塞罕坝的人和事感动得泪满面。⑧是啊,那一块块展板,就是人们心中矗立着的一座座丰碑。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当代林业荚雄群体: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把自己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塞罕坝,在病情危重的时候,这位塞罕坝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躺在病床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硬是从喉咙里挤出细弱的声音,一再叮嘱家人:我死了以后,骨灰全撒在塞罕坝的林海里。⑨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日日夜夜战斗在塞罕坝黄沙窝窝里的劳动者:像陈锐军、初紧梅夫妇,在塞罕坝高高的防火瞭望塔上,一呆就是十几年。夏夭,瞭望塔上最要命的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蚊子,在瞭望塔周围张牙舞爪地盘旋着。到了冬天,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气温一般是零下40多摄氏度,坝上生硬的风刮在人脸上,像刀割肉一样。⑩还有第一任场长刘文仕和副场长、高级工程师张启思的感人故事;还有六女上坝绿化荒原那催人泪下的动人场景;还有那许许多多的人们叫不上名的建设者和奉献者……这些当年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毫无怨言地把最美好的青春播撒在塞罕坝的山山峁峁间,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写进了这片热土里。可以豪迈地说,他们是当代中国林业人的骄傲。离开塞罕坝展览馆,沿着绿树遮掩的林间小道继续往前走,眼前突然出现一汪波光粼粼的湖水。走近一看,那一汪清澈的湖水被厚厚的草甸子围护着,草甸子中到处是蒿子梅、金莲花、野百合、风信子.....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湖面游来荡去,一只只水鸟从水面掠过,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辽阔的远方。眼前的场景美得就像一幅塞上高原的油画。这时,坝上吹来了微风,挂在树梢上的洁白的云朵,不断变幻着身姿,随风飘向那蔚蓝的天空。(《人民日报》2021年9月,有删改)15.文章第②段中说“这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塞罕坝”,请联系全文说说原因。(4分) 16.品读第⑧段画线句,根据你的理解找出其中应该读重音的两个词,并说说理由。(6分)是啊,那一块块展板,就是人们心中矗立着的一座座丰碑。17.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请结合文章内容向塞罕坝人写一段50字左右的感谢词。(5分)【分析】本文记叙了塞罕坝景色迷人,美好生机,这里让人心情美好,无忧无虑;它是中国林业人创造的世界林业史上的一个奇迹,让人深受感动。塞罕坝让人来了就不想走。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塞罕坝建设者们心怀梦想、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赞美和崇敬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塞罕坝的天蓝得晃眼,塞罕坝的树绿得迷人。行走在塞罕坝的花草绿树之间,心情是美好的、无忧无虑的”,概括为:这里景色迷人,美好生机,这里让人心情美好,无忧无虑;结合“可以豪迈地说,我们的林业人创造了世界林业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一刻,我被塞罕坝的人和事感动得泪满面”,概括为:它是中国林业人创造的世界林业史上的一个奇迹,让人深受感动。(见证了这些建设者们心怀梦想、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2)本题考查重读分析。“矗立”“丰碑”应该重读。因为“矗立”一词写出塞罕坝人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之高大;“丰碑”,比喻,将展板比作丰碑,生动形象地写出塞罕坝人创造了世界林业史上的奇迹,贡献巨大,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和震撼,表达了对建设者们心怀梦想、顽强奋战、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崇敬。(3)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感谢词,要注意称呼,写明理由,最后表示感谢和敬意即可。答案:(1)这里景色迷人,美好生机,这里让人心情美好,无忧无虑;它是中国林业人创造的世界林业史上的一个奇迹,让人深受感动。(见证了这些建设者们心怀梦想、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2)“矗立”“丰碑”。因为“矗立”写出塞罕坝人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之高大;“丰碑”生动形象地写出塞罕坝人创造了世界林业史上的奇迹,表达了对建设者们顽强奋战、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崇敬。(3)塞罕坝建设者们,感谢你们将荒漠变成绿洲!你们将梦想变成现实,以群体的力量创造了世界林业史上的奇迹,你们心怀梦想、坚忍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你们是我们的榜样,向你们致敬!【点评】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1.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2.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4.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5.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三、写作(70分,其中含写字10分)18.请以“有你在身边,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 要求:(1)要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悟;(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19.本试卷设书写项10分,由阅卷组安排专人根据全卷书写质量和卷面整洁程度酌情给分。【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有你在身边,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有你在身边”可以理解为“有你同行”,可以理解为“陪伴”,“真好”强调“你在我身边”的一种感受。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创新,立意着眼于“谁”在身边陪伴,可以是生活中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等。文章内容带有默默支持、无私帮助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转化为另一个意思:感谢一个为你而默默付出的一个人或者一种力量、一处景、一个物,你会选择怎样的写作角度,在选材中,如何突破平庸材料的使用,让我们的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这样选择典型的、新颖的材料至关重要。【解答】有你在身边,真好      你,是一棵大树就站在我身边。  你硕果累累,高大无比。当我渴了,便可转过身,摘下一个令人馋涎欲滴的果子慢慢品尝;当我累了,便可停下脚步,倚靠在你的身旁;当我热了,便可躲在你茂密的树荫下,享受清风的吹抚……  我在学习的道路上匆忙地走着,难免会摔摔碰碰。当我月考失利时,我摘下一刻颗勤奋的果实;当我遇到困难时,我摘下一颗鼓励的果实;当我取得胜利时,我摘下一颗谦虚的果实……细细品味苦中带甜甜中带酸……  回头,有你在我身边。  当学习的重担压在身上时,当脚下的步伐逾加沉重时,每迈开一步亦是如此艰难时,我心神疲惫。此时,停下脚步,抛开一切,我倚靠在你的身上,望着蓝天静静地闻着你身上散发出来的绿色气息,令我陶醉地闭上眼睛惬意地享受着……  当我在你的树荫下恢复疲惫的身心时,我再次充满力量,握着信心与斗志再次投身于题海中,再次迈开了奋斗的脚步,向成功迈进……  回头,读你,有你在我身边。  其实,每个人身边亦有如此一棵大树,它是师长的教诲,是朋友的鼓励,是母亲的无私关爱,他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默默灌溉这棵树,让他们成为我们心灵的栖息处,当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利时,朋友的鼓励便给了你前进的动力;当我们犯错误时,师长的教诲则给了我们改正的机会;当我们在深夜时奋笔疾书时,母亲的陪伴给了你坚持做完的决心。  深夜时的窗外异常寂静,除了时不时的微风声,便是我奋笔的刷刷声了,一个人在题海中孤独游着,伴随的更多的是焦灼和疲惫,每过一秒,我坚持做下去的决心便减弱一份,此时的母亲便会悄然拿一本书,坐在书桌前默默翻阅着,她不过问我的情况,也不喊累,她是怕影响到我,而当我偷偷瞅一眼她时,发现她正悄悄揉着眼睛……母亲无声的陪伴令我闻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气息……  回头,懂你,有你在我身边。  前进的脚步从未停过,奋斗的目标从未变过,对你的理解和感动却愈来愈深刻、清楚。或许你的无声令我开始读你,或许你的气息令我开始懂你,或许你的关爱令我不知不觉地开始学会爱你……就算再苦再累,也都有你站在我身边,给了我无比的温暖和幸福,让我懂得了亲情……  母亲?还是大树?我不知道,也不愿知道……  因为她们是相同的,又是不同的……  回头,拥抱你,因为有你,有你在我身边,与我并肩而行,这种感觉真好。【点评】本文紧扣题目,最难得的是,文章中的“你”是从一棵树转到人身上,使文章的主题更加广泛而深刻,这种思路值得提倡,在转化时,使用了一个过渡语段:其实,每个人身边亦有如此一棵大树。过渡自然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1-24 14:49:13 页数:17
价格:¥1 大小:184.50 KB
文章作者:UN USST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