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2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是极其富有象征意味的。它呼唤着山川湖海的精灵和魂魄,黏附着泥土和方域。更值得珍视的是,《山海经》展示了初民以神话思维所构想和理解的人间的“历史”。英雄神话在《山海经》中出现了,它是初民在形式中以自身的意志、力量和智慧与天地比试高低,凭借惊天动地的行为对意志、力量和智慧赋予的崇高礼赞。“不量力,欲追日景”是世人对于夸父的志趣和命运的一种异说。但夸父之驰名古今,完全得力于《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行文有囊括六合、举重若轻的气魄。夸父逐日的目的并未明言,意在光芒逼人地显示自我存在的逐日行为本身,他由此成为失败的悲剧英雄,成为悲剧英雄之后,还要弃杖成林,福荫后世。在这里,一种生命的强力、意志的强力,简直是力透纸背了。精卫填海的故事较为单纯。《山海经·北山经》中说: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鸟的形状、色彩、鸣叫,是温婉动人的,想不到其中包含着如此不可摧折的复仇意志:“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幅画面与夸父逐日相映成趣,一者幽邃精微,一者气势磅礴。西山、东海足见其远,小鸟微木与浩瀚沧海形成强烈的反差,谱出一曲小与大相较量的意志之歌。原始的力之美也存在于英雄神话与战争神话相交织之中。例如,黄帝与蚩尤之战。《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应龙处南极。”描写涉及之处,足见双方的规模之大、阵容之盛、对抗性之强、战斗程度之激烈。这真可谓初民心目中的“立体战争”,天上地下,人、神、天象变幻相交织, 以战争神话的形式显示了“天人合一”哲学的原始风貌。在英雄神话与战争神话相交织中,出现了堪称千古一绝的特异英雄:刑天。《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庄子·应帝王》曰:“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七窍乃人借用视听认知世界的孔道,以及通过饮食呼吸进行吐故纳新的孔道。七窍凿通,人就有知有欲,那种原始含混的无知无欲的状态也就结束了。未凿七窍的“浑沌”,隐喻着某种皈依原始、皈依自然的非文化的文化姿态。相反,刑天则在丧失首级之后,于心不甘地把面目重现于乳与脐之间,这就在无七窍的状态中重开七窍,变得有知有欲有怨有恨,从而把反抗精神的象征推向极致。二者一柔一刚,一象征哲理,一宣泄意志,显示了初民神话思维不可替代的杰出创造性。这就是《山海经》的永恒魅力:它以零碎的形态保存自己的原始性,又以宏大的方位结构思考着山川湖海间初民的同类与异类,猜想着人间的“历史”,描绘着战争与英雄,给千百年间虚构叙事以别具一格的灵感触媒。(摘编自杨义《山海经的神话思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描写夸父的文字,注重显示其逐日行为本身,而弱化了其逐日的目的,展现了其生命的强力、意志的强力,极具悲情色彩。B.《山海经·北山经》中描写精卫填海的文字,展现着温婉动人与不可摧折的反差,小鸟微木与浩瀚沧海的反差,幽邃精微和气势磅礴的反差。C.《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的黄帝蚩尤之战,攻伐激烈,天上地下,由人至神,天象变幻,展现了“天人合一”哲学的真实风貌。D.《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刑天,断首后于心不甘,重开七窍,这与开凿七窍、皈依自然后的浑沌相比,展现了更为强大的反抗精神和宣泄意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论证观点明确,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大量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B.文章第三、四段分别用“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的故事论述了《山海经》中蕴藏着初民的意志之歌。C.文章为讨论特异英雄刑天有知有欲和反抗精神的进取过程,借浑沌被凿七窍的例子作类比,使得表述更为形象具体。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六段借用英雄神话、战争神话论述了初民神话思维不可替代的杰出创造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海经》显示了民间想象的原始性与神秘感,其英雄神话寄托了初民想以自身的意志、力量和智慧与天地比试、抗衡的愿望。 B.《山海经》中黄帝与蚩尤之战的神话思维形态,体现了初民原始思维中的地缘观念、族群文化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C.七窍凿通而浑沌死亡的神话是为证明人类应始终保持皈依原始、皈依自然的姿态,切勿打破原始含混、无知无欲的状态。D.《山海经》集中记录了零碎的神话片段和初民的原始思维,给千百年间虚构叙事以别具一格的灵感触媒。(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过去20年我国种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种子质量稳步提高,种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升,建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体系;建立了农作物自主育种技术体系,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全球领先;育成主要农作物品种5万余个,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7%,基本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自2013年以来,我国种业技术与领先国家相比差距逐渐缩小。作物育种前沿基础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作物育种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在高产优质、抗病抗逆、资源高效、营养功能等方面,我国的品种研发能力也在稳步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种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市场环境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形成了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52个制种县市,49个区域性良繁基地。(摘编自王祝华《我国种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日报》2020年11月2日)材料二:目前,在“有没有、保生存”方面,我国种子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是,在“好不好、高质量”方面与领先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诸如种源“卡脖子”,玉米、马铃薯等种子部分依赖进口,高端品种的蔬菜种子以进口为主;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低端竞争导致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基因编辑技术原始专利大多被国外控制;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不全、保存保护乏力、共享机制不畅;产业集中度低,多、小、散、弱格局未根本改观;科研与市场“两张皮”,存在科研与市场脱节、品种审定与市场严重脱节、院校企业研究“各自为政”问题;种业管理跟不上,一些地方种业管理处于无机构、无编制、无专人的“三无”状态;等等。(摘编自熊争艳等《“农业芯片”卡脖子,中国种业如何变局?》,新华社2021.3.10)材料三:中央一号文件对打好种业翻身仗做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涉及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研攻关、种业市场管理,涵盖整个种业全链条各个环节。必须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的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三保”要求,遵循种业创新发展规律,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概括起来,就是要加快构建种业创新体系,包括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三大体系,提升自主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和依法治理四种能力。主要是五方面工作: 一是种质资源要保起来。这是种业科技创新的源头。要抓紧开展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资源的调查收集,把这些基础性工作要做好。二是自主创新要活起来。这是种业发展的关键。要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当前要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三是种业企业要强起来。这是种业科技,包括整个种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主体。要遴选一批优势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促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四是要把基地水平提起来。这是种源保障的基础。要发展现代化农作物制种基地,健全良种供应应急保障体系。五是市场环境要优起来。这是种业创新的保障。净化种业市场,核心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摘编自《我国种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证券报》2021年2月23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农作物自主育种技术体系已经建立,育成的5万多个主要农作物品种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B.2013年以来,我国种业技术不断进步,在高产优质、抗病抗逆、资源高效等方面品种研发能力稳步提高。C.目前,我国种子在“有没有、保生存”方面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在“好不好、高质量”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D.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党和国家做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主要从五个方面加快构建我国种业创新体系。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区域性良繁基地等为种源提供保障,须对其加强现代化建设,进而形成并健全良种供应应急保障体系。B.种质资源是种业科技创新的源头,我们要对种质资源进行充分地保护和利用,要做好相关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等基础性工作。C.自主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关键,既要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又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当下在这两方面我国均取得重大进展。D.种业企业是种业科技关键主体,加快构建种业创新体系,需要我们遴选并重点扶持优势企业,使种业企业强起来,提高企业竞争力。6.以上三则材料表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最后的电波肇宏侠行动开始了。我父亲原定走北路,担任掩护,由于李安本出马,结果被调至南路,随大部队行动。“要不是老李……”我父亲后来常说,“我说不定早就见马克思了。”“老李,外号‘飞锤’,不 仅收发报样样娴熟,而且机务上也有一套。自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后,和我在新四军皖中独立师第三团共事,我这一辈子啊……父亲之所以屡次这样感叹,皆因他的一套娴熟技术皆传自李安本。按计划大部队一路向南猛突,但电台始终保持静默。相反,北路小队频繁发报,他们把平时抄收的新闻稿都拿出来,反复发送。果然,敌人上当了,开始调集兵力向北围追堵截。旅长下令全速前进,争取时间。他说我们越快到达,北路的压力便会越早解除。据事后得知的消息,驻青城日军指挥官藤田五郎大佐曾多次接到南路发现我军大部队的报告,但他并不相信,以为这是新四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因为日军的情报部门一直在跟踪监听,并随时向他报告,证明新四军的电台就在北路。这一错误的判断使他错失良机,打好的算盘完全落空。白露过后第七天,我军终于突破重围,来到了江边,与江北前来接应部队胜利会师。部队到达时,已是深夜。旅长顾不上休息,下令立即架设电台,与北路联系。“那是一个十分炎热的夜晚”,我父亲清楚地记得,他们来不及找地方,就在江边一个渔棚边架起了电线。旅长和参谋长都站在我父亲边上,等候消息。我父亲连续呼叫,一连半个小时都没有回音。大家浑身是汗,心都焦烂了。“他们也许在行动中,没有架设天线。”我父亲这样说着,手里攥紧了老李临行前送给他的烟斗。这时渡船已经陆续到了。旅长指示我父亲继续不停地呼叫,一刻也不要停。“一有消息,马上向我报告。”吩咐完了,他便和参谋长一起到江边指挥部队渡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渐渐亮了,东方泛起一抹淡淡的晨光。这时耳机里突然传来声音。我父亲兴奋地大叫:“来了!来了!”有人立即前去报告旅长。不一会儿,旅长和参谋长都小跑着过来了。“怎么样,怎么样了?”旅长连声问道。可耳机里忽然出现了长时间的静默。我父亲一边调整波长,一边连续呼叫。“怎么回事?是他们吗?”旅长问道。我父亲说是的,肯定是的。“他们情况何?”团长又问。我父亲摇头道:“不知怎么突然断了……”“呼叫,给我呼叫!”我父亲连续不断地敲击着电键,时间漫长得令人窒息。终于,嘀嘀嗒嗒,嘀嘀嗒嗒,耳机里传来熟悉的电波声。“老李!是老李!”我父亲叫了起来。众人一片欢呼。“嘘——”我父亲做了噤声的手势。大家随即安静下来。我父亲急忙开始抄报。抄一句,参谋长就迫不及待地拿过去照着密码本翻译,可一句也翻不出来。“这不对啊。”他对我父亲说。我父亲抄完报后,接过来一看,头脑顿时嗡了一下。“这是脑记密码!”“什么意思?”参谋长问。我父亲解释说,这说明他们已经销毁了密码,因为脑记密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使用。“看来他们已非常危险,否则不会销毁密码。”我父亲说。好在李安本教过他脑记密码的方法,凭着这种方法,他把电文翻译了出来。大意是,他们已身陷重围,弹尽粮绝,密码已毁,电台也即将销毁。旅长说:“告诉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回来,我们等着他们!”我父亲把电报发出后, 对方一下子没了声音。按照李安本的操作惯例,他每收完电报,都要给回复。可这次却是例外。“收到没有?”旅长问。我父亲摇摇头。“呼叫,给我呼叫!”旅长大声命令,声音都有些变调了。我父亲不停地呼叫,身上大汗淋漓。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收报机又有了声音。我父亲扶了一下耳机,连忙抄收,没想到抄下来的却是一组明码:再见,战友……“坏了!”我父亲心里一沉,知道这是最后的告别。没容他多想,耳机里又跳出一串明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随后,耳机里的声音戛然而止。旅长接过抄报,半天没有说话;他默默地摘下帽子。我父亲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在场的人也都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我父亲将烟斗放到胸口袋,默默将电报机重新背在肩上。周围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有江风划过长空,发出尖厉的呼啸……(摘编自《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日军围追堵截,大部队采用了调虎离山之计,将我军兵分两路进行突围,同时让北路小队频繁发报,搅乱敌人打好的算盘,最终大部队突破了重围。B.小说描写了江边的自然环境,“炎热夜晚”、“淡淡晨光”、“江风划过长空”,渲染了紧张的战斗气氛,同时反衬出新四军奋不顾身、不畏艰险的英勇形象。C.“呼叫,给我呼叫!”小说中多次出现,反映出人们焦急担忧的心情,使小说情节发展陡然紧张,预示北路战况紧迫危急,为后文埋下伏笔。D.小说刻画人物,大量使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传神地刻画出旅长、李安本、我父亲等人物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8.小说结尾老李发送了两组明码“再见,战友……”和“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请简要分析这两组明码在文中的作用。(6分)9.“老李”在小说中并未出场,但他的英雄形象却跃然纸上,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6分)二、古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元朔三年,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会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元鼎 二年,浑邪王既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幕北,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礼节甚倨。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匈奴不足破也。”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于阗及诸旁国。是岁骞还,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乌孙王既不肯东还,汉乃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分置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B.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C.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D.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朔,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文帝始建年号,元朔、元鼎均为其年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可用几个年号。B.浑邪王,浑邪是匈奴的部落之一,元鼎二年,浑邪王担心被匈奴单于诛杀归降于汉。C.幕北,“幕”同“漠”,即沙漠,幕北,即漠北,指的是蒙古高原戈壁沙漠以北的地方,是匈奴人活动的区域。D.持节,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有的信物。持节使是接受皇帝的命令出使他国的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中人张骞凭借郎官的身份应征出使月氏,曾被匈奴囚禁,但最终化险为夷,成功到达月氏国,十余年后才返回长安。B.张骞的到来让久欲与汉通使的大宛人非常高兴,他们积极地为张骞提供帮助,派遣使者直接将他送到月氏国。C.匈奴被追赶到幕北,张骞就向武帝进言说服乌孙内迁,共同抗击匈奴,这一建议得到武帝的认可,张骞再次被派遣出使。D.张骞在乌孙分派副使们携带着厚重的礼物到其他各国去,很多国家派使臣跟随他们一起返 回,开始与汉朝往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2)后又分置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杜甫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注)严郑公,即严武。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成都尹,故称“黄阁老”。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为虚写,表达了诗人自离草堂,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甚至担心连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中的心情。B.颔联诗人借“恨不”“应须”四字,表达了他对乱世之岁,匡时济世之才难为世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作充分表演的感慨。C.后四句落到“赠严郑公”的题意上。从瞻望未来,设想生计全凭严武照顾,而后转到回顾过去,似有痛定思痛之意。D.全诗表达了诗人重返草堂途中对生活贫苦,奔波流浪的感慨。瞻望与回顾同叙,更显出此诗思想感情的深厚。15.有人评价此诗“辞采隐称,兴寄微婉”,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高度重视学习的作用,在《荀子·劝学》一文中,他以自身经验为基础,指出“_______,_______”,即空想不如学习。(2).杜甫在《登高》中化用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这样旷远宏阔、沉郁悲凉的对句,让人不禁赞叹诗人笔力之刚健。(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主旨在于鼓励所有人都能“享受”竞技和非竞技运动。“体育为大众”“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等口号对人们耳熟能详,都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广泛的参与性和群众性。但在我国,尽管《全国健身计划纲要》已经______了十几年,群众体育活动也蒸蒸日上,但大众传媒对于群众体育的报道频率报道力度报道水平都无法与竞技体育运动相比。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群众体育在激烈程度精彩程度,以及明星运动员的_________等方面都远逊于竞技体育运动;同时,大多数竞技体育赛事通常都有商业资本赞助,媒体可通过报道、转播等途径获得可观的收入,()。因此,大众传媒通常都会在满足“受众期待”的堂皇旗号下,倾力传播竞技体育,而_________甚至轻视群众体育运动。这种做法无论是从视体育为重要教育手段的奥林匹克运动来看,还是从大众传媒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施行号召力漠视买椟还珠B.实行感召力忽视舍本逐末C.实行感召力漠视买椟还珠D.施行号召力忽视舍本逐末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带有公益性质是大多民间群众体育运动的特点B.而媒体传播民间群众体育运动却收益甚微C.而民间的群众体育运动却不能给媒体带来收益D.而民间的群众体育运动则多带有公益性质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体育为大众”“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等口号对人们而言耳熟能详,都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广泛的参与性和群众性。B.“体育为大众”“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都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广泛的群众性和参与性。C.“体育为大众”“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等口号对人们耳熟能详,都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广泛的群众性和参与性。D.“体育为大众”“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等对人们来说耳熟能详的口号,都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广泛的参与性和群众性。(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1)?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2)?提出碳中和要从气候变化说起。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深重。 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等。高温热浪、极端强降水等气象灾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导致全球百万人死亡。我国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由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倍多。基于此背景,2020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3)?能源系统的结构转型是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电能替代,加快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而电池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太阳能燃料技术则是全球新能源领域研究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主题。20.材料中三个语段都以设问句开头,请依据上下文补写句子。每句不超过10个字。(6分)21.图10是重点国家碳排放总量情况。请结合所给图文信息,完成以下题目。(5分)①从图10“碳达峰”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图10“碳达峰”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实现“碳中和”的年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地摊经济曾一度被贴上很多负面标签,比如占道经营影响城市秩序,商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深夜扰民,产生垃圾破坏城市环境等。但据报道,成都、许昌、杭州等地已经开始为“马路经济”“地摊经济”松绑。成都设置了临时占道摊点,允许流动商贩经营。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多地试水,得到了各方点赞。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取一个,以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①假如你是一位在大都市读书的大学生,充分感受了大都市的地摊经济,然后给千里之外的乡下家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感受。 ②假如你是一位在身大都市的创业市民,面对地摊经济的繁荣发展,你的创业取得了一些成功,请你给市长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感受。③假如你是一位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蓬勃发展的地摊经济、马路经济,受邀参加消费者协会组织的演讲活动,面对同为消费者的听众,你想说些什么。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1.A2.C3.C4.A5.C6.材料一:着眼于中国种业过去二十年,说明我国种业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材料二:着眼于“好不好、高质量”,指出目前我国种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材料三:着眼于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明确我国种业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7.C8.(1)情节内容上:“再见,战友”预示着北路全军覆没的结局;“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是即将牺牲的革命志士对生者继续奋勇前行的激励。(2)人物塑造上:塑造了李安本所代表的革命志士坚毅顽强、革命信仰坚定执着的形象。(3)表达效果上:北路“铁的新四军”的最后声音具有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4)主题思想上:悲壮而激越的结局表达了革命战斗之火永不熄灭的主题。9.(1)侧面描写。小说开头和结尾分别用侧面描写的方式描摹了老李技艺高超的神秘形象和英勇赴死的胆识和气魄;(2)作为暗线。老李虽未见其人,但老李的命运作为北线情节发展的隐线展开,不仅激发了阅读者的兴趣,而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进展:(3)深化主题。老李的幕后英雄形象深化了小说赞扬无数无名英烈不畏牺牲,革命精神永不止息的主题,对现实社会更有思想启示和引领作用。10.D11.A12.B13.(1)后来兵力逐渐增强,不肯再臣服于匈奴,匈奴攻打他不能取胜而远离了乌孙。得分点有:“稍”,逐渐;“朝事”,臣服,侍奉。(2)后来又从酒泉郡分出部分地区设置武威郡,以此隔绝匈奴与羌人往来的通道。得分点有:“分”,分出,分开;“通”,交往,往来。【附参考译文】当初,投降的匈奴人说:“月氏原来居住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是强大的国家,匈奴杀死了月氏国王,用他的头骨做饮酒的器具,其余的月氏人逃到远方,怨恨匈奴,却没人和他们共同攻打匈奴。”汉武帝元朔三年,皇上招募能出使月氏国的使者,汉中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出使,他从陇西郡出发,经过匈奴所控制的地方,匈奴单于俘获了他,扣留他十多年。张骞得到机会偷偷逃跑,到达大宛王国。大宛人听说汉朝物产丰富,想通使结好却一直未能实现,见到张骞,非常高兴,为他安排向导和翻译抵达康居国,又转送到大月氏国。大月氏国的太子做了国王,进攻大夏国后,占领了它的土地定居下来,这里土地肥沃富饶,很少有贼 寇袭扰,没有一点报复匈奴的想法。张骞停留一年多,终究不知月氏人的打算,就回国,他打算从羌人的居住区返回,又被匈奴俘获。扣留了一年多,正赶上匈奴国发生内乱,张骞就与堂邑氏的奴仆甘父逃回长安。张骞刚出发时有一百多人,一去十三年,只有他们两人得以回来。元鼎二年,匈奴浑邪王归降汉朝之后,汉军追击驱逐匈奴到了沙漠以北,去往西域的道路可以畅通了。于是张骞向武帝建议说:“乌孙王昆莫本来臣服于匈奴,后来兵力逐渐增强,不肯再臣服于匈奴,匈奴攻打他不能取胜而远离了乌孙。现在匈奴单于刚刚被我军围困,而过去的浑邪王辖地又没有人烟。现在如果用丰厚的财物赠送乌孙,招引他们渐渐东迁,居住在以前浑邪王所辖地区,与我国结为兄弟之国,依据形势他们应当会听从,如果听从就如同斩断了匈奴的右臂。联合乌孙之后,它西面的大夏这些国家都可以招引来成为我国的藩臣。”汉武帝认为他说得对,就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携带价值数千万钱的黄金与布帛,又任命多名持符节的副使,只要路途方便,就派他们出使其他附近的国家。张骞到达乌孙国后,乌孙王昆莫接见了他,礼数仪节非常傲慢。张骞向他转达汉武帝的谕旨说:“乌孙如果向东居住在原来的地方,汉朝就许配公主做昆莫夫人,并结为兄弟之国,共同抗击匈奴,匈奴不难打败。”乌孙自认为远离汉朝,不知汉朝疆域大小;长期以来一直臣服隶属于匈奴,且又靠近匈奴,朝中大臣都畏惧匈奴,不想迁徒到东面去。张骞就分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于阗等各个附近的国家。这一年张骞回到长安,之后一年多,张骞所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都与很多国家的使臣一起回来,于是西域各国开始与汉朝联系往来。既然乌孙王不肯回到东方的故地,汉朝便在匈奴浑邪王统辖的故地设置酒泉郡,逐渐迁徙内地的百姓充实这个地区。后来又从酒泉郡分出部分地区设置武威郡,以此隔绝匈奴与羌人往来的通道。【答案】14.D“重返草堂途中对生活贫苦,奔波流浪的感慨”错误,由诗歌标题“将赴成都草堂……”可知,诗人即将回到成都草堂,前四句都是预拟整理草堂之事,诗人担心药栏受损,恶竹丛生,想象新松应是高达千尺,由此可知,诗歌流露的是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15.这首诗运用了隐喻(或象征)、双关等手法表情达意。如首联虽是遥想离成都之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但它也是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颔联写诗人喜爱新松痛恨恶竹,其句外意兼寓扶善疾恶意,交织着诗人对世事的爱憎;尾联中“行路难”三字语义双关,过去常读古乐府诗《行路难》,今身经其事,方知世路艰辛,人生坎坷。这首诗运用了隐喻(或象征)、双关等手法表情达意。如首联虽是遥想离成都之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但它也是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颔联写诗人喜爱新松痛恨恶竹,其句外意兼寓扶善疾恶意,交织着诗人对世事的爱憎;尾联中“行路难”三字语义双关,过去常读古乐府诗《行路难》,今身经其事,方知世路艰辛,人生坎坷首先理解“辞采隐称,兴寄微婉”这一评价语的意思,这是说这首诗歌用语隐晦,情感表达委婉含蓄。然后结合诗歌的语言具体分析。如诗歌首联“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表面看来,诗人“苦”的是自己离开后草堂的环境变化,常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现在恐怕连同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这虽是诗人遥想离开成都之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但深层来看,这也体现了诗 人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沙崩损药栏”“落风湍”既是自然环境,也是社会现状。这里使用象征的手法。如颔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写“新松”“恶竹”,当年诗人离开草堂时亲手培植的四株小松,才“大抵三尺强”,诗人很喜爱它,恨不得它迅速长成千尺高树;那到处侵蔓的恶竹,即使有万竿也要斩除。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痛恨恶竹,是因恶竹随乱而生,诗人借对自然景物的爱憎来表达对世事的爱憎。这里以“新松”“恶竹”隐喻世间好坏。如诗歌尾联“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诗人从离开到重返草堂,前后三年,这三年,兵祸不断,避乱他乡,飘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诗人过去常读古乐府诗《行路难》,等到身经其事,才知世事艰辛,人生坎坷。“行路难”三字,语意双关,既指诗歌,也指世间之路。一个“信”字,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感慨。由此可知,这首诗歌使用象征、隐喻、双关的手法,考生可以从这三种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古诗文默写16(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7.D18.D19.B20.①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②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③要实现碳中和该怎么做?21.已普遍经历碳达峰,碳减排难度小。相较发达国家,中国实现碳达峰相对滞后,碳减排难度大。中国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迫,碳减排难度大。四、22【写作指导】三个题目要求里,都暗藏着一些玄机。第一个题目,给乡下的家人写大都市地摊经济,莫过于把乡下的地摊生活与大都市的地摊生活做一番比较,然后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第二个题目,给市长写信,最好是以感谢的方式来写,大篇幅感谢,小部分提点建设性建议,特别是要写出地摊经济与自身前后的变化。第三个题目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写,突显作为消费者的感受,突显地摊经济带来的幸福感。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写哪个题目,都要与地域特点有所联系,这也是材料设计的任务驱动之一。【参考立意】激活“地摊经济”,保就业暖民心搞活“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烟火气保留地摊经济,给底层民众一点温暖地摊底色:唯有“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让“地摊经济”释放中国经济灵气和韧性【写作金句】 地摊经济展现城市烟火味。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街边小店“原地复活”,深夜食堂觥筹交错……成都的政策接地气、暖民心,没有让这座“网红城市”失去往日颜值,反而增添了几分平易近人之美。当欢歌笑语与流光溢彩辉映,当醉人烟火味同喧闹叫卖声交织,正是一道靓丽的城市文化景观。最美的城市表情,是百姓笑逐颜开的表情;最暖的城市记忆,是市井寻常生活的记忆。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一个摊子背后是一个家庭,疫情让很多线下生意停摆,乌云笼罩在每个为生活奔走者头上。经济需要复苏,公众需要就业,而一个个禁足了半年之久的灵魂,需要自由呼吸地摊经济带来的浓浓烟火气。旺起来吧,地摊经济!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数学(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2届吉林省顶级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1-17 11:48:31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04.1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