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高三10月月考历史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第I卷选择题部分,一律用2B铅笔按题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汉族首创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维吾尔族和黎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的种植与纺织;藏族保存了两大古代佛学著作《甘珠尔》和《丹珠尔》;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受蒙古语影响而形成。这反映出中华文明A.由汉族人民首先创造的B.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C.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D.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2.下图是研究明清政治制度的重要文物。据此可以研究A.地方督抚制度出现的原因B.国家控制官僚机构的手段C.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中枢秘书机构变化的影响3.1983年,东莞县专业户、重点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事各种专业的劳动力6.87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16.4%。这反映了当时A.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B.国家经济体制有所调整C.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D.农村改革激发社会活力4.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城、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形态各异,各有特点,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A.受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B.山川大河阻隔了文明的交流C.交通落后使区城文明缺乏联系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5.上图反映了古希腊A.文明对外扩展B.民主政治产生C.人文思想萌芽D.帝国版图扩大6.基督教作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继承者和保存者,为中世纪文化奠定最主要的根基,也使之成为中世纪世俗和宗教教育的基础;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由此可知,基督教A.是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B.教权由盛而衰、依附于世俗王权C.促进了欧洲近代科学的产生D.起到承前启后、传播文化的作用7.“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如果研究阿拉伯国家建立和扩张的历史,可以搜集A.蒙古四次西征的史料B.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的史料C.基督教传播情况的史料D.苏丹实行专制统治的史料8.……哪一幕幕惊险离奇的故事。那里有爬满青藤的金字塔,有古木参天的城市废墟,有令人瞠目的巨大而精美的雕刻艺术,有无数让人难以解释的谜团……奥尔梅克、玛雅、托尔特克、阿兹特克、印加……数不清的故事在密林中悄然上演,难以计数的黄金在无人知晓的洞穴、深井中沉睡,直到欧洲人背着火枪的身影在密林外闪现……这是某部著作中的一段描述,可能出自A.《古代近东文明——古代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研究》B.《亚历山大远征记》C.《探寻古罗马文明》D.《黄金帝国的落日:追踪美洲古代文明》 9.马克思针对西方探险家所从事的航海业曾有过十分深邃的评论,他明确指出说:“航海业是确定的资产阶级的行业,它把自己的反封建性质也烙印到了现代的一切舰队上了。”马克思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A.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B.客观上接触到了现代化的因素C.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D.造成封建制度完全解体10.下表为1500年-1800年全球人口增长状况,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是A.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作用B.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C.“哥伦布大交换”的作用D.近代生命科学的兴起和发展11.有学者指出,伏尔泰以及他花费巨大精力去教育和解放的那一代人都相信,存在于人与自然中任何东西的功能都可以得到解释,而且所有那些通常称为神学、形而上学以及挂着其他招牌的隐蔽的教条和迷信,都将彻底完结。由此可知,伏尔泰A.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B.将人的理性置于崇高地位C.造成了西欧普遍的信仰危机D.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12.有学者说:“(17世纪)英国的贵族们并不像中国封建时代的造反者一样……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国王达成协议,通过协议规范彼此的行为,由此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的政治发展模式。”该学者意在强调A.英国政治受社会契约论的影响B.加快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C.英国政治变革中妥协性的特点D.英国政治发展中的法治传统13.下图为1700-1800年英国离港商船吨位统计示意图。其变化说明当时英国A.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B.为应对经济危机大打贸易战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D.工业革命助推海外商业扩张14.下面是巴黎公社运动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言论: 这表明,巴黎公社A.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B.建立起了广泛的统战线C.具有初步的工农联盟意识D.意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5.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探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理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C.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D.交通与通讯影响社会生活16.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菲律宾、伊朗、土耳其、中国相继爆发革命。印度、印尼、朝鲜、越南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这场风暴得以爆发的最为有利的前提条件是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B.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列强侵略重点集中在非洲D.一战致使西方大国实力削弱第II卷二、非选择题(52分)17.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推动西方文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第一卷材料二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身份社会的瓦解,欧洲17-18世纪的契约出现“从身份到契约”的新变化。西方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看重分析了从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典型用法,是用以解释为什么人应该服从国家、法律或主权体。——[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上)(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17-18世纪西方“契约论”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7分)18.棉花:东方的男耕女织和西方的血腥资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棉花种植。《农书》记载,棉花“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得御寒之益”。元以后,历代统治者积极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明万历时,织工创造出提高棉布质量的方法,“多穿地窖,深数尺,作屋其上,檐高于平地仅二尺许,作窗棂以通日光。人居其中,就湿气纺织”,因而织出了高质量的棉布。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摘编自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材料二公元1000年以前,亚非等地区独立形成多个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中心,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商贸流通,史称“棉花部落”。16世纪初期,哥伦布远航使得欧洲有了建立世界棉花帝国的可能。18世纪英国逐渐成为世界棉花帝国的中心。棉花制造帝国的诞生,与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密不可分。英国纺纱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增,旧有原棉供不应求,原棉价格暴涨。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美国种植园主引入成千上万的奴隶,同时美国政府驱逐印第安人原住民,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把棉花种植园引入西部和南部更广阔的地区。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世界棉花市场的最大原科供应链被切断,棉花帝国陷入危机。欧洲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纷纷向殖民地政府施压,埃及、巴西和印度的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欧洲殖民者工业资本逐渐深入到棉花的实际种植者之中,加快了非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崩溃。——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全球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宋以来棉花逐渐成为主要纺织原料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棉花帝国”的演变过程,并进行简要评价。(8分)19.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深刻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学术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表为部分学者观点。 材料二1842年,英国废除了自1774年以来的机器出口禁令;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取消农业进口保护性关税;1849年,实行了将近200年的《航海法》被终止;1860年,英国单方面取消贸易和关税上的所有限制……英国在1850-1870年间,棉纺织品出口的价值和数量均增长了大约150%。同时,英国钢铁的产量占欧洲产量的份额从1838-1842年的54.2%上升到1851-1862年的58.5%。……大约从19世纪70-80年代开始,英国形成了“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对外出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的工业贸易结构。英国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有很大的欺骗性。——摘编自邓久根、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1)对材料一中的观点进行归类,并分别概括其研究的角度。(要求:写出序号即可,研究角度指向明确)(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外贸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影响。(8分)20.图片证史是研究历史的一种途径和方法,下图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请选择其中三幅图片,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所选图片,明确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高三10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BDAA6——10DBDAC11——15BCDCB16A二、非选择题17、(1)封君封臣制度(1分)。特点:层层分封(等级制度),双向契约关系。(2分)(2)特点: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具有理性主义特征;渗透国家、法律的构建;重视个人权利。(3分)原因: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使契约更加注重身份自由;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扩展,使得契约更加注重理性。(4分)18、(1)原因:棉花在种植和保暖方面的优越性;统治者的重视与政府的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6分)(2)过程:16世纪,从多个棉花部落到欧洲建立世界棉花帝国的可能;17、18世纪,英国逐渐成为世界棉花帝国的中心;18、19世纪;英国成为棉花制造帝国、美国成为棉花供应地;19世纪下半期,棉花帝国出现多个新的原料和生产中心。(4分,每个阶段1分)评价: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殖民地旧的社会形态的崩溃,但同时给殖民地带来破坏与灾难。(4分)19、(1)第一类:①⑧。角度: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第二类:②⑥。角度:英国民主化进程的推动。第三类:③⑦。角度:艺术领域的新突破。第四类:④⑤。角度: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动。(8分)其他分类,围绕角度言之有理亦可。(2)变化:从保护主义转向了自由贸易。(2分)影响:扩大商品输出,巩固世界工厂地位;有利于世界其他地区对技术和机器设备的引进,加速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使得英国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新的主导产业上被后进国家所超越,进而导致英国的衰落。(6分,言之有理即可)20、参考示例一图片:南湖游船八七会议遵义会议(2分)主题: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2分)阐述: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年幼的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出路。由于王明左倾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6分,1点2分。)总结: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分) 参考示例二图片:八七会议瓦窑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2分)主题:中国共产党善于适时调整方针政策。(2分)阐述:国民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出路。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积极推动全民族抗战的实现。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工作的中心,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6分,1点2分。)总结: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方针政策,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分)参考示例三图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届委员会七届二中全会(2分)主题: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2分)阐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建立工农民主政权,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政权建设,陕甘宁边区政府依据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提出了“两个务必”重要思想,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6分,1点2分。)总结: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探索,有力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2分)参考示例四图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八七会议前往重庆的毛泽东(2分)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的演变。(2分)阐述: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随后成立黄埔军校,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国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紧急召开八七会议,会议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国共进入了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战胜利后,为尽力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但因为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方针,1946年6月,国共内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6分,1点2分。)总结: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再合作—再破裂”的演变,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2分)(以上“示例”仅供阅卷参考,不作唯一标准答案,如学生用其他三幅图片提炼出其他主题,阐述合理亦可得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11-09 11:16:33 页数:9
价格:¥3 大小:3.9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