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大荔县2021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四道大题,共22小题。2.木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1879年德国植物学家德巴利提出了广义的不同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共生”的概念。早在德巴利提出广义的共生概念之前,即1877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弗兰克就已使用曾经用于描写共同生活在社区里的民众的词语“symbiosis”(共生)来描述地衣中真菌与藻类的互惠共生关系。②然而,生物共生这一最普遍、最基本和最有效的生物学机制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按照常识,数千米深的高压、高温(300℃~400℃)和剧毒(富含硫化氢H,S、甲烷CH,和氢气H,等)的海底热液口周围是不会有生命的。而事实却恰恰相反:2011年生物学家皮特森利用深海游航器在大西洋3000~6000米深的海脊热液口拍摄到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如体长约为30~40cm的巨型贝类白瓜蛤和深海偏顶蛤,以及体长可达3m的管栖蠕虫。这些动物体内有数以亿计的共生细菌,其中,这些共生细菌的重量可达到管柄蠕虫体重的60%,通过氧化从海底热液中喷出的H2S获取能量,并从海水中获取氧O2,然后和二氧化碳CO2,进行碳酸固定合成有机物,为蠕虫提供养分。海底热液口周围的贝类体内共生细菌也是通过氧化H2S和H2获取能量和养分提供给与之共生的贝类。这正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早期生物的生存途径和法则。真菌与蓝细菌共生形成的地衣共生体就是有力的证据之一。③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生物之间相互识别、相互选择、相互适应,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共生体系。人类自出生之日起就与微生物建立了紧密的互作关系。人体并非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而是由体内的微生物细胞和人体细胞共同构成的“超级生物体”。-24- ④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我们的身体里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古菌、细菌及病,分布在我们的皮肤、口腔、鼻腔、生殖器及肠道等部位,构成了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的人类微生物组。其中,微生物细胞总数约1014个,其敬量是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左右,其编码的基因数量至少是人体自身基因数量的100倍。人体徽生物占到了我们身体重量的1%~3%。如人类的肠道与细菌建立了互惠共生体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适宜的温度、丰富的营养物质、优越的栖息和繁殖环境;后者则能够调控肠道上皮细胞发育、防止细胞损伤、调节宿主脂肪存储、刺激肠道血管生成、构建生物被膜等免疫屏障、阻抑外来致病菌的侵入定殖、帮助人类消化大分子食物成分、合成人类必的维生素与氨基酸等、参与糖和蛋白质代谢、并促进营养元素吸收与利用。⑤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这些肠道微生物还与癌症、精神疾病甚至美容等方面不无关系。正是这些微生物深刻影响和调控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健康状况和寿命差异显著,同样,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差异显著。与其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不如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体内微生物”。与我们人类共生的这些微生物为我们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节选自2018年08月01日《光明日报》刘润进《共生:生物进化和多样性之谜》)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共生”一词最早适用于共同生活在社区的民众,弗兰克最早将其借用到生物学。B.生物共生是一种最普遍最有效的生物学机制,但是直到德巴利才给了学术关注。C.海底热液口周围的蠕虫通过与其共生的细菌获得养分,这一事实颠覆了人的认知。D.借助自身的寄生物获取生存条件,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早期生物的生存途径和法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底热液口周围存在生物且共生,这也能够证明生物共生足最基本的生物学机制。B.真菌与蓝细菌共生,形成地衣共生体,这一事实能够佐证早期生物有自己的生存法则。C.文章以人类的肠道与细菌建立了互惠共生体系为例,说明人体是复杂的微生态系统。D.木文运用批判性思维,前部分基于事实建构观点,后依据观点分析一些特定现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体实质也是一个生物共生体,微生物细胞和人体细胞寄居人体却能造福于人体。B.在人这一共生体内,微生物细胞数量远远超过了人体细胞,其编码的基因数量更大。C.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健康状况和寿命差异显著,这是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D.与人类共生的那此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发展总是有积极作用的,这出乎我们的意料。【答案】1.C2.C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4- C项,“这一事实颠覆了人的认知”错,依据文中第二段“按照常识,数千米深的高压、高温(300℃~400℃)和剧毒(富含硫化氢H,S、甲烷CH,和氢气H,等)的海底热液口周围是不会有生命的。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可知,被颠覆的是“在那样高压高温剧毒的环境中生命难以存在这一观点”,而不是“海底热液口周围的蠕虫通过与其共生的细菌获得养分”。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说明人体是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第四段“我们的身体里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古菌、细菌及病,分布在我们的皮肤、口腔、鼻腔、生殖器及肠道等部位,构成了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的人类微生物组”可知,能证明的不是“人体是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而是宿主与寄生虫之间存在互惠关系。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曲解文意,“人体细胞寄居人体”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第三段“人体并非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而是由体内的微生物细胞和人体细胞共同构成的‘超级生物体’”可知,把人体细胞看成是寄生物错误,应该是“人体细胞是人体的一部分”。C项,强拉因果,“这是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分析错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是一种通常的说法,不能就说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健康状况和寿命差异显著”。D项,以偏概全,“与人类共生的那此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发展总是有积极作用的”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第五段“这些肠道微生物还与癌症、精神疾病甚至美容等方面不无关系”可知,忽视了消极作用的存在。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4- 1983年,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北斗工程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作为解决“有无”问题的第一步,北斗一号需要花小钱办大事,验证系统设计思想的正确性。1993年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次年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北斗一号系统于2003年建成,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面对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北斗二号迈开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站在前两代星座的肩膀上,北斗第三步迈得无比自信。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等新“神器”闪耀亮相,整体性能大幅提升……今日之北斗已经梦想在望。(摘编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科技日报》2019年01月24日)材料二:(数据来源于《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材料三:本报北京6月30日电(记者张蕾)30日下午,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在东经110.5°工作轨位,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的完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24-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专家介绍,定点成功相当于卫星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准备正式“开工”。目前,经过遥测数据判读,星载基准频率合成器、原子钟、导航任务处理单元、星间链路等载荷设备均工作正常,地面接收信号正常。接下来,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编入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卫星“大家族”中。(摘编自《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定点成功》,《光明日报》2020年07月01日))材料四:2020年6月23日上午,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这对中国航天乃至中国科技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成就,也为全球经济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百感交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沈军博士对《国际锐评》评论员说,“26年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正如沈军所感慨的,从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到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中国北斗建设历时26年,通过服务中国、服务亚太、服务全球的“三步走”战略,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一道,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作为中国近年来“硬核科技”成果代表之一,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北斗全球组网成功,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自力更生和开放包容两大核心要素。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正如沈军所说,“国际化是北斗全球系统的天然属性”。为此,中国不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各项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摘编自【国际锐评】《北斗完成全球组网折射中国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搜狐网)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是陈芳允院士在1983年提出的。B.我国于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C.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轨位,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完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标志。D.“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官。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2016—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核心产值逐年上升,而占比却逐年下降。B.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后,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C.“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对我国科技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有意义。D.-24- 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卫星进行了多项在轨测试,所有设备运行确认正常,开启工作模式。6.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答案】4.A5.C6.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进行理论探索和不断研制实践。②北斗工程计划科学合理,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有序推进。③科技创新。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④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是陈芳允院士在1983年提出的”错误。原文是“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占比却逐年下降”错,2018年占比比2017年高。B项,先后顺序颠倒了。原文是“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D项,“卫星进行了多项在轨测试”未然变成已然。原文是“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故选C。【6题详解】-2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在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分析,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进行理论探索和不断研制实践。结合“北斗工程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作为解决‘有无’问题的第一步,北斗一号需要花小钱办大事,验证系统设计思想的正确性”“面对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北斗二号迈开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站在前两代星座的肩膀上,北斗第三步迈得无比自信”等分析,北斗工程计划科学合理,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有序推进。结合“作为中国近年来‘硬核科技’成果代表之一,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北斗全球组网成功,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自力更生和开放包容两大核心要素”分析,科技创新,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结合“北斗全球组网成功,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自力更生和开放包容两大核心要素”“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中国不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各项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等分析,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麦 季-24- 袁省梅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地心疼。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嚓”,迅疾、慌乱。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竟是老王头。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给老王头扣在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给老王头的烟筒里塞半截砖。大斌子抓过布袋子,冷冷地说:“人可以走,赃物得留下。”月下,老王头佝偻着腰,搓着手,嗫嚅着,不知说了句什么,低下头走得风快,简直是小跑了。大斌子哈哈大笑:“慢点啊王老师,别摔了您的老腰。”-24- 月亮隐在了云后,有风吹来,潮润、燠热。大斌子叫我去场院,自己走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来,手里却不见了老王头的布袋子。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大斌子偷了半袋子碾好的新麦,刚出了场院,让队长撞见了。大斌子说是想用麦子换甜瓜吃。队长气得一跳脚,骂他家贼难防。叫来他爸。大斌子挨了一顿狠揍。天黑时,大斌子来找我,瘸着腿骂他爸:“下手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亲儿子。昨晚倒霉,今晚你给我放哨,偷回来。”那晚,他顺利地偷出半袋子新麦。朦胧的夜色下,他的两条长腿舞得飞快,在小巷子穿来穿去。我追得气喘,也不敢喊。谁知他竟然把袋子放到了老王头家的柴房子前。我问他:“昨晚的也是给老王头?”他说:“你认为呢?”我说:“那前几天的布袋子还老王头了?你不是恨他吗?”他说:“你喜欢他?那天我是想把布袋子交给队长,从他门口过时就听见他媳妇在屋里骂他犟驴,说屋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窝在学校不挣钱。老王头一句不吭,我听着就心软得不行了。”谁知,我跟大斌子刚把半袋子麦子放到老王头的柴房子前,老王头“呼哧”从柴房子出来了。他扯住大斌子叫把麦子拿走,他说我能偷你们不能偷,小小年纪可不能沾染了这坏习气,你们得走正道。大斌子“噗”地吐了口唾沫,甩开他要走,老王头死拽住就是不让走。大斌子没法子,只好背起袋子,也不理我,气呼呼地走了。我悄悄地叫他把麦子藏起来,明天换甜瓜吃。大斌子哼了一声:“吃吃吃,就知道吃。”大斌子把麦子倒到了场院,说:“这个老王头,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一会儿,他又说:“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后来,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我跟老王头也成了铁哥们。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小说中委婉地批评了老王头性格暴躁的特点,也为后面大斌子报复、嘲讽老王头做了很好的注脚。B.小说的开头说“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面对父亲的要求,“我”似乎有些叛逆,年轻时期的“我”,不懂得父亲的艰辛和无奈。C.小说结尾写大斌子、“我”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大斌子、王老师态度转变,彼此理解,也深化了主题,突出人性善美。D.-24- 这篇小说在顺叙中运用了插叙,插叙大斌子与老王头的恩怨,使故事来龙去脉更清楚,增加故事的波澜,丰富了人物性格。8.请概括大斌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塑造大斌子所采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9.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大斌子还是老王头?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答案】7.A8.(1)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2)前后对比(欲扬先抑)。前面写大斌子抽烟、捉弄老师、偷麦子,让人感觉他很坏,结尾写他为了帮助老师,甘愿挨打和背负罪名。前后对比鲜明,使人物形象突出,也使读者印象深刻。9.(示例一)大斌子。①小说从正面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大斌子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的人物形象。②用“我”来烘托大斌子的形象,使其性格更加鲜明。③小说中写老王头对学生严格要求、为生活所迫偷麦子的事,都是为了衬托大斌子的性格特点。④从大斌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示例二)老王头。①老王头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小说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刻画了这一形象。②在小说中,老王头虽然着笔不多,但他善良、严厉,淡泊名利、注重尊严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③小说的结尾写老王头让大斌子把麦子带走,宁愿挨饿也不让学生变坏,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突出人性中的善良美。④小说写大斌子性格的改变,正是老王头言传身教的结果,写大斌子主要是为了衬托老王头。【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委婉地批评了老王头性格暴躁的特点”错,小说中写老王头批评、“揍”学生的事情是为了写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小说的最后也强调了这一点。故选A。【8题详解】-24-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分析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这道题是两个小问题,第一问是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分析概括即可。此题从“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等角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本题,从大斌子抢夺王老师的袋子,并嘲笑王老师偷麦子的行为,可以看出大斌子粗鲁顽劣;大斌子听见王老师家里揭不开锅也不放弃学校,很受感动,他不再计较王老师打过自己,偷麦子送给王老师,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大斌子善良宽容;大斌子偷麦子被发现宁可挨打也不说出真相,可以看出他倔强而且朴实仗义;大斌子拒绝“我”的建议,不肯用麦子换瓜吃,而是把麦子送回去,可以看出大斌子正直。第二问是分析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直接描写是指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间接描写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也以借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性语句,还可通过作者的议论。回答时,首先指出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然后列举文中体现这些手法的事例即可。本题,前面写大斌子抽烟、捉弄老师、偷麦子,让人感觉他很坏,结尾写他为了帮助老师,甘愿挨打和背负罪名。前后采用对比或欲扬先抑的手法,使人物形象突出。【9题详解】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文本内容的的能力。题干要求说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大斌子还是老王头,并阐明自己这样认为理由。回答时,首先要明确表态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然后结合文本说明其理由。在说明理由时,要围绕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手法来回答。例如,认为主要人物是“大斌子”,其理由是:刻画大斌子运用正面描写,塑造了他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的人物形象,从大斌子身上可看到人性的闪光点。用“我”来烘托大斌子的形象。认为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老王头”,其理由是:刻画老王头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塑造了他善良、严厉,淡泊名利、注重尊严的形象,突出人性中的善良美。写大斌子主要是为了衬托老王头。【点睛】-24-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以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遭父忧去职。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久之,除右军安成王参军,俄迁兼廷尉。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自此免黜久之,终无恨意。时中书范缜闻其行业而善焉。会缜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等集寿光殿以观之,时并叹服。俄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令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选自《梁书·裴子野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B.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C.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D.-24- 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偏孤,指早年丧父或丧母。古人对死很忌讳,故称父母之死“见背”“弃养”。如《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B.国子博士,学官名。始设于晋朝,最初只有一名,此后历代沿袭此官,唐代时,隶属国子监祭酒,共有六名,分掌六学。C.五鼓,也叫五更或五夜。因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故得名。文中指五鼓时分,即凌晨五点到七点。D.中表,古代称父系血统的亲属为“内”,称父系血统之外的亲属为“外”。内为中,外为表,合而称之“中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子野恪尽孝道,感动苍生。祖母去世时,他才九岁就悲痛泣血;父亲去世,他离职服丧,每到墓所,哭泣处草木都为他枯萎。B.裴子野才华横溢,令人叹服。年少时好学,擅长写文章;尚书仆射范云、撰写《宋书》的沈约甚至高祖,都对其文才赞美有加。C.裴子野施行德政,以理服人。任诸暨县令时,不施行鞭打刑罚,以理服人,以理息讼;大家都称赞他,全县没有诉讼事件。D.裴子野自守操行,舍家济人。家里没有住房,借用官地二亩修建茅屋得以栖身;妻子儿女常挨饿受冻,所得俸禄分给贫困的亲戚。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2)俄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答案】10.B11.C12.B13.(1)当时廷尉三官共同签署判决文书,裴子野曾不在场,同僚就签署了他的名字,上奏后皇帝不同意,子野因受牵连获罪被免官。(2)不久皇帝又命令裴子野写文书晓谕魏国宰相元叉,当天夜里接到命令,裴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解析】【10题详解】-24-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来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子野写文章的特点和他人对子野文章的态度。“速”与“典”,是子野写文章的两个特点,不能断开,排除CD,“古”是动词“法”的宾语,故中间不能断句,排除A,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C项,“凌晨五点到七点”错,“五鼓”指凌晨3点到5点。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B项,“都对其文才赞美有加”以偏概全,据原文“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可知范云是赞美子野的品行,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通:共同,一起;尝:曾经;辄:于是,就;署:签署;坐:受牵连;(2)俄:不久;敕:(皇帝)命令;喻:使……知晓,明白;旦:天明;方:才;未之为:宾语前置句,没有写这篇文章。【点睛】翻译句子之前,应先明确翻译的要求,即信达雅。然后把句子代入文中,做如下分析:有无特殊句式,有无专有名词(尤其要注意人的名字,因只有名没有姓,易被当做实词翻译),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通假等现象,理解大意,最后逐字进行对译。【译文】-24- 裴子野,宇凡原,河东郡闻喜县人。于野刚生下来母亲就去世了,被祖母抚养。他九岁时,祖母去世,他悲痛泣血,家人感到诧异。年轻时好学,擅长写文章。子野出仕后,做了齐武陵王封国的左常侍,因父丧离职。他守丧时充分尽到了礼节,每次到墓地,他哭泣的地方连草木都为之枯萎了。天监初年,尚书仆射范云很欣赏子野的品行,要上表向皇帝启奏,恰逢范云死了,没有结果。很长一段时间以后,裴子野被授以右军安成王参军,随即迁任缣廷尉正。当时,刑事判决文书是由三方官员共同签署,有一次裴子野不在,同僚就署上他的名字,奏章没有批准,裴子野受牵连被免职。自此被罢免很久,始终没有遗憾之意。当时中书范缜与裴子野没有交往,听闻他的品行业迹也褒扬他。恰逢范缜升迁为国子博士,(范缜)立即上表推让裴子野。有关部门认为从裴子野的资历来看,他不符合按惯例提升的条件,没有通过。出任诸暨县令,在县任时不实行鞭罚,百姓有争执时,向他们明示道理,百姓称赞,全境无诉讼事件。到了齐永明末年,沈约所撰写的《宋书》已经流行,子野将自己所撰写的删改为《宋略》二十卷,他的叙事坪论有很多好的地方,沈约见了,感叹说:“我比不上他啊!”普通七年,王师北伐,皇帝命令子野写讨伐魏国的辙文,子野接受了诏书立刻就写好了。高祖因为这件事关系重大,就召来了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等人一起看文章,当时所有人都很叹服。不久皇帝又命令子野写文书让魏国宰相元叉明白自己的意思,当天夜里接到命令,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等到五更,皇帝下令催促,让子野开始写檄文并赶快交上去,子野慢慢起床拿起笔,拂晓就写好了。上奏后,高祖十分赞赏他。从此,凡是各种命令檄文,都叫子野起草。子野写文章典雅而迅速,不崇尚华丽的词藻,他的作品多仿效古人,和现在的文章体例不同。刚开始有人指责,到了后来都完全看重他了。裴子野在皇宫任职十多年,静沉缄默,洁身自爱,不曾有什么要求,母亲家与父亲家亲戚贫困,就把所得俸禄全分给他们。没有住宅,借用官地二亩,盖草屋数间。妻子儿女经常受饥寒,而他只以教诲为本,子侄敬畏他,像侍奉父亲一样。晚年深信佛教,严守教规,终身只吃麦蔬素食。中大通二年,在官任上去世,时年六十二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睛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煞江南。【注】①飐:风吹物动的样子。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中“一”“两”“再三”“十”等数词,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不同的数词使行文富有变化,生动活泼。B.作品前两句以“一江烟水”和“两岸人家”总写江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物,一个“接”字写出了两岸房舍的稠密。C.-24- “晴岚”是指晴天中仿佛有烟雾笼罩,“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意为芰荷呈妩媚轻盈的淡粉之色。D.作者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最后一句“爱杀江南”则直抒胸臆,由客观观察转到上观感受,明确表达出作者对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15.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元曲作简要鉴赏。【答案】14.C15.①远近结合,开笔瞭望大江远山,逐渐由远入近写到两岸人家,池塘芰荷,沙洲水禽;忽而又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到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了,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②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在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C项,“‘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意为芰荷呈妩媚轻盈的淡粉之色”错。这里的“淡”不是修饰“芰荷”的,而是修饰“秋光”的,指的是秋味恬淡。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描写的手法的能力。题目要求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元曲作简要鉴赏。这首小令在艺术的处理上,能够把远近的景物交错来写,富有变化,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24-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句采用对偶的写法,从大处、远处落笔,先描写江上之景,雾霭弥漫,烟云缭绕,再写近处两岸人家,鳞次栉比,画梁相接,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画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经晴日照射,氤氲荡漾,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次句“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和繁华富庶的特点。接着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温柔水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彷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这两句都是近景。“卷香风十里珠帘”也是近景,暗示了其所在的温柔乡之香艳、富丽,和前面的画檐人家相呼应。“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则是远近结合,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投。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了。五句写景由远而近,从大到小,写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写远方的船,第七句又村落酒店酒旗,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表达了欢快的格调。此外,这首小令在动静的处理上也颇见功力。远处晴日照江,流水生烟,山岚耸翠,都是静态的画面,也属于大背景;而人家画檐掩映,近处芰荷轻盈,则是静态特写,一远一近,层次分明,江南景色之秀丽,人口稠密、富庶繁华皆在其中。接着再点缀以沙鸥飞舞、画船渐至,酒旗飘展,在静态画面上加上动态的事物,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1)《劝学》中,荀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比喻论证,得出了“用心躁”的结论。(2)苏轼《赤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作者与客在船上望到的山水环绕、一片苍翠的景象。(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___________”一句,通过描写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表现对统治者不思进取,百姓愚昧麻木,安于异族统治的忧愤之情。【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山川相缪(4).郁乎苍苍(5).英雄无觅孙仲谋处(6).一片神鸦社鼓【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蟹”“螯”“鳝”“缪”“觅”“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犹如__________,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那些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籍、睿智的哲思,成就了中国号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24- 。伟大的民族精神,由无数中华儿女书写,又借历史之笔在一代又一代人中__________。中华民族的心灵史、精神史,犹如浩荡长河,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以其时代精神为这条长河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传承积淀的力量,也是发展变化的力量。割断了历史,就割断了这样的精神脉络,让我们的心灵没有归处。我们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并不是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__________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之魂。正如鲁迅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母亲给孩子讲述远古寓言,惩恶扬善的观念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说书唱戏劝人方”,杨家将、薛家将的故事__________数百年,忠、孝、节、义的内核从未改变;团圆佳节里看似烦琐的“老例儿”,寄寓了对家人的深情、对物产的敬惜。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黄钟大吕星火燎原而是衍化B.九鼎大吕薪火相传更是衍化C.黄钟大吕薪火相传而是演绎D.九鼎大吕星火燎原更是演绎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历史文化的滋养,既隐藏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也彰显在简牍文书的字里行间。B.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彰显在简牍文书的字里行间,也隐藏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C.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彰显在简牍文书的字里行间,更隐藏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D.历史文化的滋养,既隐藏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更彰显在简牍文书的字里行间。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那些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睿智的哲思,成就了中国号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B.那些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籍、睿智的哲思,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成就了中国号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C.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那些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籍、睿智的哲思,成了中国号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D.那些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睿智的哲思,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成了中国号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答案】17.C18.B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第一空,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九鼎大吕:比喻说的话力量大,分量重。此处用来形容“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应选用“黄钟大吕”。-24- 第二空,薪火相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等代代相传。星火燎原:原比喻小乱子可以发展成为大祸害,现比喻开始时显得弱小的新生事物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根据“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语境,应选用“薪火相传”。第三空,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但是肯定后者;不是……更是,搭配不当,从前面分句中的“不是”一词来看,后面的分句与前面的分句应为取舍关系,故选用“而是”更恰当。第四空,衍化:发展变化。演绎:铺陈、发挥。根据后半句的“内核从未改变”,可知第四空应选用“演绎”。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根据下文语境,将“隐藏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放到后面,会与下文衔接得更紧密,由此可排除A、D两项;关联词“既……也……”为固定搭配,同时,“简牍文书的字里行间”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为并列关系,由此可排除C项。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多处语病:一处是“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籍”搭配不当,应改为“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一处是“成就了……的不竭动力”搭配不当,应改为“成了……的不竭动力”;一处是主客颠倒,应改为“那些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睿智的哲思,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A项,“成就了……的不竭动力”搭配不当,应改为“成了……的不竭动力”;一处是主客颠倒,应改为“那些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睿智的哲思,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B项,一处是“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籍”搭配不当,应改为“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一处是“成就了……的不竭动力”搭配不当,应改为“成了……的不竭动力”;C项,一处是“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籍”搭配不当,应改为“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一处是主客颠倒,应改为“那些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睿智的哲思,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故选D。20.-2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以正能量为价值底色,短视频成为凝心聚气的重要抓手。去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诸多精彩阅兵短视频“刷爆”朋友圈,(1)____________,由衷生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今年,各地遭遇洪涝灾害,短视频记录下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救灾的片段,人们从中看到真实的现场、真切的细节,更能从一行行的鼓劲留言、数以万计的网友点赞中,感受到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坚定信念。这样的短视频,(2)____________。当下,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广应用,网民数量持续攀升,(3)____________。当此之时,更需要我们以积极健康内容赋能短视频,以主流价值引导行业发展,凝聚更广的社会共识,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惠及更多百姓的幸福生活。【答案】(1).让人看后不禁壮怀激荡(2).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3).短视频发展前景广阔【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第一空,依据前文“诸多精彩阅兵短视频”,以及后文“衷生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可知,这里应填写短视频视频给人的感受。可填:让人看后不禁壮怀激荡。第二空,这里是对前文“短视频记录下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救灾的片段……”“更能从……感受到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坚定信念”的概括,强调短视频内容的积极意义。可填: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第三空,前文的“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广应用,网民数量持续攀升”是“短视频”发展的有利因素,所以这里填写的内容应是肯定短视频发展的前景。可填写:短视频发展前景广阔。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10日上午,随着雄安动车所最后一架断路器闭合,京雄城际大兴机场至雄安段接触网送电成功,京雄城际全线接触网贯通。据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铁路局”)介绍,京雄城际即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24- 京雄城际在雄安站建设了全国第一个智能化全地下牵引变电所。“这个变电所无人值守,设备上安装了感应器材,可以根据自身健康状况主动报警。”京雄城际设计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京雄城际项目四电专业负责人任超说,由于施工环境逼仄,大型设备是“坐电梯”抵达地下站房的。作为我国智能高铁的“新标杆”,京雄城际是智能设计、智能建造、智能运维的样板。未来,人脸、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都可作为电子票“刷”进站,坐高铁会像坐公交一样方便。京雄城际预计2020年底开通运营。届时,从北京到雄安只需1小时左右,京津冀区域路网布局将进一步完善,有助于雄安新区加快产业聚集。【答案】我国智能高铁“新标杆”京雄城际全线接触网贯通,即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2020年底开通运营,它的开通运营将有助于雄安新区加快产业聚集。【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新闻共有四段,第一段交代了主要事件:京雄城际全线接触网贯通,即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二三段是对“京雄城际”的展开介绍,强调其“智能”的优势,可概括为:京雄城际是我国智能高铁的“新标杆”。第四段交代了京雄城际运营的预计时间及运营后的作用,可概括为:京雄城际预计2020年底开通运营,它的开通运营将有助于雄安新区加快产业聚集。最后将主要信息加以整理,注意不要超过70个字。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习近平这份荣誉属于所有牺牲烈士和我们这一代人,我只是尽了一个战士的本分,保持了一个战士的本色。——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现代版“与夫书”是这场抗击新型肿炎战斗的请战书,也是广大医生的宣言书。在这场人与病毒的战斗中,医护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学誓言,彰显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本色。——光明日报新时代的青年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形势,如何理解初心和本色,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24-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不忘初心,坚守本色《礼记》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千年前的先贤们,就意识到了一个人的成长的本色是不忘初心,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并拼搏向上。习书记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而我更认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更是几辈人代代相传的事。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前辈精神,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不忘初心,坚守本色。而不忘初心,坚守本色首先要具有使命感。唯有建立正确的使命感,才能带给当代青年坚韧不拔的信心与力量,一旦民族陷入危机,我们才会站在民族的前列,身先士卒捍卫民族的安宁;正是这种使命感,使我们具有“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不舍与坚韧精神,也具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先驱者的风范,捍卫并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诱惑无数。身处其中的我们要不忘初心,坚守本色,就意味着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使自己牢记使命,秉承“仁义礼智信”,做到“忠孝廉耻勇”。当城市竞相表达对美少年的顶礼膜拜,当社会竞相奉献对娘娘腔的崇拜,当苟且变为一种时尚,当软弱成为一种潮流;当我们还在“看这般花花草草遂人愿,生生死死由人恋”的乐园中游戏、游玩……才站在时代的舞台,聚光灯已锁定了我们太多的负面新闻。爱因斯坦有言:“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他‘猪栏的理想’。”是的,不再需要柔情了,我们需要的是应当是充满激情,充满壮志,充满霸气,以青春之自我本色,修我自身,创建青春之人类、迎接飞速发展的中国的青年人!李延年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本色,用一生来践行革命军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场抗击新型肺炎的战斗中,医护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学誓言,彰显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本色。“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如斯说。看一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品一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悟一悟“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当代的青年人应当以前辈为榜样,坚持松一般的朴素,钢一般的坚韧,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24- 修身,修天下,修我泱泱华夏;塑基,塑繁华,塑我盛世中华——此为吾辈本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本题为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理解三段话的内涵,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然后综合立意。习主席的话是强调了人始终要不忘初心;李延年的话及第三段材料则是启示我们,要力尽本分,保持本色。三段材料都是在说“初心”“本色”。题目要求“新时代的青年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形势,如何理解初心和本色,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考生应围绕“初心”“本色”,以青年人的视角,理解“初心”“本色”的含义、意义,并对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初心,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又该如何坚守初心、保持本色发表自己的看法。参考立意:1.不忘初心,不失本色;2.不忘初心就要勇于担当;3.牢记初心,抵制诱惑;4.不惧困难,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参考素材:1.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会向中国各地的青年人送去慰问并提出殷切期望,一次次对广大青年人进行激励和鞭策。从“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到“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每一声寄语都在勉励青年人要忠于祖国、不负时代,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实现青春理想。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代匆匆,但时代的匆匆也是青年人的脚步铿锵,今天的每个中国青年人的奋斗于国家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唯有当所有青年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个个争做时代先锋,国家才能更有力量。3.勿忘初心,即使失败。李清照-24- 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赞扬了项羽,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尽管失去了江山那又如何?大不了重头再来,何必为了这一次的失败而否定了全部,甚至到死的地步。当年不也是一点一点把江山打下来的?大不了带领着一些英雄好汉再把失去的江山重新夺取回来。失败又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他能够自刎乌江,在我看来就是害怕失败,就是没脸见当年的百姓,就是忘记了他做事情的初心。项羽的失败,表明了他忘了自己内心的风景。他想到的只是爬上更高的山,走更远的路,但他却遗失了最重要的一点,退回内心、平静修行。4.以敢为天下先开拓进取精神锐意创新、改革,激浊扬清,带领全国人民拼搏向上,这是治国者应该彪炳的本色。古有商鞅因革新而惨遭车裂,近有谭嗣同慨然为改革愤然赴死;从毛主席天安门城楼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到邓公的南巡讲话,从铁血总理朱镕基的“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缔造者习大大,正是因为他们对于自身信念的坚持,对于个人修养的积淀,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并拼搏向上,终于在历史悠久的五千年里铸就了我华夏泱泱大国,为每一幢共和国的大厦添上了一块脚踏实地的砖瓦,天下公平的大同和谐将不会再是一纸空谈。结构层次:作文开篇由名言引入,提出论点: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前辈精神,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不忘初心,坚守本色。之后从“不忘初心,坚守本色首先要具有使命感”“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诱惑无数”等角度加以阐释,展现自己的思考。最后同样通过引用,再次点题,强调观点。整篇文章语言精彩,情感激昂,结构清晰。-2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0-08 09:42:29 页数:24
价格:¥5 大小:180.0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