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2022届高三选考科目模拟冲刺卷历史试题(三)(Word版带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冲刺版)历史(三)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礼仁”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礼法”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这说明先秦儒学A.要求恢复周礼B.提倡礼法并用C.蕴含统一思想D.主张中央集权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上述现象的出现,缘于西汉政府曾推行A.盐铁官营制度B.郡国并行制C.察举制度D.刺史制度3.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隋文帝创立的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表明,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A.提高官员素质B.实现社会公平C.推动教育发展D.加强中央集权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朝印刷业的历史记述。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记述出处“太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版。”《旧唐书》“准敕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全唐书》“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多术数小学字书。”《国史志》①唐政府禁止民间私印日历②“墨版”当为印刷的雕版③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④唐朝方才出现雕版印刷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唐代承袭传统,城内有市门坊墙隔断。北宋城市则呈现为街道的线形布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开封城沿街店铺排比,各业杂陈,行人熙熙攘攘。由此可见,北宋A.开始打破传统的坊市制度B.城市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C.出现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D.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6.据《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至明仁宗之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创立于明太祖在位时期B.已经威胁到专制皇权C.大学士的地位逐渐提高D.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7.“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这说明京剧A.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B.是古代戏曲融合创新的产物C.在中国艺术史的独特地位D.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8.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在华私自设立的工业、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等企业迅速发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这说明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9.1876年11月《申报》刊文:“今有招商局之船,中外或有不睦,仍可行走,以供载兵运饷之用……所望者,刻下重庆将开通商口岸,若能预备行走浅滩之船为西人先,则为尤妙。……故招商局之轮船亦如西船,无次不皆满载,是其局之获利较之昔日之帆船不啻三倍。”根据上述文字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列强觊觎重庆B.招商局之轮船可辅助军事B.招商局是官办企业D.“求富”是招商局创办的动机10.近代有一位学者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呼吁“冲决网罗”,反思陋习,指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是A.王夫之B.康有为C.谭嗣同D.胡适11.1911年12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依照美国宪法,采用总统制。次年3月,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却规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上述变化的目的是A.阻止袁世凯复辟帝制B.集中精力于民生建设C.夯实资产阶级共和制D.迫使清朝宣统帝退位12.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和风俗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表述,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B.清末民初婚姻自主成为时尚C.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行车传入中国D.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传统旗袍进行改良13.有学者写道,某一时期“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据此判断,“这一时期”是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4.1953年元旦的《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这一社论①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②为“一五”计划做了铺垫③号召人民抵制外国在华资本 ④造成“左”倾错误严重泛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不断调整关于计划与市场及其关系的提法(见下表)。据此可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呈现的特点是1978年权力下放,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1979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1年计划指导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7年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92年计划和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市场化B.自由化C.规范化D.现代化16.物种交流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但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范围也局限于欧亚大陆。16世纪以来物种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且范围遍布全球。下列人物,对全球性物种交流的加速做出重大贡献的有①哥伦布②富尔顿③莱特兄弟④卢米埃尔兄弟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17.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指的是A.教权的没落B.理性的弘扬C.人性的复苏D.君权的消亡18.有关立法权和立法机关,启蒙思想家洛克指出:立法权是受人民委托的制定法律的权力。它体现社会的公共意志,“一个国家的成员是通过立法机关才联合并团结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体的。立法机关是给予国家以形态、生命和统一的灵魂”。由此可见,在洛克看来A.立法权是国家的根本权力B.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C.国家是社会契约的产物D.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19.仔细研读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结论是A.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完成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工业革命推动国际贸易D.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20.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依斯在1918年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提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在他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A.导致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B.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形成C.激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D.进一步促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1.1943年11月2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以政治收获为第一,军事次之,经济又次之,然皆获得相当成就……军民精神为之一振,此乃为国家百年来外交上最大之成功……是卅年 苦斗之初效也。”“外交上最大之成功”指的是签署A.《开罗宣言》B.《联合国家宣言》C.《布雷顿森林协定》D.《波茨坦公告》22.1961年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中,规定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条件: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这说明这一国际组织A.倡导新兴国家的和平与合作B.坚持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C.试图冲击美苏两极对峙格局D.采取灵活性与渐进性统一的策略23.据统计,1970年英国国有企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1.1%,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但到1989年,国有企业总资产比1979年减少了45%。1990年底国有企业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10%降至不足5%。这反映出英国①采取混合市场经济模式②实践了计划经济的道路③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④出现了“英国病”的征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24.“乌拉圭回合”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名义下的最后一轮(1986—1994年)谈判,这次谈判明确把非货物贸易的壁垒(以前主要解决了货物贸易壁垒问题),诸如服务、知识产权、投资等,正式作为谈判的对象,制定了相应的协定和减少壁垒的安排。这说明A.经济霸权主义的行为已无法实行B.发展中国家左右了经济规则的制定C.建立更加开放的世界是大势所趋D.从此世界贸易的各种壁垒不复存在25.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终年49岁。关于其死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死于疾病,一说是死于谋杀。司马迁就认为,赵高弑君的可能性最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因为距事件发生时间较短故司马迁的看法较可信B.关于秦皇之死的真相,惟有等待秦始皇陵的发掘C.秦皇死因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秦皇之死的影响D.历史的真相隐藏在历史记载当中,惟有详加考辨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在这个过程里,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曾以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表达了自己的选择。……这种历史的选择,体现了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必然性。——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中共在农村为生存而斗争。虽然中国共产党到1927年国共破裂时已发展到了六万党员,蒋介石的白色恐怖却很快使它受到严重削弱。许多党员失散得无影无踪,余下的最忠诚分子则躲到深山岩穴中。这样渐渐发展起来十来个根据地……毛泽东和旧军官朱德在湘赣边南部的井冈山会合并建立一个主要的根据地之后,不久就迁移到江西山区,在瑞金建立了它们的首都。——摘编自【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并概述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五四时期的选择及其实践。(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以瑞金为首都的革命政权的名称以及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 产党人选择的革命道路,并概括中共在这一时期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5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更不靠赎罪券。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路德选集》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说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1)材料一中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学说,如何理解该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4分)(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哪些发展?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演变。(6分)28.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汉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等方式。两汉的察举,以孝廉最多。察举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隋唐五代史论集》材料二: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三: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贞观政要·崇儒学》(唐太宗说)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已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寘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原则,并指出“九品访人,唯问中正”的选官制度盛行于何时,弊端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科举制的作用。(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的选官标准及其所体现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基本特征。(5分) 29.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政策都是国家利益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在上个世纪,海外贸易曾是法国西部和地中海沿岸繁荣的基础……(1806年后)港口200千米的范围……农村和城镇都陷入了经济萧条,城市发展停滞……这就是为什么港口的资产阶级如此反感战争的迁延,成为反拿破仑势力最坚定的支柱的原因。——[法]乔治·杜比《法国史》材料二:第544条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法国《民法典》材料三:通过工业革命,英国较早地改组了国家机器的形态,并通过单边自由贸易政策所形成的国际利益链与后进国家的传统统治阶级建立同盟,客观地塑造了19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在英国的影响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856年,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开始考虑贸易自由化,之后下调了关税。1846—1855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和《航海条例》。1851—1855年,瑞士、比利时、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也降低了关税。1857年,美国将关税降至19世纪的最低水平。——摘编自王铁军《政治策略与社会联盟:英国19世纪的自由贸易政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农村和城镇都陷入了经济萧条”的政策原因。概括这一政策对法国的影响。(5分)(2)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原则。结合所学,简述《民法典》的影响。(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世界经济交流的积极作用。(5分)历史(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BDBBCBCBCCA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AACABCAAC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选择: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或俄国道路)。实践:深入工人中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宣传;促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5分)(2)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或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或建立红军)、根据地建设。(5分)27.(1)学说:“因信称义”。理解:该学说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宗教信仰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5分)(2)发展:自由是天赋予人的权利,不可侵犯和抛弃,要以法律作为保障。演变:由人文精神发展到人文思想再到人权思想。(5分) 28.(1)选官制度:察举。原则:按照品行高低,进行考试选拔。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6分)(2)作用:官吏任免和考核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体现了相对的公平公正;逐步放宽录取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打击门阀士族;促进社会阶层流动。(4分)(3)标准:德行、学识。特点: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特点:从根据血缘关系到根据学识水平;多渠道并举。(5分)29.(1)政策原因:大陆封锁令。影响:阻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部分资产阶级成为反拿破仑的支柱。(5分)(2)原则:私有财产权。影响: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5分)(3)内容: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基本准则。在国际贸易中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作用: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推动世界市场逐渐成熟。(5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09-20 11:48:03 页数:7
价格:¥3 大小:48.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