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坚守乡土非常不易。很多乡土作家想象力不足,写到后来要么转换写作题材,要么重复自我;莫言的写作却花样翻新。他在坚守乡土的同时又拓展乡土,使得高密东北乡的疆域在有限与无限之间日渐丰富和充实起来。莫言的想象力极强,他描写的故乡,突破了现实的疆域,通过想象拓展故乡,让莫言多了一副描写故乡的笔墨,拓展了莫言的故乡风景。描写现实故乡和追忆故乡是诸多乡土文学作家共有的情怀,莫言和张炜都是书写地处胶东半岛的家乡风貌的著名作家,都是齐文化的坚定守护者,都对故乡故土一往情深,作品中都融入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并在2011年一起荣获茅盾文学奖;但是两个人描绘乡土的方式不同。莫言把发生于异乡的故事移到他熟悉的高密东北乡,如《天堂蒜薹之歌》。故事取材自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1987年,山东某县农民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大量种植蒜薹,到了收获季节蒜薹却全部滞销,有关官员对此不加理睬,农民于是自发聚集起来,包围,冲击县政府,酿成了震惊一时的“蒜薹事件”。这激发起莫言为农民鸣不平争权利的强烈情感,只用35天即创作出这部作品。莫言把这个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高密东北乡,把自己熟悉的乡亲们写了进去。他凭借活跃的想象力为高密东北乡的文学领地增添了许多现实的乡土所没有的形貌和风俗。张炜的创作方式则是田野调查式的。他几次在胶东半岛行走考察,备尝艰辛。1991年《你在高原·我的田园》与1995年《你在高原·家族》出版时,都有一个副题:《一个地质工作者的手记》。为了写作这部作品,张炜进行了一名地质工作者般的漫长行走,而做一名地质工作者,正是张炜童年的一个理想和情结,也是他写作此书的初衷。莫言这种超越有限故乡的努力,不但体现在故事和人物层面,而且延伸到了思想层面。莫言在文学创作中,建立了高密东北乡——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缩影——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深刻显现这样的递进关系。 莫言说:每个人都有故乡,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故乡显得尤为重要,25年的山东生活足以让一个人形成完整的性格,故乡的生活成为我小说中最主要的内容也就不难理解。莫言还说,他觉得故乡不是封闭的,而是不断扩展的。故乡久远的历史源头是纵向的扩展;在空间上,作家也往往有着把异乡当作故乡的能力,因此乡土是无边的。他有野心把高密东北乡当作中国的缩影,他还希望通过对故乡的描述,让人们联想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以小见大地折射出现代中国的风云画卷。这片土地历经时代变迁,乱世男女的悲欢离合和急骤变化的时代命题交叠,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涌现出众多极具戏剧性的人物,发生了讲不完的乡村故事。莫言将现代中围的风云激荡,都浓缩在“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如反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檀香刑》体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红高粱》描述计划生育制度的乡村投影和市场经济对乡村生态的影响《蛙》等。如何将高密东北乡的中国故事联通世界各国的读者,引起心灵的共鸣?在30余年的创作中,从自发到自觉,莫言对拷问灵魂这一命题的思考日渐清晰。在切入现实的同时,莫言牢记文学对人性和人类灵魂的揭示与拷问的终极使命。莫言都是盯着人物落笔,从有限的历史进入无限的心灵,从具象的世界开掘出形而上的精神。诚如学者刘再复所言:“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到《蛙》,都是生命的呼唤,是生命的燃烧,是生命的大觉醒。所以,在十几年前我就称他为‘最有原创性的生命旗手’。”(摘编自张志忠《认同危机·拓展故乡·拷问灵魂——莫言研究三题》)材料二:莫言的文学创作具有超越性。我们不是说莫言就完全超越了其他作家,当今中国像莫言这样的作家是有一些的,但莫言有他不一样的地方。莫言是20世纪80年代步入中国文坛的,《透明的红萝卜兴红高粱》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现代派和寻根派来说,莫言是慢了一拍的。所以有评论者认为,他既不是现代派,也不是寻根派,但他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介入的。莫言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引导现代派和寻根派的潮流,非常直接地影响了后面的文学走向。莫言走着自己的路,沉寂而又沉稳。莫言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版了《天堂蒜薹之歌风酒国》,可以看到他的创作风格变得大胆了。他回到乡土,回到乡村叙事。他能不断变革自身的创作,开掘自身的巨大潜力。在21世纪,我们也看到,莫言的文学创作更沉着老到,像《蛙》《生死疲劳》《檀香刑》,这些作品创作不仅大胆而且更具个人风格,不再是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或魔幻现实主义这类概念可以约束他了。莫言的文学创作还有独特的视角。他对历史正义秉持非常顽强的信念,从《檀香刑生死疲劳》到《蛙》,他始终在向20世纪的历史发问,他要写出民族的真实性以及经历过的痛楚。莫言的小说与西方小说不一样,西方小说是建立在浪漫主义文化基础上的,从个人到个人,一点点切入。莫言的小说叙事的开头笔墨都是非常重的,如同晴天霹雳。这是一个有责任感、有勇气的作家才能够写出来的。(摘编自陈晓明《莫言小说的意义和艺术特质》)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乡土作家写到后来要么转换写作题材,要么重复自我,因为他们没有想象力;莫言的写作却能坚守乡土,花样翻新。B.莫言和张炜都对故乡故土一往情深,作品中都融入了浓郁的地域色彩,书写了家乡的风貌,但是两个人描绘乡土的方式不同。C.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以小见大地折射出中国的现状,莫言将中国的所有重大事件,都浓缩在“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D.作者称莫言为“最有原创性的生命旗手”,因为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到《蛙》,都是生命的呼唤、燃烧和大觉醒。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年山东某县发生的“蒜薹事件”激发了莫言强烈的情感,他在较短时间内创作出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天堂蒜薹之歌》。B.莫言认为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故乡显得尤为重要;故乡不是封闭的,而是不断扩展的;故乡可以在纵向和横向上去扩展。C.虽然莫言的一些作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有评论者认为莫言既不是现代派,也不是寻根派,因为莫言轻视这两个文学流派。D.莫言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叙事的开头笔墨重,与建立在浪漫主义文化基础上的西方小说是不一样的。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莫言“创作风格变得大胆”的作品的一项是(3分)A.《生死疲劳》B.《透明的红萝卜》C.《酒国》D.《檀香刑》4.莫言的文学创作有什么独特之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约内奇契诃夫年轻的德米特里·约内奇·斯塔尔采夫刚被委任为县区地方医生,住到离C城九俄里的佳里日镇时,就有人建议他作为有知识的人必须结识当地最有教养、最有天分的图尔金一家。一天,斯塔尔采夫进城散心,他一边不慌不忙地走一边哼唱着“我生活中还没有品尝到泪水的滋味……”,忽然想起伊万·彼得罗维奇·图尔金的邀请,便向他家走去。伊万·彼得罗维奇在门廊里迎接了他。他把妻子薇拉·约瑟福夫娜介绍给医生,又把女儿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引见给斯塔尔采夫。姑娘身材同样苗条,面目同样可爱。她的表情还带有几分稚气,腰身纤细柔韧。 后来大家坐在客厅里,薇拉·约瑟福夫娜朗诵了自己的小说。“现在请你,猫咪;弹个曲子吧。”伊万·彼得罗维奇对女儿说。“好极了!”斯塔尔采夫说了一句。徒步回到自己的住处佳里日镇,他一路走一路哼哼着:“你的声音对我来说,又温柔又忧伤……”他决定到图尔金家去求婚。来得不是时候,她准备去俱乐部参加跳舞晚会。他也没有必要留在此地了。于是站起身来说他也应该回去:病人还在等待他。斯塔尔采夫回了家,但很快又返了回来。他在俱乐部的客厅里一直坐到深夜,温情脉脉地对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说:“请您做我的妻子!”“德米特里·约内奇。”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想了片刻,脸上露出极其严肃的表情:“请您原谅,我不能做您的夫人。让我们严肃地谈一谈这个问题。德米特里·约内奇,您是一位善良、高尚的人。您知道,我一生中最钟爱的莫过于艺术,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音乐。对不起,人应当朝更高的灿烂的目标努力,而家庭生活会把我永远束缚住。”她转身离开了客厅。斯塔尔采夫走出俱乐部:来到街上,首先把硬领带拉了下来,并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当他听说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去了莫斯科报考音乐学院时,他的心平静了,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后来,他偶尔也会自言自语:“当初操心的事还真不少!”四年过去了。斯塔尔采夫和谁也不接近。城里人的谈吐、对人生的看法,甚至他们的样子都让他心烦。他只玩牌,玩得上瘾,一玩就是三个小时。再就是每晚掏出给人治病所得的纸币,积聚到几百卢布时,他就把钱送到互助信贷社去存起来。一天早晨,有人把一封信送到医院来。薇拉·约瑟福夫娜在信中说,请他无论如何赏光来一趟。信的下边附有一句:“我也附和家母的邀请。猫。”斯塔尔采夫去了图尔金家。“我们有多少年没有见面了!”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说着把手伸给斯塔尔采夫。看得出来,她的心在紧张地跳动,大家喝茶,吃甜饼。后来薇拉·约瑟福夫娜朗读长篇小说,她在钢琴上弹奏。“幸好我没有娶她为妻。”斯塔尔采夫脑子里一闪念。后来他们去了花园。“您的生活怎样啊?”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问道。“还可以,过得去。”斯塔尔采夫答道。他再也想不出什么话来,两人都在沉默。 他在近处看见了她的脸庞,闪光的眼睛,在这儿,在一片黑暗中,她显得比在室内年轻,甚至重现出她过去孩子时代的表情。他突然为往事感到忧伤和惋惜。火苗在心中慢慢燃烧起来了。但想起自己每到晚上兴致勃勃地从衣兜里掏出来的紙币时,心中的火苗便熄灭了。他站起来,想回到屋子里去。她挽住他的胳膊。他们进了屋,当斯塔尔采夫在傍晚的灯光下看清了她的面颊和那双注视着他的忧伤的、感激的、探索的眼睛时,感到一阵迷离恍惚,又一次想到:“所幸我当时没有娶她为妻。”过了三天,帕瓦送来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的一封信。她写道:“担心您改变了对我们的态度;请您让我放下心来,来吧,我必须跟您谈谈。您的叶·图”他读完这封信,想了想,对帕瓦说:“我今天太忙。大约过三天再去。”三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去。他再也没有去过图尔金家。又过了几年。他在城里要看的病人相当多,连换口气的工夫都没有了。他已经置了一个庄园,城里还有两栋房产,他正在为自己物色第三栋有利可图的房子。他操心的事很多,但他绝不放弃县级医生的职务。在佳里日镇,还有城里人,已经简单地称他“药内奇”了。“药内奇这是到什么地方去呀?”或者,“要不要请药内奇出席会诊?”他孤身一人,生活枯燥,什么事也引不起他的兴趣。他对猫咪的爱恋大概是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次欢乐。每晚他到俱乐部玩牌,然后一个人坐在大桌旁吃晚餐。用餐的时候,他偶尔转过身去,在别人的谈话中插上两句,有时,邻桌有人提及图尔金家里的事,他就要打听:“您指的是哪一家图尔金?是女儿会弹钢琴的那一家吗?”关于他,能说的也只有这些了。图尔金一家呢?伊万·彼得罗维奇没有老,丝毫未变;薇拉·约瑟福夫娜还是给客人们朗读自己的小说。而猫咪呢,每天弹钢琴,一弹就是四个小时。她明显地老了,常常闹病,年年秋天随母亲到克里木去疗养。(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约内奇在城里散心时边走边唱“我生活中还没有品尝到泪水的滋味……”,写出了他当时的生活和心理状态。B.在约内奇受邀去图尔金家后,薇拉朗诵自己的小说,叶卡捷琳娜弹钢琴,他们这是在约内奇面前表现自己家庭的优越感。C.求婚失败使约内奇感到丢人,也使他厌烦城里人,他不再对爱情、交往、艺术有什么兴趣。后来他虽很富裕,但生活枯燥。D.文中写城里人已经简单地称他“药内奇”了,可以看出:在那些人的印象中,约内奇只是通过行医开药来赚钱的工具。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刚被委任为县区地方医生的约内奇一到佳里日镇,就有人建议他结识图尔金一家,为后文他向叶卡捷琳娜求婚埋下了伏笔。B.在叶卡捷琳娜去莫斯科报考音乐学院后,约内奇内心平静了,但偶尔自言自语的心理活动,表现了约内奇对爱情的强烈渴望。C.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和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写出了约内奇人生的转变过程。D.小说结尾写叶卡捷琳娜“每天弹钢琴,一弹就是四个小时”“明显地老了”“常常闹病”,表现时过境迁,她境况凄凉。8.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含意和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9.约内奇的心理有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心术》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又怒,可与百战。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鸣呼守感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选自《宋史·苏洵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鸣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B.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鸣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C.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鸣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D.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鸣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即《诗》《书》(《尚书》《礼》《易》(《周易》)《论语》《春秋》。B.泰山,又名岱宗等,如杜甫诗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帝王告祭的神山。C.高祖,古代帝王庙号。文中的“高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其他著名的高祖还有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D.秘书省,官署名。东汉时期设置,不同朝代管理事项有所不同,北宋前期掌常祭祀祝版,置判省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询闭门苦读。苏淘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后来几次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将家中的书全部焚烧,关门闭户勤奋苦读。B.苏洵受人赞赏。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他的二十二篇著述得到了翰林学土欧阳修的推荐。C.苏洵熟悉兵道。苏洵认为:用兵崇尚正义,不正义的,虽有利也不应发兵;善于用兵的将领,要使士兵无所顾忌,却要有所依恃。D.苏淘著作颇丰。苏询著有《权书》《衡论X%机策》等文;与姚辟一起修礼书,编《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竟效苏氏为文章。(4分)(2)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4分)14.苏洵去世后.皇帝为他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秦中感秋寄远上人①孟浩然一丘②常欲卧,三径③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注]①此诗为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的作品。②一丘:一丘一整,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鯤传》。③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谓“蒋翊归乡里,荆辣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一丘”这一颇具山野的形象,写出了自己渴望隐逸的思想。B.诗人渴望隐居,但又“三径苦无资”,透露出诗人穷困潦倒的处境。C.颈联紧扣上联“我师”,写“我师”在帝京的境况及心灰意懒之情。D.尾联借“凉风”“鸣蝉”这些典型的秋天景象,表达出哀伤的情绪。16.简要分析颔联在诗歌中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以行路为喻,告诉人们若不重视积累、就难以到达远方的两句是“,”。(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由于草率行事,最终却“,”。(3)《庄子·逍遥游》中“,”两句,描述了蜩与学鸠在林中起飞和碰到树枝就停下来的情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一个政党在人民心中的,取决于这个政党对待人民的立场和态度。在瑞金,毛泽东同志带领战士们打的水井,至今仍润泽着老区人民的心田;在延安,周恩来同志和群众一起纺线的身影,至今仍浮现于人们的脑海;在大别山,小平同志把“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作为“在大别山站住脚”的一条重要法宝。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廖俊波、黄大年、李保国……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被人民永远铭记。“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人心,就能无惧前行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汇聚起的奋进力量。瓜连蔓子蔓连根。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不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又贏得了胜利的革命。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初心如磐勇毅向前,使命在肩永远年轻,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一个百年大党的秘诀所在。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分量心力交瘁宏博风华绝代 B.重量心力交瘁磅礴风华正茂C.分量鞠躬尽瘁磅礴风华正茂D.重量鞠躬尽瘁宏博风华绝代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不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而且赢得了胜利的革命。B.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不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而且赢得了革命的胜利。C.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不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而且贏得了革命的胜利。D.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不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20.文中画橫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在地球上,除了亚洲象,还有数量众多的非洲象。和亚洲象一样,非洲象通常不被认为是迁徙物种,不过,①非洲象一天可运动40至50公里,其运动规律有迹可循,在每天运动的范围内,必须有水源和食物。(),非洲象主要是通过移动来寻找水源和食物的,最后还要回到它原来的栖息地。非洲象这样的移动,会伴随着多种组合情形,包括天然水源加天然食物,人工水源加天然食物,②,人工水源加人工食物。如果非洲象进入人口稠密区,③?一般来说,分为轻度干预、中度干预和重度干预。2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鸟的迁徙,和非洲象的迁移是完全不一样的B.非洲象的迁移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鸟的迁徙来说C.非洲象的迁移,和鸟的迁徙是完全不一样的D.鸟的迁徙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非洲象的迁移来说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环境真的能影响人的成长吗?学校校刊“校园论坛”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以“环境与成长”为主题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A项,说法绝对,“因为他们没有想象力”错误,原文是“很多乡土作家想象力不足”。C项,曲解原意,“折射出中国的现状,莫言将中国的所有重大事件,都浓缩在‘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错误,原文是“莫言将现代中国的风云激荡,都浓缩在‘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这里“风云激荡”指的是变化,不等同于“所有重大事件”;另外,“中国”前少了“现代”。D项,张冠李戴,不是“作者”,应是“学者刘再复”)2.C(分析不当,“因为莫言轻视这两个文学流派”错误,应是因为“对现代派和寻根派来说,莫言是慢了一拍的”)3.B(“《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早期的作品,不属于莫言“创作风格变得大胆”的作品) 4.①莫言的文学创作具有超越性。他的文学创作没有紧跟现代派、寻根派潮流,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引导文学的发展;他的文学创作走自己的路,回到乡土,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②莫言的文学创作还有独特的视角。他对,历史正义秉持非常顽强的信念,他要写出民族的真实性以及经历过的痛楚。(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5.①首先总说作为乡土作家的莫言坚守乡土又拓展乡土,使得高密东北乡的疆域在有限与无限之间丰富和充实起来。②然后通过作家张炜与莫言的比较,写莫言把发生于异乡的故事移到高密东北乡,拓展高密东北乡的文学领地,在故事和人物层面超越有限故乡。③最后写莫言在思想情感方面也拓展、超越了故乡,让人们联想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能够联通世界各国的读者,引起心灵的共鸣。(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6.B(分析不当,“他们这是在约内奇面前表现自己家庭的优越感”错误,这只是图尔金一家的一种待客之道)7.B(不合文意,“表现了约内奇对爱情的强烈渴望”错误,应是“表现了约内奇对爱情的失望以及自嘲”8.①斯塔尔采夫每天只忙碌着行医赚钱,置办家产,吃喝玩乐,再也没有当初的生活激情,所以“能说的也只有这些了”。②透过人物生活观念的扭曲、堕落,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思想的空虚。(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9.①刚被委任为县区地方医生时对生活满意,十分乐观。②因对爱情的憧憬而内心满怀希望,充满激情。③求婚遭拒绝而对爱情失望,内心烦躁。④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主动写信约他,他虽然内心有所波动却还是为当初没有娶她为妻而感到庆幸。(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10.B([原文标点]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11.A(“六经”里没有《论语》,应是《乐》)12.A(“于是将家中的书全部焚烧”错,应该是将自己以前做的文章全部焚烧)13.(1)传播出去之后,士大夫们争相传诵,一时求学的人竞相仿效苏氏写文章。(得分点:“既”“争传”“学者”各1分,句意1分)(2)而圣人常以国家危亡为心事,因此即使是在守业的时代,而心腹之臣也是不能没有的。(得分点:“累卵”“虽”“去”各1分,句意1分)14.①皇帝特意赐绸、银二百给他家里;②因苏轼退还所赐之钱,只求赠官,皇帝特赠苏洵为光禄寺丞;③敕令有关部门用船将苏洵的遗体运回四川。(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一年多后举为进士,又举为茂才异等科,都没有考中。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做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更加苦读诗书,于是精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即成数千字的文章。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献上苏洵的著述二十二篇,传播出去之后,士大夫们争相传诵,一时求学的人竞相仿效苏氏写文章。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因其文字太多不能一一抄录。《心术篇》说:做将帅之理,应当首先养心,即使泰山崩于眼前也不变脸色,麋鹿出现在身旁也不眨眼睛,这样之后才能对付敌人。凡用兵崇尚正义,不正义的,虽有利也不应发兵。只有道义可以激励士兵,士兵被正义激动,可以以一战百。将帅指挥,懂得道理而后才可以举兵,了解局势而后才可以加兵,懂得节制而后才可以用兵。善于用兵的将领,要使士兵无所顾忌,却要有所依恃。有人说:“机谋,是创业的君主用以成就功业的,守成的时代,还有什么事要机谋而用心腹之臣呢?”唉!守成的时代能从此与太古时代一样平安无事吗?不能,我还没有发现可以离开机谋的。况且天下之变常潜伏在平安之中,就像田文所说“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如果在那个时候,却没有值得信任的大臣,多么叫人寒心啊!过去,汉高祖末年,天下已安定,然而还把周勃留给孝惠帝、孝文帝作心腹之臣;汉武帝末年,天下已太平,还把霍光留给孝昭帝、孝宣帝作心腹之臣。因为天下虽然像泰山一样稳固,而圣人常以国家危亡为心事,因此即使是在守业的时代,而心腹之臣也是不能没有的。宰相韩琦看到苏洵的奏书后十分赞赏,上奏到朝廷,召入舍人院考试,称病没有来。于是又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当时正赶上太常修撰建隆以来的礼书,任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一起修礼书,编《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之后,刚刚上奏还没有得到回复,苏洵就去世了。皇帝特意赐绸、银二百给他家里,但其子苏轼推辞赏赐,请求赠官,因此皇帝特赠苏洵为光禄寺丞,并敕令有关部门用船将苏洵的遗体运回蜀地。苏洵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15.C(颈联不是写“我师”,而是写诗人自己的境况和遭遇)16.①“北土非吾愿”表现了作者不愿做官的思想,是从反面写“不欲”,和首联正面写隐逸思想形成照应。②“东林怀我师”写“我”对“我师”的尊敬与爱戴,暗示追求隐逸的思想,紧扣诗歌题目中的“寄远上人”,并为下文做铺垫。(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7.(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18.C(分量:指重量,也比喻价值、作用和对判断有影响的力量。重量:指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也用来指质量。根据语境,选用“分量”。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心力交瘁:形容到了精疲力竭的程度。根据语境,选用“鞠躬尽瘁”。磅礴:指气势等盛大,雄伟。宏博:指宽宏大度。根据语境,选用“磅礴”。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在美好的时候。风华绝代:指风采和才华为当世第一。根据语境,选用“风华正茂”)19.B(A项语序不当,将“胜利的革命”改为“革命的胜利”;C项成分残缺,缺少“在……中”项搭配不当,将“又”改为“而且”)20.①通过排比列举,集中叙写老一辈革命家对待人民的立场和态度,始终与人民心连心,(2分)有感染力和说服力。(1分)②运用排比,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气势。(2分)(意思答对即可)21.C(“非洲象的迁移”放在开头,陈述对象与前后文保持一致,衔接更紧密,排除A、D项;再比较B、C两项,“和鸟的迁徙是完全不一样的”与后文衔接更好,排除B项) 22.①非洲象有长距离迁移的行为②天然水源加人工食物③人们会采取什么措施呢(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3.[写作提示](一)材料解读和立意参考。本道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包含两则,第一则说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第二则说环境对物的影响,也可以引申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两则材料都是说环境的影响,核心是“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写作任务是紧扣“环境与成长”的话题,表达自己对环境与人的成长的思考,写一篇以“环境与成长”为主题的文章。(二)写作任务分解。任务一:主题:“环境影响人的成长”注意:必须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环境真的能影响人的成长吗?”写作过程中对环境与人的成长要有充分的思考,还要有明确的判断。如果没有明确的判断,不能评为一类文、二类文。任务二:结合上述材料材料主要是说环境与人的成长的关系。考生可以结合材料的核心意思,肯定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也可以否定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如“出淤泥而不染”),但一定要有足够的论据与相关的阐述,能自圆其说。任务三:文体一自选根据材料性质,议论文容易上手,记叙文同样可以写,但要能通过叙事明确体现主题。语言:体现文体特色,议论文语言准确严谨,侧重理性色彩;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侧重文学色彩。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9-17 11:38:48 页数:13
价格:¥3 大小:41.75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