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4

2/114

剩余1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项练习题汇编一、字词书写1.(2018·北京·中考真题)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分号        【乙】冒号                    B.【甲】分号       【乙】破折号C.【甲】逗号       【乙】冒号                      D.【甲】逗号       【乙】破折号(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基础知识综合(2021·北京·中考真题)2021年,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已确定了包括天安门、正阳门、天坛在内的14个遗产点。学校组织了“中轴线上多彩明珠”展示活动,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宣传正阳门的短片。2.短片第一部分,介绍正阳门在历史上的重要功用。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一则材料。正阳门曾是国家的礼仪之门。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正门,正阳门在京师诸门中规制最高。皇帝每年去天坛祭天和到先农坛亲耕,都要通过正阳门。所谓“正阳门走龙车”,就是指此门只供皇帝出入。正阳门还曾是京师锁钥。当时的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它们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城楼供守城将领登高瞭望,指挥作战;箭楼在城楼正前方,开有箭窗,用于防御、射击;瓮城将城楼与箭楼连为一体,形成对城门的保护;闸楼则建于瓮城之上,其门洞上方的千斤闸重约1990公斤,在敌军进犯时可起到重要防御作用。(1)短片第一部分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片头,来体现正阳门的特点。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第114页共114页\n甲                                             乙选择: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2)同学们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钥”的义项有:①锁;②钥匙;③闭锁,关闭。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锁钥”在这里的意思是()【甲】进入京城的通道       【乙】军事防御屏障       【丙】沉重的千斤闸3.短片第二部分,讲述正阳门的沧桑历史。下面是同学们写的文字稿,请帮他们解决在配音和制作字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正阳门的前身是元大都的丽正门,明代改名为正阳门,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末,起义军兵临北京,正阳门的守卫弃城投降,沉重的千斤闸形同虚设,①____清末,厚重的城墙没挡住八国联军的枪炮,在城楼上设岗巡逻的竟已是外国士兵。那时在民间流传的歌谣“今日正阳门左右,外人随意立高墙”,诉说的正是这段屈辱的历史,②_____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正阳门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曾经的礼仪之门失去了皇家威严,曾经的防御系统也土崩瓦解。龙车凤辇、黄柄华盖的洪大场面已经消失,原来只有皇帝通行才能开启的正阳门,悄然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正阳门箭楼高挂“欢迎人民解放军”的红色标语。在飘扬的红旗和热情的欢呼声中,正阳门翻开了新的一页。(1)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②,C.①。②。        D.①。②,(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流传”应写为“留传”        B.“笼”应读为“lǒng”C.“洪大”应写为“宏大”        D.“悄”应读为“qiǎo”第114页共114页\n(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2分)修改:__________________4.短片第三部分,是同学们制作的“我眼中的正阳门”采访视频。下列四位被采访者说话时用了成语或修辞方法,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游客:“登上正阳门,我的敬意油然而生。古人太聪明了,城楼既坚固又美观。城砖的灰、城门的红、琉璃屋顶的绿和彩绘的金,搭配多和谐啊!”B.生态保护志愿者:“正阳门是北京雨燕的重要栖息地。每年3月雨燕都会和正阳门不期而遇,8月它们又从正阳门飞往非洲,给远方捎去中国的消息。”C.附近居民:“老北京人管正阳门叫‘前门楼子’。前门大街是大家都爱逛的地方,到处是好玩的、好吃的,嗓子眼儿冒烟的时候来一碗大碗茶,舒服极了!”D.正阳门博物馆讲解员:“如今的正阳门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伫立在北京中轴线上,诉说着昔日的荣光、过往的沧桑,成为一部土石写就的史书。”5.短片结尾,需要几位同学各用一种颜色表达对正阳门的理解。请你结合短片的内容,按照示例,仿写句子。示例:我心目中的正阳门是绿色的。绿色既是城楼屋顶琉璃瓦的颜色,也是人与北京雨燕和谐相处的象征。(2020·北京·中考真题)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6.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第114页共114页\nA.B.C.D.7.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8.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阅读文段,完成各题。第一单元①,碧水润京城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上,这些水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滋养了古老的幽燕大地。第二单元②,生态治河湖第114页共114页\n北京是一座人口超两千万的特大型城市。为保障城市供水,管理者着力建构多水源保障体系,并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如今,南水北调工程已使上千万人直接受益,北京也连续十七年保持“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要保障水资源,也要改善水环境。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问题,让许多河湖告别了“亚健康”,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北京有信心打好这场碧水保卫战,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第三单元     人水相亲,古都添画意①生态补水后的永定河重新焕发青春,绿头鸭、白天鹅逐水而来,给京城增添了勃勃生机。②经过治理的大运河碧波荡漾,人们可以观赏白鹭在河面翩翩起舞,体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③遁入地下多年的转河“重见天日”,河水清浅,弱柳扶风,像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让人们感到别样的清新。④曾经被填埋地下近半个世纪的玉河,如今穿街走巷,波光粼粼,宛如闹市中的一条玉带,成为人们休憩的好去处。(1)同学们就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标题的拟定展开讨论,你认为下列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源远流长        ②开源节流                            B.①源源不断       ②开源节流C.①源远流长        ②细水长流                            D.①源源不断       ②细水长流(2)第三单元引言的四个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方法,你认为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9.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结语。根据语境,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①“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是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也是北京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②坚持节水优先,并非简单地限制用水,而是合理用水,高效用水。③治理河湖,也并非单纯地治污补水,还包括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问题,让河湖成为人们的幸福源泉。④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节约用水,助力首都水资源保障。⑤请和我们一起节约用水,共绘幸福河湖画卷,让首都北京水韵绵长。10.通过筹办“京华水韵”展览,同学们对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有了真切的感受。请用“虽然……但是……”的句式,写出你的感受。(2019·北京·中考真题)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第114页共114页\n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载(zǎi)     载(zài)       B.载(zài)       载(zài)C.载(zài)     载(zǎi)       D.载(zǎi)       载(zǎ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勾     ②沿               B.①勾       ②延C.①沟     ②沿               D.①沟       ②延1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______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A.【甲】句号        【乙】句号B.【甲】句号        【乙】分号C.【甲】冒号        【乙】句号D.【甲】冒号        【乙】分号1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4页共114页\n1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束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___________________。【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1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小题。(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皇甫诞碑》                                        《怀素千字文》选帖                            第114页共114页\n《争座位帖》                                              《熹平石经》选帖A.《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B.〈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C.《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D.《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2)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路线示意图上看,丝绸之路是一条迷人的曲线,扣人心弦,使人赞叹,感人肺腑。B.每当想到张骞、郑和、马可•波罗等奔波于丝绸之路的先贤,我的敬意就油然而生。C.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物精品,虽然经过千百年岁月,却依然像璀璨的珍珠,弥足珍贵。D.“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必将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奏响和平、繁荣、文明的新乐章。(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驼铃①,古道徐行,一路丝绸连②;波涛③,汪洋横渡,千年文明耀④。A.①滚滚       ②欧亚       ③悠悠       ④乾坤        B.①滚滚       ②乾坤       ③悠悠       ④欧亚C.①悠悠       ②欧亚       ③滚滚       ④乾坤        D.①悠悠       ②乾坤       ③滚滚       ④欧亚(2022·北京东城·二模)今年是“七七事变”爆发85周年,学校组织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你所属的学习小组打算将实践成果汇集成册。17.有同学搜集了下面材料,准备作为卷首语。百折不挠、______,   历来是中国人民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当侵略者的铁蹄踏进神州大地的时候,中华儿女抱着必胜的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奋起反抗,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荆棘【甲】坎坷。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矢志不渝,【乙】_______而不舍地努力奋斗。第114页共114页\n历史与现实的相遇,总能激发出【丙】震hàn_______人心的力量。让我们在历史的回望中,抚平曾经的【丁】创伤,收获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1)这位同学不能确定方框处应填入的成语,根据材料内容和提供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解释: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汉语成语大全》)A.坚不可摧       B.艰苦卓绝       C.坚忍不拔       D.举步维艰(2)根据材料内容,对【甲】【乙】【丙】【丁】四处词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甲】处“坎坷”读音为“kǎnkē”,在材料中意思为“坑坑洼洼,不平坦”。B.【乙】处横线填“契”“锲”两个字均可,它们都有“雕刻”的意思。C.【丙】处“震hàn”指参观纪念馆时人们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竖心旁的“憾”与情绪有关,因此横线处应填入“憾”。D.“创”读chuāng时意思为“伤害,使受损伤”,【丁】处“创伤”形容战争带给人们的破坏或伤害,应读作“chuāngshāng”。18.手册第一版块为“全民抗战情”,有同学建议手写这一名称。根据下面材料,说说你会选用什么字体书写并简要说明理由。面对侵略,没有退路,唯有斗争。母亲送儿抗日、妻子送郎从军、工人冒险生产、商界捐钱捐物、学生深入敌后的感人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人人抱定敢死之心,汇聚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力量。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选自《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石羚文。有删节)19.在“抗日爱国诗”版块,同学们纷纷对《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下了个人感受。基于这首诗,选出词语或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     )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第114页共114页\n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A.同学甲:诗人的这首诗就像一首轻快的乐曲,轻拂我的心房。B.同学乙:这首诗不拘泥于形式,长短不一,画面感很强,读来清丽厚实,具有强烈的美感。C.同学丙:第二诗节由歌唱者“鸟”转向“我”,表现了“我”的强烈痛苦,令人赏心悦目。D.同学丁:我们会向诗人艾青学习,继续为伟大的土地歌唱,为亲爱的祖国奋斗,为我们的民族奉献青春的力量!20.在“抗日名将路——北京城的记忆”版块,有同学写了下面这段话,但不能确定文中两处横线应填入的内容,帮助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北京市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的张自忠路位于东城区,为平安大街的一段,东起东四十条,西止地安门东大街,长700米。它原名“铁狮子胡同”,在中国近代史上见证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2022年,①。如今,这条路传统风貌与现代气息相融合,道路中间有一条3米宽的绿化隔离带——这里春日西府海棠②,夏日国槐绿荫如织,形成了独特的绿色生态景观。A.①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将张自忠路收入       ②繁花似锦B.①张自忠路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②繁花似锦C.①张自忠路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②似锦繁花D.①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将张自忠路收入       ②似锦繁花21.下面是结束语的部分内容,帮助完成各题。(1)将下面文字补充完整。第114页共114页\n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无处不在。从郦道元用《①____》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等语句间接表达对壮美山川的热爱,到②____(诗人姓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人去物非的历史感,而至清末鉴湖女侠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中“③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的低沉徘徊,无不彰显出他们的这种情感。(2)有同学对①②两处标点有疑问,帮助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抗战文化,是战火硝烟中的战鼓与呐喊,是不屈人民的愤懑与抗争。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抗战文化仍然闪耀着熠熠光辉。它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血脉①历久弥新,成为坚定文化自信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A.①逗号   ②顿号       B.①逗号   ②逗号C.①句号   ②顿号       D.①句号   ②逗号(2020·北京东城·二模)2020年是天坛建坛600周年。学校开展“天坛”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22.下面是学案上的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天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内坛又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一长360米、高出地面的“丹陛桥”相①,整体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祭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表演。天坛建筑②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文化内涵丰富深邃,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祈(qí)       乐(lè)            B.祈(qǐ)乐(lè)C.祈(qí)       乐(yuè)          D.祈(qǐ)乐(yuè)(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连       ②弘       B.①连       ②宏C.①联       ②弘       D.①联       ②宏23.下面是学生志愿者为参观活动写的部分讲解词。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第114页共114页\n天坛建筑中暗藏着许多数字象征。祈年殿柱子的数目,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甲】中围和外围相加为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加上内围为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为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圜丘共分三层,据统计【乙】每层石阶、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之说。更让人赞叹的是,上中下三层台面直径之和为四十五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还含有“九五之尊”的意思。。(1)在上面文段的【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分号             【乙】冒号             B.【甲】句号             【乙】逗号C.【甲】句号             【乙】冒号             D.【甲】分号             【乙】逗号(2)结合语境,在上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圜丘通过对数字“九”的反复运用,强调了天至高无上的地位B.天坛建筑通过对数字“九”的反复运用,强调了天至高无上的地位C.通过对数字“九”的反复运用,以天坛建筑强调天至高无上的地位D.通过对数字“九”的反复运用,以圜丘强调天至高无上的地位24.物理老师讲解了“三音石”声学现象的机理。下面是一位同学的笔记,他不能确定【甲】【乙】两处横线上的内容。请你根据下面两则资料,帮助他选择两个语句,依次填入【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三音石是从皇穹宇正殿门外石阶下向南数起的第三块石头,处于圆形回音壁的圆心。站在三音石上击一次掌,可以听到三个击掌回声。这么神奇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研究者们根据回声定位法,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了三音石回声机理:第一个回声是【甲】,由于是平面反射,故回声较弱;第二个回声是【乙】,虽经历了两倍半径的路程,但由于回音壁墙的反射会聚作用,故回声较强;第三个回声是第二个回声再一次沿回音壁的半径被回音壁有效墙面反射会聚到原处形成,一共经历了四倍半径的路程,虽然也是回音壁墙的反射会聚作用,但传播过程中衰减较大,故回声较弱。【资料一】老师提供的示意图第114页共114页\n一音石(C1处)、二音石(C2处)回声机理示意图(吕厚均等《北京天坛声学现象三种机理解释比较研究》,有删改)【资料二】老师提示的三个语句①由击掌声波沿回音壁的半径被回音壁有效墙面第一次反射会聚到原处形成②由击掌声波被东、西两配殿墙、墙基反射的叠加回波会聚到原处形成③由击掌声波沿钝角三角形的三边被回音壁有效墙面连续两次反射后会聚到原处形成A.【甲】②             【乙】③B.【甲】③             【乙】①C.【甲】②             【乙】①D.【甲】①             【乙】②25.同学们在神乐署凝禧殿观看了“中和韶乐”的演出。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和韶乐”的解说词。请你结合这段文字,简要概括“中和韶乐”的内涵。(不超过35字)“中和韶乐”源于周代的雅乐,明朝之初经重新改组而得名,教习和表演于天坛神乐观(乾隆时期改称“神乐署”)。它在明清两代用于祭祀、朝会、宴会等,是典型的宫廷音乐。“中和”出自《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修养达到了中正平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韶乐”,借名于舜时的乐曲《韶》。韶者,绍也,颂扬舜能继承尧的美德和治道。儒家认为“韶乐”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4页共114页\n(2)同学们被“中和韶乐”的演出深深震撼,对儒家学说创始人_______(人名)欣赏《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体会得更加深刻了。26.下面是四位同学观赏园中四棵古柏后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莲花柏                            问天柏                         迎客柏                           人字柏A.莲花柏树干环状丛生,好似盛开的木莲花,为庄严肃穆的天坛增添了许多趣味。B.问天柏苍劲挺拔,树顶的两个枯枝一垂一扬,那是屈原在张牙舞爪地质问苍穹。C.迎客柏慈眉善目,面带微笑,热情地展开双臂,拥抱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D.人字柏树干下分上合,似“人”顶天立地,谁能说这不是天地造化的大手笔呢?(2020·北京东城·一模)学校开展“自强不息”民族精神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27.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与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相结合,逐渐积①为中华民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心理素质。在古代,“自强不息”精神侧重表现在个体道德与才能的修行上,这在儒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止于至善”的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②。到了中国近现代,“自强不息”精神则主要表现在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不断探索中。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最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自强不息”使得民族和国家最终赢得了独立自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自强不息”精神则又侧重表现为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1)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第114页共114页\nA.①奠   ②至   B.①奠   ②致C.①淀   ②至   D.①淀   ②致(2)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为(wèi)   为(wèi)   B.为(wéi)   为(wéi)C.为(wèi)   为(wéi)   D.为(wéi)   为(wèi)28.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一位同学的小论文《“贬谪文学”与“自强不息”》。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贬谪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许多文人士大夫遭贬被逐后的作品,往往更能彰显出他们高洁的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有《离骚》中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执着,又有①中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乐观自信,既有《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又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担当……由此可见,我们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这些文人士大夫的“自强不息”精神,就很有必要去读一读他们的文学作品。(1)根据上下文,在选文①②两处依次填入恰当内容。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段末画线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给出修改建议。标点符号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学校举行“书不朽,法自强”学生书法作品展。下面对其中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第114页共114页\nA.【甲】作品属于楷书,方正坚劲,一笔一画间体现出维新派人士大义凛然的气概。B.【乙】作品属于隶书,敦厚庄重,按提顿折处突显出民主革命先驱狂放洒脱的风范。C.【丙】作品属于篆书,圆转挺健,刚柔并济中表现出文化革命主将爱憎分明的品质。D.【丁】作品属于行书,潇洒畅达,行云流水般展现出新中国缔造者改天换地的豪情。30.学校举行主题活动总结大会,一位同学将进行主题演讲。请阅读他的演讲词初稿。完成后面小题。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自强不息战胜外患内灾”。【甲】新中国自诞生起,就一直勇敢地面对着来自西方国家方方面面的敌视。我们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先后引爆了原子弹和氢弹,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仅让我们破除了国外敌对势力的长期孤立和重重封锁,而且还让我们战胜了国内重大灾难的一次次袭击。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乙】这些重大灾难络绎不绝,来势汹汹,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每一次都能帮助我们化险为夷,夺取胜利。然而这些胜利的最终取得,都需要无数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奉献牺牲。近几个月来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个恶魔的殊死搏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又一集中体现。多少医护人员争做坚定的“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阻击疫情的第一线;多少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坚强乐观,互帮互助;多少普通工作者奋战在各行各业,为了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转,不缺位,不后退;【丙】多少居民自觉居家隔离,苦中作乐,只为切断病毒传染的链条;多少老师挂念着学生,迅速练就“网红主播”十八般武艺,为同学居家自主学习保驾护航;多少同学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丁】没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哪有同仇敌忾的众志成城?没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哪有同舟共济的患难与共?没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哪有战无不胜的凯歌高奏?最后,我用一副对联结束我的演讲。上联是“”,下联是“”,横批是“自强不息”。谢谢大家!(1)上文四处画线句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第114页共114页\n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该同学不能确定上文横线处如何填写。结合上下文,从下面四联中为他选出两联,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破孤立除封锁,苦心人天不负   ②破孤立除封锁,有志者事竟成③战天灾斗地难,苦心人天不负   ④战天灾斗地难,有志者事竟成A.①④   B.④①   C.②③   D.③②(2022·北京海淀·一模)为了弘扬长江文化,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江天万里——走近长江”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31.史地社团负责“文明传承绵延长”展板。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一曲【甲】长江之歌【甲】,唱出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依恋。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接纳百川,汇聚千流,穿巴蜀,过荆楚,行赣皖,经吴越,茫茫九脉,浩荡东流,奔腾入海。滔滔江水,滋养了沃野千里的鱼米之乡,也孕育了深厚的长江文化。千百年来,烟雨朦胧的水乡泽国,更是催生出一个诗意的文化符号【乙】江南【乙】。万里长江横贯东西,支流辐辏,港埠星罗,物畅其流。长江,以其生生不息的姿态和兼收并(xù)_____的胸怀,成就了长江文明的赓续与发展。(1)一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拼音对应的汉字和意思,以及【甲】【乙】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A.“脉”在文中的意思是“像血管一样连贯而成系统的东西”,应读为“mài”。B.“兼收并(xù)”中的“xù”在此处意思是“接连不断”,应写为“续”。C.【甲】处应填书名号,标示歌曲的名称。D.【乙】处应填双引号,标示特定的称谓。(2)同学们在《新华字典》中查到“罗”的义项有:①捕鸟的网;②散布,陈列;③搜集。根据文段内容及字典释义,你认为“港埠星罗”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32.文学社团负责“千年文脉润古今”展板。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小题。第114页共114页\n博大浩瀚的长江文化,源于数千年的厚重积淀。以长江水系为脉,各民族文化跨越不同历史时期,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绵延不绝、辉煌宏大的长江文明。千百年来,江水流出了河姆渡、良渚等新石器文化,也淌出了阳刚之巴蜀、浪漫之荆楚、婉约之吴越,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她奔涌着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轻快欣喜,承载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激扬着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英雄豪气……长江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1)同学们对展板上的两幅书法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两幅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幅笔力遒劲,古意盎然,让人感受到范仲淹与古仁人相同的忧乐观。B.第一幅笔法厚重,庄严大气,让人感受到范仲淹的博大胸襟和高远志向。C.第二幅笔画平直,端正工稳,让人感受到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和济世情怀。D.第二幅字体挺拔,潇洒飘逸,让人感受到范仲淹心忧天下的赤子之心和人生境界。(2)为了弘扬长江文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江苏省(图1)的名胜古迹丰富(如南京的秦淮河、镇江的北固山等),文化名人众多。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一位可以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名片?联系其经历或作品,说明理由。第114页共114页\nA.杜牧   B.辛弃疾选择: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33.生态社团负责“大江安澜丰碑立”展板。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小题。长江安澜,从来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甲】千年来,长江流域人民兴利除弊,建设了众多水利工程,促进了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2020年11月,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乙】昔日险滩成胜景,今朝高峡出平湖。气势恢宏的三峡工程,__________民族工程的铮铮脊梁,__________治水兴邦的民族期盼,__________中华民族的复兴步伐。“十三五”时期,全面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丙】实践表明,长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是交相辉映的。【丁】唯有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唱响长江新时代的主旋律。(1)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书写   ②见证   ③展现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2)文段中【甲】【乙】【丙】【丁】四个句子使用了成语或修辞方法,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句       B.【乙】句       C.【丙】句       D.【丁】句第114页共114页\n34.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展板上拟写了一副对联。填入对联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纳川汇流,①,江河纵横铺画卷;下联:②,文润古今,民族复兴③。A.①百舸争流     ②水利兴盛     ③谱新曲B.①百舸争流     ②治水兴邦     ③展情怀C.①舟行天下     ②水利兴盛     ③谱新曲D.①舟行天下     ②治水兴邦     ③展情怀35.(2020·北京海淀·一模)年级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做自豪中国人”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查阅资料,探究民族精神内涵。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查阅的资料撰写的活动前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曾经历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长期奋斗中,中国人民曾面临一次又一次挑战。然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危急关头、挑战面前,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勇于斗争,书写下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①育了以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为内涵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②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凝结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56个民族,体现于为实现梦想而执着前行的征程。我们的民族精神引领着人民以创造、以奋斗、以团结、以梦想,收获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书写彪炳史册的文明奇迹。。(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晦huǐ   着zháo       B.晦huǐ   着zhuó       C.晦huì   着zháo       D.晦huì   着zhuó(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蕴   ②蕴       B.①蕴   ②孕       C.①孕   ②蕴       D.①孕   ②孕(3)结合语境,在文末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甲】我们自信的底气,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都源于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乙】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源于我们自信的底气,源于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力量第114页共114页\n【丙】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任务二:追溯历史,致敬中华民族脊梁。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年级论坛上发表的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李时珍历经27载寒暑,呕心沥血,终于著成“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的《本草纲目》;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不改其志,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海瑞不惧权贵,抬棺请谏,“墨疏辞成雷雨势,霆惊可否裂霾天”是他心系苍生的一腔热血;谭嗣同甘愿以死换得国人觉醒、天下大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他舍生取义的临终绝唱……这些“中国的脊梁”,心有担当,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满腔热忱诠释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彰显了生命的价值。(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文段后拟写的一副对联。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忠臣文天祥,任凭风雨磨折,益坚其志;晚清志士谭嗣同,唯愿②,不负斯心。A.①南唐       ②家国振兴       B.①南唐       ②天道酬勤C.①南宋       ②家国振兴       D.①南宋       ②天道酬勤(2)鲁迅在《自题小像》中曾以“我以我血荐轩辕”来表达对中华民族的深爱。一位同学跟帖附上自己收集的关于《自题小像》的四幅书法作品。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第114页共114页\n                     【甲】                           【乙】                           【丙】                           【丁】A.【甲】的字体属于隶书,因形立意,体正势圆。B.【乙】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C.【丙】的字体属于行书,行云流水,潇洒飘逸。D.【丁】的字体属于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任务三:联系实际,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年级公众号在推送本次学习活动的结语部分时,编发了下面这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奋起的动力源于什么【甲】源于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抱着科技强国的梦想,攻坚克难,创造出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中华儿女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在废墟上建起崭新的家园。疫情面前,无论是最美的“逆行者”,还是坚持居家工作学习的人们,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让我们勠力同心【乙】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1)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问号   【乙】顿号       B.【甲】问号   【乙】逗号C.【甲】冒号   【乙】逗号       D.【甲】冒号   【乙】顿号第114页共114页\n(2)下面是四位同学阅读文段后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科研工作者用科研成果推动“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他们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弘扬着民族精神。B.三军将士听党指挥,保国戍边,是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用赤胆忠诚、勇于牺牲的家国情怀弘扬着民族精神。C.医务工作者在疫情爆发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决然逆行,以人间大爱与责任担当弘扬民族精神。D.普通劳动者以默默的付出弘扬民族精神,他们敬业奉献,大张旗鼓地书写着平凡但不平庸的人生。(2022·北京西城·二模)社会大课堂,处处皆语文。请阅读两段参观记录,完成下面各题。(一)小龙同学参观了北海公园的皇家邮驿,做了如下记录。阅读后,请完成下面小题。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为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殷商甲骨文到铸在青铜器上的商周金文,再到篆、隶、草、楷、行,这是记录信息的汉字字形的变化;从鸿雁传书到驿站邮政,再到网络通讯,这是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①借助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人们的生活经验代代相传,文化得以不断发展。中国古代邮驿起源于殷商时期,至清末裁驿归邮为止,有三千余年的历史。随着我国邮政事业的不断发展,邮政徽标也在不断变换。目前使用的是1996年公布的中国邮政徽标,不知道设计者的灵感来自哪里②36.对文段中加点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提供”的“供”,读gòngB.“甲骨文”的“骨”应写为“古”C.“通讯”的“讯”应写为“迅”D.“殷商”的“殷”读yīn37.①②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①。       ②。B.①。       ②?C.①,       ②?D.①,       ②。第114页共114页\n(二)出北海,入故宫,小龙同学参观了“何以中国”展,做了如下记录。阅读后,请完成各题。【甲】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融合比拟成河水的源、流、汇。以“源”“流”“汇”三个单元,梳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彰显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乙】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130余件,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等类别。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何尊是西周早期名为“何”的贵族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何尊腹底铸有金文12行122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史实,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图)【丙】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何以中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命题。展厅内,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此即万千年来,我百世祖先同心书写之答案。展厅外,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安康,此即百余年来,志士先驱砥砺铸就之答案。今天,中华正崛起,我辈当自强,用智慧和汗水为后世中华子孙,留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丁】图金文“中国”38.“流”的本义指水的移动。根据语境,“源”“流”“汇”的“流”是指:________39.将下面文字填入上文,最恰当的位置是(     )当后人回望我们的时候,希望能一如我们凝视前人一样,满怀自豪地说:“这,就是中国!”A.【甲】B.【乙】C.【丙】D.【丁】40.对画线句中的成语或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第114页共114页\nA.“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运用排比,全面表达了这次展览的意义。B.“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引人注目”一词,应换成“刮目相看”,以体现何尊在展览中的重要地位。C.“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气象万千”一词,应换成“气韵不凡”,以表现何尊的特点。D.“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以对偶的形式,既表现了文物的文化价值,又表达了百世祖先对“何以中国”的回答。41.下面两个“中国邮政”徽标设计,你喜欢哪个?参照前面两段参观记录,说说理由。设计一                           设计二42.小龙用下一行比上一行多一个字的“宝塔诗”形式,给北海皇家邮驿留言。请你依据参观记录,用“宝塔诗”的形式仿写完成“何以中国”展的留言。小龙的留言:看信鸽变手机信息传递跨入新时代你的留言:似大河源流汇①②(2022·北京西城·一模)班级开展“发现汉语之美”语文学习活动。请阅读同学们的发言稿,完成下列任务。43.下面是第一位同学的发言稿。我认为汉语之美体现在遣词造句的精妙准确。①诗人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过程大家耳熟能详。起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修改,“绿”字一出,诗意盎然,换一个字都不行。小说造句妙,诗歌用词精。②《》中“武松打虎”一节,写武松看到榜文,知道真有老虎,又怕折返回去被酒家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上那冈第114页共114页\n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这几句描写,既点出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又写出人物惶恐不安的心境,还渲染出恐怖悲凉的气氛。揣摩、品味汉语词句的妙处,真是一种美的享受。(1)有同学对画线词语的字形、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耳熟能详”应写为“耳熟能祥”        B.“冈”应读为gǎngC.“惶恐不安”应写为“慌恐不安”        D.“坠”应读为zhuì(2)在①____、②____中分别填入朝代和作品。(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下面是第二位同学的发言稿。寒假写春联的活动让我记忆犹新。同学们写的春联都很精彩,但是小龙和小芳同学写的也很精彩。小龙同学写的“初生牛犊不怕虎,风华少年必成龙”,把俗语、去年牛年、今年虎年和自己的名字都嵌到对联里了。小芳同学写的“古有中原壮士持戈应战,不负万里疆土;今来西城学子执笔作答,无悔三年青春”,是在祝福我们考试取得好成绩啊!我发现春秋战国的作品中就有很多对偶句①《论语》中有这样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中也有这样的对偶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唐诗宋词中的对偶句就更多了,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每遇敌机空袭,听到警报声,就要躲入地下防空洞。陈寅恪先生为此作了一副对联:上联“见机而作”,下联“入土为安”。自然中见妙用,戏谑中见达观。中国人表情达意真的很喜欢用对偶,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妙不可言。(1)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①,   ②。”            B.①。   ②。”C.①,   ②”。            D.①。   ②”。(2)有同学认为这段话中的画线句表意不当,请帮助修改。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见机而作”原意是:看到适当时机立即行动。在陈先生对联中的意思是:①____。“入土为安”原意是: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在陈先生对联中的意思是:②____。第114页共114页\n45.班长用对联的形式对以上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填入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常揣摩,①,②;善发现,③,④。A.①遣词造句   ②凝练整齐   ③表情达意   ④精妙准确B.①遣词造句   ②精妙准确   ③表情达意   ④凝练整齐C.①表情达意   ②精妙准确   ③遣词造句   ④凝练整齐D.①表情达意   ②凝练整齐   ③遣词造句   ④精妙准确(2021·北京西城·二模)初三语文总复习进入到“名著阅读”专题复习版块。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46.在“名著阅读”专题复习学案的首页,一位同学撰写了一段话。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经典名著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可以穿越时空,呈现出对于永恒意义的探寻,。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超越自身生活,打开视野和思想的bì(     )垒,进入全新的世界;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与作者、文本相交融,让精神畅游于想象的天地;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甲】让我们用自己的眼光和胸襟去发现前人,再通过这种发现进一步丰富自己,肯定自己,建立起【乙】(支援/支撑)自我的精神柱石。(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甲】【乙】两处的标点和用词产生了疑问。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载”在此处是“装载,运输”的意思,应读zǎi。B.“bì垒”在此处是“遮盖住的堡垒”,应写成“蔽”。C.【甲】处应填入分号,表示“启迪人生”与后文的并列分说。D.【乙】处应填入“支撑”,与“自我”搭配,修饰“精神柱石”。(2)将语句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使文意连贯,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神宝藏之门向今人敞开了蕴含无限经验与智慧B.蕴含精神宝藏之门的无限经验与智慧向今人敞开C.向今人敞开蕴含无限经验与智慧的精神宝藏之门第114页共114页\nD.无限经验与智慧向今人敞开蕴含的精神宝藏之门47.复习中,同学们将“四大名著”作为重点进行探究,并收集了一些关于“四大名著”的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古典四大名著,是宝贵的世界级遗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作品不论是在思想深度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们堪称中国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研读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我国传统人文、历史、地理、民俗等的机会。这一切积淀成我们的素养,内化在我们的血脉中,形成了我们的精神底色。(1)结合语段内容,请你为同学们解释“精神底色”在这里的意思。(2)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水浒传》创作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做屏,水为障,悉聚①,除暴安良,涌起风云遗②行著义,言表忠,因违奸佞,忘死征战,叹惜③付悲歌A.①英豪                 ②故事                 ③肝胆B.①水泊                 ②故事                 ③热血C.①英豪                 ②美名                 ③肝胆D.①水泊                 ②美名                 ③热血(3)探究中,同学们发现《西游记》中有许多诗词佳句值得欣赏品味。下面是大家搜集到的相关诗句的书法作品。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洞天福地”的字体属于篆书,线条匀净,苍古质朴。B.“一叶浮萍”的字体属于隶书,连绵回绕,浑厚大方。第114页共114页\nC.“禅心朗照千江月”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明快疏朗。D.“烟波万里扁舟小”的字体属于行书,笔意通畅,行云流水。48.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他所生活的时代、环境——这种“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名著。复习时,同学们在网上参观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学案”中插入了图文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25年,他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他写下《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控诉政府的残暴,遭到当局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朝花夕拾》就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①是在追忆往事,②也“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骆驼祥子》的作者③,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1936年,他的一位朋友谈起自己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被迫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作家因出身北平的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北平的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朋友讲述的车夫经历为他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1)在文段①②处的横线上填入一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所以                                    B.不但反而C.虽然        但是                                    D.如果那么(2)在文段③处的横线上填写作家的姓名。第114页共114页\n(3)请你任选上面其中一部书的封面,结合对应的文字内容,简要说说这个封面的含义。(不超过80字)(2020·北京朝阳·二模)在孔子诞辰25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同学们前往参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49.下面是展览“前言”中的部分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分为“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儒家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儒家学说的国际传播”“孔子题材艺术作品”四个部分。展览以众多文物讲述孔子开   ①(宗/综)儒学,倡导仁政、礼义等儒家思想【甲】回顾孔子创办私学的历程和诲人不倦的圣迹;展示儒家学说所历经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在儒家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1)结合语境在①处填入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宗       诲(huǐ)       B.①       宗诲(huì)C.①综       诲(huǐ)       D.①       综诲(huì)(2)在【甲】处填入标点,并在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甲】分号          不仅            还B.【甲】分号          既然            就C.【甲】句号          既然            就D.【甲】句号          不仅            还50.进入展厅,就能看见展览的宣传海报。对海报上面“高山景行”这个词语,同学们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完成小题。第114页共114页\n(1)小鲁发现“高山景行”这个词语来自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的赞美:“《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中的《诗》指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2)小豫查词典得知,“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景行”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结合展览“前言”的内容,你认为展览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为题,想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51.展馆中“论语镜廊”两侧垂下的小木板上雕刻了《论语》中的许多语句。其中一块小木板上雕刻着“学而不思则罔”,这让你立刻想到下句:_______。52.参观“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后,同学们用对联评价孔子,不适合的一项是(     )A.德大千年祀                 名高万世师B.先师功德传四海          儒学精华照五洲C.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春秋D.半世经文传道授业       一代圣人杏坛讲学53.作为本次参观活动的志愿讲解员,小京同学拟写了一段讲解词。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中既有唐代荣启奇问孔子葵花镜、历代御制孔庙碑拓片等文物精品,还有各种语言版本的《论语》,以及当代艺术名家创作的孔子题材艺术作品等。这些展品诉说着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与传承演变的历程,讲述了孔子文化的深远影响,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A.展览集中展示了孔子不同时期的700余件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古籍B.展览集中展示了孔子不同时期的7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C.展览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与孔子相关的700余件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古籍D.展览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与孔子相关的7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54.在“孔子题材艺术作品”展览处,同学们欣赏了与孔子有关的书法作品。对下面两幅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第114页共114页\nA.《孔子庙堂碑》的字体属于楷书笔势舒展,端雅静穆,B.《孔子庙堂碑》的字体属于行书,宽严得体,自由飘逸。C.《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用隶书写就,体态宽扁,俊美雄健。D.《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用篆书写就,蚕头雁尾,古朴浑厚。55.参观活动结束,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下面是四位同学所写的文字,其中语言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A.“杏坛讲学”展厅里“万世师表"四个大字分外醒目。孔子和弟子们的塑像依次排开,他们畅谈理想的场景,跃然纸上。B.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正是这种敬业乐业的精神,造就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C.“论语镜廊"中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在我脑海萦绕,鞭策着我要做一个像孔子一样的谦谦君子。D.“孔子观欹器”场景中的涓涓细流吸引我驻足观赏,这潺潺水声犹如波涛在澎湃,令人回味无穷。(2020·北京朝阳·一模)学校开展“相约云端,开启生活新方式”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第114页共114页\n56.下面是本次活动的一段引言。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借助线上技术,“云生活”在这个春天悄然走进千家万户【甲】线下课堂变身“云课堂”,我们在线上与知识“亲密接触”;精心策划的“云展览”,让文化盛事触屏可赏;居家在线“云旅游”,让我们足不出户拥有诗和远方【乙】丰富多彩的“云生活”已①(溶/融)入我们的日常。同学们,未来②(以/已)来,让我们相约云端,开启生活新方式。(1)依次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融       ②以                                B.①溶        ②以C.①融       ②已                                D.①溶        ②已(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冒号     【乙】逗号               B.【甲】句号     【乙】省略号C.【甲】句号     【乙】逗号               D.【甲】冒号     【乙】省略号57.语文老师带领大家通过“云课堂”开展学习活动。结合语境,完成后面小题(1)名著专题复习课上,大家在空中讨论室交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的阅读感受。这三篇文章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2)书法专题复习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关于历代名篇的书法作品。对下面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钱坫书     《醉翁亭记》(局部)苏轼书第114页共114页\n《陋室铭》赵孟頫书《岳阳楼记》(局部)   祝允明书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字体属于篆书,线条匀称,开阔舒展。B.《醉翁亭记》的字体属于隶书,蚕头雁尾,刚健峻拔。C.《陋室铭》的字体属于行书,字形宽扁,稳重遒劲。D.《岳阳楼记》的字体属于草书,笔势牵连,自由奔放。(3)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上,同学们针对“冠”字展开了讨论。阅读大家的发言(见下图),请你作出判断。第114页共114页\n依据发言,可以判断“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的“冠”读作①______,“既加冠”的“冠”读作②_____。58.老师和同学们相约参观“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荒漠戈壁发射成功,一曲嘹亮的《东方红》响彻寰宇。今年4月24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云展厅开幕。“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紧扣“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活动主题,分为“太空奏响东方红”“五十年砥砺前行”“精神的力量”“航天强国立新功”四个单元。云展览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数字资源,展出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嫦娥”系列航天珍贵物证近50件套,涵盖手稿、任务书、名单、邮票、模拟器、航天服等诸多品类。。(1)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甲】这些珍贵的物证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时刻和巨大成就,阐释了建设者艰苦奋斗的精神。   【乙】为了阐释不断传承发展的航天精神,这些珍贵的物证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第114页共114页\n【丙】这些珍贵的物证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阐释了不断传承发展的航天精神。(2)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台手摇计算机格外引人入胜,它似乎让我看到了邓稼先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埋头计算的日日夜夜。B.借助AR技术,我仿佛身临其境,回到了东方红一号”发射的那一刻,耳边传来地动山摇的轰鸣声。C.五十年过去了,“东方红一号”依然在遥远的太空守望着你我,灯塔般照亮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征途。D.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代代相传的航天精神,鼓舞着我们中华儿女,向着星辰大海进发!   (3)下面是一位同学观看本次云展览后在直播间写下的一句留言。请你依据本次参观活动补写一句话,与其构成一副对联。上联:烈焰腾空,东方红直指天宇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北京平谷·二模)学校开展“致敬梅兰芳”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制作一期活动专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59.栏目一:梅占百花魁。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一则材料。请阅读后完成各题。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出身于梨园是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梅兰芳常说:“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①正是凭借这种吃苦精神,梅兰芳最终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融青衣、花旦、刀马旦行当为一炉,创造出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世称“梅派”。②他以精湛的艺术,塑造了忍恨装疯、坚贞不屈的赵艳容,拔剑自刎、重义轻生的虞美人,铁马金戈、意气纵横的梁红玉,代父从军、胆识俱备的③……“梅派艺术”扭转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生为主”的局面,开创了“生旦并重”的新纪元,被视为京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第114页共114页\nA.“是家”应写为“世家”            B.“拙”应读为“zhuō”C.“行”应读为“hánɡ”               D.“纪元”应写为“纪员”(2)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                            B.①。”②”。C.①”。②。”                            D.①”。②”。(3)同学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魁”的义项有:①为首的,领头儿的;②(身体)高大;③魁星;④姓。根据文段内容和词典释义,你认为栏目一的标题“梅占百花魁”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横线③处应填写人物名字是________。这出戏是梅兰芳早年根据古乐府《木兰辞》改编的大型京剧。60.栏目二:梅骨傲风雪。下面是同学们写的文字稿。请阅读后完成各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先生从北平移居上海,他陆续排演了一批抗敌救亡、抵御外侮的戏,唤起民众强烈的爱国热情。1938年梅兰芳避居香港,日本占领香港后,他留蓄胡子,息歌罢舞,不为日本人演出。“蓄须明志”“演剧醒世”体现了梅兰芳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1)同学们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插入到栏目二的文字中,来体现梅兰芳先生的性格特点。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甲】                             【乙】(2)材料中画线句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表达不够恰当,请加以修改。61.栏目三:梅香传万里。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一段资料。该同学不确定文中①②处使用什么关联词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梅兰芳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文化使者。自1919年首次迈出国门,他先后访日、访美、访苏演出,令中国戏曲艺术逐渐被海外戏剧界了解、认知并接纳。他传播到西方文明记忆深处的,是京剧艺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厚度和独特性,为中华文明赢得了尊重。第114页共114页\nA.如果   就B.由于   因此C.不仅     而且D.虽然     却62.下面是四位同学参加活动后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腔一调唱出了国粹经典,一颦一笑道出了百年韵味。B.水袖起落中,你宛如一朵雍容华贵的梅花,越是风欺雪压,开得越有精神,越有骨气!C.你吟唱最古老的京戏,坚守最纯粹的本心,传承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精魂。D.梅兰芳先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他为中国戏剧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载史册。(2022·北京大兴·二模)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学校组织了“以青春之名承青年之约”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63.演讲社团负责组织“青春之我”演讲赛,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演讲词,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青春是一段宣言,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跋山涉水,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李大钊当年在【甲】晨钟报【甲】创刊号上这样写道:“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当雏鹰哺于巢穴,昂首观天之时,已酝酿振翅九霄的梦想;当马驹休于栏下,引颈嘶鸣之际,已蓄积驰骋天下的梦想。回望百年团史,中国青年面对不同的困难,都展现出了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决心,舍我其谁的勇气与脚踏实地的行动。想要成为合格的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三心”面对成长之路【乙】一为______,志存高远,日日精进;二为______,按行自抑,时时自省;三为______,淡泊宁静,久久为功。以青春之名,承青年之约!(1)一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和【甲】【乙】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产生了疑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穴”应读“xué”              B.“振翅九霄”应写为“振翅九宵”C.【甲】处应填书名号,标示刊物的名称       D.【乙】处应填冒号,标示引起分说(2)同学们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为画波浪线的词语作了批注。发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所共同表达出的意思是______。第114页共114页\n(3)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律己之心       ②平常之心     ③进取之心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①③64.文学社团负责筹备“青春之师”展板,下面是社团成员准备的一段材料,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鲁迅曾经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在培养青年方面,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以智慧抵抗黑暗,感召无数进步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让青年得以用自己的行动对抗社会的黑暗,同时他也反对青年做无谓牺牲。鲁迅在文学青年的培养上,始终不遗余力、甘为人梯。他通过创办文学刊物来发现和团结青年作者,促其健康成长。凡是请他看稿、改稿的,他都不计时间和精力,仔细阅改,全心全意地指导和培养这些文学战线的“新战士”。此外,鲁迅还大力提倡新兴木刻。他整理了优秀的汉画像石、笺谱等传统文化遗产,翻译了大量介绍外国美术理论和版画作品的著作。在鲁迅的支持和培养下,大批从事木刻艺术的青年迅速成长起来。从鲁迅培养青年走上革命之路、艺术之路的点滴中,我们读懂了这位持炬火引领中国青年的“孺子牛”。(1)文段的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找出并加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对展板上的书法作品进行了讨论,请从下面的选项中分别为两幅作品匹配恰当的解说。第一幅选______             第二幅选______【甲】这幅字结体上紧下松,视觉中心上移,圆润中透着挺拔劲健,让人感受到鲁迅的爱国情怀和奋斗到底的决心。【乙】这幅字笔法潇洒灵动,多弧多曲,多角多环,这种气势和变化,让人感受到鲁迅面对人民的奉献精神与面对敌人的斗争激情。第114页共114页\n【丙】这幅字笔画平直工整,转折处多用方笔,显得深刻凝重,让人感受到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骨与气节。(3)同学们对语文教材中与鲁迅相关的作品进行了梳理,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出自其中。B.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以多个片段记录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展现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C.鲁迅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批驳了“九·一八”事变后一些人对于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D.《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其中塑造了闰土、双喜、衍太太、孔乙己、范爱农等生动而典型的人物形象。65.合唱社团负责展示“青春之声”合唱作品,同学们准备在合唱中加入一段朗诵,对如何读好这段朗诵词进行了讨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青春是我们生命中最美的诗行,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萌动。青春是绿色的,如草原蓬勃坦荡。青春是金色的,如阳光普照四方。青春是彩色的,如百花迎风绽放。向前,向前,因为我们选择了远方。裹足不前?不,我们无惧担当;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同学们,让我们以青春之名,承青年之约!A.“蓬勃坦荡”“普照四方”“迎风绽放”是三个类型一致的短语,朗读时都要重读短语的后半部分。第114页共114页\nB.“向前,向前”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朗读时语调应渐次上扬,表现出青年人追梦的勇敢与执着。C.两个设问句的朗读,问句语调虽上扬但不应表达疑惑之意,答句不能表现出犹豫迟疑,问答间不能有太长的停顿。D.第一人称“我们”的反复使用,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朗读时既要饱含真情又要表达出共勉之意。(2022·北京房山·二模)学校开展“做美食,学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66.某同学抄录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段解说词。阅读文段,完成各小题。每年,野韭菜开花只有一个星期,但是牧民们有一个传统方法把它们的清香贮存起来,享用一年。韭花中有许多含硫化合物,是莘辣味道的来源。碾碎,破坏韭花细胞,让含硫化合物渐次释放。单调的自然环境,酿造出草原上味道最为丰富的调味品——野韭花酱。肉食是草原民族食谱的主角,地道的手把羊肉在烹煮过程中不加任何作料,块大量足,大灶旺火,40分钟即可出锅。即使没有韭花酱,再鲜香的手把肉也难免失色。这种古老的草原食风即便到了北京城里的涮肉桌上也不变其宗。虽然调料有十几种,但是韭花酱的地位始终难以撼动。(1)有同学认为加点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A.“莘辣”应写为“辛辣”   B.“渐次”应写为“间次”C.“角”应读为“jué”       D.“撼”应读为“hàn”(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不变其宗”中“宗”的意思是“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根据语境你认为“不变其宗”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7.某同学摘抄了梁衡先生的散文《韭菜坪记》中的一段文字。阅读文段,完成各小题。最奇的是,韭在山下开白花,上到山上变紫红。每一朵花【甲】未开之时____________,如新娘披纱,娇羞待嫁;初开之时____________,欲辐射四周,划破夜空;盛开之时____________,拳拳曲曲,跃跃草丛【乙】满山花尽时,则彩线飘舞,丝丝缕缕惹相思,缠梗挂叶不忍去。整个山顶,花期长达一月有余,你方含苞我盛开,万紫千红斗未艾。第114页共114页\n(1)根据语境,在文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礼花,每一苞都直挺出五六十个紫色花棒       ②如绣球,每根花棒又二次炸裂,翻出粉色细丝③拳为花苞,紧裹花蕊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2)根据语境,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B.   ,。C.   ,;D.   。。68.某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副对联。请你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莫说______①______淡须知淡中有味休言菜根苦要在______②______A.①茶水②苦中作乐B.①茶水②苦里求甜C.①清水②苦中作乐D.①清水②苦里求甜69.某同学分享了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创作的《韭花帖》的图片,下列选项中对该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韭花帖》属于行书字体,用笔和缓,点画生动。B.《韭花帖》章法布局上将字距与行距拉得很开,是真正的清朗宽绰。第114页共114页\nC.《韭花帖》散置的单字看上去似乎各自独立,无牵丝连笔。但字与字间,藏锋起笔间气势呼应,形散神聚。D.《韭花帖》属于楷书字体,形体方正,结构匀称,风格严谨庄重。70.下面是从同学们分享的活动记录中摘抄的句子,其中使用修辞手法或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做美食能让自己开心,让家人快乐,何乐而不为呢?B.揭开锅盖,只见熟了的小白兔馒头胖胖的,冲着我笑呢。C.我做的韭菜炒鸡蛋精美绝伦,色香味俱全。D.第一次做韭菜盒子就得到妈妈的夸奖,我喜出望外,高兴极了。(2022·北京门头沟·二模)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它的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学校计划组织“筑梦航天·共赴星辰”校园航天嘉年华活动,你们班负责策划“神舟十三号英雄归来”这部分内容。71.“认识神舟十三”版块。请阅读这则报道,完成后面小题秋浓如酒时一飞冲天,春暖花开季载誉归来。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太空[甲]出差[甲]驻留半年之久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重回地球的怀抱。他们在空间站组合体中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乙]他们完成了神舟飞船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他们从飞船撤离空间站到返回地面,只用了9个多小时,创下了中国航天员太空返回的最快速度……这是一次载人航天的圆满之旅,神舟十三号创下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多个“首次”(1)一位同学在阅读时,对文段中两个加点词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错误的一项()A.“载”在文中是“记载”的意思,应读zǎi。B.“着”在文中表示“接触,挨上”的意思,应该读zhuó。C.[甲]处应填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D.[乙]处应填分号,表示分隔列举分句。(2)材料中的画线句是对该段文字的总结,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__________________。第114页共114页\n72.“采访航天员”版块。阅读下面内容,完成后面小题小记者:翟叔叔,①神舟十三号飞行工作一环扣一环,就像恢弘的交响乐层层推进。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此次飞行任务吗?翟志刚:这次飞行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一次重要飞行。我们需要同时管理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三号飞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的组合体,并执行了出舱任务。小记者:②巾帼不让须眉,王阿姨您们的“天宫课堂”,我们都看啦!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学变得______。不过,把课堂搬到距离地面400公里外的太空,?王亚平:最大的挑战就是要保持信号畅通了吧。为了确保视频信号稳定,天链卫星和地面各测控站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小记者:叶叔叔,您能够参与空间站的建造是什么感觉?叶光富:③空间站是璀璨星河中最灿烂的一颗,明灭可见。能参与中国空间站的建造,我感到很幸运,也由衷的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小记者: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让我们的民族自豪感______。还记得您们出舱后的那句“感觉良好”。④这简短的四个字,背后是祖国的强大,当中是您们的付出,前面是未来的希望。(1)英雄归来,万众所盼。假如作为校园小记者,你有机会与航员连线对话,请根据对话的内容将“?”处的提问内容补全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2)同学在整理采访实录时,对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有些拿不准。请你帮助他选择恰当的一项()A.简单明了   油然而生                                  B.通俗易懂   应运而生C.简单明了   应运而生                                  D.通俗易懂   油然而生(3)对话中的四个画波浪线的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手法,你认为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73.本班牵头组建“校园航天社团”——征集社名、社歌版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1)征集社名:请在下列备选名称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并从文化内涵与书体特点两方面说明理由。第114页共114页\n选择: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2)同学们推荐《问天》为社歌。问   天张立新嫦娥奔月的浪漫敦煌飞天的______这场梦追逐千年期盼早日揽月九天多少年,求索与辗转化作巨龙腾飞的烈焰多少人,苦苦登攀汇成出征太空的起点问天,天路遥远浩瀚星空灿烂是你我守望和平的前沿问天,天路漫漫梦想就在心间燃烧着祖国崛起的信念这首歌唱出了中国人的飞天情结,声音响亮,气势恢宏,能够点燃航天梦想,激发青春激情。请你根据歌词内容和歌词的韵脚,选择一个适当的词语填写在上面歌词第二句横线处__________________第114页共114页\n(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观看了纪录片《光影传奇》后,班级开展以“光影传奇”为主题的专题研究,并在展示交流会上分享各组的研究成果。请你完成下列任务。74.第一组同学对《人民日报》发表的演员创作体会的文章进行梳理,向大家介绍“好演员的标准”。下面是他们初稿的一部分,请帮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吴京】武术能够强身健体,同时也①了礼、善、勇、信、敬、恒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武术题材电影受到全世界观众欢迎,是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观众爱看中国功夫,不仅看招式功法,更看民族的风骨,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中国武打演员人才济济,李小龙、成龙等在世界影坛上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吴京从小习武,最初以武打演员的身份进入演艺界,他想找到自己的特色,塑造出能代表当下中国新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拍出中国电影的精气神儿。电影银幕不仅能放大故事的细节,也能放大创作者的态度。吴京一直谨记,前辈不断叮嘱的“真听、真看、真感受”。为了演好《战狼》系列影片中的军人形象,他花了两年时间在部队体验生活。特种兵接受什么样的训练,他就接受什么样的训练。听到过子弹从耳边飞过,感受过坦克在身边穿行,因而更能准确地把握一名军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最令他感动的是,在部队体验生活接近尾声时,几名战士突然冲他敬礼,对他喊“吴班长好”。他知道,在战士心里,他已经不仅是一名让他们信任的战友,而是演员吴京。【邓超】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创作者需要不断去感受时代,体验生活,了解鲜活的人与事。为了拍摄《我和我的家乡》,邓超深入陕北采风。现实生活里生动的人物和故事使他②。他深深地感受到,要完成好伟大时代布置给我们的“作业”,一定要继续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的电影作品。(1)同学们对①②两处分别使用哪个词语有争议,你认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孕育     ②如获至宝     B.①孕育     ②爱不释手C.①蕴含     ②如获至宝     D.①蕴含     ②爱不释手(2)同学们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你认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济(jǐ)     供(gōng)B.济(jǐ)     供(gòng)C.济(jì)     供(gōng)D.济(jì)     供(gòng)(3)根据语境,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4)同学们对结尾横线处的三个句子如何排序看法不同,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彰显传统文化审美旨趣第114页共114页\n②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③体现人类共同价值追求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75.第二组同学探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的重要意义。同学们对文案中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争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长津湖》的特效、导演阵容、演员阵容、参与演出的战士数量,都堪称中国电影之最①片尾字幕上列出的工作人员超过12000人,摄制组7000多人,后期特效80多家公司5000多人参与。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投资和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影片,《长津湖》全面展现了中国电影制作水平,将中国电影工业提升到新的高度。战争烽烟已远,英雄浩气长存。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英雄为我们做了什么②影片《长津湖》中这些普普通通的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和血性,铸就了中国军魂,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诚所谓“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A.①句号②句号B.①句号②逗号C.①冒号②句号D.①冒号②逗号76.第三组同学向大家介绍“为艺术而生”的老艺术家赵丹。下面是他们的文案,请帮他们解决在准备解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赵丹在《李时珍》《林则徐》《聂耳》三部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堪称当时我国表演艺术的高峰。赵丹在诠释这三个人物时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风格:李时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林则徐充溢着阳刚气概,聂耳有着激荡人心的浪漫气质。赵丹的表演艺术成就,不仅仅靠天赋。他八岁时就能写匾额;十岁开始练拳,颇有成绩;十五岁时成立了“小小剧团”,自编自演;到上海读大学时,长辈叮嘱他学法律,可他却偷偷去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黄宾虹、潘天寿,虽然手里画着山水长卷,心里却又惦记起了西班牙画家戈雅的油画……谁会想到,在日后接拍电影时,他的这些“旁门左道”也都派上了用场。他照着剧本手绘电影中的场景,自己设计造型,亲手化妆。“老赵”(《十字街头》中饰演的角色)吹小号、拉胡琴、变魔术,“聂耳”拉提琴、做指挥,“林则徐”打太极拳等等,这些真刀真枪的表演成就了一个个经典形象。同学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旁门左道”的意思是“指不正统、不正宗的宗教派别,也借用在学术上”。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旁门左道”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第114页共114页\n77.第四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的专题研究成果。下面是他们文字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们补充一个例子,并推测他们的结论是什么。我们发现了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国画中的留白,电影拍摄的长镜头,______,都可以在写作中运用……经过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78.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陆续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中发表自己的观影感受,其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温一部熟悉的电影,如同与知心老友久别重逢。也许胶片会因时光磨洗而褪色,但经典佳作曾经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却不会褪色。B.电影散文这种全新的形式,给文章配上背景音乐和影像画面,使文字多了温度,多了厚度,也多了灵动,赋予了散文极强的观赏性。C.好的电影剪辑其实是很重要的。只要上下镜头连接起来,原来潜藏在各个镜头中的异常丰富的内涵,便像电火花似的迅速迸溅开来。D.生活是一座宝库,给了《我不是药神》等影片的编导们无穷无尽的灵感。所以只要认真开掘,很多真实的事都可以成为怒放的花朵。(2022·北京大兴·一模)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冬奥之旅”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负责制作“走近冬奥·感受国风之美”专刊,下面几段文字是同学们为各栏目撰写的文稿,请你阅读后完成下列任务。【栏目一:冬奥·以画入境】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核心图形在色彩、图案方面借鉴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采用大青绿手法着色,以国画颜料中的石青石绿层层渲染山头,呈现出大面积的青绿之色,晴空和水面则使用淡青色,浓郁厚重与清淡空灵交相辉映。这样的色彩组合受到设计师的倾睐,被广泛应用于赛场布景。皑皑白雪中或深或浅的绿色相间,充满跳跃感的配色展现出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千里江山图》描绘了气势恢洪的大宋江山,群山江河与亭台长桥尽收卷中,作者将深远、高远、平远等手法巧妙结合,使画卷“咫尺而有千里之势”。礼仪服装“鸿运山水”在设计时借用画中的山水风景作为主体图案,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的山水线条跃然衣间,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完美结合,稳重而雅致,令人深深着迷。79.下列对于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渲”应读“xuàn”B.“倾睐”应写为“青睐”第114页共114页\nC.“间”应读“jiān”D.“恢洪”应写为“恢宏”80.文中画线词语“巧妙结合”,在不改变句意的前提下,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替换(       )A.融会贯通B.举一反三C.心领神会D.珠联璧合【栏目二:冬奥、以花结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是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花束造型与之前奥运领奖仪式中的鲜花花束类似,设计师将绒线花捆扎成高34厘米的花束,再系上印有“BEIJING2022”字样的蓝色蝴蝶结丝带,突显了鲜明的冰雪运动特色。绒线花使用各色毛线编结而成,与鲜花相比,运输和存储成本大大降低,并可永久保存,成为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践行了绿色办奥理念。历届奥运会的颁奖花束虽然花材、花色各不相同,但都兼顾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本届冬奥会花束由玫瑰、月季等六种花材组成,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在原有花束中增加了一支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一束小小的绒线花,体现着奥林匹克精神,继承了奥运颁奖仪式赠送花束的传统,更新了绿色办奥理念。81.在方框内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82.画线句作为文段总结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修改。修改:【栏目三:冬奥·以乐扬志】花滑选手金博洋在比赛中使用了含有丰富民族元素的乐曲作为配乐,将极具美感的东方音乐与花滑运动完美融合。随着金博洋舒展的开场滑行动作,长笛声缓缓响起,【甲】笛音如一弯清泉淌过耳际。伴随着逐渐急促的节奏,二胡和古琴声渐强,配乐进入第二阶段,金博洋的连续三个四周跳也顺利完成。随后,战鼓声响起,乐曲进入高潮部务,曲调随之激昂,金博洋【乙】时而腾空跳跃,时而轻盈点水,时而快速旋转,带给观众完美的视听体验。音乐结束,伴随着完美的收场,金博洋激动落泪。虽无缘奖牌,但他超越了自己,取得个人本赛季最好成绩。在现场观众的眼中,【丙】这段表演难道不正是金博洋心路历程的诉说?回忆金博洋的成长经历,【丁】攀巅峰,陷低谷,今朝终于梦圆!真可谓:__________,曲动青春梦想圆。83.对文段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第114页共114页\nA.【甲】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笛音比作清泉,生动地写出了开场时清雅舒缓的长笛乐声带给观众的美好感受。B.【乙】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时而”配以不同动作,形象地写出了金博洋比赛动作连贯又富于变化的特点。C.【丙】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金博洋的表演入情入境,极具表现力,触动了观众的心弦。D.【丁】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短促有力地展现出金博洋鲜花掌声相伴的花滑之路,语言凝练,句式整齐。84.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上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冰台滑道虎姿现B.冰酬壮志英姿展C.胸怀信念冠军到D.冰台观赏燕惊鸿85.同学们对专刊封面标题中“冬奥”两字的字体选择产生了分歧,请你结合书体特点和专刊内容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选择: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2022·北京延庆·一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学校准备开展以“冬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协助即将参加比赛的张同学完成下列任务。(一)修改演讲稿86.下面是张同学撰写的演讲稿,请你帮他修改完善,完成各题。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①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致敬冬奥,共赴未来》。第114页共114页\n②【甲】2月20日夜,温暖你我的奥运“微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息灭。见证“双奥荣耀”的“鸟巢”,以温情和激情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画上了圆满句号。这(     )是一届展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盛会,(     )是一届中国拥抱世界的盛会,(     )是一届世界人民相知相交共享欢愉的盛会。北京冬奥,我为你骄傲。③北京冬奥会像一团火,点燃了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激情与梦想。设项和产生金牌历史最多,一系列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被刷新,收视率历史最高,社交媒体上冬奥话题连连登上热搜。运动员们不怕挫折,挑战极限,将“精彩”的定义一次次推向新高度,让整个世界为之点赞。中国体育代表团人才济济,更是创造了太多的“第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选手的实力与风采。④北京冬奥会像一扇窗,展示着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美好交融。飞雪迎春到,冬奥闹元宵,冬奥为中国年带来浓郁的喜乐祥和氛围;【乙】“雪如意”飞舞灵动,“雪飞天”巧妙绝仑,冬奥以中国风托起奥运范,彰显了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东方之美映衬五环之耀,美美与共、天下一家,表达了现代中国拥抱世界的诚挚心愿。⑤。从“WelcometoChina”到“ThankyouBeijing”,志愿者们的灿烂微笑,成就一段段友爱佳话从“我们是紧密的伙伴”到“奥林匹克,真好”,运动员们惺惺相惜,友谊跨越山海。北京冬奥会不负“更团结”的期待,展现出人类合作与团结、才华和包容的最美一面,更奏响了全人类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⑥“微火”照亮世界,梦想永远飞扬同学们,让我们铭记北京冬奥会的美好,以“双奥之城”的骄傲,手挽手,肩并肩,一起向未来!⑦谢谢大家!⑴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分号          逗号       B.句号          句号C.分号          句号       D.句号          逗号⑵文中第②段的括号中,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又更              B.不但并且也算C.既还还              D.不仅而又⑶请修改文中【甲】【乙】两句中的错别字。_________________⑷请模仿第③段或第④段的第一句话,在第⑤段横线上填入一句话。第114页共114页\n_________________(二)练习演讲87.张同学练习朗读演讲稿时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动员们不怕挫折”中的“挫”应该读“cuò”B.“中国体育代表团人才济济”中的“济”应该读“jì”C.“冬奥为中国年带来浓郁的喜乐祥和氛围”中的“氛”应该读“fēn”D.“友谊跨越山海”中的“谊”应该读“yì”88.张同学谈了自己练习的演讲的体会,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演讲第②段的最后一句话时,我情绪激昂提高语调,并且重音强调“骄傲”二字,我想讲出自己作为延庆中学生,为冬奥会在自己家乡成功举办油然产生的自豪之情。B.演讲第③段的第二句话时,因为这句话写出了北京冬奥会取得的骄人成绩,所以我用逐渐强烈、高昂的语气语调和一点一点提升的语速,让观众感受到北京冬奥会从设项到破纪录,从赛场内到赛场外方方面面取得的圆满成功。C.演讲第⑥段的第一句话时,我想降低语调,轻声缓慢低沉地展现出冬奥会的“微火”照亮世界的作用虽然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坚持梦想、放飞梦想。D.演讲第⑥段的最后一句话时,与“一起向未来”同步的肢体语言,我设计了伸开双臂,向头顶斜上方两侧高举的动作,我想借助这个动作让演讲进入高潮,表现出奥运会给予我们的力量会变成继续前行的澎湃动力。(三)设计演讲海报89.下侧是张同学参加演讲比赛的海报初稿,请你帮他选择一种字体设计标题,并结合演讲内容和字体特点说明理由。第114页共114页\n           【乙】(2022·北京顺义·一模)同学们在网上云参观了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下面是他们的参观收获,我们也一起来感受吧!90.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关于“燕京八绝”发展的笔记。请你阅读并完成各题。北京地理环境【甲】,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历史上【乙】,工匠云集。康熙初年,为满足皇室生活及礼仪需要,宫廷成立了内务府造办处。鼎盛时期的造办处下设42作,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200余人。清王朝灭亡后,造办处的工匠散落民间,逐渐形成了以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为代表的八大绝技,史称为“燕京八绝”。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使中华传统工艺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这八项绝技经后代不断传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7月在清宫造办处第六代传人柏群先生的努力下,中国第一家由近百位工美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历时十年携手打造的匠心博物馆——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正式对观众开放。这个________(坐/座)落于石景山区千年古刹承恩寺中的博物馆,是北京市第一家将展示宫廷艺术和体验宫廷技艺相融合的非遗博物馆,400多件传世精品在这里展出,八绝传承人在工作室现场演________(译/绎)非遗绝技。(1)请帮助这位同学选择【甲】【乙】两处使用最恰当的成语。()A.【甲】地利人和【乙】人文芸萃              B.【甲】得天独厚【乙】风云变幻C.【甲】得天独厚【乙】人文芸萃              D.【甲】地利人和【乙】风云变幻(2)这位同学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上应选填的汉字不能确定,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一项。()A.燕(yān)   坐落   刹(shà)   演译              B.燕(yān)   坐落   刹(chà)   演绎C.燕(yàn)   座落   刹(chà)   演绎              D.燕(yàn)   座落   刹(shà)   演译91.一位同学在参观中摘录了以下观众感言,请选择其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错彩镂金的景泰蓝、温润细腻的玉雕、雅致大气的京绣等八种绝技,像一座座无法攀登的高峰直达云霄。第114页共114页\nB.神秘的古典建筑承恩寺与典雅的传统艺术“八绝”走到一起,相得益彰,携手搭建国粹保护与非遗“活态”传承的平台。C.“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这难道不是对花丝镶嵌技艺的最高赞美吗?D.千年古刹展清宫技艺,八绝精品传中华匠心。92.一位同学在参观“燕京八绝”技艺时,对其中的景泰蓝制作兴趣浓厚,制作了如下知识卡片,请帮他完善内容。________,因此被称为国宝“京”粹。景泰蓝又称“铜胎拍丝珐琅器”,是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在铜质的胎型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再磨光镀金而成的。因为在景泰年间发展繁盛,又多以蓝色为釉,故称为景泰蓝。在13世纪末,掐丝珐琅器及其技艺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传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甲】先是随着东西贸易的兴起,掐丝珐琅器传入我国【乙】而后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造成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艺便随着西方艺人传入我国。(l)请帮该同学选择填入文段开头横线处最合适的语句。()A.景泰蓝与雕漆、玉雕、牙雕被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同时也是燕京八绝之一,更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B.景泰蓝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与雕漆、玉雕、牙雕共称为北京工艺的“四大名旦”,同时也是燕京八绝之一(2)请帮该同学选择填入卡片中【甲】[乙】两处的正确标点。()A.【甲】逗号       【乙】分号       B.【甲】逗号       【乙】句号C.【甲]冒号       【乙】分号       D.【甲】冒号       【乙】句号93.一位同学在参观雕漆展品时想到了①____(朝代)②_____(作者)写的《红楼梦》中的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人来到栊翠庵品茶的一段:“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不禁更加感慨中国传统工艺品的精致。94.一位同学准备从以下两幅书法作品中选择一幅,贴在自己的参观笔记封面上,请你帮他选择一项,并从字体特点及意义角度说明理由:第114页共114页\n我选:________理由: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2021·北京东城·一模)学校开展“中国牛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95.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并整理的介绍“中国牛文化”的文字。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我国先民对牛的崇拜早在史前就已存在。传说中,神农氏是“人身牛首”;蚩尤是“人身牛蹄,头有角”;①大禹每治好一处水,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以震水患。我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牛,【甲】历代刑律中多有禁止屠宰耕牛的规定。②在被视为“国之大事”的祭祀与战争中,牛的地位和作用也十分重要:在祭祀中,牛牲被视为上品,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在战争中,除了驮运军用物资,牛还常被当作武器乃至用于战术,战国时代齐将田单的“火牛阵”【乙】军事用牛的典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③《周易》中有“坤为牛”的记载,将牛视为负载和生养万物的大地。④牛本善,性温讷,行任重,志笃远。忠诚、开拓、勤劳、奉献、淳朴、寡欲、担当、尽瘁,是牛精神的概括与凝练,也是牛文化之精髓。(1)对文中四个画线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说明牛在先民心中有“抑制”水患的功能,加点字“震”应改为“镇”。B.②中的冒号应改为句号,表示本句句意的结束,也表示本层层意的结束。C.③中的两个加点字“载”,前一个应读作“zǎi”,后一个应读作“zài”。D.④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牛的多种优秀品质,增强了赞美之情。第114页共114页\n(2)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因为   【乙】也是               B.【甲】所以   【乙】也是C.【甲】因为   【乙】就是               D.【甲】所以   【乙】就是96.一位同学对有关“牛”的成语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查阅《汉语成语大全》,发现古人对“牛为大物”的认识在有关“牛”的成语中多有体现。下列有关“牛”的成语,没有体现这种认识的一项是(     )A.对牛弹琴B.杀鸡焉用牛刀C.牛高马大D.九牛二虎之力97.下面文字节选自一位同学的研究报告。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南北朝时期的“山中宰相”①(《答谢中书书》的作者)自喻为牛,以“【甲】”表明自己归隐山林的心迹;②时期的诗人陆游看到耕牛已老却仍奋力劳作,以“【乙】”表达自己穷尽余生余力也要收复故土的坚定信念;近现代的文学巨匠鲁迅也自比为牛,以“【丙】”表达自己爱憎分明的态度。文学家郭沫若对鲁迅先生的精神非常敬佩,曾感叹说:“鲁迅愿做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茅盾听后笑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吧,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1)根据语境,依次在文中【甲】【乙】【丙】三处填入诗句,恰当的一项是()①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2)结合上下文,说说郭沫若和茅盾把自己比作“牛的尾巴”和“牛尾巴上的毛”,有什么共同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分别是①______和②______。98.下面是一位同学为主题活动总结大会准备的一段发言,他不能确定横线处该如何表述。请你结合上下文,帮其在下列选项中选出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第114页共114页\n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就是要苦干实干。____________。一个个快递小哥风雨无阻地把包裹交到客户手上,织就了世界最大的物流运输网络;一支支科研尖兵埋头于枯燥的数据,创造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成就;一位位基层干部扑下身子和贫困群众一起“汗珠子摔八瓣”,书写下“最成功的扶贫故事”……【甲】老黄牛精神,让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奇迹【乙】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让老黄牛精神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奇迹【丙】惊天动地的奇迹,让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成就了老黄牛精神(2022·北京朝阳·一模)“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主题教育的视频短片,请你参与完成筹备工作。99.筹备工作第一项,确定短片题目。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向山岗,当西山落日的余晖映在肩上,你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在田间,在工厂,在闹市,在课堂……你们用最质朴的力量拥抱希望,你们让世界洒满劳动的荣光。劳动者,让我们高声礼赞你们!你们是大国工匠,是科研新星,更是平凡岗位上值得敬佩的劳动者。你们勤恳,你们执着,你们在平凡中铸就了不凡的传奇。今天,我们将在你们的引领和指点下,循着你们的足迹,不图安逸,不惧困苦,走过风雨,蹚过激流,和你们一起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喜悦,体会劳动者的尊严与自豪。请接受我们的礼赞!让我们唱响豪迈激越、铿锵有力的劳动者之歌,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1)为确定短片题目,小组成员展开讨论。结合上面语段,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文远:之前我们学过作家【甲】_______写的《白杨礼赞》,我也想给视频短片命名为“劳动者礼赞”。馨怡:好主意!你看(见下图),词典里“礼”字的义项。所以,“劳动者礼赞”的意思是【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语段中的加点词若换成叠词形式,句子意思会发生改变的一项是()第114页共114页\nA.忙碌   忙忙碌碌   B.勤恳   勤勤恳恳C.指点   指指点点   D.风雨   风风雨雨100.筹备工作第二项,修改短片解说词。1959年10月26日,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刚刚峻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这次大会是建国初期最为隆重、最为盛大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三十二年如一日,生动地诠释了艰守的内涵【甲】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彰显了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高炉卫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一颗颗闪亮的明星,在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新的时期各条战线上英雄辈出,建国初期各行各业也群星灿烂。“蓝领专家”孔祥瑞、“新时代雷锋”徐虎、“马班邮路”王顺友等新的时期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干一行爱一行【乙】钻一行精一行,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就这样在一代代劳动者的手中,巍然屹立起来。(1)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峻工”应写为“竣工”             B.“模”应读为“mú”C.“艰守”应写为“坚守”             D.“概”应读为“gài”(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乙】,            B.【甲】;【乙】、C.【甲】。【乙】,            D.【甲】。【乙】、(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筹备工作第三项,设计分镜头脚本。分镜头画面(一)采冰人的手①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忘忧湖上的电锯轰鸣声、钎子咔嚓声、运冰车马达声整日地交织在一起,人声鼎沸。第114页共114页\n②次日凌晨,一双双红肿粗糙、充满力量的采冰人的手,才终于从硬冷的手套中解放出来,开始享受哈气的温柔。(二)铁路洗衣厂女工的手③这双铁路洗衣厂女工的手犹如上下翻飞的蝴蝶,熟练地从熨烫机上取下列车床单,将其对折,抖动微调,然后对折、对折、再对折,最后码平放好,用时大约6秒钟。④由于长年累月折叠近百度高温的卧具,这双灵巧的手的指纹早已被高温布料“熨平”了。(1)阅读分镜头画面中的语句,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2)下面是三幅“手”字的书法作品。为了凸显劳动者手的特点,请你为分镜头(一)或分镜头(二)选择一幅字作为定格镜头,并说明理由。我为分镜头()选择【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筹备工作最后一项,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请根据语境,结合叶圣陶先生的看法,在横线处补全倡议。学生劳动的习惯,应该而且可能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养成,在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养成,逐渐养成,不断实践,这才能够终身以之。(选自叶圣陶《“瓶子观点”》)第114页共114页\n(2022·北京石景山·二模)观看了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后,同学们对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很感兴趣。班级开展以“品味东西”为主题的专题研究,在班刊中展示研究成果。为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班刊编委会组织各小组设计答题闯关游戏的题目。请你参与答题活动。103.第一组同学在班刊中介绍“世界美食之都”。请根据他们研究成果的部分文字稿,回答问题。2021年11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①_____江苏淮安入选“世界美食之都”,体现了对“千年淮味”的高度认可。淮安是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淮扬莱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是新中国“开国第一宴”的基准菜系②_____淮安现存淮扬经典名菜名点1300余种,首创独创的400种以上,298道菜点烹饪技术入选省级非遗名录。(1)在文中横线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逗号   ②逗号       B.①逗号   ②句号C.①冒号   ②逗号       D.①冒号   ②句号(2)截至目前,全球共有9座“世界美食之都”,中国上榜5座。根据下面的诗句提示,答出【甲】【乙】分别是哪座城市。【甲】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乙】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04.第二组同学制作“甜蜜诱惑”专题。请阅读文案,回答他们设计的问题。【长安】把麦芽糖在水中熬至金黄。在焦糊前的一刹那立刻倒出冷却,等温度降下来,马上用尽全力把糖浆揉成一团,用双手拧成长条,上下翻飞着,直到通体乳白,闪闪发光,这时候的质地就有糖果的感觉了。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当加入了面粉,尽量抻拉之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一根一根的细丝竟然呈现在眼前。这由无数细丝组成的甜品就是龙须酥,入口即化,又酥又香!龙须酥是长安甜品的极致表达,尽管在机械化十分发达的今天,仍然也只有手工,才能做出如此精致细腻的美食。中国传统美食中的上乘之作,绝对不是昂贵食材的堆砌,而是__________。第114页共114页\n【罗马】这道甜品的口味,丰富而有层次。首先把新鲜烘焙的手指饼干,用咖啡和甜酒浸泡之后,酥酥软软地铺满第一层,再将甜奶油和鲜奶酪充分打匀发泡,厚厚地堆成第二层。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两层,最后在表面撒满可可粉和巧克力碎,放入冰箱冷冻20分钟。发泡的奶油渐渐产生冰激凌一样的口感,提拉米苏终于大功告成。饼干的酥脆、奶油芝士的浓香、咖啡与酒的①_____,再配上冰激凌的细腻,创造出饱满的味觉体验。尽管东西方的甜品②_____,但他们的追求是相通的,都是为了放大美好,成就最高级的口福之选。(1)根据文段内容和工具书中释义,下列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新华字典》拧níng握住物体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毛巾。拧nǐng扭转,控制住东西的一部分而绞转;~螺丝。《现代汉语词典》尽量(jǐnliàng)【副】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写文章要~简明一些。尽量(jìnliàng)【动】达到最大限度:喝了半斤白酒,还没~。A.拧(níng)   尽(jǐn)       B.拧(níng)   尽(jìn)C.拧(nǐng)   尽(jǐn)       D.拧(nǐng)   尽(jìn)(2)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将下列两个句子排列先后次序,并说明理由。【甲】一份迎难而上的工匠精神【乙】一种让最普通的食材也能化为神奇的非凡创造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第二段横线处应该填入的词语依次是()A.①淳厚   ②平分秋色       B.①醇厚   ②平分秋色C.①淳厚   ②各有千秋       D.①醇厚   ②各有千秋105.下面是第三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题研究设计的问题。请你先补充一个例子,再写出推测的结论。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也许吃与人们的关系太密切了,有些事本与吃无关,但用上“吃”字,听起来就很妥帖,也很生动,如梁山好汉跟人打架斗狠叫“吃我一刀”足球运动员犯规被罚叫“吃黄牌”,①_____……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②_____。第114页共114页\n106.第四组同学介绍北京冬奥会智慧餐厅的高科技。请阅读文案并回答问题。冬奥会开幕前,一段视频就在网上走红,视频的“主角”是冬奥会智慧餐厅的“黑科技”--让美食从天而降的“空中云轨”。这仅仅是道开胃菜。之后,观众们通过各种媒体全方位“云体验”了智慧餐厅的科技盛宴。冰激凌机能提供多种口味,还能打出漂亮的螺旋。煲仔饭机,同时操控着不同炉头的火候,确保每一碗煲仔饭都能带上让人“黠然销魂”的金黄锅巴。机器人咖啡师不仅可以随意调配出多种口味,还能做出漂亮的拉花。调酒机器人能模仿高级调酒大师的手法,让你一边看精彩的表演,一边品尝美酒……智慧餐厅果然“智慧”。而跟冬奥会的十大高科技相比,智慧餐厅也仅仅是道开胃菜。(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开胃”的意思是“增进食欲”,“开胃菜”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2)从以下两副对联中选择一副适合文案的配图,并说明理由。【甲】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北京顺义·二模)某班开展以“云端话端午,粽情一线牵”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107.下面是活动前言,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端午,食粽点艾,一节一念。愿人间,端正无碍,康乐安怡。让我们用如人胸怀的粽叶包裹起梦想的糯米,组成坚实的粽子,破水而行,自信向前。请大家端起传统文化的茶盏,共话粽香情。第114页共114页\n(1)结合《字源》中对“端”的解释,理解前言中三个“端”字的意思分别是:“端午”在五月初五,“午”原写作“五”,“端”在这里的意思是①______;“端正无碍”是指人世间的一切都很好,没什么阻碍,这里的“端”与②______(只填字母)(A.举其一端   B.无端指责   C.初见端倪   D.行为不端)中的“端”意思一致;“端起”意为平正地拿起。端(duān)形声字。立表意,篆书形体像人直立;耑(duān)表声,冑指植物初生嫩芽破土直出,端取其直意。本义是直、正。①直;正:~坐~庄。②拿着;捧着:~碗~茶。③东西的一头:笔~末~。④事情的开头:开~。⑤方面;项目:弊~⑥缘由:借~。(2)请你从下列三张图片中选择一张作为“端午起源与文化”的论坛标题,使其符合讨论主题。甲                                   乙                                   丙我选①______(只填序号),这幅图片字体是②______,因为③______。108.下面是“端午起源与文化”论坛空间中同学们的发言稿节选,请阅读并完成小题。【节选一】从历史源流上看,古老的传统节日一般都与古人的信仰和祭祀相关。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的仪式。在五月初五这天举行祭龙仪式,以酬谢龙祖恩德、祈福纳xiáng(祥   详)、驱邪攘灾【甲】后来,这个祭龙活动慢慢演化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等习俗也得以流传。【节选二】______,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与辟阴邪、祛病防疫内容有关【乙】如挂艾草、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等习俗。【节选三】有民间传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相传,楚国上官大夫非常嫉第114页共114页\n妒屈原,屡向楚怀王进谗言,最终屈原被流放。在被流放的过程中,屈原写下了千古佳作《离骚》。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这天,屈原闻楚国将灭,跳汨罗江自尽,用铮铮铁骨诠释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在九年级学过的戏剧剧本中“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的内心独白就是出自这段历史。后来,这种精神感动了四方百姓,人们在这一天纷纷举行祭拜活动。端午节也在纯粹岁时节令的基础上,yǎn(衍   演)生出一份独特的人文情怀。(1)下列对发言稿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曲线上应选填的汉字说法都对的一项是()A.“祀”读作“s씓xiáng”写作“详”“嫉”读作“j씓yǎn”写作“行”B.“祀”读作“yǐ”“xiáng”写作“详”“嫉”读作“j픓yǎn”写作“演”C.“祀”读作“s씓xiáng”写作“祥”“嫉”读作“j픓yǎn”写作“衍”D.“祀”读作“yǐ”“xiáng”写作“祥”“嫉”读作“j씓yǎn”写作“演”(2)发言稿中【甲】【乙】两处使用的标点应该是()A.【甲】句号【乙】逗号       B.【甲】分号【乙】句号C.【甲】逗号【乙】分号       D.【甲】冒号【乙】叹号(3)在【节选二】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据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及季节时令推算,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而且这天的草药药性最强B.由于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及季节时令认为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但是这天的草药药性最强C.虽然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及季节时令推算,这天的草药药性最强,而且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4)【节选三】中引用的内心独白出自现代作家①______写的历史剧②《_______》。109.下面是同学们在“粽香传统感我心”感言区的留言,其中修辞方法或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端午节丰厚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B.让我们从端午节习俗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让传统节日绽放出时代之花。C.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八方情。D.千百年来,众多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令人流连忘返。(2022·北京丰台·二模)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校团委组织了“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下列任务。第114页共114页\n110.下面是团支书介绍“北大红楼”的文字。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北大红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①新青年①杂志在此编辑,并刊登了《狂人日记②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进步文章,警醒了一大批国人。这里还有鲁迅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徽章形似瓦当,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百年北大红楼,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这里孕育了红色基因,见证了革命历史。(1)下图为鲁迅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对校徽中所使用的书体评价恰当的一项是()A.校徽中的“北大”二字使用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B.校徽中的“北大”二字使用篆书,笔锋圆润,笔画均匀。C.校徽中的“北大”二字使用楷书,造型规整,端正大气。D.校徽中的“北大”二字使用行书,笔画舒展,线条流动。(2)①②两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①《       》       ②》、《        B.①“   ”     ②》、《C.①《     》        ②》   《        D.①“   ”     ②》   《111.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朗诵词。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第114页共114页\n“擎着百年炬火,我们走在历史交汇的时刻。迎着朝阳,向着皓月,我们不能胆怯,不能彷徨!让我们博彩众长,挥洒炙热,强国一代是你是我!”坚定的誓言,是青年学子对新时代的献礼。共青团从混.沌小路来,向未知大道去。曾经的道路跌宕坎坷,但她永葆活力,在这重要的时刻,带领着青年人奔.向美好的未来!“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我们①要展现出青年的朝气与活力,②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努力拼搏,挥洒汗水,不负时代,不负学业,不负青春!(1)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交汇”应写为“交会”        B.“博彩众长”应写为“博采众长”C.“混”应读为“hùn”             D.“奔”应读为“bèn”(2)依次填入文中①②两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因为   ②所以     B.①如果   ②就C.①不是   ②而是     D.①不仅   ②更(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作为总结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修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同学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对画线句中成语运用或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第114页共114页\n②‘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③共青团历经百年沧桑,依旧风华正茂,续写未来新篇章。④希望在团组织的带领下,每一位青年学子都如同玉石,经历琢磨,绽放光彩。A.第①句把共青团比作“五月的花海”和“初升的太阳”,突出了她的朝气和活力。B.第②句“继往开来”表明了青年应努力继承五四精神,继续拼搏,开辟未来大道。C.第③句“风华正茂”一词,写出了共青团虽然已经有百年历史,但依然奋发有为。D.第④句将青年学子比作“玉石”,写出青年人需要不断经历磨练,才能有所成就。113.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对“青春”的理解。请你补全下面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青春是天边的彩虹,绚丽多彩,却又转瞬即逝;青春是山涧的溪流,清丽缓和,却又澎湃激荡;青春是___,___,___。(2022·北京昌平·二模)三星堆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展示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灿烂成就。为此学校组织开展“走进古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主题展览活动。114.下面是“三星堆溯源”海报宣传词,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三星堆古遗址处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文明自发现伊始就一直牵动着世人的神经,它来自何方?是掺杂了外星文明因素,还是与古玛雅、埃及文明有联系?无数的谜团令人匪夷所思。三星堆遗址大部分时期原生地层已遭到破坏,但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存却均有发现,从来没有间断。更令人惊讶的是,三星堆的文物藏品极为丰富。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有沧桑凝重的城墙、久经岁月的城壕和阴森肃穆的祭祀坑,发掘出青铜器、玉石器、金器、陶器、骨器等上千件精美文物,流光溢彩、熠熠生辉,闪烁着人类文化遗产的魅力光芒。真可谓“沉睡三千年,再度见天日”。走进三星堆这片胜地,我们可以去感受震【甲】(憾   撼)出土的文物,感知深邃【乙】(博   搏)大的文明,聆听古蜀王国宏大古朴的心声。(1)请你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字形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处”在词语中是“处在,置身”的意思,应读chǔ。第114页共114页\nB.【甲】处词语应写为“震憾”,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C.【乙】处词语应写为“搏大”,形容知识和学识等具有广度。D.“间”在词语中是“隔开,不连接”的意思,应读“jiān”。(2)请你选择一种书体作为这次展览宣传海报的标题,并结合书体特点和文段内容简要说明理由。选择: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3)下图是新华社权威快报为三星堆遗址的配图,上面有“穿越时空”四个字。一位同学查阅得知“穿越时空”是指人或物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穿越时空”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115.下面是“三星堆典型器物”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青铜大面具——我呀,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可是个大个头呢。历次的考古研究,我发现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这一发现反映了中原文化对我们三星堆文化的深刻影响,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悠久深邃。第114页共114页\n青铜神树——我是形体最大的神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①我被发现时已经七零八落、杯盘狼藉、残破不堪,共计上千块碎片。②考古工作者像是对待婴儿一样的精心呵护和修复,才让我重见天日。青铜太阳轮——我是考古工作者从残件中识别并修复的两件太阳形器其中之一。③我经历着几千年的变幻,承载着几千年的梦想,书写着几千年的辉煌。④但我这件旷世神品用途到底是什么,专家们也众说纷纭。(1)请你在□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   。   B.,   :   C.,   。   D.、   :(2)根据语境,文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找出并修改。修改:____________(3)请你选出文段①-④句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①   B.②   C.③   D.④116.一位同学为宣传海报写了一副对联,你认为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古老文化留存人间碎片,①历史图景下联:②超越语言足迹,印证精深文明A.①描绘   ②精美文物B.①拼凑   ②精美文物C.①拼凑   ②文物发掘D.①描绘   ②文物发掘117.请用“不仅……而且(还)……”的句式,写出你观展后的感受,不少于30字。(要求:含有“历史遗迹”与“文化自信”两个短语)(2022·北京平谷·一模)牛辞胜岁,虎跃新程。2022年是农历壬寅虎年,班级开展“虎年话虎”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的三个活动版块,完成下面任务。【版块一】寻常百姓的虎老虎历来看做阳兽,有阳刚之美,因此常被赋予镇宅的寓意。第114页共114页\n在我国传说中,人们相信虎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因此虎画经常被挂在正对大门的墙上。我国民间还常将老虎视为儿童的保护神,制作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虎(xíng)香袋等实用物品或饰品,祈求孩子们拥有强健体魄,能够健康成长。西安东郊韩森寨唐墓出土了一件唐代虎头帽襁褓陶(yǒng),是婴孩头戴虎头帽最早的实物例证。118.对材料中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以及加点字的读音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赋予”中的“予”是“给”的意思,“赋予”中“予”读作“yǔ”B.“祈求”的意思是“恳切地希望或请求”,“祈求”中“祈”读作“qǐ”C.“虎xíng”中“xíng”的意思是“形状”,“xíng”应写作“形”D.“陶yǒng”中的“yǒng”的意思是“古代殉葬的偶像”,“yǒng”应写作“俑”119.根据语境,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修改。【版块二】王权贵胄的虎虎因有着威严的形象令人敬畏,在古代军队中备受推崇,也成为权力的象征。古代骁勇善战的部队,称为“虎师”;英勇善战的将领,称为“虎将”①《三国演义》中刘备册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勇猛之士称为“虎士”;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称为“虎符”②虎符自春秋战国一直应用到秦汉时期,因外形似卧虎而得名。分为左右两半,中央与统帅各持半符。调发军队时需持符验对,两片符相吻合才能出兵。图一是先秦时期的杜虎符,它是目前发现最早且保存完好的一兵符。120.阐释“兵符”称为“虎符”的原因。121.如果给虎符图片配上文字,下面的“虎”字你认为哪一个最恰当。选出来并说明理由。甲                 乙                 丙第114页共114页\n122.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①;   ②,B.①;   ②。C.①,   ②。D.①,   ②,【版块三】古诗词中的虎古诗词中歌咏“虎”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305篇中,有11篇17次提到了老虎。《诗经·小雅》:“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其意是取虎威猛之性状。李白的《蜀道难》:“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甲]作者借“虎蛇”活画出了割据一方军阀的穷凶极恶,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江城子·密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乙]作者以孙权自比,表达他志在杀敌报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鲁迅的《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wūtú,虎的别称)。”[丙]该诗借用虎不食子、虎有情的温情一面,表达了自己对英雄豪杰不应当有柔软内心的看法。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丁]这里的虎,既指南京地势之凶险,也可以指人民解放军坚毅勇敢,是勇猛之虎,又是胜利之虎。123.《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124.文中对[甲][乙][丙][丁]四处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125.活动最后,一位同学为初三学子写的一段祝福语。结合语境,横线处所填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少年挂云帆济沧海,。个个生龙活虎,个个虎虎生威,让我们运筹龙韬虎略,闯荡虎穴龙潭,成就虎震龙威。不负韶华,让青春在拼搏奋斗中闪光!A.猛虎啸山林震神州B.玉虎迎新春纳五福C.猛虎藏山林震寰宇D.虎啸东方江山如画(2022·北京房山·一模)学校开展“回望长江”历史文化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26.某同学通过数字博物馆观看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江关万里——长江文化展”,摘录了该展览前言的部分文字分享给全班同学。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第114页共114页\n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千万年来,自然消融的万年冰雪由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奔腾而下,经巴蜀,过荆楚,行赣院,穿吴越,茫茫九脉,浩荡东流,千回百转之间形成了这条世界第三大河。万里长江横惯东西,支流辐辏,两岸沿线港埠星罗,物畅其流。滔滔江水以其不舍昼夜的丰厚滋养和兼收并蓄的广阔胸怀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康续与发展,连接着中国与世界,中华民族由此奔向海洋。(1)有的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有的同学认为加点词语中有错别字,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A.“行”应读为“xíng”            B.“转”应读为“zhuǎn”C.“横惯”应写为“横贯”       D.“滋养”应写为“资养”(2)有同学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查到文段中画横线的“辐辏”一词的意思是: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辐,读fú,辐条。)集中于车毂(毂,读gǔ,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一样。根据文段内容和词典释义,你认为“辐辏”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127.某同学观看了纪录片《话说长江》,记录了部分解说词分享给全班同学。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四川盆地的边缘,是由巫山、大类山、大凉山、邛莱山、岷山、米仓山兜圈子组结起来的。由于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所以自古以来人们要出入四川就很艰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以及“千古魂销蜀道难,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的诗句,就是①。古时候人们出入四川盆地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栈道,一条是长江。出入四川盆地的这段长江又叫川江。川江险滩密布、暗礁林立,而且水流很急。栈道是古人在悬崖陵壁上开凿出来、架设起来的路。人们先在峭壁上凿出了千千万万个洞,再把木桩打进石洞,然后在桩子上铺上木头,这才铺出来一条勉强供人行走的路。其实啊,这样的找道,【甲】说是一条路,【乙】说它是一座无与伦比的桥。(1)根据语境,在文段中横线①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古人对四川交通的写照。            B.古人对四川地形的写照。C.古人对四川地势的写照。            D.古人对四川多山特点的写照。(2)根据语境,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修改:_____________(3)根据语境,在文段中【甲】【乙】两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第114页共114页\nA.既然……不如……            B.或者……或者……C.与其……不如……            D.要么……要么……128.某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篇介绍“长江三胜”之一滕王阁的文章,摘抄了文章中部分文字分享给全班同学。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还是登上膝王阁看看吧。楼阁共七层,每层墙壁都在说话【甲】一层饰有礼器及编钟编磐,盛唐之音从远处传来,朦胧又清晰【乙】二层画有江西历代名人壁画,如①园诗人陶渊明,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燕等。大师身影就在眼前,平仄之声犹在耳畔。三层绘有壁画《临川梦》,传说汤显祖在此排演过《牡丹亭》。其余各层,不再赘述。(1)在文段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   ;       B.:   ,       C.。   。       D.。   ;(2)在文段中横线①处填入诗人所属朝代,正确的一项是()A.唐朝       B.南宋       C.东汉       D.东晋(3)这位同学还分享了从网上找到的明代书法家文征明的书法作品《滕王阁序》的图片,下列选项中对该作品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草书书体,平正婉和,温润秀劲。        B.行书书体,笔势潇洒,自然流畅。C.行书书体,连绵回环,自由飘逸。        D.楷书书体,结构匀整,端庄通畅。第114页共114页\n参考答案1.    B    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的行为,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解析】考查对表达符号和句子语病的辨析。“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与“实在运不走的”是两个方面,故而用分号隔开。此句成分残缺,在“连抢带砸”后加上“的行为”,另外“毁灭性的破”应改为“毁灭性的破坏”。2.    (1)示例一:选甲    甲是古朴的篆书,能体现正阳门古老的特点。       示例二:选乙   乙是端正的楷书,能体现正阳门端庄的特点。    (2)乙3.    (1)C    (2)A    (3)曾经的防御系统土崩瓦解,曾经的礼仪之门也失去了皇家威严。4.B5.示例:我心目中的正阳门是灰色的。灰色既是城砖的颜色,也是正阳门沧桑历史的象征。【解析】2.(1)本题考查字体鉴赏。甲字体为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的汉字书写形式;乙笔画端正,横平竖直,为正楷。根据字体的特点,结合正阳门的特点选择。选甲,小篆古朴,能体现正阳门古老的特点。选乙,楷书端正,能体现正阳门端庄的特点。(2)本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根据下文“当时的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它们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可知“锁钥”在这里的意思军事防御屏障。故选乙。3.(1)C.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一句话的结束。①处写“明末,起义军兵临北京,正阳门的守卫弃城投降,沉重的千斤闸形同虚设”,下一句写“清末”,因此可以判断前一句表达的意思已经结束,所以应该用句号。②处那时在民间流传的歌谣诉说的正是这段屈辱的历史,表达的意思完整,因此也应该用句号。故选C。(2)A.句中“流传”是正确的。“流传”和“留传”的区别,“传”的范围不同。“流传”既是纵向的,指时间上的由前往后;又是横向的,指空间上的由此及彼。而“留传”只能是纵向的,它只能传下去,而不能传开来。句中形容歌谣的传播,“流传”没有错。故选A。(3)本题考查病句的识别和修改。语序不当。将“曾经的礼仪之门失去了皇家威严”与“曾经的防御系统也土崩瓦解”调换位置。第114页共114页\n4.B.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句中说每年3月雨燕都会来正阳门,就不是“意外碰见”。故选B。5.本题考查仿写。注意句式相同,内容相关。我心目中的正阳门是红色的。红色既是正阳门城门的颜色,也是北平和平解放人们迎来新希望的象征。6.B7.(1)C       (2)泽国:多水的地域8.(1)A       (2)C9.节约用水,助力首都水资源保障: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10.示例1:坚持节水优先虽然可能会带来暂时的不便,但是从长远来看,建设幸福河湖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示例2:虽然治理水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碧水清韵的北京,一定会重现。【解析】6.本题考查书法字体。书法字体,传统讲共有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五种。书法作品中的“京、华、韵”三个字,横平竖直,规矩整齐,是楷体。这四个“水”分别是A.蚕头雁尾应为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故本题选B。7.(1)本题考查字词读音、释义,标点符号的用法。A.“十里青山行画里”意思是在十里青山中,像在画中行走一样,“行”是“行走”的意思,解释不正确,排除;B.“水泊湿地”中,“泊”是“湖”的意思,应读pō,读音不正确,排除;C.“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是陈述句,与前面的描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此处结束,故【甲】处应填的是句号,正确;D.“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这是一句陈述句,因此句末【乙】处还是使用句号。选项不正确;故本题选C。第114页共114页\n(2)本题考查字词释义。水乡泽国:这是一个并列式词语,意思是大小湖泊、河川、渠道,密如蛛网的地域。再根据前文“水井泉池、运河水道、古桥闸口”可以判断,这里的“国”的含义不在于国家(仅指北京地区),也不在于强调“首都”,而是指“多水的地域”因此,“国”的义项应为③地域。泽国:多水的地域。8.(1)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定。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从第一单元“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元明清三朝”“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上”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水的历史悠久,因此①处选“源远流长”符合内容所写;开源节流: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从第二单元“构建多重保障体系,努力建设节水社会”可以看出,节约用水是这单元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因此②处应填“开源节流”;故本题选A。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不用于人。细水长流:“细水长流”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断地做某件事,精细安排,长远打算。在此处只对应材料中的“节约”,略微片面。(2)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③句中描写遁入地下多年的转河,“河水清浅,弱柳扶风”与后面的比喻“像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不搭,特点不一致。因此本题选C。9.本题考查上下文的连贯性、一致性衔接。从本题第①句“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可知,节水应该放在前面,幸福河湖放在后面,所以此句的顺序要调整为:节约用水,助力首都水资源保障: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10.本题考查例句仿写。用“虽然……但是……”的句式,写出感受。示例:虽然河水、湖水治理已经初见成效,碧水蓝天已经随处可见,但是任重而道远,水的治理仍然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11.    (1)C    (2)D12.唐13.A14.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共享精品文物,交流互鉴。15.【丙】16.    (1)C    (2)A    (3)C【解析】第114页共114页\n11.(1)“载”是一个多音字,zài:词语中“载”字有载物或有“承载”、“又”、“充满(道路”之意。如:载歌载舞(又、有之意)、载客(承载之意)。读zǎi:词语中“载”字有记录或年的意思时读。如:刊载(记录)、一年半载(年)。据此判断“载着”应读zài,“载入”应读“zǎi”。故选C。(2)此题需要识记“沟通”的意思是“使两方能通连”,“延续”的意思是“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①处表现两国的交流互通,应是“沟通”;②处表示将辉煌的历史继续下去,应是“延续”。应选D。12.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古诗的积累。唐代诗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据此作答。13.此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用法。“这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交代了本次展览会的主要内容,后面的句子是对展品的介绍,所以甲处应用句号。乙处前面三个分句分别介绍从三个方面介绍展品,“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对全段的总结,所以乙处也应使用句号。故选A。14.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根据图片中的文字,可知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展现丝路各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各国之间文明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题干中给出“殊方”是他乡、异域的意思,那么“共享”就是共同享受,要享受的是各国的文明。据此作答。15.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衔接。根据语段介绍的内容,突出的是展品多,而且空格前一句“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也表现了这一点,所以总结句的主语应是“这些精美文物”。故选丙句。16.(1)此题考查的是对书法作品的赏析。C.有误,从图片来看,这是行书字体,但是“端庄”是楷书的特点,表述有误。(2)本题考查修辞与词语运用正误的判断。A项中“扣人心弦”意思是“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所以用在此处不合适。故选A。(3)首先从“驼铃”可以确定应该是搭配“悠悠”,“波涛”搭配“滚滚”。然后上联是从空间角度说的,下联是从时间角度写的。故选C。17.    C    D18.示例:第114页共114页\n⑴选用楷书,尤其是颜真卿晚期楷书。它雄厚端严,凛然不可侵犯,能表现出民族危亡时刻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和全民抗战的决心。⑵选用行书。行书笔画流畅、有力,可以表达出在民族危急关头,人们团结一心、坚持斗争、敢于胜利的抗日精神。19.D20.B21.    三峡    杜甫    四面歌残终破楚    A【解析】17.(1)考查成语。A.坚不可摧,非常坚固,不可摧毁;B.艰苦卓绝,形容斗争极其艰苦;C.坚韧不拔,坚:坚定;韧:柔韧。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D.举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故选C。(2)考查字音字形。A.坎坷,kǎnkě,在材料中意思为“事情不顺利或不称心,比喻十分不得志”;B.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不能写作“契而不舍”;C.震撼,震动;摇撼。“撼”意为摇撼,不能写作“憾”;故选D。18.考查书体。结合字体的特点和“全民抗战情”回答。示例:选用隶书。隶书字形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表明祖国山河的稳固和凛然不可侵犯,表现全民抗战决心的坚定。19.考查诗歌鉴赏。A.“轻快的乐曲,轻拂我的心房”错误。《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第114页共114页\nB.“读来清丽厚实,具有强烈的美感”错误。全诗渲染的是一种悲壮的时代氛围,感情是强烈而内在的,基调是深沉而忧郁的;C.“令人赏心悦目”错误。应是“令人刻骨铭心”。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令人震撼;故选D。20.结合上句的“它”和下句的“这条路”可知,主语应是“张自忠路”,排除AD;结合下句“绿荫如织”可知,应用“繁花似锦”,同属主谓短语。故选B。21.(1)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峡、甫、残”等字词容易写错。(2)“它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血脉”和“历久弥新”属于句子之间的停顿,用逗号;“坚定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属于句子中短语的停顿,用顿号。故选A。22.    (1)C    (2)B23.    (1)D    (2)A24.C25.    (1)示例:中和韶乐是明清两代致中和、尽善美的宫廷音乐。    (2)孔子26.B【解析】22.(1)C.“祈”意思是祈祷,读“qí”;“乐”是多音字,可读作“lè,yuè”,“神乐署”读作(yuè);故选C。(2)相联:指两个不同事物或人联系在一起,并无任何实质上的联系。相连:指两个不同的事物连在一起,是一种可以看见的连接。根据语境“两坛之间”可知,第一空写作“连”;宏伟:宏大雄伟。“弘”本义指发弓的声音,引申义为大,扩充,广大。第二空写作“宏”。故选B。23.第114页共114页\n(1)从“内围的四根”到“象征三十六天罡”是对绍祈年殿柱子数目的具体介绍,分别是六个并列的分句,故甲处应用分号;“据统计”后面的内容不是统计的内容,因此“据统计”不表提示下文,只起停顿作用,故乙处应该用逗号。故选D。(2)根据“圜丘共分三层”一句可知,后边是介绍“圜丘”的,而不是介绍“天坛”的,排除B,而CD两项,缺少主语,句子不通顺。故选A。2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一定的,路径越长,传播的时间则越长。由资料一标识出的位置和传播路径可以看出,东、西配殿较回音壁的距离更近,且根据题干中提示的“平面反射”信息,可知甲处应选择语句②,即第一个回声由击掌声波被东、西两配殿墙、墙基反射的叠加回波会聚到原处形成;由题干中提示的信息“三音石位于圆形回音壁的圆心”“经历了两倍半径的路程”和“回音壁墙的反射会聚作用”和资料一的图片标识,可知乙处应选择语句①。故答案选C。25.(1)概括内涵即概括概念的本质特征。细读文段,首先找出文段中表明“中和韶乐”特点的语句:“它在明清两代用于祭祀、朝会、宴会等,是典型的宫廷音乐。”“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韶乐’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然后将这些语句进行提炼整理,再用判断句的形式进行表述,注意字数限制。(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学派是对中国影响最大、最深刻的一个学派,它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所创立,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创始人孔子也被尊为“圣人”。26.B.句中“张牙舞爪”意思是形容猛兽凶恶可怕,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的。也比喻猖狂凶恶。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屈原。故选B。27.    D    C28.    《陋室铭》    刘禹锡    第二个“既有”前的“,”改为“;”。    将“文学作品”改为“贬谪文学作品”。29.B30.    B    A【解析】27.本题考查根据句意选择正确的字形字音。(1)积淀:长期积累沉淀(多指某种思想、文化、经验等),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故选D。第114页共114页\n(2)“为”字是多音字,读作“wéi”和“wèi”。根据句意可知,第一个“为”表原因或是目的,故读作“wèi”;第二个“为”放在“表现”后边,“是”的意思,故读作“wéi”。故选C。28.(1)根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这是刘禹锡的《陋室铭》,再根据上下文的格式作答即可。(2)通读文段可知,“既有《离骚》中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执着,又有①中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乐观自信”和“既有《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又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担当”两句话是并列关系,所以第二个“既有”前的“,”应改为“;”本段文字论述的是“贬谪文学与自强不息”,再结合文中语句“许多文人士大夫遭贬被逐后的作品,往往更能彰显出他们高洁的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可知,应该把“文学作品”改为“贬谪文学作品”。29.考查书法赏析。常见字体及特点:篆书:“体正势圆”,笔法瘦劲挺拔,笔画均匀,粗细一致;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形体扁平,横长竖短;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飘逸而端庄;草书:“状似珠连绝而不离”,结构简省,笔画勾连,不拘章法,笔势流畅。据此可知“敦厚庄重”是行书的特点,“狂放洒脱”是草书的特点,可知B项表述错误。故选B。30.(1)“络绎不绝”的意思是: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不能用来形容灾难,用在此处不恰当。故选B。(2)考查对联知识。对联的基本要求: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对。③结构相称。④内容相关。⑤仄起平收。据此可知,“破孤立除封锁”对“战天灾斗地难”,“苦心人天不负”对“有志者事竟成”,再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负”是仄声,“成”是平声,故选A。31.    B    示例:港口码头像星星似的散布在长江两岸32.    D    示例1:辛弃疾    曾在镇江任职,他登临北固山,面对滔滔江水,触景生情,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表达自己对英雄的仰慕和对朝廷的愤慨之情。示例2:杜牧   夜泊秦淮,触景伤怀,想到国势日衰,写下《泊秦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33.    C    C34.D【解析】第114页共114页\n31.(1)B.兼收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蓄:储藏,容纳。故选B。(2)星罗:像星星一样散布着。罗,散布,陈列。港埠星罗:运用比喻的修辞,港口码头像星星似的散布在长江两岸。32.(1)D.“字体挺拔,潇洒飘逸”有误,这是行书的特点,第二幅书法作品是楷书。故选D。(2)考查文学常识。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选杜牧,《泊秦淮》是杜牧的名作,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与“南京的秦淮河”相契合。可以选辛弃疾,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当时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嘉泰三年六月末,辛弃疾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在这一背景下他写成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镇江的北固山”相契合。33.(1)书写:犹抒泻,倾吐。见证:当场目睹可以作证。展现:显现出,展示。“脊梁”为具体的实物,应用“展现”。“民族期盼”是一种情感,应用“书写”。“复兴步伐”可以让人看到,应用“见证”。故选C。(2)A.兴利除弊: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弊端。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昔日险滩成胜景,今朝高峡出平湖”运用对偶的修辞,使用正确;C.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不能用来形容某两项具体的事业,应用“相辅相成”;D.运用比喻,把长江在新时代的发展比作“主旋律”,使用正确;故选C。第114页共114页\n34.下联末字应为一声或二声。排除A项和C项。根据第一小题语段中的“穿巴蜀,过荆楚,行赣皖,经吴越,茫茫九脉,浩荡东流,奔腾入海”可知,第一空应填“舟行天下”。根据第三小题语段中的“治水兴邦的民族期盼”可知,第二空可填“治水兴邦”。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治水兴邦,体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所以第三空可填:展情怀。故选D。35.    任务一:(1)D    (2)C    (3)丙    任务二:(1)C    (2)A    任务三:(1)B    (2)D【解析】任务一(1)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晦”应读作“huì”,不要误拼为“huǐ”;“着”应读作“zhuó”,不要误拼为“zháo”。故选D。(2)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和同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孕育”指一样事物衍生,及帮助了另一样事物的发展生长,“蕴藏”意思是蓄积而未显露,故选C。(3)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语段其他句子都是以“民族精神”为主语来说的,横线上的句子也应以“民族精神”为主语来说,排除甲,乙句颠倒了两者的关系,表述错误,故选丙。任务二(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文天祥是南宋爱国诗人,谭嗣同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他一直致力于国家的改革和振兴,故选C。(2)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赏析。甲图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属于篆书,不是隶书,故选A。任务三(1)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上句“我们奋起的动力源于什么”是提问,下句“源于伟大的民族精神”回答,全句为设问句,故甲处应用问号;“勠力同心”和“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之间属于句子正常的停顿,故乙处应用逗号。故选B。(2)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不符合“劳动者以默默的付出弘扬民族精神”的语境,使用错误,故选D。36.D37.A第114页共114页\n38.答案示例: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连绵不绝)39.D40.B41.答案示例一:我喜欢设计一。该设计以鸿雁为主体,包含变形的“邮政”二字,象征传递书信的邮政事业。答案示例二:我喜欢设计二。主体是金文的“中”字变形,形如鸿雁传书(形如四通八达的道路),象征中国邮政。42.答案示例一:①何以中国   ②古今共回答答案示例二:①中华崛起   ②我辈当自强【解析】36.A.“提供”的“供”,读gōng;B.“甲骨文”的“骨”应写为“骨”,用的是动物的骨头作为书写材料;C.“通讯”的“讯”应写为“讯”,“迅”是“迅速”之意;故选D。37.①处是对信息记录“字形变化、传递方式变化”的介绍的结束,故用“句号”。②处,只是客观陈述内容,并没有提出疑问和问题,故也用“句号”。故选A。38.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甲中“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融合比拟成河水的源、流、汇”可知,这里的“流”指的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即中华文明,一路流淌,连绵不绝。39.给出的句子从“这,就是中国!”可知,这与“我辈当自强,用智慧和汗水为后世中华子孙,留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语意衔接,联系紧密,故可放【丁】处。故选D。40.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刮目相看: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第114页共114页\n句中指的是何尊因与其价值而引起人的注意,何尊为物,故无论从意思还是使用对象,“引人注目”一词,应换成“刮目相看”都是不恰当的。故选B。41.本题考查图文信息转换。可认真观察徽标内容,介绍其主要内容,并说出喜欢的原因。设计一:该设计以鸿雁为主体,外面包一个半圆。“鸿雁”部分既是一幅画,仔细观察可知,它又是由“邮”“政”两个字变形组成,上“邮”下“政”,用“鸿雁传书”的文化传统,表现传递书信的邮政事业,而半圆代表“天地组合”,上“天”下“地”,非常巧妙。设计二:主体是金文的“中”字变形,像上四通八达的道路组合在一起,象征中国邮政的营运就如四通八达之路,让“信通天下,货通天下”。综上分析,选择其中之一阐述理由即可。42.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直至从一至七字,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有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之感。像这样字数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诗横写,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样,底宽上尖,中间逐层收缩像等腰三角形。从填写内容来看,①②处分别是四字和五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内容填写即可。示例:①中华文明②连绵不绝传43.    D    宋代(北宋)    水浒传(水浒)    诗歌用词精,小说造句妙。44.    D    示例:同学们写的春联都很精彩,小龙和小芳同学写的尤其精彩。    示例:看到敌机赶快躲避    进入防空洞就安全了45.B【解析】43.(1)A.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书写正确;B.冈——gāng,冈子:不高的山;C.惶恐不安:内心害怕,十分不安。书写正确;故选D。第114页共114页\n(2)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武松打虎”出自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3)根据前文中的“人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过程大家耳熟能详”和后文中的“‘武松打虎’一节”可知,语段先写的是诗,后写的是小说。所以画波浪线句子应改为:诗歌用词精,小说造句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44.(1)第一空:“我发现春秋战国的作品中就有很多对偶句”主谓宾齐全,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末应用句号。第二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引用结束,且引用不完整,所以句末应为后引号加句号。故选D。(2)“但是”表示语意的转折。“同学们写的春联都很精彩”与“小龙和小芳同学写的很精彩”在语意上是更进一步的意思,故应把后句改为“小龙和小芳同学写的尤其精彩”。(3)联系“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每遇敌机空袭,听到警报声,就要躲入地下防空洞”可知,当敌机袭来,警报响起的时候,就要躲入防空洞里。所以“见机而会”在对联中表达的意思是:听到突袭的警报声就赶快躲起来。进入防空洞,人生安全就得到了保障。故“入土而安”在对联中表达的意思是:进入防空洞就安全了。45.考查拟写对联。上联末字为三声或四声,下联末字为一声或二声。故排除A和C。根据第一位同学发言中的“我认为汉语之美体现在遣词造句的精妙准确”可拟写上联为:常揣摩,遣词造句,精妙准确。根据第二位同学发言中的“中国人表情达意真的很喜欢用对偶,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妙不可言”可拟写下联为:善发现,表情达意,凝练整齐。故选B。46.(1)答案:D(2)答案:C47.(1)答案示例:这里是指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于自身而形成的基本素养。(2)答案:A   (3)答案:B48.(1)答案:C第114页共114页\n(2)答案:老舍(舒庆春)(3)答案示例一:《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与反动派进行斗争而遭通缉后写的作品。本书封面中鲁迅的半张面孔刚毅,目光深远,显现了他对社会冷峻地思考与批判,暗合了本书的内涵。答案示例二:《骆驼祥子》取材于朋友所讲的车夫经历。老舍出身于北平的贫民家庭,对底层劳动者有深入了解。本书封面中的城楼带有北平特色,下面车夫的剪影也是底层人生活的写照。【解析】46.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语句衔接。(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载体:泛指一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载(zǎi):年,刊登。载(zài):装载。故应该是载(zài)体,A错误;B.壁垒:古时军营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比喻对立的事物和界限,B错误;C.三个“阅读经典”带领的三个长句写出了“阅读经典”的作用,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它们之间用分号,【甲】处是三个分句的结尾,应该用句号,C错误;故选D。(2)本题考查句子衔接。横线之前是逗号,说明横线上的句子和前文关系紧密,语段前两句话介绍了“经典名著”的作用,“呈现出对于永恒意义的探寻”和横线上的句子都是对“经典名著”作用的解读,两个句子的句式相似。“呈现出对于永恒意义的探寻”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前面句子中的“它”,即“经典名著”,由此可判断,横线上的句子主语也是“它”,那么横线上的句子就应该用谓语结构开头,即“向今人敞开”,故选C。47.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对联、书法赏析。(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本义。从字面上看,“精神底色”指的是思想精神上的基本素养。语境义。结合“研读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我国传统人文、历史、地理、民俗等的机会。这一切积淀成我们的素养,内化在我们的血脉中”可知,这里指人们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让经典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滋养人们的灵魂,让传统文化内化在人们的血脉中,成为人们精神上的基本素养。第114页共114页\n故“精神底色”这里是指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于自身而形成的基本素养。(2)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主题一致。第一个空填的词对应的是“奸佞”,“奸佞”指的是人,第一个空应该选“英豪”。第二个空对应“悲歌”,名词,“美名”和“故事”都是名词,但是这个对联是为《水浒传》所作,而《水浒传》故事性强,其中的人物在品格上也有不足的地方,不全是“美名”,故第二个空选“故事”。第三个空对应“风云”,是名词,从词性上讲“肝胆”和“热血”都是名词,都可以,但是《水浒传》中展现的是兄弟义气,肝胆相照,故第三个空选“肝胆”。故选A。(3)本题考查书法赏析。“一叶浮萍”的字体是隶书,但是“连绵回绕”不是隶书的特点,而是草书的特点,B错误,选B。48.本题考查关联词语,文学常识和语言表达。(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是在追忆往事”和“也‘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两句内容上是两个方面,一个“也”字表明两句的关系是转折关系。A.因果关系;B.递进关系;C.转折关系;D.假设关系;故选C。(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思路:选择两个封面中的一个,结合所给的文字材料和书籍的具体内容、主旨所在,说说封面的含义。示例一:我选《朝花夕拾》这部书的封面。《朝花夕拾》这部著作是作者遭受通缉后写的,即是作者对早年青少年生活的回顾,也是对当时社会面貌的折射,既有温情,也有讽刺,讽刺那些黑暗的社会现象。封面上鲁迅露出半张脸,目光坚毅,显示出了他对社会的思考和批判,书的内涵和封面相符合。第114页共114页\n示例二:我选《骆驼祥子》这部书的封面。《骆驼祥子》是老舍根据真实的北京车夫的经历创作而成的,这里面有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亲眼见过的北京的底层人民的生活。封面上有代表北京的城楼,下面的车夫剪影则暗示了故事主人公,也是底层人民的生活写照,书的封面和故事内容相符合。49.(1)B(2)A50.    (1)诗经    (2)示例:希望观众借助展览了解孔子崇高的德行及伟大的思想。51.思而不学则殆52.C53.D54.A55.C【解析】49.(1)本题考查词语的音形义。“开宗”意思是开创某一教派或学派,符合语境,“开综”不是固定词语,没有意义,诲的正确读音是huì,注意不要误读为huǐ。故选B。(2)本题考查标点和关联词的运用。语句中“讲述儒家思想”“回顾孔子圣迹”“展示儒家历史”是三个并列的方面,结合“圣迹”后面的分号可知,甲处应用分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意义,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应用“不仅,还”连接,故选A。50.(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2)本题考查对主题的理解。“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景行”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这两个词可以恰当的形容孔子的品质,所以展览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为题,是想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的思想观点和高尚的品德。51.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背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中的名句,注意不要把“殆”误写为“怠”。52.本题考查对对联的理解。A.“德大千年祀,名高万世师”是山东省曲阜孔庙寝殿的对联,是歌颂孔子对教育的巨大贡献;第114页共114页\nB.“先师功德传四海,儒学精华照五洲”歌颂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传遍了四海内外,对国内外很多华人有重要影像;C.“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中“诗圣”指杜甫,“草堂”指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这是关于杜甫的对联;D.“半世经文传道授业,一代圣人杏坛讲学”中“传道授业”指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杏坛讲学”指孔庙有亭,亭边遍植杏树,名杏坛,据传孔圣人曾在此向门生弟子传道授业解惑;故选C。53.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AB项定语位置不对,再根据语段“其中既有唐代荣启奇问孔子葵花镜、历代御制孔庙碑拓片等文物精品,还有各种语言版本的《论语》,以及当代艺术名家创作的孔子题材艺术作品等”可知,介绍的顺序是文物精品、《论语》等书籍、艺术作品,D中“7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的顺序和语段顺序相照应,故选D。54.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书法赏析首先要了解汉字字体特点: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隶书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蚕头雁尾;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篆书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孔子庙堂碑》的字体端庄大方,笔画平直,属于楷书,不属于行书,排除B;《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的字体曲线较多,直线较少,属于篆书,排除C,D项所述“蚕头雁尾”是隶书的特点,故选A。5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A.观看雕像的感受不能用“跃然纸上”来形容;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表现的是安贫乐道的品质,不是“敬业乐业的精神”;D.“涓滑细流”是形容细水缓缓流动的样子,后面的“犹如波涛在澎湃”使用不当;故选C。56.    C    B57.    朝花夕拾    B    ɡuàn    ɡuān58.    丙    A    示例:壮志凌云,航天人坚守初心【解析】第114页共114页\n56.(1)①融入:融合;混入、混合。溶入:错误,不是词语。故选“融”。②“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结合语境分析,“以来”是错误的;“已来”是已经到来的意思。根据“‘云生活’已融入我们的日常”分析,未来已经到来。故选“已”。根据选项分析,选C。(2)甲处,前文引出“云生活”的话题,后是一句话的结束。文是介绍“云生活”。故用“句号”。“云课堂”、“云展览”、“云旅游”是“云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故“乙”处是表示省略,不再列举,用“省略号”。故选B。57.(1)考查对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掌握。《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事情。(2)B.错误。根据书法作品可知,《醉翁亭记》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为楷书。故选B。(3)根据“冠”的词性分析。动词时读“ɡuàn”,名词时读“ɡuān”。“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的“冠”的意思是:举行加冠礼,名词用作动词。故读“ɡuàn”。“既加冠”的“冠”的意思是“帽子”,故读作“ɡuān”。58.(1)根据“涵盖手稿、任务书、名单、邮票、模拟器、航天服等诸多品类”。后文应用“这些”指代承接,排除乙项。根据“‘太空奏响东方红’‘五十年砥砺前行’‘精神的力量’‘航天强国立新功’四个单元”分析,阐释的是不断传承发展的航天精神。排除甲。故选丙。(2)A.成语使用不恰当。引人入胜:意思是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不能形容“这台手摇计算机”。故选A。(3)本题考查对联知识,首先对联词性相同,仄起平收,词意相同或相反,结合题干文字信息可知与航天有关,可补写为:壮志凌云,航天人坚守初心(或航天人成就梦想)。“烈焰腾空”对“壮志凌云”;“东方红”对“航天人”;“直指”对“坚守(成就)”;“天宇”对“初心(梦想)”。59.    D    B    答案示例:梅兰芳是京剧旦角艺术的领军人物。    花木兰60.(1)答案示例:选择【甲】楷书,笔画平直、端正、有力,就如同梅兰芳先生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2)答案示例:“演剧醒世”“蓄须明志”体现了梅兰芳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61.C第114页共114页\n62.B【解析】59.(1)新纪元:新历史阶段的开端。亦指某种具重大意义的新的开始,常用于比喻某个重大事件开创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结合“‘梅派艺术’扭转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生为主’的局面”及“被视为京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可知文段指的是“梅派艺术”是具重大意义的新的开始,开创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纪元”的书写是正确的;故选D。(2)考查标点符号。①此处是独立引用了梅兰芳说的话,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②此处是引用了“梅派”这个称谓,属于部分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故选B。(3)考查词语的理解。“梅占百花魁”中的“梅”指的是梅兰芳。结合材料“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可知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结合“梅兰芳最终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梅派艺术’扭转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生为主’的局面,开创了‘生旦并重’的新纪元,被视为京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可看出梅兰芳在剧旦角艺术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梅占百花魁”强调的是梅兰芳在百花中占据的位置,结合题干给出的关于“魁”的几个义项及梅兰芳在剧旦角艺术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可知“魁”的意思是:为首的,领头儿的,指出梅兰芳是京剧旦角艺术中的领军人物。(4)结合文段中的“代父从军”及题干中的“木兰辞”可知此处应填写的人物是“花木兰”。60.(1)结合材料二“1938年梅兰芳避居香港,日本占领香港后,他留蓄胡子,息歌罢舞,不为日本人演出”“‘蓄须明志’‘演剧醒世’体现了梅兰芳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可知梅兰芳的性格是正直、爱国、坚贞不屈。据此可知,我们选择的字要能体现梅兰芳以上性格特点。【甲】是正楷,字体端正,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与梅兰芳正直、爱国、坚贞不屈的精神一致;【乙】是行楷,字形比较随意、灵动、洒脱,笔道流畅、潇洒多姿,与梅兰芳的爱国精神及民族气节不符。据此分析即可。第114页共114页\n(2)考查总结句。文段前半部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先生从北平移居上海,他陆续排演了一批抗敌救亡、抵御外侮的戏,唤起民众强烈的爱国热情。”写的是梅兰芳“演剧醒世”,后半部分“1938年梅兰芳避居香港,日本占领香港后,他留蓄胡子,息歌罢舞,不为日本人演出。”写梅兰芳“蓄须明志”。先写“演剧醒世”后写“蓄须明志”,总结句也应与这个顺序一致,因此划线句应改为:“演剧醒世”“蓄须明志”体现了梅兰芳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61.考查关联词。“京剧艺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厚度和独特性”属于递进关系,应选择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A表示假设关系,B表示因果关系,C表示递进关系,D表示转折关系。故选C。62.考查修辞手法及词语的使用。B.“雍容华贵”指文雅大方,从容不迫,豪华富贵。一般用于形容牡丹,梅花是高洁、坚强、淡雅的,此处用“雍容华贵”形容梅花,不恰当;故选B。63.    B    意志坚定不受环境的影响。    C64.    从鲁迅培养青年走上革命之路、文学之路和艺术之路的点滴中。    甲    丙    D65.A【解析】63.(1)B.九霄,指极高的天空。霄:天空。不能写成“宵”。故选B。(2)结合图片可知,磷,损伤。缁,黑色。意思是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3)C.“进取之心”与“志存高远,日日精进”搭配,“律己之心”与“按行自抑,时时自省”搭配,“平常之心”与“淡泊宁静,久久为功”搭配。故选C。64.(1)结合前文“他以智慧抵抗黑暗,感召无数进步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鲁迅在文学青年的培养上,始终不遗余力、甘为人梯”“此外,鲁迅还大力提倡新兴木刻”可知,按照一一照应的原则,应改为:从鲁迅培养青年走上革命之路、文学之路和艺术之路的点滴中。(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句鲁迅的名人名言,出自鲁迅的《自嘲》,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第114页共114页\n第一幅作品为篆书。特点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可以让人感受到鲁迅的爱国情怀和奋斗到底的决心。第一幅选甲。第一幅作品为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让人感受到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骨与气节。第二幅选丙。(3)D.衍太太、范爱农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故选D。65.A.“蓬勃坦荡”是并列短语,“普照四方”是动宾短语,“迎风绽放”是偏正短语,“蓬勃坦荡”都要重读。故选A。66.    B    (假如/如果)没有韭花酱,再鲜香的手把肉也难免失色。    答案示例:没有改变韭花酱(调出)的味道/没有改变用韭花酱调味的做法。67.    C    B68.B69.D70.C【解析】66.(1)B.有误,“渐次”的意思是“渐渐”,这里指碾碎韭花是为了让含硫化合物渐渐释放出来,用在这里是正确的,不用修改为“间次”;故选B。(2)这个句子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没有韭花酱”是作者的一种假设,并非表示假设的让步,前面应该用“如果”或“假如”。(3)此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变其宗”指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结合下文的“虽然调料有十几种,但是韭花酱的地位始终难以撼动”可知,这里的“不变其宗”在这里指没有改变用韭花酱调味的做法。67.(1)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阅读文段可知,补充的三个句子应该按“未开之时”“初开之时”“盛开之时”的顺序,“拳为花苞”很明显是描写未开的韭花的情态的,故③为首句;①说“每一苞都直挺出五六十个紫色花棒”,②说“每根花棒又二次炸裂”,由此可知②紧承①。正确的语序应为③①②,故选C。第114页共114页\n(2)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甲后面是一个短暂的停顿,应该用逗号,下文依次介绍韭花未开、初开、盛开时的状态,“拳拳曲曲,跃跃草丛”是这层意思的结束,乙处应该用句号;故选B。68.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对联的能力。对联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一致;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结合“淡中有味”这一特点可知,①处应该填“茶水”,排除CD;上联说茶水“淡中有味”,下文则要对应菜根“苦里求甜”;故选B。69.此题考查书法鉴赏。D.有误,《韭花帖》属于行书字体,字体点画生动,结构端稳,清秀洒脱;故选D。70.此题考查修辞手法和词语的使用。C.有误,“精美绝伦”意思是精致美妙,无与伦比,用来形容“韭菜炒鸡蛋”这道菜显然不恰当;故选C。71.    A    修改:神舟十三号创下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多个“首次”,是一次载人航天的圆满之旅。72.    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D    C73.    示例一:选择[甲]    文化内涵:“鲲鹏”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奇大无比的生物,能上天入海。用“鲲鹏”表达了航天社团对浩瀚宇宙的向往。书体特点:“鲲鹏”二字是行书,行云流水,如同航天员在太空自由翱翔,十分潇洒飘逸。    夙愿/心愿/梦想【解析】71.(1)A.“载誉归来”的意思是带着得到的荣誉回到自己的家或者什么地方。表达了高兴的心情和光荣的象征。“载”在文中是“承载,带着”的意思,应读zài。故选A。(2)语序不当,应改为:神舟十三号创下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多个“首次”,是一次载人航天的圆满之旅。72.(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对话。结合王亚平的答语“最大的挑战就是要保持信号畅通了吧”可知,问题应该是“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第114页共114页\n(2)第一空:简单明了:指事情或问题不复杂,一看就明白。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语境的意思: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学变得让人都明白。故“通俗易懂”合适;第二空: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应运而生:本指顺应天命而降生。现指人或事物适应时机、潮流而出现。“民族自豪感”是一种情感,故“油然而生”合适;故选D。(3)C.不恰当,“最灿烂的一颗”与“明灭可见”矛盾。改为:空间站是璀璨星河中最灿烂的一颗。故选C。73.(1)根据“校园航天社团”的“社团”可知,这是一个多人参加的团体,所以应该体现社团中的人物的精神品格和面貌。“天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现在也指中国空间站。是一个地名,不能体现社团中的人物的精神品格和面貌。“夸父”是一位上古人物。启示我们应该有斗争精神,勇敢地与世界作斗争。不能体现社团中的人物的精神品格和面貌。“鲲鹏”华夏上古神兽,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出现的神兽,是奇大无比的两种生物。用“鲲鹏”表达了航天社团对浩瀚宇宙的向往。同时“鲲鹏”二字是行书,具有点画书写灵活、流美等特点,如同航天员在太空自由翱翔,十分潇洒飘逸。据此选择即可。(2)本题考查填空。这首诗的韵脚是“an”。同时也表达“愿望”的意思。故应填:夙愿、心愿等。74.    C    A    他不再是演员吴京,而是一名让他们信任的战友    A75.A76.看似与表演无关的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技能。77.    戏剧结构的“三一律”    艺术是相通的,其表现手法可以相互借鉴。78.D【解析】74.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字音、病句、句子排序。(1)第一空:孕育:怀胎生育;比喻在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蕴含:包含在内。在此形容武术包含礼、善、勇、信、敬、恒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应使用“蕴含”一词。第二空:第114页共114页\n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爱不释手:喜欢得舍不得放手。在此形容邓超非常珍视现实生活里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应使用“如获至宝”一词。故选C。(2)人才济济(réncáijǐj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提供(tígōng):供给。故选A。(3)病因:关联词使用不当;根据前文“特种兵接受什么样的训练,他就接受什么样的训练”可知,在经历过部队体验生活后,战士们将吴京当作了并肩作战的“吴班长”(战友),而不是演员吴京,以此表示对他的认可;这个句子需要调整语序,并且将“不仅是”改为“不再是”。改成:他不再是演员吴京,而是一名让他们信任的战友(4)本题考查排序。所填语句体现了电影作品的特点;“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体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故事、文化,所以应是先“彰显彰显传统文化”(①句),再“传播”(②句),再从更大的范围体现其意义(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故排序为:①②③;故选A。75.本题考查标点符号。“《长津湖》的特效、导演阵容、演员阵容、参与演出的战士数量,都堪称中国电影之最”是直述式文意已完足的句子,应使用句号;“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英雄为我们做了什么”为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应使用句号;故选A。76.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第114页共114页\n联系第二段“他八岁时就能写匾额;十岁开始练拳,颇有成绩;十五岁时成立了‘小小剧团’,自编自演;到上海读大学时,长辈叮嘱他学法律,可他却偷偷去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黄宾虹、潘天寿,虽然手里画着山水长卷,心里却又惦记起了西班牙画家戈雅的油画……谁会想到,在日后接拍电影时,他的这些‘旁门左道’也都派上了用场”可知,“派上了用场”的“旁门左道”指代的是前文所说的赵丹所学习的东西(爱好、兴趣);可见“旁门左道”在此是指看似与表演无关的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技能。77.本题考查语句的补充与探究。“国画中的留白,电影拍摄的长镜头”“都可以在写作中运用”可知,所补充的例子应体现艺术的展现形式与特点,如:摄影的构思,等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可以应用到写作之中,可见艺术是互通的,其表现手法可以相互借鉴。78.本题考查修辞手法。D.根据“生活是一座宝库,给了《我不是药神》等影片的编导们无穷无尽的灵感”可知,生活是影片创作的源泉,认真发掘生活中的故事可以创作出更多精彩的影片;“很多真实的事都可以成为怒放的花朵”本体表述不恰当,可改为“很多根据真实的事创作出的影片都可以成为怒放的花朵”;故选D。79.C80.A81.B82.一束小小的绒线花,继承了奥运颁奖仪式赠送花束的传统,践行了绿色办奥理念,体现着奥林匹克精神。83.D84.B85.    答案示例一:选行书,    行书灵动流畅,能体现出专刊将冬奥运动的活力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相融合的特点。答案示例二:选隶书,隶书雅致古朴,能体现专刊主题以及各栏目中传统文化所传递出的国风之美。【解析】79.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C.相间:意思是一个隔着一个。“间”应读作“jiàn”;故选C。第114页共114页\n80.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巧妙结合”在句中是意思是《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将多种手法融合贯通到一起;A.融会贯通:意思是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与句意相同;B.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与句意“多种手法融合贯通”不同;;C.心领神会: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与句意“多种手法融合贯通”不同;D.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与句意“多种手法融合贯通”不同;故选A。8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联系前后文可知,“本届冬奥会花束由玫瑰、月季等六种花材组成,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与“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在原有花束中增加了一支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呈并列关系,分别讲述了冬奥会花束和冬残会花束所象征的意义,故中间应该用分号“;”隔开。“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在原有花束中增加了一支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这一句已经说完,语意已尽,故应用句号“。”结尾;故选B。8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画线句“一束小小的绒线花,体现着奥林匹克精神,继承了奥运颁奖仪式赠送花束的传统,更新了绿色办奥理念。”中,“更新了绿色办奥理念”搭配不当,应把“更新”改为“践行”;另外,整句话的语序不当,应该将“体现着奥林匹克精神”和“继承了奥运颁奖仪式赠送花束的传统,践行了绿色办奥理念”互换位置。8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分析能力。D.【丁】句“攀巅峰,陷低谷”对仗工整,句式比较短,体现出金博洋坎坷起伏的花滑之路,而不止有“鲜花掌声相伴”;故选D。第114页共114页\n84.本题考查对联的应用。根据下联“曲动青春梦想圆”可知,这幅对联根据词性可以划分对“曲(名)/动(动)/青春(名)/梦想(名)/圆(动)”故可以排除A、D两项;联系上文“音乐结束,伴随着完美的收场,金博洋激动落泪。虽无缘奖牌,但他超越了自己,取得个人本赛季最好成绩。”可知,金博洋是没有取得奖牌的,故不适合说“胸怀信念冠军到”,可以排除C项;故选B。85.本题考查对书法字体的赏析。左边的作品是行书,其特点是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适用性比较高;右边的作品是隶书,其特点是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比较古朴雅致。答案示例一:选行书,行书灵动流畅,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既有楷书实用性高的特点,又兼具草书艺术性高的特点,能让人感受到冬奥的活力洒脱,又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飘逸。答案示例二:选隶书,隶书始创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选用隶书作为封面标题,能够体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古朴韵味。86.    C    A    熄灭,巧妙绝伦。    答案示例:北京冬奥会像一座桥,实现了情感相连人心相通。87.B88.C89.答案示例:选甲幅。它使用行书字体,笔画勾连,灵动飘逸,展现了奥运健儿在冰雪赛场上行云流水、自由飞驰的竞技状态和精神追求,与张同学的演讲主题一致。【解析】86.(1)“从‘WelcometoChina’到‘ThankyouBeijing’,志愿者们的灿烂微笑,成就一段段友爱佳话”“从‘我们是紧密的伙伴’到‘奥林匹克,真好’,运动员们惺惺相惜,友谊跨越山海”句式,是表现志愿者和运动员精神面貌的两个分句,因此中间要用分号;“‘微火’照亮世界,梦想永远飞扬”是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结尾要用句号;第114页共114页\n故选C。(2)“是一届展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盛会”与“是一届中国拥抱世界的盛会”是并列关系,要用“既”“又”来联结;“是一届世界人民相知相交共享欢愉的盛会”与前两句是递进关系,要用“更”来联结;故选A。(3)息灭——熄灭,意思是停止燃烧。巧妙绝仑——巧妙绝伦,意思是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4)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第③段和第④段的第一句话都是比喻句,因此第⑤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也要以“北京冬奥会像……”开头,然后结合段意概括其意义。第⑤段写的是志愿者、运动员展现的人类一起向未来的情感联通,因此可仿写为:北京冬奥会像一座桥,实现了情感相连人心相通。87.本题考查字音。B.“人才济济”中的“济”应该读“jǐ”;“济济”形容人多,阵容盛大。故选B。88.本题考查演讲的处理。C.第⑥段的第一句话,“‘微火’照亮世界,梦想永远飞扬”位于结尾,语调应激昂高扬,以体现铭记北京冬奥会的美好,一起向未来的梦想。因此本项说法错误;故选C。89.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甲幅字体是行书,乙幅是隶书,可任选一幅,结合字体特点与演讲稿内容,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如:选乙幅。它使用隶书字体,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扁长方形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显得庄重典雅,与奥运会体现的人类合作与团结的时代精神相适应,与张同学的演讲主题较符合。90.    C    B91.A92.    B    C第114页共114页\n93.    清代    曹雪芹94.    答案示例1:我选甲行书,    行书如行云流水,舒展有型。就像“八绝”技艺的延绵流传,每一样作品都非常精美,非常优秀。示例2:我选乙篆书,篆书浑厚纯朴、绚熳多姿,就像“八绝”技艺,源于民间又流传于民间,绚丽多彩又有文化内涵。【解析】90.(1)地利人和,意思是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而言。与“地理环境”搭配,用“得天独厚”。人文荟萃,意思是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风云变幻,意思是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结合“工匠云集”可知,应填“人文芸萃”。故选C。(2)燕京,yānjīng,北京的旧称。坐落,指房屋、田地等的位置所在。古刹,gǔchà,古寺。演绎,推演铺陈。故选B。91.A.“错彩镂金的景泰蓝、温润细腻的玉雕、雅致大气的京绣”与“一座座无法攀登的高峰”没有相似点,比喻不当。故选A。92.(1)结合“‘京’粹”可知,上文应写景泰蓝在燕京(北京)的地位,因此,上句应用“燕京八绝之一”与之衔接,故选B。(2)结合“先是”“而后”可知,“两个阶段”是领起下文,故甲处用冒号;“先是随着东西贸易的兴起,掐丝珐琅器传入我国”与“而后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造成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艺便随着西方艺人传入我国”是并列的两个分句,故乙处用分号。故选C。93.考查文学常识。结合“《红楼梦》”可知,其作者为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第114页共114页\n94.考查书法鉴赏。甲是行书,行书结体多姿,书写自由,活泼有神,如行云流水。与“八绝”技艺的延绵流传相契合,体现出“八绝”技艺的精美、优秀。乙是篆书,篆书象形字很多,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大都属于因形立意,或因意造型,看起来古拙典雅,耐人寻味。与“八绝”技艺古老而神秘,古朴而典雅正相契合。95.    (1)B    (2)D96.A97.    (1)C    (2)答案示例:表达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重之情。    (3)①陶弘景    ②南宋98.【甲】【解析】95.(1)B.②中的冒号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不应改为句号。(2)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甲】处:前后分句是因果关系,“重视牛”是“禁止屠宰耕牛”的原因,故填“所以”。【乙】处:“就是”表示肯定,肯定田单的“火牛阵”是军事用牛的典范;“也是”表示分句间的并列关系,不符合语境。故填“就是”。故选D。96.A.“对牛弹琴”这个成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牛”本义指牛,比喻愚蠢、木讷的形象。没有体现“牛为大物”这个意思。故选A。97.(1)排序。①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出自陆游的《饮牛歌》。表达自己虽年老也要收复的土的坚定信念。故放在【乙】处;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自嘲》。诗句在鲜明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强烈的爱和对敌人的强烈的憎。故放在【丙】处;③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这是陶弘景在隐居时写的诗句,表明自己归隐山林的决心。故放在【甲】处。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②。故选C。第114页共114页\n(2)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词语。结合句子分析。“鲁迅愿做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可知郭沫若要做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牛”的尾巴,表达了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也体现出对鲁迅先生的敬重;茅盾说“做牛尾巴上的毛”“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从中也能看出茅盾为人民服务的愿望,“帮助牛”则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支持与敬重之情。(3)《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98.本题考查句子衔接。根据上句“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就是要苦干实干”确定主语为“老黄牛精神”;再结合后面的具体事例“一个个快递小哥…织就了世界最大的物流运输网络”“一支支科研尖兵……创造……成就”“一位位基层干部……书写下‘最成功的扶贫故事’”可知,这些事例的共同点是“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奇迹”。故选【甲】。99.    【甲】答案:茅盾(沈德鸿、沈雁冰)    【乙】答案示例:怀着敬意赞扬劳动者    C100.    B    C    答案示例:建国初期各行各业群星灿烂,新的时期各条战线上也英雄辈出。101.    A    我为分镜头(二)    选择【丙】。    丙是行书,流畅的行书表现了手的灵巧。102.到田间去,出出汗【解析】99.(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及词语解释。《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因为“赞”是赞美、赞颂的意思。所以“礼”的意思应是“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赞”的意思就是“怀着敬意赞美”,“劳动者礼赞”的意思就是怀着敬意赞扬劳动者。(2)本题考查学生词语辨析。A.忙碌:事情多,不得闲。忙忙碌碌: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不影响句意;B.勤恳:勤劳而踏实。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不影响句意;第114页共114页\nC.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指指点点:指频繁挑出他人的缺点咄咄逼人,或背后评论人。意思不同,影响句意;D.风雨:比喻艰难困苦的事情。风风雨雨: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不影响句意;故选C。100.(1)本题考查学生字音、字形辨析。B.模——mó,模范:值得学习的,可以作为榜样的人。故选B。(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辨析。甲处前句“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三十二年如一日,生动地诠释了艰守的内涵”主谓宾齐全,句意完整,应用句号。乙处前句“干一行爱一行”与后句“钻一行精一行”在语义上是递进关系,应用逗号。故选C。(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从时间顺序来看,“建国初期”要早于“新的时期”,故应调整语序为:建国初期各行各业群星灿烂,新的时期各条战线上也英雄辈出。101.(1)本题考查修辞方法及词语辨析。A.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句中用来形容“电锯轰鸣声、钎子咔嚓声、运冰车马达声”,用错对象。故选A。(2)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甲为隶书,扁平厚重,富有力量之美。乙为楷书,端庄典雅,中规中矩。丙为行书,字体飘逸,潇洒流畅。可分镜头(一),根据语段中的“一双双红肿粗糙、充满力量的采冰人的手,才终于从硬冷的手套中解放出来”可选择隶书,扁平的结构与粗重的笔画表现手的力量。10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根据语段中的“在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养成”可知,叶圣陶认为,学生的劳动习惯可以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养成。据此可拟写为:在田野里,做点农活。第114页共114页\n103.    B    【甲】扬州    【乙】成都104.    A    示例一:【甲】,【乙】。正因为具有工匠精神,才能产生非凡创造力。示例二:【乙】,【甲】。上一句提到“不是昂贵食材的堆砌”,承接“让最普通的食材也能化为神奇”,语意衔接更加顺畅。    D105.    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叫“吃一堑长一智”    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有时借助大家熟悉的事物表达复杂深刻的内容,因而有些词汇词义不断引申扩大,具有了非常丰富的语意内涵。106.    首先亮相的引发人们强烈兴趣的高科技产品。    我选【乙】,该对联“烹煮”与“调和”,“三鲜”与“五味”对仗工整,内容很好地切合餐厅的主题,字体古拙秀雅,能够很好地向外国友人展现中国书法和美食文化之美。【解析】103.(1)第一处:逗号,后面是客观陈述,并不是引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内容,故用逗号,不能用冒号;第二处,前面是淮扬菜的价值内含,后面是淮扬菜的品类,是两方面内容,故用句号。故选B。(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选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描写的扬州之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故【甲】指的是扬州。“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生地是成都杜甫草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自《春夜喜雨》,“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也可简称为锦城。故【乙】所指的是成都。104.(1)“用双手拧成长条”这里是握住糖浆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用力,使其成为长条,故读níng;“尽量抻拉”这里用“尽量”修饰“抻拉”作副词,即做大限度地抻拉。故读jǐnliàng。故选A。(2)“一份迎难而上的工匠精神”与“一种让最普通的食材也能化为神奇的非凡创造力”构成因果关系,如果是【甲】,【乙】,则强调因为具有工匠精神,才能产生非凡创造力;如果是【乙】,【甲】,则强调产生非凡创造力这一结果。同时,与上一句提到“不是昂贵食材的堆砌”,承接“让最普通的食材也能化为神奇”,语意衔接更加顺畅。第114页共114页\n(3)醇厚:(气味、滋味)纯正浓厚;淳厚:指淳朴敦厚。醇厚和淳厚都可解释为纯朴忠厚,形容为人淳厚谦逊。但醇厚还具备另一层释义,可解释为:(气味、滋味等)口味纯正浓厚。句中指的是物品的滋味,故用“醇厚”恰当。各有千秋:原意是都有流传下去的价值。后引申为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句中形容各有特点,故“各有千秋”恰当。故选D。105.做题时,可列举“吃”有关的句子即可,不能用其本义。示例:做事困难叫“吃力”;结论:汉字发展过程中,字词的意思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引申出很多种意思,语意不断丰富,内涵不断扩大。106.(1)“智慧餐厅也仅仅是道开胃菜”意思是,智慧餐厅把人们的智慧开发出来,让人们对充满智慧的高科技产品有了胃口,产生兴趣。(2)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可针对对联的内容与餐厅的关系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示例:我选【甲】该对联“炮制”与“品味”,“不敢省人式”与“不敢减物力”对仗工整,把美食制作的费力、费脑,及真诚去做美食的态度很好的表现出来,既体现真心做美食的诚恳态度,又能展现中国书法之美。107.    五月的开头    D    示例:我选甲,    甲是篆书,    因为篆书古拙典雅,有文化味道,与论坛主题相合。108.    C    A    A    郭沫若    屈原109.D【解析】107.(1)①根据“端午”在五月初五,“午”原写作“五”,可推测,“端”在这里的意思是“五月的开头”之意。②端正无碍:是指人世间的一切都很好,没什么阻碍。端:端正、正派;举其一端:列举出其中的一方面。端:事物的一头;无端指责:没有根据的指责。端:道理、根据;第114页共114页\n初见端倪:看到了事件的雏形,有了初步的印象。端:开端,眉目;行为不端:行为不符合道德或法律规范。端:端正、正派;故选D。(2)本题考查表达运用能力。从中选择一个汉字,围绕“端午起源与文化”展开论述即可。示例:我选乙,乙是隶书,因为隶书蚕头燕尾,书写时化圆为方化弧为直,方方正正,与端午纪念先贤的文化契合,符合论坛主题。108.(1)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读音:jìsì;祈福纳祥:向神求福,接收祥瑞;嫉妒:jídù,忌妒。衍生:yǎnshēng,演变发生。故选C。(2)【甲】从“后来”知,这是分别介绍祭龙活动的前后意义的变化,是两个完整的句子,故用句号;【乙】处,后面是对前面介绍内容的举例,是句子的一部分,故用逗号。故选A。(3)从后文“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与辟阴邪、祛病防疫内容有关”内容知,前后构成因果关系;且“据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及季节时令推算,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这天的草药药性最强”是这一结果的两方面原因,故这两者间是递进关系,用“而且”连接恰当。故选A。(4)“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出自郭沫若的话剧《屈原》。话剧《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109.第114页共114页\nD.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常指景点、风景。句中形容对诗句的感受,不恰当。故选D。110.    B    C111.    A    D    答案示例: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不负国家!112.A113.    萌发的新芽    娇小柔嫩    却又生机勃勃【解析】110.(1)本题考查书法鉴赏。校徽的内容是“北大”二字,上为“北”,下为“大”,其书写特点为: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符合篆书特点。故选B。(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第①空:“新青年”是杂志名称,故用书名号。第②空:两个书名号紧密相连,不需要顿号。应该用“》《”。故选C。111.(1)本题考查学生字音、字形辨析。A.有误。“交会”用于较实的物体,交汇专用于水流、气流或历史潮流等。“交汇”使用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要展现出青年的朝气与活力”和“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一种递进关系,但是更强调后者。A.是因果关系;B.是假设关系;C.是选择关系;第114页共114页\nD.是强调后者递进关系;故选D。(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本句是总结语。根据“擎着百年炬火,我们走在历史交汇的时刻”可知,第一个词语应为“不负时代”。根据“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可知,第二个词语应为“不负青春”。根据“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知,第三个词语应为“不负祖国”。故改为: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不负国家!112.本题考查学生成语与修辞手法辨析。A.第①句把共青团比作“五月的花海”和“初升的太阳”,分别突出了她的活力和朝气。故选A。113.本题考查仿写。结合句中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和“青春是……,……,却又……”的句式进行仿写。示例:青春是清晨的薄雾,朦胧含蓄,却又适合徜徉。114.    A    选择甲。行书线条流畅灵动,如行云流水一般,体现了三星堆文物的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或选择乙。隶书方劲古拙,体现了三星堆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古蜀王国的宏大古朴。    通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和研究,封存千年的历史文物重现在人们眼前。115.    C    发现我的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    A116.B117.通过观看展览,我不仅了解了三星堆历史遗迹,还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坚定了文化自信。【解析】114.(1)B.“震憾”书写有误,应为:震撼;C.“搏大”书写有误,应为:博大;D.“间”在词语中是“隔开,不连接”的意思,应读“jiàn”;故选A。(2)考查书法字体鉴赏。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第114页共114页\n可以选择甲。甲是行书,这一字体的特点是潇洒飘逸,流畅灵动,如行云流水。联系材料中的“流光溢彩、熠熠生辉,闪烁着人类文化遗产的魅力光芒”可知,行书的特点可以体现三星堆出土文物的这一特点。故可用行书。可以选择乙。乙为隶书,这一字体的特点是古朴劲拙,沉稳大气。联系材料中的“感知深邃【乙】(博     搏)大的文明,聆听古蜀王国宏大古朴的心声”可知,三星堆具有深邃博大的文明,彰显了古蜀王国的宏大古朴。选择隶书,可以体现这一特点。故可用隶书。(3)联系材料中的“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有沧桑凝重的城墙、久经岁月的城壕和阴森肃穆的祭祀坑,发掘出青铜器、玉石器、金器、陶器、骨器等上千件精美文物”可知,经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和研究。封存了几千年的三星堆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亲身感受着当时的社会生活。又仿佛三星堆的这些文物,穿越了几千年的风尘,来到了现代社会,向人们展示自己的风采。所以“穿越时空”在这里的意思是通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和研究,封存千年的历史文物重现在人们眼前。115.(1)第一空:空白处前后句语义联系紧密,后句是从前句数据中得出的结论,应用逗号。第二空:表意完整,应用句号。故选C。(2)“我发现”语序不当,应改为“发现我的”。(3)①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将毕或已毕,桌上杯盘碗筷等乱七八糟的样子。不能用来形容器物的碎片,用错对象。故选A。116.①根据前句“碎片”可知,此处应用“拼凑”。②“古老文化”是一个偏正短语,“精美文物”为偏正短语,与之相对。故选B。117.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如:这次观看展览,不仅让我对三星堆历史遗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了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118.B119.答案示例:老虎历来被看做阳兽,有阳刚之美,也因此常被赋予镇宅、保护儿童(保护神、保平安)的寓意。第114页共114页\n120.①外形特点②虎是权力的象征121.甲   理由示例一:杜虎符是先秦时期的兵符,先秦使用的书体是篆书。理由示例二:杜虎符身上的文字是篆书,本着统一美观的原则所以配文字也应该是篆书。122.B123.苏轼124.C125.A【解析】118.B.“祈求”中“祈”读作“qí”。故选B。119.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第一处:“老虎历来看做阳兽”的主语是“老虎”,应该改为“被字句”。第二处:本句是全段的中心句,概括不全。结合下文可知,应该概括“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和“老虎视为儿童的保护神”两个功能。据此改为:老虎历来被看做阳兽,有阳刚之美,也因此常被赋予镇宅、保护儿童(保护神、保平安)的寓意。120.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虎因有着威严的形象令人敬畏,在古代军队中备受推崇,也成为权力的象征”概括得出:虎是权力的象征;根据“虎符自春秋战国一直应用到秦汉时期,因外形似卧虎而得名”得出:虎符外形似卧虎而得名。121.本题考查理解赏析。首先明确态度。甲图合适。根据“图一是先秦时期的杜虎符,它是目前发现最早且保存完好的一兵符”可知,因为在先秦时代,文字是篆书。据此分析,甲图合适。12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这是介绍虎在古代军队中备受推崇的例子,据此分析,①应该用“分号”。②处是举例完成,是这一句话的结束,应该用“句号”。故选B。12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第114页共114页\n12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的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呢。据此分析“该诗借用虎不食子、虎有情的温情一面,表达了自己对英雄豪杰不应当有柔软内心的看法”有误。没有借用“虎不食子”的意思,表达了自己对英雄豪杰也应当有柔软内心的看法。故选C。125.本题考查对联。根据词性相当和内容相关分析,“少年”是名词,“挂”是动词,“云帆”是动词,“济”是动词,“沧海”是名词。B.“玉虎迎新春纳五福”是新春联;C.“猛虎藏山林震寰宇”中“藏”不合适,“藏”在山林中,不会“震寰宇”。D.“虎啸东方江山如画”与“少年挂云帆济沧海”词性不相当;故选A。126.    D    示例:长江的支流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在长江干流两侧。127.    A    示例:古时候人们出入四川盆地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长江,一条是栈道。    C128.    C    D    B【解析】126.(1)“滋养”意思是养育,培养,供给养分。“滋养”为正确书写。故选D。(2)根据文段内容“万里长江横贯东西,支流辐辏”和词典释义“形容人或物聚集”,可知“辐辏”在这里的意思是:长江的各条支流就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紧密聚集在长江干流的两侧。127.(1)根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意为四川一带的山路,非常地难以攀爬,走这样的道路,比上天还难。)”“千古魂销蜀道难,畏途巉岩不可攀(大意为干百年来这蜀地道路的艰险与困难都让人心神沮丧,山路险道峭岩实在难以攀登。)”可知,这两句诗词是古人描写蜀地道路的艰险与困难,正是对四川交通艰难险阻的真实写照。故选A。第114页共114页\n(2)根据材料“出入四川盆地的这段长江又叫川江”“栈道是古人在悬崖陵壁上开凿出来、架设起来的路”可知,作者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先介绍了川江,再介绍栈道,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和事实发展顺序,因此这句话需调换前后顺序以与后文一一照应,改为:古时候人们出入四川盆地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长江,一条是栈道。(3)A.“既然……不如……”关联词搭配不当;B.“或者……或者……”反映事物的若干种情况或性质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C.“与其……不如……”前后分句表示两种不同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中,只有一种更合适,且已经做出了取舍,前舍后取;D.“要么……要么……”反映事物的若干种情况或性质中有且只有一种情况存在;结合句子“说是一条路”“说它是一座无与伦比的桥”可知,一种是把栈道形容成路,一种是形容成无与伦比的桥,通过栈道的特点“栈道是古人在悬崖陵壁上开凿出来、架设起来的路”可知,形容成无与伦比的桥更合适,作者做出了取舍,前舍后取;故选C。128.(1)甲处,“楼阁共七层,每层墙壁都在说话”这是一个说明事实,文意完整的陈述句,因此这里用句号;乙处,“一层饰有礼器及编钟编磐,盛唐之音从远处传来,朦胧又清晰”是完整的陈述句,文中指一层的介绍到这里结束;再结合“三层绘有壁画《临川梦》,传说汤显祖在此排演过《牡丹亭》”前的句号可知,这里也应用句号。故选C。(2)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故选D。(3)首先,根据图片中的字迹可判断出字体是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因此可以排除A、D;其次,行书的书写特点是笔势潇洒,自然流畅;而C选项中“连绵回环,自由飘逸”是草书的特点。故选B。第114页共114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9-02 00:47:07 页数:114
价格:¥15.88 大小:6.64 M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