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运动 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运动专项测试卷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2.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最可能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先减小后增大B.空气的湿度先减小后增大C.河流的水位先降低后升高D.大气逆辐射先减弱后增强2021年3月15日至16日,我国北方多地出现沙尘暴、扬沙或浮尘天气,影响面积达到46.6万平方千米,这也是近十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下图为2021年3月15日20时气压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12页共12页\n3.甲、乙两地的最大气压差可能是()A.57hPaB.59hPaC.60hPaD.62.5hPa4.某同学据图对本次沙尘天气如此强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叙述正确的是()①甲附近数值1040——一个强大的高压②我国北部边境线附近密集的等压线——强风③L锋线——两侧气团湿度的巨大差别④丙、丁、戊附近等压线数值1015.1015.1020——多个强大的低压中心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2016年12月,入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全国多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下图是我国南方局部区域该时段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000米高空等气压差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此时,下列城市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A.南昌B.长沙C.武汉D.重庆6.若仅考虑天气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A.重庆盛行下沉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B.武汉盛行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C.重庆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D.武汉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第12页共12页\n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74年在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沉船中发现了一副牵星板和大量南洋特产香料。图a示意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航线。图b示意牵星板及其使用方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朋的诗句“北风航海南风回,远物来输商贾乐。”描述了出入泉州港的商贸盛况。商船选择“北风航海南风回”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温差冬季比夏季大B.海陆热力差异冬季比夏季显著C.洋流势力冬季比夏季强D.海陆气压形势冬季与夏季相反8.在一艘满载香料的宋代商船上,有水手用牵星板观测北极星时,使用六指板下缘对齐水平线,上缘正好对准北极星。该商船当时的航程和位置是()A.回航   甲B.回航   乙C.出航   丙D.出航   丁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3000米附近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B.甲风带与高空风向完全相反C.甲、乙风向相同时,则两者同属一个风带D.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多降水10.若该图分布在此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可能的是()A.甲风带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B.该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C.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第12页共12页\nD.该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读北半球大气环流中极锋(图中虚线)形成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气压带,箭头①②表示风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①②风带的盛行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和东南风B.西北风和东南风C.西南风和东北风D.西北风和东北风12.受图示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的是()A.甲气压带B.乙气压带C.丙气压带D.②风带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气候类型()A.气温逐月升高B.气温季节变化小C.9~12月降水最多D.降水季节变化小14.该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及成因()A.9~12月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9~12月   西风带控制C.5~8月   气压带风带移动D.5~8月   东南信风控制下图示意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甲、乙、丙、丁代表气压带,①②③代表风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12页共12页\n15.图中气压带()A.甲、丙盛行上升气流B.乙、丁控制下多雨C.甲、丁为高气压带D.丙、丁成因相同16.常年受②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aB.bC.cD.d第Ⅱ卷(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梅雨异常会给我国江淮地区带来严重的旱涝灾害。研究发现,梅雨期雨带的位置与下图中A气压中心密切相关,而降水强度往往与B气压中心的发展有一定联系。A气压中心是一个永久性存在于太平洋之上且自下而上的深厚气压系统,范围一般采用588百帕等压线包围的区域为代表。B气压中心是从地面至6000米高空的一个暂时性冷气柱,在其活动期间,能够引起北方干冷空气南侵。下图为梅雨期B气压中心形成后部分区域的平均气压分布图和江淮地区平均雨量逐日演变图。(1)解释A气压中心形成原因。(6分)第12页共12页\n(2)描述B气压中心形成后江淮地区降水量的变化。(3分)(3)说明B气压中心活动影响江淮地区降水强度变化的过程。(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倒暖锋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天气过程,其基本具备暖锋的特征,但又和暖锋有明显不同。在倒暖锋天气形成的前两天,会有寒潮袭击我国东北地区。下图是某次倒暖锋过境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形势图。(1)简述与一般暖锋相比倒暖锋的特点。(4分)(2)分析受倒暖锋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气温特点及形成原因。(8分)(3)简述倒暖锋对我国东北地区降水分布的影响。(3分)19.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长江入海口地区(图中A地区)进行相关地理资料的收集,请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北半球的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气压(高或低)中心,它割断了__________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______上(海洋或陆地)。(3分)第12页共12页\n(2)从风向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冬季盛行_____风,夏季盛行_____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3)长江入海口附近典型地貌为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作用。(2分)(4)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0.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序号是______和______(填序号)。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4分)(2)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此时是北半球__________季。(1分)(3)当⑥⑦夏季风势力强劲的时候,南亚的盛行风向是______,此时亚欧大陆低压中心名称是______。(2分)(4)图中由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__(填字母)。(1分)(5)②→③→④→⑤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为基础的。(2分)(6)④地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1分)(7)造成⑤⑥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1分)第12页共12页\n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B;2.A解析:1.根据气温和降水特征可知,出现了连续性降水天气(7日、8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呈升高趋势,说明是暖锋过境,B正确;冷锋过境,气温降低,A错误;气旋过境,气温不一定升高,相比而言,B选项更为合理,排除C;反气旋过境不会产生降水,D错误。故选B。2.读图可知,自5日至10日,气温日较差先变小后变大,A正确;受暖锋天气的影响,先有降水天气,之后天气转晴,所以空气湿度先增大,后减小;河流水位先升高,后降低;大气逆辐射先增强,后减弱,BCD错误;故选A。答案:3.B;4.C解析:3.结合分析,甲地的气压为1040百帕-1042.5百帕之间,当乙地的气压为982.5百帕~985百帕之间,故甲乙两地的气压差的最大值为1042.5百帕-982.5百帕=60百帕;甲乙两地的气压差的最小值为1040百帕-985百帕=55百帕;因此甲乙两地之间的气压差介于55~60百帕之间,B正确。故选:B。4.据图示信息可知,3月15日20时在(90°E,50°N)附近有一个强大的高压,中心数值大于1040百帕,解,该高气压控制范围广,因此本次沙尘暴天气强烈,①正确。据图示信息可知,影响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等压线密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力较大,②正确。3月15日,锋面雨带并没有在我国登陆,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空气干燥,L锋线两侧气团的湿度差异不大,③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丁、戊气中心气压值高,四周气压值低,为高气压中心,④错误。故选:C。答案:5.D;6.A解析:5.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近地面与高空气压性质相反,因此近地面高压处与高空的气压差大于近地面低压处与高空的气压差。由图可知,四个城市所在地海平面与相应5000米高空等气压差从大到小依次为重庆、南昌、长沙、武汉,因此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重庆,故D正确。6.由材料可知,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由上题可知,重庆位于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雾霾扩散,雾霾持续时间较长;武汉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物容易扩散,雾霾持续时间较短;此图并非近地面等压线图,无法判断重庆与武汉的风力大小。故A正确。答案:7.D;8.B解析:7.由所学知识可知,泉州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盛行偏南风,宋元时期,帆船时代,风是海上航行的主要动力,第12页共12页\n所以商船“北风航海南风回"是冬季利用偏北季风出海,夏季乘借偏南季风回国。而我国东部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比海洋降温快,大陆气压高于海洋,形成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则相反,陆地气压低于海,洋,形成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海陆热力差异冬季比夏季显著主要影响冬、夏季风的强度,对风向影响不大,B错误;与南北温差、洋流势力关系不大,AC错误。故选D。8.由材料信息“1974年在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沉船中发现了一副牵星板和大量南洋特产香料”及题干信息“在一艘满载香料的宋代商船上”可知,该商船位于由南洋回国的途中,不是出航,CD错误;由图b示意牵星板及其使用方法及题意"水手用牵星板观测北极星时,使用六指板下缘对齐水平线,上缘正好对准北极星”可知,此时的地理纬度为:2.15°×6=12.9°,根据图中甲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不符合题意,A错误。乙地纬度大约为12.9°N,符合题意,B正确。故选B。答案:9.C;10.B解析:9.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判读。等压面凸向低处,说明该处气压较低,高空气压和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由此判断该地3000米附近高空等压面向下弯曲的地方为低压,近地面对应为高压带;甲、乙两处的风带,在近地面由高压流向低压,图中的气压带可能是副热带高压带,也可能是极地高压带,A错误;高空空气受两个力,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空气受三个力,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夹角,B错误;如果甲、乙风向相同,说明向哪个方向都是南或者都是北,说明甲、乙之间的气压带为极地高压带,甲、乙风向相同时同属一个极地东风带,C正确;图中近地面气压带为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D错误。10.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近地面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甲应该为东北信风带,乙应该为盛行西风带。常年受信风带控制容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B正确;副热带高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该气压带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答案:11.C;12.B解析:11.该处极锋为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应该向冷空气一侧倾斜,因此②表示极地东风带,为东北风,①表示盛行西风带,为西南风,甲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表示副极地低气压带,丙表示极地高气压带,C正确。12.高气压控制少雨,低气压控制多雨,甲丙为高气压,乙为低气压,B正确,AC错误;②表示极地东风带,性质寒冷干燥,受其影响的地区降水少,D错误。答案:13.B;14.C解析:13.图中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气温累计曲线呈倾斜直线,第12页共12页\n逐月增加值接近,说明气温较稳定,气温季节变化小,A错误,B正确。9-12月降水累计曲线呈水平直线,逐月增加值为0,降水少,C错误。5-8月累计值增长较快,降水多,9月-次年4月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D错误。故选B。14.据图分析,该地各月温度均匀,根据累计总量,月平均气温约为29℃,该地年降水总量约2000mm,集中在5--8月,所以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的月份是5~8月,受气压带风带北移,形成西南季风,降水较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15.B;16.B解析:15.读图可知,甲为极地高气压带,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丁为赤道低气压带;甲、丙盛行下沉气流;乙、丁盛行上升气流,其控制下多雨;丙是动力因素形成的,丁是热力因素形成的。16.②风带为西风带,常年受②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热带季风气候,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7.答案:(1)A地所在纬度分布副热带高气压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陆地温度较海洋高,形成热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保留在海洋上,即A气压中心。(2)B气压中心形成后,当日和次日江淮地区降水量变化小(小幅增加),两天后降水量明显增多,随后降水量逐渐减少。(3)B气压中心形成后,利于北方干冷空气南侵,约两天后到达江淮地区;增强江淮地区(准静止锋北侧)冷气团强度,利于暖湿气团抬升,降水强度增大;随着B气压中心强度减弱,冷气团势力减弱,降水强度减弱。解析:(1)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上升,向南北半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30°N左右上空堆积后气流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2)B气压中心形成后,降水量大幅增加,后又慢慢减少。(3)B气压中心势力强北方干冷空气南下势力强,与南方暖湿气流交锋,降水量大降水时间短,后B气压中心较弱时,南方暖湿气流势力强。降水时间长阴雨连绵。冷气团先强后弱,降水强度先强后弱。18.答案:(1)移动方向整体自北向南;降水区集中在锋面附近,锋后降雨范围大于锋前。第12页共12页\n(2)特点:北部气温高于南部。形成原因:倒暖锋形成前,我国东北地区经历寒潮天气,陆地气温快速下降,气压高,鄂霍次克海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暖湿空气进入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北部迅速增温,东北地区南部受寒潮影响气温仍较低,于是就出现了北部气温比南部高的反常现象。(3)自北向南形成降水,倒暖锋的水汽来自鄂霍次克海上空的暖湿气流,由东北向西南输送,与冷空气相遇进而产生降水。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可知,图中暖锋图例的凸面指向前进方向,其移动的方向为自北向南,而一般暖锋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移动;结合图中的雨区可判断,锋后的降水范围大于锋前,而一般暖锋的降水多形成于锋前。第(2)问,倒暖锋基本具备暖锋的特征是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而移动的方向是自北向南,因此北部增温幅度大,气温高于南部。结合材料可知,倒暖锋天气形成的前两天会有寒潮袭击,受寒潮影响,东北地区自北向南普遍降温。根据图中的低压中心可判断,外围形成的东北风会将鄂霍次克海的暖湿气流吹向陆地,从而使东北地区北部增温明显,出现北部气温高于南部的现象。第(3)问,倒暖锋自北向南移动,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与倒暖锋过境前寒潮带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带来降水。19.答案:(1)高;副极地低;海洋;(2)西北;东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三角洲;流水沉积;(4)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解析:(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2)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面对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因此就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3)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4)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其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包括地中海沿岸。20.答案:(1)⑤;⑥;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夏;第12页共12页\n(3)西南季风(西南风);亚洲低压(印度低压);(4)A;(5)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6)亚热带常绿硬叶林;(7)大气环流解析:(1)由所学识可知,位于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对应同一种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序号是①⑤。(2)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可以判断出此时是北半球夏季。(3)由所学识可知,当⑥⑦夏季风势力强劲的时候,即北半球夏季,此时南亚的盛行风向是西南季风(西南风),此时亚欧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名称是亚洲低压(印度低压)。(4)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由动力因素形成是由于高空气流下沉,气压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对应字母是A。(5)由所学知识可知,②→③→④→⑤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这是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6)由所学知识及所处位置可知,可知,④地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7)由所学知识可知,⑤位于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由盛行西风控制;⑥位于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以造成⑤⑥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第12页共1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8 09:00:04 页数:12
价格:¥5 大小:536.99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