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历史 3-2-1精品系列 专题26 选修(1-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2高中历史3-2-1精品系列专题26选修(1-2)(教师版)【考点定位】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梭伦改革→→突出考查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基本特点及其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2.商鞅变法→→着重考查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历史作用。3.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4.王安石变法→→重点考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5.欧洲的宗教改革→→突出考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宗教改革的实质、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着重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8.明治维新→→重点考查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基本内容及其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9.戊戌变法→→主要考查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突出考查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2.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着重考查英国国会与国王斗争的基本史实,从1649年到1660年英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3.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主要考查《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4.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重点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责任制内阁制、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基本架构及民主制度的多样化特点。5.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突出考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拿破仑帝国建立、波旁王朝复辟、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及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同专制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48\n6.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着重考查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主要史实。7.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主要考查英国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19世纪后半期各国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三年高考】一.202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22高考文综四川卷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2高考文综四川卷21)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主要是表明,用君主立宪(和平改良)可以避免民主共和(暴力革命),目的是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ACD三项都不是康有为的用意(主要目的)。3.(2022高考历史上海卷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48\n【答案】:D【解析】:从题中材料关键信息“迁洛之民……不得还北”,可知符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4.(202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答案】:5.(2022高考文综山东卷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8\n(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答案】:社会等角度回答。6.(2022高考文综安徽卷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8分)【答案】:(1)原因: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说明: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解析】:(1)“夹领小袖”是鲜卑服装,“责留京官员”可见是其执行改革不力。服饰方面的内容说明改革的全面性,执行起来有反复说明了旧风俗的顽固性。7.(2022高考文综福建卷41A)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48\n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克利斯坦《宗教改革》材料三《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7分)(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分)【答案】:(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术的应用。(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解析】:8.(2022高考浙江自选模块0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他的政策不会妨碍人们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48\n(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4分)(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1)问题:政府要不要理财。实质: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动利益: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解析】:9.(2022高考历史江苏卷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48\n【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解析】:10.(2022高考历史海南卷2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35年,法国国民收入比1929年减少30%,企业倒闭1.1万家,失业人口超过80万。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对法国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共产党共同组成了人民阵线,参加大选。1936年6月,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法国共产党虽未入阁,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鲁姆的各项政策。勃鲁姆政府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它规定一般工人的工资可提高7~15%,待遇极差的工人的工资可提高2~3倍,允许工人和职员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两周带薪休假,并要求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政府还着手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对失业工人的帮助,对法兰西银行实施监督,把部分军工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全国铁路公司等。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勃鲁姆政府的政策遭到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有大约600亿法郎被从银行提出,其中280亿法郎被转往国外。与此同时,左翼政党内部就取缔法西斯组织等问题发生激烈争执。1937年2月,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48\n——摘编自[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人民阵线政府成立的背景;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鲁姆改革的作用。(4分)【答案】:11.(2022高考历史上海卷36)梭伦的大盾(12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待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问题:(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3分)(2)梭伦为何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3分)(3)根据材料,你认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有哪些?(6分)48\n【答案】: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答案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圆点符号后的内容为参照性示例。(1)答案1: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因为梭伦认为他留下的法律制度是根本的保障,他个人的去留无关紧要。•因为梭伦认为法律至上,个别政治人物的作为改变不了法律制度。答案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就事论事。•梭伦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梭伦对自己制定的法律高度自信。•梭伦不愿意变更法律。其他答案:没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梭伦离开是为了经商和游览。(2)(3)答案l:能根据材料做出全面的提炼总结。•贵族与平民利益之间的博弈;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公民守法精神;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答案2:能对材料做出部分的提炼总结。其他答案。【解析】:(1)认真阅读题中材料,比较法律制度与个人对国家的不同影响(不同重要性)即可答题。(2)从平民和贵族的不同利益角度、梭伦改革的特征等角度出发回答原因。(3)注意在材料范围内从制定、人物、思想等角度答题,不能超出材料范围答经济方面。(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202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第三十条48\n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第七十二条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附注:(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1946年1月28日)(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9分)【答案】:【解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对比、归纳能力。从做出规定的形式、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或最高国务机构的设立、国民政府人员的构成等方面进行对比归纳。(2)主要从国民政府委员会的人员构成看实质变化。联系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国内、国际背景即可回答主要原因。2.(2022高考文综山东卷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48\n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的《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5分)(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5分)【答案】:3.(2022高考文综福建卷41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讯的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 ——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言》(1774年)材料二 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1)指出材料一所述宣言与《独立宣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7分)(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8分)【答案】:48\n(1)差异:前者是殖民地;后者是独立国家。原因:前者对宗主国英国存在幻想;后者幻想破灭,走上独立战争道路。(2)改变:改变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解析】:4.(2022高考历史海南卷30)(12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诿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材料二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谘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翻清朝统治中的作用。(6分)【答案】:(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建立国会和责任制政府。背景: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立宪派与革命党论战。(6分)(2)评价作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民主潮流高涨;领导立宪运动,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在宣传斗争中具有妥协性。(6分)【解析】:(1)从材料一的关键词“立宪”、“国会”、“责任政府”、“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48\n,即可归纳出主张;联系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思想状况等指明历史背景。(2)辩证评价,既要肯定立宪派在思想宣传和政治斗争上的贡献,又要指明它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二.202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顾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预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答案】:【解析】:(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比较,归纳其区别。如关键句:“游牧民族……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2)回答中国古代史上某一时期某一个民族政策的通用方法是:局部观(促进当地的发展、变化);联系观(加强中央对当地的管理、统治);整体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2.(2022年山东卷文综33)(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8\n①图14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6分)(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三处描述中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1)必要性: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2)原因:描述者的立场不同。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农了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48\n3.(2022年福建卷文综41A)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6、天皇裁可法律……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11、天皇统帅陆海军。——《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材料二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其他国家其他部门官员…..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普鲁士宪法》(1850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8分)(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7分)【答案】:(1)主要内容: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治陆海军。权利差异: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2)评析:日本虽然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解析】:48\n4.(2022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4A)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置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物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足已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3)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案】:(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48\n(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解析】:5.(2022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9)(8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奕诉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材料二该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为总汇,而事较繁于六部者也。出洋大臣期满,专由该衙门请旨。海关道记名,专保该衙门章京。指拔海关税项,存储出洋公费,悉由该衙门主持。互市以来,各国公使联翩驻京,租界约章之议,皆该衙门任之。海防事起,采购战舰军械,创设电报邮政,皆该衙门主之。自各国船坚械利,耀武海滨,势不得不修船政、铁政,以资防御,迄今开办铁路,工作益繁,该衙门已设有铁路、矿务总局矣。——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理衙门职权的变化及其作用。(4分)【答案】:48\n(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2022年新课标卷文综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为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是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8分)【答案】:(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48\n(2)简评: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解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破旧立新”上找共同点;在分权体制及革命阶段上找不同点。(2)透过现象看本质,强调孙中山训政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性,揭露南京国民政府“训政”的虚伪性和独裁性。2.(2022年山东卷文综34)(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下列是两侧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材料二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说明理由。(6分)(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答案】:3.(2022年福建卷文综41B)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48\n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7分)【答案】:【解析】:(1)从材料一的关键词“风气未开”、“操之自上,则两得之”、“开国会,尚非其时”可以总结出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变法的背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思想是有关联的。(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谭同为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但从材料二的“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来看,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康有为则主张渐进的改革。4.(2022年海南省单科历史30)(8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且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底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全世界中行使直接底民权,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则,国内底政治及民族底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们一极好底先例……我们抱三民主义的革命党,又与各国的革命党不同……查美国既离英国独立,完全是为民权主义,不是民族主义。法国大革命却又是抱民权主义合民生主义的。他们两国的民权革命业已成功,但法国的民生主义却是失败,所以他们两国目前完全是要讲民生主义了。美、法底民族、民权两个主义可称成功,而社会问题没有48\n解决,亦就在此伏着个革命底导火线。回头再看我们中国底现状,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党人革命数十年,只可说达到半个民族主义。他人底民族、民权均达目的,我们则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这个即是与美、法不同之点。又如俄国底劳农政府,或日苏维埃政府,乃注重民生主义,而无民族主义的意味;至民权一层,乃其附属品而已。此亦与吾人不同。——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及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借鉴。(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关系。(4分)【答案】:提和条件,民生主义补充和发展。三.202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22年福建卷文综41题选作题A题)【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48\n——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解析】:极意义)。2.(2022年山东卷文综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官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48\n(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答案】:施根据教材知识作答。3.(2022年新课标卷文综43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新唐书)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责”。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答案】:(1)(8分)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4分)。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4分)。(2)(7分)意义:促进盐业发展(1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分);利商,便民(2分);有助于社会稳定(2分)。【解析】:(1)从材料一的关键词“盗鬻者论以法”、“斗加价”和材料二的关键词“48\n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设置常平盐”等判断。(2)从材料二中可直接找到一半答案: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盐税收入;另一半是隐性答案,要从材料中引申。4.(2022年海南卷历史29)(8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人权指令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社会改革指令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经济改革指令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神道指令国家与神道分离开出公职指令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3分)【答案】:5.(2022年江苏卷历史25题选作题A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48\n1856年3月19日)》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答案】:(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2022年福建卷文综41题选作题B题)【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摘自粱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材料二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48\n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6分)(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9分)【答案】:立及说明理由。2.(2022年山东卷文综34)(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止,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谭嗣同《仁学》(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4分)【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得分)思想家:卢梭。(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主义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即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48\n(1)从材料中“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可知“君”由“民”选举产生;“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可以看出“民”同样可以废“君”;这实际上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2)“主权在民”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体现为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3.(2022年海南卷历史30)(8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其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材料二毛泽东等人发表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称:“虽然在其产生的方法上。在其职权的规定上,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摘编自《新华日报》1938年7月5日(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问题上的不同主张。(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4分)【答案】:民主运动的发展。(4分)【解析】:(1)由材料一中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可知国民党提出的参政员产生办法;由材料一中的“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可知国民党提出的参政会性质;由材料二中共产党人“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可知共产党要求建立更好的人民权力机关。(2)从当时的政治体制调整、抗日大业、民主运动等角度回答历史作用。48\n【两年模拟】一.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安徽省合肥八中2022届高三一次质检历史)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最能说明宗教改革的本质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答案】:D【解析】:从题中材料“教皇……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即可判断为D项。2.(四川省泸州市2022届高三二诊文综)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功、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答缥继唯恐不追。”司马光的说法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答案】:C【解析】:题中评价既是保守派对王安石变法的攻击,也反映了用人不当等问题。3.(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材料二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魏书》请回答:48\n(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分)(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3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改革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4分)【答案】:分)【解析】:(1)阅读材料一即知这是重农抑商思想。辩证评价其影响。(2)从材料二“露田”等信息,判断措施为均田制。据材料二第一句即可分析实施原因。(3)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4.(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期期末文综)(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治时期的著名民间教育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须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其它如书信模板、商业用语模板、农业用语模板、木匠用语模板等,也都是全国性的共通教科书。——依田熹家《日本通史》材料二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它的修身等科目占7%。——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48\n材料三朕,念我皇祖皇宗荦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前期“寺子屋教育”的特点。(4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新式小学有何不同?(4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说明其产生的主要背景。(4分)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有学者则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将明治维新引向歧途,结合材料及所学,选取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3分)【答案】:【解析】:(1)据材料一第一句和课程设置可以归纳其特点。从办学主体、课程变化等角度对比寺子屋教育与新式小学教育的不同。(2)结合19世纪晚期日本的政治特点分析背景。若选“成功关键”即肯定国民素质及建设人才;若选“引向歧途”则指出武士道精神及对外侵略扩张。(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河南省信阳市2022届高三二调历史)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48\nC.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答案】:B【解析】: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再改为总统制,本身上是民主专制的斗争。2.(湖南省郴州一中2022届高三六次质检文综)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A.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的观念影响深远 B.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C.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D.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答案】:D【解析】:本题中,英美事例突出制度建设,法国事例突出中央集权制国家稳定统治秩序。3.(辽宁省丹东四校协作体2022下期一模文综)(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前后中国人对宪法态度的变化及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宪政的意义。(7分)【答案】:48\n4.(福建省永春等四校2022届高三二次联考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伯斯庇尔的墓碑上:“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过往的行人啊!千万别为我默哀,因为如果我活着,你们谁都活不了。”在雅各宾派执政的几年中,法国血雨腥风,人民提心吊胆。革命内部的丹东、罗兰夫人等都遭到迫害。罗兰夫人在被雅各宾派处死的时候说:“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借你之名而行。”——根据《百度网》整理材料二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予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4分)(2)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4分)材料二与材料一是什么关系?(2分)【答案】:(1)评价:一方面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另一方面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自由和民主权利(4分)(2)观点: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4分)关系: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2分)【解析】:48\n(1)从利弊两方面辩证评价恐怖政策。(2)浓缩总结材料二的观点。材料一指出了大革命过程中绝对民主自由的危害;材料二即进行反思。二.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22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二)【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然而,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说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材料二(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戊戌变法记》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2分)并指出毁谤梭伦改革的是哪些人?其理由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3)对材料三所示的现象你如何看待?(5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2分)【答案】:48\n【解析】:(1)从材料看这是“解负令”,从题中“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可以归纳理由。(2)可从守旧势力与改革势力的矛盾、改革的支柱等角度回答。(3)实事求是地看待“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的状况。(4)改革必然伴生曲折与风险。2.(河南省2022年示范高中五校联考文综)(15分)【历史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有关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参与洋务运动的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材料二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依照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历史上任何事件都不是偶然的,都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其痕迹。日本人的崛起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历史上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喜欢学习的民族,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所以他们取得了成功。一百多年前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决定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中国一落千丈,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而日本则一飞冲天,走上了富强之路。这其中的差距在哪里?那就是国家政治体制、教育、工业化之路的差别。当中日两国同时起跑的时候,日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中国则错失了革新图强的机遇,以至于后来国家动荡,军阀混战,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48\n(1)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问题的异同。(8分)(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对两国各自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并据此分析导致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7分)【答案】:(1)相同点:19世纪中期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都是为了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的需要;都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及改革教育。(6分)不同点:中国仅注重学习西方技术,日本更注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分)(2)影响:洋务运动使中国错失革新图强的机遇,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导致国家动荡和军阀混战。(2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富强道路,成为亚洲的强国,加剧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2分)因素:改革者个人素质和胆略、改革的深度和措施的落实程度、民族的习俗和传统等。(答出两点即可得3分。其他答案也可。)【解析】:(1)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在背景、目的和学习内容方面有相同点,但在性质和学习侧重点上有不同点。(2)从国家前途和社会性质角度看影响;从个人素质、改革措施、各自传统等角度归纳因素。(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2022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三)(15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图1工业革命 图2自由引导人民图3英国人民要求议会改革 图4巴黎公社失败48\n请回答:(1)依据图一分析这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的主要发明是什么?这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2分)(2)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4分)(3)依据图一、图二、图三分析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的原因是什么?(3分)(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5)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4分)【答案】:(1)主要发明: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影响:推动了世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2分)(2)主要内容: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意义: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3)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与国家管理;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的浪潮,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行改革。(3分)(4)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未发展到消灭资本主义的程度。(2分)(5)认识: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斗争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4分)【解析】:2.(2022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二)(15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WeholdtheseTruthstobeself-evident,thatallmenarecreatedequal,thattheyareendowedbytheirCreatorwithcertainunalienableRights,thatamongtheseareLife,Liberty,andthePursuitofHappiness-thattosecuretheseRights,GovernmentsareinstitutedamongMen,derivingtheirjustPowersfromthe48\nConsentofGoverned,thatwheneveranyFormofGovernmentbecomesdestructiveoftheseEnds,itistheRightofthePeopletoalterortoabolishit,andtoinstitutenewGovernment. ——引自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材料二“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引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引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材料四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引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材料五(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引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请回答:(1)请把材料一翻译成汉语。(6分)(2)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2分)(4)概括材料二、三、四、五,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3分)(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3分)【答案】:(1)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6分)(2)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1分)(3)历史背景:①邦联政府只是松散的联盟。②社会矛盾激化——谢司起义。(2分)(4)变化历程:①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②48\n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③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3分)(5)启示: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如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即可得分。(3分)【解析】:【一年原创】(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商鞅变法设立了军功爵制度,其作用不包括A.废除官爵世袭制B.增强军队战斗力C.加强对人民控制D.有利于秦的统一【答案】:C【解析】:C项是指连坐法的作用,不是按军功授爵制度的作用。2.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答案】:D【解析】:这实际是指不分职业高低贵贱,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司马光说,“窃惟朝廷从初散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抑其豪夺,官借贷,薄收其利。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斗八升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向去物价转贵,则取利转多,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材料二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48\n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宋徽宗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司马光的观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9分)【答案】:【解析】:(1)归纳材料一中司马光的观点。从司马光的政治立场和青苗法的实际弊端出发分析原因。(2)理解材料二“王安石……祸乱极”即是认为变法导致北宋灭亡。这是片面夸大了王安石变法的消极影响,而没有看到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更没有看到北宋灭亡的真正原因(宋金对比)。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罗斯的经济无法支持沙皇的扩张主义,而克里米亚战争清晰地反映了以不自由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的脆弱。军事上的挫败迫使沙皇政府重新评估俄罗斯的社会秩序,并实施了大范围的改组计划。……在19世纪后30年的时间里,反政府的抗议和革命活动有所增加。——《新全球史》材料二1868年,一位新天皇即位,他名叫睦仁,根据日本人的习惯,他的统治时期称为“明治”,明治时代(1868-1912年)是日本现代化的伟大时代。……工业和金融的现代化与政治革命同时进行……从根本上讲,他们接受属于西方文明的舶来品,是为了保护他们内在的实质和他们的日本文化。——《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当时俄罗斯沙皇实施的“改组计划”的关键是什么?当时的俄罗斯政府还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这些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明治时代在“政治革命”48\n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日本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有何特点?(4分)(3)材料一、二的作者在论述19世纪的俄罗斯和日本改革时都采用了哪一历史观点?(1分)【答案】:(3)史观:现代化史观(或近代化史观;1分)【解析】:(1)从农奴制改革的核心措施即可明确“改组计划”的关键。识记这一改革的内容即可回答“方面”。辩证认识其影响(进步性、局限性)。(2)列举明治维新的政治措施。识记理解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3)从本题两个改革的性质出发,即可判断作者运用的史观。(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毛泽东1941年11月6日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发表讲话:“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讲话精神的是A.号召各民主党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依据“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C.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基层民主选举D.共产党联合民主党派反抗国民党【答案】:B【解析】:从本题的时间、会议、讲话精神即可判断为B项。2.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的发动时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A.使国王权力的来源从神变成了议会B.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C.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答案】:A48\n【解析】:这实际上是指《自由大宪章》把“君权神授”变成了“君权民授”。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裏之。——《中华民国约法》请回答:(1)概括上述两部法律文件中对大总统权限规定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10分)(2)上述两部法律文件的实践效果如何?你有何认识?(5分)【答案】:4.(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充分的舆论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将这些理念变成现实。(1)英国的《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2分)简要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客观条件。(2分)材料二孙中山将在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他说:“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颠覆君主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共和政体)。”(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48\n【答案】:【考点预测】纵观2022—202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这一选修专题,以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六个考点为主要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形式为非选择题。在2022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对王安石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戊戌变法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纵观2022—202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这一选修专题,以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四个考点为主要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形式为非选择题。在2022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对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高考母题】(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48\n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答案】:D【解析】:D项表述“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理性的光芒”不适合宗教改革。2.“新政(戊戊变法)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柞油两厂”。材料表明A.山西近代工业起步B.戊戌变法法令在山西得到广泛落实C.晋商进入强盛时期D.戊戌变法后山西工业发展较快【答案】:D【解析】:AC两项在题中材料不能体现;B项不符合实际;D项符合材料含义。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王安石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材料三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王安石赞同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做法?(1分)材料二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1分)(2)材料三中欧阳修指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怎样的针对性措施?(3分)(3)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社会转型方面的主要影响。(2分)【答案】:48\n(3)突出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对社会进步的影响。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证明了自强运动有不足之处。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局限性,认为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自信的思想家康有为和他著名的弟子梁启超,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实行维新变法。然而,即使在后期阶段,维新分子也并不倡导完全西化,而只是鼓吹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康有为改革方案的结果,是1898年的“百日雏新”,但却突然地以失败而告终。——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陈恭禄((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建立的“混合政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你认为影响变法成败的因素有哪些?(7分)【答案】:(1)“混合政体”:君主立宪制(2分)。特点:48\n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6分)因素。(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奥地利检察官这样指控第一国际:“国际君主在各国政府的眼皮底下,完全秘密地发展成为和各国并存的第二国家权力、第二政府,它形成了一个危险的令人担心的竞争对手。”这段史料A.证明了第一国际为建立工人阶级的新型政权而斗争B.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C.说明了第一国际主要以秘密的方式进行活动D.反证了第一国际推动欧洲工人运动的普遍性和影响【答案】:D【解析】:第一国际的斗争目标是推动欧洲各国工人的经济政治斗争,加强国际联合,而不是谋求建立工人阶级的新型政权,A项错误。第一国际的活动方式是各国建立支部,进行公开的罢工等政治运动,而不是进行秘密活动,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马克思主义的词句,B项与题意无关。材料说第一国际足以与各国政府相抗衡,这就从反面证明了第一国际的影响力。排除A、B、C,故选D。02.宋教仁说:“从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这表明革命党人A.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B.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C.组织和发动武昌起义D.倡导政党政治斗争48\n【答案】:D【解析】:题中“敌党”是指对立的或不同的党派,用“政治的见解”去斗争即政党政治。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我们要谈的是第二次政治选择……辛亥革命以后的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当做推行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当时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的政治,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当时的中国是二十二个独立的省,他们各自为政,要让他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那只能采取一省一票的方式,形成一个共和国,一个联邦国家,所以中国当时就走上了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出了三百多个政党,无穷无尽的党争,而各党都各自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在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来进行议会的争夺,最后导致了矛盾冲突不可调和……多元民主政治就失败了。——摘自萧功秦《民国初年议会党争民主政治失败》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后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当作中国现代化载体的原因,说明材料中“第二次政治选择”的含义。(7分)(2)指出当时“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表现,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辛亥革命后的民主政治实验。(8分)【答案】:即可)【解析】:(1)明确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权初期)革命党人的议会斗争(议会民主制度)即是“第二次选择”,结合当时人们的认识及政治状况谈原因。48\n(2)“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即袁世凯走向专制独裁的事例。从辛亥革命后政党竞争状况、革命派的力量、社会条件等方面评析民主政治实验。4.【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民主”一词出现60多次。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在这条道路上作了长久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顾炎武《日知录•卷九》材料二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同盟会宣言》(1905年8月)材料三对于抗日任务,民主也是新阶段中最本质的东西,为民主即是为抗日。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条件。——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年)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内容出现的时代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创立民国的构想(不得摘抄原文)。(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建设的目的和表现。(7分)【答案】:(1)背景: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潜滋暗长。(4分)(2)概括构想:通过平民革命建立国民政府;主权在民,国民平等;推行民主选举;实行宪政,反对帝制。(4分)(3)目的:团结人民,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表现: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7分)【解析】:48\n4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