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2022版高考政治 3-2-1精品系列 专题12 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教师版)
2022版高考政治 3-2-1精品系列 专题12 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教师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2
2
/22
剩余2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精品高考系列专题十二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教师版)【考点定位】一、考点扫描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2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体系和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二、考情分析考点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名师点睛】当下,国学非常的热,但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定要有个正确的态度,即是在批评中继承。【试题演练】(2022高考天津卷11)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答案】C【解析】A选项虽然表述准确,但没有体现出我国的《云南映象》与澳大利亚观众之间的联系,因为A选项只强调“不同”没强调“共通”。B选项虽然表述也没错,但仍然与题干大意没有关系,因为如果有了“巨大的反差”,那就说明不了澳大利亚观众能接受我国文化。D选项表述上就有问题:题目只说“澳大利亚观众”认可了我国的《云南映象》,而没有说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认可该剧。所以选C:不同人民在文化上有了共性,才能产生共鸣。【考点定位】必修三《文化生活》中有关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知识。考点二:中华文化的特征22\n【名师点睛】中华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要从各个层面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试题演练】(2022高考广东卷3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点三:先进文化的建设【名师点睛】文化要与时俱进,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试题演练】(2022高考江苏卷23)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A.满足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穿越”的手法虽然他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受到社会的批评,要求要影视创作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故选D。A与题干的意思相反。BC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和规定性。【三年高考】12、11、10高考试题及其解析2022高考试题解析考点一:中华文化的特点1(202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2\n2(2022高考山东卷22)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日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刨新的根本途径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3(2022高考天津卷2)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4(2022高考天津卷11)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答案】C【解析】A选项虽然表述准确,但没有体现出我国的《云南映象》与澳大利亚观众之间的联系,因为A选项只强调“不同”没强调“共通”。B选项虽然表述也没错,但仍然与题干大意没有关系,因为如果有了“巨大的反差”,那就说明不了澳大利亚观众能接受我国文化。D选项表述上就有问题:题目只说“澳大利亚观众”认可了我国的《云南映象》,而没有说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认可该剧。所以选C:不同人民在文化上有了共性,才能产生共鸣。【考点定位】必修三《文化生活》中有关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知识。5(2022高考江苏卷22)《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22\n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6(2022高考海南卷17)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2高考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2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哥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者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8分)【答案】①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②鹦哥岭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③当代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雷锋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解析】雷锋精神属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升华,所以对应课本第三第四单元回答,雷锋精神还会给人以启迪,所以还要回答文化的作用。【考点定位】必修三《文化生活》中民族精神、文化的作用等知识。(2)雷锋和鹦哥岭大学生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乐。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他们为何以助人、奉献为乐。(答出两点理由即可)22\n8(2022高考江苏卷37)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浓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热闹场景。当然,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过节方式,比如拜年用电话、短信、视频等表达问候,清明节用植树、献花、赋诗等寄托哀思。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如何才能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节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端午节即将到来,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创新设计主题活动的能力,主题活动要紧紧围绕端午节,能够弘扬传统文化。【答案】主题活动示例:以“重读《离骚》,追思屈原”为主题的阅读节。活动意义: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考点二:文化的建设与发展1(2022高考福建卷31)表3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群体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喜爱的文化活动听戏曲、打太极拳…看电视、阅读书报…上网、听音乐…某班同学分配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22\n2(2022高考福建卷32)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答案】B【解析】杜甫是“大地诗人”就在于他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所以,今天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获得了永恒。B符合题意。A说法绝对,CD与题意无关。3(2022高考江苏卷23)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A.满足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4(2022高考江苏卷24)2022年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5(2022高考福建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材料三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4)根据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10分)(要求:①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22\n6(2022高考浙江卷40)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10分)7(2022高考北京卷39)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试举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4分)22\n8(2022高考山东卷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原者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8分)2022年高考试题及解析考点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2022高考安徽卷7)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①说法错误,开展纪念活动不能说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说法错误,应该是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2(2022高考北京卷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2高考福建卷25)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22\n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4(2022高考福建卷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5(2022高考广东卷3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2高考江苏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②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① 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n7(2022高考山东卷19)2022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①说法正确,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是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说法与题目无关;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正确,本题答案选B。8(2022高考天津卷)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9(2022高考海南卷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③④说法不对。10(2022高考海南卷15)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n【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点。①④说法不对。11(2022高考安徽卷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2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12(2022高考福建卷39)材料一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根据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13(2022高考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9分)22\n14(2022高考山东卷37)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22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6)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7分)15(202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22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10分)(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4分)16(2022高考文综上海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目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5个项目,省政府公布的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80个项目。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凋研考察团团长孙家正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一定要对自己独特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22\n(1)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意义。(8分)考点二:社会主义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1(2022高考北京卷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心态的作用。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社会心态是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要的作用,A没有强调社会心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没有说出社会心态的作用;C符合题意,D与题目无关。2(2022高考广东卷3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2高考江苏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②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① 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题干信息“历史……地方特色的剧种……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这反映了①、④、③;题干反映了戏曲文化在相互交流、吸收中共同发展,没有反映出时尚流行,②不符合题意。22\n4(2022高考江苏卷22)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C.培养爱过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5(2022高考福建卷25)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6(2022高考山东卷21)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知识点。解答本题要紧紧围绕文化建设的字眼,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说法片面,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个方面;C说法偏颇;D说法不合题意。本题答案选A。7(2022高考安徽卷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2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22\n【解析】(1)用文化的作用来分析,我们要阐明理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有深刻影响,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对中国综合国力,中国的国家形象有重要的作用;8(2022高考北京卷40)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22——2022)》,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3)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9分)9(2022高考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9分)10(2022高考山东卷37)阅读材料,目答问题。全国优秀大学生侯海燕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发起成立了“丛飞爱心社”并担任社长,积极组织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等活动。为了给山区的孩子辅导功课,她每回都要换乘两次车,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侯海燕曾说过:用无私和真情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虽然累,心却快乐。(1)据材料,指出社会公德所调整的关系。(2分)(2)据材料,说明怎样提高个人的社会公德修养。(8分)【答案】(1)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①要加强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学习;②要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③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④要长期坚持,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解析】如何提高个人的社会的公德修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的问题,这个题很具有现实意义,但是题目不难,只有认真审题,都能得分。2022高考试题及解析22\n1、(2022高考·广东卷32)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2、(2022年高考·江苏卷23)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22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①③符合题意要求。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②错误;④说法不符合题意。3、(2022高考·福建卷32)图Ⅱ的寓意启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必须A.重视家庭美德建设B.加强社会公德建设C.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D.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紊质【解析】B本题涉及思想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解答本题,看清楚提示语“楼里楼外”是解答好本题的关键。无论是楼里还是楼外,都是垃圾满天飞,暴露了人们社会公德的缺失。A与题意无关;CD不准确。4、(2022年高考·山东卷22)2022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22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5、(2022年高考·安徽卷8)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D本题考查考生对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理解能力。①是大众文化,未必就是先进文化;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③错误;《建国大业》受观众喜爱,在于弘扬主旋律、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6、(2022年高考·安徽卷38)2022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22\n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2分)7、(2022高考·北京卷40)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22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22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3)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8分)【两年模拟】12、11名校模拟题及其答案易错点一如何区分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例题(北京市朝阳区2022年高三4月一模25)2022年是中国农历龙年。舞龙灯、祭龙王、赛龙舟等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国结。这表明A.传统习俗具有时代性、在创新中发展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的稳定性C.中华文化既博大精深,且又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既兼收并蓄,并且求同存异答案:B解析:本题容易误选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中心,这些民俗活动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国结。这一“烙”一“系”明显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稳定性。所以本题答案选B。易错点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例题(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高三期末9)“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梦想。2022年8月1日,由中船重工集团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实现5000米级水深的突破,使中国传统文化中“五洋捉鳖”的梦想变成现实。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文化A.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B.是进行科技探索的主要思想保证22\nC.对科技探索活动起着积极的决定作用D.为我国科技探索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易错点三中华文化的特征例题1(江苏南京市2022年高三4月二模24)江苏省是中国著名的沿海水乡,境内河湖纵横,江苏人的性格也具有了“水的特征”——柔和、低调、不张扬。2022年,“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在江苏大地到处传扬,激励着人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上述材料告诉我们①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②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④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存在又先于社会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体现了高考题的最新趋势,将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本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④说法错误,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先有社会存在,后有社会意识。本题答案选A。例题2(安徽皖北协作区2022年高三4月联考8)二夹弦剧种是亳州的特色剧种。该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二夹弦传入亳州后,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营养,吸收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采取了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渐渐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的特色。亳州二夹弦剧种的形成说明.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例题3(河北石家庄市2022年高三质检一16)近年来,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数量快速增加,已有4000多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6万,是六年前的8倍。高校选修汉语的学生人数稳步上升,奥巴马总统关于未来四年内l0万美国学生留学中国的倡议正在组织落实。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点②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③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教育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n例题4(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年高三联考19)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有关专家介绍说,七夕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节日的活动内容以乞巧为主,主要参与者又是少女,因而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这说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④民族节日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②④B.①②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①正确,这是传统文化的特征,古老的传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民族性,②正确,这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③说法正确但是与题目无关,④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答案选B。易错点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例题(北京市朝阳区2022年高三期末4)多读一些向你传递真善美、高尚道德和科学素养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B.读书就能致富,“书中自有黄金屋”C.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D.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答案】D【解析】读懂材料,题干说明读书,即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与提升自己思想道德境界的关系,其它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易错点五文化的性质,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例题(北京市朝阳区2022年高三期末5)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②选择有个性又具有新潮的文化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易错点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例题(河北石家庄市2022年高三质检二19)不久前,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这主要是针对当前部分上星频道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格调低俗、形态雷同等倾向而制定的管理措施。意见重申,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是以新闻宣传为主的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等类型节目的播出比例。这一意见的出台①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②体现了国家对文化市场及文化产品的管理和引导22\n③是国家保障和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④能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一年原创】2022和2022原创试题及其解析1.文化的发展是以大众的参与为基础的,而大众文化又在大众参与中祈祷寓教于乐的作用,从而塑造乐一种大众共同向往的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共进的社会氛围。在发展先进文化中,一定要围绕塑造精神这个主题,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大众参与的文化活动。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培育“四有”公民D.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析】C。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四有”公民。2022年4月9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知识分子特别是各界知名人士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据此回答2~3题。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A.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坚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解析】C。略。3.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有主心骨。我国文化建设的主心骨就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D.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内容【解析】A。略。4.离开我国社会生活实际,文化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失去生机和活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A.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 B.要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C.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D.需要把继承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解析】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故选A。5.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从2022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22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从2022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B.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C.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D.教育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解析】D。本题是逆向选择题。D项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是错误的。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2\n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解析】D。本题是对学生基本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7.当前一些汽车经销商以“特价车”、“玩新车”概念、经济油耗、送“廉价”礼包装饰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和服务欺诈。这主要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以集体主义为原则C.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D.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解析】D。抓住题中关键词“虚假宣传”“服务欺诈”可知选D;A、B、C三项不符合题意。8.为将儒家礼仪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公交服务中,济南市公交恒生公司编印《公交论语》供职工学习,并精选《论语》经典名句挂在公交车厢内,打造公交车厢文化,以提高服务质量、陶冶市民修养、提升城市文明。假如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A.文化影响道德修养文化建设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向世界C.色彩斑澜尊重差异文化创新D.和睦相处文化融合文化竞争力【解析】A。材料强调是通过打造公交车厢文化来提高服务质量、陶冶市民修养、提升城市文明,因此A入选。9.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①反对个人主义②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③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④集体是达到个人目的一种手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对集体主义原则的理解。④观点错误,应排除。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道德观念。有人认为,诚信缺失、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欺诈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讲不讲诚信无关紧要。这种观点() A.错误的,违背了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B.正确的,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C.正确的,这是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D.错误的,违背了坚持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对诚信重要性的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加强诚信建设,因此,材料中的观点是错误的,B、C两项排除;而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母题特供】母题一:考查文化的传承金题引路:(2022高考天津卷2)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母题二:文化建设金题引路:(2022高考山东卷21)要“22\n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母题三:中国的传统文化金题引路:(2022高考福建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材料三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4)根据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10分)(要求:①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2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版高考英语 3-2-1精品系列 专题12 连词与状语从句
2022版高考物理 3-2-1精品系列 专题16 电学实验(教师版)
2022版高考政治 3-2-1精品系列 专题15 历史唯物主义(教师版)
2022版高考政治 3-2-1精品系列 专题13 唯物论与认识论(教师版)
2022版高考政治 3-2-1精品系列 专题11 文化的概念与发展(教师版)
2022版高考政治 3-2-1精品系列 专题08 政府与公民
2022版高考政治 3-2-1精品系列 专题07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师版)
2022版高考政治 3-2-1精品系列 专题05 财政、税收(教师版)
2022版高考政治 3-2-1精品系列 专题03 消费者与劳动者(教师版)
2022版高考政治 3-2-1精品系列 专题01 货币与消费、价格与供求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14:41:08
页数:22
价格:¥3
大小:684.5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