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备考】高考政治名校解析分类汇编 N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N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目录N1探究世界的本质1N2把握思维的奥妙5N3求索真理的历程9N1探究世界的本质【【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2201)】N1N2O1O2O327.(15分)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了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议强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材料二关于2022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对于经济风险,要严控增量,逐步加以化解: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各地区要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工作思路。(1)阐释材料一蕴含的唯物论的基本观点。(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会议要求的哲学依据。(9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析】作答时注意抓住设问的关键“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从理论上首先注意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再结合材料说明题中是如何体现这些观点的。做好此题,首先要看清知识范围,再从理论和材料两个角度去答题。【答案】(1)①会议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判断,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性。(3分)【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矛盾的特殊性。【解析】此问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要求说明会议要求的哲学依据,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理论上首先注意可以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矛盾的特殊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再结合材料说明题中是如何体现这些观点的。(2)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面对经济风险,我们要严控增量,逐步加以化解。(3分)②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3分)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各地区要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工作思路。(3分)【思路点拨】注意明确答题范围,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述。【【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2201)】17-13-\n.鼠兔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在青海三江源地区有广泛分布。在鼠兔最为猖獗的时期,鼠害面积占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17%。从2022年开始,该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人鼠战”,虽然消灭了很多鼠兔,但由此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生物链的断裂。而今,我们对鼠兔不再“赶尽杀绝”,而是有了科学的控制,以保证三江源地区生物链的完整性。这表明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③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创造规律的基本前提④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知识点】N1O1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答案】B解析:①表述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排除;③“服从规律”的表述错误,应是尊重和认识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创造规律的基本前提;依据材料信息,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答案B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2201)】14.2022年第16号台风“凤凰”(强热带风暴级)来袭,中央气象台9月20日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息。人们能够根据台风预警信息,将台风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这说明人能够A.征服自然,支配自然B.认识和利用规律C.自由选择事物间的联系D.改变规律的客观性【知识点】N1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答案】B解析:A“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表述明显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是自由选择的,因此C表述错误;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改变规律的客观性的表述错误,D排除;答案B正确。【思路点拨】依据题意的主旨,运用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重庆一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202201)】38.(24分)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材料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道理。(12分)(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包含的哲学道理(12分)G2N1N3(1)【知识点】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3-\n【解析】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党的地位、作用上阐释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要坚持依法执政,这样才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答案】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2分);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2分);才能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2分);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分)。党依法执政(2分)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2分)。【思路点拨】该题需要回答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坚持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党的领导需要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两个角度具体分析。(2)【知识点】本题考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解析】“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这体现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关原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从我国国情出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2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进行法治理论创新(2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3分),总结成功的法治经验,围绕实践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3分)【思路点拨】该题需要准确理解材料内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认识材料中的做法。从我国国情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体现的哲学道理。【【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word版)】39.(26分)2022,农历马年。这一年,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换挡降速”,面临严峻挑战,但改革依然“快马加鞭”,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好戏连连。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到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从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行“单独两孩”,到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管住“车轮上的铺张”;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到加大环保指标考核权重;从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着眼全方位,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一份沉甸甸的改革清单,让改革成为新常态,让2022年成为成色十足的“改革年”。材料二: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多年,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30多年,是中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30多年。30多年来,我国文艺创作日益繁荣,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1)请从规律和矛盾的角度任选其一,谈谈要让改革成为新常态的原因。(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的30多年,能够成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30多年(10分)(3)请你运用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N1O3I1J2O1O2(1)【知识点】本题考查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矛盾是普遍的。【解析】该题首先要确定选择的原理,规律和矛盾二选一。让改革成为新常态是从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正确抉择,是认识和利用规律、尊重和遵循规律的体现,适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让改革成为新常态,说明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这体现了矛盾是普遍的。【答案】答案一规律角度: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人能够认识和把握规律(2分),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2-13-\n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全面推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2分)。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2分),改革能够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2分),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2分)。答案二矛盾角度: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2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对于重要领域、关键环节面临的挑战我们不能回避,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2分)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2分)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2分)【思路点拨】从规律的角度看,让改革成为新常态是要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从矛盾的角度看,让改革成为新常态说明要完善发展我国各项事业,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解析】该题是原因类题目,分析我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原因,简要概括材料内容,明确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体制的改革等。对应文化生活原理,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文化发展、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等方面回答。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更加完善了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②文化体制的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激发了文化发展的活力,使我国文艺创作日益繁荣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思路点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创作日益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对应材料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概括。(3)【知识点】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解析】该题需要明确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原理范围,然后针对深化改革提出合理的措施。深化改革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联系的观点,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着眼全方位,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全方位,在重点领域突破前行,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面临严峻考验,但好事连连,体现了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坚持联系的观点,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既要立足于整体,又要搞好局部,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坚持发展的观点,支持新事物成长(答出2点即可的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适当得分)【思路点拨】该题的关键是把握好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原理范围,从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上加以分析,注意从材料中找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概括体现的方法论原理即可。-13-\nN2把握思维的奥妙【【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2201)】N1N2O1O2O327.(15分)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了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议强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材料二关于2022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对于经济风险,要严控增量,逐步加以化解: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各地区要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工作思路。(1)阐释材料一蕴含的唯物论的基本观点。(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会议要求的哲学依据。(9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析】作答时注意抓住设问的关键“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从理论上首先注意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再结合材料说明题中是如何体现这些观点的。做好此题,首先要看清知识范围,再从理论和材料两个角度去答题。【答案】(1)①会议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判断,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性。(3分)【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矛盾的特殊性。【解析】此问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要求说明会议要求的哲学依据,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理论上首先注意可以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矛盾的特殊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再结合材料说明题中是如何体现这些观点的。(2)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面对经济风险,我们要严控增量,逐步加以化解。(3分)②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3分)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各地区要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工作思路。(3分)【思路点拨】注意明确答题范围,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述。【【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2201)】25.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13-\nA.尊重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B.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反对墨守成规C.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总是具有客观性D.价值判断不会因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知识点】N2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案】B解析:作答漫画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内涵,漫画告诉我们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做法也应当随之变化,而不是墨守成规,因此答案B正确;A表述错误,颠倒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联系具有客观性,因此C表述错误;D表述明显错误,排除。【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漫画的内涵,并结合排误法。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2201)】13.研究发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③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有调节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M2N2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答案】A解析:“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体现了人们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符合题意,应选;“会使大脑分泌一种,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体现了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②符合题意,应选;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正确。【思路点拨】抓住关键信息,并结合排除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202201)】20.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人们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于是,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游泳。可耗了大半生也没学会,兔子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实现主客观的统一,需要条件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人们利益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知识点】N2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答案】B解析:兔子的疑惑在于违背了客观事实的做法是不会成功的,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而答案为B。【思路点拨】注意把握寓言的寓意。【【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word版)】21.网上曾经流传一个帖子,“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不是什么名表豪车,而是生生不息的信念、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等。其理论依据在于①理想、信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②高昂的精神使人振奋,萎靡的精神让人颓废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决定作用-13-\n④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获得成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N2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案】D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而理想、信念等属于意识范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说法错误;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③“决定作用”说法错误;生生不息的信念、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有助于人们的成功,这是因为意识活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能够使人奋进,而萎靡的精神则让人颓废,②④说法正确。该题选D。【思路点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的是实践而非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错误说法较为明显,可通过排除法得到正确答案。【【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2201)】28.经过十年的飞行,2022年11月12日,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这说明①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人类能够根据需要改造世界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自然界终究会被人类所征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知识点】N2本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作用。【答案】A解析: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符合题意;人类在彗星上成功登陆,说明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在彗核成功着陆,说明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①符合题意;②观点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改造世界;④观点错误,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故排除。故本题答案应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除法和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2201)】20.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人口极速膨胀,国家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时隔30年后,人口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国家决定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调整为“单独二胎”政策。此政策调整的唯物论依据是()A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c.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识点】N2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案】C解析:AD属于辩证法观点,与题干要求的“唯物主义依据”不符;物质决定意识的,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严峻的实际,国家调整了生育政策,C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和重要性,舍去B;故本题答案应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除法和排异法。N3求索真理的历程-13-\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2201)】21.某地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拿药……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当患者确实很苦!”“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转变了医生的观念,增强了为患者服务的意识。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①人们的认识都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的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矛盾的统一性是绝对的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N3O3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答案】D解析:①“都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的”的表述错误,因此排除;③表述明显错误,排除;依据材料信息,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2201)】18.对转基因食品,有人认为它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有人认为它违背自然法则。我们对转基因食品要看清其利与弊,更要弄清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得出这一结论要依赖于实践并得到实践的检验。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①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会不同②所谓一分为二的观点,就是要看清事物的优点和缺点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知识点】N3O3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答案】D解析:作答本题可以采用排误法,排除选项中明显错误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并不就是指事物的优点和缺点,一分为二的观点是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有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因此②表述错误,排除;依据材料信息,①③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2201)】16.长期以来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都被认为是有极限的,而获得202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三名科学家打破了这一极限,使光学显微镜步入了纳米时代。这表明A.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会成为真理B.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C.真理性认识总是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否定D.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发展【知识点】N3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答案】D解析:A表述明显错误,因此排除;B“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的表述错误,排除;C“被否定”的表述错误;依据材料信息,答案D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推断。-13-\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2201)】15.2022年第16号台风“凤凰”(强热带风暴级)来袭,中央气象台9月20日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息。气象台报道台风“凤凰”将在温州登陆,最终却在宁波象山登陆。有时,气象预报也会出现失误,这是由于①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③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④人们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知识点】N3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答案】C解析:作答时注意题中“气象预报也会出现失误”,这是由于人们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②③符合题意,应选;①和题意无关,排除;气象预报人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并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C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23.“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C.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D.真理是无条件的【知识点】N3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答案】C解析: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故认识具有无限性。这就是为什么做学问要不知足的原因。C正确;A不符合题意;在某一时期内,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人类是在发展的,社会是在发展的,所以人的认识又是无限的。B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应选C。【思路点拨】做学问为什么不能知足,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特点上进行分析。如果能理解题意,该题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但B说法对学生有很强的干扰,要明白该说法的不合理之处。难度较大。【【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23.“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C.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D.真理是无条件的【知识点】N3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答案】C解析: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故认识具有无限性。这就是为什么做学问要不知足的原因。C正确;A不符合题意;在某一时期内,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人类是在发展的,社会是在发展的,所以人的认识又是无限的。B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应选C。【思路点拨】做学问为什么不能知足,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特点上进行分析。如果能理解题意,该题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但B说法对学生有很强的干扰,要明白该说法的不合理之处。难度较大。-13-\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23.“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C.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D.真理是无条件的【知识点】N3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答案】C解析: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故认识具有无限性。这就是为什么做学问要不知足的原因。C正确;A不符合题意;在某一时期内,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人类是在发展的,社会是在发展的,所以人的认识又是无限的。B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应选C。【思路点拨】做学问为什么不能知足,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特点上进行分析。如果能理解题意,该题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但B说法对学生有很强的干扰,要明白该说法的不合理之处。难度较大。【【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23.“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C.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D.真理是无条件的【知识点】N3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答案】C解析: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故认识具有无限性。这就是为什么做学问要不知足的原因。C正确;A不符合题意;在某一时期内,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人类是在发展的,社会是在发展的,所以人的认识又是无限的。B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应选C。【思路点拨】做学问为什么不能知足,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特点上进行分析。如果能理解题意,该题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但B说法对学生有很强的干扰,要明白该说法的不合理之处。难度较大。【【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23.“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C.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D.真理是无条件的【知识点】N3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答案】C解析: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故认识具有无限性。这就是为什么做学问要不知足的原因。C正确;A-13-\n不符合题意;在某一时期内,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人类是在发展的,社会是在发展的,所以人的认识又是无限的。B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应选C。【思路点拨】做学问为什么不能知足,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特点上进行分析。如果能理解题意,该题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但B说法对学生有很强的干扰,要明白该说法的不合理之处。难度较大。【【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重庆一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202201)】38.(24分)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材料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道理。(12分)(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包含的哲学道理(12分)G2N1N3(1)【知识点】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党的地位、作用上阐释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要坚持依法执政,这样才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答案】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2分);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2分);才能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2分);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分)。党依法执政(2分)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2分)。【思路点拨】该题需要回答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坚持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党的领导需要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两个角度具体分析。(2)【知识点】本题考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解析】“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这体现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关原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从我国国情出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2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进行法治理论创新(2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3分),总结成功的法治经验,围绕实践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3分)【思路点拨】该题需要准确理解材料内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认识材料中的做法。从我国国情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体现的哲学道理。【【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重庆一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202201)】12.-13-\n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是因为A.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确定的标准B.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具有历史性C.前人无法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状况D.不当评价会影响历史事件的客观性【知识点】N3本题考查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答案】B解析: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水平受时代发展的条件水平的制约,我们不能用现代的衡量标准去评判历史人物,B说法正确;对事物的评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A说法错误;CD与题意不符。【思路点拨】该题的关键是把握“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这句话的含义,意思是社会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202201)】L2L3N339.(26分)材料一现在很多机构、单位,尤其是媒体,都利用微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传播信息和价值观;许多学者也通过微博发言,表达对社会的各种见解;重庆利用“红色微博”传播社会正面信息。微博中也充斥着“西化、淡化、俗化”等社会思潮,影响着网民的思想观、价值观。主流话语进入公共空间的程度,决定着公共空间与公共话语平台的品质。面对数亿网民,如何正确引导好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事关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成败大事。(1)结合材料一,谈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家应如何更好的发挥微博的作用?(12分)材料二目前,被专家以“革命性”形容的微博,以其“更新快、互动性强,直接点对点传播,效果明显”的特点正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被微博热议的有时候真相居多,有时候假象居多,热议还会使人们的观点莫衷一是。据此,有人悲观地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微博热议中走失。”(2)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10分)材料三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但是微博上并不是一个温馨家园,造谣生事的,人身攻击的,污言秽语的,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伤害了我们,也在误导着我们。为了营造一个清新、文明的网络环境,让我们更好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传递正能量,我们就需要规范网络用语,拒绝网络脏话。请你就此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解析】微博只是一种传播手段,既可用来传播优秀文化也可能用来传播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因而要求国家发挥其积极作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打击取缔利用微博传播的落后和腐朽文化;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公民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等。【答案】(26分)答案:(1)①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的现代文化;②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对于微博中的负面因素,及时清理落后和腐朽文化,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及时加以调控;③提高微博参与者的素质,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每点3分,共1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2分)【思路点拨】审题关键在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并针对材料指出的问题作答。-13-\n(2)【知识点】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解析】真理不会在热议中走失,这是由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检验标准决定的。这一观点过分悲观,热议只会促进真理的完善和发展。(2)答案: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不容混淆。因此真理不会因热议而变成谬误。(4分)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在于是否被热议。(2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在网络热议中,真理不会走失,而是不断完善和发展。(4分)【思路点拨】注意知识范围限定在认识论,注意围绕“这种观点”展开阐述。(3)【知识点】本题考查学生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3)例如:“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好高‘好语暖人心”,“人人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礼仪足素养的体现”,“礼仪是成功的基石”,“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学礼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敬人者,人恒敬之”等。(4分)【思路点拨】只要围绕文明礼仪去拟定,言之有理即可。要求拟定两条。【【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202201)】22.2022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以“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对探究的理解”为话题。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从认识论角度上看,探究性学习坚持了①物质和意识的辨证统一②实践和认识的辨证统一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④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N3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答案】B解析:①属于唯物论,不属于认识论;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主旨,注意“认识论”的限定。【【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2201)】27.2022年12月19日,国家统计局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修订: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9174亿元。这告诉我们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反复实践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知识点】N3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答案】B解析:国家统计局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修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①符合题意;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修订,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④符合题意;②太绝对;材料未体现观点③;故本题答案应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除法和排异法。-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55:50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08.0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