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F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4

2/44

剩余4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F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F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2·湖南六校4月联考)读世界某区域480纬线的相关地理要素分布图,东西两岸间距小于10个纬度,大阽西岸海岸线支离破碎。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M1、F11.图中大陆西侧的植被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E22.形成图中大洋西岸典型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溶蚀作用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知识点】本组题目考查自然环境形成的一般规律和世界气候与自然带分布的一般规律以及区域地理的地貌特征和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答案解析】.C2.D第1题,题目位置为纬度48度的大陆西岸,根据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该地应该为温带海洋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题,根据题意描述该大陆西岸海岸线支离破碎和纬度位置最可能为冰川侵蚀作用造成。溶蚀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侵蚀地貌;风力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相对干旱的地方。【思路点拨】注意积累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和对应的自然带名称。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规律是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世界受冰川作用形成典型地貌的区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和海拔较高的地区。注: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44\n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③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2022·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5月联考)某地储水变化量为该地水量收入与支出之差,右图为四个不同流域多年平均储水变化量图。读图回答3~4题。F1、L13.下列事象符合图中②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是()A.红壤B.斑马、长颈鹿C.游牧业D.橄榄种植园E24.下列符合图中④地区典型地貌的是()A.丹霞地貌B.峰林地貌C.角峰、冰斗、U型谷D.雅丹地貌44\n【知识点】本题考查不同气候类型降水特征、由气候推测相应分布地点及地貌特征。【答案解析】3.D4.D第3题,②地区冬季储水大于0,为收入季即为雨季,夏季小于0,为支出季即降水少,推测其为地中海气候地区,该气候适合橄榄生长。红壤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峰林地貌集中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游牧业适合温带大陆性气候及热带草原气候区。第4题,熟悉我国主要外力作用地貌。④地区冬季和夏季储水均小于0,为支出季,可推断该地全年降水少、蒸发旺。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符合降水特征。丹霞地貌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峰林地貌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主要受流水侵蚀影响,角峰、冰斗、U型谷为冰川侵蚀地貌。【思路点拨】外力作用与地貌作用因素分布及作用形式对地貌的影响流水作用侵蚀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沟谷和河谷流水,使沟谷和河谷加宽加深使地表变得崎岖。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也是流水侵蚀的结果;“红漠化”、“石漠化”溶蚀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云贵高原、桂林山水)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堆积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起来山区河流在山口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力作用侵蚀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戈壁和裸岩荒漠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裸岩荒漠、风蚀柱、风蚀蘑菇堆积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便导致风沙堆积沙丘、沙垄、黄土堆积(黄土高原的形成)冰川作用侵蚀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堆积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海浪作用侵蚀滨海地带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堆积滨海地带沙滩(2022·重庆考前模拟)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长江与洞庭湖交界处的某水文站1951年44\n—2022年测量的多年长江流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洞庭湖的湖面面积、该水文站的年降水量和流入湖泊的年输沙量变化曲线,读图回答5-6题。F15.下列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③曲线是导致①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B。④曲线是导致②曲线变化的重要原因C。②曲线是影响①曲线变化的唯一因素D.③曲线是导致④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L16.19阢年以后,④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①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110f,②湖区森林覆盖率的提高③该水文站上游干支流水坝的修建④湖区退耕还湖,退耕还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胡泊水文特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答案解析】5.B6.C第5题,该水文站的年降水量不是影响长江流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的原因故A错、多年长江流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是影响洞庭湖的湖面面积重要因素故C错、该水文站的年降水量与流入湖泊的年输沙量变化没必然联系,故D错、京沪高铁所经过地区大部分为平原,故A错;贵州地区地形崎岖,坡度起伏大,故C错;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修桥主要是为了加强保护,流入湖泊的年输沙量致使胡泊面积萎缩,故B对。第6题,流入湖泊的年输沙量与湖区的水土保持没必然联系故②④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本题关键在于理解长江与洞庭湖之间的水文关系以及其他的影响因素。(2022·湖北武汉二中二模)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7--8题。44\nE27.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D.断裂下陷、流水堆积N6、F18造成河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有①地下水位高②降水强度大③降水少④地势平坦⑤植被丰富⑥蒸发大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知识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土地生态问题等。【答案解析】7.D8.C解析:第7题,图示河套平原与阴山一带均分布大量的断层,故推测河套平原的形成是先断裂下陷后,黄河携带泥沙在下沉谷地堆积而成。第8题,土壤次生盐碱化的自然原因是在地势平坦的地方,降水较少蒸发旺,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在土壤表层积聚;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思路点拨】地貌相关要点:(1)地貌往往是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地球表面形态。一般来说,巨型和大型地貌是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小小型地貌主要是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2)地貌类型多样,按地质作用的方式可分为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海洋地貌、岩溶地貌、风成地貌等。(3)地貌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平原、盆地是人类主要的生活地;各种灾害性地貌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活动不断改造着地貌形态;许多灾害性地貌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有关。(4)建立人地和谐的地貌观。人类依不同的地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与自然的和谐。(2022·湖北武汉二中二模)图2是2022年3月下旬拍摄于邯郸郊区的一张景观照片。为了发展塘鱼养殖,某农户在耕地中开挖了水塘。水塘虽还没有人工蓄水,但在B处已经有了浅浅的一层。读图2,完成9~11题。 D19.水塘中B处水的直接补给来源主要是A.雨水    B.地下水       C.河水    D.积雪融水F1、N610.由于春季蒸发旺盛,容易造成土壤返盐,最可能出现盐碱的地方是A.A处      B.B处       C.C处        D.D处44\nJ111.该农户将耕地改为鱼塘的主要考虑因素是A.交通            B.市场          C.地形      D.气候【知识点】本题考查陆地水体关系及河流特征、华北春旱、土地盐碱规律、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答案解析】9.B10.C11.B解析:第9题,3月份,华北平原雨季未到,正是春旱时节,故B处水直接补给不可能是雨水;B处离河流远,故不是直接靠河流水补给;“水塘虽还没有人工蓄水,但在B处已经有了浅浅的一层。”推测其直接来自地下水。第10题,最容易出现盐碱的地方应该是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B处已经出现地表水所以排除;A、D两处相对C来说地势高,地下水位深,所以较C处来说不易出现盐碱。第11题,耕地的单位面积产值不如鱼塘,再加之该地位于邯郸郊区,受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农户从经济效益出发,将耕地改为鱼塘。(2022·湖北孝感5月摸底)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图4为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F112.影响澳大利亚沿海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洋流    B.纬度、降水    C.地形、洋流    D.降水、地形N613.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的大量破坏将      A.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B.加剧海岸侵蚀  C.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吸引鱼群聚集【知识点】本题考查图像判读分析、森林作用等。【答案解析】12.A13.B解析:第12题,结合图示,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区域红树林物种数量最多,这是因为北部纬度低、热量充足;同时,东部沿海数量多于西部沿海数量,是因为东部受沿岸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第13题,沿海森林主要起防海浪侵袭、防台(飓)风等作用。【思路点拨】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44\n2.不同区域森林作用主导功能不同,例如: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我国长江、黄河等河流中上游森林——水土保持;我国三江源等大江大河源头森林——涵养水源;沿海防护林——保护海堤,防海浪侵袭;城市森林——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2022·宁夏银川一中四模)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如下图所示)。岛上分布的沙漠在世界最古老沙漠中面积最大,现在仍然保留着3万年前的风貌;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图完成14〜15题。M1、E214.关于芬瑟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作用而形成的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C.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而形成的D.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44\nF1、C2、C4、D215.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的雨林植被,原因可能有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物种子传播到此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④沿岸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容【答案解析】14.A15.C解析:第14题,芬瑟岛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即使全球变暖对这一地区的降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排除B,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和东南信风带的影响降水较多,排除C,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分布于巴西的亚马孙地区,排除D,而这里的沙漠很可能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以及海浪搬运的海沙在此堆积而成,选A。第15题,热带雨林植被是在水分充分条件的下形成的,根系退化,不发达,并且芬瑟岛距离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距离近,有可能树种被传播与此,这里受东南信风和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气温高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选C。。【思路点拨】(2022·宁夏银川一中四模)读我国北纬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完成16~17题。F116.图中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较小,为减小蒸发量,树木以针叶为主B.光照较弱,植物光合作用弱,生长缓慢C.人口众多,过度樵采,植被覆盖率低44\nD.热量不足,森林较少,植被稀疏F117.当秘鲁渔场渔业大幅度减产时,图中地区叶面积指数在未来一年内变化趋势为A.100°E以西地区变大,100°E以东地区变小B.100°E以西地区变小,100°E以东地区变大C.100°E以西地区和100°E以东地区都变大D.100°E以西地区和100°E以东地区都变小【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以及环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解析】16.D17.A解析:第16题,100°E以西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强,准备覆盖率低,排除A、B、C,选D;第17题,秘鲁渔场渔业大幅度减产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或造成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减少,发生干旱使得植被生长变差,而西部的气温会相应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故选A。【思路点拨】把握好我国的地形分布以及地理环境整体性,是处理问题的核心。(2022·山东实验中学三模)读世界某岛屿局部地形剖面图,图中太阳光线为正午时的太阳光线,此日该地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图中河流平直,并与该剖面垂直。读图回答18~19题。B2、B3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可能为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B.图示可能为北半球,河流自东向西C.图示可能为北半球,河流自南向北D.图示可能为南半球,河流自北向南F1、E1、C419.下列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乙地为阴坡,此时植被生长旺盛B.该地曾发生过岩浆活动C.该地的自然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图中河流不可能存在结冰现象【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以及地理环境整体性44\n【答案解析】18.A19.B解析:第18题,该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时为所在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的南侧,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河流右岸陡直,甲岸为右岸,该河流自西向东流,故选A。第19题,示意图中乙岸为阳坡,排除A,该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时的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该地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8°,则该地的纬度是78°26′N,该岛位于北极圈以内,不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且河流一定存在结冰期,故排除C、D,该地地层中玄武岩的存在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岩浆活动,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组要从示意图中探寻其因果关系: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也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应是北半球,河流右(南)岸陡直可确定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大太阳高度28°可计算该地的纬度是78°26′N,然后解释其他现象是否正确。F1、C4(2022·广东惠州一中第一次调研)20.非洲有一种大型落叶乔木,主干粗壮,枝叶稀疏,其粗壮的主干和松软的木质贮存大量水分。据此推测,该树生长的气候环境最可能是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炎热干燥C.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植被与气候的关系。【答案解析】20.D解析:从题干可知,此树木大型落叶乔木,落叶的原因一般是降水少,干旱所致,另外一个就是气温低。但此地为非洲,气温整体较高,故而排除气温因素。再加上“其粗壮的主干和松软的木质贮存大量水分”,就更加印证了其地区缺水。但主干粗壮,说明其整体长势较好,在某一阶段生长还是很快的,故而综合推断此地气候环境为干、湿季分明。【思路点拨】本题是结合文字信息的推断题,考查的是植被与气候的关系,灵活性较强,本题难度中等。M2、C2、F1、L4(2022·郑州第二次质检)21.(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包兰铁路全长990公里,其中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材料二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包兰铁路观测点44\n材料三“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下图所示。(1)描述图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8分)(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8分)(3)说明图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描述、东亚季风环流中冬季风的形成原理、砂砖物理性质与对作物生长的作用。【答案解析】(1)(8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2分)地表干旱缺水,(2分)沙漠广布,(2分)植被稀疏(荒漠植被)。(2分)(2)(8分)西北风。(2分)冬春季节,亚欧大陆气温低,(2分)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2分)(近地面)空气从高压中心呈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为西北风。(2分)(3)(6分)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水分和温度,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2分)同时,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2分)拦截沙源,固阻流沙,(2分)阻止沙丘前移。第(1)题,地表环境特点就是描述出来地表之上东西的特点,如地形、地势、河流、植被、水源。44\n第(2)题,冬季陆地上温度低,盛行西北季风。属于基础题,但注意表述原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以及对地理专业术语的准确运用。第(3)题,该地沙漠化严重,条带砖主要是用来固沙。其次砂砖增加昼夜温差,凝结和释放水汽,有利于植物生长(该知识点较难)。【思路点拨】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2.季风的形成原理与分布(1)冬季风(2)夏季风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项目成因冬季风夏季风分布地区冬夏季风比较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44\n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蒙古西北风寒冷干燥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温暖湿润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西伯利亚、蒙古东北风凉爽干燥赤道附近的印度洋西南风温暖湿润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夏季风强于冬季风L4、N6、J3、F1(2022·山东日照二模)22.(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晋陕内蒙古区位于农牧业交错地带,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1)分析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的区域差异及其自然原因。(8分)(2)说明该地区重化工业发展的条件。(6分)(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该区实施“波动农牧业”的原因。(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调整的地区差异、工业区为条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答案解析】(1)西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以风力侵蚀为主(2分);东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流水侵蚀显著(2分);东北部纬度高、山地地势高,冬季气温低,以冰雪侵蚀为主(2分);灌区灌溉不当加上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聚集,出现次生盐渍化(2分)。解析:图是区域的土地退化的区域差异要把握好“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有利:煤、石油、稀土、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2分);位于我国承东启西的地带,位置适中,市场广阔。(2分)44\n不利:水资源缺乏(2分)解析:该地区重化工业发展的条件要从资源条件、位置、市场等方面进行评价。(3)该区位于我国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降水量不稳定(2分);植被随降水变化发生茂盛或稀少的变化;(2分)土地就会发生恢复植被或加速退化的变化,为控制该区土地退化,载畜量和耕地量也随之波动(2分)。解析: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要注意从区域的一系列要素的联系进行分析。【思路点拨】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要做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找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做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M2、C4、F1、L8(2022·浙江绍兴一中考前模拟)23.结合材料,完成(1)-(3)题。(26分)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材料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   (1)莱州湾冬季大雪后海面容易封冻,请分析原因。(6分)(2)请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海面封冻对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8分)44\n(3)据材料二信息,描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该时段内产业的变化情况。(12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特点、天气变化、地理环境整体性以及分析经济发展的变化。【答案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海水较浅(2分);而且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下雪(降水)又使盐度降低(2分);下雪和雪后,天气寒冷,气温低(2分);海湾封闭性好,海水流动性差,也易结冰(2分)。任答其中三点得6分。解析:莱州湾冬季容易封冻要从该海域的水深、盐度、气温、以及与周边海域的联系这些方面进行。(2)封冻以后冰面增大了海面的反射率,使得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引起气温下降(3分);冰面阻断了海面的水汽蒸发,使得降水减少(3分);封冻海面由于缺乏氧气和太阳辐射,生物生产率将会大幅度降低,影响海底生物的生存质量。(2分)解析:海面封冻的环境效应要从对气温、降水、海洋生物的影响进行分析。(3)变化情况:三大产业均有增加;(3分),其中第三产业增幅最大(3分)第一产业增幅最小(3分)三次产业比重仍然是2>3>1,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3分)解析:产业变化情况要从产值、结构的进行分析。【思路点拨】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又一新发展地区,这一地区的发展,起步晚,起点高,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F1、J1、J3、L7(2022·湖北黄冈中学5月适应性考试)24.(24分)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湿地。位于巴拉圭盆地,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总面积达22000平方千米,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材料二咖啡种植需均匀的降雨和排水通畅的土地,理想的气温是15-250C,理想的海拔为500-2000米。玉米喜温,低于16℃或高于25℃,则籽粒灌装不良。玉米为短日照作物,长日照则开花延迟,不能结穗。材料三巴拉圭东部山区蕴藏着丰富的铝土矿。世界第二大矿业集团一力拓矿业集团宣布在巴拉圭建造大型铝冶炼项目。44\n(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湿地面积很大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分析图示地区咖啡和玉米的生长条件。(10分)(3)分析力拓矿业集团在巴拉圭投资铝冶炼项目的有利区位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答案解析】(1)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大,雨季扩大,旱季缩小。(2分)原因:汇水面积广;(1分)地势低,容易积水;(2分)降雨量大,河网密集;(2分)水生植物丰富,涵养水源。(1分)解析:湿地面积会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湿季面积大。干季面积小,湿地面积大要求水多(降水、汇水面积、河网),容易积水不易排水(地势低洼),植被涵养水源等(2)咖啡:海拔适宜,且地势略有起伏,排水良好;(2分)月平均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2分)但降雨季节不均,不利于咖啡生长。(2分)玉米:玉米种植区的气温(16—25°C)适合籽粒灌浆;(2分)当地月降雨时数较长,日照不太长,适合玉米开花和结穗。(2分)44\n解析:咖啡区、玉米区的生长条件是以利用背景材料提供的对生长环境的需求,再就是利用示意图,,分析该地区能满足(有利于)咖啡(玉米)的生长。(3)靠近水电站,电力充足;(2分)铝土矿原料丰富;(2分)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1分)产生环境污染。(1分)解析:炼铝工业是一种高能耗工业,其区位分析一是要把握好需求,结合回答即可。【思路点拨】本题要注意对题目所给的背景材料的利用,湿地面积的变化、形成与这一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有关,这些内容背景材料都有,咖啡、玉米的生长条件、及其分布地区的基本情况背景材料有,但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再就是注意联系所学知识,炼铝工业是高能耗工业,其他的区位条件还是利用背景材料。L1、L6、F1(2022·湖北孝感5月摸底)25.(22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竹林分布图材料二 浙江安吉县竹产业三产产值变化图材料三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7.2万公顷,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攻城略地”。(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和成因。(10分)(2)据图说明浙江安吉县竹产业1990—2022年三产产值的变化特点。(6分)(3)有人对近些年安吉县竹林面积的快速增长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原因。(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经济结构变化分析、生物与环境关系。【答案解析】(1)分布广;种类多(4分)。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性气候范围广;多山地丘陵,宜林面积广;山地丘陵垂直分异明显,气候土地类型多样(6分)(2)三产产值都增加;第二产业的产值增长幅度最大,1996年后增长势头强劲;第一产业在竹业总产值的相对比例呈现下降趋势。(6分)(3)竹林面积快速增长,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树种资源单一;生物多样性锐减;(6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读出我国竹子种类多、分布广(主要集中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低山、丘陵)等适合其生长,山地垂直分异又使其种类多样。44\n第(2)题,直接从材料二图中可读出三大产业的变化趋势(都增长);再读出增长幅度最大的(第二产业);再由“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可知竹的砍伐少,竹产业总产值的相对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第(3)题,注意结合材料三中描述,“竹林中竹鞭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可分析致土壤肥力下降;“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分析出其树种单一、其他物种难发展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思路点拨】南方地区的农业:1.土壤(红壤多)。平原多为水稻土。⑴水稻土:平原地区土壤由于长期种植水稻而发育形成水稻土,呈青灰色,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⑵红色土:主要分布在江南丘陵。土质黏性重,呈酸性,富含铁、铝成份,但有机质少,属低产土壤。可增施有机肥,加熟石灰进行改造。适宜种茶、油菜、杉木、马尾松等经济林木。⑶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土壤呈紫色,含丰富磷、钾养分,是由富含铁、铝矿物的四川盆地周围细沙泥土氧化形成紫红色砂页岩,再经风化后形成,适宜种植甘蔗、柑橘等;⑷红壤: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种植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耐酸性的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流失等。改良: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矿物肥料,主要是施用氮、磷、钾肥,丰富和协调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在土壤中掺入砂子,改良土壤结构。2.一年二熟、三熟,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甘薯、淡水鱼、桑蚕。3.太湖、成都、珠江三角洲平原是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4.经济林木:茶、油菜、油桐、竹、杉树、马尾松。5.热带、亚热带水果:柑橘第一,香蕉、荔枝、菠萝、桂圆、海南椰子。6.甘蔗:台、粤、桂、闽、川、澳。7.油菜:分布广,有从长江流域南迁北移趋势。44\nF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22·山东实验中学一模)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局部区域放大图,读图回答1~2题。A2、L1、F21.关于图中所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B.地表草场广布C.乙图种植业发展条件较甲图好D.自北往南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区域地理自然条件差异以及对人文活动的影响【答案解析】由等高线图可知,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500左右,故以山地、丘陵为主,草场资源亦较少,故AB错;该区域自南向北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D错;乙图处位于河流三角洲,水源充足,地形相对平坦,故选C【思路点拨】主要是以等高线为背景,结合区域地理加以分析M1、L12.关于AB河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支流众多,水源充足B.流速快,多“V”型谷C.自北向南流,有凌汛现象D.近几十年来三角洲面积萎缩【知识点】由所给经度和相关地理特征,判断该区域位置,并分析其自然和人文特征。【答案解析】分析图可知,该区域为尼罗河流域,尼罗河发源于南部高原,自南向北流,支流不多,水源较少,流到下游的水也很少,且AB段为尼罗河三角洲附近,流速缓慢,故ABC错;由于上游泥沙量和径流量的减小,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又受到地中海的严重冲刷,同时海水大量倒灌,海岸线倒退。综合以上原因尼罗河三角洲堆积速度变慢,三角洲萎缩。【思路点拨】主要先根据所给区域图的信息,判断具体位于哪个区域,再联系所学区域地理的知识,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2022·江苏徐州第一中学考前模拟)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各月降水量百分比累计图。读图完成3~4题。44\nC4、F23.该地自然带可能是A.亚寒带针叶林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D14.该地水循环最活跃时A.巴西高原草木繁盛B.三江平原播种小麦C.北京香山红叶正当时D.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知识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水循环。【答案解析】3.B4.A解析:第3题,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冬季降水量大,降水类型为冬雨型,对应地中海气候。第4题,该地当水循环最活跃的时期为北半球冬季,三江平原为春小麦,春季种植。北京红叶为秋季,塔里木和丰水期为北半球夏季。【思路点拨】熟悉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年降水量<1000mm,最高月少于400mm44\n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风带气压带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旱雨两季,降水1500-2000mm,最高月400mm以上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季风性湿润气候北美、南美、澳大利亚东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但季风不明显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距海洋远,大陆气团控制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极圈附近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略集中夏季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山高原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气温和降水随高度变化而变化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山腰最多               (2022·江苏徐州第一中学考前模拟)海洋自然带是指海洋上的自然地理分带。下图为太平洋东部的海洋自然带分布。完成5~6题。44\nF25.图中海洋自然带没有严格按纬向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底地形起伏B.下垫面单一C.海洋降水不均D.海水运动明显M1、F26.甲、乙两地A.附近海域均有大渔场分布B.附近海域均有寒流流经C.附近地区均为落叶阔叶林D.附近地区均为人口稠密区【知识点】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答案解析】5.D6.C解析:第5题,影响海洋自然带的主要是太阳辐射,而微观方面能对海样自然带产生影响的是不同性质的海洋洋流。第6题,甲、乙两地分别为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思路点拨】海洋自然带的分布同陆地自然带分布在划分依据上是相同的,分清宏观影响因素和微观影响因素即可。(2022·江西临川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咖啡的的主产区在巴西南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地。最理想的种植条件为:温度介于15-25℃之间的暖热气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须达1500毫米以上。西印度群岛国家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品质世界闻名,种植园主要分布在该国的西南部海拔800-1200米的山区。星巴克(Starbucks)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近12,000间分店。据材料完成7-9题。J3、F27.由以上材料可推断,最适宜咖啡豆生长的自然带及咖啡饮品店布局主导区位分别是A.热带雨林带、市场B.热带稀树草原带、市场C.热带季雨林带、技术D.热带沙漠带、技术K18.从牙买加有一批优质咖啡豆运往星巴克总部,采用最佳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  B.铁路   C.海运    D.空运J19.星巴克咖啡在西亚的业务中,尽量选择埃塞俄比亚等地的咖啡豆以降低成本。埃塞俄比亚相对于牙买加优势在于A.劳动力更廉价B.距离更近C.土壤更肥沃D.气候更优良44\n【知识点】本组题目利用气温和降水以及其他信息的文字材料介绍,考查气候和自然带以及农业区位因素和区域特征。【答案解析】7.B8.C9.B第7题,符合咖啡最理想的种植条件(温度介于15-25℃之间的暖热气候,整年的降雨量必须达1500毫米以上)的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和热带稀疏草原带,再结合咖啡的世界主产区(巴西南部,埃塞俄比亚高原,牙买加的西南部)的分布可得出最适宜的为热带草原带。咖啡饮品店必须接近消费市场为市场导向型,所以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第8题,星巴克总部距牙买加距离较远,咖啡豆的运量大且不需运速,因此选择海运。第9题,企业布局要遵循利润最大化,由于该星巴克的业务在西亚,所以选择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和牙买加的咖啡豆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距离西亚近,节约运输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思路点拨】注意理解记忆主要气候类型与其对应的自然带,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主要气候类型与其对应的自然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气候—带荒漠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主要优点主要缺点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占地广、短距离运输成本高公路机动灵活方便、周转快、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地位日趋重要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运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技术要求高管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安全、连续性强、管理方便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022·江西临川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乌克兰四季比较分明,总体而言春夏比较短暂,冬秋较长。1月平均气温东北部为-8℃~-7℃,克里米亚半岛南岸为2~4℃;7月平均气温西北部为18~19℃,东南部为23~24℃。年降水量东南部约为300毫米,喀尔巴阡山为1200~1600毫米。据此完成10~11题44\nA2、F2、M110.关于图中①②③④⑤四地中的年降水量和乌克兰主要自然带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降水量最丰富,国内东南沿海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B.⑤地降水量最丰富,国内多温带沙漠带分布C.⑤地降水量最丰富,且此地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D.①地降水量最丰富,国内的温带草原带分布范围广M111.以下关于乌克兰的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美国玉米带相比,乌克兰玉米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热量B.平原面积占比国土总面积一半以下,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C.第聂伯河的上游冬季有封冻现象D.国内有大面积的黑土分布区【知识点】本组题目结合气温、降水信息和图形考查气候特征和自然带,以及乌克兰的自然地理特征。【答案解析】10.D11.B第10题,根据图示等高线和经纬位置判读出①地东侧海拔较高有山脉,因此西风在①地形成迎风坡,降水应该为最丰富的地方,根据乌克兰大部分的气温1月低于0℃,7月20℃左右因此为温带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推断最主要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第11题,根据图示等高线和河流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乌克兰以平原为主,且平原主要分布在中东部,B选项错误。【思路点拨】1、根据气温特征判断所处的温度带:热带一般终年气温高于15℃;亚热带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温带和寒带的最冷月气温都在0℃以下,温带最热月气温一般高于10℃。2、根据等高线判读一个区域的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海拔高度500米以下波状起伏1000米以上200米以下500米以上500米以下四周高,中间低地面起伏程度起伏不大平坦,起伏不大起伏很大波状起伏44\n(2022·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5月联考)现在有个网络流行词语叫“屌丝逆袭”,而在河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有叫“河流的逆袭”。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它流域的河流改向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这种现象叫河流袭夺。1图到2图为某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E212.下列关于袭夺河与被夺河关系叙述正确的是()①流量大的河流袭夺流量小的河流;②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③弯曲河道的河流袭夺平直河道的河流;④河谷地势较低的河流袭夺河谷地势高的河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E213.图中最终可能发育成为湖泊或者是沼泽的河段是()A.甲B.乙C.丙D.丁C4、F214.若该地位于36°纬度附近且观测发现,该地受季节性盛行西风影响,则说法正确的是()A.甲河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B.该地山麓自然带可能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该地山麓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D.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知识点】本题考查河流溯源侵蚀作用、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对应陆地自然带。【答案解析】12.C13.C14.B第12题,注意解读题目中袭夺的含义。“位置较低、侵蚀能力较强的河流夺取位置较高河流上游段的现象。”第13题,丙处由于上游河流被截,成为断头河,水量减少,流速变缓,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大量堆积,堵塞水流,往往形成一些小的沼泽或湖泊。第14题,据题干分析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发育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防洪任务最重应为雨季(冬季)——北半球为1月、南半球为7月。【思路点拨】1.河流袭夺:位置较低、侵蚀能力较强的河流夺取位置较高河流上游段的现象。形成机制自然界中,相邻几个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总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其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为其支流提供了较低的河流基准面。这些支流的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较为强烈,往往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袭夺方式:①并吞袭夺,指两条顺向河沟或河谷之间的袭夺,多发生在侵蚀轮回的早期。随着沟谷的并吞,许多小沟道合并成少数河道,河网密度变稀,干流壮大。②溯源侵蚀引起的河流袭夺,常见于两条流向相背或相互垂直的河流之间,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条河流的河谷岩层较另一条容易侵蚀下切;一条河流的坡降较另一条为大。③侧向侵蚀引起的河流袭夺,常见于蚀积平衡的河流,河道以侧蚀作用为主的地方。④地下袭夺,常见于高出河流基准面的石灰岩或其他可溶岩分布地区,表现为位置较高的河流通过地下通道流入位置较低的河流。44\n2.气候与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直接反映是自然带分布,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而植被类型与分布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2022·山东日照二模)下图表示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5~17题。44\nC4、D215.X、Y自然带向北延伸的原因可能是A.寒流影响B.暖流影响C.西风控制D.季风活动F216.沿X—Y—Z景观变化及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雨林—稀树草原—荒漠B.落叶阔叶林一森林草原一荒漠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舰律B317.当地时间3月22日6点15分,“雪龙号”科考船离开X港执行任务。此时A.船员面向东南拍摄到了海上日出B.日期为22日的地区超过全球的一半C.北极附近冰川面积达到全年最大D.昆仑站(77°06′E,80°25′S)出现漫漫长夜【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以及地球运动的意义、气温变化等知识。【答案解析】15.A16.D17.C第15题,X、Y处位于澳大利亚的西南部该地不受季风影响,也没有暖流,由此排除B、C,而是由于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使得当地温度比同纬度低而向北延伸。故选A。第16题,X处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因此排除A、B,X—Y—Z三地基本是南北方向的变化,不可能是沿海到内陆的分异只能是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故排除C,选D。第17题,3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全球日出方向均不可能位于东南方向,故排除A,只有0时经线位于中央经线以西时才可能全球新的日期超过一半,而X港(东八区)6时15分,0时经线为26°E附近,故排除B,此时极昼只是出现在南极点点附近,而不能达到昆仑站,故排除D,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北极附近热量会逐渐由亏转盈,气温达最低,使冰川面积最大,故选C。【思路点拨】只要是南北方向上的自然景观变化就是以热量为主导,体现的是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把握好不同季节全球的太阳视运动方向及气温的变化规律是解决3题的关键。(2022·重庆考前模拟)图6为某农村聚落M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OP实际水平距离为425米。图7为沿PQ一线所做的地质剖面示意图。M聚落分布于两边山脊对称的宽谷中,当一年中M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M聚落的日照时间从北京时间8:10至17:50,读图文材料回答18~19题。(已知:tan30°=0.58tan35°=0.7tan40°=0.84)44\nB318.该地的纬度约是A.31°SB,36°sC。31°ND.36°NE2、F219.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7所示地形为背斜山B.乙处草坡因地处背风坡,降水少C.图7森林为常绿阔叶林D.M聚落居民发现,该日昼长夜短【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太阳高度角计算各地地理纬度以及地质构造类型和自然带分布的知识。【答案解析】18.C19.C第18题,M聚落正午影子最长时朝北,可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因此A、D错误,由OP(甲坡)实际水平距离为425米而高差是300米,知道甲坡为35°,故M地最小太阳高度是35°,其纬度是31°,故B错,C对。。第19题,地质剖面图知道该地是向斜山,故A错,根据M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日照时间从北京时间8:10至17:50知该地昼短夜长以及位于105°E,故D错。结合试题答案知该地位于我四川盆地,乙处是南坡为迎风坡故B错,该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C。【思路点拨】本题组难度大,涉及知识点多,关键阅读背景材料。找出关键词语来解决问题。(2022·重庆一中5月月考)图5为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20~21题。降水量(mm)400200地形剖面降水量丁乙甲丙A2、F220.森林景观出现在A.甲B.乙C.丙D.丁L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B.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C.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D.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44\n【知识点】本题考查同一图中对地形剖面与降水量曲线图像判读分析、水热状况与新疆山地牧场放牧规律。【答案解析】20.B21.C第20题,分别过甲、乙、丙、丁四地作横坐标的四条垂线与降水量曲线分别相交,再结合纵坐标可读出各地降水量值。乙地降水量大于400mm。第21题,甲地位于山麓,降水量200mm-400mm,为草原,应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场;丁地降水量远小于200mm,为荒漠带,不适宜放牧。丙地位于林带之上,夏季为较茂盛的高山草甸,适宜放牧,冬季又转场到林带以下的甲地,即充分利用草场,又利于保护草场。【思路点拨】天山是牧草垂直分布的冬夏季牧场——即高山轮牧。在天山迎风坡山地降水较多,在山麓和山坡上生长着牧草。每年春季-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山坡牧草茂盛,所以,从山麓冬季牧场移向高山夏季牧场。秋季-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在山麓牧草茂盛,所以,从高山牧场转向山麓牧场。(2022·湖北襄阳五中、钟祥一中、夷陵中学5月联考)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气温的垂直变化与空气的干湿程度有关。图2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22~24题。A222.两坡的雪线高度相差约为A.200mB.500mC.3700mD.3900mC423.关于该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坡是南坡,湿度小于乙坡B.甲坡是北坡,湿度大于乙坡C.3000m以上,南坡气温垂直变化差异大D.3000m以上,北坡气温垂直变化差异大F2、C424.关于该山地山麓与山顶气温年较差比较及成因的说法最可能的是A.山麓大夏季气温上升快B.山顶小夏季气温上升慢C.山麓大冬季气温下降快D.山顶小冬季气温下降慢【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受地形因素的影响,雪线高低成因、以及气温变化的相关内容。【答案解析】22.A23.D24.B解析:第22题,甲坡的雪线高度为3800米44\n左右,乙坡为4000左右,因此二者的高差约为200米,故选A;第23题,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在山麓地带阳坡气温高故甲坡为南坡,南坡雪线低,说明南坡降水多,达到一定高度后因降水多,云层厚,湿度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故气温低,排除A、B,在山顶处两坡气温一样,在3000米处甲坡气温略高于乙坡,故3000米以上乙坡气温垂直变化大,故排除C,选D;第24题,在山顶大气稀薄,大气保温效应差,以及夏季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使得故夏季气温上升慢,使得气温年较差较山麓地带要低,故选B。【思路点拨】在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中,同一座山山麓地带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2022·江西师大附中三模)下图是秦岭南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I至VIII带海拔不断升高,II至VIII带为植被带,完成25-26题。F225.I带为该坡自然带的基带,则II至VIII自然带的变化是()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C.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L126.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地减少B.II带土地利用类型的种类较V带更多C.I至II带因水热条件减弱导致林地减少D.该坡土地利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知识点】本题组考查锤子地域分异规律和读图比较能力【答案解析】25.B26.D解析:第25题,秦岭南坡山麓的自然带(I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此向上应变为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由此排除A、D,再往上应是针叶林,排除C,故选B。第26题,示意图中,耕地比重先是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然后降低,排除A,II带与V带土地利用类型都是五种,排除B,I至II带林地减少主要是由于耕地增加而非水热条件变化,排除C,从图示看在各海拔高度都是林地和草地比重较大,故选D。44\n【思路点拨】在垂直地域分异中,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水热条件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使得自然带类型相应变化,山麓的自然带往往与当地纬度位置的自然带一致,随着海拔高度升高,热量的减少,使得自然带就向由此向高伟那样变化,例在赤道地区的高山,完整的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应是: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要把握好的是每一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由此确定其山麓的自然带。(2022·湖北黄冈中学5月适应性考试)图5为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C4、M227.该山地A.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B.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C.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山麓1月份气温约为0℃F2、M228.该山地以北地区A.以灌溉农业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适宜水稻生长D.地势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以及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答案解析】27.C28.A解析:第27题,因为北坡山麓自然带为半灌木盐柴类荒漠带,即山麓地带气候干旱,同时海拔在1000米以上,该山地南坡在3000米以上,并有湖泊分布,该山脉是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的昆仑山,故排除A、B、D,选C;第28题,昆仑山以北地区山麓地带冲积扇在海拔1000以下,地形平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排除B、C、D,选A。【思路点拨】根据山体高度、山麓自然带类型,确定山麓地带的环境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22·长沙雅礼中学二模)44\n图6为我国某农村聚落M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OP实际水平距离为425米.图7为沿PQ一线所做地质剖面示意图。M聚落分布于两边山脊对称的宽谷中,当一年中M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M聚落的日照时间从北京时间8:10至17:50,读图文材料回答29~30题。(已知:tan30°=0.58tan35°=0.7tan40°=0.84)B3、A229.该地的纬度约是(B) A.21°N     B.31°N C.41°N     D.51°NE2、C4、F2、B330.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图7所示地形为背斜山 B.乙处草坡因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C.图7森林为常绿阔叶林 D.M聚落居民发现,该日昼长夜短【知识点】本组题目结合等高线重点考查坡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同时结合区域综合考查自然带、地质构造、地球运动意义等内容。【答案解析】29.B30.C解析:第29题,根据等高线原理图7中甲坡即为图6中的OP坡,根据等高线计算出OP的相对高度为300米,又知OP实际水平距离为425米,结合正切值得出OP坡度约为35°,根据题意,一年中M处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冬至日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得出冬至日时M处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5°,通过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方法计算得出当地纬度约为31°N。第30题,图7中的地形为向斜山;根据图中指向标,乙处为图6中的南坡,降水较丰富;次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应该昼短夜长;根据纬度图示区域应该为中国南方地区,因此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C选项正确。【思路点拨】1、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读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反之越小。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可以根据公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纬度和当天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3、背斜山或者向斜山的判读可以简单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确定,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山,反之为向斜山。(2022·山东实验中学三模)植物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条件密切联系,海拔梯度的变化往往使得植被分布发生相应变化。读某山脉植物多样性的垂直分布图,回答31~32题。44\nF2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乔、灌、草三种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分布格局相似②物种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海拔2500米-30C0米之间③海拔3000米以上以草本植被为优势植被④海拔导致的水分差异是物种丰富度差异的主导因素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M232.该山脉可能位于A.浙江B.新疆C.海南D.云南【知识点】本题组考查读图能力和非地带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解析】31.B32.D解析:第31题,乔、灌、草三种植物物种丰富度在2000米以下都是升高,而在2000米以上呈下降趋势,物种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海拔8000米以上,3000米以上乔木、灌木都呈下降趋势,而草本已达50%以上并且还在上升,海拔导致的热量差异,热量和水分共同形成垂直方向上的植被差异,故选B。第32题,该山脉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排除其分布在浙江与海南,在4000米左右还能生长乔木(热量充足)排除新疆,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十一题要充分读图,对照题目内容于是意图的对应程度,一致则正确,反之错误,解答十二题,要联系各地的地理环境基本特征,找出其基本特点。(2022•云南玉溪一中5月统测)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回答第33~34题。44\nF233.右图中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C1、F234.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知识点】本题组以碳循环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答案解析】33.C34.B解析:第33题,人类在开采地下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会影响地下岩层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地下水的运动,故排除A,破坏臭氧层物质是制冷剂氟氯昂,而工厂排放的是二氧化碳,故排除B,动植物遗体在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作用下形成煤炭、石油,但不是发生了变质作用MPC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重,减轻温室效应,故选C;第34题,地球大气的物质变化与太阳活动无关,排除A,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是在参与下进行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会加剧这种侵蚀,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排除C,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之前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促使全球气温升高,会使得自然带会向较高纬度扩展,排除D,选B。【思路点拨】把握好示意图中各个箭头的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22•云南玉溪一中5月统测)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44\nF2、N635.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N636.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知识点】本题组考查自然带分布、荒漠化的原因【答案解析】35.B36.A解析:第35题,图中荒漠化严重区分布在热带荒漠带与热带草原草原带的过度地区,以热带草原植被为主,故选B;第36题,示意图中人口增长与荒漠化面积的增加基本是一致的,而过度砍伐的面积为60000万公顷,过度放牧的面积是24000万公顷即2.4亿公顷,从结构看非洲土地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故选A。【思路点拨】本题组的答案都在示意图当中,注意阅读示意图是关键。44\nL6、F2、M1(2022·郑州第二次质检)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脏油”。油砂开采成本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加拿大阿尔伯特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部分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材料二加拿大阿尔伯特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1)分析阿尔伯特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8分)(2)说出2号石油管线沿线由北向南自然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3)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矿产开产条件分析、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原因、矿产(能源)开采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答案解析】(1)(8分)开采成本和风险大;(2分)冬季漫长而寒冷,(2分)冻土广布,(2分)开采困难;劳动力短缺。(2分)(2)(8分)由温带草原带(或温带荒漠带)(2分)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分)变化。由北向南,随着纬度和距海远近的变化,气候由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向亚热带湿润气候(2分)变化(或热量和水分条件发生变化)。(3)(8分)提高加拿大作为美国供应国的地位,降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2分)保障了美国的能源供应。(2分)降低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等生产成本,(2分)带动美国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发展。(2分)。第(1)题,加拿大阿尔伯特地区所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相对较低,且冻土广布;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地处北美洲西部,为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形成的山地处,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复杂。44\n第(2)题,2号石油管线沿线由北向南: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受西部高原山地阻挡,太平洋上的水汽进入少,植被多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南部为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3)题,世界上石油产量最高的地区为西亚北非地区,也是美国石油主要依赖地,加拿大油砂开采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程度;其次,石油运输距离缩短了,成本降低;第三,可以带动石油加工及炼油等相关能源工业发展。【思路点拨】陆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即以热量为基础的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线伸(东西延伸),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影响,即以水分为基础的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经线延伸(南北延伸),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M1、F2、L6(2022·湖北襄阳五中5月适应考)38.(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脏油”。油砂开采成本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加拿大阿尔伯特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部分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材料二加拿大阿尔伯特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44\n(1)分析阿尔伯特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8分)(2)说出2号石油管线沿线由北向南自然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3)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8分)【知识点】资源开发的区位、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不同国家间的联系。【答案解析】(1)(8分)开采成本和风险大;(2分)冬季漫长而寒冷,(2分)冻土广布,开采困难;(2分)劳动力短缺。(2分)解析:阿尔伯特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劳动力情况分析,落实到开采成本高风险大即可。(2)(8分)由温带草原带(或温带荒漠带)(2分)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分)变化。由北向南,随着纬度和距海远近的变化,气候由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向亚热带湿润气候(2分)变化(或热量和水分条件发生变化)。解析:2号石油管线沿线由北向南由于热量和水分的变化,使自然带由温带荒漠带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3)(8分)提高加拿大作为美国供应国的地位,降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2分)保障了美国的能源供应。(2分)降低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等生产成本,(2分)带动美国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发展。(2分)解析:加拿大的油气供应可以保障美国能源供应以及改变当前的供应局面和降低成本和促进相关产业等。【思路点拨】根据题目所给的背景材料、区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源开发、地理环境特征以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注意区域环境特征的特殊性。F2、C4、C2(2022·江苏徐州第一中学考前模拟)39.下图为“某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44\n(1)当科考船行至M地时,能够看到的陆地植被类型是▲,导致其与N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3分)(2)P地的气候特征是▲,形成原因是▲。(4分)(3)N地西南海域属于航海危险区,风大浪高,其盛行风向为▲,原因是▲。(4分)【知识点】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大气环流。【答案解析】(1)M地为常绿阔叶林M地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N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降水稀少(2)终年炎热干燥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夏季受信风带影响;沿岸有寒流流经(3)该海域地处30º-60º之间,盛行西北风;位于南半球,海面宽阔,陆地少,所以风浪大,危及船舶航行解析:第(1)题北回归线船业M地,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N地位地中海气候,前者为夏雨型气候,后者为冬雨型气候。第(2)题,P地位于回归线所在的大陆西岸,受副高和信风控制,且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第(3)题,改变风力大小的作用力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南半球西风带气压梯度力大,且海面平坦,阻力小。【思路点拨】1.理解并记忆气候的成因及其分布2.理解并掌握风形成原因。3.熟悉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44\nM1、E2、F2、L8(2022·广东珠海二模)40.(30分)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2022年4月1日晚,智利伊基克市西北海域发生8.2级地震。伊基克市很少下雨,当地夏季一般在18℃-27℃,冬季为13℃—18℃,是一个可以四季旅游的地方。智利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智利的矿藏、森林和渔业资源相当丰富。素称“铜之王国”,产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它是拉美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五渔业大国。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是拉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材料二:智利经济主要依赖对外贸易。下表为2022—2022年智利对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占对中国出口总量的比重)。44\n(1)伊基克市降水很少的主要原因是,对比我国同纬度地区,当地冬季最低温在10℃以上的原因是。(4分)(2)智利处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因此多地震。(4分)(3)乙处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分析智利从甲至丙地带性规律及形成原因。(6分)(4)分析甲、丙两地降水总量差异及原因。(8分)(5)分析材料二中智利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其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板块分布、陆地自然带分异规律、经济发展方向等。【答案解析】(1)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没有受到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影响(4分)(2)美洲南极洲(4分)(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从甲至丙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甲至丙纬度差异大,热量差异大(6分)(4)差异:甲地降水少,丙地降水多(2分)原因:甲地全年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且沿岸有寒流经过,所以降水少;丙地:全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且有地形的抬升作用,所以降水多(答3点即给6分)(5)问题:经济结构单一,或出口初级产品为主或产品的附加值低(2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增大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科技,提高工业的加工水平;清洁生产,整治污染;合理采矿,防止植被破坏(答3点即给6分)解析:第(1)题,伊基克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我国同纬度地区,冬季受势力强大的冬季风南下影响,故气温低于伊基克。第(2)题,考查智利所处板块位置: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处。第(3)题,乙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从甲至丙为由较低纬向较高纬递变,即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基础为热量。第(4)题,根据二地所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为热带沙漠气候,丙为温带海洋气候。故甲降水远小于丙。第(5)题,由智利对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表可读出,智利出口的主要是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主要为初级产品,结构单一。因而对策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等。同时注意考虑生态效益,防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44\n【思路点拨】全球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年降水量<1000mm,最高月少于400mm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风带气压带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旱雨两季,降水1500-2000mm,最高月400mm以上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季风性湿润气候北美、南美、澳大利亚东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但季风不明显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季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距海洋远,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降水较少,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亚寒带大陆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极圈附近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略集中夏季寒带苔原带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干燥冰原气候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干燥高山高原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气温和降水随高度变化而变化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山腰最多M1、F2、D2、J2、L8(2022·广东惠州一中第一次调研)41.(28分)受城市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分工的影响,英国城市出现了许多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开始实施城市改造计划,措施之一是将以纺织、采煤、冶金为主的传统工业城市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城市。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44\n材料一:英格兰都市区分布图材料二:大曼彻斯特都市区1998年与2022年就业结构图(1)英格兰位于(东/西)半球,地带性植被是,沿岸有(暖/寒)流流经。(6分)(2)材料二表明,大曼彻斯特都市区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产业,其中增速最快的行业是,建筑业就业特征表现为。(8分)(3)英格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分析形成该农业类型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原因。(6分)(4)试分析20世纪80年代英国实施城市产业转型原因。(8分)【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植被带分布、洋流类型判读、农业地域类型判读及分析、产业转移【答案解析】(1)东温带落叶阔叶林暖(每空2分,共6分)解析:东西半球的划分为: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剩下部分的为西半球。结合英国经纬度可知,英国为东半球。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落叶阔叶林。而且英国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44\n(2)三银行、金融和保险比重较低,并呈下降趋势(前面2空,每空2分,最后一空4分,共8分)解析:根据大曼彻斯特都市区1998年与2022年就业结构图,大曼彻斯特都市区银行、金融、教育等第三产业比例大,而且银行、金融和保险增幅最快;建筑业比重较低,并呈下降趋势。(3)乳畜业(2分)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可就近为都市居民提供乳肉。(每点2分,满分4分。两点同为自然或社会经济的只得2分。)解析;英格兰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其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因素包括气温、光照、降水、土壤、地形等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等方面。所以结合题目可知,英格兰发展乳畜业的原因有: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可就近为都市居民提供乳肉。(4)传统的重工业污染严重;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上升,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导致大量建筑和土地闲置,失业劳动力增加;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金融、文化、教育实力强,潜力大。(每点2分,满分8分)解析:;英国最初以传统工业的发展来带动其经济的发展,但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随着新兴科技工业对传统工业的冲击,传统工业竞争力逐渐下降,迫使其要进行产业转移。所以本题要抓住两个大的要点:一个是传统工业的劣势及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新兴工业的优势。结合这个思路,可以知道20世纪80年代英国实施城市产业转型原因:传统的重工业污染严重;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上升,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导致大量建筑和土地闲置,失业劳动力增加;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金融、文化、教育实力强,潜力大。【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考查的能力主要有对图表的信息解读能力。对于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及形成原因要会灵活的分析,这是考试常考的内容之一。在第(4)问中,要抓住问题的核心点形成思路,即:传统工业的劣势及问题;是新兴工业的优势。整体来说,本题设计还不错,难度适中。4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56:11 页数:44
价格:¥3 大小:5.28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