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维设计】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师配选作业(含解析) 鲁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一讲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右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可能是(  )A.岩石圈 地幔 地壳B.岩石圈 上地幔顶部 地壳C.岩石圈 地幔 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 地幔 软流层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读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3.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4.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右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读图回答5~6题。5.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6\nA.挪威的峡湾B.黄土高原的沟壑C.石灰岩溶洞的石笋D.沙漠的风蚀城堡6.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亚马孙平原B.浙闽丘陵C.西伯利亚山地D.撒哈拉大沙漠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D.沉积岩、变质岩8.图中②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C.上升、冷却凝固D.重熔再生下面是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及地面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关于图中河谷地区地形的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顶部先受张力,后受流水侵蚀而形成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而形成10.若图中甲山为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谷两侧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谷两侧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甲山北坡自然带类型较南坡多D.甲山北坡的针叶林带海拔高于南坡下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6\n11.据图判断(  )A.1处有良好的地下水储存条件B.2处的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石灰岩C.3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D.4处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12.从成因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背斜成山,C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B.B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C.D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D.外力作用是形成图示地貌形态的主导因素二、综合题(共40分)13.下图是40°纬线附近某地等高线分布状况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6分)(1)若在①②以下的煤层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4分)(2)②处地表为缓坡,试用地理知识阐释该缓坡的形成原因。(4分)(3)③处的岩石按成因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原理,乙处的地貌为________________。(4分)(4)A河的流速有什么特征?(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4分)6\n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1)材料1图中板块a是________板块和材料2图中________(A或B)处的板块一致。(4分)(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3)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________(岩石)。(3分)(4)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3分)(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分主次D.以上说法都不对(5)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3分)(  )A.板块碰撞B.冰川作用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6)根据材料1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5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6\n解析: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中。答案:D2.解析:莫霍界面以上到地表都属于地壳。答案:C3、4.解析:火山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力作用;峰林为喀斯特地貌,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以化学作用为主;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形成,也属于内力作用。“V”字形峡谷由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以机械作用为主。答案:3.D 4.C5、6.解析:第5题,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据图可知,丙对应的区域分别是降水量最多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少气温最高、降水量较少气温最低的区域,三个区域分别为植被茂盛的雨林区、沙漠区、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在这三个区域表现较弱,故该外力作用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挪威峡湾是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石灰岩溶洞的石笋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第6题,浙闽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该地是山地地形容易受流水侵蚀作用。答案:5.B 6.B7、8.解析:读图,图中的“地幔”“喷出”和“沉积物”都是很重要的提示语。第7题,地幔是岩浆的源地,所以A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E喷出型岩浆岩,B则为侵入地表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沉积岩;直接转化为岩浆的C是变质岩。第8题,②是转化为变质岩的过程,代表变质作用。答案:7.A 8.B9、10.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谷处的岩层和两侧的岩层并不连续,说明该河谷首先由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然后在此基础上,河流又携带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了图中河谷地区的地形。第10题,若图中的甲山为秦岭,则图中的河谷位于秦岭以北的暖温带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故河谷两侧的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9.C 10.B11、12.解析:第11题,读图,1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是良好储油、储气构造;3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便于储存地下水;因此A、C选项不正确。2处为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4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常常含有化石。第12题,从地表形态看,1处背斜成山,C处为断层构造,抬升的岩块成山,因此A项正确。B处位于河流汇入海洋的位置,常常由流水搬运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D处为角峰,是由于冰川侵蚀而成;图示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11.D 12.A二、综合题(共40分)13.6\n解析:第(1)题,从岩层的弯曲状况可以看出①处为向斜构造,利于地下水的汇集,煤炭开采不当,容易发生透水事故;②处为背斜构造,利于天然气的汇集,开采不当会引发瓦斯爆炸。第(2)题,背斜顶部易受侵蚀,从而形成缓坡。第(3)题,③处的岩石位于花岗岩与页岩的交界处,在岩浆活动的作用下,页岩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乙处位于山前,形成冲积扇。第(4)题,该河上游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河流流速快;河流中下游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流速缓慢。答案:(1)透水事故 瓦斯爆炸(2)②地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影响易破碎,被侵蚀成为坡地。(3)变质岩 冲积扇(4)从河流源头至河口,河水流速渐小(或上游流速快、中下游流速较慢)。14.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地质作用及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与探究问题的能力。青藏高原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喜马拉雅山是一座典型的褶皱山。由于位于两板块的交界地带,因此这里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答案:(1)印度洋 B(2)流水侵蚀作用 水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资源等(3)沉积岩 (4)A (5)B(6)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58:51 页数:6
价格:¥3 大小:1.55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