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指导】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 5-2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与大众传媒的变迁 新人教版必修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优化指导】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5-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与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山东省东营市2022届高三10月评估,25)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A.电话B.汽车C.电报D.火车2.(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摸底,8)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江苏到上海”可判断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C3.(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期中,12)下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①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②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③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④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有重要的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n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分析数据图表来说明历史结论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炼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根据1926年的交通工具种类比1889年增多,可知②正确;根据摩托车、汽车等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可知③正确;根据1926年人力车的数量是14600可以得知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有重要的地位,④正确;近代中国重工业落后,此时上海汽车数量虽多,但都是外国进口的,不能说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故①错误。答案:B4.(南京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5)如图为上海造币厂2022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6.(浙江省杭州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质检,19)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8\n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电话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D.广播电台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人手能用、能得声可以判断是电话。答案:A7.(安徽省芜湖一中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22)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福建、上海两地茶叶价格的同步变动说明信息传递快,19世纪80年代,两地已能进行电报联络。答案:A8.(湖南省浏阳一中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8)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信息技术电报业发展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所有选项基本符合事实。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答案:A9.(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八校联考,21)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8\nA.都创办于19世纪末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解析:题目所给的三个报刊图片《时务报》和《国闻报》创刊于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宣传中;《民报》是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答案:C10.(西安地区八校2022届高三联考,15)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解析:本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该材料主要说明报纸对民众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思想的功能,而且影响力很大。答案:B11.(安徽省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9)安庆是安徽近代报刊的发源地和集中地之一。辛亥革命前后,安庆先后出现众多进步报刊,如《安徽俗话报》、《安徽通俗公报》、《安庆日报》、《爱国新报》、《安徽白话报》、《共和急进报》等。这些报刊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减少文盲 ④传播新知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生活变迁。开阔民众视野、引导民众关注国事、启迪民众、解放思想、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都是近代报刊的影响,但不能减少文盲,排除带③的选项,故正确答案为C。8\n答案:C12.(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9月考试,18)下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①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 ②传播信息快捷迅速十分可靠 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便捷和最大限度获取信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考查互联网的意义,题干材料与现实生活接近,易于理解,试题难度不大,正确选项为A。答案:A二、非选择题13.(安徽省巢湖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35)铁路建设关乎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列强加紧资本输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国名在中国投资修筑的铁路共计英国2800英里6420英里俄国1530英里德国720英里比利时650英里法国420英国美国300英里材料二 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上半期中国铁路修筑情况简表时期铁路修筑情况发展状况及结果19世纪下半期1876年中国境内最早铁路——沪淞铁路出现(英商)赎回、拆毁、掷入大海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以骡马曳引车辆。引发十年的铁路之争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建成太监四人贯绳拖拉201909年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8\n世纪上半期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清政府自主修筑铁路5574千米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修建了杭江、同蒲铁路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上奔驰。2022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2022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22年中国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预计到2022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人民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铁路修筑的特点及影响。(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上半期和19世纪下半期相比,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结果有何不同?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高速铁路建设给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铁路建设的认识。8\n14.(温州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31种。——据《大公报》(天津)之《最近报界调查表》(1905年)整理材料二 《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类别篇数比例列强在中国21547.4%经济/财政/商务87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194.2%——资料来源: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引者注:《时务报》1896年创刊于上海,1898年停刊。梁启超任总主笔。材料三 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它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概括材料所示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刊载上述几类译稿的背景。(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问需认真分析材料一,材料一反映上海的报纸数量众多;办报者多元;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下去。第(2)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刊载上述几类译稿的背景。政治方面: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经济方面: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实业救国”“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思想方面: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逐步展开。第(3)问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可从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或“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等角度来回答。答案:(1)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下去。8\n(2)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或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实业救国”“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逐步展开。(3)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或“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01:27 页数:8
价格:¥3 大小:1.52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