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指导】2022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活页作业(二十三)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选择题1.(2022·北京门头沟模拟)人们发现,若对某种害虫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进行防治,其灭虫效果常会逐年降低。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农药导致害虫基因突变,害虫分解这种农药的能力增强B.农药对害虫起选择作用,抗药个体生存下来的几率更高C.使用农药后,害虫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D.使用农药后,害虫立即向未施药的田野转移答案:B答案:C3.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50%      B.50%和62.5%7\nC.62.5%和50%D.50%和100%解析: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所以T的频率为20%+1/2×60%=50%;感染锈病后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不能产生后代,所以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T、Tt的频率分别为1/4和3/4,所以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是1/4+1/2×3/4=62.5%,所以选B。答案:B4.(2022·大连双基测试)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  )A.甲   B.乙C.丙   D.甲、乙解析:两种群存在明显的不同方向的变异倾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易产生新物种。答案:C5.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由题意可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40%,a的基因频率为60%,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为40%×40%=16%,aa个体的百分比为60%×60%=36%,Aa个体的百分比为48%,A的基因频率为16%+48%×1/2=40%;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为16%+48%×1/4=28%,aa个体的百分比为36%+48%×1/4=48%,Aa个体的百分比为1/2×48%=24%,A基因频率为28%+1/2×24%=40%。答案:C6.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7\n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A项中,b和d不一定达到生殖隔离;B项中,由于a1和a2的地理隔离,d和c有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项中,a1中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D项中,a1中外迁群体与当地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但如果只发生地理隔离,而没有发生生殖隔离,则c和d可能是一个物种。答案:B7.(2022·武汉模拟)下列关于基因及基因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又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B.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S型肺炎双球菌的基因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呈线性方式排列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雄配子比雌配子的数量多答案:C8.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①发生了隔离 ②发生了基因突变 ③发生了自然选择 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⑤D.④⑤答案:D9.(2022·绍兴期末)如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7\n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具有生殖隔离;A地区的某些个体由于特殊原因分布到B,C地区,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并分别发展为乙和丙,说明甲、乙、丙三个种群存在着生殖隔离,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种群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乙、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基因库差异很大,基因频率不同;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但两种群中也可能存在着相同的基因(如控制ATP合成的基因等)。答案:B10.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解析:种群的基因库指同种生物构成的同一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甲岛和乙岛都有不同的鸟类。答案:C11.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解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这属于环境污染,不属于共同进化。其他三个选项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选择属于共同进化。答案:A7\n12.右图是对一个物种中两个亚种种群(种群数量较大)的某一性状测量的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如果将这两个亚种置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并使之随机交配而进行基因交流,在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基因交流后,根据预测的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解析:亚种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而形成的生物性状有所不同的两个种群,但两个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故在两个种群内的个体在再次相遇时,由于可以进行基因交流会重新形成一个种群,即符合B项曲线所表示的内容。答案:B二、非选择题13.(2022·荆州模拟)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1)在种群1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______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的________发生改变,导致生物进化。(2)由图1可知,种群1和种群2(选填“是”或“不是”)________同一物种。7\n(3)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种群2中具有基因型__________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基因A和a在该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发生变化是__________的结果。(4)图2中的甲虫具有多种体色,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解析:(1)新基因的产生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新基因的出现将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导致生物进化。(2)种群1和种群2之间发生基因交流,没有形成生殖隔离,是同一物种。(3)从图1中可以看出,种群2中灰色个体生存的数目多,说明aa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基因频率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甲虫体色的多样性体现了生物的基因的多样性。答案:(1)基因突变 基因频率 (2)是(3)aa 自然选择 (4)基因1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图1(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3)小岛上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加剧。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__多样性。解析:(1)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7\n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2)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为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3)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为基因库。(4)由于过度繁殖,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性状的有利与有害是相对的,当环境缺少食物时,联趾个体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更适应环境。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从分子水平看是对有利基因的选择,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5)同一物种个体间的差异为遗传多样性。答案:(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 (2)种群 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①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②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 ③基因频率 (5)遗传15.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如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_的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__。(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基因突变 (2)97% (3)不再使用杀虫剂 低 (4)SS 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45:41 页数:7
价格:¥3 大小:506.3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