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J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2

2/52

剩余5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J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J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22.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假如你是赴美留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A.坚守自己的行为习惯,拒绝西方文化B.融合中美双方的文化差异,以我为主C.遵守美国的当地习俗,接受西方价值D.尊重中美双方的文化差异,人乡随俗【知识点】J1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答案】D解析:中美文化各不相同,存在诸多差异,作为赴美留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尊重两国文化的差异,尊重当地的交往礼仪和习俗等,做到入乡随俗,D正确;A“拒绝西方文化”是封闭主义的体现,是错误的做法;C否认了本民族文化,是错误的;B是在文化创新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做法,题目侧重于文化的交流,选项与题意不符。【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联考(202201)】18、“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由此,两国应该①以相互尊重和求同存异精神妥善处理分歧矛盾②以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加强经济对话,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④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两国间文化的趋同与融合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知识点】J1H1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答案】A解析:维护国家利益时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不符题意,不选,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错误,不选,①正确,应选;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正确,应选,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除法和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21.回眸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们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在人们心目中,我国已从地区大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①登高望远,以全球视野洞察世界发展局势②宁静致远,以平常心态作出正确价值判断③海纳百川,以宽广胸怀接纳他国各种文化④刚柔相济,以务实作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知识点】H2H3J1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我国和平发展道路、文化多样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精神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可知,我们应以全球视野洞察世界发展局势,以平常心态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中国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据此可选出①②④;题肢③错误,对外来文化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异法。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21.回眸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们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在人们心目中,我国已从地区大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①登高望远,以全球视野洞察世界发展局势②宁静致远,以平常心态作出正确价值判断③海纳百川,以宽广胸怀接纳他国各种文化④刚柔相济,以务实作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知识点】H2H3J1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我国和平发展道路、文化多样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精神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可知,我们应以全球视野洞察世界发展局势,以平常心态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中国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据此可选出①②④;题肢③错误,对外来文化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202201)】39、(28分)材料2022年7月13日,原创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届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第二季节目升级了考题难度,增加了大量古人常用而现代人较少使用的冷僻字。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节目应该限于常用易错字的矫正。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看来,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向这种母语价值观发起挑战。关正文说,今年决赛考题的难度再次升级,节目的口号也变成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关正文说:“现在大家都讲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它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它的内容记载在历代经典古籍之中。不认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我们就无法亲近经典,就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的正确性。(12分)(2)结合材料分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文化价值。(12分)(3)结合材料,就如何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提一点建议。不超过15个字。(4分)P1P2K1J1L2I1(1)【知识点】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解析】该题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价值观是针对现在社会上对冷僻字的简单排斥现象提出的,树立这一价值观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是遵循文化继承和发展规律的做法。【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③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符合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每点4分)52\n【思路点拨】该题关键是理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价值观的树立,从其提出的背景、目的到意义,分别进行分析,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加以阐释。(2)【知识点】本题考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解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通过接触、认识冷僻字,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让全国人民领略汉字之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③“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让全国人民领略汉字之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信心。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母语价值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修养。(每点各3分)【思路点拨】该题重点是分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价值观的树立有什么文化意义,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包括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3)【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与社会。【解析】该题的要求至关重要,“不超过15个字”要求提出的做法简洁明了,还要点明主题,能够体现文化的传承发展。如书法陶冶情操、全民阅读、书香中国万里行等口号就可以。书法陶冶情操、全民阅读、书香中国万里行【思路点拨】该题是措施类题目,但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不能长篇大论,要简洁明了,朗朗上口。【【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202201)】I1J1O1O2O3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2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就提出要共同建设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升级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材料二展望未来,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要充分考虑到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的不同政治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照顾各国的舒适度。二是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三是要加强战略自觉和统筹规划。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10分)52\n(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为中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合理建议。(12分)(3)“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请你就各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丝绸之路发展友好合作提出两点建议。(4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解析】丝绸之路申遗,即体现了文化遗产的作用;申遗成功将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体现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申遗成功也有利于中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三国共同申遗,也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的作用。【答案】39.(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可以繁荣沿途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拉动沿途经济增长。(3分)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分)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是对世界文化多样的尊重,有利于加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传播,推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4分)【思路点拨】围绕丝绸之路的有关信息,分层次、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注意“意义类”的答题时要用“有利于或有助于”等阐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辩证法的知识。【解析】“考虑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注意循序渐进”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要统筹规划、综合应用。。。”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不同的政治环境,制定合理目标。(4分)②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统筹规划战略目标,优化组合,综合各个方面,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4分)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实现质的飞跃。(4分)【思路点拨】围绕材料二中的主要信息点,结合有关知识分要点作答。(3)(3)加强沟通,互利互惠;共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等。(4分)【思路点拨】只要围绕丝绸之路,且有利于建立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建议均可,既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角度提出合理建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建议,不必局限于教材。【【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202201)】I1J1O1O2O3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2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52\n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就提出要共同建设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升级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材料二展望未来,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要充分考虑到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的不同政治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照顾各国的舒适度。二是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三是要加强战略自觉和统筹规划。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10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为中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合理建议。(12分)(3)“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请你就各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丝绸之路发展友好合作提出两点建议。(4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解析】丝绸之路申遗,即体现了文化遗产的作用;申遗成功将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体现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申遗成功也有利于中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三国共同申遗,也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的作用。【答案】39.(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可以繁荣沿途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拉动沿途经济增长。(3分)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分)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是对世界文化多样的尊重,有利于加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传播,推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4分)【思路点拨】围绕丝绸之路的有关信息,分层次、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注意“意义类”的答题时要用“有利于或有助于”等阐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辩证法的知识。【解析】“考虑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注意循序渐进”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要统筹规划、综合应用。。。”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不同的政治环境,制定合理目标。(4分)②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统筹规划战略目标,优化组合,综合各个方面,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4分)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实现质的飞跃。(4分)【思路点拨】围绕材料二中的主要信息点,结合有关知识分要点作答。(3)(3)加强沟通,互利互惠;共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等。(4分)52\n【思路点拨】只要围绕丝绸之路,且有利于建立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建议均可,既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角度提出合理建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建议,不必局限于教材。【【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元月调研考试(202201)】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公元前140年张骞出使西域发轫,古丝绸之路,这条商旅通道,作为连接亚欧贸易的桥梁、融汇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在随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书写了千古传诵的壮美篇章。中国的五彩丝绸、精美瓷器等商品,造纸、印刷等科学技术翻过重重高山、茫茫戈壁源源不断地经由中亚传入欧洲,而原产于中亚的葡萄、苜蓿等农作物也远渡漫漫沙漠、无垠草原传入中国。在此过程中以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开拓进取、共享和平为文化品格的丝路精神逐渐形成,并以其独特魅力被广为传承。又是千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今天,这条沉寂的商贸古道,因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而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沿线各国、尤其是地处古丝绸之路核心区域的中亚各国对此强烈响应。他们受中国发展激动,强烈希望能分享中国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希望借助中国的技术、资金优势,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此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更是国内发展的现实需要:消化产能过剩、统筹区域发展、破解能源紧缺,乃至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都需要强大杠杆方能撬动。因此,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新的国家经济和外交战略,既是对历史血脉的有力接续,对世界发展的果敢担当,也是对现实机遇的主动把握。应如何有效启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发展引擎?有关人士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最为迫切需要的就是域内各国尽心合作,实现政策、道路、贸易、货币、民心五个“相通”。当有人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声欢呼时,也有有识之士冷静指出,丝绸之路从来不是坦途,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路精神才是成就传奇的关键。(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弘扬丝路精神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10分)(2)有人说,态度决定高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沿线有关国家的认同和协作。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有关国家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持有的“态度”。(12分)(3)当前,青少年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知晓程度还不高。西部某省重点高级中学准备对学生进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宣传教育,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为该校提两条建议,并简述理由。(4分)I1I2O2J1(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解析】该题要求运用文化的作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学生可以从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等方面考虑,对每个要点结合弘扬丝路精神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进行分析。【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给社会发展以重大影响(或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活动、交往方式。(5分)弘扬以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开拓进取、共享和平为文化品格的丝路精神,有利于“带”内各国增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勇气(或区域内国家政府和人民增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动性、创造性);正确处理彼此矛盾分歧,维护“带内”和平稳定,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创造安定的国际环境;加快开放步伐,实现域内“五通”,促进经济带建设。(5分)52\n【思路点拨】该题的关键是把握文化的作用的内容,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综合掌握,形成知识体系,并能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该题答案可适当调整顺序,使得每一原理与对应的材料相结合。(2)【知识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解析】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包括:发展是普遍的、客观的;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国家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坚持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当前的困难,要做好量的积累。在组织答案时,遵循原理、方法论、联系材料的步骤。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有关国家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有关国家既要对丝路建设充满信心,积极支持丝路建设,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丝路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有关国家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积极推动丝路建设。④事物的联系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有关国家应加强合作,化解分歧,尽快实现“五通”。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有关国家要正视并着力解决困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①-③每点4分,答齐即可得满分。考生若答④、⑤两点,可酌情加分,但最终得分不得超过此题总分12分。)【思路点拨】该题需要对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原理熟练掌握和理解,并能结合材料内容准确把握每个原理,做到原理与材料完美结合。(3)【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现代文化的传播手段。【解析】该题是开放型题目,学生只要回答的言之有理即可。对学生进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宣传教育,提出建议并指明理由。学生首先要回答做法,然后对应做法提出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进行宣传教育,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活动影响人,如举办讲座或板报等;可通过大众传媒加以宣传等。举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专题讲座或板报。理由: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组织学生收听或查阅有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广播、电视或网页。理由: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每点2分。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思路点拨】该题需要回答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法,二是做法的依据,这两个方面要对应回答。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熟练掌握和理解才能灵活运用,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元月调考(202201)】O3J1J2J3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2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给我国文艺界吹来一股春风,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材料二52\n某省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商文艺发展繁荣大计。作家季宇:要使创作之树常绿,必须不断地用活水去浇灌,去滋润,而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编剧王丽萍:我要求自己在作品里接地气又反映普通百姓生活。一句话,心里要有人民,心里要有观众!作曲家舒楠:坚持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我的旋律始终和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影视制作公司总裁严从华:中国影视应该有传播主流价值的担当,也要学习国外影视的策划理念、制作水准、营销手段。徽京剧院副院长李龙斌:传承创新徽剧、昆曲等传统民族艺术,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12分)(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二为文艺工作者多出好作品提出建议。(10分)(3)有人说,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请你说出两条具体作用。(1)【知识点】本题考查矛盾观的有关知识【解析】“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即只追求市场,则容易庸俗低俗;只注重艺术性则难受市场欢迎。【答案】(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分)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我国文艺创作如果盲目迎合市场容易流于庸俗和肤浅,如果一味注重思想艺术性则很难在市场上受欢迎。因此,好的作品既要关注市场又注重思想艺术性,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4分)③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相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社会主义文艺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分)【思路点拨】围绕材料一中的内容和矛盾观的有关知识,分层次、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解析】“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心里要有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坚持主旋律”体现了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学习国外影视。。。”体现了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传承。。。传统民族艺术”体现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优秀文艺作品需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获取丰富的创作资源;(2分)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优秀作品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生活,反映普通百姓需求;(2分)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优秀文艺作品应该传承创新传统民族艺术。(2分)④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优秀文艺作品要弘扬真善美,高扬爱国主义旗帜。(2分)⑤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优秀文艺作品也要吸收外国的有益成果;(2分)【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二中的观点,结合知识限定,分要点结合材料作答。(3)【知识点】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等知识。(3)人民是文艺作品的创作者、直接或间接创作者、根、主体、评判者等,人民为文艺创作提供物质条件、素材、养分等。(每个作用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评分等级为0、2、4分。)【思路点拨】依据题意,围绕“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思考即可。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2201)】J1O1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蕴含中华文化的五彩丝绸、瓷器和包含西方智慧的乐舞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崛起,这条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新桥梁促进了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虽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但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努力实现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互通、文明互鉴、政治互信、合作共赢。(1)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作用。(8分)(2)有人认为:“有了古丝绸之路的基础和条件,就能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顺利发展。”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特征的知识评价这一观点。(8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解析】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文化传播的知识,具体要求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作用,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影响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理论联系材料。【答案】(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2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商业贸易能够促进商品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传播,(2分)通过与沿线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能够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思路点拨】明确答题范围,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阐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答题的具体指向是联系的特征;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以及多样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理论联系材料。(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2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离不开古丝绸之路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基础和条件。(2分)但联系是变化的、多样的、有条件的,(2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各国利益协调等难题,需要我们发挥能动性,调整原有联系,建立全方位的互联互通的合作关系。(2分)【思路点拨】明确答题范围,抓住题意的主旨。【【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1月质检(202201)】15.宋锦历史悠久,有中国“锦绣之冠”之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PEC领导人把宋锦这一“非物质遗产”穿在身上,是宋锦历史的第一次。由此引发苏州“宋锦热”,订单纷至沓来。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知识点】I1J1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多样性。52\n【答案】C解析:宋锦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入选;APEC领导人把宋锦这一“非物质遗产”穿在身上,是宋锦历史的第一次。由此引发苏州“宋锦热”,订单纷至沓来,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入选;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有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舍去④;故本题答案应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除法和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2201)】32.“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美国华人集中的地方,也有广场大妈。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很自然把这种结合娱乐、社交和运动为一体的“广场舞”,介绍到美国来。他们的活动地方,大多在公园里。2022年7月7日纽约的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铐走。广场大妈: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说明()①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②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③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④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J1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答案】A解析:本题材料中“‘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以及“2022年7月7日纽约的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铐走”,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由此可见,①②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项中“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故④项中“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2201)】19.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①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知识点】J1本题考查大众传媒。52\n【答案】B解析:作答时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慕课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项错误,教育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项错误,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重要途径;答案B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慕课”“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广东省惠州一中(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02201)】D2C2J1K137.(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西部9个省区市和东部5个省。为了实施这一构想,国家将加大对上述区域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材料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一带一路”提出的经济背景。(4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阐释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10分)(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10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解析】考查“一带一路”提出的经济背景,即为当前经济方面的国际国内现状,因而答案为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答案】(1)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深入发展(4分)【思路点拨】注意“背景”即为当前的现状。(2)【知识点】本题考查财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的知识。【解析】“国家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体现了财政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以改善民生”体现了财政的改善民生的作用;“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体现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同时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将信息转化为“有利于”则为其意义。(2)①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作用。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2分)②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了城乡、区域均衡发展。(3分)③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内经济的转型升级。(3分)④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均衡发展。(2分)(备注:若答“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酌情给2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0分)【思路点拨】围绕知识限定,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点,注意意义类的答题模式。(3)【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知识。52\n【解析】依题意,可知问题需要阐述对外来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在“一带一路”上包容多样的国家或民族文化,需要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面对不一样的文化,需要我们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3)①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分)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分)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4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要坚持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1分)坚持兼收并蓄,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1分)【思路点拨】根据知识限定,从“一带一路”所涉及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情况思考答案。【【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广东省惠州一中(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02201)】31.“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小苹果》不仅唱响了大江南北,而且在2022全美音乐奖颁奖晚会上斩获“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这体现了A.不同民族文化可以取长补短B.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融合C.文化发展源于不断创新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识点】J1J2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答案】D解析:《小苹果》不仅唱响了大江南北,而且在2022全美音乐奖颁奖晚会上获奖,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符合题意。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A不合题意。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只能尊重,融合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B说法错误。文化发展源于实践,C说法错误。【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33.2022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①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③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④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④【知识点】J1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答案】A解析: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同时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庆祝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大运河是我国的文化遗产,①说法错误;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并没有先后问题,③说法错误。该题选A。【思路点拨】该题需要准确区分文化遗产与民族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没有先后。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26.(10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治文化是现代国家的必需品,唯有让法治成为民众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成一种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材料二我国著名法学专家马怀德教授指出,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1)据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6分)(2)据材料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阐明专家建议的合理性。(4分)I1I2J1J2(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生活。【解析】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大致范围固定,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实现良法善治;法治文化建设,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受到感染,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法治文化建设对实现良法善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将法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并付诸实践。(2分)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有助于人民理解、接受法治理念,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2分)【思路点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行为,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推进依法治国进程。(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解析】该教授强调了在推进依法治国中,大众媒体和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和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特定功能的角度分别加以阐释。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要重视媒体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2分)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责任。(2分)【思路点拨】从材料内容中可以看出,该教授的观点阐明了大众传媒和教育在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学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在文化传播和传承中的重要性上回答。【【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4.为2022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设计制作的特色中式服装11月10日亮相水立方。该特色中式服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传统文化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④政治是一种最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2\n【知识点】J1本题考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答案】A解析:特色中式服装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这说明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该服装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②说法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说法错误;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④“最直接”说法错误。该题选A。【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内容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从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得到与会者高度赞誉两个方面理解。【【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3.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2022年2月25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知识点】J1本题考查透视文化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①②④说法正确;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说法错误。该题选C。【思路点拨】该题需要准确区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用排除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2.2022年12月24日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假如开展一次以“学校(不)应该支持过洋节”为辩题的辩论赛,作为正方辩手,你认为下列观点可以采用的是①文化具有多样性,过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文化趋同化,对传统节日与洋节应同样对待③过洋节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借鉴与融合④重视我们的民族节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J1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答案】B解析:作为正方辩手,其观点是学校应该支持过洋节。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过洋节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符合题意;过洋节,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③符合题意;文化趋同否认了不同文化的差别,违背了文化多样性的原则,②说法错误;④强调的是重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思路点拨】该题首先要明确辩题,然后选择合适的观点进行辩论,要体现出赞同过洋节的主旨,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和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7.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的文化力量认识正确的是52\n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④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知识点】J1J2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答案】B解析: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①③说法正确;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②说法错误;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说法错误。该题选B。【思路点拨】该题考查学生对教育在文化传播和传承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文化不能是根本,不能起决定作用,由此可以排除错误说法。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落实到行动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6.2022年6月巴西世界杯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推出了各类展现巴西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巴西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巴西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知识点】J1I1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答案】B解析: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体育纪念品是巴西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商业贸易,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①④说法正确;②与题意不符;③说法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而落后文化则其阻碍作用。该题选B。【思路点拨】该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内容,从体育纪念品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两个方面解读。2022年9月3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据此回答17~18题【【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4.2022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我们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于开发,更要活化,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观点A.不承认文化的经济价值B.承认了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动力C.强调了中华文化的传播D.强调了对文化继承的新要求【知识点】J1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答案】D解析: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于开发,这承认了文化的经济价值,A说法错误;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做到古为今用,D说法正确;BC与题意不符。【思路点拨】该题需要根据题干观点进行选择,准确解读题干观点,从“不仅停留于开发”和“更要活化”两个层面分析。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0.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镌刻着中华民族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不朽记忆。这里是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也是沿途各国多元文化的交汇交融之地。各国文化的交融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文化的繁荣,是因为①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②各国文化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③在长期的交流中各国文化达到了相互融合④各国文化都源远流长,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J1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答案】A解析:各国文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点,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①②说法正确;各国文化在长期交流中相互交融是结果,不是原因,③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④说法错误。该题选A。【思路点拨】该题要注意从原因角度进行分析,各国文化之所以要进行交流、借鉴,是因为文化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共性。2022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11~12题【【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一中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202212)】J1K128.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长约10000公里,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2022年6月22日,继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之后,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7项。无论是大运河,还是丝绸之路,它们都曾见证辉煌,都是人类共有的记忆。(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申遗”工作?(7分)(2)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4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设问的落脚点是重视“申遗”工作的原因;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文化遗产的地位,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道德基本特征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答案】(1)①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做好“申遗”工作有利于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3分)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申遗”工作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③重视“申遗”工作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分)【思路点拨】明确答题范围,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52\n【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型属于典型的“措施类”主观题,本题的答题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主要指向是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其次要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明确文化遗产属于传统文化,可以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2)①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②合理开发,充分利用;③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答出两条即可得4分。其他建议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思路点拨】注意文化遗产属于传统文化,即回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提两条建议。【【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20.2022年6月23日上午,规模盛大的闽台民俗阵头踩街活动拉开了2022年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的序幕。举办郑成功文化节的文化意义在于()①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②文化创新应博采众长,为我所有③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④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知识点】J1J2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传统文化。【答案】D解析:②“为我所有”的表述错误,排除;注意题中是海峡两岸举办郑成功文化节,因此③不符合题意;①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海峡两岸”,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19.“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容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①文化多样性是人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民族文化是维系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③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民族文化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知识点】J1J3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创新。【答案】C解析:作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中明显错误的。②表述明显错误,排除;依据材料信息,①③④均符合题意,答案C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202212)】D3I1I2J1H139.(32分)材料一:202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跃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 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带给我们喜悦的同时,更多的应是冷静和忧思总。长期以来,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赖数量和价格优势,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附加值低,自有品牌比较少,在全球的营销网络和营销方式也比较滞后。我们是一个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材料二: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过5210亿美元。2022年7月9日52\n,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国利益深度交融,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双方更应该登高望远,加强合作,坚持合作,避免对抗,既造福两国,又兼济天下。(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建成贸易强国。(10分)(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加强与美国在人文方面交流合作的意义。(12分)(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的“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理论依据。(10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解析】依题意,知识限定于必修1第四单元,问题指向于“如何建成贸易强国”,即阐述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因而答案要点依材料知识作答即可: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走出去战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答案】(1)①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④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构建全球营销网络,创新营销方式。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每点2分)【思路点拨】围绕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分层次、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等知识。【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的主观题,意义类的答案往往集中在其作用方面,意义即为积极作用之意,因而考虑答案应为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的作用,即:文化的社会作用(与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的作用、文化交流的作用。(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加强与美国在人文方面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②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与美国在人文方面交流合作,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加强两国互利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与美国在人文方面交流合作,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加强与美国在人文方面交流合作,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有利于吸收美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每点3分)【思路点拨】围绕文化交流合作的内容,在文化生活的知识内考虑,一般考虑其重要性、作用等。意义,即其积极作用。(3)【知识点】本题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解析】依题意,“依据”类的属于“为什么”类的题型,因而该问可理解为“为什么中美要对话合作”,知识限定于“当代国际社会”,因此答案要点主要涉及: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代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外交政策等。52\n(3)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冲突的根源。中美对话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有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美对话有利于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③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美对话符合联合国的宗旨。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利于提高两国综合国力,既造福两国,又兼济天下。⑤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利于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体现。(每点2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为什么”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思路作答。【【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202201)】18.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A.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C.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D.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知识点】J1J2本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承。【答案】D解析:中国古琴属于历史文化,而不是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因此AC不符合题意,排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古琴列入,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经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因此答案D正确,B不符合题意,而且材料没有涉及文化批判。【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202201)】17.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有二百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许多汉语借词已经在英语词汇系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关机构预测:“由于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这说明()①世界各国文化都具有包容性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文化交流能增强文化影响力④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知识点】J1本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①表述明显错误,并不能认为世界文化都具有包容性;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④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信息,②③符合题意;答案C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J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J2L329.(14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弘扬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日前,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材料二自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以来,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古往今来,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官民,只关德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国风。以家风为基,民风做本,基本坚固,国家才能昌盛。当下,求解困扰全社会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困境,重新发现并挖掘家风文化的价值,无疑是一条非常现实的路径。(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相关知识,谈谈挖掘家风文化的意义。(8分)29.(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答案】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建设网络教育平台有利于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建设教育网络平台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③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建设网络教育平台有利于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每点2分,共6分)【解析】回答时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这主要集中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同时要注意的是本题要求说明我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的原因,因此考生可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角度分析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对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意义;可以从推动中华文化的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有利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分析说明。【思路点拨】注意题干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①挖掘家风文化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国民素质;②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③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国家昌盛与民族复兴。(每点2分,共8分,如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可酌情给分)【解析】设问是回答挖掘家风文化的意义,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挖掘家风文化有利于公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知识点来展开。【思路点拨】注意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角度分析挖掘家风文化的意义。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D2N3J2F127.“法”字当选2022年度汉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者,治之端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法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批判继承传统法制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要议题,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既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1)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观点。(6分)(2)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6分)(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启示。(8分)材料二厦门某区创新普法宣传模式,首创“百姓法治讲堂",为居民普及法律常识,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实施“定制式普法";率先开发“法律在线”手机软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治新闻、法律案例、普法活动公告、法律知识有奖答题等自助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探索社区矫正“从心入手”的工作新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应用心理矫治技术,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和再犯罪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教育和帮扶措施,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法律援助,维护务工人员权益,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止了群体性上访。(4)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区政府是如何推进社会法治建设的。(6分)27.(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答案】①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传统法治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必须批判地继承;(3分)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传统文化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依法治国的新思想,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3分)【解析】本题指向非常明确,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根据所学教材知识,文化继承与发展是文化传承这个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基层的必然要求。【思路点拨】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一中的依法治国进行回答。(2)【知识点】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①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或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人类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借鉴作用;(2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的依法治国必须国情,不能照搬别国模式;(2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依法治国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不能囿于既有认识。(2分)【解析】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首先要明确真理的有关知识有哪些;其次要运用这些知识,说明依法治国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必要性,同时还要说明不能照搬别国模式的理由。【思路点拨】注意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即可。(3)【知识点】本题考查市场秩序、宏观调控。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引导,(若答“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依赖法律法规等市场规则来维护”、“形成以道德微支撑、法律未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亦可,2分)②52\n国家要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活动;(3分)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3分)【解析】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启示。难于法之必行强调的是法律的遵守、贯彻、执行问题。【思路点拨】注意把法律与经济生活知识相联系。(4)【知识点】本题考查政府工作原则、政府职能。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求真务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据居民需要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2分)②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采取针对性措施,化解矛盾,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2分)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普法宣传,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2分)【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区政府是如何推进社会法治建设的。注意行为主体是政府。与政府有关的知识主要有政府性质、工作原则、职能、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建设等,根据材料进行取舍。【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政治生活常用的主体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B2J2K226.习近平强调:“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存在着令人忧虑的现象:有的作品盯着金钱,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有的胡编乱造,粗制滥造,颠覆历史、经典;有的搜奇猎艳,捕风捉影,迎合低级趣味;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形式大于内容,等等。(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文化企业如何做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6分)材料二近期播出的大型革命战争电视剧《铁血红安》,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好评。下列截取的两个情景,令人感动和深思。(2)简述材料二中两个情景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5分)26.(1)【知识点】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答案】①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文化企业不能靠抄袭模仿、粗制滥造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3分)②52\n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遵守法律和道德,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而不能受经济利益驱动,迎合低级趣味、颠覆历史,不顾社会效益。(学生如果有其他表述方式,可酌情给分)(3分)【解析】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文化企业如何做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围绕企业如何经营,既要满足企业营利、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市场需要,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来回答。(2)【知识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民族精神。①情境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两岸人民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若答“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亦可得分)。(3分)②情境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解析】解答本题要从题中提供的情境出发,对于第一个情境,可从台湾回到内地以及情境中的诗句出发,联想到回归,从文化角度看即可乡愁,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分析抓住第二个情境中“传承精神”,即可联想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思路点拨】概括两个情境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即可。【【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D2N3J2F127.“法”字当选2022年度汉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者,治之端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法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批判继承传统法制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要议题,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既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1)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观点。(6分)(2)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6分)(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启示。(8分)材料二厦门某区创新普法宣传模式,首创“百姓法治讲堂",为居民普及法律常识,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实施“定制式普法";率先开发“法律在线”手机软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治新闻、法律案例、普法活动公告、法律知识有奖答题等自助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探索社区矫正“从心入手”的工作新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应用心理矫治技术,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和再犯罪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教育和帮扶措施,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法律援助,维护务工人员权益,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止了群体性上访。(4)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区政府是如何推进社会法治建设的。(6分)27.(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答案】①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传统法治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必须批判地继承;(3分)②52\n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传统文化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依法治国的新思想,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3分)【解析】本题指向非常明确,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根据所学教材知识,文化继承与发展是文化传承这个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基层的必然要求。【思路点拨】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一中的依法治国进行回答。(2)【知识点】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①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或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人类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借鉴作用;(2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的依法治国必须国情,不能照搬别国模式;(2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依法治国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不能囿于既有认识。(2分)【解析】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首先要明确真理的有关知识有哪些;其次要运用这些知识,说明依法治国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必要性,同时还要说明不能照搬别国模式的理由。【思路点拨】注意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即可。(3)【知识点】本题考查市场秩序、宏观调控。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引导,(若答“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依赖法律法规等市场规则来维护”、“形成以道德微支撑、法律未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亦可,2分)②国家要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活动;(3分)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3分)【解析】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启示。难于法之必行强调的是法律的遵守、贯彻、执行问题。【思路点拨】注意把法律与经济生活知识相联系。(4)【知识点】本题考查政府工作原则、政府职能。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求真务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据居民需要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2分)②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采取针对性措施,化解矛盾,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2分)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普法宣传,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2分)【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区政府是如何推进社会法治建设的。注意行为主体是政府。与政府有关的知识主要有政府性质、工作原则、职能、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建设等,根据材料进行取舍。【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政治生活常用的主体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B2J2K226.习近平强调:“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52\n“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存在着令人忧虑的现象:有的作品盯着金钱,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有的胡编乱造,粗制滥造,颠覆历史、经典;有的搜奇猎艳,捕风捉影,迎合低级趣味;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形式大于内容,等等。(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文化企业如何做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6分)材料二近期播出的大型革命战争电视剧《铁血红安》,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好评。下列截取的两个情景,令人感动和深思。(2)简述材料二中两个情景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5分)26.(1)【知识点】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答案】①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文化企业不能靠抄袭模仿、粗制滥造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3分)②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遵守法律和道德,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而不能受经济利益驱动,迎合低级趣味、颠覆历史,不顾社会效益。(学生如果有其他表述方式,可酌情给分)(3分)【解析】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文化企业如何做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围绕企业如何经营,既要满足企业营利、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市场需要,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来回答。(2)【知识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民族精神。①情境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两岸人民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若答“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亦可得分)。(3分)②情境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解析】解答本题要从题中提供的情境出发,对于第一个情境,可从台湾回到内地以及情境中的诗句出发,联想到回归,从文化角度看即可乡愁,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分析抓住第二个情境中“传承精神”,即可联想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思路点拨】概括两个情境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即可。【【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元月调考(202201)】O3J1J2J3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52\n2022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给我国文艺界吹来一股春风,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材料二某省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商文艺发展繁荣大计。作家季宇:要使创作之树常绿,必须不断地用活水去浇灌,去滋润,而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编剧王丽萍:我要求自己在作品里接地气又反映普通百姓生活。一句话,心里要有人民,心里要有观众!作曲家舒楠:坚持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我的旋律始终和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影视制作公司总裁严从华:中国影视应该有传播主流价值的担当,也要学习国外影视的策划理念、制作水准、营销手段。徽京剧院副院长李龙斌:传承创新徽剧、昆曲等传统民族艺术,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12分)(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二为文艺工作者多出好作品提出建议。(10分)(3)有人说,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请你说出两条具体作用。(1)【知识点】本题考查矛盾观的有关知识【解析】“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即只追求市场,则容易庸俗低俗;只注重艺术性则难受市场欢迎。【答案】(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分)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我国文艺创作如果盲目迎合市场容易流于庸俗和肤浅,如果一味注重思想艺术性则很难在市场上受欢迎。因此,好的作品既要关注市场又注重思想艺术性,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4分)③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相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社会主义文艺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分)【思路点拨】围绕材料一中的内容和矛盾观的有关知识,分层次、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解析】“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心里要有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坚持主旋律”体现了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学习国外影视。。。”体现了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传承。。。传统民族艺术”体现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优秀文艺作品需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获取丰富的创作资源;(2分)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优秀作品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生活,反映普通百姓需求;(2分)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优秀文艺作品应该传承创新传统民族艺术。(2分)④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优秀文艺作品要弘扬真善美,高扬爱国主义旗帜。(2分)⑤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优秀文艺作品也要吸收外国的有益成果;(2分)52\n【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二中的观点,结合知识限定,分要点结合材料作答。(3)【知识点】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等知识。(3)人民是文艺作品的创作者、直接或间接创作者、根、主体、评判者等,人民为文艺创作提供物质条件、素材、养分等。(每个作用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评分等级为0、2、4分。)【思路点拨】依据题意,围绕“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思考即可。【【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元月调考(202201)】19.某市为了弘扬孝道,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其中有“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埋儿奉母”,讲的是汉代人郭正为节省粮食供奉母亲,决定埋掉儿子。很多网友大呼接受不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新时代的孝文化应该摒弃传统孝道而从头开始②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孝道是时代的包袱③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④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知识点】J2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答案】B解析:①表述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继承,而不是摒弃;④表述错误,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答案为B。【思路点拨】注意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味着继承。【【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02212)】23.联合国发起“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旨在调动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将教育作为全球的最优先事项,中国积极响应该倡议。之所以倡议“教育第一”,是因为①发展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养②教育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④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知识点】J2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答案】A解析:“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将教育作为全球的最优先事项,体现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因为发展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①③说法正确;②本身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本身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该题选A。【思路点拨】该题适合排除法,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较为重要,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能准确排除才行。【【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02212)】19.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八卷二十篇,是中华的“家训之祖”,有“篇篇药石,字字龟鉴”之誉。在《颜氏家训》的影响下,下起士庶,上至宰相,乃至帝王之家,多有自订的家训。梳理历史上的这些家训,可以A.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伟大复兴B.保证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C.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养分D.使我们具备识别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52\n【知识点】J2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中历史上的家训当中有很多优秀的成分,我们要加以吸收、挖掘,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养分。C说法正确;ABD夸大了这些家训的作用,明显错误。【思路点拨】材料中的家训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吸收其精华。该题错误说法较为明显,难度不大。【【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02212)】23.联合国发起“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旨在调动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将教育作为全球的最优先事项,中国积极响应该倡议。之所以倡议“教育第一”,是因为①发展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养②教育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④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知识点】J2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答案】A解析:“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将教育作为全球的最优先事项,体现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因为发展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①③说法正确;②本身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本身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该题选A。【思路点拨】该题适合排除法,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较为重要,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能准确排除才行。【【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02212)】19.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八卷二十篇,是中华的“家训之祖”,有“篇篇药石,字字龟鉴”之誉。在《颜氏家训》的影响下,下起士庶,上至宰相,乃至帝王之家,多有自订的家训。梳理历史上的这些家训,可以A.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伟大复兴B.保证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C.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养分D.使我们具备识别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知识点】J2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中历史上的家训当中有很多优秀的成分,我们要加以吸收、挖掘,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养分。C说法正确;ABD夸大了这些家训的作用,明显错误。【思路点拨】材料中的家训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吸收其精华。该题错误说法较为明显,难度不大。【【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2201)】17.“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顺从;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晚辈在平等基础上对长辈的孝敬、关爱和陪伴。这说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③文化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知识点】J2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文化继承与发展。52\n【答案】A解析:②表述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基本特征不会因时而变,排除;对于传统文化的作用应具体分析,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否则则起阻碍作用,因此④表述错误,排除;①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A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2201)】16.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针对一些媒体中存在的语言文字不规范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上述要求是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②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确保文化安全的具体举措③主动摒弃传媒商业性、不断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表现④自觉抵御落后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精神和语言魅力的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J2L2本题考查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答案】A解析:③“摒弃传媒商业性”的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中涉及到的语言文字规范的问题,而不是落后文化的问题,因此④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信息,①②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A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南省安阳一中等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测试(三)(202212)】15.面对风景各异、特色鲜明的景区摆着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的尴尬,北京故宫寻找新思路,“脑洞大开”,不仅让雍容华贵的朝珠与现代的电子耳机实现了合体,还推出了“朕就是这样汉子”的折扇、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等文化创意产品。这一做法①实现了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②丰富了文化继承的传统内容③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④否定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知识点】J2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答案】A解析:旅游景区推出新的旅游纪念品,使传统文化通过新的旅游纪念品这一载来传承,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①③符合题意,旅游纪念品并没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舍去②,材料中的做法也没有否定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不选;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2201)】J2J36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52\n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综艺节目为了保持收视率,纷纷引进海外节目。《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都是靠花巨额资金引进的海外版权。继而再“你模仿我.我拷贝他”,在引进版节目和模仿版的夹击下,缺少创意的本土节目表现平平,只有《开讲啦》、《汉字英雄》等少数节目因富有原创特色而让人耳目一新。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提高文化自信?(11分)64.【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答案】①民族文化在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提高文化自信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2分)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高文化自信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3分)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提高文化自信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群众实践中汲取营养,创造出无愧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3分)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提高文化自信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3分)【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宏观把握和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对知识限定的把握,二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包括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解读材料信息需要依据设问的知识限定,电视节目的成功,从文化继承的角度看,其取材具有本土特色,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从文化创新角度看,其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同时又面向世界,引进海外节目;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其通过参与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使作品得到传播。据此,即可生成答案。【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对知识限定的把握,二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2201)】422022年8月16日,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知识点】J2本题考查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功能。【答案】C解析:本题材料中“。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充分说明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共享。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并非途径,故A项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文化由科学与非科学、健康与腐朽之分,故D项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误法。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2201)】40.“新中装”在北京APEC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②传统文化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③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④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J2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答案】A解析:学习健康向上的文化需要人们主动接受,但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观点是错误的,有的人就不学无术,因此应排除①;材料强调保持中华文化特色,而不是交融,因此④不合题意;材料体现了②③观点;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五调考试(202212)】I2J2N139·(26分)2022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习近平指出,这些古诗词都好。应该把这些经典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材料二有媒体载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践行》强调,我们必须熟悉当代青少年的特点,离他们生活近些、再近些,用他们的语言和形式,循序渐进,教化于无形。必须警惕把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过高、离生活太远。必须防止道德教育急于求成、急功近利。(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让古诗词成为学生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的原因。(12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如何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3)结合上述材料,就反对“去中国化”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解析】依题意可知,古诗词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作用;“成为学生的”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因而答案要点集中在: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传统文化的作用。【答案】(1)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3分)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3分)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卅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而发展。(3分)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思路点拨】根据问题中体现的信息点,分层次、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2)【知识点】本题考查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知识。【解析】知识限定范围很小,相应知识点并不多,根据知识点分析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即要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又要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2)①尊重客观规律,防止道德教育急于求成、急功近利。。(3分)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7兄。(3分)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用青少年熟悉的语青和形式,循序渐进,数化于无形。(4分)【思路点拨】根据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要点分析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即可。(3)【知识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的作用等知识。52\n(3)答案示例:诵读经典义化,传承中华文明;延续文化血脉,传承文化基因;传承传统文化。共铸民族之魂;诵读中华经典,放飞巾圈梦想。(答案必须同绕“去巾国化”的主题,符合题目要求,每条2分,满分4分。如考生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均可得分)【思路点拨】注意围绕“去中国化”的主题考虑。【【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1月月考(202201)】J2N2O2O3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家风又指门风,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在当代中国,家风就是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体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甲午马年新春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引发了社会与公众的关注。(1)传统家风是建设良好家风的重要资源。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在家风建设中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资源。(6分)(2)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从生活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家风教育方式更有效?(6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家风建设属于传统文化,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资源,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即可。【答案】(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正确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全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抓住关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2)【知识点】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论与两点论,坚持适度原则。【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型属于典型的“措施类”主观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答题范围是生活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其次要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论与两点论,坚持适度原则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理论联系材料。(2)①家风教育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可违背青少年成长实际和规律;②家风教育要循序渐进,坚持适度原则;③家风教育要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家风教育要抓住重点。(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全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把握答题范围,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述。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1月月考(202201)】21.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做到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资源,需要各地高度重视、全社会大力支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育是A.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B.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C.文化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D.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知识点】J2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答案】B解析: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做到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资源,需要各地高度重视、全社会大力支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C项错误,大众传媒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项错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答案B正确。【思路点拨】抓住关键“是因为教育”,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1月月考(202201)】20.数字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出版业,它还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数字印刷、微博互动、5D电影、会跳舞的机器人……人们从这些数字产品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魅力。这表明科技进步是①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依托③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           ④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知识点】J2本题考查大众传媒,文化发展。【答案】C解析: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科技进步,因此①不符合题意;③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依据材料信息,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④符合题意,答案C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除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广东省惠州一中(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02201)】31.“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小苹果》不仅唱响了大江南北,而且在2022全美音乐奖颁奖晚会上斩获“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这体现了A.不同民族文化可以取长补短B.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融合C.文化发展源于不断创新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识点】J1J2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答案】D解析:《小苹果》不仅唱响了大江南北,而且在2022全美音乐奖颁奖晚会上获奖,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符合题意。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A不合题意。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只能尊重,融合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B说法错误。文化发展源于实践,C说法错误。【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32.国务院关于《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中,提议将教师节由每年的9月10日改为9月28日(即孔子诞辰日)。专家认为,将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继承与发展角度看,对待中华传统文化52\n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③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④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足点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知识点】J2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答案】D解析: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①说法正确;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人们又享用着文化,感受文化的影响,③说法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立足点,④说法错误。该题选D。【思路点拨】该题适合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排除两个本身说法明显错误的选项即可。错误说法要明确正确答案。【【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26.(10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治文化是现代国家的必需品,唯有让法治成为民众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成一种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材料二我国著名法学专家马怀德教授指出,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1)据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6分)(2)据材料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阐明专家建议的合理性。(4分)I1I2J1J2(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生活。【解析】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大致范围固定,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实现良法善治;法治文化建设,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受到感染,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法治文化建设对实现良法善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将法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并付诸实践。(2分)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有助于人民理解、接受法治理念,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2分)【思路点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行为,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推进依法治国进程。(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解析】该教授强调了在推进依法治国中,大众媒体和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和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特定功能的角度分别加以阐释。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要重视媒体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2分)②52\n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责任。(2分)【思路点拨】从材料内容中可以看出,该教授的观点阐明了大众传媒和教育在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学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在文化传播和传承中的重要性上回答。【【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7.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的文化力量认识正确的是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④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知识点】J1J2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答案】B解析: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①③说法正确;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②说法错误;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说法错误。该题选B。【思路点拨】该题考查学生对教育在文化传播和传承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文化不能是根本,不能起决定作用,由此可以排除错误说法。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落实到行动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一中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202212)】2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J2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记载文化发展轨迹的是文字,而不是传统习俗,①排除;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应辩证地看待,笼统地说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错误的,③排除;②④是对转统习俗和转统文化的正确理解,答案C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除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一中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202212)】20.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等中国风歌曲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现代旋律中,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深受人们喜爱。这说明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②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源头52\n③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④文化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知识点】J2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答案】B解析:作答本题可以采用排误法,社会实践是现代歌曲发展的源头,而不是传统文化,②表述有误;优秀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所有的文化,③表述错误;依据材料信息,①④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I2J2J327.(16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我国当今社会仍产生深远的影响。材料一: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于2022年9月27日举办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2500多年,儒家思想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节气、道德、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的文化传统。材料二:“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有“夙夜在公”(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的道德理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对于这些思想,中国共产党又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践行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4分)(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二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哪些基本观点?(12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解析】作答时注意本题答题的具体指向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可以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答案】(1)儒家思想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2分)儒家思想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节气、道德、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的文化性格,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分)【思路点拨】明确答题范围,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论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此问的答题范围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答题指向明确;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泉和动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结合相关材料进行分析。(2)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从“夙夜在公”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体现了这一观点。(4分)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对传统文化“为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分)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泉和动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形成的,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4分【思路点拨】明确答题范围,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论述。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20.2022年6月23日上午,规模盛大的闽台民俗阵头踩街活动拉开了2022年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的序幕。举办郑成功文化节的文化意义在于()①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②文化创新应博采众长,为我所有③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④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知识点】J1J2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传统文化。【答案】D解析:②“为我所有”的表述错误,排除;注意题中是海峡两岸举办郑成功文化节,因此③不符合题意;①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海峡两岸”,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202201)】I2J2F1F239.(24分)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材料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着传统村落遭受破坏的严峻现实。专家估计,目前我国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不足5000个,传统村落遭破坏状况日益严重。为此,2022年4月,住房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四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今后要用3年时间,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材料二专家们认为,建设美丽乡村会遇到诸多现实性的棘手问题,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优化精致性的农业生产资源调配,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以工业理念经验农业,从而加快精致农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品质。(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的重要意义。(1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政治生活,谈谈政府应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2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村落强调的是文化环境,因而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特定的文化环境;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传统村落中的优秀文化对人有积极作用;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现了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而民族文化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传统村落承载若人们的乡情;②继承与发展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发展要继承为前提。传统村落承载着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要在对传统村落蕴含的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建设。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是精神纽带,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有利于人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传统村落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3分)【思路点拨】围绕传统村落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分层次、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2)【知识点】本题考查政府有关知识。【解析】依题意,问题有明确的主体和指向,因而答案围绕“政府”如何做展开:“农业发展”体现了政府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培育新型农民”体现了政府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文化建设职能。52\n①政府应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2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强宏观调控,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2分)通过社会管理,健全农业标准体系,(2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分)②政府应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对农民进行科技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促进美丽乡村建设(3分)。③政府应加强社会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3分)(答政治职能和生态文明建设均可酌情给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主体法,根据政府这一主体,结合材料中的棘手问题考虑答案。【【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202201)】18.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A.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C.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D.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知识点】J1J2本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承。【答案】D解析:中国古琴属于历史文化,而不是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因此AC不符合题意,排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古琴列入,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经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因此答案D正确,B不符合题意,而且材料没有涉及文化批判。【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统一考试(202201)】I2L1J2K1O3O2O4N2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一在电脑普及,全民习惯了键盘敲字的今天,尽管汉字书写目前还不至于出现需要拯救的危机,但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担负着“振兴汉字书写文化,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使命,吸引了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誉,汉字书写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但该节目选择一些早已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生僻字用于比赛,选手靠疯狂背诵参加比赛等引发争议。有些人的观点认为,节目中考了一些太生僻的汉字,生活中很少用到,节目强调重视汉字的书写只是“一场幽怨的复辟”。材料二书法中的“书”即为“写”,“法”则为法则、法规、法度。照着字帖练字书写,古人称为“临帖”。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说过:“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使之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王羲之学习前辈的经验,并不完全是模仿,而是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又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而独创一家,这是他成为“书圣”的主要原因。(1)有人认为,央视推出此档节目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其中听写众多的生僻字,靠死记硬背更是对中学生的摧残。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2分)(2)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知识,评析材料一中的观点。(10分)(3)材料二为我们学习汉字书写提供了哪些有益的方法论启示?(4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等的有关知识52\n【解析】阐述自己对观点的看法,既可赞成也可反对,无论哪个意见都要阐述理由。赞成:可从日常用不上,即实践中少用,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等;“为了提高收视率”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只是听写,靠死记硬背,体现了无法真正传承文化,不利于文化创新。反对:可从文化活动(节目本身)影响人,即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收视率体现了大众传媒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普及或推动汉字学习;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必须传承好汉字。【答案】(1)(12分)答:赞成。(2分)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生僻汉字平时使用率不高,单纯考查对文字的读写记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4分)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以提高收视率为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会导致节目的初衷受到扭曲。(3分)③文化传承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要体现时代精神。单纯考查汉字的记忆,难以传承汉字文化。(3分)反对。(2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媒体的参与推动有利于营造汉字传承的氛围,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4分)②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手段普及、传承汉字文化。(3分)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要重视汉字的读写记忆。既赞成又反对。比照上面两种观点的答题要点,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2分。【思路点拨】围绕观点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结合材料进行阐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矛盾主次方面原理的知识。【解析】本题知识限定范围很小,所以组织答案相对简单,主要是要注意如何结合材料分析观点:矛盾主次方面的原理,强调即要看到主要方面、主流,又要注意次要方面,即支流,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材料中既阐述了节目的重要作用,又阐述了其存在的不足,而观点只看到了其不足,因而观点是片面的。2)(10分)材料一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①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要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3分)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重视了汉字书写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考了一些生僻汉字等不足,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4分)③这一观点只看到了节目中存在的个别问题,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我们应该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重视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2分)【思路点拨】围绕知识限定的范围,结合材料分析观点。(3)【知识点】本题考查规律、量变、创新等知识。【解析】“法,法规、法度”体现了要按规律办事;“池水尽墨”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刻苦钻研”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融会贯通而独创一家”体现了辩证的否定;“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①汉字书写要有章可循,按客观规律办事。②学习汉字书写要重视量的积累。③学习汉字书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训练。④要树立创新意识,在“扬弃”中提高书写水平。(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满分。其他答案如联系的观点,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等,言之有理课酌情给分)【思路点拨】围绕材料中汉字书写的有关阐述,根据信息点查找相关原理,结合材料阐述。J3文化创新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17.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今天,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为此我们应当A.摒弃外来文化的影响B.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C.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D.正确进行学习和借鉴【知识点】J3本题考查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答案】D解析: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今天,为了不致于“乱花渐欲迷人眼”,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正确进行学习和借鉴,D符合题意;A明显错误;BC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误法和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16.图2,篆刻作品《稻田深处草虫鸣》和边款:“日头黄,农夫忙,汗滴脚下锄头扬。稻花香,虫儿唱,一派田园好风光……",通过描述农村生活的趣事,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这折射出A.艺术需要立足于实践进行创新B.篆刻应该满足大众通俗化需求C.继承传统是篆刻艺术的特殊本质D.面向世界是篆刻艺术的基本特色【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答案】A解析: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体现了A观点;文化建设应有多风格、多样性的作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据此可判断B错误;篆刻是汉字的造型艺术,是将汉字的形象塑造得很美,并进而运用汉字的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才是篆刻的特殊本质,据此可判断C、D观点错误;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17.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今天,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为此我们应当A.摒弃外来文化的影响B.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C.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D.正确进行学习和借鉴【知识点】J3本题考查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答案】D解析: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今天,为了不致于“乱花渐欲迷人眼”,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正确进行学习和借鉴,D符合题意;A明显错误;BC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误法和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16.图2,篆刻作品《稻田深处草虫鸣》和边款:“日头黄,农夫忙,汗滴脚下锄头扬。稻花香,虫儿唱,一派田园好风光……",通过描述农村生活的趣事,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这折射出52\nA.艺术需要立足于实践进行创新B.篆刻应该满足大众通俗化需求C.继承传统是篆刻艺术的特殊本质D.面向世界是篆刻艺术的基本特色【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答案】A解析: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体现了A观点;文化建设应有多风格、多样性的作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据此可判断B错误;篆刻是汉字的造型艺术,是将汉字的形象塑造得很美,并进而运用汉字的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才是篆刻的特殊本质,据此可判断C、D观点错误;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202201)】13.湖南卫视重镑推出的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掀收视狂潮。不仅节目的主题曲在网络上广为传唱,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了网友们追捧的偶像。这表明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②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③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充分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④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知识点】I1J3本题考查文化与生活、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答案】C解析: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掀收视狂潮,受到观众的喜爱,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立足社会实践,反映人民利益和呼声的节目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①④说法正确;②与材料内容无关;影视作品追求利润,发展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③说法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202201)】12、2022年6月,湖北省作协文学院和恩施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了“湖北作家看恩施”采风活动。作家们通过自己的文字生动记录了恩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生活,创作出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文章。作家进行文学采风活动是因为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文艺工作者需要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④文艺工作者历来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作家进行文学采风活动的依据,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学采风活动体现的是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③说的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故与题意不符;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④说法错误。 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202201)】19、某领导人在谈到《来自星星的你》时指出,韩剧走在咱们前头。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这给我们文化发展的启示是①植根民族文化土壤,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②树立高度文化自觉,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③吸收外国文化成果,积极推动文化内容与形式创新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J3L2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答案】A解析:“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这句话说明韩剧植根本民族文化土壤,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文化创作,取得显著成绩,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植根民族文化土壤,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①②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吸收外国文化成果,③与题意不符;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④说法错误。该题选A。【思路点拨】该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意,明确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是韩剧成功的经验,为此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元月调考(202201)】39.(26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材料一 APEC蓝,形容2022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会议期间,在京事业单位放假6天、所有工地停工、11月15日这个本是集中供热的常规时点也被推迟,北京、天津、河北实行道路同步限行,并与山西、山东等省对所有污染企业停产等措施保证了北京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APEC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应该如何留住APEC蓝?家里没客人的时候,自己还能享受这些“方便”吗?专家指出,这些只是权宜之计,要解决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给我国自然和经济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留住APEC蓝,需要我们创新环保理念,重归“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环保科技,加快构建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这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选择的根本出路。材料二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资源环境约束来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创新环保理念,留住APEC蓝?(12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的哲学依据。(14分)J3N1N2O1O2P2(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解析】该题与环境保护有关,但运用的是文化创新的知识,要创新环保理念,需要对文化进行创新,故该题要回答文化创新的途径。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进行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对每一个要点结合环保理念的创新进行分析。【答案】⑴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创新环保理念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环保文化创新。52\n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具体途径。创新环保理念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份。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另一具体途径。创新环保理念要充分吸收外国的先进的有效成果。④创新环保理念进行文化创新,既要反对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拒绝接受一切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每点3分)【思路点拨】该题需要运用的原理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从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等角度回答原理,并结合环保理念的创新分析材料内容。(2)【知识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是普遍的、发展是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做出正确的价值观。【解析】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需要从我国资源环境现状出发,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体现意识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注重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体现了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方式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自觉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选择。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是从我国资源环境现状出发,也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思想。(4分)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我们必须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新方式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4分)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新方式是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实事求是的必然选择。(3分)④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新方式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表现,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3分)(考生从量质变辩证关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角度分析也可得分。)【思路点拨】该题要从多个角度理解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该方式的形成、作用、目的等方面分析,结合对新方式的理解从不同角度理清体现的哲学道理。【【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元月调考(202201)】O3J1J2J3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2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给我国文艺界吹来一股春风,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材料二52\n某省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商文艺发展繁荣大计。作家季宇:要使创作之树常绿,必须不断地用活水去浇灌,去滋润,而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编剧王丽萍:我要求自己在作品里接地气又反映普通百姓生活。一句话,心里要有人民,心里要有观众!作曲家舒楠:坚持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我的旋律始终和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影视制作公司总裁严从华:中国影视应该有传播主流价值的担当,也要学习国外影视的策划理念、制作水准、营销手段。徽京剧院副院长李龙斌:传承创新徽剧、昆曲等传统民族艺术,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12分)(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二为文艺工作者多出好作品提出建议。(10分)(3)有人说,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请你说出两条具体作用。(1)【知识点】本题考查矛盾观的有关知识【解析】“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即只追求市场,则容易庸俗低俗;只注重艺术性则难受市场欢迎。【答案】(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分)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我国文艺创作如果盲目迎合市场容易流于庸俗和肤浅,如果一味注重思想艺术性则很难在市场上受欢迎。因此,好的作品既要关注市场又注重思想艺术性,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4分)③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相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社会主义文艺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分)【思路点拨】围绕材料一中的内容和矛盾观的有关知识,分层次、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解析】“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心里要有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坚持主旋律”体现了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学习国外影视。。。”体现了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传承。。。传统民族艺术”体现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优秀文艺作品需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获取丰富的创作资源;(2分)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优秀作品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生活,反映普通百姓需求;(2分)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优秀文艺作品应该传承创新传统民族艺术。(2分)④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优秀文艺作品要弘扬真善美,高扬爱国主义旗帜。(2分)⑤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优秀文艺作品也要吸收外国的有益成果;(2分)【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二中的观点,结合知识限定,分要点结合材料作答。(3)【知识点】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等知识。(3)人民是文艺作品的创作者、直接或间接创作者、根、主体、评判者等,人民为文艺创作提供物质条件、素材、养分等。(每个作用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评分等级为0、2、4分。)【思路点拨】依据题意,围绕“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思考即可。【【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南省安阳一中等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测试(三)(202212)】16.“接地气”的作品耐看,就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这一论断旨在强调52\n①文化作品要有面向群众扎根生活的风格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重要源泉③文化创作者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④必须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答案】A解析:实践是文化创造的重要源泉,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通俗文化问题,舍去④;文化创造要接地气,强调的文化作品要有面向群众扎根生活的风格,文化创作者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①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1月质检(202201)】J1J2J3K2K2O4N2O1O2O326.(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特定族群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各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人口结构变化很大。与此同时,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似乎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材料二:中国有一种痛,叫“缺芯之痛”!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业大国,集成电路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商品之一。2022年我国生产了14.6亿部手机、3.4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但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由于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致使行业平均利润仅为4.5%,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为了规避在海外拓展中遭遇专利诉讼,作为全球十大畅销智能手机机型生产企业的小米正在密谋与国产手机芯片商联芯科技合作,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专门负责手机芯片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面对当前“国际产能饱和,本土产能缺乏”的现状,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1)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选取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10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我们对创新应持什么态度及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12分)(3)结合材料二,就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26(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答案】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①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方言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4分)②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方言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差异性。这种差异阻碍人们之间的交际、沟通和了解。(4分)③推广普通话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和谐。(2分)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52\n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方言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3分)②方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利于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4分)③方言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使用方言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丰富和发展(3分)(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选取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首先要明确材料中对待普通话和方言的两种态度,选取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说明。【思路点拨】注意题干限制性要求,明确答题范围。(2)【知识点】本题考查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一小问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我们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3分)第二小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2分)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2分)开辟更广阔的劳动对象,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解析】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我们对创新应持什么态度及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首先要明确回答对待创新的态度;其次要回答创新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开辟更广阔的劳动对象,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注意有两个问题,不要丢三落四。(3)【知识点】本题考查创新的方法论依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创新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应遵循其内在规律;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只要回答出其中二点即可得4分)就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对此可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创新要立足我国实际,立足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矛盾特殊性角度可从走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提出建议,从发展观角度,可从增强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自觉站在新事物的立场上,促进新事物发展方面题出建议;还可从联系角度,坚持用联系观看问题,需要把握具体的联系,把握联系的条件性,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建议等。【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注意从方法论角度酒创新提出建议。【【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2201)】J2J36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综艺节目为了保持收视率,纷纷引进海外节目。《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都是靠花巨额资金引进的海外版权。继而再“你模仿我.我拷贝他”,在引进版节目和模仿版的夹击下,缺少创意的本土节目表现平平,只有《开讲啦》、《汉字英雄》等少数节目因富有原创特色而让人耳目一新。52\n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提高文化自信?(11分)64.【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答案】①民族文化在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提高文化自信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2分)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高文化自信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3分)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提高文化自信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群众实践中汲取营养,创造出无愧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3分)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提高文化自信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3分)【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宏观把握和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对知识限定的把握,二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包括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解读材料信息需要依据设问的知识限定,电视节目的成功,从文化继承的角度看,其取材具有本土特色,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从文化创新角度看,其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同时又面向世界,引进海外节目;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其通过参与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使作品得到传播。据此,即可生成答案。【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对知识限定的把握,二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2201)】39.《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该节目之所以火爆,是因为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承性②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性③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消融文化的多样性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答案】B解析:《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体现了观点②④;《奔跑吧兄弟》不全是复制韩版文化,①与题意不符;③项中“文化交流与传播可以消融文化的多样性”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误法和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2201)】36.《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52\n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答案】C解析: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是文化创新的体现,因此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故选项C正确;选项A所发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项B 说法错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经济的发展;选项 D说法错误,排除。答案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误法和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2201)】11.“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品。它是将死海海底的彩矿石磨制成的沙子填入玻璃瓶中,组成沙漠、骆驼等形状。一位中国女孩受此启发,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替代原来的稀有材料,并将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打造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古诗词系列”等“沙画瓶”,到极大的欢迎。材料表明()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②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③在实践中可以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④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知识点】J3O1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事物联系客观性的相关知识。【答案】C解析:本题材料中“一位中国女孩受中东地区的艺术品‘沙画瓶’的启发,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替代原来的稀有材料,并将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打造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古诗词系列’等‘沙画瓶’”,既说明了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说明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由此可见,②③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项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文化创新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④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2201)】21.2022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启示我们艺术创作要A.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不断推动经典文化不断向前发展B.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C.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D.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检验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作。【答案】C解析:作答时注意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体现了文化创作要注重社会效益,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答案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创作,而没有涉及经典文化,A不符合题意;B和题意无关,排除;D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检验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答案C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广东省惠州一中(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02201)】32.根据惠州市真人真事改编的话剧《小巷总理》,参演广东省第十二届艺术节,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说明①人们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答案】B解析:真人真事,体现了人们创造文化,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参演艺术节,观众好评,体现了人们享用文化,①③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主旨。【【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5.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内容和时代精神,使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上述材料主要强调的是A.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B.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C.文化创新对促进文化的繁荣有重要意义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答案】C解析: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内容和时代精神,使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这句话强调的是文化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意义,C符合题意;ABD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思路点拨】该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容,概括材料主旨,明确体现的是文化创新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26.(10分)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结合材料,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J3【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解析】“启示”说明需要回答措施,联系知识范围“文化创新”可以看出,该题需要回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提出可行的做法。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具体两个方面:既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52\n【答案】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艺工作者,就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2分)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2分)③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源,文艺创作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要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4分)④在文化创作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思路点拨】该题考查学生对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主体和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这几个方面进行回答,注意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组织答案。【【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一中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202212)】21.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知识点】J3本题考查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实践(茶叶生产和消费)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说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但没有体现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因此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茶俗、茶礼、茶艺等茶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说明人民群众是茶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③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反映不同民族茶文化对中华茶文化形成的影响,④不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一中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202212)】20.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等中国风歌曲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现代旋律中,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深受人们喜爱。这说明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②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源头③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④文化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知识点】J2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答案】B解析:作答本题可以采用排误法,社会实践是现代歌曲发展的源头,而不是传统文化,②表述有误;优秀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所有的文化,③表述错误;依据材料信息,①④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52\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I2J2J327.(16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我国当今社会仍产生深远的影响。材料一: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于2022年9月27日举办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2500多年,儒家思想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节气、道德、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的文化传统。材料二:“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有“夙夜在公”(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的道德理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对于这些思想,中国共产党又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践行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4分)(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二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哪些基本观点?(12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解析】作答时注意本题答题的具体指向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可以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答案】(1)儒家思想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2分)儒家思想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节气、道德、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的文化性格,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分)【思路点拨】明确答题范围,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论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此问的答题范围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答题指向明确;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泉和动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结合相关材料进行分析。(2)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从“夙夜在公”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体现了这一观点。(4分)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对传统文化“为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分)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泉和动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形成的,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4分【思路点拨】明确答题范围,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论述。【【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21.农民画家老李创作的新闻漫画,直面现实,针砭时弊,褒扬正义,既保留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拙朴,又融入了中国现代漫画的幽默。材料说明,文化创新要①立足于社会实践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发挥教育的功能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答案】D解析:题中“直面现实,针砭时弊”,体现了立足于社会实践,“既保留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拙朴,又融入了中国现代漫画的幽默”体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角度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52\n【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19.“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容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①文化多样性是人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民族文化是维系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③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民族文化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知识点】J1J3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创新。【答案】C解析:作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中明显错误的。②表述明显错误,排除;依据材料信息,①③④均符合题意,答案C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期末大联考(202201)】7.2022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既要体现中国元素,彰显东道国的文化内涵,又要尊重和融入其他国家及民族的元素,让各国领导人各有其美,和和美美;同时在中国元素的使用上,用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手法来表现。可见文化创新要()①尊重多样,相互借鉴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批判继承,推陈出新④立足实践,坚守传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知识点】J3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答案】A解析: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④坚守传统,是全盘吸收传统文化的做法,明显错误;由此可见该题选A。【思路点拨】四选三的题目,用排除法最好。坚守传统,是全盘吸收传统文化的意思,明显错误。5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26:28 页数:52
价格:¥3 大小:121.3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