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K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K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7
2
/17
剩余1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K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K1我们的中华文化【【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联考(202201)】15、2022年6月18日,李克强总理面向英国智库发表演讲时说,包容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西方文明虽然源头不同,但彼此都懂得和谐相处、包容互鉴的珍贵。从文化发展的角度,之所以说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因为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②包容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需要③包容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包容是文化创新的要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知识点】K1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答案】B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①本身正确,但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不选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据此可判断出③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选进文化的过程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把握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需要包容,因此包容是文化创新的要求,据此可选出④;故本题答案应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202201)】39、(28分)材料2022年7月13日,原创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届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第二季节目升级了考题难度,增加了大量古人常用而现代人较少使用的冷僻字。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节目应该限于常用易错字的矫正。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看来,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向这种母语价值观发起挑战。关正文说,今年决赛考题的难度再次升级,节目的口号也变成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关正文说:“现在大家都讲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它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它的内容记载在历代经典古籍之中。不认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我们就无法亲近经典,就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的正确性。(12分)(2)结合材料分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文化价值。(12分)(3)结合材料,就如何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提一点建议。不超过15个字。(4分)P1P2K1J1L2I1(1)【知识点】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7\n【解析】该题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价值观是针对现在社会上对冷僻字的简单排斥现象提出的,树立这一价值观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是遵循文化继承和发展规律的做法。【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③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符合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每点4分)【思路点拨】该题关键是理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价值观的树立,从其提出的背景、目的到意义,分别进行分析,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加以阐释。(2)【知识点】本题考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解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通过接触、认识冷僻字,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让全国人民领略汉字之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③“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让全国人民领略汉字之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信心。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母语价值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修养。(每点各3分)【思路点拨】该题重点是分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价值观的树立有什么文化意义,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包括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3)【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与社会。【解析】该题的要求至关重要,“不超过15个字”要求提出的做法简洁明了,还要点明主题,能够体现文化的传承发展。如书法陶冶情操、全民阅读、书香中国万里行等口号就可以。书法陶冶情操、全民阅读、书香中国万里行【思路点拨】该题是措施类题目,但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不能长篇大论,要简洁明了,朗朗上口。【【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元月调研考试(202201)】20.2022年9月22-23日,第五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江苏常熟举行。期间,举行了“翰墨千秋金石永年——第五届汉字艺术节书法篆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围绕“汉字艺术的当代传承”这一主题,就中国语言文字的骈俪之美、当代书法的哲学思辨等话题展开广泛讨论。两岸文化界近百人出席了开幕式。本届汉字艺术节的举办盛况表明17\n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③汉字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绵延不绝的重要见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知识点】K1本题考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答案】D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汉字艺术节的举办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④说法正确;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仍然具有深刻影响,②说法错误;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该题选D。【思路点拨】该题以汉字艺术节的举办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理解,错误说法是知识性的,对所学正确知识要熟练、准确掌握才能排除错误说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广东省惠州一中(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02201)】D2C2J1K137.(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西部9个省区市和东部5个省。为了实施这一构想,国家将加大对上述区域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材料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一带一路”提出的经济背景。(4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阐释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10分)(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10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解析】考查“一带一路”提出的经济背景,即为当前经济方面的国际国内现状,因而答案为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答案】(1)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深入发展(4分)【思路点拨】注意“背景”即为当前的现状。(2)【知识点】本题考查财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的知识。【解析】“国家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体现了财政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以改善民生”体现了财政的改善民生的作用;“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体现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同时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将信息转化为“有利于”则为其意义。(2)①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作用。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2分)②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了城乡、区域均衡发展。(3分)③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内经济的转型升级。(3分)17\n④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均衡发展。(2分)(备注:若答“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酌情给2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0分)【思路点拨】围绕知识限定,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点,注意意义类的答题模式。(3)【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知识。【解析】依题意,可知问题需要阐述对外来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在“一带一路”上包容多样的国家或民族文化,需要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面对不一样的文化,需要我们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3)①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分)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分)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4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要坚持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1分)坚持兼收并蓄,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1分)【思路点拨】根据知识限定,从“一带一路”所涉及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情况思考答案。【【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8.伴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键盘打字,手写能力开始下降,汉字手写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旨在引起人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视,这有利于①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④克服庸俗文化对人们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知识点】K1本题考查我们的中华文化。【答案】A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传承和书写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汉字可以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与书写汉字的意义不符。该题选A。【思路点拨】重视汉字书写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和选项内容准确判断,对与该活动不符的选项排除。【【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7.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到底是中国文化影响了佛教,还是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骨髓里面去了。这主要说明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C.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D.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知识点】K1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答案】B解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佛教传入中国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B说法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思路点拨】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排除与题意不符的选项。17\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5.2022年9月20日仁川亚运会开幕式演出中,中国元素频频现身。国宝熊猫和大红灯笼出现在倒计时15秒的中国介绍环节,“喂,你好”的中文也响彻现场,穿越环节的第一站便是中国万里长城和中国的元宵节……。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知识点】K1本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答案】D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①说法错误;人民的生活实践和创造力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②说法错误;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③④说法正确。该题选D。【思路点拨】该题需要对所学知识熟练、准确掌握,排除错误说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适合采用排除法选择。【【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一中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202212)】J1K128.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长约10000公里,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2022年6月22日,继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之后,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7项。无论是大运河,还是丝绸之路,它们都曾见证辉煌,都是人类共有的记忆。(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申遗”工作?(7分)(2)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4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设问的落脚点是重视“申遗”工作的原因;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文化遗产的地位,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道德基本特征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答案】(1)①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做好“申遗”工作有利于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3分)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申遗”工作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③重视“申遗”工作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分)【思路点拨】明确答题范围,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型属于典型的“措施类”主观题,本题的答题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主要指向是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其次要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明确文化遗产属于传统文化,可以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2)①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②合理开发,充分利用;③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答出两条即可得4分。其他建议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17\n【思路点拨】注意文化遗产属于传统文化,即回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提两条建议。【【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一中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202212)】19.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③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知识点】K1本题考查汉字。【答案】D解析:作答本题可以采用排误法,①表述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不是汉字;②表述明显错误,排除;材料强调了汉字的重要性,③④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22.西域的晕染画法在唐代传入中原,影响了汉族的美术。壮族妇女编织的壮锦,土家族妇女编织的西兰卡普,以及在布依、苗、水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流传的蜡染工艺,都与汉族的名绣相媲美并享誉中外。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比汉族文化更有特色B.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C.我国少数民族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D.汉族文化是由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组成的【知识点】K1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答案】B解析:A表述明显错误,排除;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C表述错误;D表述明显错误;答案B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统一考试(202201)】I2L1J2K1O3O2O4N2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一在电脑普及,全民习惯了键盘敲字的今天,尽管汉字书写目前还不至于出现需要拯救的危机,但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担负着“振兴汉字书写文化,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使命,吸引了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誉,汉字书写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但该节目选择一些早已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生僻字用于比赛,选手靠疯狂背诵参加比赛等引发争议。有些人的观点认为,节目中考了一些太生僻的汉字,生活中很少用到,节目强调重视汉字的书写只是“一场幽怨的复辟”。材料二书法中的“书”即为“写”,“法”则为法则、法规、法度。照着字帖练字书写,古人称为“临帖”。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说过:“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使之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王羲之学习前辈的经验,并不完全是模仿,而是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又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而独创一家,这是他成为“书圣”的主要原因。17\n(1)有人认为,央视推出此档节目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其中听写众多的生僻字,靠死记硬背更是对中学生的摧残。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2分)(2)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知识,评析材料一中的观点。(10分)(3)材料二为我们学习汉字书写提供了哪些有益的方法论启示?(4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等的有关知识【解析】阐述自己对观点的看法,既可赞成也可反对,无论哪个意见都要阐述理由。赞成:可从日常用不上,即实践中少用,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等;“为了提高收视率”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只是听写,靠死记硬背,体现了无法真正传承文化,不利于文化创新。反对:可从文化活动(节目本身)影响人,即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收视率体现了大众传媒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普及或推动汉字学习;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必须传承好汉字。【答案】(1)(12分)答:赞成。(2分)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生僻汉字平时使用率不高,单纯考查对文字的读写记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4分)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以提高收视率为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会导致节目的初衷受到扭曲。(3分)③文化传承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要体现时代精神。单纯考查汉字的记忆,难以传承汉字文化。(3分)反对。(2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媒体的参与推动有利于营造汉字传承的氛围,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4分)②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手段普及、传承汉字文化。(3分)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要重视汉字的读写记忆。既赞成又反对。比照上面两种观点的答题要点,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2分。【思路点拨】围绕观点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结合材料进行阐述。(2)【知识点】本题考查矛盾主次方面原理的知识。【解析】本题知识限定范围很小,所以组织答案相对简单,主要是要注意如何结合材料分析观点:矛盾主次方面的原理,强调即要看到主要方面、主流,又要注意次要方面,即支流,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材料中既阐述了节目的重要作用,又阐述了其存在的不足,而观点只看到了其不足,因而观点是片面的。2)(10分)材料一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①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要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3分)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重视了汉字书写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考了一些生僻汉字等不足,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4分)③这一观点只看到了节目中存在的个别问题,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我们应该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重视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2分)【思路点拨】围绕知识限定的范围,结合材料分析观点。(3)【知识点】本题考查规律、量变、创新等知识。【解析】“法,法规、法度”体现了要按规律办事;“池水尽墨”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刻苦钻研”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融会贯通而独创一家”体现了辩证的否定;“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①汉字书写要有章可循,按客观规律办事。②学习汉字书写要重视量的积累。③学习汉字书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训练。④要树立创新意识,在“扬弃”中提高书写水平。(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满分。其他答案如联系的观点,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等,言之有理课酌情给分)17\n【思路点拨】围绕材料中汉字书写的有关阐述,根据信息点查找相关原理,结合材料阐述。K2我们的民族精神【【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23.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下列对爱国主义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④爱国与爱国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知识点】K2本题考查对爱国主义认识。【答案】C解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①正确;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当今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爱社会主义,因此②错误;③正确;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爱国与爱国主义在本质上讲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因此排除④。故本题选C项。【思路点拨】本题需引导学生注意爱国主义具有时代内涵。爱国主义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切实的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联考(202201)】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列对“中国精神”认识正确的是①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②这种精神自古就有,经久不衰③这种精神折射出中国人民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④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实现中国梦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知识点】K2本题考查我们的民族精神。【答案】B解析:中国精神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折射出中国人民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①③正确;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②“自古就有”说法错误;④表述过于绝对,明显错误。故本题答案应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除法和排异法。17\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联考(202201)】16、“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知识点】K2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答案】B解析: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B说法正确;题干强调了民族精神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A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地位,与题意不符;C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完善发展,与题意不符;D强调的是民族精神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应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除法和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B2J2K226.习近平强调:“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存在着令人忧虑的现象:有的作品盯着金钱,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有的胡编乱造,粗制滥造,颠覆历史、经典;有的搜奇猎艳,捕风捉影,迎合低级趣味;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形式大于内容,等等。(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文化企业如何做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6分)材料二近期播出的大型革命战争电视剧《铁血红安》,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好评。下列截取的两个情景,令人感动和深思。(2)简述材料二中两个情景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5分)26.(1)【知识点】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答案】①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文化企业不能靠抄袭模仿、粗制滥造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3分)②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遵守法律和道德,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而不能受经济利益驱动,迎合低级趣味、颠覆历史,不顾社会效益。(学生如果有其他表述方式,可酌情给分)(3分)17\n【解析】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文化企业如何做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围绕企业如何经营,既要满足企业营利、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市场需要,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来回答。(2)【知识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民族精神。①情境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两岸人民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若答“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亦可得分)。(3分)②情境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解析】解答本题要从题中提供的情境出发,对于第一个情境,可从台湾回到内地以及情境中的诗句出发,联想到回归,从文化角度看即可乡愁,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分析抓住第二个情境中“传承精神”,即可联想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思路点拨】概括两个情境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即可。【【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质检检测(202201)】B2J2K226.习近平强调:“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存在着令人忧虑的现象:有的作品盯着金钱,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有的胡编乱造,粗制滥造,颠覆历史、经典;有的搜奇猎艳,捕风捉影,迎合低级趣味;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形式大于内容,等等。(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文化企业如何做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6分)材料二近期播出的大型革命战争电视剧《铁血红安》,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好评。下列截取的两个情景,令人感动和深思。(2)简述材料二中两个情景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5分)26.(1)【知识点】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答案】①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文化企业不能靠抄袭模仿、粗制滥造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3分)②17\n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遵守法律和道德,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而不能受经济利益驱动,迎合低级趣味、颠覆历史,不顾社会效益。(学生如果有其他表述方式,可酌情给分)(3分)【解析】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文化企业如何做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围绕企业如何经营,既要满足企业营利、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市场需要,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来回答。(2)【知识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民族精神。①情境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两岸人民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若答“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亦可得分)。(3分)②情境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解析】解答本题要从题中提供的情境出发,对于第一个情境,可从台湾回到内地以及情境中的诗句出发,联想到回归,从文化角度看即可乡愁,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分析抓住第二个情境中“传承精神”,即可联想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思路点拨】概括两个情境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即可。【【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202201)】19.2022年12月7日,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的18名大学生和3名市民,在雪后零下10摄氏度的低温天气下,手拉手站在海里组成一条挽救生命的“链条”,成功将一名年轻女子救上岸。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为这些可爱可敬的“95后”大学生点赞。他们的善行义举①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彰显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知识点】K2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答案】C解析: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是“义举”;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故排除。【思路点拨】把握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202201)】19.2022年12月7日,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的18名大学生和3名市民,在雪后零下10摄氏度的低温天气下,手拉手站在海里组成一条挽救生命的“链条”,成功将一名年轻女子救上岸。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为这些可爱可敬的“95后”大学生点赞。他们的善行义举①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彰显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知识点】K2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答案】C解析: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是“义举”;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故排除。【思路点拨】把握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17\n【【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1月质检(202201)】J1J2J3K2K2O4N2O1O2O326.(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特定族群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各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人口结构变化很大。与此同时,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似乎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材料二:中国有一种痛,叫“缺芯之痛”!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业大国,集成电路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商品之一。2022年我国生产了14.6亿部手机、3.4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但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由于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致使行业平均利润仅为4.5%,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为了规避在海外拓展中遭遇专利诉讼,作为全球十大畅销智能手机机型生产企业的小米正在密谋与国产手机芯片商联芯科技合作,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专门负责手机芯片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面对当前“国际产能饱和,本土产能缺乏”的现状,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1)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选取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10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我们对创新应持什么态度及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12分)(3)结合材料二,就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26(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答案】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①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方言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4分)②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方言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差异性。这种差异阻碍人们之间的交际、沟通和了解。(4分)③推广普通话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和谐。(2分)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方言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3分)②方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利于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4分)③方言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使用方言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丰富和发展(3分)(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选取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首先要明确材料中对待普通话和方言的两种态度,选取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说明。【思路点拨】注意题干限制性要求,明确答题范围。17\n(2)【知识点】本题考查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一小问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我们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3分)第二小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2分)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2分)开辟更广阔的劳动对象,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解析】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我们对创新应持什么态度及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首先要明确回答对待创新的态度;其次要回答创新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开辟更广阔的劳动对象,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注意有两个问题,不要丢三落四。(3)【知识点】本题考查创新的方法论依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创新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应遵循其内在规律;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只要回答出其中二点即可得4分)就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对此可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创新要立足我国实际,立足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矛盾特殊性角度可从走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提出建议,从发展观角度,可从增强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自觉站在新事物的立场上,促进新事物发展方面题出建议;还可从联系角度,坚持用联系观看问题,需要把握具体的联系,把握联系的条件性,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建议等。【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注意从方法论角度酒创新提出建议。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1月质检(202201)】J1J2J3K2K2O4N2O1O2O326.(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特定族群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各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人口结构变化很大。与此同时,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似乎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材料二:中国有一种痛,叫“缺芯之痛”!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业大国,集成电路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商品之一。2022年我国生产了14.6亿部手机、3.4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但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由于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致使行业平均利润仅为4.5%,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为了规避在海外拓展中遭遇专利诉讼,作为全球十大畅销智能手机机型生产企业的小米正在密谋与国产手机芯片商联芯科技合作,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专门负责手机芯片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面对当前“国际产能饱和,本土产能缺乏”的现状,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17\n(1)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选取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10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我们对创新应持什么态度及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12分)(3)结合材料二,就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26(1)【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答案】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①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方言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4分)②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方言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差异性。这种差异阻碍人们之间的交际、沟通和了解。(4分)③推广普通话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和谐。(2分)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方言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3分)②方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利于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4分)③方言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使用方言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丰富和发展(3分)(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选取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首先要明确材料中对待普通话和方言的两种态度,选取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说明。【思路点拨】注意题干限制性要求,明确答题范围。(2)【知识点】本题考查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一小问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我们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3分)第二小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2分)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2分)开辟更广阔的劳动对象,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解析】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我们对创新应持什么态度及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首先要明确回答对待创新的态度;其次要回答创新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开辟更广阔的劳动对象,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注意有两个问题,不要丢三落四。(3)【知识点】本题考查创新的方法论依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创新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应遵循其内在规律;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只要回答出其中二点即可得4分)就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对此可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创新要立足我国实际,立足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矛盾特殊性角度可从走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提出建议,从发展观角度,可从增强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自觉站在新事物的立场上,促进新事物发展方面题出建议;还可从联系角度,坚持用联系观看问题,需要把握具体的联系,把握联系的条件性,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建议等。17\n【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注意从方法论角度酒创新提出建议。【【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1月质检(202201)】16.2022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22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举行。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体现了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④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知识点】I2K2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答案】B解析:国家公祭日不是民族节日,排除①;确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是国家重大的文化建设,是为了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③错误;故本题答案应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除法和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2201)】20.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发展,这不仅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①是中华民族之魂②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③可转化为物质力量④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知识点】K2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可知,此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因此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那,④不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思路点拨】抓住关键信息“中华民族精神”,并结合排除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23.2022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多数城市举行了相关纪念活动,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捍卫人类的尊严。这启示我们应当①珍惜民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②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综合国力③弘扬民族精神,维护世界和平④捍卫人类尊严,主导世界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知识点】I1K2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17\n【答案】B解析:在国家公祭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是公民自愿的行为,不是公民应尽的义务,①说法错误;④主导世界发展,违背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明显错误;②③与题意相符且说法正确。该题选B。【思路点拨】该题适合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分析,基本可以排除说法错误的。【【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6.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拥有遇难不惧、化危为安的“中国精神”。作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精神”①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能够转化为民族崛起的强大物质力量④以改革开放、锐意创新为核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知识点】K2本题考查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答案】A解析: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④明显错误,排除;①②③说法正确。该题选A。【思路点拨】该题是四选三的题目,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一个选项即可。【【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一中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202212)】24.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体现了①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④爱国主义,始终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知识点】K2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答案】D解析:刚健自强、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进取;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不同时代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③④说法正确;①与题意不符;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答案D正确。【思路点拨】抓住关键词“刚健自强、愚公移山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24.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孙中山的“救国图存,振兴中华”;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周恩“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们的伟大思想和光辉实践都说明(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7\n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涵 ③民族精神产生于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中 ④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知识点】K2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答案】A解析:③表述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④表述错误,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②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A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并结合排误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23.2022年4月,我国开始启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道德模范是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反映了引领时代前进方向的中国精神。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中国精神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超越时代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知识点】K2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答案】A解析:材料中生活中不断涌现出的道德模范,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答案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精神博大精深,B不符合题意;C“超越时代”的表述错误,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题中的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17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Q单元 经济学常识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O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M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J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I单元文化与生活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H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C单元收入与分配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B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备考2022】全国2022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月)A单元生活与消费
【2022备考】高考政治名校解析分类汇编 K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二)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6 00:26:27
页数:17
价格:¥3
大小:72.7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