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高考2022】(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第2节)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走向高考2022】(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第2节)[A组 对应训练]一、解释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解析】 A.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为了、为的是,来”;B.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C.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D.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答案】 D2.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刘)表恶其能而不用也。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吾尝终日而思矣。C.某所,而母立于兹。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解析】 A.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B.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C.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D.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答案】 D3.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A.吏呼一何怒。B.大王来何操?C.豫州今欲何至?D.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解析】 A.副词,表程度深,“多么”;B.疑问代词,“什么”;C.疑问代词,“哪里”;D.疑问副词,“为什么”。【答案】 B4.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吾尝疑乎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儿寒乎?欲食乎?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 A.介词,相当于“于”“对”,表示对象;B.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C.语气助词,表示疑问,相当于“吗”;D.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比”,表示比较。【答案】 A5.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8-\n例句: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A.臣乃敢上璧。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C.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解析】 A.副词,表承接,“才”;B.代词,表第二人称,“你的”;C.表示范围的限定,相当于“仅仅”“只”;D.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原来是”。【答案】 D6.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A.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B.其皆出于此乎?C.其孰能讥之乎?D.则或咎其欲出者。【解析】 A.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B.语气副词,表揣度,“大概”;C.语气副词,“岂,难道”;D.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答案】 D7.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其若是,孰能御之?C.秦王恐其破璧。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解析】 A.代词,表第三人称,“他的”;B.副词,表假设,“如果”;C.代词,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D.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答案】 C8.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不出,火且尽。A.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B.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且何谓阁子也?【解析】 A.副词,“姑且,暂且”;B.副词,“将要”;C.连词,表让步,“尚且”;D.句首语气词,“还有”“再说”,表示另提一事或进一层。【答案】 B9.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更若役,复若赋。A.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B.吾儿,久不见若影。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解析】 A.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B.做定语,表领属,“你的”;C.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D.代词,“这样”“如此”。【答案】 B-8-\n10.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B.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C.行将为人所并。D.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解析】 A.助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B.量词,多用来计算建筑物;C.助词,和前面的“为”字配合使用,表示被动;D.名词,地方。【答案】 D11.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解析】 A.动词,可翻译为“是”;B.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C.介词,“被”;D.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答案】 B12.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解析】 A.动词,可译为“作为”;B.动词,可译为“出”;C.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D.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答案】 D13.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未知生,焉知死?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杀鸡焉用宰牛刀?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D.然力足以至焉。【解析】 A.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C.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D.代词,相当于“之”,表处所。【答案】 B14.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D.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解析】 A.助词,表判断和肯定;B.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C.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感叹;D.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尾加强疑问语气。-8-\n【答案】 D15.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A.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B.余船以次俱进。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解析】 A.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来”;B.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或方式,“按照”;C.介词,“因”;D.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答案】 C16.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以勇气闻于诸侯。A.以乱易整,不武。B.鲜能以名节自立。C.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D.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解析】 A.介词,“用”;B.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凭”;C.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D.介词,表示“在”。【答案】 B17.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A.因求假暂归。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解析】 A.连词,“于是”,“就”;B.介词,“依”,“随着”,“就着”;C.介词,“经由、通过”;D.介词,“凭借”。【答案】 D18.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而耻学于师。【解析】 ①介词,“从”;②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对于”;③介词,表比较,“比”;④介词,“向”。【答案】 B19.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A.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B.故燕王欲结于君。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业精于勤、荒于嬉。-8-\n【解析】 A.介词,在;B.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与、跟、同”;C.介词,表示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D.介词,由于。【答案】 C20.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  )例句: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A.竖子不足与谋!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吾与点也。D.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解析】 A.介词,“和”、“同”;B.连词,“和”、“同”;C.动词,“赞许”、“同意”;D.“等待”。【答案】 A21.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  )例句: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A.吾王庶几无疾病与!B.失其所与,不知。C.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解析】 A.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B.动词,“亲附,亲近”;C.动词,“给予”“给”;D.介词,“替”“给”。【答案】 C22.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入则孝,出则弟。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C.以身作则。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解析】 A.连词,表假设,“如果”;B.连词,表并列,也可翻译为“就”;C.名词,准则,法则;D.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答案】 B23.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C.欲速则不达。D.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解析】 A.连词,表假设,“那么”;B.连词,表承接,“就”;C.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然而”“反倒”;D.动词,可译作“效法”。【答案】 B24.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A.高者抑之,下者举之。B.此数者用兵之患也。C.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8-\nD.陈胜者,阳城人也。【解析】 A.代词,用于形容词后面,“……的人”;B.代词,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C.助词,用于时间词后,表示“……时候”;D.助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或原因。【答案】 D25.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作《师说》以贻之。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人非生而知之者。【解析】 A.代词,表第三人称,“他”,指李蟠;B.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D.代词,“事理、道理”。【答案】 B26.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顷之,烟炎张天。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C.宋何罪之有?D.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解析】 A.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B.助词,相当于“的”;C.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D.代词,相当于“我”。【答案】 C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29题。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刚直尚气节。景帝不豫,廷臣请立东宫,帝不允。瑄与同官钱璡、樊英等约疏争,会“夺门”事起,乃已。天顺初,民诉曹吉祥、石亨夺其田。瑄以闻,并列二人怙宠专权状。英宗语大学士李贤、徐有贞曰:“真御史也。”遂遣官按核,而命吏部识瑄名,将擢用。吉祥闻之惧,诉于帝,请罪之。不许。未几,亨西征还,适彗星见,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等,将劾亨、吉祥诸违法事。先一日,给事中王铉泄于亨。亨与吉祥泣诉帝,诬鹏等为已诛内官张永从子,结党排陷,欲为永报仇。明日疏入,帝大怒,收鹏及瑄。御文华殿,悉召诸御史,掷弹章,俾自读。斌且读且对,神色自若。至冒功滥职,帝诘之曰:“彼帅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何云冒滥?”斌曰:“当时迎驾止数百人,光禄赐酒馔,名数具在。今超迁至数千人,非冒滥而何?”帝默然,竟下瑄、鹏及诸御史于狱。榜掠备至,诘主使者,瑄等无所引,乃坐都御史耿九畴、罗绮主谋,亦下狱。论瑄、鹏死,余遣戍。亨等复谮诸言官。帝谕吏部,给事、御史年逾三十者留之,余悉调外。尚书列上给事中何萤等十三人,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人。诏以萤等为州判官,祯等为知县。会大风震雷,拔木发屋,须臾大雨雹。亨、吉祥家大木俱折,二人亦惧。掌钦天监礼部侍郎汤序本亨党,亦言上天示警,宜恤刑狱。于是帝感悟,戍瑄、鹏铁岭卫,余贬知县,而萤、祯等亦得无调。瑄、鹏行半道,适承天门灾,肆赦放还。或谓当诣亨、吉祥谢,二人卒不往,复谪戍南丹。宪宗即位,并还故官。瑄寻迁浙江副使。按行海道,禁将校私纵戍卒。修捍海塘,筑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民得奠居。为副使十余年,政绩卓然,进按察使。西湖水旧可溉诸县田四十六万顷,时堙塞过半,瑄请浚之。设防置闸,以利灌溉,功未就,卒。-8-\n瑄以忠谏名天下,为士重。天启初,赐谥忠怀。海盐人祠祀之。(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诉于帝,请罪之/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B.会“夺门”事起,乃已/而君乃亡赵走燕C.给事、御史年逾三十者留之/今者项庄拔剑舞D.设防置闸,以利灌溉/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解析】 A项①介词,向;②介词,比。B项①连词,于是;②连词,却。C项①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助词,用在时间名词后,不译。D项皆是连词,表目的,来、用来。【答案】 D28.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李贤、徐有贞曰:“真御史也。”(    )(2)吉祥闻之惧,诉于帝,请罪之。(    )(3)诘主使者,瑄等无所引,乃坐都御史耿九畴、罗绮主谋,亦下狱。(    )(4)宪宗即位,并还故官。(    )(5)瑄寻迁浙江副使。(    )(6)瑄以忠谏名天下,为士重。(    )【答案】 (1)助词,表判断语气。(2)介词,向。(3)连词,于是。(4)副词,一起。(5)副词,不久。(6)介词,凭借。29.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瑄以闻,并列二人怙宠专权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谓当诣亨、吉祥谢,二人卒不往,复谪戍南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杨瑄把(这件事)上报朝廷,并列出两人依仗宠信独专大权的情况。(2)有人劝说(他们)应当前往石亨、曹吉祥(那里)谢罪,两人最终没有去,又被贬戍守南丹。(大意准确,重点词语:“诣”“谢”“卒”)【参考译文】杨瑄,字廷献,是丰城人。景泰五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杨瑄为人刚强正直,崇尚气节。景帝病危,朝廷大臣请求册立太子。景帝不允许。杨瑄和同僚钱璡、樊英等人约定一起上疏争辩,碰上“夺门”事变发生,于是就停止了。天顺初年,有百姓状告曹吉祥、石亨侵占他们的田地。杨瑄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并且罗列二人凭恃宠幸独断专权的罪状。皇帝对大学士李贤、徐有贞说:“这才是真正的御史啊。”于是派遣官员考察核实这件事,并且命令吏部记下杨瑄的名字,打算提拔使用。曹吉祥听到这件事很害怕,向皇帝哭诉,请求治杨瑄罪。不被允许。没过多久,石亨西征回来,适逢彗星出现,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等人准备弹劾石亨、曹吉祥所有的违犯法纪的事情。前一天,给事中王铉把这事泄露给了石亨。石亨和曹吉祥哭着向皇帝申诉,诬陷张鹏等人是已经被诛杀的宦官张永的侄子,结成私党排挤陷害其他官员,想给张永报仇。第二天奏疏呈进去,皇帝十分气愤,关押张鹏和杨瑄-8-\n。皇帝驾临文华殿,召集所有的御史,扔下弹劾的奏章,让他们自己读。周斌一边读一边回答,神色自若。读到冒功滥赏,皇帝责问他说:“他带领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怎么说是冒功滥赏?”周斌说:“当时迎驾只有几百个人,光禄大夫赐给他们酒菜饭食,姓名和数字全部都在。现在越级提拔达到几千人,不是冒功滥赏又是什么?”皇帝无言以对,最后把杨瑄、张鹏和众位御史关进监狱。严刑拷打,追问主使的人,杨瑄等人没有牵连任何一个人,于是朝廷认为都御史耿九畴、罗绮是主谋,也关进监狱。判处杨瑄、张鹏死罪,其余的人都发配戍守边疆。石亨等人又诬陷各位谏官。皇帝命令吏部,给事、御史年纪超过三十岁的留下来,其余的全部调到京城外。吏部尚书给皇帝列出了给事中何莹等十三个人,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个人。诏命把何莹等人任用为州判官,吴祯等人任用为知县。恰逢刮大风、雷声震天动地,刮起树木,吹垮房屋,不久又下大雨和冰雹。石亨、曹吉祥家里的大树全部被风折断,二人都非常害怕。执掌钦天监礼部侍郎汤序本来是石亨的同党,也劝谏说上天发出警告,应该宽赦刑罚。于是皇帝醒悟过来,判杨瑄、张鹏戍守铁岭卫,其余的人贬为知县,而何莹、吴祯等人也得以不被调走。杨瑄、张鹏走到半路上,正巧承天门发生火灾,被宽赦释放回家。有人劝说他们应当去拜见石亨、曹吉祥,两个人最后都不去,又被贬谪去戍守南丹。宪宗登上皇位,他们一起恢复原来的官职。杨瑄不久升任浙江副使。巡察海上的交通,禁止将校私自放纵戍卒。修建防海塘,筑造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百姓得以安居。任副使十多年,政绩突出,晋升按察使。西湖的水在过去可以灌溉各县的田四十六万顷,当时堵塞了一半多,杨瑄请求疏通它。修建堤坝设置闸门,以方便灌溉,事情还没完成,就死了。杨瑄凭借忠诚和直言进谏而名扬天下,被士人所推崇。天启初年,赐谥号为忠怀。海盐百姓修祠庙来祭祀他。-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14:46 页数:8
价格:¥3 大小:47.5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