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高考】(新课标)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素能综合测试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走向高考】(新课标)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素能综合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2·上海·13)据《史记·太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 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答案] B[解析] 材料“到各处实地探访”说明A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司马迁因秉笔直书而遭“宫刑”,故D项错误,应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故应选B。2.(2022·安徽·22)2022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撰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历史共识需要批评思维D.批评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及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材料中“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撰教科书”“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历史”强调了历史共识需要批评思维,C项符合题意,A、B两项的表述与题意无关,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2022·嘉峪关)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里认为“广义地说,(历史)是指一切事物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它可分为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但是,通常我们并不广义地使用历史这一概念,我们所讲的历史,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据此作者认为历史是(  )A.人类过去发生的事件或过程B.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综合C.各地区的文明进行交往的过程D.人类与自然界交融的过程[答案] B[解析] 从作者表述来看,他们认为历史应是“指一切事物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它可分为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而我们则只注重“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忽视了“自然发展史”。故应选B项。4.(2022·陕西西工大附中)胡适曾说:“《春秋》那部书,只可当做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做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做作史书模范,便大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胡适认为《春秋》(  )A.其史学价值仅限于儒学B.编写体例不合规范C.其编撰目的背离客观原则D.选材记事范围狭窄[答案] C-11-\n[解析] 《春秋》所主张的为贤者讳、为君者讳明显违背了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的原则,有违客观事实,这是不可取的。故应选C。5.(2022·赤峰)古时的“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下列时段所属的时辰中哪个时段属于“午时”(  )A.3时至5时    B.9时至11时C.11时至13时D.15时至17时[答案] C[解析] 考查古代中国的计时方法。中国古代的计时每一段两个小时,子时为23时至1时,以此类推,午时应为11时至13时。故应选C。6.(2022·赤峰)二战结束的时候,在日本,盟军对其进行民主化改造过程中,最高司令部发布了一系列命令,以外科手术的方式清除战时教科书中的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以天皇为中心的神道宣传内容。1946年,盟军最高司令部要求日本政府审查新编的历史教科书,保证没有天皇崇拜和军国主义的内容,盟军司令部则有最后审查权。这种对历史记忆的反思和修正说明了(  )A.历史记忆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生命的一部分B.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政治进程的一部分C.一个民族的历史是通过历史教育建构、记忆和传承的D.历史是一个客观的进程,但历史记忆却是人为的建构[答案] B[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教科书在日本民主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意在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消除日本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以天皇为中心的神道宣传内容。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7.(2022·长春)“如果过去30年间的妇女运动相比以前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它已经更多地意识到需要利用一种有关过去的记忆。对女权主义者而言,这种需要并不能通过对一些非凡女性的研究来加以解决,例如伊丽莎白一世,她在一个男人世界成功地进行了统治,而应把重点放在大多数妇女所遭受的经济和性别剥削上,放在激进分子纠正这种状况的努力上。”史学家在此认为妇女史研究应(  )①注意历史时代发展的变化②突出代表性人物的研究③重视群体性情况的研究④重点研究妇女的政治状况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史学理论和方法。材料认为妇女史研究“并不能通过对一些非凡女性的研究来加以解决”,故排除②;“应把重点放在大多数妇女所遭受的经济和性别剥削上”,故排除④。A项正确。8.(2022·江西4月联考)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2022年中的一些重要周年事件,其中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结束B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核国家行列C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加速香港回归的步伐-11-\nD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是当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答案] D[解析] 题干要求的是从否定项进行选择,结合所学可知当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是欧盟,故选D项。9.(2022·嘉峪关)在历史探究课上,同学们对“美洲贵金属的大量流入是否是西欧价格革命的主要原因”产生了争论。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  )结论依据A是经历当时价格革命的西班牙萨拉曼卡学派持这种解释B是16世纪开始对美洲的开发使西班牙得到大量贵金属,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了四倍多,谷价则上涨了五倍C否15世纪中期起,欧洲中部白银矿大量开采,在1526~1535年每年生产近300万盎司,这个数字在19世纪都未曾达到。葡萄牙人从非洲西部进口的贵金属也大量流入欧洲D待考证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除了货币外,还应考虑人口、市场、商业等因素的影响[答案] D[解析] 依据所学,A项错误,逻辑不通;B项依据不足,西班牙仅是个例,不足为证;C项错误;D项正确,考虑全面。故应选D。10.(2022·西工大附中)下表记录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较为科学准确的是(  )第一步第二步A提出观点: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于各诸侯国普遍确立史实依据: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丈量田亩)而税也B查阅资料: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得出结论:德国确立了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迈入资本主义阶段C摘引资料:互动百科——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发展状况确定主题:《创新: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D收集素材:采访家人邻居的衣食住行形成观点: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答案] B[解析] 初税亩只是个案,不能证明观点“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于各诸侯国普遍确立”;新经济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已废除;衣食住行变化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小方面,不足以支撑观点“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依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德国确立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迈入资本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故应选B。11.(2022·西工大附中)著名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写到,按照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和变化速度,社会变迁可分为四种模式: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受外力影响)。按此工业革命和清末新政应分别属于(  )A.创新性巨变、突发性微变B.传导性巨变、突发性微变C.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D.传导性巨变、渐进性微变[答案] C-11-\n[解析] 本题考查对近代化的理解。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因此工业革命是创新型的巨变。而中国的清末新政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发生的,是传导性巨变。故应选C。12.(2022·南充)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B.阶级斗争分析法C.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D.历史结构分析法[答案] C[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记住这个时代”“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利用”即可知该观点应属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故本题应选C项。13.(2022·天津一中)“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1947年联合国大会苏联代表发言)。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②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④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④[答案] C[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大国的工具”,由此理解经济组织从属于政治,①②体现了这一点,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故总体上是促进了而非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③错。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④错。14.(2022·赤峰)《中国时尚文化史》记述:西汉中期以降,厚葬之风又裹挟起陵墓祠堂以及“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的竞相兴建,以至官吏去世而不述祠堂,反而成为一件违俗的事。对于此历史现象的正确认知为(  )A.厚葬之风凸显了汉中期的国力强盛B.厚葬之风推动儒家思想地位上升C.厚葬之风盛行所造成的社会财富浪费会引发社会问题D.厚葬之风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遗产[答案] 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厚葬之风”盛行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大量社会财富的浪费,同时也带动其他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这在古代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故应选C。15.(2022·甘肃天水)“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基点。……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并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此也就不能提供出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土壤环境。”该材料主要论证的是(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条件B.明清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C.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D.经济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经济繁荣[答案] B-11-\n[解析] 从材料“……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并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此也就不能提供出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土壤环境。”可知,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16.(2022·西工大附中)下图是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的。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另一人则扮眼科医生形象,手拿一瓶眼药酸。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画可说明南宋已出现商业广告②杂剧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③此画可用来研究宋代市民的娱乐活动④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C[解析]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杂剧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在元代,故含有②的选项均可排除,即排除A、B、D三项。故应选C。17.(2022·西工大附中)《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思想中的人文思想。题干中《老子》、《孝经》、《左传》、《易·贲卦·象辞》观点的意思,都是体现人的作用,即体现了人文精神。故应选A。18.(2022·西工大附中)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答案] A-11-\n[解析] 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A项“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也明显是在强调以自己的内心来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二者也同时都具有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倾向。故应选A。19.(2022·高新一中)“美国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不仅因为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因为当法律偶尔损害他们时他们也可以修订。”这体现出其法律思想是(  )A.法律至上B.人人平等C.以人为本D.“天赋人权”[答案] C[解析] 根据题干提示反映的是人民和法律的关系,突出的是人民的需要才是法律制订的根本。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人民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法律;B、D两项材料并未体现。故应选C。20.(2022·山师附中)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毛泽东对近代通商口岸的观察所体现的视角是(  )A.阶级斗争视角B.全球视角C.文明演进视角D.近代化视角[答案] A[解析] 从材料“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可以看出这是阶级斗争史观。21.(2022·南通)“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答案] D[解析] 依据材料“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可以得出此时应在长征过程中,故排除A、B、C三项,长征中遵义会议的召开使得军事路线发生了极大转变。故选D项。22.(2022·广州三校联考)李光耀说:“一旦慈善变成了‘权利’,靠施舍过日子的人没了羞辱感,大家把原本设计的‘安全网’变成了舒舒服服的‘靠垫’,鼓励了懒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完了。”他批评的是(  )A.社会矛盾B.计划经济C.过度的福利政策D.选举制度[答案] C[解析] 据题干分析可知,“‘安全网’变成了舒舒服服的‘靠垫’,鼓励了懒人”说明作者不赞成福利政策,故C项正确。“社会矛盾”是福利政策要解决的问题,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计划经济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错误;选举制度与材料没有任何关联,D项错误。23.(2022·深圳)《时代》杂志将1947年视为美国“承担世界领导责任的又一重要时机”,称“这个国家正面临新的角色和责任”。其意在(  )A.为美国国会通过“欧洲复兴计划”制造舆论B.称颂美、英等国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C.为美国政府干涉朝鲜内战推波助澜-11-\nD.促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 A[解析] 抓住“1947年”这一时间信息可以排除1949年签订的B项《北大西洋公约》和1950年后的C项干涉朝鲜内战,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5年,故D项也可排除,故选A项。24.(2022·山师附中)“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是评价(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 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可以判断这段话评论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指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现存的物种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C项正确。25.(2022·南通)“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来反对封建制度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D.表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来的精神危机[答案] D[解析] 依据“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可知该文学作品应为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以垄断资本主义为背景,所以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12分)(2022·江西师大附中)历史数据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部分朝代人口数据表公元前220年(战国末年)估计2000万人。2年(西汉元始二年)5959万人。220~265年(三国时期)767万人(魏、蜀、吴人口相加)。280年(晋太康元年)1616万人。581~600年(隋开皇年间)约4450万人。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4844万人。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万。764年(唐代宗广德2年)全国有户293.3125万,总人口1690万。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1290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5883万人。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6054万人。1651年(清顺治八年)1063万人。-11-\n1741年(乾隆六年)14341万人。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30148万人。1834年(道光十四年)40100万人。分析《中国古代部分朝代人口数据表》,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 示例一:战国至西汉、晋至隋朝人口急剧增长,汉末至三国、唐朝安史之乱后、明清之际等时期人口急剧下降。(3分)说明:战乱分裂破坏社会经济,统一稳定推动社会发展。(3分)示例二: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等人口合计增长较快。(3分)说明:民族融合和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3分)示例三: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期,人口持续增长。(3分)说明:中国小农经济、农耕文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政策的调整完善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27.(13分)(2022·山东·38)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材料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数绘制的柱状图。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11-\n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定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结论: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2分)(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3分)(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3分)(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5分)[答案] (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2分)(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3分)(3)材料丙。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3分)-11-\n(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5分)[解析] (1)我们可以从材料一“贞洁烈妇”在各个朝代人数的变化再联系主题“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和女性解放”可以很快得出前者是后者的对比信息。(2)关于新旧交替,一方面要举出新方面的事例,同时也要举出守旧方面的事例,这一问,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事例进行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3)本问考查历史研究中选择史料的问题,历史研究讲求事实、客观,往往采用真实可信的资料,资料乙选自小说,资料丙选自新闻,二者对比选择客观性强的新闻即资料丙。(4)解答本题需关注“社会进步”与“女性解放”的关系,结合20世纪初我国社会发展状况,联系材料中女性解放的相关信息,对结论加以证明即可。28.(12分)(2022·嘉峪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日本学者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结合欧洲和中国近代化的史实评述材料中的观点。(12分。提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答案] [评分说明]本问总分12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考生如果只从一个方面论述材料,最多能得8分。[示例]欧洲的近代化先是经历了思想启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继而是制度建设(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最后是器物阶段(通过工业革命,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近代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则完全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即:由器物(洋务运动)到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思想观念(新文化运动),结果未能成功。正如福泽渝吉所言:“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所以,作者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失败与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密切相关。未能实现民族独立,成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学生自圆其说即可。回答此题是首先要明确日本学者福泽渝吉的观点是什么,即近代化“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果颠倒顺序,“看似容易,实则不通”。然后结合欧洲及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分析回答。如欧洲的近代化先是经历了思想启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继而是制度建设(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最后是器物阶段(通过工业革命,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29.(13分)(2022·扬州)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于今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然则,但患其国之无兹学耳,苟其有之,则国民安有不团结,群治安有不进化者?-11-\n——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人们对单纯的以考订为主的史学兴趣顿减。胡适不顾夫人的劝阻弃学从政,傅斯年一反“考史不著史”的风格撰写《东北史纲》,顾颉刚转向民族史和边疆史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材料三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相继奔赴延安和重庆,这两地成为抗战期间历史研究的两大中心。……两个中心,两支队伍,遥相呼应,相互配合又相互激荡,共同推进了史学的发展。——《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请回答:(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新史学的地位与特点是什么?有何社会价值?(4分)(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中史学研究发生的变化。(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延安和重庆得到发展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史学发展与时代变迁关系是什么?(2分)[答案] (1)地位和特点:最博大、最切要。(2分)社会价值:唤醒、鼓舞民众;推动社会进步。(2分)(2)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史学研究由考证转入经世致用。(3分)(3)史学的社会价值有利于抗战的需要;国共合作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合法地位。(4分)(4)史学发展反映时代变迁,同时又反作用于时代变迁。(2分)-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11:21 页数:11
价格:¥3 大小:2.85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