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榜新学案】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 专题一 第三课宋明理学 人民版必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右图为明代《列仙全传》中的一幅插图,并配有“隐居九嶷山,开凿九眼泉,炼得仙药和酒饮,家人三百尽飞天”的诗文。你认为这幅图画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宋明理学解析:观察图画并结合图画中的文字“隐居九嶷山”“炼得仙药和酒饮”可以判断出该图文体现了道教采药炼丹,长生不老思想。道教本源于道家。答案:C2.魏晋时期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儒学的困境是由于(  )①佛教盛行 ②道家学说广泛传播 ③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④佛教代替儒教成为正统思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魏晋时期,佛、道两教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学的独尊地位。③④说法错误。答案:A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本题考查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关系。A项是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共性,不属于创新;C项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不选;D项不属于理学的“创新”,不选。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儒学体系。答案:B4.“桃园三结义”是罗贯中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名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涿郡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以后他们都忠实地坚守着这个承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罗贯中笔下的这种思想直接源于(  )A.“仁政”思想B.“天人感应”思想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罗贯中是我国明代时期的小说家。当时理学是官方哲学,这一思想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的品质,强调重义轻利。他笔下的这种忠义思想来源于理学思想。答案:C5.周敦颐和邵雍是理学的开创者,其思想核心是(  )A.将宇宙的自然结构和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探求其统一的本原B.以“气”来概括天人本体C.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D.创立了“心学”解析:B项和C项是张载的思想;D项是陆九渊的成就。答案:A6.(2022·湖南十二校联考)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2\nD.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解析:本题考查程朱理学。从题干中朱熹编著的课本名称、受教育的对象及提出的具体行为规范可以看出C项正确。A项中的“治学”超出材料的主要意思;B、D两项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答案:C7.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解析: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双方对探究理的方法的异同,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所以答案为A项。答案:A8.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②注重气节与品德 ③发愤图强 ④敬畏天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理学中的“天理”是指封建的纲常伦理,因此④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A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材料2:“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请回答:(1)材料1主要体现了朱熹的哪一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对此作简要解释。(6分)(2)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2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与朱熹相比,心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朱熹和王阳明基本思想观点的不同,即“格物致知”和“致良知”的不同。解题关键一是把握材料信息,归纳出材料的核心观点;二是抓住朱熹和王阳明学说的主要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另外,要结合教材知识理解两段材料。答案:(1)格物致知。通过接触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感悟。(2)“穷理”,朱熹把认识“理”作为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3)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突出特点是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心中,无需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心学更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11:15 页数:2
价格:¥3 大小:702.1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