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版教程】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第7章 第1、2节 新人教版必修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必修2第七章第1、2节(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新题快递]500万年以前,人类和黑猩猩还是一家,人类经过基因代谢(即获得新基因,抛弃旧基因)而与黑猩猩区分开。关于基因代谢的说法,不符合生物进化事实的是(  )A.基因代谢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人类的基因代谢速率比其他哺乳类快C.500万年来黑猩猩没有发生基因代谢D.人类基因组中,脑基因组的基因代谢速率最快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不能判断出人类基因的代谢速率比其他哺乳动物快。2.[2022·山东济南市高三第三次质检]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  )基因型rrRrRR灭鼠灵敏感抗性抗性维生素K依赖性无中度高度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B.抗性个体RR∶Rr=1∶1C.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答案:D解析:分析图表,rr个体对灭鼠灵敏感,而RR个体对维生素K依赖性强,所以在维生素K含量不足且用灭鼠灵处理的褐鼠群中生存下来的个体是Rr。D项正确。3.[2022·福州调研]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答案:C7\n解析:生物的变异(如长颈鹿的长颈、抗药基因和黑色桦尺蛾)是自发产生的,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对各种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同种个体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即可以自由交配并且交配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而“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4.[2022·北京师大附中质量检测]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人体内的病菌抗性增大,下图是某细菌的进化过程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中的所有某细菌原种构成一个群落B.若①②③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①可能来自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定向变异D.②过程使细菌原种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过程。人体中的所有某细菌原种构成的是一个种群。依题意,①②③分别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其中细菌为原核生物,其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抗生素只是对细菌的抗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而不能使其发生定向变异。5.[2022·南昌一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答案:C解析:③④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继承。⑦是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6.[2022·东北三省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下图是某物种形成的模式图。物种A因为地理隔离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A2分别形成新物种B、C,A1形成新物种E。A2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E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7\n①C和D存在地理隔离,则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②B和C无地理隔离,却存在生殖隔离 ③C可能是A2的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④若A1和A2基因频率相同,则E和D一定是相同物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C和D存在地理隔离,但可能是同一物种,如果是同一物种则不存在生殖隔离;判断E、D是否是同一物种的关键是判断E、D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7.[2022·山西太原市高三调研题]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导致南方水系中的血吸虫随水北上,专家担心血吸虫会在北方水系中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对北方人民的健康形成新的威胁。假如南方的部分血吸虫来到北方,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会因环境的变化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B.会因定向变异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可能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地理隔离D.可能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8.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答案:D解析:基因型频率改变,生物未必进化,A错误;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由于男性个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色盲基因就是患者,而女性个体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两条X染色体都含有色盲基因时才是患者,所以人群中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故不能得出B结论,因为有女性携带者,所以B错误;Aa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所以C错误。9.[2022·河南郑州市高三第三次质检]某动物的基因A和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7\nA.50%B.60%C.45%D.40%答案:B解析: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的基因型为AaBb,雌雄个体交配F2的表现型为A_B_∶A_bb∶aaB_∶aabb=9∶3∶3∶1,由于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因此A_bb和aaB_是致死的,此时F2的表现型为A_B_∶aabb=9∶1,其中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即A的基因频率为:=60%,因此B正确。10.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需要通过三个环节的综合作用。三个环节不包括下列哪个环节(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答案:B解析:基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外界环境条件不可能使基因产生定向变异。11.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若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来的,则物种乙和物种甲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C.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均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答案:C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能决定进化方向(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只有自然选择,C项错误。12.[2022·郑州质检]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的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答案:C7\n解析:甲乙两个水潭中的虹鳉种群虽然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13.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答案:C解析:某基因出现的频率增加,则说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A、a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故两曲线相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并不能得到Aa的杂合子比例越来越高的结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14.[2022·长春一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后代B.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一定能形成新物种C.新物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的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环境导致生物发生变异并与之相互适应答案:A解析: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不一定都经过地理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二、非选择题(共30分)15.(10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7\n(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答案:(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解析: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地理隔离,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原来的基因频率分别是D=10%+×(20%)=20%,d=70%+×(20%)=80%;第二年种群的基因频率分别是D=4%+×(32%)=20%,d=80%;由于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生物并未发生进化。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16.(8分)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2)如果该种群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种群非常大,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迁入和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3)假定该生物种群是豌豆种群,则理论上该豌豆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1)0.5 (2)0.25 不会 (3)0.4 0.2解析:(1)某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2)题干条件下符合哈代-温伯格定律,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0.25。(3)豌豆是严格自交的生物,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3+0.4×1/4=0.4,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1/2=0.2。17.(12分)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7\n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证明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a.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b.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代,同时在每一代中要除去残翅果蝇;c.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d.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果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2)如果在每代中不除去残翅果蝇,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3)请判断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2) (3)不科学 没有设置对照(没有对照实验) (4)②将子一代果蝇分成性状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组,让甲、乙两组果蝇分别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将乙组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③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分别统计甲、乙两组子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④根据甲、乙两组中残翅果蝇的百分比,分别计算出甲、乙两组中的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比较得出结论 (5)这种人工选择将导致B基因的频率增大,b基因的频率减小解析:按照题中所说的方法,若每代淘汰残翅果蝇,在F3中,长翅果蝇纯合子为。若不淘汰,F2之后,果蝇种群的基因频率即不再发生变化,显性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分别为、、。该实验缺少对照,只能说明在人工选择的情况下果蝇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而不能说明在不进行选择的情况下果蝇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在进行人工选择的情况下,果蝇种群中bb的个体被淘汰,因此,B基因的频率增加,b基因的频率减小。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38:38 页数:7
价格:¥3 大小:118.1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