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聚焦 重组检测专题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勃兴与其冲击下的中国8b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聚焦重组检测专题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勃兴与其冲击下的中国8b一、选择题1.[2022·北京东城区期末]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  )A.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解析]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经济政策。由“1895”“恤商惠工”可知,清政府为巩固统治、扩大财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该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为D。[答案] D2.[2022·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国运沧桑,甲子轮回,2022年又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甲午”二字,早已如烙印般刻在国人的骨子里。120年前的“甲午之役”后,部分有先进思想观念的国人的最初选择是(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维新变法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实业救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张謇等主张实业救国;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项符合题意。[答案] B3.[2022·福州毕业班质检]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对时事进行论说。下列评论针对的是(  )序号标题期数1论非皇上复政则国乱不能平定第49期2论义民与乱民之异第52期3论中国民气之可用第57期4排外平议第68期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解析]7\n 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相关史实。从评论标题中“义民”“民气”“排外”等关键词能看出,这些评论针对的事件既是人民运动又具有排外的特点,因此B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与题中“1898年”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D两项。维新变法的特点与“义民”“排外”等信息不符,排除C项。[答案] B4.[2022·合肥质检一]康有为曾说:“我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以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入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据此,他认为应该(  )A.大办民用工业B.提倡实业救国C.降低出口关税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解析] 本题考查康有为的思想。由“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入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可知,商务“困”的原因在于出口关税太高。由此可知,康有为认为应该降低出口关税,C项符合题意。[答案] C5.[2022·合肥质检一]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的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此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表明近代中国(  )①收回了领海主权'②加强了海军建设'③提高了民众的海洋意识'④维护了海洋权益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张謇的经济思想。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与领海主权的收回无关,①错误;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的建议,与海军建设无关,②错误;由“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可知,③正确;清政府绘制《江海渔界全图》有利于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④正确。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答案] D6.[2022·潍坊联考]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中英两国的“光荣革命”(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的流血牺牲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英国的革命之所以称为“光荣革命”是因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和社会动荡,所以中国辛亥革命被称为“光荣革命”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三项不能体现其共同特征,排除。[答案] A7\n7.[2022·成都第一次诊断]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最终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B.清廷改革失败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D.清末“新政”毫无成效[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由“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可知B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可以排除;C项与“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不符合,错误;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可以排除。故答案为B。[答案] B8.[2022·辽宁五校第一协作体联考]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这些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指(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辛亥革命后人们改变了由于“礼治”的习惯对打官司和讼师的偏见,这体现了人们法律观念的进步。由此分析,辛亥革命使中国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即材料体现了中国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故选A。[答案] A9.[2022·辽宁五校第一协作体联考]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下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人物言论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郑观应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梁启超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陈独秀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启蒙与救亡并重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7\nC.实现工业化,自强求富D.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亡[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质的应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洋务派不在此列,排除A项;洋务派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C项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答案为D。[答案] D10.[2022·南京一模]1907年《东方》杂志发表署名勇立的《兴女学议》一文,指出“使女子有国家思想、公共观念,以为异日陶铸幼童之地者,固当今第一要务也”。这表明当时(  )A.女学成为教育主流B.国家意识和公共观念深入人心C.提倡合理的女子教育和家庭教育D.男尊女卑思想已经不复存在[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兴女学议》”可知,作者主张兴办女子教育,由“女子有国家思想、公共观念”可知,作者认为兴办女学大有裨益,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答案] C11.[2022·青岛高三质检]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同时,都不尽照抄照搬,而是有所损益变通。其中孙中山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对美国政体最为显著的变通是(  )A.责任内阁处于权力中心  B.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C.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D.主权在民的民权原则[解析] 本题考查民国初期政体的特点。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孙中山又进行变通,强调实行责任内阁制,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答案] A12.[2022·温州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   分类年份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A.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7\nB.外国资本的入侵导致中国手工制品的出口量急剧下降C.中国近代机器产品的出口量在此期间增长了近8倍D.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现状。中国手工制品出口量急剧下降从图中不能看出其导致因素,排除B项;C、D两项无法从表格数据中得出。答案为A。[答案] A二、非选择题13.[2022·石家庄质检二](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它表现为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786年,海军部财务处长官和陆军部主计处长官每年分别花费500镑和1000镑雇人代职,官俸剩余部分留作己用。……最显荒唐的是一批领取干薪者的存在。他们虚领职衔,无所事事,按时支薪,不愁衣食,是典型的寄生者。18世纪30年代,第一任内阁首相沃波尔的儿子尚在幼年,每年即可支取400年金。至1780年,有的审计官已有三十余年没有履行职守。……19世纪中后期,议会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民国时期,现代的文官制度被引进中国。文官考试有一套极其严格的考试程序:如对褫夺公权,亏空公款,曾因赃私处罚有案,吸用鸦片或者其他代用品的人则不允许其参加考试……如考官入闱,即考试院在举行文官考试时,先要聘请一些人为典试委员与襄试委员,这些委员在受命之日起立即启程赴任并住进考试院。在考试期间要断绝一切交际应酬及函电往来,就如同禁闭,一直到考试完毕,出闱以后才恢复自由。入闱期间食宿均在其中。室外、院内警卫森严……监试委员会之任务是监督保证考试的公正严密,纠举徇私舞弊。……试卷之弥封,弥封册号之弥封保管,试题之交出发给,试卷之点收及封送,弥封之拆去与对号,应试人总成绩之审查,及格人员之榜示,都要在监试委员监视之下为之。——摘编自史新恒《民国时期文官群体初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性。[解析] 本题考查中英文官制度。(1)题要结合材料及19世纪中期英国的国情回答。(2)问要精读材料二,从材料二中提取。[答案] (1)原因:官员选拔方式落后,封建特权色彩浓厚;官僚体系紊乱,腐败现象严重,办事效率低下;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启蒙思想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影响。(答出其中五点即可)7\n(2)进步性: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的考试秩序;防止徇私舞弊和官场腐败;有助于提高官员素质;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14.[2022·厦门高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0~1700年,中国的任何经验都适应传统学术和敏感性结构。……1601年,以博学多才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甚至被允许进入北京的皇宫,但是基督教传教士只有在学习儒术的端庄外表举止后才能与宫廷学者来往。……当帝国在海外威力强大,国内一派太平、富庶、风调雨顺、人的举止端庄优雅、按照儒家学说的原则组织社会、礼遇那些皓首穷经的人——当所有这些都变成了现实时,为什么还需要人更多地注意外国呢?——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材料二'晚清关于“中西文化差异”认知的变化时间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咸(丰)同(治)时代旧式武器与运输机械武器与运输光绪时代家族主义、专制政治、手工业国家主义、立宪政治、机械工业——摘编自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材料三'关于侵略的方式,欧美一派贪图金钱,主张把中国变成经济的殖民地;东洋一派更贪图土地,所以又主张把中国变成政治的殖民地。至于中国内为帝国主义文化(即西洋文化)宣传的一派,则比前两派还进一步主张把中国变成文化的殖民地。……前一派夺我们的市场,中一派夺我们的土地,后一派夺我们的精神。——摘编自叶青《全盘西化?殖民地化?》(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原因。(2)依据材料二,简述晚清时期人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是如何发展的。这些认知先后引发了哪些改革运动?这些运动表明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与材料一中的态度相比)有何变化?(3)依据材料三分析,民国初期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出现了哪种倾向。作者是如何评价这种倾向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概括指出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解析]7\n 本题考查古今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第(1)问,“态度”由材料一中的“为什么还需要人更多地注意外国呢”总结出答案;“原因”联系材料一中的“中国的任何经验都适应传统学术和敏感性结构……当帝国在海外威力强大,国内一派太平、富庶、风调雨顺、人的举止端庄优雅、按照儒家学说的原则组织社会、礼遇那些皓首穷经的人”等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组织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作答时要注意题中“晚清时期”的时间限制;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答案为(主张学器物的)洋务运动和(主张学制度的)戊戌变法;第三小问,对比分析以上两小问的答案即可得出。第(3)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三中的“至于中国内为帝国主义文化(即西洋文化)宣传的一派”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由材料三中的“比前两派还进一步主张把中国变成文化的殖民地”得出答案;第三、四小问,先表明看法,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评析,言之成理即可。第(4)问,第一小问,从国内(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逐步加深)、国际(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和西方文化的传播)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注意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概括出答案。[答案] (1)态度:轻视。原因:当时中国国力相对强大;政局稳定;农耕经济繁荣;儒学影响深远;科举制度完善。(任答三点即可)(2)发展:咸(丰)同(治)时代认为西方器物(或军事与交通)比中国先进,光绪时代认识到西方在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生产技术等方面都领先中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变化:重视并学习西方先进文化。(3)倾向:全盘西化(或全面宣传西方文化)。评价:作者反对这种倾向,他认为这样会导致中国社会殖民地化加剧(或“导致中国沦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导致中国丧失民族精神”等)。看法:作者的观点是片面的。理由:作者认识到这种倾向是对中西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全面肯定,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但是,作者没有认识到这种倾向在民国初期起到了动摇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促进民众觉醒等积极作用。(4)因素: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剧;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认识逐渐深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寻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民族工业发展;西方文化发展与传播。(任答三点即可)作用:推动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其他言之成理亦可)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10:12 页数:7
价格:¥3 大小:21.4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