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专用2022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增分策略专题二必考点4“周而复始”的酶和ATP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必考点4 “周而复始”的酶和ATP依纲排查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1)酶的化学本质、基本组成单位和合成场所分别是什么?(2)酶的特性有哪些?设计实验验证的基本思路是什么?(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1)ATP的结构及与RNA的关系是怎样的?(2)ATP的合成场所、过程及利用是怎样的?1.巧记酶的“二、一、一、一”2.把握“二类曲线”(1)酶特性的曲线①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酶具有____________。②图2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____________。(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15\n①分析图3和图4:温度或pH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②分析图5:OP段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P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____________。3.关注“两类”实验设计(1)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淀粉或蔗糖+淀粉酶→应用________________检测反应物,不能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注意事项①实验室使用的α淀粉酶最适温度为______。②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因为________是干扰条件。③实验步骤不能颠倒,否则会使实验出现较大误差。4.辨析“四种”化合物结构中的“A”(1)ATP:“A”为________。(2)DNA:“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RNA:“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核苷酸:“A”为____________。5.区分ATP的产生与利用(1)产生: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有氧呼吸、无氧呼吸。(2)场所①真核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和内膜、细胞质基质。②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3)利用:各种耗能反应。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中有机物的合成。15\n题组一 理清酶的本质、作用与特性1.酶的本质、作用、特性的相关判断(1)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2022·天津,1A)(  )(2)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含有羧基(2022·广东,3D)(  )(3)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2022·新课标Ⅱ,6C)(  )(4)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2022·新课标Ⅱ,6D)(  )(5)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2022·四川,4C改编)(  )(6)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2022·新课标Ⅱ,6A)(  )(7)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2022·新课标Ⅱ,6B)(  )(8)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2022·山东,4D)(  )2.(2022·海南,4)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3.(2022·南昌二模)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而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下图为某同学所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模型是物理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B.图中的A一定是蛋白质,因为A是酶C.若图中的B表示氨基酸,A表示酶,则该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D.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 关注酶的“3”个失分点(1)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15\n(2)酶的催化作用是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3)在化学反应前后,酶的性质、数量并不发生改变。题组二 关注酶实验,玩转坐标线4.(2022·乌鲁木齐二模)用新鲜萝卜做如下实验:第一组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后立即冷藏,取几支试管,分别加入pH为3~9的过氧化氢溶液,30℃保温,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4滴冷藏的提取液;第二组重复上述实验,但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第三组重复第一组实验,但在滴加提取液之前先对其进行80℃高温处理。然后将实验结果绘成下图的曲线,表示一、二、三组结果的曲线分别是(  )                   A.a、b、cB.a、c、bC.b、a、cD.c、b、a5.(2022·杭州二模)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据图可知:①有多种酶参与;②最适pH是7;③40℃是酵母菌发酵的比较适宜的温度;④50℃时酶逐渐失活;⑤0℃时酶逐渐失活。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⑤C.③④D.④⑤6.(2022·淮北二模)下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15\n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1)看两坐标轴的含义:分清自变量与因变量,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看曲线的变化:利用数学模型法观察同一条曲线的升、降或平的变化,掌握变量变化的生物学意义。如在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时,一般情况下,生成物的量未达到饱和时,限制因素是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当达到饱和后,限制因素是除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3)看特殊点:即曲线的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五点,理解特殊点的意义。(4)看不同曲线的变化: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不同曲线的异同及变化的原因。题组三 要想考得好,实验要抓牢7.(2022·浙江,31)现有一种细菌M,能够合成某种酶,并能分泌到细胞外。为了研究其培养时间与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关系,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若干个培养瓶、培养液、细菌M。(要求与说明:实验仅设一组;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作具体要求;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15\n(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预测的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曲线)。(3)测定总酶浓度时,应对细胞做________处理。8.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鉴定此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否是蛋白质的两种方法:第一种鉴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鉴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探究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水浴加热后,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3)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且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现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参照上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预实验。实验结束后,再在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区间内,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进行实验。15\n 在科学研究中,需要探究最适值的实验很多,如探究某种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探究某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等,这类实验都需要先在较大范围内设置梯度较大的系列温度(或pH、浓度等)梯度值,然后在作用效果较好且相近的两个温度(或pH、浓度等)值之间,再设置梯度较小的系列温度(或pH、浓度等)梯度值。题组四 ATP结构与功能的理解9.ATP的相关判断(1)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2022·新课标Ⅰ,1A)(  )(2)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2022·新课标Ⅱ,1C)(  )(3)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2022·四川,1D)(  )(4)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而其合成所需能量由磷酸提供(2022·海南,7BC改编)(  )(5)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2022·广东,4D)(  )(6)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2022·天津,6④)(  )(7)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2022·天津,6①)(  )(8)线粒体内膜、内质网的膜和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中都能合成ATP(2022·北京,1改编)(  )(9)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2022·天津,6③)(  )10.(2022·海南,3)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11.(2022·江苏,1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12.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15\nA.①②B.①③C.③④D.⑤⑥13.下图1表示三磷酸核苷的结构,图2表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N表示含氮碱基,若N为鸟嘌呤,则可表示G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UTP、G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是直接由物质氧化获能产生的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提醒:完成作业 考点过关练415\n二轮专题强化练考点过关练4“周而复始”的酶和ATP1.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2.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的AB段表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如果温度升高10℃重复实验,则图中A点的位置将下移C.如果从乙点开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中B点会上升D.曲线BC段反应速率不变,说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酶已经完全被分解了3.下面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15\n4.下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A.温度B.pHC.淀粉溶液量D.唾液量5.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正常酶的作用、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作用和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作用,图乙表示相应的反应速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B.非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酶的活性C.曲线c表示在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D.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能够削弱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6.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__(细胞结构)。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15\n小时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可知,ATP在传递信号过程中,在细胞间隙中的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二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如果要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属于无关变量,应予以排除。15\n学生用书答案精析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必考点4 “周而复始”的酶和ATP核心提炼1.蛋白质或RNA 催化作用 降低活化能2.(1)①高效性 ②专一性 (2)①酶的活性 ②底物浓度 酶浓度3.(1)斐林试剂 (2)①60℃ ②温度4.(1)腺苷 (3)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腺嘌呤5.(1)光反应题组突破1.(1)× (2)√ (3)√ (4)√ (5)× (6)√ (7)× (8)×2.D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A正确;脲酶溶于水后能够催化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B正确;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水解,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它们都属于水解酶,C正确;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细菌细胞壁由肽聚糖等物质组成,而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只能催化水解纤维素,所以D错误。]3.A [该图中A和B的结构能反映出酶的专一性,故A正确;酶是催化剂,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性质保持不变,故A是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B错误;图中化学反应属于物质的分解,不可能是脱水缩合,故C错误;人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合成酶,但是含有许多酶,能催化多种化学反应,故D错误。]4.C [第二组比第一组酶量减半,其他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比第一组小,所以第一组对应曲线b,第二组对应曲线a。第三组滴加提取液之前先对其进行80℃高温处理,酶变性失活,过氧化氢不会被催化分解,对应曲线c。]5.C6.C [首先根据曲线变化判断乙曲线代表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丙曲线代表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甲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故在A点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将降低,故A错;图中E点代表酶的最适温度,H点代表酶的最适pH,故B错;酶应该在最适pH、低温下保存,故C15\n对;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故当用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高温时反应速率不会为零,故D错。]7.(1)①取细菌M,稀释后,分别等量接种于若干个含等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②取其中的培养瓶,分别测定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并记录。③在培养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重复②。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2)如图所示(3)破碎解析 本题是实验设计题,从题目叙述可知,细菌M可以合成某种酶并分泌到细胞外,研究培养时间与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关系时,要求只设计一组实验。实验思路:要测得细菌M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需要培养细菌M,在不同培养时间测定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总酶浓度。由于测定总酶浓度时要破碎细菌细胞,所以开始要设计多组相同的培养瓶培养相同数量的细菌M,在不同的培养时间测定一个培养瓶中的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做好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胞数和酶浓度为纵坐标设计一个坐标系,绘出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曲线。在培养过程中,细胞数量的变化曲线类似于“S”型增长曲线,细胞外酶浓度应小于总酶浓度。8.(1)用双缩脲试剂 用蛋白酶处理 (2)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 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3)系列温度梯度 差值较小的系列温度梯度解析 (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会产生紫色反应;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下可以水解为溶于水的多肽、氨基酸。(2)葡萄糖是还原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但蔗糖分解的产物为还原糖,若两支试管都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若两支试管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没有分解而葡萄糖被分解,故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3)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先确定系列温度梯度,再找出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根据它们所对应的温度,在这两个温度值之间设置差值更小的系列温度梯度。9.(1)√ (2)√ (3)× (4)× (5)× (6)× (7)× (8)× (9)√15\n10.D [酒精发酵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A正确;ATP可以用于细胞的主动运输,如:Ca2+、Mg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番茄细胞时要消耗能量,直接由ATP提供,B正确;A—P~P~P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能量,ATP水解时,高能磷酸键断裂,大量的能量会释放出来,C正确;ATP由腺嘌呤、核糖、磷酸组成,所以D错误。]11.C [A项,叶肉细胞合成的糖(如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果实细胞需要消耗ATP;B项,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依赖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C项,在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此过程不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D项,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肽链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12.D [根据题意,“”中所对应的含义分别为:①一磷酸腺苷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腺嘌呤,③DNA分子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RNA分子上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腺苷,⑥腺苷。]13.C [图1中N表示含氮碱基,若N为A,则表示ATP,若N为G,则表示GTP,若N为U,则表示UTP。由图2可知,UTP和G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不是由物质氧化获能产生的,而是由ATP将高能磷酸基转移给UDP或GDP,进而生成UTP或GTP的。]15\n二轮专题强化练答案精析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考点过关练4 “周而复始”的酶和ATP1.C2.D [由图可知,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由于反应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因此,提高温度,酶的活性将下降,A点将下移;如果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更多的酶,反应速率将加快,B点会上升;曲线BC段反应速率不变,是因为酶的数量有限,而不是全部被分解了。]3.D [E2为有酶催化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这是因为酶能降低酶促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酶具有高效性,因此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的曲线;则E3是无酶催化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无酶催化反应的曲线。]4.C [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进行到12min后,还原糖的生成量不再增加,两组反应都不再进行,改变某一条件后生成物总量降低,反应物淀粉溶液量减少会导致此结果。而改变温度、pH和唾液量均会改变反应完成所需要的时间。]5.D6.(1)A—P~P~P 线粒体 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 (2)腺苷(3)典型神经递质解析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为了满足ATP的需要,机体内ATP和ADP之间进行着相互迅速转化。(2)每个ATP分子中有一分子腺苷和三分子磷酸基团,因此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后,剩下的是腺苷。(3)要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则ATP是自变量,神经元的变化是因变量,则图中的典型神经递质属于无关变量,应予以排除。1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57:37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48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