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古代史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一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板块一古代史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2·苏州高三调研)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相符合的是(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B.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C.西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形成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答案 D解析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符合材料“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符合材料“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周人即立嫡长”“其余嫡子庶子,皆……畴以国邑”反映了家国一体,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道理不错,但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2022·南通一模)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这是因为(  )A.鲁国的历史比齐国悠久12\nB.在宗法观念中鲁国更正统C.鲁国的封地比齐国辽阔D.在分封等级中鲁国地位高答案 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鲁国和齐国都是西周初期的封国,历史基本相同,故A项错误;鲁国是姬姓王国,齐国是功臣封地,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的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鲁国的封地比齐国要小,故C项错误;分封制的等级体系与此题无关,故D项错误。3.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B.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答案 C解析 俸禄制战国开始出现,但并未取代军功爵制,故A项错误;春秋末年周王室仍掌握王畿和一定的权力,故B项错误,封建家臣不再分封说明分封制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中央集权制战国开始确立,故D项错误。4.(2022·南京一模)下是秦朝标准字体。下列相关评述恰当的是(  )A.“状如龙蛇,勾连不断”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答案 B12\n解析 秦朝统一天下之后,以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文字,“状如龙蛇,勾连不断”是草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笔画圆弧,富有奇趣”是篆书的特点,故B项正确;“结体扁平,方劲古拙”是隶书的特点,故C项错误;“不真不草,流动奔放”是行书的特点,故D项错误。5.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下了305篇。对孔子“删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  )A.充满浪漫主义色彩B.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C.时间久远脱离现实D.反映了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答案 D解析 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是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其之前儒家思想观念尚未形成,故B项错误;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时间并不久远,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是民间歌谣,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内容比较庞杂,与孔子的核心思想不符,因此要使其成为儒家经典就必须要删改部分内容,故D项正确。6.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个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答案 D解析 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先秦的《诗经》,与图片汉赋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图片中人物都是汉赋中的行家,其作品篇幅冗长、辞藻堆砌、个人情感意趣不强,故B项错误;宋词、明清小说等文学现象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与汉赋不符,故C项错误;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汉朝尤其汉武帝时期这一气势恢宏的时代,故D项正确。12\n7.(2022·扬州二模)钱穆在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反映唐朝的政事堂(  )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B.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权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答案 D解析 “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中“始终”表述不当,故A项错误;唐朝的政事堂通过分权以加强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唐朝的政事堂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故C项错误。8.(2022·镇江二模)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获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秉公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说明唐代(  )A.君主专制受到一定制约B.贵族在法律上不再享有特权C.皇帝不能干涉司法审判D.皇帝的权威受到宰相的挑战答案 A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唐玄宗受宰相制约不能徇私枉法,说明皇权受到一定限制,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足以证明贵族不再享有特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唐玄宗正是在干涉御史的秉公执法,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大臣阻止皇帝违反法纪,不是皇帝的权威受到宰相的挑战,故D项错误。9.(2022·常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唐后期,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新唐书》记载:“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表明当时(  )A.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B.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C.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居重要地位D.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答案 C12\n解析 A项中的“唯一”两字,太过绝对,故A项错误;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是在南宋之际,故B项错误;材料中“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可知东南对全国十分重要,故C项正确;商帮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10.(2022·苏州一模)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甲骨文中记载祭祀蚕神的内容汉代的纺织业占有重要地位B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纸质地图西汉已经发明书写用纸C唐朝后期扬州出现繁华的夜市“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答案 B解析 从关键词“甲骨文”可知时间在商代,“祭祀蚕神”说明纺织业占有重要地位,故A项错误;据“汉墓出土纸质地图”可知西汉已经发明书写用纸,故B项正确;“夜市”只能说明“市”突破时间的限制,无法体现突破空间限制,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不能说明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宋代时指南针才运用于航海,故D项错误。11.(2022·南京高三学情调研)《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答案 D解析 “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故A项错误;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与材料的内容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不符,故B项错误;“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商税在政府收入中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商人的合法权益受政府保护,故D项正确。12.(2022·泰州二模)下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12\nA.体现市民阶层的精神需要B.体现工笔重彩的宫廷风格C.着重反映个人的思想情感D.富有生活气息的写实描述答案 C解析 据材料可知是元朝的文人画,强调借物抒情,追求意趣,故C项正确;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趋向于通俗化、生活化、娱乐化,与图文信息不符,故A、D项错误;“工笔重彩”与材料中的“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不符,故B项错误。13.(2022·镇江一模)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这表明,明代内阁(  )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B.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D.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答案 C解析 材料中“鲜所参决”“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不能说明专权现象严重,故A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B项错误;材料中“专命内阁条旨”表明参与国事决策,故C项正确;内阁制并没有开辟入仕做官的新途径,故D项错误。14.(2022·无锡调研)俞森《荒政丛书》卷5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B.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12\n答案 D解析 材料中没有抑制商业的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小农户纳税,但是不能反映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故B项错误;纺织中没有体现使用机器,故C项错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表明跟市场有联系,故D项正确。15.(2022·扬州二模)“(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负责监察文武百官B.继承了丞相的全部职责C.提高了行政的效率D.有权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答案 C解析 解题时只要抓住材料中“军机处”这一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排除B、D两项,A项材料无体现。通过“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等信息可知,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选C项。16.(2022·南通二模)“他们的公民可以在聚会时提出驱逐某一位影响其制度的官员,也可以罢免当时的政府,立刻更换执政团队。”这一现象在雅典开始出现于(  )A.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B.梭伦建立陪审法庭之后C.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D.伯利克里将军当政时期答案 A解析 题干中“他们的公民可以在聚会时提出驱逐……官员”,体现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故A项正确。17.(2022·南京高三学情调研)有论者指出:公元前5世纪末的雅典民主政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在国内政策问题上退缩为背景,法庭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该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雅典这一时期重要的民主原则是(  )A.轮番而治B.法律至上C.人民主权D.司法独立12\n答案 B解析 轮番而治是指轮流坐庄,是轮流统治和被统治,与法庭占据舞台中心这种现象无关,故A项错误;法庭占据舞台的中心表明司法机构的重要性,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B项正确;人民主权是指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与法庭占据舞台中心这种现象无关,故C项错误;司法独立是指司法不受立法、行政的干预,与法庭占据舞台中心这种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18.在雅典,如果新法有害于城邦民主,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新法提案人进行控告。控告成立的话,提案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陪审法庭对违宪新法可宣布将其撤销。这说明雅典(  )A.法律必须以民主为基础B.法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C.制约着法律的与时俱进D.贵族垄断国家行政权力答案 A解析 材料中说“如果新法有害于城邦民主”提案人会受处罚甚至有生命危险,陪审法庭也会将法律撤销,因此材料强调的是法律必须以维护民主为前提,故A项正确;材料中讲述的是新法有害于城邦民主,会被依法处罚和撤销,这不能体现法律有很大的随意性,故B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新法不利于民主会被撤销,未体现法律过时,不能说明雅典制约着法律的与时俱进,故C项错误;材料讲述了法律不能维护民主会被处罚和撤销,不能反映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故D项错误。19.“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C.古希腊罗马的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答案 A12\n解析 材料说明在古罗马时代,共和国就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说明国王和人民在契约的基础上达成某种默契,这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社会契约”思想根源于久远的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君权神授”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谈及了古罗马帝国时代这种政体,并不是政体的发展创新,故C项错误;在帝国时代,皇帝的决定之所以具有法律效力,是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而不是体现君主的意志,故D项错误。20.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公元5世纪初,罗马皇帝颁布敕令:罗马五大法学家的著作具有法律效力。这表明(  )A.罗马皇帝依靠法学家治理国家B.罗马法是纯粹的法学理论体系C.罗马法学家代表了平民的利益D.罗马法体现君权与法律的结合答案 D解析 为统治如此庞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依靠法学家治理国家与材料中“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不符,故A项错误;纯粹的法学理论体系,与材料中“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不符,故B项错误;罗马法学家也积极立法,以巩固统治,材料中未涉及代表了平民的利益,故C项错误;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以充实罗马法律,与材料中“罗马五大法学家的著作具有法律效力”“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相符,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题,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2022·常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秦汉王朝是中国官僚政治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清]赵翼《廿二史札记》12\n材料二 官僚政治运转正常时,官员“更新率”一般是较高的,经常有父为高官而子为匹夫,或朝为高官而暮为匹夫的情况,从而对贵族化趋势构成抑制。但另一方面,“世卿世禄”在汉代还不是太遥远的记忆,官僚显贵世代传承权势的要求显得“合情合理”,君主应予保障以换取其效忠,并为之提供了“任子”一类特权性起家途径。由此,“世家”、“官族”在一度中衰之后,便在新政权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缓慢积累。——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变局”的历史背景。(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僚政治出现贵族化趋势的原因,并说明官僚贵族化的主要途径。(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官僚贵族化对政治发展的消极作用。(4分)答案 (1)表现:世家传承受到冲击,政治上呈现出“平民化”风貌。(或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背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发生巨变;世袭制弊端日益严重;春秋战国以来的政治改革及长期战争。(2)原因:官僚政治运转不正常;“世卿世禄”制度的传统;君主为保证显贵阶层的忠诚。途径:“任子”;察举制。(3)消极作用:形成特权垄断;抑制人才正常流动;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降低行政效率。22.(2022·南通一模)明初实行朝贡贸易政策,后日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于明朝中后期瓦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推行朝贡贸易政策,外国使节前来“朝贡”,中国则给予优厚“回赐”。入贡时还可以“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在这种朝贡贸易体制下,贡使来华的贸易活动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民间的商船往来则是不合法的。1567年(隆庆元年),明朝准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私人海外贸易得到发展,此后朝贡贸易名存实亡。——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材料二 隆庆元年开放海禁,于是“五方之贾,煕煕水国,……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濒海地区致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谣。到了万历年间,“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商人足迹遍及全国,这在徽商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以贾而儒”,时人评价:“今为学者,其好则贾而已矣”。——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贸易体制的含义,分析朝贡贸易瓦解的原因。(6分)12\n(2)据材料二,归纳明朝开放海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朝贡贸易和海禁的关系。(6分)答案 (1)含义:官府主持对外贸易;禁止民间海外贸易。原因:厚往薄来,不讲经济法则;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西方殖民势力的冲击。(2)积极影响:促进海外贸易兴盛;刺激商品生产的发展;白银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国内商业资本趋于活跃;传统的贱商观念改变。关系: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相向而行;朝贡贸易实质是海禁政策的一部分。23.(2022·南京、盐城一模题)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践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材料二 理学在中国哲学的诸多历史发展阶段中是最重视终极关怀和超越性的,因为它吸收了以往的思想特别是佛、道二家的理论,在对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把握和体证上,都比前代更为深刻,特别是由于科举的推动,理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俗世性。其中,王阳明的诗句“不离日用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更是典型地表现了理学“超越性”特点。它从关怀、体证作为宇宙和人性本源的超越性出发,着眼于追求超越的过程中精诚、热情与勇气的培养,对社会中坚力量——士大夫群体的精神修炼和人格塑造,所起作用很大。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这种品格,对克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纠治人类社会的诸多弊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摘编自张学智《宋明理学中的“终极关怀”问题》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二程”和朱熹所构建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最重视终极关怀和超越性”的原因。联系王阳明的心学,谈谈你对“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这一诗句的理解。(6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理学在个人“修身”和国家“治国”上的积极作用。(4分)12\n答案 (1)内涵:把封建伦理纲常抽象化为“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性即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影响:使儒学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并发展成为国家哲学。(2)原因:吸收佛、道思想;科举的推动;北宋科技发展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助推了封建士大夫对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深层思考;儒学的哲学化、思辨化。理解:理存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是与生俱来的,须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3)积极作用:约束个人行为,修炼精神品格,塑造理想人格;成为官方哲学,维护专制统治,塑造中华民族性格。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25:54 页数:12
价格:¥3 大小:1.44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