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技法提分点12把握关键得分点字字落实译句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技法提分点 12 把握关键得分点,字字落实译句子三处着眼六点考虑落实文言翻译读文支招1.以题解文。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文本后面“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这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2.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3.以注解文。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4.以理解文。在解答翻译句子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典题文本(2022·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3\n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停滞】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差不多】矣,还【回去】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堕落】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努力】,特耕而不获耳,藨蔉②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审问】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朝廷考定】卓异第一。(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注】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②藨蓘:耕耘。对点解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译文: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辙塞耳不敢听。译文:                                                                        解析 本题与往年相比,题型没有变化,仍是从所给文本中选取两个句子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考向明确,难度适中。所选句子涉及到的重点实词、虚词,皆是高中阶段应掌握的重点内容,考生做好课内知识迁移即可得分。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是,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恰当使用留、换、调、删、补、变等方法技巧,最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答案 (1)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13\n2)朋友用经书中的试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写上就写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试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事文墨久已事:从事B.病目眚病:疲惫C.詈不佳詈:责骂D.令五县会鞫之鞫:审讯 解析 “目眚”,是指眼珠上长了斑翳。“病”应是患病的意思。答案 B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 B.邓文洁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 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亏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解析 据文中黄贞父所言:“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注:张汝霖时调广昌,古人善以地名代称人名,这也是借代)看来,黄贞父并未受理此案,而是交给张汝霖断案,想以此让张广昌难堪。答案 D4.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答:                                                                        解析 根据“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一语,可知“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这个特点;根据“六十而耳顺”这个题目,可知“命题取材于四书五经”这个特点;根据“日未午,即完牍”一语,可知“考试时间长”这个特点;根据文本中关于“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等叙述,可知“交卷后先由一人预选,最后交大主考审定”这个特点;根据“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可知“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这一特点;根据“遂输粟入太学”可知“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这一特点。答案 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考题出自经书;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或:书写要端正美观;命题取材于四书五经;考试内容为作文,且考试时间长;交卷后先由一人预选,最后交大主考审定。)【参考译文】祖父名叫汝霖,号雨若。年幼的时候喜欢古文,博览群书。年少13\n的时候不肯临池学书,字写得丑陋笨拙,每当参加主管部门举行的考试,就不能成功。于是捐纳财货于官府进入太学学习,滞留科场二十年。曾祖父去世,家中遭遇的重大不幸事故渐渐到来。祖父在龙光楼读书,撤掉楼梯,用轴辕传送食物,有多年没有下楼了。江西的邓文洁到越地来,凭吊文恭。文恭坟墓前的树木已经合抱粗了,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悲泣哽咽地离开。祖父把他送到邮亭,文洁对着祖父闷闷不乐,原来是邓文洁听信心怀忌妒者的传言,说祖父近来开设酒肆,不从事学习很久了,所以邓文洁见到祖父就很感慨。这一天将要离别的时候,回头对祖父说:“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祖父哭泣着说:“侄子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只是没有收获罢了,即使这样也不敢不勤奋。”文洁说:“有这回事吗?我姑且当面考一考你。”于是姑且以“六十而耳顺”为题,祖父马上动笔,很快就写完了,连一点删改都没有。文洁又惊又喜,放下符节说:“你的文章当会闻名于世的,何止获取科场的名声?阳和子大概可以永生了。”甲午年正月十五,祖父就到南都去,在鹤鸣山读书,白天黑夜都不停止,眼睛生病,放下帷帐静坐了几个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试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写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试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进入考场后,还没有到中午,就写完,文牍送到一老教谕房内。要经由他拿取文牍,往上送到大主考九我李公那里去,骂写得不好,让再呈上,呈上以后又说不好,又呈上,到了四遍五遍,房中的文牍将要没有了。教谕忿恨哭泣,李公寻找文牍发现少了七卷,就问教谕,教谕说:“有七卷非常不通畅,留着作为笑料吧。”李公说:“赶快把你的笑料拿来!”李公看了之后,拍掌说是非常好,整理书卷更换准备了朱砂和铅粉。《易经》把大父作为拟元,龚三益是次一等,其余的都置于高等。乙未年,祖父考中进士,被授予清江县令,调任广昌,幕僚当中有许多名士。贞父黄先生善于戏弄人,看不起祖父,认为祖父是纨绔子弟。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把有疑问的案件下发,命令五县共同审讯,贞父对同僚说:“记录囚犯供词的文书按照惯例应该交给我来写,我不接受,你们也不要接受,我将要以此使张广昌陷入困境。”祖父知道他的意思,没有坚持推辞,执笔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都是引经据典,断案如同老练的文吏。贞父张大嘴巴,连呼:“奇才!奇才!”于是和祖父成为朋友,成为莫逆之交。六年期满,考定非常优异,名列第一。(2022·江苏启东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自顷征聘之士,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13\n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时连有灾异,琼上疏顺帝曰:“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①。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于是有诏公车征错等。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①作者七人:语出《论语》,指七位避世的隐者。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译文:                                                                        (2)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译文:                                                                        解析 (1)“有司”:有官吏;“慰遣”:宽慰并予以遣送;“遂”:这才、于是;“已”:停止。(2)“数”:多次;“引纳”:招揽接纳;“访”:询问;“陈”:陈述。答案 (1)有官吏弹劾他对朝廷不敬,又有诏书到县里要求按礼节宽慰他并予以遣送,这才没有停止(上路)。(2)(朝廷)多次召见公卿,招揽接纳儒学之士,用政事来询问他们,让他们陈述得失利弊。2.(改编题)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译文:                                                                        (2)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译文:                                                                        13\n解析 (1)“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孝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父忧”是指父亲去世,要服丧守孝。“服阕”,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辟”,本指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这里指征召为官。本句中有三个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词语,如不熟悉这些知识,并且准确而灵活地翻译,就极易出现错误。(2)借用历史典故,注意关键词语的翻译,如“六事”“自让”“闭女谒”“退舍”等。如不熟悉文史知识,且不能灵活变通,也极易出现错误。答案 (1)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官署连年召请他为官,他都没有答应。(2)当年鲁僖公遇到了大旱灾,就从六个方面自我检查,躬行节俭,禁止女子干求请托,流放谗侫小人十三名,严惩搜刮百姓、贪污受贿的九个人,自己宿于南郊,老天立刻降下大雨。3.(改编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译文:                                                                        (2)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译文:                                                                        解析 (1)“伯夷”“柳下惠”“传”等都是专有名词,表具体的人名和书名,保留不变。“盖”句首发语词;“故”,所以。(2)“巴郡”“黄错”“汉阳”“任棠”是专有的人名、地名,“作者七人”文下注解表明也是专有名词,翻译时不变。“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伏”,谦辞,“我”。“耆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古称六十岁曰耆,年八十曰耋。另外文中有“公车”“会稽”“广汉”“尚书仆射”“德阳殿”等都属于专有名词,都要注意翻译技巧。答案 (1)君子有言:伯夷太偏执,柳下惠太不恭敬,所以传书中说“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折中而不偏激”。(2)我看巴郡的黄错、汉阳的任棠这些有名的隐逸高士,年岁在八九十岁,都是有高远的志向。宜于引荐招纳,从而使其辅助陛下,实现大治理想。4.(改编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译文:                                                                        (2)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译文:                                                                        13\n解析 (1)“台阁”,专指官府;“故事”属于古今异义词,古义:先例、旧事;今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的事情。文言文中碰见古今异义词应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2)“好恶”,偏义复词。“好恶”此处只取“恶”的意思。“法度”,同义复词,法规,法纪。“使遵法度”是省略宾语“之”。答案 (1)当初,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2)明令近臣,让他们必须遵守法纪,如有不肯改悔,就给以应得的处罚。【参考译文】黄琼字世英,是江夏郡安陆县人。黄琼最初因父亲的关系而任太子舍人,他以有病为由没有就任。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官署连年召请他为官,他都没有答应。永建年间,公卿都向朝廷推荐他,于是他和会稽郡的贺纯、广汉郡的杨厚一起都以公车征召进京。黄琼走到纶氏,又称病不再前进。有官吏弹劾他对朝廷不敬,又有诏书到县里要求按礼节宽慰他并予以遣送,这才没有停止(上路)。这以前,朝廷召请的处士多名不符实,李固平日对黄琼就很钦佩,这时便写信迎接他说:“听说你已经渡过伊水和洛水,接近万岁亭,是不是很快就能任官服从王命呢?君子有言:伯夷太偏执,柳下惠太不恭敬,所以传书中说‘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折中而不偏激’。这可是圣贤处世立身所珍视的。如果确实想一辈子睡在深山、住在深谷,追踪巢父、许由,这也就罢了;如果还有心参政救助百姓的话,现在正是时候。自古以来,清明的政治少而坏风俗多,一定要等到尧、舜出世,那这对于志士来说恐怕根本就没有机会了。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希望先生能有深远的谋略,作出令众人叹服的成绩,为处士洗雪恶名。”黄琼到京,当即被任命为议郎,稍后又改任尚书仆射。当初,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等到他居位任职,便对官府运作驾轻就熟,在朝堂上议政争论时,没有人能够驳倒改变他的观点。当时连着出现灾异,黄琼便上书顺帝说:“皇上应该打开石室,研读《河》和《洛》,同时命令史官整理史料,将皇上登位以前直至汉初所有灾异,与登位以来直到现在的灾异情况,一一登录上报,看看各个时期灾异发生的多少。并让近臣和儒生结合时政提出意见,经常引见公卿共议,检查政务得失。那些没有功绩德行的官僚,应一律罢免。我看巴郡的黄错、汉阳的任棠这些有名的隐逸高士,年岁在八九十岁,都是有高远的志向。宜于引荐招纳,从而使其辅助陛下,实现大治理想。”于是下诏书征召黄错等人。永建三年,大旱。黄琼又上书条陈政见,说:“当年鲁僖公遇到了大旱灾,就从六个方面自我检查,躬行节俭,禁止女子干求请托,流放谗侫小人十三名,严惩搜刮百姓、贪污受贿的九个人,自己宿于南郊,老天立刻降下大雨。现在也应当检查政事,关注不足的地方,务必追求节俭朴实,让世人耳目一新。宫中所有地方,一律停止那些耗费巨大之事。明令近臣,让他们必须遵守法纪,如有不肯改悔,就给以应得的处罚。(朝廷)多次召见公卿,招揽接纳儒学之士,用政事来询问他们,让他们陈述得失利弊。如能革除弊端从善如流,择用好的建议,那么就会灾消而福至了。”奏章呈上后,皇帝在德阳殿接见了他,让中常侍责成掌管的人按黄琼奏章所列事项切实施行。13\n一、(2022·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浮槎山水记欧阳修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余尝读《茶经》,爱陆羽善言水。后得张又新《水记》,载刘伯刍、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为得之于羽,然以《茶经》考之,皆不合。又新妄狂险谲之士,其言难信,颇疑非羽之说。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以羽为知水者。浮槎与龙池山,皆在庐州界中,较其水味,不及浮槎远甚。而又新所记,以龙池为第十,浮槎之水,弃而不录,以此知其所失多矣。羽则不然,其论曰:“山水上,江次之,井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言虽简,而于论水尽矣。浮槎之水,发自李侯。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李侯折节好学,喜交贤士,敏于为政,所至有能名。凡物不能自见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凡物未必可贵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故余为志其事,俾世知斯泉发自李侯始也。三年二月二十有四日,庐陵欧阳修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荫长松,藉丰草   藉:践踏B.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厌:满足C.喜交贤士,敏于为政敏:努力D.俾世知斯泉发自李侯始也俾:使解析 藉:枕垫,这里指坐卧。答案 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以此知其所失多矣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祭十二郎文》)B.其言虽简,而于论水尽矣13\n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张中丞传后叙》)C.然后益以羽为知水者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D.因游金陵,登蒋山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解析 均是连词,表转折。A项,代词,它,指《水记》;副词,表选择。C项,动词,认为;介词,用。D项,连词,于是;介词,趁。答案 B★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译文:                                                                        (2)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译文:                                                                        答案 (1)(试着)喝泉水,感到泉水味道甘美,于是对照地图记载考证,并向当地老人询问,知道了这水的来历,于是把此水送给远在京城的我。(2)取尽天下的万物,没有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这是富贵的人的乐趣。4.欧阳修称赞李侯是个“贤达”的人,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李侯“贤达”的具体表现。答:                                                                        解析 紧扣题干中“称赞李侯贤达”一语的含义,在文本中筛选有关信息。李侯能实地考察,于是发现了浮槎山泉;他能走遍幽深隐蔽的地方,去感受山林的乐趣;他能降低身份,不耻下问,喜欢结交贤士;他勤勉政务,好名声遐迩传播等,都应视为称赞其“贤达”的表现。答案 ①实地考察,发现浮槎山泉;②走遍幽深隐蔽的地方,感受山林的乐趣;③降低身份,不耻下问,喜欢结交贤士;④勤勉政务,声名远播。【参考译文】浮槎山,在慎县南方三十五里的地方,有人叫它浮巢山,也有人叫它浮巢二山,这出自于那些佛教、道教之徒荒怪虚诞幻化的说法。山上有泉水,以前谈论水的人都没有提到过这里的泉水。我曾经读《茶经》,欣赏陆羽擅长谈论水(的本事)。(我)后来又得到张又新的《水记》,这本书记载有刘伯刍与李季卿所排列的泉水的优劣等级,(张又新)认为他们的看法是从陆羽那里得来的,但是用《茶经》来考证这些说法,这些说法都不符合13\n。张又新是个狂妄怪异的人,他所说的话很难让人相信,我很怀疑并非陆羽的说法。等到我见到浮槎山的泉水后,更加认为陆羽是了解水的人。浮槎山、龙池山均位于庐州界中,比较它们的水质,(龙池山的水)远远比不上浮槎山的水。但张又新记载的,把龙池的水列为第十,浮槎山的水却弃而不录,从这里可以知道张又新有很多没有收录到的泉水。陆羽却不是这样,他论述说:“山水最好,江水中等,井水是最差的。山水中又以像乳汁一样喷流的泉水和石池里漫流四溢的泉水为最佳。”他的言辞虽然简洁,但对水质的品论(已经)达到极点了。浮槎山的水,是李侯发现的。嘉祐二年,李侯凭镇东军留后的身份兼任庐州太守。于是游览金陵,登上蒋山,并饮蒋山的水。随后又登上浮槎山,到了山上,发现山上有石池,池水涓涓流淌,十分可爱,大概就是陆羽所说的乳泉、石池漫流那类的水。(试着)喝泉水,感到泉水味道甘美,于是对照地图记载考证,并向当地老人询问,知道了这水的来历,于是把此水送给远在京城的我。我给他回信说:李侯可以称得是个贤达的人呀。取尽天下的万物,没有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这是富贵的人的乐趣。至于荫蔽在松荫下,枕垫着茂盛的青草,倾听山溪潺潺流淌的声音,喝着清澈的石泉水,这是隐居山林的人的乐趣。对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让他们动心的。或许在心里有那种想法,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不可达到就不再强求了,于是能够隐居在山林中并在这里获得乐趣。那些富贵者能够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他们不可能同时获得的是隐居山林的乐趣。只有那些富贵的时候不能二者兼得,之后变得贫贱的人,才能由此自得其乐并超脱世俗。如果两样都得不到,这也是情理和权力地位使然。现在李侯生长在富贵之家,既满足了耳目的快乐,又感受到了山林的乐趣,至于他攀登高山,走遍了幽深隐蔽的地方,到达了常人不能到达的地方,他同时获取的东西可以说是很多的了。李侯能降低身份,不耻下问,喜欢结交贤士,从政勤勉,所到之处有非凡的名声。有些东西不会自己出现,却等到人们发掘才得以彰显出名,这种情况是有的;有的东西不一定珍贵却依靠别人的发现而得以贵重起来,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所以我把这件事记下来,使世人知道这浮槎泉水是李侯最早发现的。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庐陵欧阳修记。二、(2022·江苏盐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韩 愈公讳郱,字某,雍王绘之后。王孙道明,唐初以属封淮阳王,又追王其祖父,曰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景融,景融亲益疏,不王;生务该,务该生思一,思一生岌。比四世,官不过县令州佐,然益读书为行,为士大夫家。岌为蜀州晋原尉,生公,未晬以卒。无家,母抱置之姑氏以去,姑怜而食之。至五六岁,自问知本末,因不复与群儿戏,常默默独处,曰:“吾独无父母,不力学问自立,不名为人!”年十四五,能暗记《论语》《尚书》《毛诗》《左氏》《文选》,凡百余万言,凛然殊异。姑氏子弟,莫敢为敌。浸传之闻诸父,诸父泣曰:“吾兄尚有子耶?”13\n迎归而坐门之,应对横从无难。诸父悲喜,顾语群子弟曰:“吾为汝得师。”于是纵学,无不观。以朝邑员外尉选,鲁公真卿第其所试文上等,擢为同官正尉,曰:“文如李尉,乃可望此。”其后比以书判拔萃,选为万年尉,为华州录事参军。争事于刺史,去官,为陆浑令。河南尹郑余庆荐之朝,拜南郑令。尹家奴以书抵县请事,公走府,出其书投之尹前。尹惭其庭中人曰:“令辱我,令辱我!”且曰:“令退!”遂怨之。拾掇三年,无所得。拜宗正丞。宰相以文理白为资州刺史,公喜曰:“吾将有为也!”谗宰相者言之上曰:“是与其故,故得用。”改拜陕府左司马,公又喜曰:“是官无所职,吾其不以吏事受责死矣!”长庆元年正月丙辰,以疾卒,春秋七十三。夫人博陵崔氏,朝邑令友之之女,其曾伯父有功中宗时。夫人高明,遇子妇有节法,进见侍侧,肃如也。七男三女,及公之存,内外孙十有五人。五月庚申,葬华阴县东若干里。(选自《全唐文》,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阳王生景融,景融亲益疏,不王  疏:稀少B.岌为蜀州晋原尉,生公,未晬以卒晬:满周岁C.鲁公真卿第其所试文上等第:评定D.宰相以文理白为资州刺史白:上奏解析 “疏”意思是“疏远”。答案 A6.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为汝得师      吾将有为也B.姑怜而食之朝邑令友之之女C.吾其不以吏事受责死矣以疾卒,春秋七十三D.其后比以书判拔萃出其书投之尹前解析 C项都是介词,解释为“因为”。A项,介词,替、给;名词,作为;B项,代词,他;结构助词,的;D项,指示代词,那;人称代词,他的。答案 C★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比四世,官不过县令州佐,然益读书为行,为士大夫家。译文:                                                                        (2)夫人高明,遇子妇有节法,进见侍侧,肃如也。译文:                                                                        13\n解析 (1)比,连续;四世,四代;不过,不超过;益,更加。(2)遇,对待;子妇,儿媳妇;有节法,有礼节法度;“进见侍侧”省略主语“儿媳妇”。答案 (1)连续四代,官职不超过县令州佐,然而更加重视读书和品行,成为士大夫人家。(2)夫人治家高明,对待儿媳妇有礼节法度,(儿媳妇)拜见陪侍左右时,恭敬严肃。8.根据第三段,概括李郱的形象特点,不超过25个字。答:                                                                        解析 文章被颜真卿评定为上等,并被称赞不已,表明李郱才华横溢。与刺史发生争执继而辞去官职,以及河南尹的家奴拿着书信请李郱办事,他把书信扔到河南府尹的面前,羞辱河南府尹,表明李郱刚正不阿,不媚权贵。宰相推举他担任资州刺史,他高兴地说“我将要有所作为了”,体现了他胸怀大志,极想干出一番事业。当被诋毁改任为陕府左司马,他又高兴地说“这个职位不要承担什么责任,我大概不会因为吏事受责而死吧”,表现了他的豁达洒脱。答案 才华横溢、不媚权贵(刚正不阿)、胸怀大志、豁达洒脱。【参考译文】李公名郱,字某,雍王李绘的后代。雍王孙李道明,唐初因为属地被封为淮阳王,又追封他的祖父,封为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李景融,李景融与皇族的亲缘关系更加疏远,没有封王,生李务该,李务该生李思一,李思一生李岌。连续四代,官职不超过县令州佐,然而更加重视读书和品行,成为士大夫人家。李岌为蜀州晋原尉,生李郱,李郱没有满周岁李岌就去世了。没有了家,母亲把他抱了放到姑姑家然后离开了,姑姑怜悯他抚养他。到了五六岁,自从问清了身世的本末,就不再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常默默独处,说:“唯独我没有父母,不努力学习自立,不能称作是人!”十四五岁的时候,能暗自记诵《论语》《尚书》《毛诗》《左传》《文选》,总共一百多万字,态度严肃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样。姑妈家的孩子,没有谁敢和他相比。渐渐地他的事情就传到他叔父的耳中,叔父哭着说:“我的兄长还有儿子啊?”把他接回家让他坐下来问他,他回答应对自如没有困难。叔父又悲又喜,回头对众多子弟说:“我为你们找到了老师。”李郱于是博览群书,没有书不看的。以朝邑员外尉的身份参加选拔,鲁公颜真卿评定他考试的文章为上等,提拔李郱为同官正尉,并说:“文章都像李尉一样,才可以期望选为上等。”那以后接着通过书判拔萃科考试,被选拔为万年尉,担任华州录事参军。因为事情和刺史有争执,辞去官职,担任陆浑令。河南尹郑余庆把他推荐给朝廷,他被任命为南郑县令。河南尹的家奴拿着书信送到县里请李郱办事,李公到河南府,把书信扔到河南府尹的面前。河南府尹在府中人面前感到惭愧,说:“县令羞辱我,县令羞辱我!”并且说:“县令退下。”于是就怨恨他。搜罗李郱的罪证三年无所得。李郱被任命为宗正丞。宰相因欣赏李公文章的文辞义理而奏请任命他为资州刺史,李公高兴地说:“我将要有所作为了。”诋毁宰相的人上书说:“这是因为李郱13\n和宰相有故交,所以能够被任用。”于是改任为陕府左司马。李公又高兴地说:“这个职位不要承担什么责任,我大概不会因为吏事受责而死吧!”长庆元年正月丙辰,因为疾病而死,七十三岁。夫人崔氏博陵人,是朝邑令崔友之的女儿,她的曾伯父在中宗朝建立功业。夫人治家高明,对待儿媳妇有礼节法度,(儿媳妇)拜见陪侍左右时,恭敬严肃。李公有七男三女,在李公还活着的时候,孙子外孙有十五人。五月庚申,葬于华阴县东若干里。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23:39 页数:13
价格:¥3 大小:523.1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