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高考地理运用“4W”法学习环境问题素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运用“4W”法学习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种类型。当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含酸雨)、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就会产生生态破坏。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等。采用“4W”学习法,从分布(Where)、成因(Why)、危害(What)和对策(How)四个方面能够全面系统的分析环境问题(图示如下)。下面以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例,谈谈“4W”学习法的具体运用。【方法归纳】1、找出环境问题的分布(Where)。掌握环境问题的地理位置,既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又有助于我们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臭氧层的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在南极、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是因为这些地区最冷,对流层厚度薄,臭氧层海拔低,更容易受到来自地面的氟氯烃的破坏。酸雨的分布与当地的盛行风向有密切关系。大气污染物随盛行风扩散漫延开来,如西欧的大气污染物随西风扩散至北欧,美国的大气污染物影响到加拿大。2、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Why)。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应重点分析人为原因。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否则分析问题就不全面、不完整。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3、分析环境问题的危害(What)。对于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应从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如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回答问题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偏颇。4、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How)。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有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是常生活中落实环保行动,自觉保护环境。对策一般可从政策法规性措施、工程技术性措施和宣传教育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类型分布(Where)成因(Why)危害(What)对策(How)全球气候变暖全球①自然:地于目前气温处于波动上升阶段②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①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②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③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④造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②植树造林;③加强国际合作臭氧层的破坏南极、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①自然:太阳活动的影响②①影响人类的健康(皮肤癌、白内障);②①禁止、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研究新的取代物质;②\n人为: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强国际合作酸雨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与水汽相结合而形成①毁坏森林,使河湖水酸化;②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③使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减产①对矿物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②推广清洁能源;③加强国际合作【典例精析】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共有超过100个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了本次首脑峰会。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发达国家作出表率,加快“减排”的步伐。材料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材料三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单位:亿人)国家美国巴西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人口2.831.691.451.2713.010.02.031.31.24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列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a:;b:;c:;d:。(2)由材料二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3)图中所示国家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的是,该国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采取哪些措施?\n(4)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按近20年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速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增加29.95%。但实际只增加了0.03%,原因是。据上述材料可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措施是什么?解析:第(1)题,联系教材知识及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即可完成。第(2)题,由图中曲线可知城市化水平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多,二者呈正相关。城市化水平高,说明该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多。第(3)题,由材料三表中人口数据对应材料二图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可知,中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结合中国能源利用状况回答措施。第(4)题,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实际增加较少,可知植被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有重要作用。答案:(1)毁林燃烧矿物燃料极地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2)关系: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多,呈正相关。原因: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交通发达,生活水平高,人均能耗多,需要燃烧大量煤、石油等矿物燃料。(3)中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掉大气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例2、读“世界各地每年排放的硫、氮量的分布图”(图甲)、“欧洲工业废气扩散图”(图乙)和“2006年中国降水pH值分布图”(图丙),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甲、图乙分析欧洲北部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________。(2)读图丙,降水pH值小于5.O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有________(最少写3个)。(3)上述省级行政区pH值偏低的共同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共同的人为原因是以________为主要能源。(4)在防治酸雨方面可采取什么措施?解析:图甲说明西欧的酸性气体排放量大,图乙表示由于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废气向东北方向扩散至北欧。图丙中,降水pH值小于5.O的重酸雨区的省份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n酸雨是由于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与水汽相结合而形成,必须同时具备降水量大与酸性气体多两个条件。答案:(1)西欧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均消费水平高,人为硫、氮等酸性气体排放量大;由于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废气向东北方向扩散。(2)浙江、江西、广东、湖南、贵州、重庆。(3)气候湿润或降水量大煤炭(4)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单位产值能耗;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水能、核能、天然气)所占比重;实施清洁生产,减少酸性气体排放;加强国际合作。【知识迁移】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处,在发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受盛行风影响,该现象最有可能向             方向扩展。(2)图中乙处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3)1963年,图中湖泊的面积有2.5万平方千米,但到了2007年,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确实有效的拯救措施,20年后该湖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试分析该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该组题的突破口在于定位准确,在定位时,必须结合题目所给出的信息:经纬度、降水量、湖泊、河流等信息,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特点,可以得出该地区非洲刚果盆地及其以北的地区,图中甲处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因此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的荒漠化,由于该地区介于赤道和300N之间因此盛行东北信风,因此土地荒漠化向西南方向扩展,乙处的降水量大于2000mm,因此为热带雨林气候,为刚果盆地,因此环境问题为热带雨林的破坏,该湖泊面积的萎缩既有全球变暖该地区蒸发量增大等自然原因,也有入湖水量减少、植被破坏等人为原因。 答案:(1)土地荒漠化 西南        (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3)气候变暖、蒸发旺盛,湖面萎缩;沿湖地区用水量大,汇入湖泊水量减少;湖泊泥沙淤塞,导致湖面缩小;沿岸过度开垦,植被破坏,气候变干。2、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1)~(5)题。\n材料1:见图甲。 材料2:见图乙。材料3:见图丙。(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    、    、    等。(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n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4分)(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5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土流失的形成及其治理。第(1)题,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能等资源丰富。第(2)题,结合图乙分析可知,水土流失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结合图丙分析可知,在5°~25°坡度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第(3)题,长江上游为河流的水源涵养区,所以水土流失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土壤肥力降低。第(4)题,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从降水、坡度、土质和植被状况等方面分析。第(5)题,治理水土流失须从保护和增加植被、调查产业结构及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答案:(1)水资源 水力资源(水能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2)旱地 增大(3)BCD(4)自然因素:①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5)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实施生态移民;⑤调整产业结构。3、“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24分)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材料三:无锡地区(如图8)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⑴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________________。⑵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⑶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n⑷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解析:本题围绕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展开。富营养化是人类由于无节制排放污水,使水体中氮、磷等元素浓度提高,导致藻类迅速繁殖而产生的一种有害现象。富营养化的形成除了氮、磷等营养元素浓度提高外,还需要气温、环境等条件的配合。对于太湖的富营养化,题目在引导分析了原因之后,接着提出了一种解决措施,并要求分析该措施的优缺点。要学会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答案:⑴水污染(或环境污染)⑵自然原因:太湖初夏季节水温高;水位低、水体流动性差。人为原因:工业污染、农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湖水氮、磷含量高,富营养化现象严重。⑶2007年5月初,无锡地区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蓝藻上浮时间提前,光照充足,蓝藻繁殖生长速度加快;降水少,太湖水位降低,氮磷浓度提高;吹偏南风的时间提前,使蓝藻提前聚集到处于西北方向的无锡水域。⑷优点:污水经过芦苇等植被的生物净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太湖地区污水的处理与排放问题;缺点:运输线路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且要协调各方力量。4、有报道说:“某年3月28日11时左右,N市出现了光化学烟雾”。为此,环保部门开展了调查。 资料1:“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对眼睛有明显刺激。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是:①有较高浓度的一次污染物(如NO2等);②有强烈太阳光和较长时间的日照。资料2:3月24日~28日有关空气污染物的日平均值如表5所示。 表5 监测项目SO2(mg/m3)NO2(mg/m3)总悬浮微粒(TSP)(mg/m3)3月24日0.0340.0220.2663月26日0.0360.0420.3613月28日0.0890.0650.462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1150.1120.130资料3:“霾”是一种类似于轻雾的天气现象。据气象资料统计,N市各个月份中,最低日照时数在3月。有关气象资料见表6。表6 日期3月26日3月27日3月28日日照时数4小时3小时4小时日照时间11:00-15:0012:00-15:0012:00-16:00风速状况静风静风静风霾无无有天气状况阴转晴多云晴间多云 资料4:对市民身体健康影响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见表7。 表7 调查项目“雾”的目击情况因不适而就诊人数变化(医院就诊情况调查)见到未见不清楚眼睛上呼吸道头昏、疲劳无反应\n结果55%23%22%不明显(无因空气污染而受损病例)略上升不明显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1)~(3)题。(1)3月24日~28日N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现     趋势,最主要的污染物是     。(2分)(2)此次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填正确项字母)。(2分) A.眼睛  B.上呼吸道  C.身体疲劳  D.没有影响(3)综合上述分析,是否可以确定这次污染就是光化学烟雾污染?请说明理由。(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考查考生对探究问题完整过程的了解。 答案:(1)上升,总悬浮微粒(或TSP)。 (2)B (3)不可以。理由:①NO2(或NOx)浓度不高;②日照时数短,不利于光化学烟雾的发生;③3月28日11时左右没有日照,光化学烟雾污染发生的可能性更小。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2:44 页数:8
价格:¥3 大小:506.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