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年高考2023版高考地理第九单元第二节城市化.DOC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九单元第二节城市化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1.(2013广东文综,9,4分)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城市群城市首位度2008年2011年京津冀城市群1.621.52长三角城市群2.352.20珠三角城市群1.931.23辽中南城市群1.321.21                  A.北京B.上海C.广州D.沈阳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下面两题。时期(年)1985—19901990—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5.72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3.792.(2013四川文综,11,4分)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3.(2013四川文综,12,4分)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n4.(2012浙江文综,9,4分)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5.(2012浙江文综,10,4分)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1—2题。1.(2014课标文综Ⅱ,1,4分)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2014课标文综Ⅱ,2,4分)“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n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3.(2012天津文综,1,4分)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两题。4.(2012福建文综,3,4分)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甲B.乙C.丙D.丁5.(2012福建文综,4,4分)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题组一 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1.C 本题以统计表格为切入点,考查提取信息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意可知,城市首位度越大,表明城市发展要素集聚越明显,首位度下降,表明城市发展要素集聚效应弱化。读表中数据可知,首位度下降最明显的是珠三角城市群,故C项正确。2.C 本题考查图表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城市化的人口及用地变化为切入点,来考查计算、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由此可判断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因此C项正确。3.D 本题考查城市化知识及读图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我国1985年以来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来看,城市用地不断增加,但城市用地中住宅用地是城市用地主体部分。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增加,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乡村人口数量减少,城市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属于人口迁移。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农业用地面积下降,因此D项正确。\n4.A 本题是对城市化进程的考查。依示意图可看出在Ⅰ阶段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变化不大,但五个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均为负值,说明市中心人口外迁较明显,即出现逆城市化,故A项正确;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负值,故波士顿中心城区人口减少,B项错误;Ⅳ阶段后,费城和巴尔的摩的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故人口为负增长,仍为逆城市化现象,故C项、D项均错误。5.B 本题考查城市化。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应是社会经济因素,故D项错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交通条件普遍较好,故A项错误;美国在1970—2008年并没有颁布特殊的人口迁移政策,故C项错误;在此阶段引起人口从市中心到郊区迁移的只能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故B项正确。题组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D 本题考查我国珠三角的城市化过程。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握手楼”楼层高、房间多,不可能为自住考虑,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握手楼”位于珠三角某中心城市周边,利于外来人口租住,故其直接目的应是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故D项正确。2.B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握手楼”吸引城区人口居住,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人口多,房价昂贵,故B项正确。3.B 本题考查城市地面状况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a、b、c、d分别为水循环的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环节。用“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故选B。4.D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城市化水平一直最高的甲是发达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很低,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水平在图中表现为折线的坡度大,在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中我国城市化水平接近50%,故判断丁折线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乙折线是全世界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丙折线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5.A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国家的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通过城市化带动区域发展,故A项正确;合理城市化会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C项错误;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高级阶段,出现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人口向农村和郊区迁移,D错误;目前发达国家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故B项错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12:47 页数:4
价格:¥3 大小:190.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