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指导】202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6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单元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段考,19)如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2.(苏、锡、常、镇四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11)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析:题干中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应指1949年召开新中国成立前的筹备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答案:C3.(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17)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是(  )14\nA.人民代表大会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政协制度。毛泽东的意思是一个党不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样既有中共的领导,又有民主党派的监督,可以群策群力。其余三项与是否有多个政党存在没有必然的联系。答案:B4.(天津市六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2)“多党合作制度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③各民主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政治基础A.①④B.①④C.②③D.②④5.(江西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15)《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民族政策。答案:B6.(安徽省合肥八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段考,23)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使他们都能表达本民族的意愿。14\n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C.党和政府重视少数民族的表现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的作用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保障,其代表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学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答案:B7.(扬州市2012届高三9月调研,7)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的文献是(  )A.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B.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解析:根据所学,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行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答案:B8.(山东省淄博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检测,19)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是在1954年宪法的规定,故③可以排除。答案:D14\n9.(山东高密市2011届高三期中,4)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新制度”的意义之一是(  )A.奠定了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B.使人民进入了当家做主的新时代C.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D.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经分析新制度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要求的应该是这种根本政治制度为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答案:A10.(华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综合月考一,20)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解析:《共同纲领》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容,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故选D。答案:D11.(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19)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1787年颁布1875年颁布1954年颁布制定机构制宪会议制定议会制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特点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体现直接民主原则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评价开创人民民主新阶段14\n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标志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A.颁布时间B.制定机构C.特点D.评价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颁布时间一栏中《德意志宪法》颁布的时间是1871年,1875年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制定机构一栏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特点一栏中,《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联邦议会是由各邦君主世袭产生,不是直接选举,德意志帝国皇帝是由世袭产生。答案:D13.(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届高三10月统练,18)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1953年1979年1995年2009年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8∶18∶14∶11∶1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13.26%18.96%29.04%46.6%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解析:考查识图解图能力,图中数据反映的是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与民主政14\n治无关。故D是表中信息不能说明的。答案:D14.(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9月月考,21)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A.国家统一B.所有制问题C.民族关系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内部问题是国家统一问题。三大改造、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说明所有制问题、民族关系、政党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都已经解决了。故A正确。答案:A15.(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8)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出台的背景是(  )①中美关系的改善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②世界形势缓和,战争威胁消失 ③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 ④“一国两制”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③④解析:注意从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看当时的背景。此时中美关系有所改善,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进行,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正确答案为B。而②中世界形势缓和,但战争威胁并没有消失,排除②。④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16.(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期中,15)2011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2周年。它的发表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下列与它的内容不相符的是(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B.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C.决定停止对金门岛等岛屿的炮击D.主张两党实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解析:根据所学,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14\n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决定停止对金门岛等岛屿的炮击。A、B、C三项内容相符,D项是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谈话时的重要主张。答案:D17.(山东省淄博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检测,20)“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60年代末B.70年代初C.70年代末D.80年代初解析:从材料“三通两制促和平”可以看出当时提出“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答案:D18.“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并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皇家警察”和“香港警察”,名称变化的背后是香港主权的变化。故只有D项符合这一变化。答案:D19.(山东省东营市2012届高三10月评估,8)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两制”的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D.投资环境的好转解析:这些“回流香港的人”本来就是中国人,他们“回港”如同回家,因此与全球化无关,从而排除C;A、D暗示1997年香港回归之初,中央政府不支持和投资环境不好,因此也应排除。实际上,当初“港人移民出外”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一国两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是对香港未来社会、经济制度走向的误判。如今回流也主要是因为在“一国两制”的保障下,香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答案:B20.(湖南省慈利一中2011届高三期末,9)2008年8月814\n日,在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华台北代表团的入场引起了全场观众的欢声雷动。“中华台北”这一名称的使用从本质上表明(  )A.台湾方面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B.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权C.台湾以独立身份加入了国际奥委会D.台湾方面已接受了“一国两制”构想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权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台湾加入国际奥委会,但不是以独立的身份加入的,排除C;D说法明显错误。故选A。答案:A21.(江苏省淮州中学2012届高三10月检测,9)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的提出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九二共识”的达成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本题考查的是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1992年两岸就一个中国原则给予肯定的“九二共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应该是D。答案:D22.(海南省琼海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7)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这种形式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①应选。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这能够反映出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③④应选。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从材料看不出,也不符合史实,排除②。正确答案为C。答案:C14\n23.(浙江省杭州市2012届高三期中七校联考,8)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下列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B.《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通过C.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D.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实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元旦故应排除A项;自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开放台胞来大陆探亲至今,已有累计达4583万人次的台湾居民来过大陆,故应该排除C项;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2008年12月11月在台北签署的有关协议,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2008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两岸“三通”基本实现,是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故应该排除D项;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答案:B24.(江苏省泰州中学2012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10)2010年4月温家宝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段话不能表明(  )A.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B.热爱祖国的情感C.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D.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温家宝总理的话,充分表达了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热爱祖国的情感,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有关“一国两制”的原则在材料中无直接体现,本题应选D项。答案:D25.(扬州市2012届高三9月调研,8)如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两岸同意于2010年9月12日实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14\nA.该协议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B.“九二共识”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C.该协议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D.该协议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解析:两岸签署框架协议是两岸经贸交流经过30多年互惠互补、相互依存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中断近十年的两会协商得以恢复,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基本实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两岸共同认识到,互为重要经贸伙伴的大陆与台湾,不应置身于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潮流之外,两岸同胞期盼建立制度化经济合作的愿望日益增强。两岸签署框架协议,旨在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本题B、C、D三项说法正确,A项错误,该协议并不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12年安徽卷)(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治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材料三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14\n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4分)(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6分)(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6分)解析:第(1)问,仍有人着鲜卑族的“夹领小袖”服装,说明“留官”执行力度不够;服装方面的改革内容,说明改革的全面性,执行起来的反复性说明改革的顽固性。第(2)问,结合材料较易归纳“民国建立之初”和新中国建立之初“对中华民族”概念的主张,结合时代背景能够分析其意义。第(3)问,从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较易归纳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首先要明确我国民族关系演进的趋势,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产生与发展巩固,论述影响要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角度来作答。答案:(1)仍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2)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资产阶级革命派得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列举相应史实,亦可酌情给分。)27.(山东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9月诊断,26)(16分)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依据下表所列法律文献内容摘要,指出法律文献的名称及其颁布的意义。14\n法律文献内容摘要法律文献名称法律文献颁布意义第三表 执行二、……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解析:考查历史上重要文献。第一个文献主要论及债务奴隶,特别是“第三表”关键信息,是为《十二铜表法》;第二个文献主要内容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是为《权利法案》,第三个文献中“中华民国”字样,依据内容可知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个文献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加之内容的分析,可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4\n宪法》,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各自意义。答案:法律文献内容摘要法律文献名称法律文献颁布意义第三表 执行……《十二铜表法》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或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量刑,贵族再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是平民的胜利。凡未经议会同意,……《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或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8.(厦门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41)(18分)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三材料二 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乌兰夫《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报告》材料三 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基本法》共160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特点。(4分)(2)写出“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得到正式确认的标志。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中所述制度在主要目的上的共同之处。(5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一国两制”是怎样协调国家与地方利益的?(4分)14\n(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三项制度的创新具有怎样的特点?(5分)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统一的相关知识点。第(1)问抓住时间信息,把握制度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不管是唐代羁縻府州制度还是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国家的统一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第(3)问考查“一国两制”的含义。第(4)问考查归纳概括能力,三者是不同时期为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而制定的制度,因地制宜,因时变化。答案:(1)特点:民族地区需接受中央政府管辖;民族地区在政治和经济上有高度自治权;是中央政府对民族地方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2)标志: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共同之处:保证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3)国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地方:保持香港的稳定和高度自治。(4)既坚持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又适当兼顾地方利益;实事求是,从具体实际出发;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10:06 页数:14
价格:¥3 大小:1.88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