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用)202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十三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项训练十三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2014·南通一模)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用激光笔照射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能产生光亮的“通路”的是淀粉溶液B.将某气体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色,该气体一定是Cl2C.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Cl-D.向某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未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2.(2014·苏州一模)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前者小于后者,则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无砖红色沉淀,则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C.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色,则原溶液中含I-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或HC3.(2014·苏北四市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A.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B.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C.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D.在乙酸、乙醇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烧碱溶液充分混合后分液,可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4.(2014·泰州一模)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某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原FeCl2溶液已氧化变质B.取少量溶液X,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粗略配制2mol·L-1NaCl溶液:称58.5gNaCl,加入到盛有500mL\n水的烧杯中,搅拌、溶解D.溶液X中通入足量CO2,未看到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大量Ca2+或Ba2+5.(2014·南通二模改编)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溶液,可以比较铜与镁的活动性C.利用一束强光照射明矾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说明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D.向含X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现象,说明X中一定不含醛基6.(2014·南京三模)下列依据相关实验或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SiO2既能与HF溶液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B.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C.将少量某有机物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中,充分振荡,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有机物不含醛基D.相同体积、pH均为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B的酸性比HA的酸性强7.(2014·扬泰南连淮三模改编)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锌与稀硫酸的反应的体系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铜固体,生成氢气的速率大大加快B.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纤维素是一种还原性糖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溴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一定可以说明两者反应生成了Fe3+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3PO4溶液的pH比H2SO4溶液大,说明硫比磷的非金属性强8.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检验四氧化三铁中二价铁,可将样品溶于盐酸,然后加入适用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B.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Al结合H+的能力比C强C.向1mL1%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mL5%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中不含醛基D.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洗气除去9.(2014·镇江一模改编)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n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B将少量的溴水滴入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向上层溶液中滴加溴水实验现象1:上层溶液不变红,下层溶液紫红色实验现象2:上层溶液变红氧化性:Br2>Fe3+>I2C取久置的Na2O2Na2O2\n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没有变质DBaSO4固体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Ksp(BaCO3)<Ksp(BaSO4)10.(2014·南京一模)下表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某钠盐W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W可能是Na2CO3BX\n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烟产生一定是浓盐酸C强酸性溶液Y中加入Ba(NO3)2溶液,静置后再加入KSCN溶液先有白色沉淀,后溶液又变红Y中一定含有S和Fe3+D少量气态炔烃Z通入pH=a的溴水中溴水褪色,溶液的pH仍约为aZ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11.(2014·南京、淮安、盐城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nA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B证明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KMnO4酸性溶液C比较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n分别测定同温同浓度NaCl与CH3COONa溶液的pHD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n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12.(2014·苏锡常镇徐连二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FeCl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氧化性:Cl2>Fe3+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含有SC无银镜出现蔗糖没有水解\n蔗糖溶液在硫酸存在下水浴一段时间后,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D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使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13.(2014·宿迁、徐州三模)只用下表提供的仪器、试剂,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仪器试剂相应实验目的A托盘天平(带砝码)食盐,蒸馏水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n、滴管、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B烧杯、漏斗、滴管、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滤纸、导气管AlCl3溶液(含少量MgCl2),烧碱,CO2,稀盐酸除去AlCl3溶液中少量的MgCl2C酸式滴定管、滴管、铁架台(带铁夹)已知浓度的盐酸,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D分液漏斗、烧瓶、锥形瓶、导管、橡皮塞稀盐酸,大理石,硅酸钠溶液证明非金属性:Cl>C>Si14.(2014·盐城三模改编)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结论\n实验现象A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得微蓝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有丁达尔效应微蓝色液体为胶体B将FeSO4高温强热,得红色固体,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BaSO4和BaSO3C将气体X分别通入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溶液均褪色X可能是乙烯D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n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硫酸具有还原性15.(2014·常州一模改编)下列实验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 验解释或结论A向苯酚浊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变澄清酸性:苯酚>HCB亚硫酸钠试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亚硫酸钠试样已经变质C久置的酚酞试液有白色沉淀(未变质),加入少量酒精,沉淀消失,再将该溶液滴入NaOH溶液,变红说明酚酞易溶于酒精D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Ksp(CaSO4)>Ksp(CaCO3\n溶液处理,再用酸除去)专项训练十三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1.A 【解析】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气体是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如Cl2、O3等,B错;能与Ag+生成白色沉淀的阴离子有Cl-、C等,C错;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当生成的量比较少(即溶液中N浓度较小)时,NH3在常温下不会挥发出来,故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错。2.AC 【解析】 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前者小于后者,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则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A正确;稀硫酸在淀粉水解中作催化剂,在未中和硫酸的情况下加入的新制Cu(OH)2会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在加热时得不到沉淀,B错;氯气置换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C正确;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还可能是二氧化硫,D错。3.B 【解析】 在焰色反应中,黄色能掩盖紫色,A错;难溶物的Ksp越小,越容易生成沉淀,B正确;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若原溶液中含有S,也能出现白色沉淀,C错;乙酸乙酯在烧碱溶液中能完全水解,D错。4.C 【解析】 Na2O2本身具有强氧化性,加入到FeCl2中时能将Fe2+氧化成Fe3+,FeCl2不变质也能生成红褐色沉淀,A错;因为先加入的是氯水后加入的是KSCN,故原溶液中含有Fe3+也出现该现象,B错;CaCl2或BaCl2溶液中通入CO2时不能发生反应,D错。5.BC 【解析】 Cl2也能使品红褪色,A项不正确;电解时阴极析出铜,可比较铜与镁的活动性,B项正确;明矾水解产生胶体,有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甲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银氨溶液加热时,因为甲酸中和了银氨溶液而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D不正确。6.D 【解析】 SiO2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A错;(NH4)2SO4溶液能使蛋白质盐析,而不能使其变性,B错;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时需要在碱性条件下加热煮沸,C错;pH相等的两种酸HA和HB,当体积相等时,与足量的锌反应生成氢气少的那种酸的浓度小,则该种酸的电离程度大,酸性强,D正确。7.D 【解析】 加入硝酸铜后可能产生NO气体,A项错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但是纤维素为非还原性糖,B项错误;溴水本身呈棕黄色,也可能是加入溴水的原因,C项错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D\n项正确。8.BD 【解析】 检验三价铁中二价铁可用高锰酸钾,A错误;B产生的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铝,则可说明Al结合H+的能力比C强,B正确;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时碱要过量,C错误;SO2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CO2,而CO2不与碳酸氢钠反应且在其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小,D正确。9.B 【解析】 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说明含钠元素,但不一定是钠盐,也可能是NaOH,A错;久置的Na2O2有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加入盐酸后会生成CO2气体,C错;Ksp(BaCO3)>Ksp(BaSO4),但两者相差不大,将BaSO4固体加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也能有BaCO3生成,加入盐酸后有气泡冒出,D错。10.A 【解析】 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和SO2,但SO2有刺激性气味,盐溶液中加入硫酸生成CO2气体时,可以是Na2CO3溶液也可以是NaHCO3溶液,A正确;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该酸可以是浓盐酸也可以是浓硝酸,B错;强酸性溶液中加入Ba(NO3)2后相当于生成了强氧化性的HNO3,故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Fe2+,C错;炔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D错。11.AC 【解析】 金属钠加入到水中比加入到乙醇中反应剧烈,故水中的羟基氢比乙醇中的羟基氢活泼,A正确;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用KMnO4溶液无法证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错;盐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弱,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盐浓度相等时,溶液的pH越大,C正确;苯酚与溴水反应得到的三溴苯酚能溶于苯中,D错。12.C 【解析】 Cl2将Fe2+氧化为Fe3+,A项正确;先加盐酸,排除Ag+的干扰,B项正确;加银氨溶液之前需要加稍过量的碱液将催化剂硫酸中和,C项错误;生成的副产物S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项正确。13.B 【解析】 A项中缺少容量瓶,错误;B项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后,MgCl2生成Mg(OH)2沉淀,而AlCl3全部转变为NaAlO2,过滤后在滤液中通入CO2后得到Al(OH)3,过滤后在滤渣中加入盐酸就能得到AlCl3,正确;C项缺少锥形瓶、指示剂而无法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错误;D项实验只能证明酸性:HCl>H2CO3>H2SiO3,但HCl并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故无法比较Cl、C、Si的非金属性,错误。14.A 【解析】 胶体的光学性质就是丁达尔效应,A正确;FeSO4高温分解生成SO2和SO3,由于SO2不能与BaCl2反应,故生成的沉淀只有BaSO4,B错;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但不能使品红褪色,C错;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加入硫酸时,发生反应CaCl2+Ca(ClO)2+2H2SO42CaSO4+2Cl2↑+2H2O,D错。15.B 【解析】 苯酚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A正确;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BaSO3氧化成\nBaSO4,B错;酚酞有机物易溶于酒精有机溶剂,C正确;锅炉中除去水垢的反应是发生了沉淀的转化反应,转化时Ksp大的转化为Ksp小的,D正确。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07:06 页数:15
价格:¥3 大小:52.3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